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欢树公开课-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iblioteka Baidu
17
探究九:分析《合欢树》艺术特色。
以小见大:合欢树是作家从生活的细小沙粒中淘洗出来的“金子”,它 承载着史铁生对母亲深厚而复杂的爱以及对生命的感悟。
语言:平淡中见深沉。“豪华落尽见真淳。”(元好问语) 好的散文,是能见出一个人的性情。文章的修辞、内容都可以“做”, 唯感情不能做、不能假。作文第一要义。
合欢树
.
1
1.体验并感悟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母子深情,引导学生 学会爱、学会感恩、学会珍惜。 2.引导学生对作品朴实的文风、间接含蓄的抒情方式 进行有选择的主体性研读和品味。 3.理解合欢树丰富的情感内涵。
.
2
史铁生(1951-2010年),中国现代作家,著 名编剧,小说家。生于北京,18岁赴陕西插队。20 岁时,因腿疾住进了医院,那天是他的生日,从此 他再没站起来。他在做了七年临时工之后,转向写 作。1983年他发表了《我的遥远的清平湾》,一举 成名。现为专业作家。一个被命运打倒而最终又站 起来的人!
已不在人世 离开我整整七年
.
8
探究二:母亲照料合欢树的过程和母亲对“我”的关心照顾有什 么具体的相似之处?
对合欢树希望的表现:
“第二年合欢树没有发芽, 母亲叹息了一会,还不舍得 扔掉,依然让它长在瓦盆 里。” “她把合欢树移出盆, 栽在窗前的地上,有时念叨, 不知道这种树几年才开花。”
对“我”的希望表现:
“母亲的全副心思却还放在给我治病上,到处找 大夫,打听偏方……”
“‘再试一回,不试你怎么知道会没用?’她说, 每一回都虔诚地抱着希望。”
“她到处去给我借书,顶着雨或冒了雪推我去看电 影,像过去给我找大夫,打听偏方那样,抱了希望。”
.
9
没有母亲的呵护,没有母爱的濡养,就没有合 欢树生机勃勃的今天,然令人扼腕的是,当合欢树 年年开花、枝繁叶茂之时,母亲已去世多年,同样 没能看到亲手培育的希望。
作品以关注人生的独特主题和风格引人注目。 代表作有《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 《我与地坛》《务虚笔记》
.
3
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 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 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 当不少作家在消费主义时代里放弃面对人的基本状况时, 史铁生却居住在自己的内心,仍旧苦苦追索人之为人的价 值和光辉,仍旧坚定地向存在的荒凉地带进发,坚定地与 未明事物作斗争,这种勇气和执着,深深地唤起了我们对 自身境遇的警醒和关怀。
从字面看:它的名字蕴含了合家欢乐的吉祥意。 从内容看: ①合欢树的成长经历与作者的成长经历有类似之处,是 作者个人命运的写照。 ②母亲是合欢树的栽种者、呵护者,合欢树是母爱 的象征。 ③合欢树是触动作者思念母亲的载体。 ④合欢树见证了母子共 同与命运抗争过程:生命的顽强、意志的坚定。 ⑤母子合欢的象征 从作 用看:别致蕴藉,耐人寻味。
.
6
第二部分写了哪些事件?
我去了母亲住过的小院儿。 母亲曾经栽种的合欢树已亭亭如盖。 新生儿与合欢树。
.
7
探究一:每个时间段里,“我”的命运如何变化?母亲的 人生又发生什么变化?
十岁 “我” 作文比赛得第一
二十岁 双腿残废
母亲 急着说她自己
全副心思放在给我治病上 鼓励我写作 抱了希望
三十岁 第一篇小说发表 另一篇小说获奖
.
12
(4)“后悔没早去看”可是,真正想去看的时候又看不 到了,就像现在,母亲当初的希望实现了,她却已不在人世 了,真是“子欲养而亲不待”,真是“挺后悔没早去看”, 那份遗憾,那份痛悔,紧紧缠绕吞噬着儿子思念母亲的心。
我附着在合欢树上的复杂心态,也折射出我对母亲对人 生的复杂心态变化:对母亲,由不理解到理解再到痛悔;对 人生,由不敢面对到敢于面对再到走向成功。这份复杂心态 也正是这篇文章的魅力所在,独特所在,深度所在。
.
14
探究六:怎样理解“人有时候只想独自静静地 呆一会。悲伤也成享受”的含义。
因母亲的去世而悲伤,又因独自一人回忆往事,也许他 只想把和母亲一起生活的点点滴滴深深地藏在心底,在回忆 中独自咀嚼,“悲伤也成享受”吧。
.
15
探究七:文中三次提到孩子和树影儿,最后又以孩子和树影儿结尾, 有什么深意?这种写法有何效果?
.
10
探究三:这棵合欢树身上有母亲的影子,凝聚着母亲对 “我”的爱,而“我”又是怎么对待这棵合欢树的?
忘记——找借口不去看——主动 想去看——后悔没早去看
.
11
探究四:怎样理解“我” 这样的变化?
(1)我“忘记”合欢树是因为失去母亲的难以抑制的悲痛。 (2)“找借口不去看” 是因为怕触景生情,担心自己难以承 受那无限的伤感和深深的愧疚。(母亲为自己无私地付出了一切, 悲苦早逝;而自己除了对母亲狂躁和伤害,其它什么都没能为母亲 做。) (3)“主动想去看”是因为思念之深,挥之不去的思念,触 使他想去看看母亲亲手种下的合欢树,加之我写作成功了,终于可 以面对母亲并告慰母亲的在天之灵了。
①孩子是希望的象征,树影儿是母爱的象征,作者祝福孩子沐浴着浓 浓的母爱健全幸福地成长。
②结尾孩子的“会”,说明母爱是普遍的,可以延绵。 ③孩子的“不会”,说明母爱是独特的,不可复制。母亲已逝,但树 仍在,爱仍在。 这种写法效果:间接的、含蓄的方式抒情,深化主题;含而不露,韵 味悠长。
.
16
探究八:全文几乎所有内容都围绕着母亲,为什么以《合欢 树》为题?
.
13
探究五:当别人提到“你妈种的那棵合欢树今年开花了”时,为什么 “我心里一阵抖”?
此时此刻,作者由树及人,心情难平。 ①激动。因为出乎意料,当年妈妈种的那棵合欢树现在 居然开花了。 ②伤感。因为树还在,人已去,物是人非,提到母亲, 伤感、难过顿生。 ③愧疚。母亲为自己无私地付出了一切,悲苦早逝;而 自己又曾为母亲做了什么呢?
——华语文学传媒大奖2002年度杰出成就奖得主史 铁生的授奖词
.
4
分析文章内容结构:
文章按母亲在世时和去世后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母亲在世时与我相处的几个片段。(1-4) 第二部分:母亲去世后我的追思。(5-12)
.
5
第一部分写了哪些事件?
我十岁作文比赛得第一后母亲的表现。 我二十岁残疾后母亲为我的付出。 我打算写小说后母亲给予我的帮助。 我写作有成就时母亲已经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