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腔炎症性疾病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 慢性鼻炎
慢性鼻炎
• 慢性鼻炎(chronic rhinitis)是鼻黏膜及黏膜下 层的慢性炎症。主要特点是鼻腔黏膜肿胀,分泌 物增加。病程持续三个月以上或反复发作,迁延 不愈。慢性鼻炎患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鼻窦炎。
• 致病因素主要有:
• 全身因素、局部因素和职业及环境因素等方面。
全身因素
第一节 急性鼻炎
急性鼻炎概论
• 急性鼻炎(acute rhinitis)俗称“伤风”“感 冒”。但感冒有别于流感,故又称普通感冒。 系由病毒感染引起鼻黏膜急性炎症,常波及鼻 窦及咽喉部,传染性强。多发于冬秋季及季节 交替时。各年龄组均可发生,尤以幼儿最为好 发。是医药行业花费最多的常见疾病。
病因
身慢性疾病均可使机体免疫功能和抵抗力下降, 诱发本病。
• 局部因素:
• 鼻腔及邻近部位慢性病变,如鼻中隔偏曲、慢 性鼻-鼻窦炎、鼻息肉、腺样体肥大和慢性扁桃 体炎等,均可影响鼻腔功能和通气引流,鼻腔 黏膜纤毛运动发生障碍,病原体易于局部存留。
病理
• 病变初期,血管收缩,局部缺血,分泌减少。 继之血管扩张,分泌增加,造成黏膜水肿使鼻 腔黏膜纤毛运动功能发生障碍,病原体易于存 留,出现炎性反应,初为单核白细胞及少量吞 噬细胞,继而多形白细胞渐增多。分泌物由初 期水样,变成黏液性,如合并细菌感染,渐变 成脓性。
• 鼻中隔偏曲、鼻腔狭窄、异物、肿瘤妨碍鼻腔 通气引流,使病原体容易局部存留,以致易反 复发生炎症。
• 全身症状重,常有高热、全身不适,易发生 衰竭。
• 麻疹:
• 同时有眼红、流泪、全身发疹等伴随症状。
并发症
• 急性鼻炎可因感染直接蔓延,或因不当擤鼻, 向邻近器官扩散,出现多种并发症:
• 急性鼻窦炎,以筛窦炎和上颌窦炎多见。 • 中耳炎。 • 鼻咽炎、咽炎、喉炎、气管及支气管炎、肺炎。 • 泪囊炎、结膜炎较为少见。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
第二篇 鼻科学及颅面疾病(2)
第八章 鼻腔炎症性疾病
鼻炎定义
• 鼻炎是一种鼻黏膜的炎症性疾病,表现为鼻塞、 流涕、打喷嚏、鼻痒等鼻部症状,症状持续两 天或以上,且每天持续时间多超过1小时。
鼻炎分类
感染性鼻炎 病毒性 细菌性 其他病原体
根据病程区分 急性鼻炎 慢性鼻炎
鼻黏膜高反应性鼻炎 变应性 间歇性 持续性 特发性 (血管运动性) 非变应性鼻炎伴嗜酸细胞增多综合征
局部用药
• 血管收缩剂滴鼻,如1%麻黄碱液或0.05%羟甲 唑啉,0.05~0.1%丁苄唑啉滴鼻液以利鼻腔通 气引流。后者作用时间较长,可达7~8小时。 小儿宜用0.5%麻黄碱液。使用减充血滴鼻液时 间不宜超过10天,以免形成药物性鼻炎。
• 皮质类固醇激素鼻喷剂如布地奈德等,有助于 减轻鼻腔黏膜水肿,改善鼻腔鼻窦引流。年龄 较小的婴幼儿适宜使用此类药物。
• 免疫功能障碍:
• 全身免疫功能障碍可为先天性,如γ-球蛋白缺乏; 也可为后天性,如艾滋病、器官移植或肿瘤病人 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局部免疫功能障碍如缺乏 分泌性IgA也可造成上呼吸道反复感染。
局部因素
• 感染因素,病毒、细菌等病原微生物引起的急 性鼻炎反复发作或治疗不彻底,变为慢性鼻炎。
• 鼻腔或鼻窦慢性炎症,鼻黏膜长期受脓性分泌 物刺激,发生慢性鼻炎。
治疗原则
• 病毒感染尚无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呼吸道 病毒感染常有自限性,急性鼻炎的治疗主要是 对症及预防并发症。应多饮热水,清淡饮食, 注意休息。
全身用药
• 抗病毒药Baidu Nhomakorabea:早期应用病毒唑,吗啉胍,金刚烷 胺等药物。
• 减轻发热、头痛等全身症状,可用:复方阿司匹 林1~2片,3次/日;阿司匹林0.3~0.5g,3次/日。 清热解毒冲剂1~2包,3次/日;板蓝根冲剂1~2 包,3次/日。
职业性 间歇性 持续性
药物性 阿司匹林 其他药物
内分泌性 其他因素
刺激性物质 食物 情感性 萎缩性 干燥性
国内与国际的不同
• 需要说明的是国际与国内鼻炎分类方法略有区 别,因鼻腔与鼻窦黏膜是连续的,鼻腔与鼻窦 黏膜炎症常同时存在,国际上通常将感染性鼻 炎称为鼻-鼻窦炎,放在鼻-鼻窦炎中讨论。
• 另外,ARIA(Allegic Rhinitis and its impact on Asthma)分类中没有鼻黏膜高反应性疾病和 干燥性鼻炎。根据国内情况,将急、慢性鼻炎 放在本章讨论,并列出鼻黏膜高反应性疾病和 干燥性鼻炎。
• 慢性鼻炎常为一些全身疾病的局部表现,如贫 血、结核、糖尿病、风湿病以及慢性心肝肾疾 病等,均可引起鼻黏膜长期瘀血或反射性充血。
• 营养不良,维生素A、C缺乏,烟酒过度等, 可使鼻黏膜血管舒缩功能发生障碍,或黏膜肥 厚,腺体萎缩。
• 内分泌失调,如甲状腺功能低下可引起鼻黏膜 水肿;青春期、月经期和妊娠期鼻黏膜即可发 生充血、肿胀,少数可引起鼻黏膜肥厚。
临床表现
• 各病毒潜伏期不一,多为1~4天。鼻病毒潜伏期 较短,腺病毒、副流感病毒较长。早期症状多 为鼻腔和鼻咽部出现鼻痒、刺激感、异物感或 烧灼感(急性鼻交感刺激综合症),自觉鼻腔 干燥。可伴结膜搔痒刺激感(如腺病毒感染)。
• 随后出现疲劳、头痛、畏寒、食欲不振等全身 症状。继之出现鼻塞并逐渐加重,夜间更明显, 打喷嚏,头痛。鼻涕增多,初为水样,后变为 黏脓性。说话有闭塞性鼻音。儿童还可发生鼻 出血。此时全身症状最重。多在1~2周内,各 种症状渐减轻消失。如合并细菌感染,则出现 脓涕,病情延期。
检查可见
• 初期鼻黏膜广泛充血、干燥,以后鼻黏膜肿胀, 总鼻道或鼻底有水样、黏液样或黏脓性分泌物, 咽部黏膜亦常有充血。
诊断与鉴别诊断
• 根据病史及鼻部检查,确诊不难,应与急性 传染病的前驱症状相鉴别。
• 急性传染病如流感、麻疹等,常有症状性急 性鼻炎的表现。鉴别诊断主要根据病史及全 身情况。
• 流感:
• 各种上呼吸道病毒均可引起本病,最常见的有 鼻病毒、腺病毒、冠状病毒、流感病毒和副流 感病毒等。主要传播途径是飞沫直接吸入,被 污染食品或物体也可从鼻腔或咽部进入体内而 致病。可继发细菌感染。由于各种病毒特点不 一,因此发病常无固定规律,且临床表现程度 也有所不同。
常见诱因
• 全身因素: • 受凉,疲劳,营养不良,维生素缺乏,各种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