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酶公开课PPT课件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必修《分子与细胞》生物催化剂——酶的特性PPT课件

高中生物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必修《分 子与细 胞》生 物催化 剂—— 酶的特 性PPT课 件
酶的催化作用原理:降低了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
高中生物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必修《分 子与细 胞》生 物催化 剂—— 酶的特 性PPT课 件
高中生物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必修《分 子与细 胞》生 物催化 剂—— 酶的特 性PPT课 件
6、实验中的变量分析
变量:在实验过程中可以变化的因素。
自变量:实验过程中可以人为改变的变量。 例如:加入的过氧化氢的量、滴入的催化剂的量。
因变量: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变量。 例如:产生气泡的量、卫生香燃烧的情况
无关变量:除自变量外,实验过程中可能还会存在一些 可变因素,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这些变量称为无关变 量。例如:温度能影响过氧化氢的分解(所以两支试管 所处的环境温度要一致)。
高中生物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必修《分 子与细 胞》生 物催化 剂—— 酶的特 性PPT课 件
高中生物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必修《分 子与细 胞》生 物催化 剂—— 酶的特 性PPT课 件
•
• 二、酶的特点
(二)酶的催化具有专一 性
专一性:即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化合物或者 一类化合物的化学反应。
原理:双缩脲试剂跟蛋白质反应会产生紫色络合物。
高中生物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必修《分 子与细 胞》生 物催化 剂—— 酶的特 性PPT课 件
高中生物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必修《分 子与细 胞》生 物催化 剂—— 酶的特 性PPT课 件
组别Βιβλιοθήκη 待测液检验试 剂预期现象
结论
实 验1
唾液
双缩脲 试剂
出现紫色
__________
(三)酶的作用
——催化作用
酶如何发挥催化作用?
酶的特性 课件 高中生物课件

B,a点以后的限制 因素:
o a 酶浓度
• 3>其他反应条件,如温度、 酸碱度:
如同对酶活性的影响
8,关于实验变量
• 1),变量的概念和种类: • 变量:指实验过程中可以变化的因素。 • 种类: ①自变量(也称实验变量):其中人为 改变的变量。 ②因变量(也称结果变量):随自变量 改变而改变的变量。 ③无关变量:实验过程中可以影响实验
b,参与反应,前后不变。
c,不改变反应方向和性质,不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
点,只改变到达平衡点的时间。
产物浓度
有催化剂
无催化剂
t
1
t
2
时间
缩 短 了 到 达 化 学 平 衡 点 的 时 间
5.酶的特性
高效性
专一性 多样性 作用条件比较温和
6,影响酶的因素
• 1》,温度:
酶活性
1),曲线的含义:
2),最适温度
• 3),变量的控制: • 自变量:人为设置。 • 无关变量:通过设置对照试验 来完成,实验过程中遵循单一 变量的原则,即除了自变量外, 其余因素各组保持不变。
过酸、过碱或温度过高,会使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 使酶永久失活。 (不可逆) 低温,不破坏酶的空间结构,只是降低酶的活性。 (可恢复)
总结酶
1.产生部位和作用部位:
所有的活细胞
细胞内、细胞外、体外
2.作用:
催化作用 降低活化能
3.本质:有机物(绝大多数、少数) 具备蛋白质的性质 (合成受遗传物质的控制、与双缩脲反应为紫色、可水 解为氨基酸) 4.同无机催化剂比较 相同点: a,作用相同:降低活化能,催化化学反应。
第一节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一 酶的特性
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必修一课件:5.1.1酶的作用和本质(共21张PPT)

酶的作用和本质
1、这个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
鸟类的胃是否只有物理性消化, 没有化学性消化
2、是什么物质使肉块消失了? 是胃内的化学物质将肉块分解了
3、怎样才能证明你的推测? 收集胃内的化学物质,看看这 些物质在体外是否也能将肉块 分解了
斯帕兰札尼在研究鹰的消化作用
【思考】
日常生活中加酶洗衣粉为什 么比普通洗衣粉有更强的去污能 力?你还能举出其他有关酶的例 子吗?
加快反应的本质
为化学反应提供能量 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显著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关于酶本质的探索
巴斯德之前
发酵是纯化学反应,与生命活动无关
巴斯德
李比希
发酵与整个细 胞的活动有关
发酵与细胞中 某些物质有关
毕希纳
酵母细胞中的某物质能在细胞外起作用
萨姆纳
酶是蛋白质
切赫、奥特曼
少数RNA也具有生物催化功能
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 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变化的物质叫做 催化剂。
细胞代谢中的
又是什么呢?
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
实验原理:
加热或Fe3+或过氧化氢酶
2 H2O2
2 H2O + O2
实验目的:
通过比较H2O2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分解的快慢,了解酶的 作用和意义。
3%
3%
2ml
2ml
3%
无关变量
2ml
单反一变应量条原则件 二
等量性原则
常温 2滴清水
90℃ 2滴清水
FeC人l3 为鲜改肝研变磨的液 自变变量量
2滴 2滴 无关变量
结 果
气泡产生 带火星木条
不明显 不复燃
1、这个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
鸟类的胃是否只有物理性消化, 没有化学性消化
2、是什么物质使肉块消失了? 是胃内的化学物质将肉块分解了
3、怎样才能证明你的推测? 收集胃内的化学物质,看看这 些物质在体外是否也能将肉块 分解了
斯帕兰札尼在研究鹰的消化作用
【思考】
日常生活中加酶洗衣粉为什 么比普通洗衣粉有更强的去污能 力?你还能举出其他有关酶的例 子吗?
加快反应的本质
为化学反应提供能量 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显著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关于酶本质的探索
巴斯德之前
发酵是纯化学反应,与生命活动无关
巴斯德
李比希
发酵与整个细 胞的活动有关
发酵与细胞中 某些物质有关
毕希纳
酵母细胞中的某物质能在细胞外起作用
萨姆纳
酶是蛋白质
切赫、奥特曼
少数RNA也具有生物催化功能
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 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变化的物质叫做 催化剂。
细胞代谢中的
又是什么呢?
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
实验原理:
加热或Fe3+或过氧化氢酶
2 H2O2
2 H2O + O2
实验目的:
通过比较H2O2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分解的快慢,了解酶的 作用和意义。
3%
3%
2ml
2ml
3%
无关变量
2ml
单反一变应量条原则件 二
等量性原则
常温 2滴清水
90℃ 2滴清水
FeC人l3 为鲜改肝研变磨的液 自变变量量
2滴 2滴 无关变量
结 果
气泡产生 带火星木条
不明显 不复燃
新教材高中生物第5章第2课时酶的特性pptx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

【教材微点发掘】 1 . 阅 读 教 材 第 84 页 , 说 出 酶 制 剂 适 于 在 低 温 (0 ~ 4 ℃) 下 保 存 的 原 因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在0 ℃左右时,酶的活性很低,但酶的空间结构稳定,在适宜的温度 下酶的活性可以升高
第2课时 酶的特性
学有目标——课标要求必明
记在平时——核心语句必背
1.酶具有高效性、专一性和作用条件的温和性 1.阐明酶的高效性、专一性和
2.酶具有高效性的原因: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 作用条件较温和
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 2.通过相关的实验和探究,尝
3.过酸、过碱或温度过高都会使酶因空间结构遭到 试控制自变量、观察和检测
(2)设计方案ຫໍສະໝຸດ 项目 材料实验组对照组 等量的同一种底物
试剂
与底物相对应的酶 溶液
新知探究(一) 酶的高效性和专一性 【探究·深化】
[问题驱动] 1.验证酶的高效性 在比较肝脏研磨液(过氧化氢酶)和FeCl3对过氧化氢的 催化效率实验中(如图),试管甲产生的气泡比试管乙多, 说明 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 。
2.验证酶的专一性 (1)实验验证:淀粉和蔗糖不是还原糖,但淀粉水解后会生成麦芽糖,蔗糖水 解后会产生葡萄糖和果糖,麦芽糖、葡萄糖、果糖都是还原糖。下表为比较新鲜 唾液(唾液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催化作用实验,请分析:
操作步骤 可溶性淀
高中生物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课件必修1.ppt

继续起催化作用,就像在活酵母细胞中一样
萨姆纳
酶是蛋白质
切赫、奥特曼
少数RNA也具有生物催化功能
一、酶的本质
结论: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 极少数酶是RNA。
细胞中每时每刻都进行着许多化学反
应,统称为细胞代谢。
思考: 酶在细胞代谢中起什么作用呢?
实验: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
2H2O2
2H2O + O2
二、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
作用:催化作用 本质: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速率实验
对照组 试管实编号验组
对照步骤实验
1
2
3
4
说明
变量
一 H2O2 浓度 3%
剂量
2ml
3% 3% 2ml 2ml
3% 无关变量
2ml
二 反应条件
常温
90℃
肝脏研 FeCl3 磨液
自变量
剂量 2滴清水 2滴清水 2滴 2滴
2 H2O常2温/高温 /Fe3+ /2过氧H化2氢O酶 + O2
实验原理:过氧化氢在常温或高温或铁离子或过 氧化氢酶的作用下都可分解成水和氧气。
实验目的:通过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分解 的快慢,了解酶的作用和意义。
1、常温下反应 2、加热 3、Fe3+做催化剂 4、过氧化氢酶
加入试管直接观察 酒精灯加热 滴加FeCl3溶液 猪肝研磨液(过氧化氢酶)
温度
pH
本节小结
酶在细胞代谢 中的作用
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酶的本质 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 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酶是蛋
白质,少数酶是RNA。
酶的特性 高效性 专一性
高中生物必修一教学课件:5.1.2酶的特性 (共26张PPT)

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1
2
3
3%可溶性淀粉
自温变度量
2ml
2ml
冰水中 37℃水浴
放置2min
2ml 60 ℃浴
唾液淀粉酶 碘液
1ml
1ml
1ml
摇匀混合,放置反应5min
1滴
1滴
1滴
因颜变色量
变蓝
不变蓝
变蓝
结论
唾液淀粉酶在37 ℃中活性最强
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酶促反应速率最快时的环境温度称为该酶
促反应的最适温度。
但是胃蛋白酶的最适pH为
1.5;
植物体内的酶最适pH在
4.5-6.5之间;
0
最适pH
pH
酶活性受pH影响示意图
PH过高、过低酶失活
酶活性受温度 影响示意图
酶活性受pH 影响示意图
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酶的活 性逐渐增强;
达到最适温度时,酶 的活性最高;
超过最适温度时,随 着温度的继续升高, 酶的活性逐渐下降。
课堂练习:
C 1.细胞内合成酶的主要的场所是( )
A.细胞质 C.核糖体
B. 线粒体 D. 内质网
课堂巩固
1、催化脂肪酶水解的酶是(B )
A 肽酶
B 蛋白酶
C 脂肪酶
D 淀粉酶
2、在测定胃蛋白酶的活性时,将溶
液pH值由10降到2的过程中,胃蛋
白酶的活性将(B )
A、不断上升
B、没有变化
C、先升后降
实验原理: 淀粉 淀麦粉芽酶糖
非还
原糖 蔗糖 不淀粉反酶应
还原糖
斐林试剂
砖红色沉淀
•1、所有高尚教育的课程表里都不能没有各种形式的跳舞:用脚跳舞,用思想跳舞,用言语跳舞,不用说,还需用笔跳舞。 •2、一切真理要由学生自己获得,或由他们重新发现,至少由他们重建。 •3、教育始于母亲膝下,孩童耳听一言一语,均影响其性格的形成。 •4、好的教师是让学生发现真理,而不只是传授知识。 •5、数学教学要“淡化形式,注重实质.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5章第1节1.1酶的作用和本质 课件(共15张PPT)

C 3、用某种酶进行有关实验的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酶的最适催化温度不确定 B.图2和图4能说明该酶一定不是胃蛋白酶 C.由图4实验结果可知酶具有高效性 D.由图3实验结果可知Cl-是酶的激活剂
名称 酶的本质 具有高 具有专 ××酶活性 酶的最适
是蛋白质 效性 一性 的影响
PH
组别
1
2 3、4
5、6
7、8
学生活动:各学习小组设计实验思路或方案
各小组 展示实 验方案 或思路
各小组相互 评价实验方
案或思路
思考并讨论:
1、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实验中,能否选择H2O2溶 液为底物?为什么?
2、探究温度对淀粉酶酶活性的实验中,能否选 用斐林试剂对实验结果进行检测?为什么?
√C. 加入缓冲液→加入底物→加入酶→保温并计时→一
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D. 加入底物→计时→加入酶→加入缓冲液→保温并计 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2、关于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
() B
A.不同酶的最适温度可能相同 B.随着温度降低,酶促反应的活化能下降 C.酶通过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来提高化学反 应速率 D.高温下酶失活是酶空间结构遭到破坏的结果
3、若用淀粉、蔗糖和淀粉酶来探究酶的专一性, 能否选用碘液对实验结果进行检测?为什么?
1、若除酶外所有试剂均已预保温,则在测定酶活力的 试验中,下列操作顺序合理的是 A.加入酶→加入底物→加入缓冲液→保温并计时→一段 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B. 加入底物→加入酶→计时→加入缓冲液→保温→一 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酶的特性 高效性、专一性、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
影响因素
温度、PH等
思考:活细胞都能合成酶吗?
高中生物同步课件:3.1 酶的制备及活力测定(中图版选修1)

(4)萨姆纳第一次证明了脲酶是蛋白质。(√)
栏目 导引
第三章
酶的制备及应用
二、酶的活力及测定方法 底物的消耗量 1.酶的活力:以单位时间内_______________ 产物的生成量 或者在单位时间内_______________来表示。 2.酶活力的测定 分光光度法 (1)方法:利用______________进行比色。
栏目 导引
第三章
酶的制备及应用
(2)实例 ①植物淀粉酶的制备及活力测定
使酶失活
栏目 导引
第三章
酶的制备及应用
钝化酶的活性使反应终止
3,5-二硝基水杨 酸试剂 黄褐色 520m 煮沸
栏目 导引
第三章
酶的制备及应用
想一想 进行酶活力测定时,出现了“恒温处理”、
“沸水加热”、“钝化处理”,是否矛盾?
活性达到最高;随后,随着温度的继续上升,
酶的活性迅速下降。A点和C点相比,虽然酶 的活性都很低,A点是低温条件,对酶的分子
结构无影响,随着温度的上升,其活性也会
不断上升,而C点是高温条件,当温度过高时, 会破坏酶的分子结构,使酶的活性发生不可 逆的变性。
栏目 导引
学反应,少数在________发挥作用。 细胞外 温度、酸碱性 3.影响因素:_______________等多种环境条
空间结构 件都可能影响酶的__________,导致酶变性, 直至丧失活力。
栏目 导引
第三章
酶的制备及应用
判一判 (1)人体内、参与物质分解的酶都可以在分泌
物中提取。(×)
(2)高温、低温、过酸和过碱等环境条件都能 改变酶的空间结构,导致酶变性失活。(×) (3)新采摘的甜玉米放在沸水中浸泡后,可使 甜味保持的时间长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 淀粉溶液
蔗糖溶液
验 二 加入新蔗鲜糖唾酶液1ml振荡,放入37℃恒温箱中保 步 温15min
骤 三 加入本尼迪特 振荡 热水浴2~3min
实验 现象
红 无黄 变色 化
红无黄变色化
结论 淀粉酶只能催化淀粉水解,不能催化蔗糖水解。
c、酶的作用受许多因素影响 1、温度
2、pH
酶 促
反
3、酶的浓度:反应速率随
酶的催化效率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 倍
该实验能得出什么结论?
为什么?
•为什么要用新鲜的肝脏或生的马铃薯块茎? •如果本实验中鸡肝或马铃薯块茎没有被制成 匀浆,你认为实验结果是否与本实验相同,为 什么?
实验二:探究淀粉酶和蔗糖酶对淀粉和蔗糖的水解作用
b、酶具有专一性
淀溶液
蔗糖溶液
一 1号试管中加入3mL 2号试管中加入3mL
作出假设 有化学性消化
设计实验 验证假设
得出结论 胃内有一种能消化肉的物质。
资料
19世纪,人们开始认识到酵母菌与酒精发酵有着密 切的关系.科学家发现正在发酵的葡萄酒中有酵母菌。
巴斯德是微生物学家,他认为酒精发酵是酵母菌代 谢活动的结果,主要强调细胞的整体作用。
李比希是化学家,认为发酵仅仅是一种化学反应, 与酵母菌的活动无关,最多只需要酵母菌中某种物质 的参与而已,这些物质只有在酵母细胞死亡并裂解后 才能发挥作用
•酶的本质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
•来源: 活细胞 •功能: 催化剂 •化学本质:多数是蛋白质类化合物,少
数是RNA。
➢酶和生命活动密切相关,几乎所有的生命过程都 有酶参加。
一路走来……
18世纪末 斯帕兰扎尼 喂食鹰实验
19世纪,巴斯德和李比希的争论
1897年,毕希纳的重大发现
1926年,美国萨母纳尔得到脲酶结晶(蛋白质)
20世纪80年代初,发现核酶(RNA) 科学是在不断地观察、实验、探索和争论中前进, 尤其是实验在科学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酶是生物催化剂 1、酶的催化机理
2、酶的特性
提出问题:酶作为生物催化 剂,与无机催化剂相比,哪
个效率更高?
实验一:比较过氧化氢酶与MnO2催化效率 a、酶具有高效性
衣料?( )
A.化纤 B.B纯毛D C.纯棉 D.真丝
(4)为了更好地除去衣物上的油渍,在洗衣粉中 还可以加入什么酶?
脂肪酶
B 6. 同一个体内的各类活细胞所含有的酶( ) A、种类有差异,数量相同 B、种类有差异,数量不同 C、种类无差异,数量相同 D、种类无差异,数量不同
C 7.细胞内合成酶的主要的场所是( )
酶为生 活添姿 彩
酶
一、酶的发现
观点:人们一直认为胃只有
物理性消化,而没有化学性 消化。
提出问题:究竟有没有化
学性消化?
斯帕兰扎尼实验
讨论:
1.这个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
鸟类的胃是否只有物理性消化,没有化学消化。
2.是什么物质使肉块消失了?
胃内的化学物质将肉块分解了。
实验一般设计思路
提出问题
胃除了物理性消化,还有化学性消 化吗?
应 速
率
酶浓度的升高而加快。
4、底物浓度:在一定浓度范围内, 酶
反应速率随浓度的升高而加快,但促反 应
达到一定浓度,反应速率不再变化速 率
酶的浓度 酶量一定
底物浓度
课堂练习:
1.人在发高烧时,常常食欲大减,最根本的原因是
A.所吃食物不能消化
( )C
B.胃没有排空
C.体温超过合适温度,消化酶的活性下降
D.吃药使人没有了胃口
2.胃蛋白酶在进入小肠后就几乎没有了催化作用,
A 主要原因是(
)
A.pH不适合
B.胃中已经起了消化作用,不能再起作用了
C.被小肠中的物质包裹起来,所以起不到催化作用
D.小肠中没有蛋白质可被消化
C 3.能够使唾液淀粉酶水解的是( )
A.淀粉酶
B.脂肪酶
C.蛋白酶
D.肽酶
4.关于酶的特性,下列表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A.细胞质 C.核糖体
B. 线粒体 D. 内质网
(D)
A.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 B.化学反应前后,酶的化学性质和数量不变 C.酶的催化效率很高,但易受温度和酸碱度影响 D.一旦离开活细胞,酶就失去催化能力
5.加酶洗衣粉中一般含有蛋白酶,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1)这种洗衣粉为什么能够很好地除去衣物上的
奶渍和血渍? (2)使用这种洗衣粉为什么要用温水? (3)含有蛋白酶的洗衣粉不宜用来洗涤下列哪些
阅读资料,请分析科学家的一般思路。
实验一般设计思路
提出问题
促使酵母菌发酵的是酵母菌细胞, 还是仅仅是酵母细胞中的物质?
作出假设 两位科学家作出不同的假设
设计实验 毕希纳通过实验结束了争论
得出结论
资料
毕希纳的研究过程
过程: 酵母细胞研磨 加水搅拌 加压过滤
无细胞的酵母汁
加入葡萄糖
现象:冒出气泡
结论:促使酒精发酵的是酵母中的某种物质,而 不是酵母菌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