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演变【优质PPT】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演变及其影响(课堂PPT)
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演变及其影响
理论来源: 法家思想;萌芽:战国;确立:秦;巩固:西汉; 完善:隋唐;加强:宋元;强化:明清
专制主义:是与民主政体相对立的概念,指一个人或少数几 个人独裁的政权组织形式,是体现在帝位终身制和皇位世袭制上 ,其主要特征是皇帝个人的专断独裁,汇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 ,从决策到行使军政财政大权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专制主义 是决策方式。
社会根源:巩固、维护国家统一的需要。秦吸取周天子在诸侯 割据局面下无能力的教训,在统一全国后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制度,以消除地方割据势力,维护国家统一。
思想根源:法家思想奠定理论基础。韩非子创造了一套完整的 中央集权的政治理论,为秦始皇创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奠定 理论基础。
地理原因:由于中国属于大河文明,以农业生产为主,土地束 缚了过多的劳动力,无法更多的发展商业与手工业。而且领土面 积较大,需要统一的管理
11
积极影响: 加强了思想的统一,加强了中央集权;调和了阶级矛盾,扩
大了统治阶级的基础;提高了官吏的文化素养;促进了教育事业 的发展;促进了文化艺术的发展;…… 消极影响:使儒学成为统治者奴化臣民的工具;官僚队伍壮大, 但导致从事科学技术研究的人才力量相对薄弱。……
古代选官制度变化的过程: 1.夏、商、周时代:“世卿世禄制”。它通过家族血缘关系来确 定政府各级官员的任命,依血缘亲疏定等级尊卑和官爵高下。 2.秦国:按军功授爵。打破了奴隶主贵族世袭爵位的制度,有 利于新兴地主阶级势力的增强。 3.两汉:察举制和征辟制。察举即选举,是一种由下而上推选 人才为官的制度,征辟是一种自上而下选拔官吏的制度, 4.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注重门第出身。 5.科举制:隋炀帝以后至清末(清末新政)(唐朝时期是科举 制的鼎盛时期)。
理论来源: 法家思想;萌芽:战国;确立:秦;巩固:西汉; 完善:隋唐;加强:宋元;强化:明清
专制主义:是与民主政体相对立的概念,指一个人或少数几 个人独裁的政权组织形式,是体现在帝位终身制和皇位世袭制上 ,其主要特征是皇帝个人的专断独裁,汇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 ,从决策到行使军政财政大权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专制主义 是决策方式。
社会根源:巩固、维护国家统一的需要。秦吸取周天子在诸侯 割据局面下无能力的教训,在统一全国后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制度,以消除地方割据势力,维护国家统一。
思想根源:法家思想奠定理论基础。韩非子创造了一套完整的 中央集权的政治理论,为秦始皇创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奠定 理论基础。
地理原因:由于中国属于大河文明,以农业生产为主,土地束 缚了过多的劳动力,无法更多的发展商业与手工业。而且领土面 积较大,需要统一的管理
11
积极影响: 加强了思想的统一,加强了中央集权;调和了阶级矛盾,扩
大了统治阶级的基础;提高了官吏的文化素养;促进了教育事业 的发展;促进了文化艺术的发展;…… 消极影响:使儒学成为统治者奴化臣民的工具;官僚队伍壮大, 但导致从事科学技术研究的人才力量相对薄弱。……
古代选官制度变化的过程: 1.夏、商、周时代:“世卿世禄制”。它通过家族血缘关系来确 定政府各级官员的任命,依血缘亲疏定等级尊卑和官爵高下。 2.秦国:按军功授爵。打破了奴隶主贵族世袭爵位的制度,有 利于新兴地主阶级势力的增强。 3.两汉:察举制和征辟制。察举即选举,是一种由下而上推选 人才为官的制度,征辟是一种自上而下选拔官吏的制度, 4.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注重门第出身。 5.科举制:隋炀帝以后至清末(清末新政)(唐朝时期是科举 制的鼎盛时期)。
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演变及其影响PPT文档共26页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邓拓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爱尔兰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迈克尔·F·斯特利
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演变及其影响
61、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 有所亏 。 62、奇文共欣赞,疑义相与析。
63、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 深巷中 ,鸡鸣 桑树颠 。 64、一生复能几,倏如流电惊。 65、少无适
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演变及其影响
61、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 有所亏 。 62、奇文共欣赞,疑义相与析。
63、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 深巷中 ,鸡鸣 桑树颠 。 64、一生复能几,倏如流电惊。 65、少无适
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ppt课件
最新版整理ppt
16
知识迁移
宋太宗初年,西北边境上的州郡大都以文官充 任,在官衔前加上“权知”二字,如“权知州 事”,以表示其“名若不正”,“任若不久”, 并规定“三岁一易”。这表明当时( ) A.地方武将拥兵自重现象普遍 B.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日趋加强 C.西北边患的威胁得到了缓解 D.事权分割导致冗官现象严重
最新版整理ppt
19
最新版整理ppt
20
图表释义
分封制
郡县制
行省制
推行 推行于西周,春秋 春秋战国时期至 确立于元
时代 时期趋向瓦解
元建立前
与中 诸侯国相对独立于 郡县是中央政府 行省是中书省
央关 中央政府,诸侯的 下属的地方行政 的派出机构,
不 系 权力和地位可以世 机构,官吏由皇 行政长官直接
9
(二)唐安史之乱后中央集权严重削弱
唐朝设藩镇(节度使)
“安史之乱”发生
“藩镇割据局面出现
五代十国分裂局面 形成
藩镇与节度使: 原来玄宗因对外开拓,在边境驻以重
兵,设立十大兵镇,以节度使为最高军事 长官。节度使领若干州,权力很大,初时 由中央派大臣充任,立功后往往入朝拜相。 天宝以后,李林甫为了巩固本身权位、堵 塞边帅入相的路径,借口文官不懂军事, 多用胡人担任节度使。结果给胡人节度使 安禄山起兵反唐的机会。
中央权力不 断加强。
2
秦汉---明清地方行政的设置概况
秦朝
郡
汉末魏晋
州
县
郡
县
唐朝 宋朝
道
州
县
路
州
县
元朝
行省 路 府 州 县
明朝
承宣布 政使司
府
县
清朝
中央官制的演变ppt
感 可以得出什么历史感悟? 受 历 史
中国古代中枢权力机构的变化: 1.秦:三公九卿
2.汉代:中外朝制度
趋势: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遭到压抑。 3.隋唐:三省六部制 4.宋本:质中:书加门强下皇、权枢,密维院护和专三制司统治 5.元:一省制
6.明:废丞相、设内阁
7.清:军机处
连连看
▪ 秦朝 ▪ 汉朝 ▪ 唐朝 ▪ 宋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将下列官职和朝代正确的 连接在一起
右丞相 太尉 同中书门下平章知事 中书令 殿阁大学士 军机大臣 常侍
1.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 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到众多机构,按
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 ( B )
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
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 C.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户部
无权
中书 门下
宰相
行政
枢密 三衙 度 盐 户 院 禁军 支 铁 部
枢密使
调
统
兵
兵
权
权
三司使 计相
军政
财政
宋代:二府三司制
皇帝
相权再度被分割
中书门下
行政
度 支
财政
盐 铁
财政
户 部
枢密院
军政
中书省 不参与政事 尚书省 不参与政事 门下省
隋 唐
吏
户
部
部
礼
兵
刑
工
三
部
部
部
部
省
六
部
制
宋朝二府三司 皇帝
财政 行政 军事
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
2.著名历史学家钱穆在其史学名著《国史新论》中
中国古代中枢权力机构的变化: 1.秦:三公九卿
2.汉代:中外朝制度
趋势: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遭到压抑。 3.隋唐:三省六部制 4.宋本:质中:书加门强下皇、权枢,密维院护和专三制司统治 5.元:一省制
6.明:废丞相、设内阁
7.清:军机处
连连看
▪ 秦朝 ▪ 汉朝 ▪ 唐朝 ▪ 宋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将下列官职和朝代正确的 连接在一起
右丞相 太尉 同中书门下平章知事 中书令 殿阁大学士 军机大臣 常侍
1.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 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到众多机构,按
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 ( B )
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
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 C.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户部
无权
中书 门下
宰相
行政
枢密 三衙 度 盐 户 院 禁军 支 铁 部
枢密使
调
统
兵
兵
权
权
三司使 计相
军政
财政
宋代:二府三司制
皇帝
相权再度被分割
中书门下
行政
度 支
财政
盐 铁
财政
户 部
枢密院
军政
中书省 不参与政事 尚书省 不参与政事 门下省
隋 唐
吏
户
部
部
礼
兵
刑
工
三
部
部
部
部
省
六
部
制
宋朝二府三司 皇帝
财政 行政 军事
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
2.著名历史学家钱穆在其史学名著《国史新论》中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ppt
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不断加强
一、商朝——内外服制度 商王的控制力有限。附属国有很大的自主权
二、西周——分封制 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地位。血缘关系密切,臣属关 系明确。
三、秦朝——郡县制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强了中央集权。打破 了世袭制。
三、西汉——推恩令 基本解决了王国问题。分割了王国的封地。
四、北宋——收精兵、削实权、制钱谷 结束了藩镇割据局面,基本解决了中央源自地方的矛盾 地方各种权力都收归中央。
三公九卿的衙门在宫外,名府寺。所以三公九卿为 代表的正规中央政府也叫外朝。
隋唐三省六部制(职责、作用)
皇帝
中尚门 群相书制、委员书制——钱下穆
吏户礼兵刑工
三省的职责:中书起草,门下审议,尚书执行。 作用:相互牵制,相互补充。分工明确,提高效 率。 分割相权,加强皇权。
隋唐采取三省六部内容、影响作用分别是什么? 1)内容及职责: 三省:中书省—决策,起草诏旨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 演变
目标与任务:
目标:用两个课时的时间,明确中国古代从秦到清专制 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演变的史实。理解中国古代政 治制度设计的先进性,认识政治制度与民族性格养成 之间的关系。
任务:1、通过中央官制演变的史实和影响,认识约束 权力的重要性。
2、通过地方管理制度演变的史实和影响,理解地方管 理方式设计的多样性和中央集权的必要性。
中书门下(行政);枢密院(军事);三司(财政)
4.元朝: 中书一省制 相权过重,威胁皇权 5.明朝: 废丞相,设立殿阁大学士----内阁 6.清朝: 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皇权削弱)、
军机处------标志着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
趋势: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
中国古代加强皇权削弱相权的策略(方法)主要有两种: 一是起用身边的亲信近臣,以成决策核心; 第二是令多人共行 “宰相”之职,以相互牵制。
高中历史《汉代以来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演变》课件
不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
中西贯通
明朝内阁与英国内阁区别 明朝内阁 英国内阁制
产生方式 皇帝任命
议会产生;首相由议会多 数党领袖担任 权力地位 1)不是法定机构为 1)国家法定最高行政机 顾问 构 2)首辅职权地位取 2)首相有行政权 决于皇帝 性质 君主专制强化产物 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产物
二、专制皇权不断加强: 3、清朝: 雍正 原因:处理西北军务
外交:
走进高考
(2010年福建高考) 《朱子语类》云:唐制:每事先经由中书省, 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 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 得旨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 即下尚书省。尚书省只主书填“奉行”而已。对 此理解错误的是 A、体现三省分权制 B、完善中央监察机制 C、减少行政决策失误 D、分割相权,加强皇权
同 性质: 地方行政 制度 目的: 维护统治 作用: 产生过积 极影响
维护国家 统一; 为后世行 政区划奠 定基础
趋势:中央权力加强,地方权力削弱 特点:中央集行时代 分封制 西周 与中央关系 作用 前期积极 后期消极 相对独立 官员世袭 郡县制 几乎整个 中央下属 封建社会 皇帝直接任免 行省制 元代 中书省 下属机构
同 性质: 地方行政 制度 目的: 维护统治 作用: 产生过积 极影响
维护国家 统一; 为后世行 政区划奠 定基础
趋势:中央权力加强,地方权力削弱 特点:中央集权加强, 地方制度日趋完善
“明史专家吴晗在《朱元璋》一书中曾这样描述我 国古代的君臣关系: “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 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 坐群站,……到了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 得跪着说话了”。 说明中国古代中央政治演变的重要特点是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PPT课件
本课要点回顾
• 1、明朝通过废除 宰相制度 ,设立 • 内阁 ,进一步加强了君主专制。 • 2、清朝通过设立 军机处 ,使君主 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
• 明太祖忌大臣权重,自洪武十三年杀胡 惟庸后,不设宰相。但“政皆独断”却 又造成政务丛集于一身的矛盾。据统计, 洪武十七年(1384)9月14日至21日, 内外诸司奏事札达1 660件,共3 391事, 即朱元璋平均每日要处理奏章207件、 411事,以致“星存而出,日入而休” 仍无法处理好。
• 胡惟庸
中书省
丞相
六部
• 2、()在位时,选拔翰林院官员作为(), 入值文渊阁,内阁出现。
• 明成祖
殿阁大学士
• 3、内阁中主持阁务的阁臣被称为()。
• 首辅
• 4、清初,奏章票拟由()负责,但军国机 要,由满洲贵族组成的()定夺,皇权受 到很大限制。
• 内阁
议政王大臣会议
课堂练习
• 5、康熙亲政后,中枢机构一分为三,() ()与()三足鼎立,互相制约,最后集 权于皇帝。
2、设立内阁 (1)设立原因 (2)内阁地位的提高 (3)内阁的性质特点
• 二、清朝君主专制的加强 • 1、背景:清初皇权极大受限 2、措施: (1)康熙设南书房,中枢机构三足鼎立。 C军机处设置的作用 • 三、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复习参考题
• • • • • 1、本课要旨是什么? 2、明清两朝是如何加强君主专制的? 3、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有何影响? 4、见 《本课测评》(教材19页) 5、见 《学习延伸》(教材19页)
课堂练习
• 1、1380年,明太祖朱元璋以谋反罪诛杀 (),同时,裁撤()和(),以()分 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
• 答案提示:同意。历史上宰相是皇帝的主 要助手,其权力主要有两项:一是参谋最 高决策权(决断权在皇帝),一是总领最 高行政权。因此,宰相参与国家大事的决 策并执行,一方面起到辅佐皇帝治国的作 用,一方面对皇权又具有制约作用。废除 宰相制度对加强皇权有利,对防止权臣专 权有利;
最新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演变
明成祖
正式设立内阁
开始参与军国大事的商讨
地位逐渐上升
明中期以后
2020-11-27
可以帮助皇帝起草对奏章的批复意见。“票 权力越来越大 拟权”
17
内阁首辅==宰相
万历四十年内阁首辅叶向高曾说: “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原非宰相!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上 窃君上威灵,下侵六曹之职掌,终以贾祸。”——《神宗实录》卷
2020-11-27
21
(二)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变化
1.西周--2.战国、秦--3.西汉--4.魏晋--5.隋唐--明清
世卿世禄制(世官制) 军功爵制
察举制、征辟制 九品中正制
科举制
2020-11-27
(军功)
(血缘)
(品德、才能)
(家世门第)
(才学) (考试成绩)
22
二、选官制度
1、西周选官制度 西周 世卿世禄。 标准:血缘
66
2、隋唐——三省六部制
1)职责: 2)运行顺序:
中书省:
起草诏令
门下省:
封驳审议
尚书省(下设六部):
负责执行
中书省
→门下省
→尚书省
3)特点:
4)作用:
(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
2020-11-27
7
材料一: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 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 只主书填“奉行”而已。
评价: 激励了许多将士为国效力,但不在适用和平时期
2020-11-27
24
察举与征辟
征辟制(官府征聘) 中央和地方官府向
社会征聘人才称征辟。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和完善PPT文档共35页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和完善
36、“不可能”这个字(法语是一个字 ),只 在愚人 的字典 中找得 到。--拿 破仑。 37、不要生气要争气,不要看破要突 破,不 要嫉妒 要欣赏 ,不要 托延要 积极, 不要心 动要行 动。 38、勤奋,机会,乐观是成功的三要 素。(注 意:传 统观念 认为勤 奋和机 会是成 功的要 素,但 是经过 统计学 和成功 人士的 分析得 出,乐 观是成 功的第 三要素 。
39、没有不老的誓言,没有不变的承 诺,踏 上旅途 ,义无 反顾。 40、对时间的价值没有没有深切认识 的人, 决不会 坚韧勤 勉。
61、奢侈是舒适的,否则就不是奢侈 。——CocoCha nel 6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 ,如日 中之光 ;志而 好学, 如炳烛 之光。 ——刘 向 6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 丘 64、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 的教师 是幸福 ,不如 说好的 教师是 不幸。 ——海 贝尔 65、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 。——杰纳勒 尔·乔治·S·巴顿
Hale Waihona Puke 谢谢!
36、“不可能”这个字(法语是一个字 ),只 在愚人 的字典 中找得 到。--拿 破仑。 37、不要生气要争气,不要看破要突 破,不 要嫉妒 要欣赏 ,不要 托延要 积极, 不要心 动要行 动。 38、勤奋,机会,乐观是成功的三要 素。(注 意:传 统观念 认为勤 奋和机 会是成 功的要 素,但 是经过 统计学 和成功 人士的 分析得 出,乐 观是成 功的第 三要素 。
39、没有不老的誓言,没有不变的承 诺,踏 上旅途 ,义无 反顾。 40、对时间的价值没有没有深切认识 的人, 决不会 坚韧勤 勉。
61、奢侈是舒适的,否则就不是奢侈 。——CocoCha nel 6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 ,如日 中之光 ;志而 好学, 如炳烛 之光。 ——刘 向 6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 丘 64、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 的教师 是幸福 ,不如 说好的 教师是 不幸。 ——海 贝尔 65、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 。——杰纳勒 尔·乔治·S·巴顿
Hale Waihona Puke 谢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隋唐政治制度特点
(1)用分权的办法来加强君权 (2)官员选拔规范化、制度化,考试成绩取
代门第出身
(5)北宋时——加强
措施:收精兵、削实权、制钱谷 A、军权:“杯酒释兵权”削夺大将和节度使军权; 设三衙(统军)与枢密院(调兵权)互相牵制; B、行政: 中央——削弱相权,实行“二府三司制”(二府: 中书门下、枢密院,三司:度支、盐铁、户部),分割宰 相的行政、军事和财政权; 地方——派文臣到地方作知州(文官),设通判起 监察作用;
(2)秦朝时——正式确立
1、确立皇帝制度,并形成皇权的至高无上; 2、确立中央和地方的行政机构:中央-“三公九卿制”, 地方-“郡县制” 3、颁布通行全国的秦律 4、文化专制——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和“焚书坑儒”
基础不同
分封制和郡县制比较
分封制
郡县制
血缘关系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地域
与中央政 被分封诸侯具很 府的关系 强的独立性,封 (最大不 位世袭
思想上:法家的集权理论。
从地理角度来看,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以农业为主,属于辽阔疆域精耕细 作型经济。中国农业的发展使大型的水利工程等公共事业的建设成为必 不可少的一环。
3、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演变
1、初步形成于战国(变法改革、法家思想) 2、建立于秦朝(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 3、巩固于西汉(内外朝制度、刺史制度、察举制) 4、完善于隋唐(三省六部制、科举制) 5、加强于北宋(收精兵、削实权、制钱谷) 6、发展于元朝(行省制) 7、强化于明清(废宰相、内阁制度、军机处)
二、封建社会时期的主要政治制度—
(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1、含义: 专制主义 中央集权
2、形成的根源和基础(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形成的根本原因: 由封建自然经济的分散性决定
经济上:自然经济的分散性,要求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 权来维护社会的稳定,保证生产的发展。
政治上:地主阶级需要一个强大的政权维护其统治 -保护 封建土地所有制,镇压农民起义
消极影响为主≠ 没有积极影响
①经济:阻碍了商品经济和 资本主义萌芽 的发展
②政治:封建专制空前强化极易出现 失误 、暴政 和腐败
③文化:文化专制阻碍科学发展 和思想 进步
明朝中期
前 积极 影响是主要的 封建社会前、中期
消极 影响是主要的 后 封建社会后期
小结: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特点:
中央制度 演变特点
同)
影响 易形成割据势力
中央政府属下的地方行 政机构,郡守和县令都 由皇帝任免
利于维护国家统一
特点
贵族政治
官僚政治
(3)西汉时——巩固(发展)
1、设立中朝 2、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彻底解决王国问
题; ; 3 、设置刺史监察地方; 4 、征辟察举制; 5、汉武帝宣传“大一统”思想,并罢黜百家,
地方:行省制度(中国省制开端);从而加强了中央集权,
巩固了统一,扩大了疆域,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明朝制度中延续至今的制度)。
(7)明清时——达到顶峰
(明朝) 行政:
中央:废丞相,权分六部;设内阁(明成祖时)
改大都督府为五军都督府和兵部互相牵制;
在地方:三司分立,权归中央;
法律:颁布《大明律》,加强对百姓的控制和贪污的惩处;
中央官制的演变
地方管理制度演变
阶段 朝代
地方制度
对中央集权影响
形成 秦 郡县制
加强
汉初 郡国并行
巩固
武帝
推恩令
削弱 加强
完 唐 节度使,发展
善
为藩镇割据
削弱
加强 宋
收兵权建禁军;派文 官设通判;掌控赋税
加强;但三冗; 积贫积弱
新元
发
行省制,宣慰司,
展
宣政院辖地
加强,重大变 革,省制开端
选官制度—补充官僚队伍
相权不断削弱 君权不断加强
地方制度 演变特点
地方权力不断削弱 ① 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②
分封制郡县制行省制 低级到高级不断发展
古为今用
中央集权对今天我国政治改革有何启发?
1、坚持中央集权领导,但必修发扬民 主集中制, 2、防止个人独裁专断。充分发挥中央 集体领导的政府效能,加大改革开放 力度和经济的发展。 3、发扬民主政治、加强法制建设、依 法治国、体恤民情、人文关怀。
C、财权:设转运使,地方税收大部分收归中央
北宋政治制度的特点:
A、强干弱枝,守内虚外; B、从权、兵、财三方面削弱地方权力
北宋政治制度的影响: 积极:
巩固封建统治,加强皇权,改变藩镇割据的局 面——解决地方分权问题 消极:
造成冗官、冗兵、冗费,积贫、积弱的局面
(6)元朝时——新发展
中央:一省制 (1)设立中书省(全国最高行政机关),行使宰 相职权,相权加强 (2)设枢密院为最高军事关; (3)设宣政院,统领宗教及西藏事务;
统治: 建立厂卫机构,实行特务统治,加强皇权并加强 对百姓的控制;
文化:加强思想控制,实行八股取士;
(清朝):
行政:增设军机处(标志);取消议政王大 臣会议;
思想文化: 大兴文字狱,造成思想禁锢, 社会恐怖和人才摧残,阻碍社会进步;
▲总结
阶段
中央官制 地方行政制 监察制度 选官制度 的演变 度的演变
畅想网络
Imagination Network
(1)战国时——初步形成 表现:1、封建经济的发展,新兴地主阶级力量的 增强、国家局部统一的完成为中央集权制度的形 成创造了社会条件;
2、各国的变法运动在各国初步确立了中央集权制 度,如商鞅变法关于废除奴隶主享受爵禄的特权,按军功
授爵,建立县制的规定;
3、韩非提出的中央集权和依法治国的思想,为形 成系统的中央集权理论奠定了思想基础;
西周
战国
汉武帝
(世卿世禄) (军功受爵) (察举征辟)
东汉末年 (九品中正)
南北朝
隋唐后
(家世门第) (科举制)
监察制度的演变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作用及影响
积极影响: ①政治:有利于国家的统一 和社会的 稳定 ②经济文化:有利于经济文化的交流 和发展
③民族关系:有利于各民族的 交流 和 融合
消极影响:
独尊儒术;
1、确立,和完善,
(4)隋唐时——完善 2、各自的职权(P10)
3、作用(a、三省牵制,分工
合作,提高效率
1、实行三省六部制
b、弱相权强皇权
c、影响深远)
1、形成的经济和阶级原因
2、开设科举制
2、形成(炀帝)和不断 完善(贞观、则天、开元)
3、作用(抑门阀;扩基础; 提素质;强集权;兴唐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