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人教版初中9年级化学第二章简答题专项知识点复习(含解析)

合集下载

人教版初三化学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初三化学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我国劳动人民商代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钢。

3、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 (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①四特点P6(原料、条件、零排放、产品)②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4、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

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最高(3)检验产物 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

说明石蜡蒸气燃烧。

(5) 蜡烛燃烧时有时产生黑烟原因是什么?5、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结论: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O2的量减少,CO2和H2O的量增多(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是相同的)6、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记录与结论→反思与评价化学学习的特点: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7、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一、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均匀)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二)测容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

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

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

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0.1毫升。

(三)称量器--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0.1克。

)注意点:(1)先调整零点(2)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左物右码”。

《常考题》人教版初中9年级化学第二章简答题专项知识点复习(含答案解析)

《常考题》人教版初中9年级化学第二章简答题专项知识点复习(含答案解析)

一、解答题1.图1是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装置,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将水面上方空间分为5等份。

用弹簧夹夹紧橡皮管,点燃可燃物后,迅速伸入瓶中并塞紧橡皮塞;实验最后打开弹簧夹,(1)盛放在燃烧匙内的物质是_____A 木炭B 铁丝C 红磷D 蜡烛用化学式表示该反应为_____(2)打开弹簧夹后,烧杯中的水能够进入到集气瓶中的原因是:_____(3)实验结束,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小于瓶内原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可能的一种原因是_____。

(4)图2是对图1实验的改进,请指出其中一个优点_____放大镜对太阳光有_____作用。

解析:C 4P+5O22P2O5红磷燃烧生成了五氧化二磷固体,消耗了氧气,瓶内的压强减小红磷量不足等操作简便等聚光(1)由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原理可知,盛放在燃烧匙内的物质红磷,红磷燃烧生成了五氧化二磷,用化学式表示该反应为:4P+5O2点燃2P2O5,故填:C 4P+5O2点燃2P2O5(2)打开弹簧夹后,烧杯中的水能够进入到集气瓶中的原因是:红磷燃烧生成了五氧化二磷固体,消耗了氧气,瓶内的压强减小,故填:红磷燃烧生成了五氧化二磷固体,消耗了氧气,瓶内的压强减小;(3)实验结束,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小于瓶内原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可能的一种原因是:红磷不足、装置漏气、没有冷却至室温就打开弹簧夹等,故填:红磷量不足等;(4)图2是对图1实验的改进,请指出其中一个优点操作简便、准确度高等,放大镜对太阳光有聚光的作用,故填:操作简便等,聚光。

【点睛】由于红磷几乎能将瓶内的氧气消耗尽,反应后生成的是五氧化二磷固体,能使容器内外形成明显的压强差,所以实验室通常用燃烧红磷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2.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它可以和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如图所示是硫粉、红磷、光亮的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装置:(1)小明是个善于思考、善于总结的学生,做完实验后,他发现了一些共同点:在反应条件方面,三个实验都要____________;在能量变化方面,三个实验都有____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现象;在反应基本类型方面,三个化学反应都是_______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人教版初中9年级化学第二章简答题专项经典题(答案解析)

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人教版初中9年级化学第二章简答题专项经典题(答案解析)

一、解答题1.请根据下列图示实验回答问题。

(1)B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C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D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2)C 中的现象是_________色的木炭剧烈燃烧,发出_________,放出热量。

(3)A 、B 、D 、E 装置的集气瓶中均需放少量水,D 瓶放水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

(4)E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当装置冷却到室温,打开止水夹后的现象是_________。

若未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导致的测定结果_____1/5(填写“大于”、“小于”或“等于”)。

该实验中,集气瓶内压强的变化过程是_________。

解析:S+O 2SO 2 C+O 2CO 2 3Fe+2O 2Fe 3O 4 黑 白光 防止高温物质溅落使集气瓶底炸裂 4P+5O 22P 2O 5 烧杯中的水沿导气管倒流..回集气瓶中,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中原空气体..............积的..1/5...小于 整个过程中,集气瓶中压强先变大,后减小至大气压以下,又增大,恢复到大气压【解析】(1)B 中是硫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硫,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S+O 2SO ;C 中是碳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2C+O 2CO ; D 中是铁和氧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化学方程式为:23Fe+2O 34Fe O ;(2) C 中的现象是黑色的木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3)A 、B 、D 、E 装置的集气瓶中均需放少量水,D 中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故D 瓶放水的主要目的是防止高温物质溅落使集气瓶底炸裂;(4)E 中是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4P+5O 252P O ;当装置冷却到室温,打开止水夹后的现象是烧杯中的水沿导气管倒流回集气瓶中,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中原空气体积的1/5;若未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导致的测定结果小于1/5,该实验中,集气瓶内压强的变化过程是整个过程中,集气瓶中压强先变大,后减小至大气压以下,又增大,恢复到大气压。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章知识点及例题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章知识点及例题

第二章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一空气知识点一:空气的主要成分和组成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 (相对固定成分)其他气体和杂质0.03%(可变成分)【例题1】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该成分比例是体积分数,不是质量分数,可以理解为每100体积的空气中约有氮气78体积,氧气21体积。

)知识点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磷燃烧实验实验原理:利用红磷燃烧消耗密闭容器内空气中的氧气,使密闭容器内压强减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进入容器内水的体积即参加反应的氧气的体积。

反应文字表达式:红磷(P)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五氧化二磷(P2O5)实验结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4/5【例题2】在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中,下列对该试验认识正确的是()A、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B、燃烧匙中的红磷可以换成细铁丝C、该试验说明氮气难容于水D、红磷的量不足会导致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大于1/5知识点三:纯净物与混合物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如氧气、氮气等。

(纯净物可以用化学符号来表示,如氮气可以用N2来表示,红磷可以用P来表示)混合物是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如空气是由多种成分组成的,这些物质相互间没有发生反应,各物质都保持各自的性质。

(混合物都无法用一种化学符号来表示)【例题3】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海水B、水泥砂浆C、干冰D、汽水知识点四:不同气体的性质和用途成分化学性质物理性质主要用途氧气用于动植物呼吸,支持燃烧无色无味,不易溶于水潜水、医疗急救、炼钢、气焊等氮气不活泼,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无色无味,不溶于水制硝酸和化肥的重要原料,食品包装用氮气防腐稀有气体很不活泼(惰性气体)无色无味,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作保护气,制造低温环境,用于激光技术空气中的有害物质: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可吸入颗粒【例题4】下列物质的用途中,是利用物质物理性质的是()A、氧气用于炼钢、气焊B、稀有气体用作保护气C、氮气用于制造化肥D、稀有气体用于电光源课题2 氧气知识点一:氧气的性质氧气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氧气的化学性质: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较活泼的气体,可与多种物质发生反应。

(必考题)人教版初中9年级化学第二章选择题专项知识点

(必考题)人教版初中9年级化学第二章选择题专项知识点

一、选择题1.某同学误将少量高锰酸钾当成二氧化锰加入氯酸钾中进行加热制取氧气,部分物质质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已知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反应物质量会减少,生成物质量会增加),下列关于该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A.t2时刻,氯酸钾开始分解B.t2时刻,氧气开始产生C.c代表生成的所有氧气的质量D.二氧化锰的质量一直保持不变A解析:AA、少量高锰酸钾当成二氧化锰加入氯酸钾中,t2时刻,较多的物质a分解,说明是氯酸钾开始分解,正确;B、由图可知,t1时刻,高锰酸钾开始分解生成氧气,错误;C、氧气t1时刻就有生成,c与a反应是同步的,是氯酸钾分解生成的氯化钾的质量,错误;D、高锰酸钾分解生成二氧化锰,二氧化锰的质量开始增加,高锰酸钾分解完毕后质量不再变化,错误;故选A。

2.下列关于催化剂说法正确的是A.催化剂不仅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还能增加生成物的质量B.二氧化锰既可做过氧化氢分解制氧气的催化剂,又可做氯酸钾分解制氧气的催化剂C.催化剂在化学变化前后,化学性质不变,质量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D.所有化学反应都需要催化剂B解析:B【分析】考查催化剂的相关知识。

A、催化剂不仅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也能减慢化学反应速率,但不能决定化学反应是否发生,也不能增加生成物质量;不符合题意;B、同一个化学反应的催化剂不是唯一的,二氧化锰可以是过氧化氢溶液分解,氯酸钾受热分解的催化剂;符合题意;C、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要满足“一变二不变”,化学反应前后,本身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不符合题意;D、很多化学反应都不需要催化剂,如木炭、硫粉燃烧等;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催化剂特征“一变二不变”。

3.如图表示向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反应过程中某物质的质量与时间关系,其中对应说法正确的是A.表示生成氧气的质量与时间关系B.表示溶液中水的质量与时间关系C.表示过氧化氢的质量与时间关系D.表示二氧化锰的质量与时间关系B解析:BA、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刚加入一瞬间并没有氧气生成,此时生成氧气的质量为0,故A项错误;B、过氧化氢溶液中含有水,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有水和氧气生成,随着反应进行,水的质量在增加,当过氧化氢反应完全时,水的质量不再增加,故B项正确;C、过氧化氢溶液中滴加少量二氧化锰,过氧化氢的质量在减少直至反应完全,故C项错误;D、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故D项错误;答案:B。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化学知识点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化学知识点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化学知识点化学不要孤立地去记忆新学的学问, 而应将新旧学问有机地联系起来记忆。

如学习氧化复原反响, 要联系前面所学化合价的学问来记忆, 这样既稳固了旧学问, 又加深了对新学问的理解。

下面是我整理的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其次单元化学学问点, 仅供参考盼望能够协助到大家。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其次单元化学学问点第一节水分子的运动1、水由固态变为液态, 在有液态变为气态, 水分子的数目和大小没有改变, 改变的只是分子之间的间隔和排列方式。

2、水提升温度时水分子获得能量, 运动加快, 分子之间的间隔增大, 水由液态变为气态。

水的温度降低, 水分子失去能量, 运动减慢, 分子之间到的间隔减小, 水由气态变为液态。

3、分子的根本性质:⑴分子很小, 看不见, 摸不着。

⑵分子不断运动, 获得能量运动加快。

⑶分子之间有间隔, 三态改变分子之间间隔发生改变。

4、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根本微粒, 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物质由哪种微粒构成哪种微粒就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5、水的自然循环:水的自然循环通过三态改变实现, 太阳为水的循环供应里能量, 植物的蒸腾作用, 土壤的渗透作用实现了水的自身净化, 水的自然循环, 即实现了水的净化, 有完成了水资源的重新分布。

6、水的人工净化:水的人工净化主要包括:沉降、吸附、过滤、蒸馏、灭菌等方法(沉降过程中参加明矾, 明矾是一种净水剂, 溶于水可吸附水中的悬浮杂质而沉降。

7、混合物纯洁物混合物:有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没有固定的组成和性质。

纯洁物:有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有固定的组成和性质。

8、物质的提纯方法:①过滤: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和液体分开②蒸发:把溶于液体的固体和固体分开③蒸馏:分别沸点不同的液体水的分解与合成一、水的分解1、条件:通直流电, 在水中加少量的稀硫酸或氢氧化钠可增加导电性。

2、现象:两踊跃有气泡产生, 一段时间后阴阳两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2:13、验证两极产生的气体:①用燃着的木条接触阴极产生的气体, 气体燃烧火焰呈蓝色, 说明是氢气;②用带火星的木条接触阳极产生的气体,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说明是氧气。

人教版初中9年级化学第二章填空题专项知识点复习

人教版初中9年级化学第二章填空题专项知识点复习

一、填空题1.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做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集气瓶底要留一定量水的作用是_______。

(2)做完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后,立即向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可观察到______。

(3)做铁丝燃烧实验前要将铁丝缠绕在火柴梗上,其作用是_______,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

(4)在做镁条燃烧实验前要先打磨镁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吸收产物减少空气污染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引燃铁丝铁十氧气四氧化三铁去除表面氧化物点燃四氧解析:吸收产物,减少空气污染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引燃铁丝铁十氧气−−−→化三铁去除表面氧化物(1)做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集气瓶底要留一定量水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2)做完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后,立即向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可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做铁丝燃烧实验前要将铁丝缠绕在火柴梗上,其作用是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该反应点燃四氧化三铁。

的文字表达式为:铁+氧气−−−−→(4)在做镁条燃烧实验前要先打磨镁条的目的是去除金属表面的“锈”即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的氧化膜。

2.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

70年来,我国污染防治方式不断创新、领域不断拓展、力度不断加大,生态环境质量得到了持续改善。

(1)洁净的空气属于_____(填“混合物”或“纯净物”);请说明其中的成分_____。

(2)目前计入空气质量评价的主要污染物为_____(填字母)。

a.二氧化硫 b.二氧化碳 c.二氧化氮 d.臭氧 e.细颗粒物(3)为了改善环境,下列措施可行的是_____(填字母)。

A 增加使用太阳能、核能等新能源B 发展公共交通,提倡绿色出行C 改进燃煤锅炉烟囱,将废气排放到高空D 及时清理路面,露天焚烧垃圾混合物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稀有气体水蒸气和其它气体及杂质acdeAB解析:混合物 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稀有气体、水蒸气和其它气体及杂质 acde AB (1)洁净的空气中含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其中的成分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稀有气体、水蒸气和其它气体及杂质。

人教版 九年级 初中 化学 第二章知识点

人教版 九年级 初中 化学 第二章知识点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 空气一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1、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1) 现象:产生白烟,集气瓶中的水上升约1/5体积.(2) 结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3) 实验成功的关键:①红磷要过量;②容器要密封,不漏气;③冷却后再打开弹簧夹。

(4) 进入集气瓶中的水少于1/5的原因:①红磷不足,氧气未耗尽;②瓶塞未塞紧,空气进入;③未冷至室温就打开弹簧夹。

(5) 进入集气瓶中的水多于1/5的原因:①点燃红磷后伸入集气瓶的速度太慢,集气瓶中的空气受热膨胀而逸出。

②止水夹未夹紧,集气瓶中的空气受热膨胀而从导管口逸出。

(6)该实验的不足之处:①红磷被点燃后再伸入集气瓶内,使部分空气因受热膨胀而溢出集气瓶。

②红磷在空气中点燃会污染空气。

③导管内的空气会影响实验的准确性。

(7)集气瓶中先加少量水的作用:吸收生成的五氧化二磷。

2 、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CO2占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二、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1 氧气用途: (1) 供给呼吸<如登山、医疗、潜水等〉(2) 支持燃烧<如炼钢、气焊、航空等〉2 氮气用途:(1) 作保护气(如汽车安全气囊、灯泡、食品袋等充氮气),利用N2化学性质不活泼.(2) 制硝酸和化肥。

(3)冷冻麻醉(4)制造低温环境。

3 稀有气体用途:(1)电光源,利用稀有气体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2)作保护气(焊接金属的保护气、灯泡内保护气),利用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很不活泼。

注意:“稀有气体”是一类气体的总称,不是一种气体。

三、保护空气1 空气中的污染物包括烟尘和有害气体;空气中的有害气体:CO 、 SO2、 NO2、O3等2 空气污染的危害:①损害人体健康②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③全球气候变暖,臭氧破坏,酸雨。

3 防止空气污染的措施:①加强大气质量监测;②使用清洁能源;③植树造林;④工厂废气处理后排放。

(必考题)人教版初中9年级化学第二章填空题专项知识点总结

(必考题)人教版初中9年级化学第二章填空题专项知识点总结

一、填空题1.按要求写出下列有关反应的文字表达式:(1)一种紫黑色物质发生的分解反应________;(2)有银白色金属生成的分解反应_________;(3)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的化合反应____________;(4)有黑色固体生成的化合反应___________。

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氧化汞汞+氧气硫+氧气二氧化硫铁+氧气四氧化三铁(或铜+氧气氧化铜)解析:高锰酸钾加热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氧化汞加热汞+氧气 硫+氧气点燃二氧化硫 铁+氧气点燃四氧化三铁(或铜+氧气加热氧化铜)(1)高锰酸钾是紫黑色固体,加热高锰酸钾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该反应的特征是一变多,属于分解反应,故填:高锰酸钾加热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2)氧化汞受热分解生成银白色的金属汞和氧气,故填:氧化汞加热汞+氧气;(3)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由刺激性气味的二氧化硫,该反应符合化合反应多变一的特征,故填:硫+氧气点燃二氧化硫;(4)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该反应符合化合反应多变一的特征,故填:铁+氧气点燃四氧化三铁。

2.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安全火柴必须擦在火柴盒上才会燃烧起来。

安全火柴头主要成分是氯酸钾、二氧化锰、易燃物(如硫)等物质,火柴盒侧面主要由红磷、玻璃粉等组成,当划火柴时,火柴头和火柴盒侧面摩擦发热,放出的热量使氯酸钾分解,产生少量氧气,使红磷发火,从而引起火柴头上易燃物(如硫)燃烧,这样火柴便划着了。

写出在此过程中:(1)生成氧气的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________。

(2)生成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的反应文字或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

氯酸钾氯化钾+氧气分解反应硫+氧气二氧化硫解析:氯酸钾−−−→加热氯化钾+氧气 分解反应 硫+氧气−−−−→点燃二氧化硫 (1)氯酸钾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氯酸钾−−−→加热氯化钾+氧气;该反应的特征是一变多,属于分解反应;故填:氯酸钾−−−→加热氯化钾+氧气;分解反应。

人教版初三化学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初三化学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初三化学第二章知识点总结人教版初三化学第二章知识点总结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空气一、空气成分的研究史法国科学家拉瓦锡最早运用天平作为研究化学的工具,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

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的结论。

二、空气中氧气成分的测定:1、装置图2、实验现象:A、红磷燃烧发出黄白色火焰,放出热量,冒出白色浓烟B、装置冷却到室温后打开弹簧夹,烧杯内的水倒流入集气瓶,约占瓶子容积的1/5。

3、实验结论:说明空气不是单一的物质;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点燃4、原理:化学方程式:4P+5O2点燃2P2O55、注意事项:A、所用的红磷必须过量,过少则氧气没有全部消耗完B、要等集气瓶(装置)冷却后才能打开弹簧夹,C、装置的气密性要好,(否则测量结果偏小),D、要先夹住橡皮管,然后再点红磷(否则测量结果偏大)。

思考:1、可否换用木炭、硫磺等物质?如能,应怎样操作?答:不能,因为硫、木炭燃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气体,生成的气体抵消了消耗的氧气,集气瓶内的的压强基本不变,导致实验结果不准确不能用铁(铁在空气中不能燃烧)2、在实验中如果进入水的体积小于集气瓶总体积的1/5,会有什么原因呢?答:(1)红磷熄灭后未冷却到室温;(2)装置漏气;(3)红磷的量不足;(4)有部分水留在管中未进入集气瓶(5)燃烧一定程度时,瓶内氧气含量小,红磷不能继续燃烧。

(6)点燃红磷后燃烧匙未立即伸入集气瓶中3、在实验中如果进入水的体积大于集气瓶总体积的1/5,会有什么原因呢?答:燃烧匙伸入集气瓶后,向瓶口塞入胶塞过慢,导致瓶内气体溢出弹簧夹没有夹紧或没有夹弹簧夹导致红磷燃烧时瓶内部气体溢出4、为什么要在集气瓶里放少量的水?答:防止燃着的红磷溅在集气瓶上,将集气瓶炸裂。

让P2O5溶于水中。

5、为什么点燃的红磷要立即伸入集气瓶中?答:防止白烟污染空气三、空气的主要成分(按体积分数):氮气(N2)78%,氧气(O2)21%(氮气比氧气约为4: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CO2)0.03%,其它气体和杂质0.03%。

(必考题)人教版初中9年级化学第二章填空题专项知识点复习(答案解析)

(必考题)人教版初中9年级化学第二章填空题专项知识点复习(答案解析)

一、填空题1.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能改善我们的生活。

请从“①氧气②氯气③活性炭④氦气⑤氮气”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序号):(1)救危重病人常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

(2)常充入食品包装袋以防腐的物质是__________。

(3)探空气球中常填充的安全气体是__________。

①⑤④解析:①⑤④A、(1)救危重病人常用的物质是:①氧气,能供给人类呼吸;(2)常充入食品包装袋以防腐的物质是:⑤氮气,化学性质稳定;(3)探空气球中常填充的安全气体是:④氦气,密度小于空气且化学性质稳定;2.化学就在我们身边。

现有①明矾②氧气③氮气④二氧化硫。

选择适当物质填空(填序号).(1)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_。

(2)可用于制造硝酸和氮肥的是______________。

(3)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放出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

(4)可用于净水的是____________。

④③②①解析:④③②①(1)二氧化硫气体易溶于雨水中形成酸雨,是空气污染物。

故选④(2)氮气可用于制造硝酸和氮肥。

故选③(3)光合作用的过程中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故选选②(4)水中加入明矾可以吸附固体杂质,加速沉降。

故选①3.氧气是生产生活中重要的物质。

(1)氧气有很多用途。

下列属于氧气用途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医疗急救b.食品防腐c.航天火箭d.霓虹灯(2)如图所示“氧气”要穿过迷宫,从进口顺利地走到出口,途中遇到不反应的物质才能通过(反应条件省略)。

①“箭头”画出了“氧气”应行走的路线,“氧气”不能从甲处通过,你认为甲处放的物质是________(填字母)。

a.木炭b.水c.氮气②氧气在进迷宫过程中,碰到了三种阻止它前进的物质,请写出其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这三个反应的反应类型___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

aca (合理均可)相同解析:ac a 2254P+5O 2P O 点燃(合理均可) 相同(1)氧气的化学性质有助燃性和支持呼吸。

山东济南一中人教版初中9年级化学第二章简答题专项复习题(含答案)

山东济南一中人教版初中9年级化学第二章简答题专项复习题(含答案)

一、解答题1.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它可以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下图是探究氧气化学性质的实验装置。

(1)写出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2)B装置中的物质X燃烧后,生成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你认为物质X可能是__________;(填化学符号)(3)装置B和C的集气瓶里都预先加入少量水,其目的各不相同。

其中可以用细沙来代替水的是装置___________(填“B”或“C”);(4)若装置C实验失败,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填序号)。

①未打磨生锈的铁丝②铁丝在集气瓶中自上而下缓慢伸入③铁丝绕在火柴上,火柴快燃尽时才伸入④实验前集气瓶敞口放置了一段时间解析:P + O2 P2O5S C ①④(1)红磷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P + O2 P2O5。

(2)B装置中的物质X燃烧后,生成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则X可能是硫,化学式为S。

(3)B装置中的水是为了吸收二氧化硫,C装置中的水是为了防止高温熔融物掉落在集气瓶底使集气瓶炸裂,故C中的水可以用沙子代替。

(4)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中,要求打磨生锈的铁丝,除去铁丝表面的锈,铁丝在集气瓶中自上而下缓慢伸入,并待火柴快燃尽时伸入集气瓶,若实验前集气瓶敞口放置了一段时间会使集气瓶中的气体不纯,故选①④。

2.甲、乙、丙是三个实验的示意图,根据图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现象及化学反应原理,进行总结归纳并完成下列问题:(1)所发生的三个反应有多个共同的特点,分别是①_________;②_________;③_________;④_________,(只答四点即可)。

(2)甲实验进行时,燃烧匙中硫的状态是_________。

(3)上述三个化学反应也有许多不同之处,请你写出其中一个与另两个的一点不同之处___________。

解析:都是化合反应都与氧气反应生成物都是氧化物反应都放出大量的热液态硫与氧气反应的生成物是气体,另外两个反应的生成物是固体【分析】(1)所发生的三个反应都是由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由图可知三个反应的反应物都有氧气,都是与氧气反应;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铝燃烧生成氧化铝。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知识点总结(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知识点总结(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知识点总结(含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B.往一定质量的二氧化锰中加入双氧水C.加热一定量高锰酸钾固体D.用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制取氧气2.某同学将少量高锰酸钾加入氯酸钾中进行加热制取氧气,部分物质质量随时间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关于该过程的说法错误的是A.c代表氯化钾B.t1时刻,高锰酸钾开始分解C.a代表氯酸钾D.高锰酸钾对氯酸钾分解起催化作用3.如图,在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实验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红磷用量不足会造成结果偏小B.点燃红磷后应缓慢把燃烧匙伸入瓶内并塞紧橡皮塞C.实验中可用铁代替红磷D.红磷燃烧时,要打开止水夹,以免造成橡皮塞从瓶口喷出4.下列图象中有关量的变化趋势与对应叙述关系正确的是A.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随时间变化关系B.用一定质量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实验中水的质量随时间变化关系C.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质量随时间变化关系D.密闭装置内燃烧一定质量的镁条,装置内固体总质量随时间变化关系5.在空气中,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当属氧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不需要加热就可以进行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氧气具有可燃性C.氧气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能与所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D.氧气在氧化反应中提供氧,氧气具有氧化性6.某兴趣小组对氯酸钾分解反应的催化剂进行研究,在相同的加热条件下,用如图装置完成表中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编号氯酸钾质量/g催化剂催化剂质量/g收集50mL O2所需时间/s实验1 5.0﹣﹣171实验2 5.0MnO20.549实验3 5.0Fe2O30.578实验4 5.0CuO0.564A.实验1的作用是为了进行对比实验B.以上实验的目的是探究不同种类的催化剂对氯酸钾分解反应速率的影响C.该实验目的还可以通过测定反应相同时间所产生氧气的体积(相同条件下)来实现D.该实验目的还可以通过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观察木条是否复燃来实现7.将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变量y随加热时间的变化趋势如图,则变量y 可表示的是A.生成氧气的质量B.固体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C.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D.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8.有三瓶无色无味的气体,分别是氧气、空气、二氧化碳,区别它们的最佳方法是A.测定气体的密度B.闻气味C.滴入澄清的石灰水,振荡D.伸入燃着的木条9.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中各量变化关系的是A.在密闭容器中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B.加热一定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C.在少量二氧化锰中加入双氧水D.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10.如图表示向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反应过程中某物质的质量与时间关系,其中对应说法正确的是A.表示生成氧气的质量与时间关系B.表示溶液中水的质量与时间关系C.表示过氧化氢的质量与时间关系D.表示二氧化锰的质量与时间关系二、填空题11.“爆竹声中一岁除”或将成为一种记忆,山西出台了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规定。

山东省济南第一中学人教版初中9年级化学第二章选择题专项经典题(答案解析)

山东省济南第一中学人教版初中9年级化学第二章选择题专项经典题(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物质的鉴别、制备、除杂的方法错误的是A.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利用红磷除去空气中的氧气B.利用颜色区分高锰酸钾和氯酸钾C.利用二氧化锰区分水和过氧化氢溶液D.实验室利用加热分解氧化汞的方法来制取氧气D解析:DA、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利用红磷可以除去空气中的氧气,因为红磷燃烧消耗氧气,生成物为固体,选项A正确;B、高锰酸钾为紫红色固体,氯酸钾为白色固体,利用颜色可以区分高锰酸钾和氯酸钾,选项B正确;C、二氧化锰与水混合无明显现象,二氧化锰与过氧化氢溶液混合,过氧化氢溶液加速分解生成氧气,有大量气泡产生,利用二氧化锰可区分水和过氧化氢溶液,选项C正确;D、实验室若利用加热分解氧化汞的方法来制取氧气,同时生成汞,汞有毒,不符合环保理念,选项D错误。

故选D。

2.实验室也常用氯酸钾制取氧气,今有A、B两质量相等的固体,其中A为纯氯酸钾,B 是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在酒精灯上同时加热,均完全反应,得到气体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图像正确的是A.B.C.D. A解析:A催化剂是指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变的物质。

催化剂能改变反应速率,不能使生成物的质量增加。

A、B两质量相等的固体,A为纯氯酸钾,B是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在A中氯酸钾的质量比B中多,A中产生氧气的质量比B中多;在酒精灯上同时加热,均完全反应,加热一段时间才能产生氧气,A所需的温度高,反应速率慢;加入二氧化锰的B所需温度低,反应速率快,至反应结束所需的时间最少;观察图象,A符合变化过程。

故选A。

3.鉴别氧气、空气、氮气三种无色气体最好选用A.闻气味B.测密度C.点燃的木条D.带火星的木条C 解析:CA、三种气体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因此通过闻气体气味无法区另三种气体,故错误;B、三种气体密度不同,测三瓶气体的密度可以区别三种气体,但不是最简单方法,故错误;C、燃着的木条分别放入瓶中,燃烧无明显变化的气体为空气;燃烧更旺的气体为氧气;燃烧的木条熄灭的说明气体是氮气,现象不同,可以鉴别,且比较简便,正确;D、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伸入瓶中,能使木条复燃的是氧气,带火星的木条在空气中也会熄灭,在氮气中一定熄灭,故无法鉴别空气和氮气,错误;故选C。

《常考题》人教版初中9年级化学第二章简答题专项经典练习卷(课后培优)

《常考题》人教版初中9年级化学第二章简答题专项经典练习卷(课后培优)

一、解答题1.随着四季转换,我们周围的空气或干燥或潮湿,处于不断变化之中。

研究表明大气中的水蒸气可以占空气体积的0%-4%。

(1)请列举两个生活中的事例证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

①______,②______。

(2)我们的教科书在列举空气组成的时候没有列出水蒸气含量,请你大胆猜测教科书没有列出水蒸气含量的原因。

______。

解析:酥脆的饼干放在空气中变软了从冰箱中拿出的杯子,外壁有水雾等因为水蒸气随气候的变化而变化【分析】(1)结合生活实际进行解答;(2)考虑气候的变化对水蒸气含量的影响。

(1)生活中有很多的事例证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比如酥脆的饼干放在空气中变软了;从冰箱中拿出的杯子,外壁有水雾等;故答案为酥脆的饼干放在空气中变软了;从冰箱中拿出的杯子,外壁有水雾等;(2)因为水蒸气随气候的变化而变化,故其在空气中的含量变化很大;故答案为因为水蒸气随气候的变化而变化;(合理即可)【点睛】本考点考查了空气中各种气体的含量,同学们要加强记忆有关的知识点,结合生活实际,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应用,本考点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2.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1)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氧气: __(2)硫在氧气中燃烧: _(3)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_(4)过氧化氢制氧气: _上述反应中,反应(2)、(3)属于化学反应基本类型中的反应;反应(1)、(4)属于化学反应基本类型中的反应。

解析:(1)氯酸钾氯化钾+氧气(催化剂二氧化锰)(2)硫+氧气二氧化硫(3)铁+氧气四氧化三铁(4)过氧化氢水+氧气化合分解【解析】试题分析:要正确书写反应的文字表达式,适当的标注反应的条件,学会根据文字表达式判断反应的类型。

考点:文字表达式及其反应的类型3.某实验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结果发现测得数值比实际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小,请你帮助他们找出实验误差的原因。

(写出三条)(1)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解析:(1)红磷的用量不足(2)装置的密封性不好,漏气。

《常考题》人教版初中9年级化学第二章简答题专项知识点(含答案解析)

《常考题》人教版初中9年级化学第二章简答题专项知识点(含答案解析)

一、解答题1.氧气是生产生活中重要的物质,如图1是有关氧气的知识结构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2)反应②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__反应.(3)反应③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________.(4)生成④的反应现象为________.(5)C、P、Fe与氧气反应的共同特征为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6)物质⑤属于________(填序号).A.单质 B.化合物 C.氧化物(7)氧气有很多用途(如图2),下列属于氧气用途的是________(填序号).解析:2H2O22MnO2H2O+O2↑ 分解催化作用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都是化合反应(合理即可) BC AC(1)双氧水分解生成氧气和水,它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MnO2H2O+O2↑;(2)紫黑色固体加热生成氧气,则是高锰酸钾反应生成氧气,基本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3)白色固体在二氧化锰的作用下能生成氧气,则是氯酸钾的分解,二氧化锰起催化作用;(4)碳与氧气的反应现象为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5)C、P、Fe与氧气反应的共同特征为①都是化合反应;②都与氧气反应;③生成物都是氧化物;④反应都放出大量热;(6)铁与氧气生成四氧化三铁,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故选BC;(7)医疗急救中,氧气能够供给呼吸,航天火箭中,氧气能够支持燃烧。

故选AC。

2.(1)以下物质中:①氮气②水③空气④食盐水⑤五氧化二磷⑥铁,其中(以下均填序号)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

(2)将一种无色无味的液体A装入试管,用带火星的木条试验,无现象,而向其中加入少量黑色粉末B后,迅速产生气泡,生成了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C,使金属E红热并伸入盛有气体C中,在C瓶底有少量液体D,金属E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F.①写出它们的名称 A:_________ B:_________E:_________F:_________②黑色粉末B在A的反应中起__________作用,是这个反应的_________剂.③写出金属E在C气体中燃烧的反应的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④写出A中加入B后的反应的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3)请认真回忆物质与其构成粒子之间的关系,回答下列问题:①金属铁是由_________构成的,氯化钠是由_________构成的,二氧化碳是由_________构成的.(填“原子”、“分子”或“离子”)②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后形成离子.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为Ⅰ当a=" _________" 时,该粒子是原子,该原子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 _________ 周期.Ⅱ当a=8时,该粒子是 _________ (填“原子”、“阳离子”或“阴离子”).解析:(1)③④;①②⑤⑥(2)(10分)①A:过氧化氢B:二氧化锰E:铁F:四氧化三铁②催化;催化③Fe+O2Fe3O4④H2O2H2O+O2(3)①原子;离子;分子②Ⅰ10;二;Ⅱ阴离子【解析】试题分析:⑴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物质叫混合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叫纯净物;⑵将一种无色无味的液体A装入试管,用带火星的木条试验,无现象,而向其中加入少量黑色粉末B后,迅速产生气泡,生成了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C,说明A是过氧化氢溶液,B为二氧化锰,C是氧气;使金属E红热并伸入盛有气体C中,在C瓶底有少量液体D,金属E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F.说明E是铁,D是水,F是四氧化三铁;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不变的物质叫催化剂。

人教版初三化学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初三化学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初三化学第二章知识点总结人教版初三化学第二章专业课总结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废气课题1空气一、空气成分的研究史1、18世纪70年代,瑞典科学家舍勒和英国的科学家化学家普利斯特里,分别发现并制得了氧气。

2、法国科学家最早运用天平作为研究化学的工具,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空气是由氧气气体和氮气组成的”。

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的结论。

二、热气中氧气成分的测定:1、装置图(见书P27)2、实验现象:A、红磷燃烧发出黄白色火焰,放出热量,冒出白色浓烟B、(过一会儿白烟消失,装置冷凝到室温后打开弹簧夹)烧杯内所的水倒流入集气瓶,约占瓶子容积的1/5。

3、实验结论:说明空气绝非单一的物质;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点燃4、原理:表达式:磷(P)+氧气(O2)五氧化二磷(P2O5)点燃化学方程式:4P+5O22P2O55、注意事项:A、利皮扬卡的红磷必须过量,过少则氧气没有全部消耗完B、要等集气瓶(装置)冷却后才能接上弹簧夹,C、装置的气密性要听话,(否则测量结果偏小),D、要先夹住橡皮管,然后再点红磷(否则探测结果偏大)。

思考:可否换用木炭、硫磺等物质?如能,应怎样操作?答:不了用木炭或蜡烛(燃烧产生了气体,瓶内体积变化小),不能用铁(铁在空气中不能燃烧)6、实际在实验中测得的结果比真实值小,其原因可能是A红磷量不足;B装置气密性差;C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止水夹;D、没有预先在导管中装满水三、空气的主要成分(按体积分数):氮气(N2)78%,氧气(O2)21%(氮气比氧气约为4: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CO2)0.03%,其它气体和杂质0.03%。

空气的成分以氮气和氧气为主,属于混合物。

空气成分体积平均分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空气成分口诀:氮七八氧二一,零点九四是稀气;零点零三有两个,甲烷和杂气四、物质的分类:纯净物和混合物1、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纯净”是相对的,绝对纯净的物质是没有的,只要杂质含量低,不至于对生产和科学研究产生的物质就是纯净物。

山东济南市人教版初中9年级化学第二章简答题专项阶段测试(含解析)

山东济南市人教版初中9年级化学第二章简答题专项阶段测试(含解析)

一、解答题1.比较与归纳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

对于以下三个化学方程式:2Mg+O22MgO2H2+O22H2O2CO+O22CO2(1)通过比较,发现它们有许多共同点。

请你写出其中两点:①______;②______。

请再写出一个具有以上共同点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以上化学方程式也有许多不同之处,请你写出其中一个与另两个的一点不同之处______。

解析:反应条件都是点燃都是化合反应 S+O2SO2 Mg与O2反应是固体与气体反应,另外两个是气体与气体间的反应【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如何判断化学方程式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等方面的问题。

(1)观察三个化学方程式可知,共同点有:反应条件都是点燃,故答案为反应条件都是点燃;反应类型都是化合反应,都是氧化反应等,故答案为都是化合反应;反应S+O2 SO2,也具有反应条件是点燃的化合反应的特点,故答案为S+O2SO2;(2)Mg与O2反应是固体与气体反应,另外两个是气体与气体间的反应等。

故答案为Mg 与O2反应是固体与气体反应,另外两个是气体与气体间的反应。

【点睛】可以根据氧气的化学性质、反应类型、反应条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型进行正确的分析和解答。

2.地壳中质量分数最大的金属元素是,质量分数最大的非金属元素是,它们所形成的化合物是(填名称).解析:铝,氧,氧化铝.【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地壳中元素的含量分析回答.解:地壳中质量分数最大的金属元素是铝,质量分数最大的非金属元素是氧,它们所形成的化合物是氧化铝.故答为:铝,氧,氧化铝.3.汽车尾气是城市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为了创建“最适宜人类居住的环境”,许多城市正在采取有力措施提高空气质量。

如规定所有机动车要安装尾气净化器,它的特点之一是使一氧化碳与一氧化氮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氮气。

(1)写出一氧化碳与一氧化氮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

(2)列举提高空气质量的另外两个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解答题1.小华用如下图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若他所用的R为木炭,你认为他的实验能否成功,说明理由。

解析:不能;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造成气压没有明显减少,水无法进入,故不能成功。

【解析】本题考查了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的原理。

用燃烧法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原理是:利用可燃物燃烧消耗空气里的氧气后,使瓶内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当打开弹簧夹时,在瓶内外压强差的作用下,水就会被压入瓶中,使液面大约上升至原来瓶内气体体积的1/5.这样通过有形的水的体积来暗示无形的氧气在瓶内空气里的体积,从而推算出空气里氧气的体积含量。

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造成气压没有明显减少,水无法进入,故不能成功。

点睛:用燃烧法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所选可燃物应满足条件有①能在空气中燃烧②燃烧时只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③燃烧时不能产生气体。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为什么试管口要略低于试管底?解析:防止冷凝水回流【解析】试题分析:加热试管中的固体时,一定要将试管的底部略高于试管的口部,防止水倒流,使试管倒流。

3.用来测定空气成分的方法很多,如图1所示的是小明用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测定方法.实验过程是:第一步:将集气瓶容积划分为五等份,并做好标记.第二步: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伸入集气瓶中并把塞子塞紧.第三步: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发现水被吸入集气瓶中,进入集气瓶中的水的体积约为集气瓶总容积的.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完毕,若进入集气瓶中的水的体积不到总容积的.你认为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写一点);写出集气瓶内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将硫代替红磷实验,是否能成功__(填“能”或“不能”),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2)小华同学对实验进行反思后,提出了改进方法(如图2所示),你认为改进后的优点是:__.解析:红磷的量不足 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不能 瓶内硫燃烧产生气体,瓶内压强不变 实验结果更准确或环保【解析】本题利用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考查了测定原理、实验关键、现象和结论、装置的评价和改进等内容。

(1)如果装置漏气,红磷不足,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都能够导致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不到总容积的1/5;红磷燃烧生成了五氧化二磷,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磷+氧气五氧化二磷,硫在空气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气体,瓶内压强不变小,水不能倒流到集气瓶中,所以不可用硫代替磷;(2)装置的优点:装置始终密闭,空气没有逸出,实验结果更准确.点睛: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原理是:可燃物在空气中燃烧消耗了氧气,使容器内的压强减小。

4.写出下列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并用相应的序号填空:(1)用纯净物制氧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加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上各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________,属于分解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_____解析: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氯酸钾氯化钾+氧气 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3) (1)(2)【解析】首先根据反应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根据文字表达式的书写方法、步骤进行书写;再根据反应特征确定反应类型。

解:(1)、用纯净物制氧气为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高锰酸钾加热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2)、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加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氯酸钾−−−−→二氧化锰加热氯化钾+氧气,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3)、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铁+氧气点燃四氧化三铁,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

5.过氧乙酸是一种消毒剂,其化学式为CH 3COOH ,填写下列空白:( C :12 H :1 O:16)(1)过氧乙酸分子中,碳、氢、氧的原子个数比依次为_________;(2)过氧乙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依次为_____________;(3)过氧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过氧乙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每个过氧乙酸分子中含有___________个原子。

解析:2:4:2 (或1:2:1)6:1:86040%8【解析】(1)由化学式可知,过氧乙酸分子中,碳、氢、氧的原子个数比依次为1:2:1;(2)过氧乙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12×2):(4×1):(16×2)= 6:1:8;( 3)过氧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12×2+1×4+16×2=60;(4) 过氧乙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12×260×100%=40%;(5) )每个过氧乙酸分子中含有2碳原子,4个氢原子,2个氧原子,共有8个原子。

6.按图组装仪器,关闭止水夹,通电使红磷燃烧。

请回答下列问题:(1)红磷的量一定要过量,原因是______________;(2)红磷燃烧一段时间后,自动熄灭了,你认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3)冷却后,松开止水夹,你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5)实验结束后,集气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小于瓶内空气体积的1/5,分析原因可能是(只需填一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使氧气完全反应氧气已完全反应水进入集气瓶,约占原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磷+氧气五氧化二磷红磷量不足【解析】(1)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时,红磷要过量,目的是耗尽空气中的氧气,即使氧气完全反应;(2)红磷燃烧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密闭装置内的氧气被消耗完,红磷就会熄灭; (3) 冷却后,松开止水夹,可观察到的现象是水进入到集气瓶中,体积约占集气瓶体积的15;(4)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文字表达式为:磷+氧气五氧化二磷;(5)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对实验的成败注意事项为:要保证药品过量,要保证装置的气密性良好,同时一定要等到温度恢复到室温再打开止水夹让外界液体进入装置内。

所以造成结果小于15,的原因可能是:红磷的量不足;装置漏气;没等冷却至室温就打开弹簧夹等。

7.某实验小组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其中集气瓶的容积为250ml,请回答以下问题:(1)红磷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补全空白处的实验步骤:a.组装仪器,然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如图所示,在集气瓶中加入50ml 水,并夹紧止水夹;c.取过量红磷放入燃烧匙,点燃后立即伸入集气瓶,迅速塞紧胶塞;d.待红磷熄灭后,打开止水夹,记录此时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

(3)同学们按上述实验步骤进行实验,发现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30ml ,造成该实验结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该小组同学尝试使用其它物质代替红磷进行上述实验,并且查阅了相关资料,如上图所示,下列物质不能用于代替红磷进行该实验的有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木炭 B .铁丝 C .镁条解析:4P+5O 22P 2O 5 检查装置气密性 装置不严密(装置漏气)、或未完全冷却就打开止水夹 ABC 【解析】(1)红磷和氧气点燃生成五氧化二磷,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4P+5O 252P O ;(2)组装好仪器后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3)装置气密性不好或未完全冷却就打开止水夹都会造成测定的数值偏小;(4)木炭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铁丝和空气不会燃烧,镁能与氮气反应,所以都不能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故选ABC 。

点睛: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物质要具备以下特征:(1)本身能够在空气中燃烧;(2)本身的状态不是气体且不与空气中其他成分发生反应;(3)生成的物质为固态。

8.随着四季转换,我们周围的空气或干燥或潮湿,处于不断变化之中。

研究表明大气中的水蒸气可以占空气体积的0%-4%。

(1)请列举两个生活中的事例证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

①______,②______。

(2)我们的教科书在列举空气组成的时候没有列出水蒸气含量,请你大胆猜测教科书没有列出水蒸气含量的原因。

______。

解析:酥脆的饼干放在空气中变软了 从冰箱中拿出的杯子,外壁有水雾等 因为水蒸气随气候的变化而变化【分析】(1)结合生活实际进行解答;(2)考虑气候的变化对水蒸气含量的影响。

(1)生活中有很多的事例证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比如酥脆的饼干放在空气中变软了;从冰箱中拿出的杯子,外壁有水雾等;故答案为酥脆的饼干放在空气中变软了;从冰箱中拿出的杯子,外壁有水雾等;(2)因为水蒸气随气候的变化而变化,故其在空气中的含量变化很大;故答案为因为水蒸气随气候的变化而变化;(合理即可)【点睛】本考点考查了空气中各种气体的含量,同学们要加强记忆有关的知识点,结合生活实际,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应用,本考点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9.人类为探索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变化,经历了漫长的历程。

以阅读下列信息:数十亿年来,地球大气的成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如表所示是原始大气和目前空气的主要成分:根据上面提供的信息,运用你学过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原始大气是指绿色植物出现以前的大气。

假设把现代的人或其他的动植物放在原始大气中,你认为他们能否生存下去?_____。

原因是_____。

(2)绿色植物出现以后,原始大气中的2CO 逐渐减少,2O 逐渐增加,原因是_____。

(3)随着原始大气中2O 缓慢地增加,4CH 、3NH 、CO 等气体逐渐被氧气氧化而缓慢地减少,使大气的成分逐渐演化成现代大气。

原始大气中NH ,可转化为现代大气中的_____。

试写出氧气分别与CO 、4CH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解析:不能 在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反而有有毒的CO 、3NH 等物质 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时,吸收2CO ,放出2O 2N 、2H O 222CO O 2CO +光照、2242CH 2O CO O 2H ++光照【解析】【分析】根据4CH 、3NH 、CO 、2CO 等的性质进行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