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统训练教案

合集下载

小班感统训练教案

小班感统训练教案

小班感统训练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感觉统合的基本概念,认识到感觉统合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

2. 掌握感觉统合训练的基本方法,提高幼儿的感觉统合能力。

3. 培养幼儿的自我意识、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感觉统合的基本概念:感觉统合是指大脑对各种感觉刺激的整合和处理能力,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等。

2. 感觉统合训练的基本方法:包括感觉统合游戏、感觉统合器材训练、感觉统合环境创设等。

3. 感觉统合训练的实践操作:通过具体的游戏和活动,让幼儿体验感觉统合训练的效果。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员了解感觉统合的基本概念,掌握感觉统合训练的基本方法,能够进行感觉统合训练的实践操作。

2. 教学难点:如何创设适合幼儿的感觉统合环境,以及如何指导幼儿进行感觉统合训练。

四、教学准备:1. 教学场地:宽敞的教室,配备感觉统合训练器材。

2. 教学材料:感觉统合训练器材、教学PPT、教案等。

3. 教学对象:小班幼儿。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简单的热身活动,让幼儿放松身心,引入感觉统合训练的主题。

2. 感觉统合基本概念讲解:通过PPT展示和讲解,让幼儿了解感觉统合的基本概念。

3. 感觉统合训练方法学习:讲解感觉统合训练的基本方法,并通过实际操作让幼儿体验。

4. 感觉统合训练实践:分组进行感觉统合训练,教师巡回指导。

5. 总结与反馈:让幼儿分享感受,总结训练效果,为下次训练做好准备。

六、教学延伸:1. 感觉统合训练游戏设计:根据幼儿的兴趣和特点,设计感觉统合训练游戏,提高幼儿的感觉统合能力。

2. 感觉统合环境创设:通过环境布置,创造有利于幼儿感觉统合发展的氛围。

3. 家长沟通与合作:与家长保持良好沟通,共同关注幼儿感觉统合能力的发展,提供家庭训练建议。

七、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观察幼儿在感觉统合训练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兴趣和进步情况。

2. 结果性评价:通过专门的测试或日常观察,评估幼儿感觉统合能力的提升。

4到6岁儿童感统训练教案

4到6岁儿童感统训练教案

4到6岁儿童感统训练教案一、教学目标。

1.了解感统训练的概念和作用。

2.培养儿童的感觉统合能力。

3.提高儿童的动作协调能力。

4.促进儿童的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

二、教学重点。

1.感统训练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感统训练的基本动作和方法。

3.感统训练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

三、教学难点。

1.如何针对不同儿童进行感统训练。

2.如何将感统训练融入日常教学中。

四、教学准备。

1.教学材料,感统训练器材、音乐、游戏道具等。

2.教学环境,宽敞明亮的教室或活动场地。

3.教学人员,具有相关经验和专业知识的老师或教练。

五、教学过程。

1.感统训练的概念和作用(10分钟)。

通过简单的例子和图片,向儿童介绍感统训练的基本概念和作用,让他们了解感统训练是什么以及为什么要进行感统训练。

2.感统训练的基本动作和方法(30分钟)。

老师向儿童展示一些感统训练的基本动作和方法,如平衡训练、重力反馈训练、触觉训练等,让儿童亲自尝试并体验,引导他们探索不同感官的刺激和反馈。

3.感统训练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20分钟)。

通过讲解和讨论,让儿童了解感统训练对他们身体和智力发展的积极作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4.感统训练的实际操作(40分钟)。

老师根据儿童的不同特点和需求,设计一些适合他们的感统训练活动,如搭积木、走平衡木、玩感统球等,让儿童在游戏中进行感统训练,提高他们的感觉统合能力和动作协调能力。

5.感统训练在日常教学中的应用(20分钟)。

老师向家长和其他教育工作者介绍如何将感统训练融入日常教学中,如在课堂上增加一些感统训练的小游戏和活动,或者在家庭生活中给予儿童一些感统训练的指导和帮助。

六、教学总结。

通过本次教学,儿童了解了感统训练的基本概念和作用,掌握了一些感统训练的基本动作和方法,体验了感统训练的乐趣和效果,同时也了解了如何将感统训练融入日常教学和生活中。

希望通过感统训练的学习和实践,能够促进儿童的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提高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质量。

感统训练教案(20篇)

感统训练教案(20篇)

感统训练教案(20篇)导读1.前庭功能失调:这时候,孩子会表现的非常好动,注意力不集,爱做一些小动作,而且还很难与其他同学相处。

而有些孩子甚至还会出现语言发展迟缓,说话晚,语言表达困难等。

2.视觉统合失调:宝宝能够长时间地看动画片,但是却无法流利地进行阅读,写字时偏旁部首容易颠倒,甚至不认识字。

3.听觉统合失调:表现为对别人的话听而不闻,丢三落四,经常忘记老师说的话和留的作业等。

感统训练教案第1篇:活动名称:钻(趴、站)滚桶活动器材:塑料大滚桶活动目的:直接目的:刺激前庭和本体感,训练身体机能平衡协调本事。

适用班级:小、、大班导入:语言动作音乐:活动过程:钻滚桶:导师将滚桶打倒,让幼儿钻进滚筒,脚和身在内,头和手在外。

转滚桶:导师能够先用力推一下滚桶,在滚筒的旋转后,幼儿可借助自身的重量按必须方向滚动。

反转滚桶:能够向相反方向滚动。

结束:器材归位:将滚桶放回原位立好。

延伸活动:①趴滚桶:让幼儿趴在滚桶,导师抓着幼儿两脚作前后荡的动作,与大龙球同。

②站滚桶:让幼儿站在滚桶之上,导师双手牵着幼儿双手,然后让幼儿双手慢慢在滚桶上走动。

注意事项:①在幼儿没有钻好或站稳前,不要让滚桶滚动;②整个过程要时刻注意幼儿的安全。

感统训练教案第2篇:把豆袋或类似的玩具扔进1米距离左右远的大盒子训练目的:手臂运动本事手眼协调本事,学习向着目标抛掷物件。

训练要求:能连续5此把豆袋或类似的玩具扔进1米距离外的大盒子。

难度设置:A.开始时把距离设短一点,如只要求儿童站在距离大盒子一步或两步的距离;B.逐渐地把距离拉大;C.逐渐地把大盒子换成小一点的盒子。

帮忙给予:A.手把手地帮忙孩子投掷;B.只是在孩子姿势错误时才给予帮忙。

感统训练教案第3篇:在10厘米宽2米长的地面线条上走坚持身体平衡训练目的:平衡本事的控制。

训练要求:在地板上用不粘胶粘一条2米长10厘米宽的线条让孩子在线条上走。

难度设置:A.开始时只走一半的距离,允许偶尔走出界外;B.要求孩子走完全程,尽量不要走出界外。

幼儿感统训练教案

幼儿感统训练教案

幼儿感统训练教案感统训练是指通过刺激儿童感觉系统的发育、提高感觉系统的功能,以促进儿童身体发育和学习能力的一种方法。

本文将介绍一套幼儿感统训练教案,通过时长、频次、内容有机结合,帮助幼儿全面发展。

一、训练目标幼儿感统训练的目标是促进幼儿感觉系统的发育和功能提高,培养幼儿的平衡力、协调性、注意力和专注力等。

通过训练,能促进幼儿身体协调性和学习能力的提高。

二、训练时长与频次感统训练最好每天进行,每次训练时长为20-30分钟。

可以根据幼儿的时间安排和身体情况,在早晨或放学后进行训练。

保持每天的训练频次和时长,有助于感统训练的效果。

三、训练器材准备进行感统训练需要准备一些简单的器材,如球、绳子、平衡板、枕头等。

这些器材能够提供不同的刺激,帮助幼儿感受不同的触感和平衡力。

四、训练内容1:平衡训练平衡训练是感统训练的基础,可以通过站立、走路、跑步等方式进行。

可以使用平衡板或球来增加幼儿的平衡能力训练。

训练时可让幼儿尝试站立在一个脚上,或者捧着一个球走路,通过不同的方式提高幼儿的平衡能力。

五、训练内容2:触觉训练触觉训练可以通过使用不同的器材来进行。

可以让幼儿洗手、感受冷热水的温度变化,或者用毛巾拧水等。

这些训练能够刺激幼儿的触觉系统,提高幼儿对触感的敏感度。

六、训练内容3:听觉训练听觉训练可以通过听音乐、听故事等方式进行。

可以选择适合幼儿年龄的音乐,引导幼儿用音乐感受节奏,或者让幼儿进行听觉记忆的训练。

这些训练可以提高幼儿的听觉敏感度和集中注意力的能力。

七、训练内容4:视觉训练视觉训练可以通过观察画面、找图案等方式进行。

可以使用卡片或者图片来进行训练,引导幼儿观察细节、辨别图案等。

这些训练能够刺激幼儿的视觉系统,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和注意力。

八、训练内容5:动作训练动作训练可以通过跳跃、爬行、攀爬等方式进行。

可以让幼儿进行不同的动作训练,如爬行过隧道、攀爬架子等。

这些训练能够提高幼儿的肌肉力量和协调性。

九、训练内容6:口腔训练口腔训练可以通过吹气球、吹口哨等方式进行。

儿童感统训练教案(共3篇)

儿童感统训练教案(共3篇)

儿童感统训练教案(共3篇)第一篇一、教学目标1.了解感统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提高儿童感知、处理、反应的能力。

3.促进儿童身体协调、平衡和动作控制的发展。

二、适用年龄●3-13岁的儿童三、教学准备1.感统工具:响铃、毛毯、绷带、气垫、小球等。

2.音乐播放设备:用于配合某些感统训练活动。

3.宽敞的活动场地:以确保儿童有足够的空间进行感统活动。

四、教学步骤1. 导入(10分钟)●游戏式活动:进行一些简单的游戏,如找物品、跳舞等,引导儿童进入活动状态。

2. 感统认知(15分钟)●讲解:通过简单易懂的语言介绍感统的概念,强调感统对儿童发展的重要性。

●图示:利用图片或实物示范感统的各个方面,让儿童直观了解。

3. 感统训练活动(40分钟)3.1 触觉感统●活动1:在脚底轻轻滚动小球,增强足底触觉。

●活动2:用绷带将手腕绑起,进行触觉刺激。

3.2 运动感统●活动3:利用气垫进行平衡训练,鼓励儿童保持身体平稳。

●活动4:进行简单的瑜伽动作,提高儿童身体控制力。

3.3 听觉感统●活动5:使用响铃进行听觉刺激,让儿童根据声音进行动作反应。

●活动6:聆听不同音乐,模仿音乐的节奏进行运动。

4. 整合感统活动(15分钟)●整合训练:设计综合性活动,包括触觉、运动和听觉感统的元素,让儿童综合运用感官进行活动。

5. 总结与放松(10分钟)●感想分享:让儿童分享他们在感统训练中的感受和收获。

●冥想放松:进行简单的冥想放松活动,让儿童放松身心。

五、评估与调整●观察:观察儿童在活动中的参与度、配合度和表现。

●反馈:听取老师和家长的反馈,根据儿童的实际情况调整感统训练方案。

六、家庭延伸●提供简单的家庭感统训练活动,鼓励家长与儿童一同参与。

七、注意事项●确保所有活动都是适应儿童年龄和发展水平的。

●保证活动场地的安全性,避免儿童在活动中受伤。

第二篇一、教学目标1.培养儿童感知、处理和反应的能力。

2.促进儿童身体协调、平衡和运动控制的发展。

感统训练教案

感统训练教案

感统训练教案感统训练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感统训练的概念和作用。

2.掌握感统训练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3.提高学生的感知能力和综合能力。

二、教学内容1.感统训练的定义和作用。

2.感统训练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3.感统训练的实践活动。

三、教学步骤1.导入(5分钟)介绍感统训练的概念和作用,引导学生对感知进行思考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兴趣。

2.讲解(10分钟)详细讲解感统训练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触觉训练:通过触摸不同材质的物体,提高触觉敏感度和判断能力。

(2) 压力训练:通过适度的压力刺激,促进身体的平衡感和协调能力。

(3) 振动训练:通过震动刺激,激活神经系统,增强感知能力。

(4) 视觉训练:通过观察和辨认不同颜色、形状和大小的物体,提高视觉感知和辨别能力。

3.实践活动(30分钟)设计一系列的感统训练活动,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 触觉训练活动:将不同材质的物体放置在盒子里,让学生通过触摸来辨认物体是什么。

(2) 压力训练活动:使用健身球或泡沫板等工具,让学生进行平衡训练和体位调整。

(3) 振动训练活动:使用按摩器或震动球等工具,让学生体验身体的震动刺激。

(4) 视觉训练活动:设计一些视觉辨认游戏,让学生通过观察和辨别来提高视觉感知能力。

4.总结归纳(10分钟)让学生总结感统训练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分享他们在实践活动中的体验和感受。

5.拓展延伸(5分钟)介绍感统训练的其他应用领域,如儿童教育、特殊教育等。

四、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和讨论的参与度,评价他们对感统训练的理解程度和掌握情况。

五、教学资源1.各种不同材质的物体。

2.健身球、泡沫板。

3.按摩器、震动球。

4.视觉辨认游戏。

六、教学反思在设计实践环节时,要注意活动的连贯性和循序渐进性,确保学生能够逐步掌握感统训练的技巧和方法。

同时,也要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够从感统训练中获得积极的成长和发展。

小班感统训练精品教案感统训练精品教案优秀

小班感统训练精品教案感统训练精品教案优秀

小班感统训练精品教案感统训练精品教案优秀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感统训练指导手册》的第二章节,详细内容主要围绕小班幼儿的感官整合能力进行训练,包括视觉、听觉、触觉、本体感觉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不同的实践操作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提高感官的敏感度和协调性。

二、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认识和了解自己的感官,提高感官的敏感度和协调性。

2. 培养幼儿在集体活动中与人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

3. 激发幼儿对感统训练的兴趣,培养自主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高感官的整合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丰富的实践活动,培养幼儿的感官敏感度和协调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感官球、触感板、音阶琴、彩虹伞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以一个有趣的感统游戏开始,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感官的乐趣。

2. 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讲解感官球的玩法,引导幼儿关注视觉、触觉等感官的协调。

3.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进行触感板、音阶琴等感统训练,提高幼儿的感官敏感度。

5. 创意手工(10分钟):让幼儿利用学具制作属于自己的感统玩具,培养动手能力。

6. 游戏互动(10分钟):组织集体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巩固所学内容。

六、板书设计1. 感统训练精品教案2. 副小班幼儿感官整合能力训练3. 内容:a. 感官球b. 触感板c. 音阶琴d. 彩虹伞4. 教学目标、难点与重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设计一个属于自己的感统游戏,与家长一起完成。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家长在家中为幼儿创造感统训练的机会,将所学内容融入日常生活。

同时,可组织家长座谈会,分享感统训练的经验和方法。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计2. 教学过程中的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3. 作业设计和拓展延伸的落实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实践情景引入的设计实践情景引入是吸引幼儿注意力、激发兴趣的关键环节。

[小班感统训练教案]感统训练教案

[小班感统训练教案]感统训练教案

[小班感统训练教案]感统训练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依据《幼儿感统训练手册》第三章节,详细内容包括:认识感觉统合,了解感统训练的重要性;通过实践游戏,训练幼儿的触觉、视觉、听觉、平衡觉和本体感觉;着重提升幼儿的身体协调性、注意力集中和自我控制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感觉统合的概念,认识到感统训练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2. 通过各种感统游戏,提高幼儿的触觉、视觉、听觉、平衡觉和本体感觉的敏感度。

3. 培养幼儿团队协作精神,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自主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幼儿在游戏中充分调动各种感官,提高感统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各种感统游戏,让幼儿在实践中体验感觉统合的重要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触觉板、平衡木、小球、音乐播放器、画笔、画纸等。

2. 学具:幼儿用书《感觉统合训练手册》。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触觉板游戏,让幼儿在轻松的氛围中了解触觉的重要性。

2. 例题讲解(10分钟)利用平衡木、小球等教具,讲解感觉统合的概念,引导幼儿关注自身感觉。

3.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进行感统游戏,如:视听辨别、平衡行走、抓球游戏等。

邀请幼儿分享游戏心得,引导他们认识到感觉统合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5. 情景再现(5分钟)设计一个综合性的感统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感觉统合训练2. 内容:感觉统合:触觉、视觉、听觉、平衡觉、本体感觉游戏项目:触觉板、平衡木、小球、视听辨别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设计一个家庭感统游戏,让幼儿在家中与父母共同完成。

2. 答案:(示例)游戏名称:抓球接力游戏规则:家长与幼儿分别站在两端,家长将球滚向幼儿,幼儿用盆接住球后,快速跑向家长,将球传递给家长。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每个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在感统方面的优点和不足,为后续教学提供依据。

2. 拓展延伸:结合幼儿的兴趣和需求,设计更多有趣的感统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不断提升感统能力。

68个感统训练实操教案,家长和康复师必备

68个感统训练实操教案,家长和康复师必备
指导重点
1. 必须前项滚筒及游戏隧道的游戏都很熟练时,才可以进行此游戏。2. 进行时,指导者可以跳动跳床,增加前庭重力感的刺激。3. 孩子也可以自己在滚筒内摇动,来增加触觉和重力感的刺激。
延伸活动
滚筒也可以放在床铺上或沙发上滚动,指导者甚至可以推动或摇动沙发。使孩子的固有感觉刺激加强。
附 注
此游戏每次约进行20分钟,每周约进行二次。
延伸活动
可以用小型弹力球,放置于孩子的背后,让他自己去滚动。也已将气球放在他的屁股下,鼓励孩子设法坐破气球。
附 注
此游戏每次约20分钟,每周约进行三至四次。
活动设计7坐坐大龙球
适用儿童
身体协调不良。
活动器材
大龙球。
活动目标
让孩子坐在大龙球上,协助他自己主控重力感,对前庭感觉机能的建立帮助较大。同时,孩子可以发挥身体的自我保护功能,联系伸展和保持平衡,对多动和身体协调不佳的孩子,帮助最大。
活动器材
大龙球。
活动目标
孩子在大龙球滚动的压力下,可以强化各部位触觉和大脑的协调能力,更可以在不断的转动中,建立较好的身体形象。
指导重点
1.让孩子趴卧或仰躺地上,指导者以大龙球放置在他身上,慢慢作前后左右的滚动,或在中间做轻轻压挤。2.对敏感度较强的孩子,压背部(趴卧)比压腹部(仰躺)容易接受些。3.可以尝试压压孩子足部,由于足部离大脑最远,有助大脑和身体间的协调。4.上下、前后、左右滚压对孩子脑子前庭网膜的觉醒有很大的帮助。5.与三明治游戏一样。不仅对敏感儿有帮助,对触觉反应迟钝儿,也有刺激其复苏的功效。
指导重点
1. 指导者和孩子共同站上平衡器。两人双手紧握,互相保持平衡。2. 由于采用站姿时,重力感通常较不稳定,两人配合的动作对相互合作关系的建立颇有帮助。3. 观察孩子在运作时,头、手、脚、躯干的适应反应。4. 摇晃时可以先练习由指导者带动孩子,再由两人以同一速度,配合彼此摇动的韵律。

小班感统训练教案(5篇

小班感统训练教案(5篇

小班感统训练教案(5篇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幼儿发展特点,结合感统训练的理论,选取《幼儿园感统训练指导手册》中的第3、4、5章内容进行教学。

具体内容包括:1. 第3章:触觉感知训练,主要包括触觉识别、触觉记忆和触觉辨别等内容。

2. 第4章:前庭觉训练,主要包括平衡木、旋转木马和摇头晃脑等活动。

3. 第5章:本体觉训练,主要包括爬行、翻滚、跳跃和投掷等活动。

二、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提高触觉、前庭觉和本体觉的感知能力,促进感觉统合发展。

2. 培养幼儿的协调性、灵活性和平衡性,提高身体素质。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自信心,增进同伴关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触觉识别、前庭觉平衡和本体觉协调。

2. 教学重点:通过各种活动,培养幼儿的感觉统合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触觉板、平衡木、旋转木马、软垫、球类、绳子等。

2. 学具:每人一个触觉板、一个球、一根绳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组织幼儿在触觉板上进行“找不同”游戏,引导幼儿关注触觉感知。

2. 例题讲解(10分钟)以触觉识别为例,讲解触觉板的用法,引导幼儿在触觉板上进行触觉识别。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为三组,分别进行触觉识别、前庭觉平衡和本体觉协调的训练。

六、板书设计1. 触觉识别:触觉板、球类、绳子等。

2. 前庭觉平衡:平衡木、旋转木马等。

3. 本体觉协调:爬行、翻滚、跳跃和投掷等活动。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在家庭中,与家长一起进行触觉识别游戏。

(2)在户外活动时,尝试进行前庭觉平衡训练。

(3)与同伴一起进行本体觉协调练习。

2. 答案:(1)触觉识别:找出触觉板上的不同物品。

(2)前庭觉平衡:在平衡木上保持平衡。

(3)本体觉协调:完成爬行、翻滚、跳跃和投掷等活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1)组织家长参与感统训练活动,增进家长对幼儿感觉统合发展的了解。

感统训练教案

感统训练教案

感统训练教案通过感统训练可以帮助孩子提高感官系统的整合能力,促进身体和大脑的发展。

下面是一个感统训练教案的示例,旨在帮助教师进行感统训练活动的设计和实施。

教案主题:感统训练目标学生年龄:3-6岁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发展身体协调能力,提高运动技能。

2. 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和专注力。

3. 提升学生的感觉整合能力,促进大脑发展。

教学准备:1. 感统训练工具和材料,如平衡板、球、桶等。

2. 音乐和音乐播放器。

3. 游戏道具,如彩色标签、数字卡片等。

教学步骤:1. 热身活动(10分钟):- 通过播放活动音乐,让学生跳舞和做简单的体操动作,活跃身体。

- 教师可以提出各种动作指令,例如“跳跃”、“转圈”等,让学生模仿动作。

2. 平衡训练(15分钟):- 将平衡板放在地上,让学生轮流站在上面尽量保持平衡。

- 可以逐渐增加难度,如要求学生闭上眼睛或站在一个脚上。

- 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进行示范,引导他们注意身体平衡感觉。

3. 触觉训练(10分钟):- 配备不同材质的球,如绒毛球、橡胶球等。

- 让学生将球传来传去,通过触觉感受球的不同质地。

- 可以增加难度,例如要求学生闭上眼睛或将球传递给指定的人。

4. 视觉训练(15分钟):- 使用彩色标签或数字卡片,让学生进行分类和配对活动。

- 将标签或卡片分散放在地上,学生需要快速找出相同颜色或数字的标签。

- 可以逐渐增加难度,增加标签或卡片的数量。

5. 听觉训练(10分钟):- 播放不同声音(如钟声、汽车声等)的音频。

- 让学生闭上眼睛,尽量准确地辨认出这些声音。

- 鼓励学生描述声音的特点和来源。

6. 放松活动(10分钟):- 播放轻松的音乐,让学生躺下或坐下,进行深呼吸和放松练习。

- 可以引导学生想象自己正在一个美丽、安静的地方。

扩展活动:- 组织感统训练活动,如攀爬、游泳等。

- 利用户外环境进行感统训练,如跳绳、投掷球等。

总结:感统训练对于学生的身体和大脑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68个感统训练实操优质教案,家长和康复师必备

68个感统训练实操优质教案,家长和康复师必备

68个感统训练实操优质教案,家长和康复师必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感统训练实操优质教案》第二章节,详细内容为“触觉感知训练”。

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掌握触觉感知重要性和训练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解触觉感知概念及其在日常生活中应用。

2. 培养学生通过感统训练提高触觉敏感度和辨识能力。

3. 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感统训练,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氛围中掌握触觉感知训练方法。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触觉敏感度和辨识能力,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触觉感知板、触觉球、沙包等。

2. 学具:学生分组,每组准备触觉感知板、触觉球、沙包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让学生闭眼触摸不同材质物品,猜出物品名称,引出触觉感知重要性。

2. 理论讲解(10分钟):讲解触觉感知概念、作用以及训练方法。

3. 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触觉感知板,展示如何进行触觉感知训练。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触觉感知训练,教师巡回指导。

5. 小组讨论(10分钟):讨论训练过程中心得体会,分享成功经验。

六、板书设计1. 触觉感知概念2. 触觉感知训练方法3. 小组讨论心得体会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日常生活,设计一个触觉感知训练游戏,并说明游戏规则。

答案示例:游戏名称:摸物猜名游戏规则:将不同材质物品放入一个不透明袋子中,参与者闭眼从袋子中摸出一个物品,猜出物品名称。

每猜对一个得10分,最终得分最高者获胜。

2. 课后实践:在家中进行触觉感知训练,记录训练过程和心得体会。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次课程中学生参与度较高,但部分学生在触觉感知训练中仍存在一定难度,需要在今后教学中加强指导。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其他感统训练方法,如视觉、听觉、前庭觉等,提高综合感知能力。

同时,鼓励学生将感统训练融入日常生活,提高生活质量。

感统训练课程教案

感统训练课程教案

感统训练课程教案教案名称:感统训练课程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感统训练的概念和意义;2. 学习常见的感统训练方法;3. 掌握感统训练的基本技巧;4. 培养学生的感觉觉察和协调能力。

教学内容:1. 什么是感统训练:感统训练是一种通过刺激感觉系统来培养感觉觉察和协调能力的训练方法。

2. 感统训练的意义:感统训练可以帮助儿童或运动员提高运动技能、增强身体协调能力、改善注意力和专注力等。

3. 常见的感统训练方法:- 平衡训练:通过平衡板或其他平衡器材进行平衡训练,提高身体的稳定性和平衡感。

- 触觉训练:通过触觉刺激,如触摸不同材料、触摸不同温度的物体等,提高触觉感知和控制能力。

- 姿势训练:通过不同姿势的训练,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柔韧性。

- 眼球运动训练:通过眼球运动训练,提高视觉感知和注意力。

- 听觉训练:通过听觉刺激,如听不同频率的声音,训练听觉感知和定位能力。

4. 感统训练的基本技巧:- 渐进式训练:根据学生的能力和反应,逐步增加训练难度和强度。

- 频繁训练:每周进行多次训练,持续进行,才能获得良好效果。

- 多种刺激组合:利用多种感觉刺激进行训练,如视觉、听觉、触觉等刺激的组合,可以更好地促进感官系统的整合和协调。

- 个性化训练: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进行个性化的感统训练计划。

教学步骤:1. 导入:介绍感统训练的概念和意义,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介绍常见的感统训练方法,以及每种方法的目的和适用对象。

3. 示范感统训练的基本技巧,如平衡训练时保持身体的平衡、触觉训练时用手触摸不同材料等。

4. 组织学生进行感统训练实践,分组进行不同训练项目,教师进行指导和辅导。

5. 结束:学生分享感统训练的体验和效果,总结本节课的内容。

教学资源:1. 平衡板或其他平衡器材;2. 不同材料、不同温度的物体;3. 视觉、听觉刺激器材。

评估方法:1. 观察学生在实践中的表现,包括姿势的准确性、平衡感、触觉感知等方面。

小班感统训练教案(5篇

小班感统训练教案(5篇

小班感统训练教案(5篇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幼儿感统训练指导手册》第五章内容,主要围绕小班幼儿的感觉统合能力进行训练。

详细内容包括:触觉感知、前庭觉训练、本体觉练习、视觉追踪和听觉辨识。

二、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提高触觉、前庭觉、本体觉、视觉和听觉的感知能力。

2. 培养幼儿在集体活动中与同伴相互协作、分享快乐的能力。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注意力、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触觉感知、前庭觉训练、本体觉练习。

教学重点:视觉追踪、听觉辨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触觉板、平衡木、瑜伽球、彩色球、铃铛、音乐播放器等。

2. 学具:画纸、画笔、手工材料、眼罩、耳塞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触觉感知游戏,让幼儿闭上眼睛,触摸不同的物品,猜一猜是什么,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 触觉感知训练:使用触觉板,让幼儿在上面行走,感受不同触感,提高触觉敏感度。

3. 前庭觉训练:让幼儿在平衡木上行走,或在瑜伽球上保持平衡,锻炼前庭觉。

4. 本体觉练习:组织幼儿进行徒手操、拍球等游戏,加强本体觉。

5. 视觉追踪:让幼儿观察彩色球在不同方向的运动,提高视觉追踪能力。

6. 听觉辨识:播放不同类型的音乐和声音,让幼儿辨识,锻炼听觉。

7. 例题讲解:以触觉为例,讲解如何通过触觉感知区分不同物品。

8. 随堂练习:分组进行触觉、前庭觉、本体觉、视觉和听觉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1. 触觉感知:触觉板、物品触摸游戏。

2. 前庭觉训练:平衡木、瑜伽球。

3. 本体觉练习:徒手操、拍球。

4. 视觉追踪:彩色球。

5. 听觉辨识:音乐、声音。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完成一个触觉感知游戏,记录下感受。

2. 答案:根据实际情况填写。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家长在生活中多提供感统训练的机会,如让孩子帮忙做家务、参与户外活动等。

同时,教师可组织相关主题活动,巩固所学知识。

感统训练教案(20篇)

感统训练教案(20篇)

感统训练教案(20篇)训练目的:身体协调本事,前庭功能的刺激。

训练要求:能够倒着穿过呼啦圈,左右腿交替进行。

难度设置:A.开始时让孩子正着穿过呼啦圈,逐渐转变为倒着穿过;B.让孩子先用一条腿穿过呼啦圈,再逐渐转变为左右腿交替进行。

帮忙给予:1.训练者可以用手扶持孩子的腰部,帮助孩子保持平衡;2.训练者可以在呼啦圈两侧放置支撑物,帮助孩子保持平衡;3.让孩子自我尝试独自进行训练。

训练目的:提高孩子的观察力和数学能力。

训练要求:使用同样的钮扣或围棋子进行猜数和计数练。

难度设置:1.猜猜手里有多少钮扣,数量逐渐增多;2.在桌子上放置不超过10个钮扣,让孩子分别观察左右手盖住的数量,然后计算总数。

帮忙给予:1.对于猜数游戏,家长可以适当增加或减少钮扣的数量,以适应孩子的能力;2.对于计数练,家长可以在左右手盖住的钮扣上方放置标记,帮助孩子更好地分辨数量。

注意事项:1.家长需要注意孩子的兴趣和情绪,适时调整游戏难度;2.对于年龄较小或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可以适当减少游戏次数。

2.改写每段话。

五、《寻宝贝》(分类练)目的:通过分类练,帮助孩子研究按物品的种类进行分类,并逐步自我分类。

材料:小塑料袋或小篮子。

要点:1)在户外或公园里,家长可以带领孩子拣拾一些孩子感兴趣的东西,如树叶、花朵或小石头等。

家长可以同孩子一起拣,让孩子感到有趣。

2)展示拣回来的宝贝,指导或提示孩子将物品进行分类,并说出名称。

3)家长可以讲些故事给孩子听,让孩子更好地理解分类的概念。

4)回家后要注意洗手,告诉孩子讲卫生的重要性。

5)家里的物品也可以用来进行分类练。

感统训练教案第8篇:《小小蛋糕师》(比较练)目的:通过比较练,帮助孩子研究区分厚和薄,并进行并列排序。

材料:彩泥、牙签或面团(也可用被子或书代替)。

要点:1)家长和孩子可以一起当“蛋糕师”,用彩泥做生日蛋糕。

2)根据顾客(家里其他成员)的要求,制作出一个三层的和一个一层的蛋糕。

最全感统训练教案

最全感统训练教案
感觉统合课上流程
一、相识礼仪:
所需时间:5 分钟
具体方法:教师通过语言和肢体动作进行示范,请孩子模仿。 主要内容:问好、介绍或家庭活动检验。 活动建议:可分为三阶段进行,每四节课为一个阶段。
一阶段先启发引导孩子们每次见面主动、热情地与他人打招呼,握手或拥抱,以教师的行 为为宝宝做示范,为宝宝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配上背景音乐进行。
附 此游戏每次约 20-30 分钟,每周约进行二至四次。
5

活动设计 3: 俯卧大龙球
适用儿 身体协调不良,多动症

活动器 大龙球

活动目 标
俯卧在大龙球上,强化前庭体系机能及颈部张力,调适重力感的 讯息,对触觉敏感或迟钝儿,多动症孩子帮助较大。自闭儿如能 适应,在训练的中后期也可以加入此游戏。
1.让孩子俯卧在大龙球上,头部抬高,视线向前方,指导者由后
2
二、万象组合训练课程
班级名称
适用范围
活动内容及动作目标
芝麻开门班 (小班)
1.5 岁 — 3 岁
“芝麻开门班”将通过小豆袋旅行记、寻宝追踪、 阿里巴巴寻宝、运宝藏等一系列生动活泼的游 戏,带领宝宝进入感觉统合游戏世界。在集体和 单项活动中帮助宝宝练习左右伸展、旋转、推拉、 钻爬、饶物跑、跳跃、双脚合并跳、跨跳、丢掷 等动作,进而促进宝宝身体运动的协调性。

附 此游戏每次约 20 分钟,每周约进行三至四次。

活动设计 6: 仰躺大龙球
适用儿 多动症,身体协调不良。。

活动器 大龙球

活动目 标
仰卧可以强化前庭体系机能,调整重力感的讯息。所以采用此姿 势对固有感觉和本体感的刺激作用很大。对身体协调不良和多动 症的孩子,都有特殊的效果

感统课教案完整版

感统课教案完整版

感统课教案完整版一、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了解感觉统合的基本概念,提高他们对自身感觉的认识。

2.通过游戏和活动,锻炼学生的感觉统合能力,提高注意力、协调性和平衡能力。

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增强自信心和自我控制能力。

二、教学内容1.感觉统合概念介绍2.感觉统合训练游戏3.感觉统合训练活动三、教学过程第一环节:热身活动1.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热身运动,如跳绳、捉迷藏等,让学生充分活动身体,提高兴奋度。

2.教师带领学生做简单的拉伸运动,预防运动损伤。

第二环节:感觉统合概念介绍1.教师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向学生介绍感觉统合的概念,让学生了解感觉统合的作用和重要性。

第三环节:感觉统合训练游戏1.游戏一:抛接球游戏目的:锻炼学生的手眼协调能力。

游戏规则:学生分为两队,每队成员站成一排,教师将球抛给第一个学生,第一个学生接住球后迅速传给第二个学生,以此类推,一个学生将球传回给教师。

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次数最多的队伍获胜。

2.游戏二:穿越障碍游戏目的:锻炼学生的平衡能力和协调性。

游戏规则:学生分为两队,每队成员轮流穿越障碍物,如跳过绳子、钻过呼啦圈等。

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次数最多的队伍获胜。

3.游戏三:盲人摸象游戏目的:锻炼学生的触觉敏感度。

第四环节:感觉统合训练活动1.活动一:平衡木活动目的:锻炼学生的平衡能力和自信心。

活动规则:学生在平衡木上行走,尽量保持身体平衡。

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行走次数最多的学生获胜。

2.活动二:抓泡泡活动目的:锻炼学生的触觉敏感度和协调性。

活动规则:教师吹出泡泡,学生用手抓住泡泡。

在规定时间内,抓住泡泡数量最多的学生获胜。

3.活动三:穿越电网活动目的: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自信心。

活动规则:学生分组,每组学生需要穿越一张电网,电网上的每个空格只能被一个人占用。

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穿越的组别获胜。

2.学生分享自己在课程中的感受,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

3.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将课程所学运用到生活中,提高自己的感觉统合能力。

感统训练教案优秀7篇

感统训练教案优秀7篇

感统训练教案优秀7篇感统训练教案篇一活动名称:《猜钮扣》(计数练习)目的:训练孩子观察力,掌握数的组成。

材料:同样的10个钮扣(或用围棋子)。

要点:(1)“猜猜手里有多少钮扣?”家长手握2-6粒扣子,先摊开手掌让孩子注意看,很快将手握起问孩子“你看见几粒扣子?”如不能肯定,再让孩子看一次。

也可以让孩子握扣,家长来猜,进行比赛,提高孩子的兴趣,扣子数量根据孩子的能力可以逐渐增多。

(2)在桌子上分别放10粒以内的扣子(左右不能分别超过5个)分别用左右手盖住,抬起双手让孩子观察,在迅速盖上,然后让孩子说出两边分别是几粒扣子,合起来一共有几个。

(3)拿10以内任一数量的扣子给孩子看,然后把手放在背后分放在两只手中,并伸出一只手让孩子猜有几粒,或是让孩子先看一眼一眼再猜,猜到后伸出另一只手,让孩子猜有几粒扣子。

感统训练教学计划篇二活动名称:袋鼠跳活动器材:布袋。

活动目的:刺激前庭、手脚协调及本体感训练。

适用班级:小、中、大班导入:语言动作音乐:可播放有节奏的音乐或用语言提示:“我们是一群小袋鼠,今日要到前方去觅食物吃。

”活动过程:幼儿把袋子打开,一只腿先伸进去,踩到底,另一只腿再进去,两手拉袋子的边缘,向前跳跃。

结束是器材归位,将布袋放回原位。

延伸活动:可侧向跳或向后跳。

注意事项:①让孩子跳起来,离开地面。

②避免袋子过大而摔倒。

感统训练教学计划篇三训练主题:能学青蛙跳20厘米的距离10次训练目的:腿部运动本事重心及平衡本事。

训练要求:用不粘胶在地板贴两条平衡线,成人给孩子示例如何做青蛙跳几次,然后指导孩子模仿。

难度设置:A、开始时,线段间的距离应当短一点,让孩子容易达标;B、如果孩子不愿意合作,可引入食物奖励的办法,把奖励物放在落地的一端之线条上,孩子跳到线上就奖励;C、逐渐地把线段间的距离增大。

帮忙给予:1、身体协助;2、每一难度中如果孩子遇到问题,都要及时给予身体或口头上的指导,重复示例并注意提起孩子参与的兴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感觉统和训练方法感觉统合训练简案(一)[教学名称]大滑板上的倒溜滑梯[适用范围]前庭不足\平衡感不足\本体感不足[基本方法]让儿童俯卧在圆形滑车上头朝下,由大滑板的高处向下滑行.[注意事项]头部向下滑行时,儿童易害怕,可以在滑下后到达位置处用软垫保护他的安全.不强迫做,要尽量增加兴趣.[训练时间]每次约30分钟,每周进行.[延伸活动]在下滑的地方放一些小球,在滑行中让儿童抓球.......对儿童手眼协调及运动企划能力的训练很有帮助.(二)[教学名称]圆形滑车游戏][适用范围]前庭重力不足\本体感不足[训练方法]俯卧在圆形滑车上,用双手力量往前或往后划行,或左右旋转.俯卧在圆形滑车上,用双脚用力蹬墙......[训练时间]每次约10---15分钟[延伸活动]急旋转,让儿童坐在滑车上.......感觉统合训练计划一(一)前庭平衡*重度异常1、大滑板游戏,小滑板游戏30分钟2、吊缆游戏15分钟3、大陀螺游戏 5分钟4、大龙球10分钟,每周5-6次*轻中度异常1、大滑板+小滑板30分钟2、吊缆游戏10分钟3、大陀螺游戏 5分钟4、踩踏石游戏10分钟5、大陀螺游戏 5-10分钟,每周3-4次*家庭训练游戏1、小滑板游戏10-15分钟2、趴地推球(学前儿童趴地推球)50次/天,逐渐增加至500次/天(二)脑神经生理抑制困难*重度失常1、大滑板游戏,小滑板游戏30分钟2、大龙球的按摩挤压10分钟3、万象组合----跳、爬、钻、投4、乌龟垫10分钟,每周5-6次*轻中度失常1、大滑板、小滑板游戏30分钟2、大龙球的按摩挤压10分钟3、万象组合----跳、爬、钻、投10分钟,每周3-4次。

*家庭训练计划1、趴地推球50次---500次|天2、多玩沙、水、土、每周1次3、深呼吸:每天睡眠前深呼吸4、听一些节奏慢的音乐5、慢拍球游戏(三)触觉防御*重度失常1、小滑板游戏30分钟2、吊缆游戏15分钟3、大龙球游戏10分钟*轻中度异常1、小滑板游戏30分钟2、吊缆游戏15分钟3、大龙球游戏10分钟*家庭训练计划1、按摩球游戏10分钟2、抓痒游戏5分钟3、多洗澡、按摩、挤压游戏4、多做户外活动5、用暖风机吹头、身体、多用梳子梳头感觉统合训练计划二(四)发育期运用障碍*重度失常1、大滑板、小滑板游戏30分钟2、跳袋10分钟3、跳床10分钟4、万象组合--跳、走、爬、钻、投15分钟*轻中度失常1、大滑板、小滑板游戏30分钟2、跳床10分钟3、羊角球10分钟4、万象组合----跳、走、爬、钻、投15分钟*家庭训练计划1、羊角球10分钟2、跳绳10分钟3、跳床10分钟4、蜗牛平衡板(五)视觉空间和形态部分*重度失常1、大滑板、小滑板游戏30分钟2、吊缆(吊袋插棍)15分钟3、摇滚翘翘板5分钟4、蜗牛平衡板5、万象组合----跳1、走、爬、钻、投15分钟*轻中度失常1、大滑板、小滑板游戏30分钟2、吊缆(吊袋插棍)15分钟3、摇滚翘翘板5分钟4、蜗牛平衡板5、万象组合----跳1、走、爬、钻、投15分钟*家庭训练计划1、蜗牛平衡板游戏2、摇滚翘翘板、投球游戏3、大龙球游戏(六)重力不安全症*重度失常1、大滑板、小滑板游戏30分钟2、大陀螺5分钟3、羊角球游戏10分钟4、大龙球游戏10分钟5、跳床10分钟6、万象组合----跳、走、爬、钻、投15分钟*轻中度失常1、大滑板、小滑板游戏30分钟2、大陀螺5分钟3、羊角球游戏10分钟4、大龙球游戏10分钟5、跳床10分钟6、万象组合----跳、走、爬、钻、投15分钟*家庭训练计划1、跳床2、跳袋3、羊角球4、跳绳、(以上项目任选训练时间30分/天)感统训练教案(三)教学内容:趴地推球教材分析:孩子前庭不足,会出现身体活动受影响,笨手笨脚.不听指挥,视觉神经系统都会扭曲,形成阅读及听写上,书上写上困难.教学目标:通过感统训练使孩子逐渐走出前庭神经不佳,学习困难的困境,逐渐提高身体行动及左右脑思考陷入混乱局面。

教学重点:保持与墙面距离。

教学难点:让孩子头抬高,双手架起。

教学准备:篮球,垫子。

课时安排:总二课时教学设计:1.带领孩子做热身运动,巩固上节科所学内容。

2.游戏导入课题,激发孩子活动兴趣。

3.让孩子俯卧在圆形滑板上或趴在软垫上,距墙面约60---100公分,头抬高,用双手反复向墙壁推球。

4.据孩子活动能力,逐渐增加推球次数,每天20---500次不等。

5.简结孩子学习情况后结束。

教学反思:对于中枢神经发育较好的孩子,可适当增加难度。

感觉统合训练的具体内容:* 通过玩沙;玩土;涂色;塑粒、木屑、纸片、米等的触摸;翻滚;抓推来强化孩子的辨识力。

以抓痒、刷身、冰袋、梳头、吹风、球池、大龙球滚压等来完成对触角敏感或不足、自闭症的矫正。

* 身体跷跷板、坐卧大龙球、倾斜垫上滚和隧道来完成对孩子触觉敏感和迟钝、多动、身体协调不良的矫正。

* 跳跳床的多种玩法,如跳床接物来完成对孩子平衡反应、运动策划、大肌肉运动、视觉运动、眼球运动的训练。

* 平衡台的多种玩法及吊缆的多种玩法,来完成对前庭固有感觉不足及矫正重力平衡感的训练。

* 走平衡板、走直线、走脚步踏石及投、拍、爬的万象组合综合活动来纠正手脚及身体协调不足。

感觉统合训练的积极作用(二):这个问题分几个方面来回答:1、儿童成长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及原因2、感觉统合的概念3、感觉统合失常的表现4、感觉统合失常的生理基础5、感觉统合不足的危害6、感觉统合不足的对策感觉统合的器材和及功能:滑梯:强烈刺激孩子的前庭体系、头部、颈肌同时收缩,促进身体保护伸展行为的成熟。

增进触觉、视觉平衡的发展。

三角形滑车:调节前庭感觉和触觉,引发丰富的平衡反应,运动中大量的视觉情报体感,使整体感觉统合运动功能积极发展。

方形滑车:调节前庭感觉和触觉,引发丰富的平衡反应,运动中大量的视觉情报、脊髓及四肢的本体感,使整体感觉统合运动功能积极发展。

圆形滑车:双手滑行、连结车阵、手搭肩、搬运、玩法多样,随心所欲。

大陀螺:高级前庭平衡训练器。

强力刺激孩子左右脑发展。

平衡触觉板:各种不同形状的触点可刺激孩子的脚部神经及全身触觉感。

可任意变换,训练平衡能力,体验行走乐趣。

太极平衡板:太极平衡板:针对身体协调不良、触觉敏感或迟钝的孩子进行训练,增加前庭及本体感的刺激。

跳绳,循序渐进,从100到500,每次必须完成任务。

2、拍球,篮球、排球都行。

单手、2手交换、单腿拍,3、蹦羊角球,健身房的那种大个的,小孩可以坐上蹦跳的4、2人互相传球,与篮球的传球近似,但需要被训者站在一个不稳定的台子上,孩子背靠墙什么的。

5、爬小车。

木板下安4个轮子,让孩子趴在上面,在地上爬行6、坐1条腿的板凳,然后孩子分别轮换踢出左右脚,练平衡这是第一章概述第一节什么是感觉统合?神经系统接收身体内外的感觉刺激,经过感觉统合的过程,神经系统不同的部分形成一个协调的工作整体,使个体跟环境的接触顺利,并感受到满足。

一、指挥交通当个体想顺利移动、学习或活动时,脑部必须把这些感觉全部组织好。

脑部得寻找出感觉的位置和种类,并下命令,就象交通警察指挥行驶的车辆一样。

二、提供营养食物可以营养身体,但食物也需先被消化好。

感觉如同脑部的食物,供给能量和知识,使得脑部能指挥身躯和心智。

如果处理感觉失常,很多感觉消化不好,也就无法营养脑部。

三、从局部赋予整体感感觉统合中从许多部分形成整体。

如:认知一个苹果。

所有感觉神经信息的统合,赋予苹果认知上的意义。

又如:桔子四、顺应性反应顺应性反应是依据感觉经验所产生有目的的动作。

在顺应性反应中。

学习新的技巧,会促进脑的发展和进一步的感觉统合。

1、婴儿无目标的挥手不算是顺应,但看到会响的玩具而想去碰它,是顺应性反应;如果玩具很远而爬过去抓它,则是更复杂的顺应动作。

2、如果儿童在游戏中学会把游戏组织好,将来也就善于安排学校功课,长大后也会是个有条理的成人。

五、感觉处理的机器7岁以前,人脑主要是部感觉处理的机器。

1、小孩对东西没有思想或高深的概念,他所挂念的是碰触这些东西。

他的顺应反应多是肌肉及运动型,而不是心智型,因此叫做感觉运动发展年龄。

2、随着年龄的增长,并基于感觉运动的良好组合,心智和社会反应才取而代之由跳动、淡话和游戏中所发生的感觉统合,奠立了读书、写字及良好行为所需的更复杂的感觉统合基础。

六、生命中的感觉统合在母体子宫中,胎儿的脑受到母体的运动时,感觉就已经开始组合了。

人类的遗传基因中,都有感觉统合的基本能力。

每个小孩生下来就有这种能力,但他需在孩童时期跟世上许多事物相互往来,并让身体和大脑顺应外界物理环境的挑战,在顺应的反应中,达到感觉统合最高度的发展。

七、开心脑部的感觉统合得好,且足够应付环境的要求时,儿童的反应会有胜任、启发和满足感;高度成熟或更复杂的顺应反应会带来更大的满足,这些是成长的现象。

从某中种角度说,“开心”正是感觉统合良好的标志。

第二节感觉统合失常的情况当大脑内影响到感觉系统的部分无法有效运作时,众多感觉信息在不适当的地方流通、作用,使该个体的认知、活动、学习与情绪发展异常,即为感觉统合失常。

感觉统合的情况,并非完全正常或不正常,也没有感觉上十全十美的组合。

1、感觉统合有问题,不像内外科的感染或发炎,病因容易被分离确定下来。

我们只能从儿童平常的举动观察和感觉统合的诊断试验,判断脑的功能如何。

2、感觉统合不良的儿童是因脑内的问题,使得运动神经和肌肉无法协调得好,而四肢上的神经和肌肉都很正常。

例如一:感觉统合失常的儿童在玩耍时,技巧上不如其他的孩子,这是由于从眼睛、耳朵、双手和身躯来的感觉信息,没有组合统一的缘故。

感觉统合不良的儿童是因脑内的问题,使得运动神经和肌肉无法协调得好,而四肢上的神经和肌肉都很正常。

如二:听觉上虽没问题,但一些儿童不能专心听,话进了耳朵,就好象在脑中消失殆尽。

如三:语言发展上,也常有延缓的情形,一些想要说的事情,却不知如何用文词表达。

如四:有些孩子无法组织好皮肤的感觉,如有人触摸皮肤或靠得太近,会引起孩子的生气和烦闷。

4、多动症的儿童,在班上到处蹦跳不停,并不是他自己喜欢这样做,而是他的脑子无法自我约束。

这些过量的活动是由众多感觉所产生的强迫反应,孩子自己无法忽视这些感觉,或将其组织好。

生命最初几年中,大部分的活动只是一个过程的一部分,这个过程就是神经系统内感觉的组织过程。

新生儿会看、会听、也有其它感觉,但他还没有能力把这些感觉组织得很好,所以大部分感觉对他并没有什么意义。

第二章感觉统合的发展第一节儿童发展的基本原则一、通过顺应性反应来组织感觉1、最重要的“感觉—动作组织”能力,发生于对感觉采取顺应性反应的过程中。

2、在采取顺应性反应之前,我们必须先把从身体和环境所获得的感觉组织起来,只有当大脑明了是怎么回事时,才能顺应当时的情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