碳和碳的化合物复习教案

合集下载

初三化学总复习教案【精选15篇】

初三化学总复习教案【精选15篇】

初三化学总复习教案【精选15篇】初三化学总复习教案(精选篇1)教学目标1.通过探究比较,了解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理想原料。

2.通过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并利用设计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

3.通过比较,归纳实验室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

4.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课型:新授课(学生实验探究活动课)教学方法:分组实验法、实验探究法。

教学过程我们前面探究了氧气的实验室制法,今天我们来探究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请同学们把昨天发的探究方案拿出来。

同学交流“探究方案”上的参考信息。

1.探究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理想原料2.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探究方案”中各组实验操作时具体的装置:(可用自荐仪器,也可选用桌上给定的某些仪器。

注:学生事先不知道桌上给定有哪些具体仪器。

)每组桌上均有的仪器:玻璃导管、橡皮管、集气瓶、玻璃片、水槽每组桌上提供的不同仪器分别为:第一组:烧杯、过滤漏斗第二组:烧杯、破试管、铜丝、单孔橡皮塞第三组:U型管、单孔橡皮塞、铁架台(带铁夹)、橡皮塞第四组:平底烧瓶、单孔橡皮塞第五组:锥形瓶、双孔橡皮塞、分液漏斗第六组:试管,单口橡皮赛、铁架台(带铁夹)第七组:锥形瓶、双孔橡皮塞、长颈漏斗第八组:锥形瓶.单孔橡皮塞、注射器第九组:带支管的烧瓶、橡皮塞第十组:锥形瓶、单孔橡皮塞3.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实践操作──制备并收集一瓶二氧化碳。

4.验证气体是二氧化碳。

同学交流展示本组实验装置,讨论实验成败原因,并总结归纳实验最佳装置。

比较实验室制取氧气和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归纳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

同学与小组评价自己所设计和开展实验的情况,与同学合作进一步完善所设计的试验。

写出实验探究报告。

附:“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探究和实践”报告宜昌市九中班组组长组内成员探究时间一、探究时参考信息1.碳酸钠(Na2CO3)和大理石或石灰石(主要成分是CaCO3)等碳酸盐均能与稀盐酸(HCl)或稀硫酸(H2SO4)等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高中化学碳的价态教案

高中化学碳的价态教案

高中化学碳的价态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道碳的常见价态及其特点;2. 理解碳的化合价与形成化合物的规律;3. 能够分析碳在不同化合物中的价态及其相应的结构。

二、教学内容1. 碳的常见价态及其特点;2. 碳化合物的化合价规律;3. 碳的结构分析。

三、教学过程1. 碳的常见价态及其特点(10分钟)- 简要介绍碳的常见价态:+4、+2、-4;- 分析不同价态碳的化合物特点。

2. 碳化合物的化合价规律(20分钟)-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掌握碳的化合价规律;- 引导学生理解碳的不同价态是如何影响化合物的性质和结构。

3. 碳的结构分析(20分钟)- 结合实验和示意图,展示碳在不同化合物中的结构;-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探讨,理解碳在化合物中的定位及作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相结合:通过讲解理论知识和实例分析相结合,让学生更好理解碳的价态;2. 实验演示: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亲身感受碳在不同化合物中的结构;3. 讨论互动: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并提出问题,加深理解。

五、教学评价1. 提问回答:通过提问回答的方式,检查学生对碳的价态和化合物的理解;2.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撰写实验报告,总结碳的价态及其化合物的结构。

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碳价态的理解和见解。

六、课后作业1. 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碳的价态知识;2. 阅读相关文献,拓展对碳化合物的了解;3. 准备下堂课的知识点,提出问题或建议。

通过以上教案范本,可以让学生系统地了解碳的价态及其化合物的特点,提高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整章教案 碳和碳的化合物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整章教案 碳和碳的化合物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整章教案碳和碳的化合物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整章教案碳和碳的化合物《人民教育版9级化学》第6单元碳、碳氧化物课程设计全章课标要求1.知识和技能(1)了解金刚石、石墨、c60等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2)单质碳在常温下的稳定性和升高温度时的化学活泼性。

(3)掌握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备原理和方法,学习实验室制备气体的一般方法。

(4)了解CO和CO 2的主要物理和化学性质。

(5)认识co2对人类生活、生产的影响,了解co的毒性以及对环境的污染。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和对实验现象的分析,我们可以掌握元素碳的可燃性和还原性。

(2)通过对O2和CO2制备方法的比较和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实验室制备气体的一般方法和基本思路。

(3)学习观察和描述有关CO2和Co性质的实验,并从实验事实中总结CO2和Co的一些性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介绍各种简单的碳物质在生活、生产和科学技术中的应用,我们可以学会从发展的角度看待问题。

(2)通过对实验室制气理念的探索,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科学思维能力。

(3)通过研究“温室效应”和过量排放二氧化碳所产生的一氧化碳的毒性,可以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科书分析本单元是继第二、第四单元学习空气、氧气和水以后,学习的又一个“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单元,学习碳及其氧化物的性质以及它们之间的衍变关系。

这里既是对前一阶段启蒙学习能力达成的检验――需要全面运用启蒙阶段学习所积累的化学知识与技能,又是为以后学习燃料及其利用、酸和碱、盐和化肥等单元的内容打基础、作铺垫,具有承上启下的地位。

本单元的知识主要包括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碳单质的性质和用途,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所用的药物,产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检查和全面测试方法,使用的试剂、装置和收集方法的原因,教材应引导学生采用体验式学习和探究式学习的方法,注重创设教学情境,以呈现的方式联系学生的生活现实;教材内容与社会和高新技术密切相关;教材中的许多内容都是插图而不是文本,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化学教案碳和碳的化合物

初中化学教案碳和碳的化合物

初中化学教案-碳和碳的化合物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碳的单质形态,掌握金刚石、石墨、C60等碳的同素异形体;(2)掌握碳的氧化物(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3)掌握碳化物的概念,了解碳化硅、碳化钨等碳的化合物。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2)运用比较法,分析碳的氧化物的性质和用途;(3)运用分类法,对碳的化合物进行归纳和总结。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2)培养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精神;(3)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关注碳的化合物在环境中的作用。

二、教学重点:1. 碳的单质形态和同素异形体;2. 碳的氧化物的性质和用途;3. 碳化物的概念和特点。

三、教学难点:1. 碳的同素异形体的结构和性质;2. 碳的氧化物的溶解性和化学反应;3. 碳化物的分类和应用。

四、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酒精灯、试管、试管夹、导管、澄清石灰水等;2. 教学课件:碳的单质、碳的氧化物、碳化物的图片和资料;3. 教学视频:碳的同素异形体、碳的氧化物的性质实验。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碳的单质形态;(2)展示金刚石、石墨、C60等碳的同素异形体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学内容与活动:(1)介绍碳的同素异形体:金刚石、石墨、C60等,讲解它们的特点和性质;(2)讲解碳的氧化物的性质,如一氧化碳的毒性、二氧化碳的溶解性和化学反应;(3)介绍碳化物的概念,举例说明碳化硅、碳化钨等化合物的特点和应用。

3. 课堂练习:(1)根据碳的同素异形体的特点,完成相关习题;(2)根据碳的氧化物的性质,完成相关习题;(3)根据碳化物的概念,完成相关习题。

4. 实验环节:(1)进行碳的氧化物的性质实验,如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实验;(2)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3)总结实验结论,巩固所学知识。

人教版(2024新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六单元 课题1《碳单质的多样性》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2024新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六单元 课题1《碳单质的多样性》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2024新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六单元课题1《碳单质的多样性》教案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九年级学生学习化学后接触的第一个元素及其化合物相关知识的单元,主要研究碳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有关性质和用途,其内容特点有“四多”物质种类多、物质性质用途多、化学实验多、化学方程式多,且各物质的性质有诸多异同点,物质间的转化关系较复杂。

本单元将引导学生从单一物质的学习向一类物质的学习迈进,关键在于打通物质之间的联系,将知识结构化。

从内容来看,本单元既是体验宏观辨识、微观探析、证据推理、科学探究的良好平台,又是培育创新意识和社会责任的优质载体。

二、学情分析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在开始本节课之前,学生应该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化学知识,如元素周期表、化学键的概念,以及一些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

他们可能已经了解了一些碳的简单性质,如碳的化学反应和碳的氧化态。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九年级的学生对化学实验通常比较感兴趣,特别是那些能够直观展示化学现象的实验。

在这个年龄阶段,学生通常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喜欢通过实验和实践活动来学习。

他们的学习风格通常偏向于动手操作和实践经验。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在本节课的学习中,学生可能会对碳单质的结构和性质之间的关联感到困惑。

他们可能难以理解金刚石和石墨的结构差异,以及这些差异如何导致它们性质的不同。

此外,学生可能对C60这种特殊的碳单质感到陌生,难以想象和理解其结构和工作原理。

因此,教师需要通过生动的图像、模型和实验来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这些概念,并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地思考和讨论。

三、设计思路在教学中要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通过多种途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他们在课堂中始终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

例如创设有效的情境、借助先进的教学手段、通过有效的积极地生生、师生合作。

四、教学目标【化学观念】学生能够理解并识别碳单质的多样性,包括金刚石、石墨、C60等。

高三一轮复习碳硅及其化合物教学教案

高三一轮复习碳硅及其化合物教学教案

碳及其化合物的化学性质
记忆大搜索: 写出有1、C 2、CO 参与的化学方程式
3、CO2
1、C+O2=点燃CO2
C+CO2=△ 2CO
C+2CuO=△ 2Cu+CO2↑ C+H2O(g)=△CO+H2 C+2H2SO4(浓)△=CO2 ↑ +2SO2 ↑ +2H2O

C+4HNO3(浓)=CO2 ↑ +4NO2 ↑ +2H2O
碳族元素特点:
1、形成化合物最多的一族, 2、单质晶体类型最多的一族 分子晶体、原子晶体、金属晶体,过渡晶体 3、易形成共价化合物一族 4、半导体比较集中的一族 5、无机非金属材料比较集中的一族
二.碳
金刚石
1.碳的单质 石墨
同素异
C60
形体
金刚石与石墨晶体结构对比
金刚石
金刚石是一种具有空间网状结构的原子晶体,为正四面体 立体网状结构,金刚石的熔点(>3550℃)和沸点(4827℃) 都很高,硬度很大。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非极性
共 价 键
C60分子结构示意图
结构:笼状分子,固态时是分子晶体,每个碳 原子只跟相邻的三个碳原个六边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碳及其化合物教案初中化学

碳及其化合物教案初中化学

碳及其化合物教案初中化学一、教学目标:1. 了解碳的基本性质和结构。

2. 掌握碳的常见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

3. 能够区分碳的同素异形体。

4. 提高学生对碳及其化合物的认识和理解。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碳的基本性质和结构。

2. 有机物的分类及其性质。

三、教学内容:1. 碳的基本性质碳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它的原子结构是4个价电子。

碳的化合价为4,可以与氢、氧、氮、硫等元素形成许多不同的化合物。

碳可以形成单键、双键、三键等不同的共价键。

2. 有机物的分类及性质有机物是以碳为主要元素的化合物。

基本分类有烷烃、烯烃、炔烃、芳香烃和醇、醛、酮、酸和醚等。

烷烃:以碳碳单键为主。

例如甲烷、乙烷等。

烯烃:含有至少一个碳碳双键。

例如乙烯、丙烯等。

炔烃:含有至少一个碳碳三键。

例如乙炔、丙炔等。

芳香烃:含有苯环结构。

例如苯、甲苯等。

醇:含有羟基(-OH)的有机物。

例如乙醇、甲醇等。

醛:含有羰基(-CHO)的有机物。

例如甲醛、乙醛等。

酮:含有羰基(-CO-)的有机物。

例如丙酮、甲酮等。

酸:含有羧基(-COOH)的有机物。

例如乙酸、甲酸等。

醚:含有氧原子连接两个碳原子的有机物。

例如乙醚、丙醚等。

四、教学方法:1. 讲解法:通过教师讲解,介绍碳及其化合物的基本知识。

2. 实验法:进行碳的实验,观察碳的性质。

3. 讨论法:让学生讨论有机物的分类及其性质,促进学生思维。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引入碳的基本性质,引导学生对碳及其化合物产生兴趣。

2. 讲解:讲解碳的基本性质和结构,以及有机物的分类及性质。

3. 实验:进行碳的实验,让学生亲自观察碳的性质。

4. 讨论:组织学生讨论有机物的分类及其性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5. 总结:总结碳及其化合物的基本知识,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六、作业布置:1. 完成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2. 思考碳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写一篇小结。

七、教学反馈:1. 老师及时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评价,及时纠正错误。

初中化学教案碳和碳的化合物

初中化学教案碳和碳的化合物

初中化学教案-碳和碳的化合物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碳的单质形态,掌握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结构和性质;(2)掌握碳的化合物的概念,了解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碳酸盐的性质;(3)学会使用实验仪器进行碳及其化合物实验,提高实验技能。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探究碳的单质的性质;(2)通过对比、分析等方法,认识碳的化合物的性质;(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化学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2)培养学生爱护环境、珍惜资源的意识;(3)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积极向上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 碳的单质:金刚石、石墨、C60的结构和性质;2. 碳的化合物: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碳酸盐的性质;3. 碳及其化合物的实验:观察实验现象,掌握实验操作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碳的单质的性质,碳的化合物的性质,碳及其化合物的实验操作。

2. 教学难点:金刚石、石墨、C60的结构和性质的理解,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碳酸盐的性质的区分。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碳的单质和化合物的性质;2. 运用实验法,让学生亲身体验碳及其化合物的实验现象;3. 采用对比法,帮助学生区分碳的化合物性质;4.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展示碳及其化合物的结构模型和实验过程。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掌握碳的单质和化合物的性质,熟悉碳及其化合物的实验操作;2. 学生准备:了解碳的单质和化合物的基本概念,准备实验仪器;3. 实验准备:准备碳及其化合物的实验药品和仪器。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碳的单质和化合物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碳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和作用;2. 探究碳的单质:分组讨论金刚石、石墨、C60的结构和性质,进行实验观察;3. 认识碳的化合物:介绍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碳酸盐的概念和性质;4. 实验操作:分组进行碳及其化合物的实验,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结果;5. 总结与拓展:分析实验结果,总结碳的单质和化合物的性质,提出拓展问题。

化学高中二年级碳水化合物教案

化学高中二年级碳水化合物教案

化学高中二年级碳水化合物教案一、引言碳水化合物是高中化学中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它是生物体内重要的能量来源,也是构成生物体的重要物质之一。

在高中二年级化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合适的教案,帮助学生全面理解碳水化合物的特性、分类、结构以及相关的反应等知识点。

本文将介绍一份适用于高中二年级化学课堂的碳水化合物教案。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碳水化合物的定义和特性;2. 掌握常见的碳水化合物分类;3. 了解碳水化合物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4. 掌握常见的碳水化合物反应。

三、教学内容1. 碳水化合物的定义和特性1.1 碳水化合物的定义1.2 碳水化合物的分子式和结构1.3 碳水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 碳水化合物的分类2.1 根据碳水化合物中羰基的位置分类2.2 根据碳水化合物中羟基的数量分类2.3 根据碳水化合物的功能分类3. 碳水化合物的结构与功能3.1 单糖的结构与功能3.2 二糖的结构与功能3.3 多糖的结构与功能3.4 淀粉和纤维素的结构与功能4. 碳水化合物的反应4.1 碳水化合物的燃烧反应4.2 碳水化合物的发酵反应4.3 碳水化合物的酸水解反应4.4 碳水化合物的还原反应四、教学方法1. 探究法:通过实验探究碳水化合物的特性和反应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技能。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生活中与碳水化合物相关的实例,引发学生对碳水化合物的思考和理解。

3. 组织讨论法: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共同探讨碳水化合物的相关问题。

五、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与学生讨论生活中碳水化合物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本课内容的兴趣。

2. 理论讲解:结合PPT或者教材,向学生介绍碳水化合物的定义、特性和分类等基础知识。

3. 实验探究:设计适合学生实验条件的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在实验中观察和验证碳水化合物的特性和反应。

4. 案例分析:提供一些与生活相关的碳水化合物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掌握碳水化合物与实际问题的联系。

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教学设计(教案)

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教学设计(教案)

九年级化学学科上册第六单元(章)
九年级化学学科上册第六单元(章)
九年级化学学科上册第六单元(章)
九年级化学学科上册第六单元(章)
课题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1课时)
课时划分 2 教学课时 1 总备课数
主备人备课组其他
成员
集体备课内容二次备课内容
三维教学目标知识技能
知道二氧化碳的主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过程方法
在教师指导下独立思考和小组讨论,根据所要研究的具体问题设计实验方案;能培养学生从现象到本质,从感性到理性的科学认识方法。

情感态度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合作精神,创新精神。

树立关注环境、热爱自然的意识。

教学
重点
二氧化碳的性质
教学
难点
探究实验的设计
教法实验设计探究
学法分析讨论探究
教学
准备
烧杯2塑料瓶2导气管石灰水石蕊试液
教学过程
【实验6-4】如右图装置,向烧杯中倾倒一瓶气体(告知学生是
一种常见气体),观察实验现象。

问题:①你观察到什么现象?
②通过实验,你可以得出该气体的哪些性质?
③请你猜一猜,该气体可能是什么气体?设计一个实验证
明你的猜想。

实验现象
该气体的性质
你的猜想
你的实验
九年级化学学科上册第六单元(章)
11。

化学高中碳水化合物的分类教案

化学高中碳水化合物的分类教案

化学高中碳水化合物的分类教案一、碳水化合物的基本概念与分类碳水化合物是由碳、氢和氧组成的一类有机化合物。

它们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是生命体内重要的能量来源,也是细胞壁、细胞膜和核酸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更好地理解碳水化合物的分类,我们将其分为以下几类:单糖、双糖、多糖和其他碳水化合物。

1. 单糖单糖是碳水化合物的基本单位,也被称为简单糖。

它们由3-7个碳原子组成,具有较简单的结构。

常见的单糖有葡萄糖、果糖和半乳糖等。

单糖是生物体内储存和转运能量的重要物质,可以直接被细胞利用。

2. 双糖双糖是由两个单糖分子通过缩合反应而形成的。

常见的双糖有蔗糖、麦芽糖和乳糖等。

它们具有较复杂的结构,需要在消化过程中被分解成单糖才能被细胞吸收和利用。

3. 多糖多糖是由许多单糖分子通过缩合反应而形成的长链状结构。

多糖可以分为淀粉、糖原和纤维素等。

淀粉和糖原是植物和动物体内的储能物质,它们在消化过程中被酶分解成葡萄糖,进而提供能量。

纤维素主要存在于植物的细胞壁中,对人体无法消化,但对于促进肠道蠕动和维持肠道健康有重要作用。

4. 其他碳水化合物除了单糖、双糖和多糖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类型的碳水化合物。

例如,甘露糖和脱氧核糖是核酸中的重要成分;甘露寡糖是一种特殊的低聚糖,具有调节肠道菌群的作用;糖蛋白是糖与蛋白质结合而形成的复合物,参与细胞信号传导等重要生理过程。

二、化学高中碳水化合物的分类教案根据以上对碳水化合物分类的介绍,我们可以设计一份高中化学教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碳水化合物的分类。

教学目标:1. 了解碳水化合物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掌握单糖、双糖、多糖和其他碳水化合物的定义和结构。

3. 能描述不同类别的碳水化合物在生命体内的作用和功能。

教学步骤:一、引入(10分钟)向学生介绍碳水化合物的基本概念,引发学生对碳水化合物分类的兴趣。

二、分类讲解(40分钟)1. 单糖分类详细介绍单糖的定义和常见的单糖种类,包括葡萄糖、果糖和半乳糖等。

高三化学碳族元素和碳及其化合物教案

高三化学碳族元素和碳及其化合物教案

高三化学碳族元素和碳及其化合物教案SANY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SANYUA16H-碳族元素碳及其化合物1.复习重点1.碳族元素原子结构的特点、碳族元素化合价为正四价和正二价;2.碳族元素的性质及其递变规律;3.碳和硅的性质、用途。

2.难点聚焦1.碳和硅的化学性质2.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硅的结构、性质比较(见表7—7)3. 硅及其化合物的特性1. Si 的还原性大于C ,但C 却能在高温下还原出Si :↑++CO Si C SiO 222高温2. 非金属单质跟碱液作用一般无2H 放出,但Si 却放出H2:↑+=++232222H SiO Na O H NaOH Si ↑+↑=+2424H SiF HF Si3. 非金属单质一般不跟非氧化性酸作用,但Si 能与HF 作用:4. 非金属单质一般为非导体,但Si 为半导体。

5. SiO2是的酸酐,但它不溶于水,不能直接将它与水作用制备H2SiO3。

6. 非金属氧化物的熔沸点一般较低,但SiO2的却很高。

7. 酸性氧化物一般不与酸作用,但SiO2能跟HF 作用:↑+↑=+24224H SiF HF SiO 8. 无机酸一般易溶于水, 却难溶于水。

9. 因H2CO3的酸性大于H2SiO3,所以在Na2SiO3溶液中通入CO2能发生下列反应:32322232CO Na SiO H O H CO SiO Na +↓=++,但在高温下↑++232232CO SiO Na SiO CO Na 高温也能发生。

10. Na2SiO3的水溶液称水玻璃,但它与玻璃的成分大不相同,硅酸钠水溶液(即水玻璃)俗称泡花碱,但它却是盐的溶液,并不是碱溶液。

4.硅与碱溶液的反应特点硅与强碱溶液反应的实质是什么?究竟哪种物质是氧化剂?根据化学方程式: 进行分析,似乎NaOH 和O H 2都是氧化剂,其实不然。

上述反应实际分两步进行↑+∆+244224H SiO H OH Si ①OH SiO Na NaOH SiO H 2324432+=+ ②其中反应①为氧化还原反应,反应②为非氧化还原反应。

学习碳的多功能性——《碳的多样性》第一课时教案

学习碳的多功能性——《碳的多样性》第一课时教案

碳是自然界中最丰富的化学元素之一。

它在地球生命的各个方面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化学和生物化学中,碳是最重要的元素之一,因为它可以形成的化合物数量和种类是最多的。

本文将介绍《碳的多样性》第一课时教案,从中了解碳的多种形式和多种化合物的形成。

第一节:碳的基本性质谈到碳,我们不得不首先了解碳的基本性质。

不同于其他元素,碳不仅可以形成原子间的键,而且还可以形成键的数量和类型非常多的化合物。

碳有四个价电子,可以参与到四个单键或多个共价键中,并形成链状,环状,和立体结构。

同时,此外,还应该了解碳的同素异形体,同分异构体,半胱氨酸和硫氨基酸等重要概念。

第二节:碳的多样性在碳的多样性方面,我们可以通过了解钻石和石墨的差异来进一步了解碳的多样性。

钻石由于其刚性和耐用性被广泛用于饰品和切割工具中。

而石墨由于其独特的的种族特征,可以用于很多不同的化学和物理应用中。

除此以外,二十世纪初,科学家萨克斯(H. Soros)发现了一个六元环(碳原子的环数是6),并称其为「苯」。

苯环中的碳原子在构型上是等价的,激发态的苯分子结构是拉链式的,针对苯分子的拉曼光谱对苯的光散射进行分析,可以解释苯环结构的对称性。

除了苯之外,还有许多其他碳的六元环结构,如邻二甲苯,苯的衍生物如萘、荧光基团等,在食品、香料、化妆品等产业有着广泛的应用。

第三节:碳的化学反应在第三节课程中,我们将会进一步了解碳的化学反应。

碳的化学性质是很活泼的,因此,碳经常会发生化学反应。

碳和氧气反应,可以形成CO2(二氧化碳)。

碳还可以形成与氢气结合的化合物,其典型的化合物为甲烷(CH4)。

此外,碳还可以在蒸氨的条件下与氮形成碳-氮化合物,如氰化物、兰可汀等。

结论《碳的多样性》第一课时教案详细地介绍了碳的基本性质、多样性和化学反应。

通过学习这些,我们可以深入了解碳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当中的重要性。

另外,通过学习,我们还可以了解到碳的多功能性,这对于未来的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九年级化学专题复习--碳及其化合物教学案

九年级化学专题复习--碳及其化合物教学案

九年级化学专题复习--碳及其化合物教学案【考点归纳】—、碳的几种同素异形体3、C60——碳单质家族新成员,为足球状,又名“足球烯”。

二、碳的氧化物1.二氧化碳(CO2)(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78℃时,凝华成固态干冰。

(2)化学性质:一般不具可燃性,也不能支持燃烧,不具还原性.无毒,但含量高可使人窒息而亡。

(3)用途:可用于灭火,作致冷剂,常用于人工降雨,制汽水、啤酒等饮料,也可作为气体肥料,促进植物光合作用.(4)实验室制法:药品:石灰石(或大理石),稀盐酸原理:CaCO3十2HCl = CaCl2十H2O十CO2↑收集:向上排空气法,不能用排水集气法.验满方法:用燃着的木条伸入瓶口,木条熄灭,说明气体已满.检验方法: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O2+Ca(OH)2=CaCO3↓+H2O2.一氧化碳(CO)(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小。

(2)剧毒性:与血红蛋白结合,造成人体缺氧死亡.原理:一氧化碳比氧气更易与血红蛋白结合,又不易分离,导致血红蛋白不能较好携带氧气,造成人体缺氧。

(3)还原性:CO+CuO Cu+CO 2 (4)可燃性:2CO+O 22CO 2 (5)用途:作气体燃料及用于冶炼金属。

三、有机物定义:含碳化合物,如:甲烷、酒精、乙炔、醋酸等。

但CO 、CO 2、碳酸盐等一向被视为无机物,原因是它们的组成、性质和无机化合物相似。

酒精、醋酸的化学式及性质:(1)酒精——化学名称:乙醇; 化学式:C 2H 5OH性质:可燃烧:C 2H 5OH+3O 22CO 2+3H 2O(2)醋酸——化学名称:乙酸;化学式:CH 3COOH性质:一元弱酸、其水溶液可使紫色石蕊变红。

3.煤、石油、天然气是世界上三大矿物燃料,必须记住它们的元素组成及用途。

【问题探究 】【例1】:纳米材料被誉为21世纪最有前途的材料。

纳米碳管是一种由碳原子构成的直径为几个纳米(1纳米=10-9)的空心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纳米碳管如果完全燃烧,生成物是二氧化碳B .纳米碳管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C .纳米碳管材料管道多,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D .纳米碳管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审题与思路:本题属于信息迁移题.解题关键在于能把学过的知识与题中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出正确的判断。

初中化学“单质碳的化学性质”的教案设计

初中化学“单质碳的化学性质”的教案设计

初中化学“单质碳的化学性质”的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单质碳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2. 让学生掌握单质碳在不同条件下的化学反应。

3. 培养学生对化学实验的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1. 单质碳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2. 单质碳在不同条件下的化学反应。

教学难点:1. 单质碳的化学反应原理。

2. 实验操作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教学准备:1. 实验室用具:酒精灯、烧杯、试管、镊子、滴管等。

2. 实验试剂:纯净碳、氧气、澄清石灰水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碳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碳的存在和性质。

2. 学生分享对碳的了解,教师总结并引入单质碳的概念。

二、探究单质碳的化学性质(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纯净碳的外观和质地。

2. 学生用镊子取少量纯净碳,观察其在空气中的燃烧现象。

3. 教师解释单质碳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反应原理。

4. 学生进行实验:将少量纯净碳放入试管中,加入少量氧气,观察燃烧现象,并记录实验结果。

5.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燃烧后试管内壁上的黑色物质,解释其为碳的氧化产物。

三、单质碳与澄清石灰水的反应(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澄清石灰水的性质。

2. 学生进行实验:将少量纯净碳放入烧杯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观察反应现象,并记录实验结果。

3. 教师解释单质碳与澄清石灰水的反应原理。

4. 学生讨论并总结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四、拓展与延伸(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单质碳在生活中的应用。

2. 学生分享对单质碳应用的了解,教师总结并介绍碳的广泛应用。

3.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单质碳的环境影响。

4. 学生讨论单质碳的环境影响,并提出保护环境的建议。

五、总结与反思(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

3. 教师提出本节课的作业:复习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并思考如何在生活中应用和保护碳资源。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讨论,让学生深入了解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碳和碳的化合物复习课
云浮市云安县镇安中学何玲玲
【课程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复习,达到掌握碳、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和用途,并运
用其性质解决或解释生活中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复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复习效率;同时让学生
学会梳理知识,变零为整,构建知识网络体系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对学生进行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和生活实际的教育,贯彻“学以致用”
的思想,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培养学生学会由低到高,循序渐进的良好学习品质。

【教学重点与难点】知识的整理和学以至用
【教学方法】讲解、比较等
【教学媒体及用具】多媒体、学案、中考宝典
【复习知识要点】
一、碳的单质:金刚石、石墨和C60
1、一些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1)金刚石: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无色透明,正八面体,可用于制钻石;刻划玻璃,作钻探机的钻头等
(2)石墨:是一种深灰色的有金属光泽而不透明的细鳞状固体,质软,有滑腻感,可用于制铅笔芯、干电池的电极、润滑剂等。

(3)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吸附性强,可作吸附剂。

(4)C60:一个C60分子由60个碳原子构成,形似足球,结构稳定
思考: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碳的单质,为什么在物理性质上有如此大的差异?
答:金刚石和石墨里的碳原子排列不同。

所以说物质的结构决定着物质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结构就有什么样的性质
2、碳单质的化学性质:
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很稳定;在高温下,碳能够跟很多物质起反应
(1)可燃性
点燃
不完全燃烧(氧气不足),生成CO:2C +O2 ==== 2CO
点燃
完全燃烧(氧气充足),生成CO2: C +O2 ==== CO2
注:所以在做题时一定要分析题意,要看情况分析
(2)还原性
高温
C + 2CuO ==== 2Cu + CO2↑(置换反应)
现象:黑色的粉末变成红色,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高温
应用:冶金工业:3CO + Fe2O3====2Fe + 3CO2
二、CO2的性质和实验室制法
1、CO2的性质
(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固体叫“干冰”(2)化学性质:
A、“三不”:不支持燃烧,也不能燃烧,不能供给呼吸
B、与水反应:CO2+H2O===H2CO3生成的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碳酸不稳定,易分解:H2CO3=== CO2↑+ H2O
所以产物里有碳酸生成的时候,一般写成CO2↑+ H2O
C、与碱反应:CO2+Ca(OH)2===CaCO3↓+H2O (用于检验CO2)
CO2+2NaOH===Na2CO3+H2O
高温
D、与碳反应:CO2 + C ====2CO
2、CO2的制法
(1)实验室制法
A、制取原理:CaCO3+2HCl==CaCl2+H2O+CO2↑
注:①为什么不能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
答:如果稀硫酸代替稀盐酸进行实验,产物里会有硫酸钙,硫酸钙是微溶物,会覆盖在碳酸钙表面,影响气体的制取。

②为什么不能用碳酸钠代替碳酸钙?
答:碳酸钠为粉末状,它与盐酸反应时很剧烈,产生气体的速率很快,不宜收集气体。

B、制取装置(由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决定)
与制取氢气发生装置一致
C、收集:向上排空气法
D、验满:用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证明已收集满。

F、检验: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CO2+Ca(OH)2===CaCO3↓+H2O
高温
(2)工业制法:CaCO3==== CaO +CO2↑
CO2的用途:灭火,工业原料,致冷剂,人工降雨,气体肥料
三、一氧化碳的性质
(1)物理性质: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的小,难溶于水
(2)化学性质
点燃
A、可燃性:2CO + O2 ==== 2CO2

B、还原性:CO+CuO===Cu+CO2(非置换反应)
注:结合实验装置图讲解注意事项和现象
C、毒性:极易与血红蛋白作用,造成人体缺氧中毒
CO的用途:利用可燃性可作气体燃料,利用还原性可以冶炼金属
四、有机物
含碳元素的化合物绝大多数是有机物,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CH4),常见的有机物有乙醇(C2H5OH )和葡萄糖(C6H12O6)等,他们燃烧(氧化)后的产物都是水和二氧化碳。

点燃
例:CH4+2O2=====CO2+2H2O
点燃
C2H5OH+3O2====2CO2+3H2O
【课堂练习】
练习题1:
1、某种黑色粉末在不同条件下,分别与氧气反应,生成甲、乙两种气体,此粉末就是()
ACuO B C 粉CFe2O3DMnO2
2、简答:埋木质电线杆之前,常常把要埋入地里的一段用火微微烧焦,为什么? 答:木桩埋入地里的一段容易腐烂,将表面烧焦,使之生成一层碳,由于碳的化学性质在常温下很稳定,不跟土壤中的物质反应,因此埋入地里不易腐烂,延长木桩使用寿命。

练习题2:
1、下列CO2用途,既和它的化学性质有关,又和它的物理性质有关的是( )
A 制干冰
B 制化肥
C 制纯碱
D 灭火
2、为使熟石灰抹的墙壁快些变干变硬,经常在室内生一炭火盆,主要是因为()
A 木炭在加热条件下可以和熟石灰反应
B 木炭燃烧生成了大量可以吸水的气体
C 木炭燃烧生成了CO2,CO2跟熟石灰反应,生成坚硬的碳酸钙和水
D 生火为了烤干墙壁
练习题3:
下图是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气体的仪器和装置:
(1)写出图中标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②___ _____
(2)用图中字母标号在横线上填写实验室制取和收集下列气体时的装置和仪器:
①制取CO2___ ___,收集CO2________
②制取H2___ _____,收集H2_________
③制取O2_____ ___,收集O2_________
练习题4:
1、木炭,H2,CO分别与黑色氧化铜粉末反应,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 都属于置换反应
B 都有红色物质生成
C 反应时都需要加热
D 跟相同质量的CuO反应, 所需质量最多的是CO
2、鉴别H2和CO的最佳方法是 ( )
A 根据它们在空气中燃烧后的产物
B 还原灼热的氧化铜
C 观察在空气中燃烧时的火焰
D 观察颜色或直接闻气味
3、在实验室用H2还原CuO的装置,能否用来做CO还原CuO的实验( )
A 能,因为两个都是气体和固体反应
B 能,因为两个反应都要加热
C 不能,因为CO的密度比空气大
D 不能,因为CO有毒,实验后的尾气
不能排放到空气中
练习题5:
物质的某些性质可能有利于人类,也可能不利于人类,请仿照示例填写下表:
提高题:(作业)
在实验室中制取88g二氧化碳,需要多少克碳酸钙和足量稀盐酸反应?若改用含杂质20%的石灰石和盐酸反应(杂质不与盐酸反应),需要这种石灰石多少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