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等值标准与新闻导语翻译

论等值标准与新闻导语翻译
论等值标准与新闻导语翻译

上海科技翻译

Shanghai J ournal of Translators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1N o .2

[收稿日期]2001-02-08

[作者简介]陈明瑶(1962-),女,宁波大学外语学院副院长,副教授,ESP 研究所所长。

论等值标准与新闻导语翻译

陈明瑶 (宁波大学外语学院,浙江宁波

315211)

[摘要]翻译等值标准是保持源语与目的语的信息对等。新闻导语是信息集中的热点,形式各异。导语等值翻译的前提是正确分类,然后根据具体分类采取不同方法进行翻译。“信”和“达”是关键,“雅”是补充。[关键词]等值标准;新闻导语;等值翻译[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141(2001)02-0011-04

翻译等值的重心是源语与目的语信息的对等;新闻导语的主要文体特点是信息集中,句子结构严谨,重点突出。把等值标准运用于新闻导语翻译,首先要正确认识翻译等值理论和新闻导语分类。

一、翻译等值

英国翻译理论家卡特福德对翻译做了如下定义:一种语言的篇章材料被其另一种语言的篇章材料所替换。翻译实践的中心问题是找到对应的目的语的问题。翻译理论的中心任务是给翻译等值的实质和条件做出定义。对于翻译等值,各家学派出发点不同,说法不一。语言学派认为“寻找等值”就是用译语的语法和词汇取代原语的语法词汇,着眼于词汇句法层次在形式上的完全对应,雷同于“直译”。文艺学派则认为译者要像进行文艺创作一样,选择最能反映原作美感的语言手段,强调艺术效果和美感层次上的等同。相似于“意译”。以奈达为代表的交际学派们则主张信息功能高于一切,提出了“最贴近源语信息的自然对等的动态对等”的翻译理论。

翻译等值理论指出,译语对译语读者产生的效应应该是最大程度地等同于源语对源语读者产生的效应。因为人们使用语言是为了交际,交际的目的是意图的实现,而意图是话语的核心信息,翻译必须首先保证意图(即

功能)的对等。人类语言具有共性和开放性。两种不同民族由于历史、文化、思维和习惯等诸多方面的相似与不同,其语言的结构体系、词汇组成和词义内涵会相应出现异同,因而必然引起两种言语表述的差异。这种语言之间本身存在的差异以及各自民族文化独特的表达方式却无时不在给等值设置障碍。这就要求译者在处理语言差距较大的两种语言时,应关注原文所使用的环境,参与交际者的身分,原文所反映的社会文化因素等等。对源语和译语进行必要的语际和语用调整,用译文中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来表示,以求语用等值。然而,在新闻导语翻译中,译文要在句法结构、词汇语义以及交际功能等方面均与原文达到完全绝对的等值,实践证明往往是不可能的。

语言是传播信息的工具,单纯追求形式对等有时会导致语法的生硬和语义的晦涩。奈达创建了“动态对等”翻译理论,意味着“最贴切原语信息的自然对等”即形式上与原语尽可能对等,接受语尽可能自然,两者结合尽可能贴切。奈达提出了改变原文形式的特殊条件,主张以译文信息内容和交际效果对等为目的,对译文作必要的调整;译者应从各种译法中挑选“最贴切原文信息效果”的方法,重新组合信息,重建形式和语义结构。奈达翻

·

11·

译理论的核心就是正确理解原文和创造性地用另一种语言再现原文的过程。这是灵活处理新闻导语翻译的理论依据。

二、新闻导语

新闻导语一般指新闻报道的第一段或开头几段,通常由最新鲜、最重要、最吸引人的事实构成。它或概括全篇、或提纲挈领、或提示要点,起着开门见山的作用,以吸引读者进一步读完全文。简言之,导语是以简练而生动的文字表述新闻事件中的最重要内容,并且能吸引读者往下读的开头部分。它既是消息的精髓,也是显示记者文采的橱窗。因此,导语简明扼要,内容充实,引人入胜。新闻英语学者除了称之为“lead”外,有时也常把它叫做“g rabber”,意指能有效地吸引、牵制住读者通阅全文。导语既新又奇,言简意赅地包罗了主要新闻事实,而且叙事明晰、具体、富有动态、语言技能高超。传统的导语包括新闻六要素(五个W和一个H),也称概括性导语。但是,随着科学技术、尤其是电子技术的发展,广播和电视新闻传播对传统新闻写作提出了严重挑战,“六要素”导语的地位开始动摇,某些要素由于各种媒体争抢新闻而显得陈旧,突出创新导致了主要事实导语的产生,如单一的原因导语和方式导语。为了增加导语的吸引力,导语写作逐渐讲究文采,常见的有延缓性导语、引语式导语等等。

三、新闻导语的等值翻译

翻译新闻英语导语涉及两个基本问题:一是英汉词序的差异,二是英汉表达方法上的差异。所以,要准确传达原文信息功能的效果,译者必须充分认识英语导语的表意特点和交际功能,尽量做到既能从英汉差异出发,处理好英汉句子在结构形式上的问题,又不忽视原文的文体特征。

翻译新闻导语的具体方法很多,因导语的形式不同而各异。其中最常用的是拆句法,就是把原文的较长的整句拆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短句,以符合汉语的习惯。拆分的方法不完全一样,要根据导语的结构和语义来处理。

1.概括式导语和主要事实导语

概括性导语和主要事实导语是记者写硬新闻的常用形式,其特点是在消息的第一段把新闻事实的轮廓等过程,概要地叙述出来,以引导读者提纲挈领地阅读新闻并抓住要领。主要事实导语则更精练,集中叙述新闻中主要事实的某一部分、某一场景或情节高潮,强调开门见山,直接道出精髓,以最少的W 报告最新的信息。这两种导语通常采用顺叙的文体,类似汉语的逻辑思维顺序排列,但是句法结构各不相同。英语常用短语动词,句中意义紧凑,较多使用名词和介词;汉语则喜欢用短句,句中意义松散,多使用动词。这类句子可运用分拆顺译法,按顺序拆分,按相关意思合成几个意群组,用汉语逗号点开,意义明了。如:After fiv e w eeks o f leg al a rg uments that included the U S Supreme Court,the U S Electo ral College v oted o n Mo nday fo r Republicatio n Tex as Gov erno r Geo rge W. Bush to become the43rd president of the U-nited States.(经过五个星期的法庭讨论,包括美国最高法院,美国选举团在星期一选举共和党候选人得克萨斯州州长乔治·布什为美国第43届总统。)英语中有从句和不定式短语,结构严谨,但如果完全寻求结构对等,那么读者的接受意义是难以等效的,只会让人觉得诘屈聱牙,冗长难懂。按奈达翻译过程的第一步骤,首先分析句子结构,并把原句分成若干个结构简单、语义清楚的意群组,再根据译文上下语义连贯的需要,把原句里的定语从句变成汉语句子。这样,译文在结构和语义上与原文均达到动态等值。

此外,遇到过于长的、从句套从句的概括性导语,可以“拆分调整”,如:The directo r-g eneral o f the W orld Health Orga nizatio n, Mr.H alfda n Mahler,yesterday predicted that up to100million people w orld-wide may becom e infected with the AIDS virus in

·

12·

the nex t fo ur o r fiv e yea rs and that by that time it w ould co st a t least$1.5billio n a y ea r to counteract the disease,when virus m ay v ary as time g oes and beome ha rder to control.(世界卫生组织执行长官Halfdan Mahler先生,昨天预言在今后的四、五年内全世界将可能有1亿人感染爱滋病;届时,由于爱滋病毒有可能变异,更难控制,每年可能需要投入15亿美元来对付它。)在翻译这一类长句时,译者应首先找出关联词,tha t, and,that,w hen,a nd等,按功能及语义把原句分成若干意群组,然后取消所有无实际意义的几个连词,最后按汉语的习惯进行调整,自然排列,意思就比较通俗易懂了。

2.原因导语和方式导语

原因导语把重心放在回答“为什么”上,方式导语则注重“怎样”。英语导语中为强调原因和方式,可以把它们放在句首,把主语放在后面;而在汉语表达中,习惯上总是把人或事放在首位,翻译时须注意拆分倒译,如: Trying to pass ano ther car w hile trav eling a t hig h speed broug ht serio us injury to tw o m en last nig ht w hen their auto mobile ov er-turned twice on Washing to n bouleva rd at Potter Av enue.(昨晚,两名驾车男子在波特大街的华盛顿大道口发生车祸,严重受伤,车子在试图高速超越另一辆车时连打了两个滚。)这类句子如果顺译,开头没有主语,中文读者会不知所云,文理不通,语义不明,经过译者拆分重组,顺理成章。这里要注意倒译不是乱译,如果句子较长,译者一定不能遗漏某一部分,要尽量再现原文的内容、内涵,如: Micro so ft founder Bill Ga tes and his wife Melinda do nated U S$300million mo re to cha ritable causes in the past yea r than did the U S gov ernm ent.In mov es aimed at re-versing the health crisis amo ng the w orld's poo r,Ga tes targeted glo bal health threa ts such as AIDS,malaria a nd tuberculosis.(微软公司创建人比尔·盖茨和他的妻子梅琳达在过去的一年里给慈善事业的捐款比美国政府多3亿美元。比尔·盖茨努力扭转世界上贫穷人口健康危机,他把主要的目标定位在全球性的健康威胁上,如爱滋病、疟疾和肺结核。)

3.延缓性导语

延缓性导语是一种新颖而特殊的导语,它不遵循概括性导语或主要事实导语所必须做到的直截了当、开门见山的写作原则,而是采取一种带有文学色彩的写作手法,使导语更生动活泼、情趣横溢,以激发读者的兴趣。延缓性导语一般用来设置一种现场感或制造一种气氛,以反映报道的主题,如:Under the brilliant,mellow early Nov em ber sunshine, multi-colored ch rysa nthemums of ov er500 v arieties rio ted in colo r and beauty at Shang hai's annual floral o pened at the Peo ple's Park today.(11初的太阳明媚温柔,500多种绚丽多姿的菊花在阳光下竞相争艳,每年一次的上海菊展今天在人民公园开幕。)此句在英语中是简单句,但是附属成分很多很长,有介词短语、形容词短语、过去分词作定语、介语短语修饰主语、两个地点状语、一个时间状语。要使译文与原文在形式、内容和交际功能诸方面都达到较理想的对等效应,翻译中会遇到各种障碍,随时需要顺译/倒译的合作,提前/延后的调整,插入/增补的变通,使译文与原文读者获得相同信息和感受。

4.引语式导语

这种导语引用消息中主要人物关键性或针对性、有代表性或有新意的谈话,以增强消息的真实性、可信性与权威性。它通常又分为“完整引语式导语”和“部分引语式导语”。众所周知,语境制约语义,也同样制约着语体。我们的翻译对象,简单地看是词语,但它们的意义常常受到语境的影响,如引语,翻译中要十分重视“话外境”,谨慎选用贴切的词语。

·

13

·

如:“Youth ga ngs are a serious threat to ab-solutely ev eryo ne in Chicago,”say s Po lice Lt.Tho mas Hug hes,“mainly beca use they a re heavily armed and ca pable of co mmitting any type of crim es.”He estima ted there are about140youth ga ngs,in this city,with a to tal of3000to5000m em https://www.360docs.net/doc/3814138213.html,st yea r they w ere responsible for33killings a nd m any o ther crimes.(“青少年流氓集团对每个芝加哥人来说,是一个严重威胁,”警察中尉托马斯·休斯说,“这主要因为这些集团拥有大量武器,他们会干出各种各样的罪恶勾当来。”据这位警官估计,芝加哥市内大约有140个青少年流氓集团,成员总数达3000~5000人。去年他们犯了33起人命案和许多其它罪行。)这段引语是一位警官的总结,说这话时表情严肃,没有语气词,没有俏皮话,翻译的时候就应该保持这种语调。然而,如果说话人的身分变了,语调也应随之改变,如: Wo rld heav yw eight champio n Lennox Lew is w ill consider retiring a fter one m ore figh t…ag ainst Mike Tyson.The Brito n to ld BBC Radio5:“I w ant one figh t.Once I g et Mike Tyson out of the way then I will probably think about retirement.”He tho ugh t it “v ery likely”,he w ould fig ht the American in2001.“The public demands it.”(世界重量级冠军雷诺克斯·刘易斯考虑再战一场后退役——对付迈克·泰森。这位英国人在BBC5台上说:“我要再打一仗,只有当我把迈克·泰森赶走,才有可能退役。”他认为“极有可能”在2001年与这个美国人交战。“大伙要求的嘛。”)这是拳坛大腕的狂言,有一种傲慢、不可一世的语调在其中,翻译处理时应有别于警官的发言。

四、结语

等值标准要求翻译过程能再现语言信息,而新闻导语翻译的前提是阅读、理解、分类。如果是概括性导语,从句重叠,则需要译者进行分析调整,忠实原文,简明达意。如果是原因方式导语,则需要强调关联词、强调主从关系、强调逻辑关联。如果是延缓性导语,可以采取适当的文学加工,以在求“信”、求“达”的前提下求“雅”。如果是引语式导语,则要十分重视说话人的言语特点、语境、语气等。总之,只要分析导语性质,采取适当方法,新闻导语的等值翻译是有可能的。

参考文献:

[1] Nida,Eug ene A.and Ta be r, C.,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M].Cambridg e

U niv ersity Press,1964.

[2] Ca tford,J C.,A Linguistic Theory of Trans-

lation[M].O x for d U niv er sity Pr ess,1965.

[3] Nida,Eugene A.,Tow 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on[M].Ca mbridg e Univ ersity

Pr ess,1964.

[4] 方梦之.翻译新论与实践[M].青岛出版社,

1999.

[5] 张 健.新闻英语文体与范文评析[M].上海

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

[6] 潘文国.英汉语对比纲要[M].北京语言文化

大学出版社,1997.

On Equivalence and N ews Lead Translation

C HEN Ming-yao

(Faculty of Fo reig n La ng ua ges,Ning bo Univ ersity,Ninbo,Zhejiang310521,China) [Abstract]Equiv ale nce in transla tio n mea ns to keep the equal info rma tio n betw een the so urce lang uag e and the ta rg et la ng uag e.N ew s leads in v a rio us fo rms a re info rma tion centers.A pr oper cla ssificatio n o f th e leads is the pre requisite to equiv alent transla tio n.Faith fulness and ex pressiv eness are o f vita l impo rtance,and ele-ga nce is just a co mplement.

[Key words]Equiv alence;N ews Lead;Equiv alent Tra nslatio n

·

14

·

英译汉-文体翻译(1)新闻

第六单元文体翻译 第一节新闻报道 一、新闻翻译的特点 1、翻译讲求实效 2、可以适当增减 ?翻译:遵循翻译标准进行全文翻译。 ?编译:紧扣原作主题思想,从原作选取最有价值的内容,遵循篇章构建的一般规律,基本按照原作的时间先后顺序和逻辑关系组织行文,再按照翻译的一般原则,将其译成目的语的过程。(王涛2004) ?摘译:摘取一些认为重要的或者说传达了重要信息的段落和内容。(俞建村2001)(注意:必须完整地翻译抽取的内容。) ?参见教材第十章“翻译的类型” p135. 3、符合写作要求 (1)手法: ?以尽可能有趣的方式将一定事实展现出来。 (2)结构: ?编年史法(chronological method ): 依照事实发生先后按时间顺序叙述。 ?新闻导语法(news lead method ): 依照事实的重要性来铺陈、排列事实。 (3)语言: ?具体、准确、简明、通俗、生动。 4、内容力求准确 二、新闻的翻译 ?标题的翻译 ?电头的翻译 ?导语的翻译 ?正文的翻译 ?了解背景知识 例: US Missile Targets Iraqi Radar Site W ASHINGTON: A United States Air Force F-16 fighter plane fired a missile at an Iraqi radar site after the jet was tracked electronically while in the “no-fly” zone over southern Iraq, the Pentagon said yesterday. But the White House, explaining a long delay in announcing the strike, said it was unclear whether Iraqi radar has “locked on” to the plane on Saturday. A Pentagon spokesman said the F-16 returned safely to its base in Saudi Arabia. It was not immediately known if the Iraqi site was damaged. The spokesman, confirming the strike about 18 hours after it occurred, said an investigation was under way. Iraq denied any such incident had taken place. 美导弹击中伊拉克雷达基地 华盛顿电:五角大楼昨日宣称:一架美空军F-16战斗机在伊拉克南部禁飞区被电子跟踪后,向伊一雷达基地发射了导弹。 但是白宫在解释拖延很久才公布这次打击行动的原因时称:星期六时尚不清楚伊雷达是否已“锁定”了这架飞机。 五角大楼的一位发言人说,该F—16战斗机已安全返回设在沙特阿拉伯的基地,伊雷

汉英新闻翻译策略

汉英新闻翻译策略 美国新闻学者约斯特认为: “新闻是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从中可以看出新闻的根本特点:新闻是对信息的报道, 新闻的时效性很强, 客观性是新闻的灵魂。 新闻一般包括标题、导语和正文三个部分。标题高度概况了整条新闻的主要内容, 被喻为“新闻的眼睛”, 是信息量最集中、最丰富的地方。新闻标题的功能包括五个方面: 把最精彩的内容揭示给读者, 用最短的文字阐明内容主旨, 以特殊方式表达报纸的倾向性, 凭借特殊强势吸引读者, 选择让人震撼的语句激励读者。导语简要交代整条新闻的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原因等要素, 通常称为5W, 这些有时甚至用一句话表达。正文则体现前重后轻的做法, 先提供重要的信息, 再补充必要的背景报道, 所谓“倒金字塔”结构。 纽马克认为,采取何种翻译方法取决于三个因素:文本类型(type of text) 、读者身份(nature of thereadership) 和翻译目的(purpose of the translation) 。具体而言,译者可以打破新闻原文的形式上的束缚,在标题、词汇和句法结构上进行改写(rewriting) 。在出发语和目的语之间发生矛盾时,要优先考虑目的语的表达习惯。“好的翻译听起来不像是翻译”(奈达) ,而像译者用目的语写作的产物。交际翻译法的实质是意译、归化、适度再创造。 1.标题改写 新闻标题的功能是提炼内容、美化版面和吸引读者(郜书锴,2002) 。好的新闻标题常常具有简约、醒目、概括、风趣的特点(刘宓庆,1998 :82) 。标题翻译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整篇新闻翻译的交际效果和读者的兴趣。纽马克认为:“Normally, as a translator, you are entitled to …change? the title of your text . ”(2001 : 156) 因此,除了极少数采用语义翻译外,译者都在标题翻译上下了很大功夫用交际翻译法处理。 标题翻译应积极地揭示新闻内容, 兼顾中英文标题的差异性和考虑读者的接受能力, 可采用以下三种策略: 其一, 如果标题含义明白、直接而且信息功能强烈, 译成目标语后读者不至于产生理解上的困难, 则可直译或基本直译, 例如: “Looking Back to Look Ahead——回首往昔展望未来”; “Olymp ics Begin in Style; Swimmer Takes 1st Gold——奥运会隆重开幕泳将夺首枚金牌”, 但中英文采用通栏标题或对仗式标题, 不完全一致。其二, 标题译成目标语能保留原文的重要信息和审美价值, 又不至于使读者产生理解上的困难。例如: “A V ow to Zip his Lips (夸张) ——誓要守口如瓶”; “So lar System Search from Space (头韵) ——从太空对太阳系进行探索”。“Zip”和“守口如瓶”并不对应, 但译文和原文对接受者的作用和接受者

新闻英语标题翻译欣赏及汉译

新闻英语标题翻译:欣赏及汉译 我们在阅读英语报刊时,不仅要学会看借新闻标题,而且最好还能善于欣赏并翻 译新闻标题,惟有如此,我们才能较正确地理解英语新闻标题的词汇、语法及修辞等 特点,判断出标题的寓意。 欣赏或翻译英语新闻标题时应该兼顾三个方面:准确理解标题,领悟其妙处;适 当照顾译文特点,增强可读性;重视读者的接受能力。欣赏或翻译英语新闻标题,对 于不太熟悉英语国家历史、文化背景的读者来说,有时并不是很容易的。许多妙不可 言的精彩之处,一疏忽就可能从眼皮底下滑过去。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平时注意积累,不断熟悉英语国家的历史掌故、文艺作品以及英语的修辞手段等等。一旦真的领会并 译出了英语标题中作者苦心营造的深奥内涵,那份喜悦不亚于数学家攻克一道难题。 一、直译或基本直译 如果英语标题的含义明白、直接,译成汉语以后中国读者不至于产生理解上的困难,则可直译或基本直译。如: Looking Back To Look Ahead. 回首往昔展望未来。 America's Careening Foreign Policy. 摇摆不定的美国对外政策。 Bill Clinton Assumes Office In White House As Us President. 比尔,克林顿入主白宫,就任美国总统。(或译:克林顿入主白宫,新总统始掌 大权。) Olympics Begin In Style; Swimmer Takes 1st Gold. 奥运会隆重开幕泳将夺首枚金牌。

二、添加注释性词语 即使是明白易懂的新闻标题,我们在汉译时也常需酌情加上逻辑主语,或新闻人物的国籍、消息的事发地点等等。总之,应兼顾中英语新闻标题之异同,适当增补有关介绍性、注释性词语以利读者理解,避免产生误会。例如: Li Elected Cppcc Head. 李(瑞环)当选为全国政协主席。 Lewis, Xie Voted World's Top Two. 路(易斯)谢(军)当选世界最佳男女(运动员)。 Emperor's Visit A Milestone In Bilateral Ties. 天皇访华:(中日)双边关系的里程碑。 Quake Death Toll Tops 5000. (日本限神地区)地震死亡人数己逾五千。 Young Wheelers, Big Dealers. 青年摩托车手成了(保险公司)大主顾。 三、体现原文修辞特点 如果英语标题寓意于某种修辞手段,如双关、比喻、押韵等,译成汉语以后中国读者不至于产生理解上的困难,则应尽可能体现原标题的修辞特色。如: 押韵:After The Boom Everything Is Gloom.

【精编范文】英语新闻导语范例-实用word文档 (12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英语新闻导语范例 篇一:灾难性新闻报道中英语标题导语特点分析 灾难性新闻报道中英语标题导语特点分析 摘要本文是借201X年4月20日四川雅安地震事件,着重分析在灾难性新闻报道中,主流英文媒体的新闻标题和导语特点,一方面能够从语言角度上总结英语新闻写作的,尤其是灾难性新闻报道的实用方法,另一方面,从理论上丰富语言的艺术对于不同题材的新闻报道所起到的作用。 关键词灾难性新闻报道;标题特点;导语特点 北京时间201X年4月20日8时02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北纬30.3,东经103.0)发生7.0级地震。据中国地震局消息,截至20日2时,地震已造成157人死亡,4人失踪,仅雅安市受伤人数就达到5500人左右。灾难发生后,党中央作出重要指示,要把抢救生命作为首要任务,最大限度减少伤亡。 灾难事件因其突发性、时效性以及重要性成为全国乃至国际新闻媒体关注和报道的对象。这类新闻事实往往因其不可预测性、影响广泛性而受到众多读者的关注,日益成为各种媒体的常客。“作为新闻的眼睛,“标题被视为‘一瞥的艺术’,在‘第一观’的刹那间就把读者抓住,带有导读的动力”。而新闻导语,是就以简要的文句,突出最重要、最新鲜或最富有个性特点的事实,提示新闻要旨,吸引读者阅读全文的消息的开头部分。在新闻报道中,新闻标题和新闻导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海量信息充斥的网络时代。当然,新闻标题和新闻导语的”抓眼球“作用在灾难性新闻报道中的作用就更毋庸置疑了。 所以本文拟从4.20四川雅安地震为例,着重分析在灾难性新闻报道中,主流英文媒体的新闻标题和导语特点,一方面能够从语言角度上总结英语新闻写作的,尤其是灾难性新闻报道的实用方法,另一方面,从理论上丰富语言的艺术对于不同题材的新闻报道所起到的作用。 1 灾难性新闻报道的标题特点 1.1总体词语的使用偏好:用短词和小词

论等值标准与新闻导语翻译

上海科技翻译 Shanghai J ournal of Translators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1N o .2 [收稿日期]2001-02-08 [作者简介]陈明瑶(1962-),女,宁波大学外语学院副院长,副教授,ESP 研究所所长。 论等值标准与新闻导语翻译 陈明瑶 (宁波大学外语学院,浙江宁波 315211) [摘要]翻译等值标准是保持源语与目的语的信息对等。新闻导语是信息集中的热点,形式各异。导语等值翻译的前提是正确分类,然后根据具体分类采取不同方法进行翻译。“信”和“达”是关键,“雅”是补充。[关键词]等值标准;新闻导语;等值翻译[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141(2001)02-0011-04 翻译等值的重心是源语与目的语信息的对等;新闻导语的主要文体特点是信息集中,句子结构严谨,重点突出。把等值标准运用于新闻导语翻译,首先要正确认识翻译等值理论和新闻导语分类。 一、翻译等值 英国翻译理论家卡特福德对翻译做了如下定义:一种语言的篇章材料被其另一种语言的篇章材料所替换。翻译实践的中心问题是找到对应的目的语的问题。翻译理论的中心任务是给翻译等值的实质和条件做出定义。对于翻译等值,各家学派出发点不同,说法不一。语言学派认为“寻找等值”就是用译语的语法和词汇取代原语的语法词汇,着眼于词汇句法层次在形式上的完全对应,雷同于“直译”。文艺学派则认为译者要像进行文艺创作一样,选择最能反映原作美感的语言手段,强调艺术效果和美感层次上的等同。相似于“意译”。以奈达为代表的交际学派们则主张信息功能高于一切,提出了“最贴近源语信息的自然对等的动态对等”的翻译理论。 翻译等值理论指出,译语对译语读者产生的效应应该是最大程度地等同于源语对源语读者产生的效应。因为人们使用语言是为了交际,交际的目的是意图的实现,而意图是话语的核心信息,翻译必须首先保证意图(即 功能)的对等。人类语言具有共性和开放性。两种不同民族由于历史、文化、思维和习惯等诸多方面的相似与不同,其语言的结构体系、词汇组成和词义内涵会相应出现异同,因而必然引起两种言语表述的差异。这种语言之间本身存在的差异以及各自民族文化独特的表达方式却无时不在给等值设置障碍。这就要求译者在处理语言差距较大的两种语言时,应关注原文所使用的环境,参与交际者的身分,原文所反映的社会文化因素等等。对源语和译语进行必要的语际和语用调整,用译文中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来表示,以求语用等值。然而,在新闻导语翻译中,译文要在句法结构、词汇语义以及交际功能等方面均与原文达到完全绝对的等值,实践证明往往是不可能的。 语言是传播信息的工具,单纯追求形式对等有时会导致语法的生硬和语义的晦涩。奈达创建了“动态对等”翻译理论,意味着“最贴切原语信息的自然对等”即形式上与原语尽可能对等,接受语尽可能自然,两者结合尽可能贴切。奈达提出了改变原文形式的特殊条件,主张以译文信息内容和交际效果对等为目的,对译文作必要的调整;译者应从各种译法中挑选“最贴切原文信息效果”的方法,重新组合信息,重建形式和语义结构。奈达翻 · 11·

新闻英语的特点及翻译技巧

2010年第8期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No 18,2010 第26卷J O URNAL OF E D UCAT I O NAL I NST I TUTE O F JI L I N PR O V I NCE Vol 126(总248期) Tot a l No 1248 收稿日期:2010—06—01作者简介:李 丹(1975—),女,辽宁朝阳人。硕士,辽宁对外经贸学院公外部,讲师,研究方向:英语教育。 新闻英语的特点及翻译技巧 李 丹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辽宁大连116052) 摘要:新闻英语与其他语言相比,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特点,它不仅拥有新闻用语的基本特征,更多的包含了丰富的异域文化背景信息。本文分析了新闻英语在词汇、句法和语言风格等方面的特点,并就这些特点给出了具体的翻译方法。 关键词:新闻英语;特点;翻译技巧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0)08—0048—02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剧,国际间经济文 化交流日益频繁,我国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参与到世界经济文化的交流中去,而所有这些都离不开信息的传播。新闻翻译以其特有的方式有效、快速地将世界的信息用公用的国际语言———英语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地传播。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在思维和表达方式方面存在许多差异,翻译起来就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一些方法技巧去克服英汉两种语言在表达方式方面存在的差异,使译文尽可能再现原文要表达的思想内容,又能符合汉语的习惯,易为中国读者接受。因此了解作为新闻英语的特点,掌握必要的翻译技巧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新闻英语的特点 (一)新闻英语的词汇特点1.常用词汇有特定的新闻色彩 新闻报导常使用某些词汇来表达事实和事件,因此这些词汇经过长期使用后逐渐取得与新闻报导相联系的特殊意义,成为新闻体词语。如horr or,常出现在标题中,用以表示某一暴力事件或不幸事故,有夸张用法:Ca mpus shooting horr or:4die 。又如st o 2ry 一词,在新闻中并非指故事,而指的是ne ws re 2port 。这些词节奏感强,能更好地吸引读者。 2.选用短小词 为使英语新闻标题简洁有力,编辑们多用音节少而词义广泛的短小词,以浓缩主题于标题之中。如:Bali cli m ate talks seek 2009deal 译为:巴厘岛峰会寻求2009年(抵制全球温室效应的)谈判。其中,“deal ”一词是新闻英语标题中较为典型的短小词,取代“negotiati on ”。通过使用字母较少且意义简明通俗的词语,使读者迅速准确地抓住其意。在汉译时,应根据不同的文章意境,还原原有的长词,选择恰当对等的汉语表达词,以做到准确。 3.常用比喻词 英语新闻报道写作在崇尚新闻报道的纪实性、正确性的原则和前提下,灵活巧妙地借助于比喻的修辞手段,以增加报道的可读性、生动性,从而更好地吸引读者,扩大新闻的传播面和宣传效果。这一修辞手法生动活泼,幽默诙谐,尤其得到新闻工作者的垂青,在英语新闻报道中俯拾即是。如flu 一词的用法:“Catching the A sian Flu ”华尔街患上“亚洲流感”。这是美国《时代周刊》上一篇报道的标题。该标题将亚洲金融危机比作流感,形象地反映了金融危机给美国带来了影响,美国仿佛感染了“亚洲流感”。这一标题可谓是独具匠心,幽默风趣跃然纸上。 4.采用新造词 语言是变化的,每年都有上千个新造词亮相于新闻媒体。通过赋予旧词新义、转换词性、添加词缀等方式,造出新词以表达特定意义,使标题更形象生动。如:One m illi on computers get holiday bug .译为:国庆期间百万台电脑感染病毒。随着科技的发展,许多计算机方面的专业术语应运而生。“bug ”原意为“虫”,在此作“计算机病毒”解释。因而在汉译时,要注意正确翻译专业名词,不可有太多的随意性。 8 4

汉英新闻翻译理与实践

汉英新闻翻译理与实践

————————————————————————————————作者:————————————————————————————————日期:

汉英新闻翻译理论与实践-汉语言文学 汉英新闻翻译理论与实践 祝东江 摘要: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升,为了对外宣传的需要,越来越多的汉语新闻被翻译成英语。在这个过程中,有成绩,也有不足。本文通过系统分析新闻翻译,尤其是汉语新闻翻译的特点、原则,系统介绍了汉语新闻的标题、导语和正文的翻译方法和策略。 关键词:汉语新闻特点和原则翻译策略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空前提高,在许多重要国际场合都能看到中国元素,听到中国声音。相对世界强国来说,我们的对外传播力度、强度、精准度都难以与之相比。目前,中国面临的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对外介绍自己。[1]如果有一批新闻业务精通,英语应用娴熟,国际视野开阔的新闻写作者或翻译高手,我国的对外传播就能顺利开展,就能在很大程度上扭转我国目前在国际舞台上的被动局面,树立在国际上的形象。 一、对外传播及特点 对外传播是通过中国人自主创办或与外国人合办的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传播媒介,以境外人士为主要传播对象,以让世界了解中国为目的而进行的新闻传播活动。对外新闻报道有以下3个特点[2]:1.有明确的针对性和目的性。对象是能够阅读和听懂英语的外国人,其目的是让外国人熟悉和了解中国新闻事件,明白中国的观点,创造有利于中国的舆论环境,并帮助树立有利中国国际形象。2.采用西方思维方式和写作方法。根据他们的实际接受水平,以他们的语言

英语新闻导语及其翻译【lunwen+开题+综述】

BI YE LUN WEN (20_ _届) 英语 英语新闻导语及其翻译 English News Lead and Translation

Contents Abstract (4) 1 Introduction (5) 2 Lead (6) 2.1 The inverted pyramid form (6) 2.2 Development of lead (7) 2.3 Characteristics of lead (8) 2.3.1 Information concentration (8) 2.3.2 Compact syntax (9) 2.3.3 Dateline and news source (9) 3 Translation of Lead (10) 3.1 Separation and combination (11) 3.2 Restructuring of information (12) 3.3 Changing the position of news source (13) 3.4 Changing the form of time (14) 3.5 Backgrounding (14) 4 Conclusion (15) Bibliography (16) Acknowledgements (17)

摘要 本文以英语新闻导语作为研究对象。先简要介绍新闻的广义与狭义的定义,分类和体裁。新闻报道作为最广泛使用的一种新闻体裁,通常由标题、导语和正文三部分组成。倒金字塔结构作为新闻报道最通用的写作结构,它的问世带动了导语的发展,先后产生了三代导语,并且在今天仍不断地向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导语在新闻中的作用日渐显著,它的发展丰富了新闻的内容,使新闻更具有可读性。导语大体上分为直接性导语和延缓性导语。导语信息浓缩,句法紧凑,注明电头和消息来源。本文的研究重点为导语的翻译策略,根据导语的特点,结合中英新闻导语的差异,翻译导语过程中需要采用拆分与整合,信息重组,消息来源位置置换,更换时间的表达形式和背景解释等策略。 关键词:新闻导语;发展;特点;翻译

新闻英语语言的翻译

第八讲:新闻语言的翻译 一、新闻英语的范畴 指英文报刊上常见的各类文章,体裁多样,有新闻报道、新闻特写、广告、公报、文艺作品、述评、访谈、学术介绍和争鸣……题材广泛,内容包罗万象。 “由于这类文本体裁多样,涉及面广,所以没有统一的新闻文体模式。如消息类和通讯类的新闻体文本就有明显区别。后者主要采用散文体形式,翻译时可运用跟散文翻译相类似的方法;而前者则要求具有…快速?、…新颖?、…简洁?和…详实?等特点。” (朱徽p182) 二、新闻的主要文体与结构类型 新闻的主要文体类型: 消息报道News reporting 特写Features 社论Editorial 广告Advertisements 新闻报导的结构类型(消息的五个部分): 标题headline 导语lead: 主体body 背景background 结语conclusion 倒金字塔结构(Inverted Pyramid) 主体:把最重要的内容放在新闻的最前面。随后按重要性递减依次排列其他内容。它的优点是能迅速地把最新鲜、最重要的事实,开门见山地告诉读者,使读者一目了然,节省读报时间。把新闻五要素(即5W)放在第一段 三、英文新闻标题的特点 (一)、英文标题的词汇特点(Lexical Features) 1. 广泛使用名词The Use of Nouns Divorce New Y ork Style (NYT) 纽约式离婚 Cabinet papers leak inquiry (Guardian) 内阁文件泄密事件调查工作 Corruption Reports Against Police Rise (NYT) 指控警方受贿呼声四起 The rod comes back (Newsweek) (英国小学中体罚之风又起 GOP Shakedown Cruise (Newsweek) 共和党的(竞选)试航(揭开序幕)(Grand Old Party: the Republican Party in US) 2.广泛使用简短小词The Use of Midget W ords help --- assistance try --- attempt car --- vehicle ease --- facilitate home --- residence enough --- sufficient fire --- conflagration begin --- implement probe --- investigate feud --- controversy row --- conflict pact --- agreement talk --- address envoy --- ambassador 3.使用缩略语Abbreviations Acronyms & Initials

英语新闻翻译

英语新闻翻译 题目:C东北亚国际动漫作品比赛开幕ACG WORKS COMPETITION 【导语】昨天,2010中国长春东北亚国际动漫教育与产业发展研讨会暨国际动漫作品比赛开幕。 The 2010 China Changchun Northeast Asia International ACG Education and Industry Development Seminar, as well as the ACG works competition kicked off yesterday. 【正文】共有来自国内及英国、美国、韩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十多个国家和地 区的60多个大专院校的4000多件作品参加角逐。12日至14日,来自国内及英 国、葡萄牙等十多个国家的30多位著名动漫专家学者和企业精英,将进行15 场演讲以及6场校园行系列学术讲座。 开幕式上,吉林艺术学院分别与东北亚文化创意科技园签订了全面合作 框架协议,与长春电视台签订了共建《发现长春》栏目协议,与韩国FiNE动漫 有限公司签订动漫教育与产业合作协议。 接下来的几天里,中外动漫专家将结合国内外动漫现状就动漫教育与动 漫发展展开研讨,并将对入围的动画和漫画作品进行评奖。 Over 4000 ACG works will enter in the rivalry. They are from more than 60 colleges or universities at home and from over 10 foreign countries and regions, including Britain, America, South Korea, Japan and Australia. ththIn addition, from 12 to 14, 15 speeches and 6

新闻英语的语言特征及翻译策略

新闻的英语语言特征及翻译策略 The Language Features and Translation Strategies of News English (作者:王振,学号:1302020205) 目录 摘要 内容 一、新闻英语的语言特征及分析 (一)从新闻词汇的角度看新闻英语的语言特征 (二)从句法及时态使用的角度看新闻英语的语言特征 (三)从新闻的总体语言风格角度看新闻英语的语言特征 (四)从新闻的惯用布局角度看新闻英语的语言特征 二、新闻英语的语言翻译原则和策略 (一)新闻英语的翻译原则 (二)新闻英语的翻译策略 结论 参考文献 摘要 新闻语体即在新闻中使用的语体。在英美国家,新闻一般根据纪实性被分为软新闻( soft news) 和硬新闻( hard news)。简讯( News brief)、新闻报道( straight news)和深度报道( in-dept reporting) 被称为硬新闻,而评论( comment)和特写( feature) 则被称为软新闻。由于新闻的告知和传播功能,新闻语体形成了自身个性鲜明的特点。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语言大众化;语言简洁;用词灵活、新颖;善用修辞。而由于英语自身的语言特点,英语新闻语体还具有时态运用灵活的特点。新闻的受众非常广泛,上至各领域的高官者,下至各个阶层的黎民百姓,无一不是新闻的消费者。因此,为了适应多层次的消费者,新闻通常使用大众化的语言以迎合广大群众的口味,缩小新闻与读者的距离,使新闻读起来有亲切感。新闻英语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跨文化信息传播载体,但是因为英汉两种语言文化的差异性的客观存在,对其进行翻译必须要掌握一定的翻译原则和技巧,要从其语言特点出发注重表达的清晰性和准确性,因此当前对新闻英语的语言特性进行研究,并且探索科学的翻译策略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新闻的词汇、句法时态、总体语言风格和惯用布局角度分析了新闻的英语语言特征并从翻译准则和技巧阐述了新闻英语的翻译策略。 [关键词]新闻英语;语言特征;翻译策略

新闻导语翻译

Passage One EU regulators seek to close car emissions testing loopholes Wed Aug 20, 2014 6:14am EDT BRUSSELS, Aug 20 (Reuters) - EU regulators are preparing draft legislation that will require vehicle fuel use to be tested on roads rather than in laboratories, looking to close loopholes that allow car makers to exaggerate fuel-saving and emissions credentials. Already from Sept. 1, slightly tougher EU testing standards will be enforced, in line with a global push for accuracy. More-stringent standards are likely to be opposed by automakers. European Commission research published last year showed that lab techniques, such as taping up car doors and windows and driving on an unrealistically smooth surface, explained around a third of a recorded drop in average EU emissions of planet-warming carbon dioxide (CO2), linked to reduced fuel consumption. An EU official, talking on condition of anonymity because he is not authorised to speak to journalists, said a proposal on "a new real-world testing method" was expected by the year-end. This would need to be endorsed by EU member states. Other officials also said a proposal was expected over the coming months. The Commission, the EU executive, says nitrogen oxide (NOX) emissions, linked to lung disease and hundreds of thousands of early deaths, have been miscalculated to a still-greater extent than CO2 levels. "In the real world we have seen that NOX emissions are higher than indicated by the test, up to a factor 4 or 5 and exceptionally more," one EU official said. No one from the European Commission was available for official comment, although the Commission has previously made clear its wish to tighten the testing regime. A policy document published last year said "real-world" NOX emissions were roughly five times the EU limit, adding that had a major impact on pollution and generated "negative publicity and reputational damage for vehicle manufacturers". Under the testing regime from Sept. 1, diesel models, which have been particularly blamed for NOX emissions, should emit no more than 0.08 gram (80 milligrams) of NOX per kilometre. Environmental groups, independent researchers and the Commission say even in the new regime, loopholes mean such emissions will be higher. The old tests, obsolete at the end of August, are based on a 0.180 g/km limit as part of a reduction from 0.5 g/km over 15 years.

英语新闻用词特征及翻译方法

英语新闻用词特征及翻译方法 目录 一、借代词…………………………………………………………… 二、引申词…………………………………………………………… 三、复合词…………………………………………………………… 四、外来词…………………………………………………………… 五、小词语缩略词…………………………………………………… 六、临时造词……………………………………………………… 七、总结……………………………………………………………

摘要:新闻英语的问题与其他形式的新闻问题相同,拥有许多属于自己的独特语言。在理解其用词特点的基础上面,代词、复合词、外来词等应用方式,也是新闻英语用词方面的关键。本文结合个人对英语新闻多年的调查了解,结合所学专业知识,从英语新闻报道展开分析,探讨英语新闻当中的用词特点,希望能够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有效的提高新闻英语的翻译水平,促进新闻英语文化交流,提高其传播效率。 关键词:英语新闻;用词;特征 英语新闻报道的内容涵盖面非常广,像时事政治报道、体育述评、广告、特写等,不同的类别要采用的方法不同,新闻英语有其与众不同的文体特征,英语新闻报道的翻译,除了要掌握一定技巧的翻译外,还要掌握用词的特点,还要了解在英语新闻的编辑过程当中的用词特征。新闻问题的最主要特征是信息的传递,而任何一种信息载体的传递方式都依托于词语来作为铺垫。由于新闻英语的翻译在当今时代的主要功能是将信息再传递的过程,所以应该要把握好词语的语义,这也成为了新闻翻译的要点。课件,理解词义是翻译的基础。而新闻英语的用词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借代词、外来词、引申词、复合词等,这也是新闻英语的理解以及在进行英译汉的过程当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从新闻英语的特点看新闻的翻译

从新闻英语的特点看新闻的翻译 美英新闻刊物形形色色,内容涉及十分广泛,如时事报导、社论、述评、特写、广告等,所以其采用的文体也不尽相同。本文中所讨论的新闻文体主要是新闻报导(news story, news report)、评论(comments)和特写(features)等。新闻有其独特的文体特征,新闻报导的翻译,除遵循一般的翻译原则外,还应遵循新闻翻译的基本规律。 1. 语言总体风格 首先从语言风格上讲,不同刊物有不同的语言风格,不同类型的文章也有不同的文体特点,然而其写作都受一些共同因素的影响,因而也形成了共同的新闻英语特色。第一,新闻刊物是大众传播媒介,读者面较宽,其语言必须适应广大读者的阅读水平——大众性是其一大特点。第二,西方新闻界十分注重阅读趣味。有的新闻学家称它为“新闻价值(news values)的试金石”。为了增加报导的趣味性,不仅要求报导内容,而且要求它所运用的语言要适应读者的爱好和阅读习惯。第三,节俭是精练语言的重要手段,也是出于报刊节约篇幅的实际需要。在西方社会,广告利润丰厚,报刊十分珍惜版面篇幅。要在有限的篇幅里报导尽可能多的内容,新闻写作人员就得采取一切手段来浓缩和精炼语言。上述三个因素,即大众性、趣味性和节俭性构成了新闻英语在语言风格上的特色。 新闻英语的语言有趣易懂,简洁精炼,用非常经济的语言表达丰富的内容。因此我们在翻译过程中应尽可能删去可用可不用但又不影响表达内容完整与准确的词。此外,新闻语体语言清晰,不能模棱两可,更不应晦涩难懂,但同时,新闻语体又讲究表达有力、叙述生动,因而我们翻译时必须在用词上多加锤炼,表现出新闻文体的总貌。 2. 词汇特点 其次,新闻英语也有其明显的词汇特点。第一,常用词汇有特定的新闻色彩。新闻报导常使用某些词汇来表达事实和事件,因此这些词汇经过长期使用后逐渐取得与新闻报导相联系的特殊意义,成为新闻体词语(journalistic words)。例如,horror一词是新闻标题中长用的词,用以表示不幸事故和暴力行动,再如nadir常指“两国关系的最低点”。此外,新闻报导中还有一些约定俗成的套语,如according to sources concerned (据有关方面报导),cited as saying(援引…的话)。第二,使用“小词”。小词(midget words)即简短词,一般为单音节词。小词的广泛使用一是由于报纸篇幅有限,用小词可以免于移行,二是由于小词的词义范畴很宽,一般比较生动灵活。新闻英语称这类词为synonyms of all work (万能同义词),如back(支持), ban(禁止)等。第三,大量使用缩略语。这主要是为了节省时间和篇幅。比如WB(world bank 世界银行), ASP(American selling price美国销售价), biz (business商业)等。第四,临时造词。为了表达需要和追求新奇,新闻报导常常使用“临时造词/生造词”, 即临时创造或拼凑起来的词或词组,例如Euromart(European market 欧洲市场),haves and have-not(富人和穷人)等。 从词汇方面的四个特点来看,我们在汉英翻译过程中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要熟悉英美报刊经常使用的特定词汇,比如 新闻词汇 普通词汇 ban

【VIP专享】汉英新闻导语的翻译

汉英新闻导语的翻译 英语新闻报道与中文新闻报道的一个最大不同就在于导语的撰写方式。根据汉语流水式的句子行文风格,事件是按照发生的先后顺序来进行叙述的,导语往往是按照新闻事实的重要性递增来呈现给读者或观众的;而英语新闻则恰恰相反,导语并非按照事件发生和发展的先后顺序进行叙述,而是按照新闻事实重要性递减方式出现,也就是说把最重要的事实放在最前面,突出最重要的新闻事实,而随后的一句话是对前面的新闻事实进行内容上的扩展和补充,从而使导语在内容上更加完整。 汉英两种语言的这一显著差异使中文新闻的英译困难重重,同时也说明了英语新闻的写作与翻译是需要经过专门的学习和训练的,并非有一定英语翻译和 写作功底就能够译出好的英语新闻,这一点从近年来几十位南京著名高校英语专业和新闻专业研究生在江苏广电总台英语新闻栏目实习的经历就能得到证明,他们开始面对新闻翻译时感到无所适从、无从下手,即使勉强完成了翻译任务,其译文也往往是按照字面意思逐一对应翻译的,不符合英语新闻的语言风格。很显然、在翻译新闻报道时,译者如果不能了解汉英两种语言之问的明显差异,仅仅按照字面意思进行机械的翻译,那就势必出现逻辑和语义混乱、不符合英语表达习惯以及不符合英语新闻文体特点的译文。 例5. 7月31日,苏州、宿迁两市就进一步推进挂钩合作、促进南北交流在苏州召开了座谈会。座谈会上,双方就在两地结对共建工业园,转移宿迁农村劳动力等进行了商议。宿迁市还在苏州召开了投资环境说明会,共达成21个合作意向项目,协议利用资金12.9亿元。 译文:The city of Suzhou, an economic powerhouse in south Jiangsu province, will bolster its cooperation with Suqian, a city in the relatively underdeveloped north Jiangsu. The agreement was reached at a symposium held in Suzhou on Sunday. 上述中文电视新闻的导语显然完全符合中文新闻的处理方式,即先概括后具体按照重要性依次递增的方式展开。但是,如果按照中文导语对应地翻译成英语,就不符合英语新闻导语的特点。因此,英语新闻的编译就要按照重要性依次递减的特点来进行技术处理,所以才有了上述英语译文。 例6.今天省经贸委、统计局等单位联合发布江苏百强企业名单。江苏省电力公司以870.54亿元摘取5连冠。 译文一: Jiangsu Provincial Economy and Trade Com-mission anti the Provincial Bureau of Statistics released on Thursday the latest rankings for the top 100 companies in the province. 译文二: Jiangsu Power Company leads the list of 100 large enterprises in the province, according to the latest ranking of the top l00 companies released Thursday by the Jiangsu Provincial Economy and Trade Commission and the Provincial Bureau of Statistics. 译文一是根据中文新闻的句式顺序进行了几乎对应的翻译,而泽文二是打破原文的句法结构、先后顺序,对译文进行重组之后进行翻译。而根据英语新闻导语第一句话就单刀直入的文体特点,江苏电力公司实现五连冠应该是本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