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甲午海战清军教学材料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此外,北洋水师还有2艘鱼雷艇名为“中队甲”和“中队乙”。
甲午海战中,列入作战序列的有13艘鱼雷艇,即:“福龙”、“左队一号”、“左队二号”、“左队
三号”、“右队一号”、“右队二号”、“右队三号”、“定远一号”、“定远二号”、“镇远一号”、
“镇远二号”、“中队甲”和“中队乙”。
甲午海战前,日本海军拥有24艘鱼雷艇,分别是“小鹰”号和第一号至第二十三号鱼雷艇。其中,有5
-第二十号。这批鱼雷艇的吨位、航速及装备与第五号那批鱼雷艇相同。
1892年和1894年,日本先后在法国订购了第十五号和第二十一号鱼雷艇,在日本吴造船所分所组装。
第十五号艇排水量53吨,航速及装备与18901891年日本在法国订购的5艘鱼雷艇相同。第二十一号艇排水
量80吨,功率为1150马力,航速21节,装备1门47毫米速射炮,3具鱼雷发射管。
量144吨,功率1597马力,航速22.5节。艇上装备2门37毫米速射炮,2具356毫米鱼雷发射管,艇员20人。
1890年,该艇划归北洋水师。
1886年,北洋水师从英国订购了1艘新式大型鱼雷艇,名为“左队一号”,1887年完工,为钢质艇壳,
排水量108吨,功率1000马力,航速23.8节,装备6门火炮,3具356毫米鱼雷发射管,艇员29人。
从双方投入战争的海军力量来看,北洋舰队在原有的基础上加强进广甲、广乙、广丙三艘 排水量各1000吨的轻型巡洋舰,共有大小战舰船24艘,即铁甲舰2艘:定远、镇远;巡洋 舰11艘:即经远、济远、来远、靖远、致远、平远、超勇、扬威、广甲、广乙、广丙;炮 舰6艘:镇东、镇西、镇南、镇北、镇中、镇边;练习舰3艘:威远、康济、敏捷;运输舰2 艘:利运、海镜。舰队总排水量为4万3千吨。 本队,包括松岛(旗舰)、严岛、桥立、千代田、扶桑、比睿;第一游击队,包括吉野 (旗舰)、秋津洲、高千穗、浪速;第二游击队,包括金刚(旗舰)、葛城、大和、武藏、 高雄、天龙;第三游击队,包括筑紫(旗舰)、爱岩、赤城、岛海、大岛;本队附属舰, 包括八重山、磐城、天城、近江丸;另外还有鱼雷艇母舰山城丸。一共26艘,其中装甲巡 航舰1艘,海防舰2艘,巡洋舰16艘,炮舰6艘,鱼雷艇母舰1艘。总吨数约为5.5万吨。北洋 舰队即使加上不能出海作战的运输舰和练习舰,无论是军舰数,还是排水量,都低于日本 联合舰队。 北洋水师在海战中遭到重大损失,致远、经远、超勇、扬威、广甲被击沉,日本联合舰队 也遭重创,西京丸、赤城受伤严重,在返航途中沉没。从损失看,日本在海战中占了上风, 但是,日本没能达到自己的战役目标-消灭北洋水师。
“雷震”、“雷巽”、“雷艮”、“雷兑”,1884年在黄埔船坞组装完成。
1885年,北洋水师在德国建造了“定远”号、“镇远”号铁甲舰,并各配2艘小型舰载鱼雷艇,分别
命名为“定远一号”、“定远二号”和“镇远一号”、“镇远二号”,艇长19.5米,功率110---%力,航
速15节,装备2具鱼雷发射管。
1884年,福建水师从德国订购了1艘鱼雷艇,名为“福龙”号,1886年建造完成,为钢质艇壳,排水
失败的原因之五:消极避战
李鸿章鉴于舰船损失较 大,担心拼光老本,就 下令北洋舰队龟缩在威 海 “保船制敌”,不准 出击,把制海权拱手相 让。在日本海军的掩护 下,日本陆军连续攻占 大连、旅顺,占领了北 洋舰队的辽东基地和船 坞。最后清朝海军全盘 被日军击沉或俘虏。
1892年和1893年日本又先后从德国订购了第二十二和第二十三号艇,在日本吴造船所分所组装完成,
排水量85吨,功率990马力。第二十二号艇航速19节,装备2门47毫米口径速射炮,3具鱼雷发射管。第二
十三号艇航速20节,装备1门47毫米口径速射炮,3具鱼雷发射管。
从甲午海战中双方参战鱼雷艇的总体实力对比可以看出,日军占有一定优势。日军鱼雷艇数量为16艘,
失败的原因之二:
还有清朝海军平时管 理混乱,训练不够, 技战术水平较低。在 实战中就没有相应的 战斗力。 在当时军队 里吸食大烟的士兵已 经很多,导致军队的 战斗力下降
失败的原因之三
日本窃取了清朝海 军密电码。所以日 军才能够准确的偷 袭得手。
失败的原因之四:
临阵脱逃。甲午战争中, 方伯谦甲午海战临阵 脱逃、北洋舰队的鱼 雷艇军官集体阵前出 逃
总吨位和平均航速高于北洋水师,平均舰龄不足3年。中国鱼雷艇数量为13艘,平均舰龄将近8年。但就个
体而言,“福龙”号与“左队一号”的作战能力较强,日本方面惟有“小鹰”号与之相当。从双方的训练
管理程度和技术战术水平方面来看,中国也逊色于日本。
战前经济.军事实力对比
中日甲午海战发生在1894年。当时中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并不比日本差,从经济上看,甲 午战前日本的重工业还比较薄弱,轻工业中也只有纺织业比较发达。钢铁、煤、铜、煤油、 机器制造的产量都比中国低得多。当时日本共有工业资本7000万元,银行资本9000万元, 年进口额1.7亿元,年出口额9000万元,年财政收入8000万元,这些指标除了进口量与中 国相当外,其它都低于中国,说明当时日本的经济实力和中国一样并不强盛。从军事上看, 日本在甲午战前的一二十年里,竭全国之力提升军事实力,尤其重视海军建设,到1893年, 拥有军舰55艘,排水量6.1万吨,与中国海军主力北洋舰队相当(中国还有广东、福建水 师)。日本常备陆军22万人,总兵力不到中国的一半,武器装备也相差不大。很显然,中 日军事力量对比,不像鸦片战争时大刀长矛对坚船利炮那样悬殊,有的方面如海陆军总量 中国还略占优势。也就是说,甲午战争中国之败,并不是败在军事力量上。
由英国制造。
中国海军的第一批鱼雷艇,是北洋水师从德国订购的4艘单雷艇,1881年在大沽船坞组装完成,次年
完工。因为这种鱼雷艇只有l具鱼雷发射管,所以称之为单雷艇。
与此同时,广东水师也从德国购买了3艘鱼雷艇,命名为“雷龙”、“雷虎”、“雷中”,1882年在
黄埔船坞组装完成。广东还从德国购买了8艘单雷艇,名为“雷乾”、“雷坤”、“雷离”、“雷坎”、
中日甲午海战清军为什么会失败?
中日甲午战争,是日本于1894(甲午年)年7 月至1895年3月发动的侵略中国的战争。中日 甲午战争号称亚洲第一,世界第六,清政府花 费数百万两白银打造的北洋水师在与日本联合
舰队的一系列激烈交战后,全军覆没!
战前中日鱼雷艇实力对比
(举几例就行)
甲午海战前,中国海军曾拥有大小鱼雷艇30艘,其中27艘由德国制造,1艘
1886一1887年间,北洋水师又向德国订购了5艘鱼雷艇,名为“左队二号”、“左队三号”、“右队
一号”、“右队二号”、“右队三号”。各艇排水量均为74吨。“左队二号”、“左队三号”功率均为
600马力,航速19节。“右队一号”功率为600马力,“右队二号”、“右队三号”功率为597马力,航速
均为18节,各艇装备2门37毫米速射炮,2具356毫米鱼雷发射管,艇员编制28人。
艘购自英国,7艘购自法国,2艘购自德国,10艘由日本自行建造。
日本海军的第一号鱼雷艇1880年建成,第二、第三,第四号鱼雷艇1884年建成。这4艘鱼雷艇都是在
英国建造,在横须贺造船所组装,为单雷艇。
1887年,日本在英国订购了1艘鱼雷艇,在横须贺造船所完成组装,名为“小鹰”号,排水量203吨,
功率1217马力,航速19节,装备2门279毫米火炮,4具鱼雷发射管。
当时清朝与日本的关系很紧张。日本入侵朝鲜、打败清朝援军。并且公开表示要打垮清朝 海军。而清政府对一触即发的战争形势仍然未有准确的判断,还寄希望于中日双方同时撤 军。李鸿章给在朝陆军的指令是:“彼断不能无故开战,切勿自我先开衅。”给北洋海军 的指令是:“日虽添军,并未与我开衅,何必请战,应令静守。”李鸿章认为:“两国交 涉全论理之曲直,非恃强所能了事。日虽竭力预备战守,我不先与开仗,彼谅不动手。谁 先开仗谁先理诎,此万国公例。就这样昏庸。日本在1894年9月12日终于完成了打垮清朝 北洋水师、独霸亚洲海域的目的。
1890年和1891年,日本先后在法国订购了5艘鱼雷艇,分别是第五,第六号和第七、第八、第九号,
在小野滨造船所组装完成,排水量40吨,功率525马力,航速20节,装备1门47毫米速射炮,2具鱼雷发射
பைடு நூலகம்
管。
1891年到1893年,日本在小野滨造船所自行建造了10艘鱼雷艇,分别是第十号-第十四号和第十六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