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 校 社 区 联 系 制 度
农村高中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研究
撷英篇农村高中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研究丁燕红(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恩玲中学,甘肃兰州)由于受到地域因素的限制,在农村高中教育中学校仍担当着主导的角色,是教育高中生的主体,但考虑到高中生在成长过程中所受外部环境的直接影响,所以农村高中教育对家庭、学校、社会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家庭应是教育高中生的基础,而社会应是教育高中生的支撑,只有“家”“校”“社”三者的协同与融合才能促进高中生全面发展。
一、农村高中“家校社”协同育人潜存问题在国内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外部环境因素对学生发展所产生的影响愈演愈烈,尤其是农村区域,大多数的农村家庭为保证生活基础,众多家长均选择外出务工,致使农村区域的高中生家庭教育缺失。
与此同时,学校教育为高中生提供的教育内容相对有限,即使在基础教育深化改革的背景下,诸如“五育并举”“立德树人”等教育理念得到了落实,但学校教育并不能替代家庭教育,其一在于教育环境的不同,其二在于教育内容的不同。
此外,近年来社会层面对教育领域存在的辅助育人价值并未得到充分的发挥,所以农村高中“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实践尚有待进一步优化。
对农村高中“家校社”协同育人潜存问题的分析是提出有效对策的基础,所以本节结合农村高中“家校社”协同育人实践从多个角度展开分析,现阶段农村高中“家校社”协同育人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合作内涵有待提升在“家校社”合作内涵之中合作方式是最为重要的内容,所以本节围绕合作方式对农村高中“家校社”协同育人问题进行简要分析。
学者“Morgan”曾在其发表的著作中围绕家长的参与将“家校”合作划分为三个层次,依次为低层次的参与、高层次的参与以及组织参与,其中低层次参与主要是指家长参与家长会,配合教师进行线上交互,或参与学校所举办的各类活动等;高层次参与主要是指日常家访、家长参与学校课内外教学活动,帮助学校教育收集教具等;组织参与则指家长与教师联合组建行动小组开展校内外教育活动。
家校社协同育人质量提升行动计划4-12-30
家校社协同育人质量提升行动计划为不断完善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提升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水平,结合当前工作实际和发展需求,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法治为引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健全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根本目标,持续提升家庭教育工作体系化、专业化、科学化、规范化水平,引导全社会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共同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增进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
(二)发展目标到2024年,实现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更加优质、健全,家庭教育指导服务队伍更加专业、充足,家庭教育指导课程更加落地、落实,家庭教育特色品牌更加多元、鲜明,家庭教育公共服务资源供给更加充分、有效;家长教育能力和素养逐步提升,家校合作能力逐步增强,家校关系融洽和谐,〃政府主导、家庭尽责、学校支持、社会参与〃的家校社协同育人体系进一步健全和深化。
二、重点任务(一)规范组织领导体系1.建立全环境家校社协同育人协调机制。
联合相关部门成立〃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协调小组",由政府分管教育副市长为组长,教育、妇联、总工会、民政、政法、公安、检察、司法、卫生健康、团市委等部门为成员单位,统筹组织、协调、指导、督促有关部门做好家庭教育工作。
原则上每半年召开一次联席会议,通报全市家庭教育工作情况,调度工作进展,研究工作对策,部署工作安排,形成高效的信息流转及反馈机制,统筹推进全市覆盖城乡的高质量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
(责任单位:家庭教育处)2,成立教育部门家校社协同育人专项团队。
市级教育部门成立〃家校社协同育人指导中心〃,由局长担任主任,家庭教育分管局领导担任副主任,各相关处室负责人担任成员,将指导中心打造为高质量推进家校社协同育人行动的专项团队。
区(市)级教育部门同步成立本级〃家校社协同育人指导中心〃,同时设立家庭教育科,配备家庭教育专职教研员,专责推动区域内家校社协同育人行动各项重点任务,加强家庭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生涯教育的行政统筹力度和专业研究能力。
河南工程学院学生社团分级分类管理条例
河南工程学院学生社团分级分类管理条例第一条为加强对学生社团的管理与指导力度,进一步规范学生社团的发展,提升各学生社团的活动质量与水平,对学生社团实施规范化、制度化管理,校团委特制订《河南工程学院学生社团分级分类管理条例》。
第二条校级社团隶属于校团委,院级社团挂靠学院,都接受校社团联合会的监管。
根据我校学生社团组织主旨的不同,将我校学生社团分类为四大类:社会公益类、理论科技类、文化娱乐类、体育竞技类。
第三条依照《河南工程学院学生社团分级评定细则》考核成绩,将学生社团分为三个级别:A级社团,B级社团,C级社团,每学年被评为A级的院级社团可向校团委申请升格为校级社团。
第四条考评的内容分为活动考评与制度考评两部分,评定工作以学年为周期,分上、下学年进行两次综合评定。
第五条评定程序由社团自评、部门考评、考评小组综合社团自评与部门考评两部分成绩,确定本学年的分级结果,评定结果由校团委最终审定并予以公布。
第六条按照评定等级的不同,校团委、校社团联合会将在活动资金、场地租借、宣传形式等方面予以不同力度的支持;若连续两年评选均被评为C级,该社团予以解散或者校团委和校社团联合会有权全校为该协会公开招聘新的领导管理团队(此项据该协会自身具体情况决定如何处理),若社团出现严重违反《河南工程学院学生社团管理条例》的情况,给予本学年内降级评定的处罚。
第七条本条例解释权归共青团河南工程学院委员会。
共青团河南工程学院委员会2013年9月附件一:《河南工程学院学生社团分级评定细则》分级社团的评定,依照河南工程学院学生社团量化考核标准。
一、考评核算机制为每月核算该月各协会活动成绩公布排名但不分级,并以学年为周期,依据协会该学期各月成绩平均值,分上、下学年进行两次综合评定分级。
二、考评评分机制主要分为两个部分:活动考评和制度考评。
其中活动考评成绩占总成绩的60%,制度考评成绩占总成绩的40%,满分100分。
公式:总成绩=活动考评成绩*60% + 制度考评成绩*40%具体评分细则如下:(一)、活动考评(60%)活动考评是在每次社团开展活动后,由校社团联合会综合事务部负责,按照社团量化考核的评比细则,对本次活动进行评定。
西部高校法学专业协同育人机制构建思考——以西部某高校为例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24.2一、引言西部高校法学专业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了大量的法治人才。
在当今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对法治人才提出更高要求的背景下,西部高校要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调整法治人才的培养模式。
要培养造就一大批“政治过硬、本领高强”的社会主义法治人才,必须重视法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不断缩小法学教育与司法实践之间的差距,而构建协同育人机制是提升法学应用型人才素质的重要途径。
二、西部高校法学专业协同育人机制构建的必要性(一)有助于推动高校法治人才培养改革目前,各高校都是对标法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根据学校定位和办学特色制定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而思想政治理论课和通识课一般由学校教务部门统一明确。
目前,法学专业核心课程的设置遵循“1+10+X”模式,实践教学累计学分不能少于总学分的15%。
“1+10”是指高校法学专业开设的“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和10门专业核心课程,“X ”则为高校设置特色专业必修课提供了较大的选择权。
因此,在课程设置层面,高校完全可以充分发挥协同育人的优势,推动法治人才培养改革。
例如,西部某高校设置了基层社会治理法律实务方向课程,培养具有本土化特色的法治人才;同时,由于“刑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等课程实践性较强,在结合实务部门调研的基础上,在课程模块中设置了“民事诉讼实务”“刑事诉讼实务”等实践创新类选修课程,加强了课程之间在逻辑上的延续性,提高了学生解决司法实践中具体问题的能力。
(二)有助于合理构建法学教育的实训课程体系法学专业实训课程一般指“模拟法庭训练”“法律诊所”等课程,有独立的教学大纲,对实训课程的内容及学时予以明确,但实训课程缺乏体系化设计,部分教学内容有重合之处,例如,“法律诊所”课程中也有“模拟法庭训练”课程相关的内容。
高校应在实训课程设置层面加强调研,尤其要了解实务部门的需求,也要考虑实训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合理构建实训课程体系。
社团的管理制度细则
社团的管理制度细则学生社团是学生为增长知识,锻炼能力,丰富课余文化生活,自愿组织起来的群众性团体,是新时期适应高等教育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新型组织。
长安大学拥有大量各类各级学生社团,他们在校园文化建设、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学生理论学习以及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校的学生社团建设已经走上了一条健康、积极、良性发展的道路,并且正在陕西高校中形成自己的特色。
为了更好的引导、管理我校学生社团活动,激发各级各类学生社团的潜力,调动学生社团的竞争意识,保持学生社团的生机和活力,促进社团活动竞争的公平、公正和公开。
特制定本办法。
一、学生社团的等级及比例为体现学生社团的不同工作水平和成绩,以促进学生社团良性竞争,特对学生社团进行等级评定。
等级划分为:甲级学生社团、乙级学生社团。
甲级学生社团为优秀学生社团,乙级学生社团为一般学生社团。
所占比例分别为:30%、70%。
在优秀社团的基础上再行评选出若干标兵社团,比例不超过社团总数的10%。
二、学生社团等级的产生学生社团的等级评定采用学年制,每学年的年末进行评定。
1、对学生社团进行动态评定(百分比为20%),大致确定甲级、乙级学生社团的分类;2、对学生社团进行综合评定(百分比为80%),最终确定30%、70%的甲、乙两类学生社团。
三、动态评定动态评定主要是学生社团之间的互相评定。
凡是正式注册的学生社团都有权参加互评,这是学生社团评定的初期工作。
四、综合评定综合评定由学生社团联合会进行评定,考核的内容以本学年的活动为主,同时考核社团内部管理的情况,综合评定包括: 学生社团日常事务监督与管理(百分比为40%)(一)开会的出勤情况(由办公室负责,百分比为15%)1、准时到会15%2、迟到10%3、请假0%4、未到(3次) 扣5%,警告处分工作程序:到会议现场填写签到表(二)学生社团负责人联系方式发生改变时上报情况(由办公室负责)⑴及时上报0%⑵社团联合会通过其他渠道得知扣5%⑶造成联系脱节警告处分(三)学生社团内部管理(由组织部负责,百分比为5%酌情给分)1、组织建设⑴完善、合理⑵较好⑶一般⑷混乱,并造成不良影响警告处分2、规章制度⑴合理、规范⑵较好⑶一般⑷混乱,并造成不良影响警告处分3、档案管理⑴合理、规范⑵较好⑶一般⑷混乱,并造成不良影响警告处分(四)学生社团配合社联工作情况总评(由组织部负责,百分比为10%)1、积极配合10%2、比较配合5%3、一般0%4、不服从社联会工作,并造成不良影响扣5%,警告处分(五)学生社团拥有网络宣传媒介作为该社团宣传工作手段(由宣传部负责,百分比为5%)1、拥有独立的网页,定期维护,及时更新5%2、拥有独立网络版块,定期维护,及时更新2%3、有独立的网页或板块,但没有定期维护,及时更新0%4、无独立的网页或板块扣5%注:学生社团创建网页后应主动上报,便于宣传部日常监督,更换网址或关闭网页(版块)应及时上报宣传部门。
XX区落实“五育并举”构建全面培养教育体系实施方案
XX区落实“五育并举”构建全面培养教育体系实施方案2021__区落实“五育并举” 构建全面培养教育体系实施方案为全面落实各级教育大会精神,加快“建教育强区、办品牌教育”进程,建设全国一流教育强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结合__教育实际,现就落实“五育并举”构建全面培养教育体系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坚持“六全路径、五育并举、知行合一”,以“六全路径”为实践载体,以“五育并举”为育人导向,以“知行合一”为价值追求,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社区教育各领域,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机制,营造人人为育人之人、时时为育人之机、处处为育人之地的浓厚氛围,形成家庭、学校、社会紧密衔接的协同育人链,推动学校育人“独角戏”向全员育人“大合唱”转变,构建具有特色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贡献教育力量。
二、重点任务(一)实施“全德育”行动计划。
1.工作目标。
坚持以德为先,强化党建引领,树立“人人做德育、事事皆德育、时时有德育”的全德育观,建设德育意识强、观念正、方法好的多元化德育队伍,形成“党组织主导、校(园)长负责、群团组织参与、家庭社会联动”的德育工作机制。
2.具体措施。
(1)构画德育工作“组织图”。
加强党对学校德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党建+群团”两轮同轴、同向发力,切实发挥基层党组织、工会、教代会、共青团、少代会、家委会、学生会等群团组织的引领和指导作用。
建立__区中小学校思政工作指导中心(中小学思政中心),抓好“人人思政”与“思政人人”两条线工作,加强教育系统党员干部、教师职工思想政治教育。
建立学校党组织定期研究德育工作机制,健全常态化政治理论学习制度,坚持每月1次教职工政治学习。
(2)培育学校德育“引路人”。
学校党组织书记或专职副校级干部抓学校德育工作,建设一支德育意识强、观念正、方法好的德育队伍。
学生社团评估考核细则
xx师范大学(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繁荣校园文化,促进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和学生社团发展,加强校团委和校社团联合会对各学生社团的指导和管理,根据《江苏师范大学学生社团管理条例》,特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学生社团评估考核在“公平、公正、公开”的基础上进行,尽可能客观、全面、系统地反映真实情况。
第三条在校所有经正式注册的学生社团均按本细则进行评估考核。
第四条江苏师范大学学生社团实行年度考核制。
第五条学生社团评估考核实行量化记分,评估考核内容包括社团内部建设、活动情况、工作配合度、财务管理四个方面,基础分为60分,年度评估考核结果作为学生社团奖惩依据。
第二章内部建设第六条社团章程及管理制度(一)有较为完整、系统的社团章程及管理制度,加1-3分;(二)无社团章程及管理制度,或内容不合理,扣1-3分。
第七条机构设置与革新的合理性(一)精简合理,分工明确,加1-2分;(二)工作重复,机构臃肿,扣1-2分;(三)变动混乱,革新不合理,扣3分。
第八条社团负责人换届(一)换届前三天向校社团联合会监理部上报换届申请表,社团联合会对候选人进行审核,并派人员列席社团换届大会,以上依据社团实施情况,加1-5分;(二)自行换届后,告知校社团联合会监理部,补交换届申请表,扣5分。
(三)自行换届后,未主动告知校社团联合会监理部,取消该社团本年度评优资格。
若该社团在上年度评选中获校十佳社团或优秀社团,同时吊销其荣誉。
(四)换届结束后七个工作日内,向社团联合会提交《江苏师范大学学生社团干部登记表》,加1分。
第九条社团历史档案(一)保存合理,加1-2分;(二)无或混乱,扣1-2分。
第十条定期对社团干部或者部员进行培训,加1-5分。
第十一条定期召开会员大会并举办促进内部交流的活动,加1-5分。
第三章活动情况第十二条在活动开展前三天上交活动申请表,并且获得批准,加1分/次。
第十三条xx社团巡礼情况(一)根据要求在规定期限内上报社团活动方案,加2分/个;(二)所上报活动方案入选活动月主方案,加3分/个;(三)社团活动如期开展,并取得良好效果,加1-5分/个。
社团联合会简介
社团联合会简介浙江师范大学社团联合会(简称社团联)是全校学生社团共同的家园,它是校党委领导下、校团委指导下的全校学生社团的联合组织,前身是浙师大社团管理委员会,成立于1997年4月,2002年9月更名为校社团联合会。
长期以来,校社团联合会坚持“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原则,坚持服务与管理并举。
一方面,对各类社团及其活动进行管理、培育、扶持和监督,不断提高其综合实力,积极引导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和学生科研活动,为师大学子的成长和建设富有师大特色高品位的校园文化积极努力,成为师大学子素质拓展的重要平台;另一方面,为进一步做好对社团的服务工作,积极为社团解决资金、场地等困难,想社团之所想,急社团之所急,做社团的贴心人。
近一两年来,校社团联相继出了学分制引入社团、社团团建、社团挂靠学院、社团年检及精品社团评比、建立社团导师制、建设社团实践基地等措施,同时不断加强对社团干部的培养。
社团联以创造性思维和前瞻性眼光大力推动师大社团建设,尤其是社团学分制的引入,既增强了社团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又极大地提升了社团品位,拓展了社团的发展空间,收到了《中国青年报》等众多媒体的极大关注。
2009年校社团联团总支被团中央评为“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
我们的宗旨全心全意为全体社团会员服务,激发学生潜能,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质;围绕大学生素质拓展这一主题,更好的发挥学生社团在全面推进学生素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不断开阔社团建设的使命和拓展社团建设的内涵,提高社团组织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营造“敏于求知、善于创造、勇于拼搏”的师大社团工作局面。
我们的任务紧密结合学校改革发展的实际,把社团建设有机的融入到学校三个课堂育人的整体中去,使社团成为学生专业学习和拓展的重要平台、学生科研的重要高地、学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载体,发挥社团在建设高水平校园文化中的作用。
办公服务中心办公室协助主席团起草社团联合会的规章制度、社团联文件、通告等并进行落实,并对社团联各种重要文件和资料进行管理。
2024年学校社区教育工作计划(七篇)
2024年学校社区教育工作计划为贯彻落实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理念,深化社区教育发展,本规划旨在秉承先进的教育理论,结合上级组织有关社区教育会议精神,切实推进学习型组织建设。
以下是对今后工作的指导思想与具体部署:一、指导思想本规划立足于全面深入学习关于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理论,紧密围绕学习型组织创建工作,优化社区教育网络化管理,致力于营造全民终身学习的浓厚氛围。
通过提升社区居民的整体素质,本规划旨在为加快本街道社会与经济发展的步伐,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作出积极贡献。
二、工作目标1. 制订学校三年发展规划(具体年份略),确立短期与长期发展目标。
2. 进一步完善学校规章制度,强化师德教育,倡导团队协作精神,营造法治、人文、和谐的校园文化。
3. 加速师资队伍建设,强化教师培训,培育具备双师资质的教育人才。
4. 实施品牌发展战略,挖掘并利用学校优质资源,凸显办学特色,加大资源投入,创造教育亮点。
5. 加强外部交流与内部沟通,凝聚多方力量,确保各项工作目标的顺利实现。
6. 积极与兄弟学校合作,建立社区教育联盟,共同推动社区教育事业发展。
三、具体任务1. 汇聚全校智慧,邀请教育局、安阳街道领导提供指导,制订符合实际、紧跟时代步伐、具有前瞻性的学校三年发展规划。
2. 学校内部管理(1) 坚持法治校园,加速制度化建设,严格执行并完善学校内部管理制度和岗位职责。
(2) 弘扬主人翁精神,加强团队合作,明确分工,各司其职,共创佳绩。
(3) 积极组织各类活动,促进教职工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3. 师资队伍建设(1) 加强师德教育,鼓励教师自我提升,将学习成果纳入考核体系。
(2) 努力提高教师业务素质,创设良好学习条件,提升岗位胜任能力。
4. 教学常规管理(1) 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定期检查教学活动,确保教学质量。
(2) 推进科学研究,结合社区实际,探讨有效的社区教育方法与途径。
5. 抓住机遇,树立形象,创建品牌,促进发展(1) 利用合格社区学校评估机遇,提升社区教育工作水平,使其成为不可或缺的力量。
联合国少年司法最低限度标准规则
47.联合国少年司法最低限度标准规则(北京规则)联合国大会一九八五年十一月二十九日第40/33号决议通过第一部分总则1. 基本观点1.1 会员国应努力按照其总的利益来促进少年及其家庭的福利。
1.2 会员国应尽力创造条件确保少年能在社会上过有意义的生活,并在其一生中最易沾染不良行为的时期使其成长和受教育的过程尽可能不受犯罪和不法行为的影响。
1.3 应充分注意采取积极措施,这些措施涉及充分调动所有可能的资源,包括家庭、志愿人员及其他社区团体以及学校和其他社区机构,以便促进少年的幸福,减少根据法律进行干预的必要,并在他们触犯法律时对他们加以有效、公平及合乎人道的处理。
1.4 少年司法应视为是在对所有少年实行社会正义的全面范围内的各国发展进程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时还应视为有助于保护青少年和维护社会的安宁秩序。
1.5 应根据每个会员国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情况来执行本原则。
1.6 应逐步地建立和协调少年司法机关,以便提高和保持这些机关工作人员的能力,包括他们的方法、着手办法和态度。
说明这些主要的基本观点涉及总的社会政策,旨在尽可能促进少年的幸福,从而尽量减少少年司法制度进行干预的必要。
这样做也可减少任何干预可能带来的害处。
在不法行为发生前为青少年采取这类照管措施是旨在避免产生有适用本规则之需要的基本政策手段。
347规则1.1至1.3说明了积极的少年社会政策所起的重要作用,尤其在预防少年犯罪和不法行为方面的重要作用。
规则1.4规定少年司法是为少年取得社会公理的一个组成部分,而规则1.6则谈到有必要经常改进少年司法,不使其落后于一般关于少年的渐进社会政策的发展,并切记有必要不断改善工作人员的服务。
规则 1.5力求考虑到会员国的现状,这些现状势必会使会员国执行具体规则的方式互不相同。
2. 规则的范围和采用的定义2.1 下列最低限度标准规则应公平适用于少年罪犯,不应有任何区别,例如种族、肤色、性别、语言、宗教、政治或其他见解、民族本源或社会出身、财产、血统或其他身份地位的区别。
教育部关于推动高校形成就业与招生计划人才培养联动机制的指导意见
教育部关于推动高校形成就业与招生计划人才培养联动机制的指导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教育部•【公布日期】2017.12.29•【文号】教高〔2017〕8号•【施行日期】2017.12.29•【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高等教育正文教育部关于推动高校形成就业与招生计划人才培养联动机制的指导意见教高〔2017〕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部属各高等学校: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人民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
当前我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离不开人才的支撑。
推动高校形成就业与招生计划、人才培养联动机制,促进高校毕业生多渠道就业创业,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是高等教育主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工作。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全面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能力,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现就推动高校形成就业与招生计划、人才培养的联动机制,提出如下意见。
一、主动对接国家需求,深化招生制度改革1.建立招生计划动态调整机制。
加强高等教育招生计划宏观调控,完善中央、地方两级管理体制,完善国家招生计划编制办法,增强招生计划编制的科学性、规范性。
发挥政策引导和调控作用,主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解决重大战略问题,储备战略人才。
改进完善招生计划分配方式,动态调整区域间、培养单位间和学科专业间的招生结构,促进人才培养结构与社会需求相适应。
2.进一步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改革招生录取机制,探索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
要按照统筹规划、试点先行、分步实施、有序推进的原则,积极稳妥实施高考综合改革,增强高考与高中学习、高校专业培养的关联性。
“双减”背景下家校社政四位一体共育机制研究报告
“双减”背景下家校社政四位一体共育机制研究报告摘要:面对家校社政协同育人机制不够健全现状,坚持问题导向,破解家庭教育缺少专业指导、红色家风资源利用不高难题,在双减背景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有关规定,紧紧围绕“政府主导、学校主责、社区主参、家长学生主体”工作原则,整合“政府关心、学校培育、社会关爱、家长养育”四方面资源,整体构建红色家风进校园“贵竹”体系,按照一个模式、六类课程、一个中心的整体架构整体推进,一个模式即“135”家校社政四位一体共育模式;六类课程即六类红色家风进校园课程,一个中心指以学生体验为中心。
着力提升家庭、学生、社会和政府四位一体育人水平,推进学校积极主导、家庭主动尽责、社会有效支持、政府部门联动的四位一体协同育人机制,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成才观,实现护航学生健康成长的目标。
关键词:四位一体;协同育人;“135”共育模式;红色家风课程一、背景及界定(一)当前家校社政协同育人的现实状况与党中央的要求相差较远家庭教育工作是父母、学生、地方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的职责,家庭教育工作进行的怎么样,都关乎儿童终生发展,也关乎千家万户的所有权利,都关乎我们中华民族建设和人类的未来。
二零二一年七月,国家"双减"的优惠政策开始执行,二零二一年10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开始实施,将带动整个社会更加重视家庭、家教、家风,促进家庭幸福与社会健康发展,积极培育德智育体美劳全能健康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在项目实施中,我们已发现了目标不清晰、协调机构不完善、基本条件保障措施不够落实等明显问题。
家校联合共育的范围扩展至社区、政府共育,从角色定位、人才培养和资源整合等领域都应更加深入、协调、完善。
(二)家庭教育缺乏科学系统的指导。
因为父母一般没有正确系统的家教方法和有效的教育方式,而且父母往往重"育"轻"教",重"分数"轻"能力",因此盲目依靠小学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情况也非常常见,造成了不少父母的家教成效不佳、不尽人意,有的甚至出现了事与愿违的结果。
学校与家庭社区合作工作总结5篇
学校与家庭社区合作工作总结5篇篇1在过去的一学期中,我校积极推进学校与家庭社区的合作工作,旨在为学生提供更全面、更优质的教育环境。
通过学校与家庭社区的密切合作,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
一、合作背景与目标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与家庭社区的合作变得越来越重要。
我们认识到,只有学校和家庭社区紧密配合,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因此,我们确定了本学期的工作目标:1. 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2. 增强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3.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二、具体措施与实施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我们采取了以下具体措施:1. 加强家校联系。
我们通过定期举办家长会、教师家访等方式,加强了学校与家庭社区的联系。
在家长会上,我们向家长介绍了学校的工作重点和学生的表现,听取了家长的意见和建议。
在家访中,我们了解了学生的家庭情况和成长环境,为后续的教育工作提供了有针对性的指导。
2. 开展合作活动。
我们组织了多种形式的合作活动,如亲子活动、社区实践等。
这些活动不仅增强了学生与家长之间的感情,也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例如,我们组织了一次亲子运动会,学生们和家长们一起参与比赛,不仅锻炼了身体,也增进了彼此之间的了解。
3. 共享教育资源。
我们充分利用家庭社区的资源,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学习平台。
例如,我们邀请了一些社区内的专家、学者为学生举办讲座,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
同时,我们也鼓励学生利用家庭社区的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性学习,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成效与亮点通过一学期的努力,我们取得了以下成效和亮点:1. 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得到了显著提高。
家长们反映,孩子们在家里更加珍惜时间,能够自觉地完成作业和复习功课。
同时,学生们也表示,在学校里更加积极地参与课堂讨论和课后活动。
2. 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通过参与社区实践和亲子活动,学生们不仅了解了社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也学会了如何与他人合作、如何解决问题。
高校社科联功能定位与创新机制研究
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34卷
要求社会科学研究不断创新,解决经济社会发展
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但高校尚无科学合理的
引导机制,促使社会科学工作者积极参与到这一
变革之中。二是组织协调能力不足。在知识经济
时代,各种跨学科、跨领域的研究越来越多,而高
校社科联行政地位的尴尬又使其无力做好各种协
调关系,无论是学校内部各种人力物力等的资源
第34卷第3期 2021年06月
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Yan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doi:10.16018/j. eCO ce34-1499/c. 202103020
Vol. 34 No. 3 June. 2021
心理健康、社会保障等热点问题进行宣传,推进社 科知识进社区、进企业、进农村、进部队、进机关, 为广大人民群众送上生动有趣、内容丰富的科普
文化大餐。
二、高校社科联发展现状
1 •学术管理职责不明
第一,高校社科联行政管理地位尴尬。当前,
中国高校的管理体制为“金字塔”模式,第一层级
是由书记校长等人组成的党政领导班子,第二层
法,提高其民主决策水平。
3-咨政服务
咨政,即为政府的决策提供咨询。咨政在当
代已经逐渐变成一项具有服务性、应用性和参谋
性的软科学,成为国家关于政治、经济、文化、社
会、军事、教育以及企业活动中辅助决策的重要手
段。高校社科联作为智库可以主动提出或是接受
政府的咨询,为政府的下一步决策提供参考意见,
为政府目标的达成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
对工农业生产的影响、对跨境电商的影响,创新野
大学学生社团联合会绩效考核制度
大学学生社团联合会绩效考核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绩效考核目的为使XX大学学生社团联合会的各项工作有制可循,使社联各项工作的开展更加规范,提高学院团委对挂靠社团活动的支持度,进一步促进学生社团工作的全面发展,发挥学生社团联合会对学生社团的服务、监督和管理作用,调动社联成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增加学院团委对社团的关注度,增强社联活力,提高办事效率,特制定此考核制度。
第二条绩效考核原则考核力求以系统全面、公平、公正、公开、奖惩结合的原则进行。
第三条绩效考核形式考核以定量考评与定性考核相结合的形式进行。
第四条绩效考核用途根据绩效考核的评定结果,奖优惩劣,并以绩效考核的评定结果作为年度评优的重要依据。
第五条绩效考核对象1、XX大学学生社团联合会全体工作人员2、XX大学学生社团联合会各部门3、XX大学学生社团联合会专业理事会全体成员4、XX大学学生社团联合会专业理事会各分类别理事会5、XX大学各学院团委第六条绩效考核时间1、社联个人考核:每学期期末考核2、社联部门考核:每年六月考核3、社联专业理事会成员:每学期期末考核4、社联专业理事会各分类别理事会:每年六月考核5、对所有社团挂靠单位:每年六月考核第七条绩效考核执行机构校社联办公室负责组织绩效考核工作的开展,数据的录入,考核结果的反馈等工作。
校社联办公室将绩效考核信息进行汇总分析,考核报告提交校团委书记老师、校社联主席团审阅并存档于新体社联办公室。
第二章绩效考核执行办法第八条校学生社团联合会工作人员个人绩效考核校学生社团联合会工作人员个人绩效考核采用积分考核结合定性考核的形式。
社联每位工作人员基础分为60分,针对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工作业绩、个人考勤四项内容进行考核。
各部门配合办公室进行考核,办公室每次考核结束后对整体情况汇总公布。
具体如下:1、工作态度:包括对工作重视和负责情况、执行任务的积极性、遵守校纪校规及社联各项制度的情况等。
2、工作能力:包括工作时的创新能力、处理问题和解决困难的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发现问题或提出问题及建议的情况等。
学生社团管理条例
华南师范大学学生社团管理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华南师范大学学生社团以学生共同兴趣为基础、以自愿参加为原则。
社团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必须在学校的有关部门的管理和领导下,有秩序、有组织地开展。
活动内容必须注重思想性、趣味性、师范性、实践性和学术性,有利于校风校纪的建设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第二章学生社团组织管理第二条:我校学生社团必须每年十月在校社团联合会(以下简称社联)注册登记并成为社联的团体成员,接受社联的管理和领导。
第三条:成立社团的条件和程序:(一)学生社团必须以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为前提,并有利于校园文明建设。
(二)学生社团必须具备明确的章程以规定其性质、宗旨、任务、组织机构和原则、成员的权利和义务、活动规范等,必须拥有不少于二十名的成员、一个完整的组织机构及一名指导老师。
(三)凡拟成立社团组织,其发起者或主要组织者须写出书面申请,要求写出成立该社团成立的必要性及可行性,简述发起人的基本情况,列出发起人3-5人,交校社团联合会审批。
(如申报系级社团还应该先经本系党总支同意)(四)经社联审批后,由负责人确定社团章程。
要求列出社团性质,总则、活动计划、组织结构、活动方式等。
(五)招收会员,首批会员至少20人。
(六)成立理事会,正式聘请指导老师。
(七)召开成立大会。
第四条:我校学生社团分校级社团和系级社团两类:系级社团,其成员主要是本系学生,必要时可经系团委批准并经社联同意,吸收少量外系成员,但人数不得超过成员总数的三分之一;校级社团,其成员不受系别限制。
第五条:各社团必须在每年第一学期初及早做好会员招新工作。
并在社联规定的时间内向社联申请注册,登记会员(包括社团干部名单、会员具体名单以及联系方法等),逾期不履行重新登记手续的,作自动解散处理。
第六条:学生社团会员大会由会员组成,会员大会是学生社团最高权力机构。
社团会员大会应当每学期召开一次,并将大会形成的决议报社联批准和备案。
联学共建活动方案
联学共建活动方案活动背景学校是学生学习、成长、发展的重要场所,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设施陈旧,教学质量不高,学生参与度不够等。
联学共建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可以整合资源,共同推进学校改革发展。
活动目的通过联学共建活动,促进学校与社区、企业、政府等各方资源的合作,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增强师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活动方案一、实施步骤1.筹备阶段 1.1 确定联学共建的范围和目标 1.2 识别有合作潜力的社区、企业、政府等资源方 1.3 组织召开联学共建活动筹备会议,明确活动计划和预算 1.4 制定联学共建活动安排,确定参与人员和分工2.实施阶段 2.1 与资源方进行协调,建立合作关系 2.2 制定教育改革和管理改进方案,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 2.3 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2.4 建立长效机制,持续推进联学共建活动3.结束阶段 3.1 汇总活动成果,评估活动效果 3.2 对活动进行总结和反思,提出改进意见 3.3 发布联学共建活动报告,宣传活动成果二、重点工作1.建立合作关系 1.1 充分了解和掌握社区、企业、政府等资源方的需求和资源 1.2 制定适合各方利益的合作计划和协议 1.3 加强沟通和协调,形成互惠互利的合作关系2.提高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 2.1 制定教育改革和管理改进方案,明确目标和措施 2.2 开展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教育教学能力 2.3 加强课程建设,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 2.4 建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3.推动课外活动丰富多彩 3.1 制定课外活动方案,确保活动的质量和效果 3.2 引导学生参与各类活动,培养他们的兴趣和能力 3.3 加强课外活动的组织和管理,确保活动的安全和顺利进行三、预期效果1.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2.增强师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成长3.联系社会各界资源,拓宽学校发展的渠道和广度4.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学校与社区共建协议书
学校与社区共建协议书关于学校与社区共建协议书关于学校与社区共建协议书篇一:为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整合学校、社区教育资源,创建和谐社区,为学生搭建社会实践平台,根据上级提出的相关精神,经协商xx小学与社区开展结对共建活动。
一、共建目标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促进社区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对社区居民进行计算机基础知识培训,并积极参与社区环境保护及各种宣传活动;社区为学生提供社会实践基地和必要的设备设施,对学生进行环保、社会公德等教育为目标,发挥两个单位的整合作用,以共建促党建,以共建促发展,达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提高”的目的。
二、共建任务(一)xx小学1.组织党员干部走进社区,积极参与社区建设、社区服务,开展“帮扶、帮困、帮教、助学、助残、助就业”等不同形式的主题活动,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2.充分发挥教育的职能作用和教育优势,帮助社区完善各项工作制度,积极参加涉及社区内的公益性、群众性工作,并在场所、资源等方面给予支持,做到资源共享。
3.做好向社区的开放等系列工作。
4.每一学期与社区共同组织一次共建活动。
(二)xx社区1.与共建单位协商、制定切实可行的结对共建工作规划。
2.组织和带领社区党员群众开展社区活动和社区服务,努力为共建单位创造优良的教育环境和生活学习环境。
3.利用社区的先进典型,协助做好对党员干部的教育工作。
4.及时向共建单位反映社情民意,积极提供社区资源,信息资源,教育资源等,达到资源共享、共同提高。
5.及时反馈在职党员在社区中参与社区建设、社区服务的表现情况。
本协议书一式二份(xx小学与xx社区各执一份)。
三、共建时间:201X—201X年度学校(印章):社区(印章):负责人签字:负责人签字:篇二:为了进一步推动文明和学习型社区建设,贯彻落实《中央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关于在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深入开展“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的指导意见》的精神。
与共同承担起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和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激发当代中学生为社区作贡献、为他人献爱心的责任,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公德意识、服务意识和社会实践能力,推进社区文明建设,实现创建学习型社区、建设和谐社区的目的,按照“优势互补、同创共建,和谐发展”的原则,汇侨中学学校(单位)与汇侨新城东区社区居委会经充分协商已达成共识,建立共建合作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校社区联系制度
1、每学期初,学校负责召集村、社区代表,召开会议一次,讨论并商议拟定本学期共建划。
2、每学期末,学校向社区汇报一学期工作情况、成绩与存在困难。
3、学校组织的各项大型活动(儿童节、运动会等),学校应邀请社区领导参加,并积极争取社区的支持。
4、社区领导、代表享有评价学校、干部和教师权,并有义务提供整改建议。
5、社区应支持学校开展的各类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尽量提供场地和指导人员,确保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正常开设。
6、学校和社区均应大力支持家长委员会工作,为家长委员会的建设提供一定的保障。
7、学校和社区之间应通过各种形式、渠道加强联系和沟通。
黄集中心小学
二〇一二年五月七日
学校与家长联系制度
1、每期由学校写一封致家长的公开信,向家长通报学校本期的重大事项、工作成绩等,以及在教育学生方面需要家长配合的方面。
2、各年级成立学校家长委员会,每期召开一次联系会,商讨学校各项重大决议。
3、班主任每学期至少跟每位学生家长联系一次。
4、当学生在学校某方面取得成绩时,班主任应与家长联系,让家长分享子女成功的喜悦。
5、当学生在校严重违纪时,班主任应与家长联系,让家长和老师一道来教育和帮助学生。
6、在每年的暑假和寒假期间,由班主任与科任教师一道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电话会访,回访面应达本班学生的60%。
7、学校设立接待室,直接接待来访家长。
8、学校每期将学生的综合评定成绩和学期评语以通知单的形式寄给家长,并让家长签署意见后由学生开学时带回学校。
9、教师在与家长联系时,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与要求:
(1)、不得利用家校联系之便向家长索要钱物。
(2)、进行家校联系时,不得向学生家长告状。
(3)、不能向家长灌输消极落后的教育观念和思想。
(4)、进行家校联系时注意教师良好形象。
黄集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