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心理学 第3章 实验设计的类型考研笔记-精品

合集下载

实验心理学心理实验研究的设计类型

实验心理学心理实验研究的设计类型

实验心理学心理实验研究的设计类型1. 事后设计(Posttest-Only Design):这是最简单的实验设计类型,也是最常用的。

研究者仅在实验结束后对被试进行一次测试,以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差异。

在这种设计中,被试被随机分配到实验组和对照组,以便对比不同处理的效果。

2. 事前-事后设计(Pretest-Posttest Design):在这种设计中,除了在实验结束后进行一次测试外,研究者还在实验开始前对被试进行一次测试。

通过比较实验前后的测试结果,可以更好地了解实验处理对被试的影响。

3. 控制组设计(Control Group Design):这种设计类型包括一个实验组和一个对照组,被试随机分配到这两个组中。

在实验组中,被试接受特定的处理,而在对照组中则不接受处理。

通过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可以确定是否实验处理对被试产生了影响。

4. 纵向设计(Longitudinal Design):这是一种跟踪研究设计,研究者在一段时间内定期对被试进行测试,以观察和记录他们的心理和行为变化。

这种设计类型允许研究者观察和分析变量之间的关系随时间的演变。

5. 重复测量设计(Repeated Measures Design):在这种设计中,被试在不同条件下接受相同的测试或测量,以评估条件对被试心理和行为的影响。

这种设计类型可以减少个体差异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6. 因素设计(Factorial Design):这种设计类型涉及两个或多个自变量,以探究它们之间的交互效应。

通过分析不同自变量之间的交互作用,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变量对被试心理和行为的影响。

7. 随机对照试验设计(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Design):这种设计类型是在药物研究和治疗干预等领域中常用的一种设计。

被试随机被分配到实验组和对照组,以比较干预措施的效果。

8. 实验模拟设计(Simulation Design):这种设计类型通过使用计算机模型或虚拟现实技术来模拟实验情境,以研究被试的心理和行为。

考研心理学实验设计知识点解析

考研心理学实验设计知识点解析

考研心理学实验设计知识点解析在考研心理学中,实验设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也是考试中的重点和难点。

掌握实验设计的相关知识,不仅对于考试取得好成绩至关重要,也为今后从事心理学研究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接下来,让我们深入探讨一下考研心理学实验设计的一些关键知识点。

一、实验设计的基本概念实验设计是指研究者为了回答研究问题,有计划地对研究变量进行操纵、控制和测量,以揭示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

它包括确定研究问题、提出研究假设、选择研究变量、设计实验处理、确定实验对象、安排实验程序、控制无关变量等一系列步骤。

一个好的实验设计应该具备有效性、可靠性和可重复性。

有效性是指实验能够准确地测量出研究者想要研究的变量,并且能够有效地揭示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可靠性是指实验结果的稳定性和一致性,如果在相同的条件下重复进行实验,能够得到相似的结果。

可重复性是指其他研究者在相同的条件下能够重复出相同的实验结果。

二、实验设计的类型1、被试间设计被试间设计是指将被试随机分配到不同的实验处理组中,每个被试只接受一种实验处理。

这种设计的优点是可以避免实验处理之间的相互干扰,缺点是需要较多的被试数量,因为不同组之间的个体差异可能会影响实验结果。

例如,研究某种药物对焦虑症的治疗效果,可以将被试随机分为实验组(服用药物)和对照组(服用安慰剂),然后比较两组被试在焦虑症状上的差异。

2、被试内设计被试内设计是指每个被试都接受所有的实验处理,通过比较被试在不同实验处理条件下的反应来揭示变量之间的关系。

这种设计的优点是可以减少个体差异对实验结果的影响,需要的被试数量较少,缺点是可能会存在顺序效应和练习效应。

比如,研究不同记忆方法对记忆效果的影响,可以让每个被试分别使用机械记忆法、联想记忆法和理解记忆法来记忆相同的材料,然后比较被试在不同记忆方法下的记忆成绩。

3、混合设计混合设计是指在一个实验中同时包含被试间设计和被试内设计。

例如,研究不同教学方法对不同年级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可以将年级作为被试间变量,教学方法作为被试内变量。

2016心理学考研-实验心理学第三章3

2016心理学考研-实验心理学第三章3

多组1.不相等实控前后①评价:无R、有对、有前+1例外②统计方法:多组1.不相等实控前后①评价:无R、有对、有前+1例外②统计方法:增值分数。

t、U、中多组1.不相等实控前后①评价:无R、有对、有前+1例外②统计方法:增值分数。

t、U、中错误①O1O2有差异O3 O4 无差异错误②O1O3 无差异O2O4 有差异多组2.不相等实控前后时序①评价:无R、有对、有前多组2.不相等实控前后时序①评价:无R、有对、有前②统计方法:回归直线,01~0405~0809~016/X-ZhaoThe Development of Blingschool 准实验设计剧情提要:完全随机设计(被试间设计)随机区组设计+被试内设计混合设计完全随机设计完全随机化设计又叫独立样本设计、被试间设计、组间设计、简单随机化设计。

1.单因素⑴随机实验组控制组前测后测设计⑵随机实验组控制组后测设计⑶随机多组后测设计⑷所罗门四组实验设计2.多因素完全随机设计(被试间设计)1.单因素⑴随机实验组控制组前测后测设计完全随机设计(被试间设计)1.单因素⑴随机实验组控制组前测后测设计真实验设计(X-Zhao III)/ 完全随机设计(被试间设计)1.单因素⑴随机实验组控制组前测后测设计①评价有R、有对、有前三大法宝/ 1.随机化R控制选择,选择与成熟的交互作用,被试中途退出等2.对照组控制历史、成熟、测验及仪器等影响内部效度的因素3.前测①有前测优:在没有“对照组”的情况下可提供被试的基线数据以供比较,并可适当控制选择因素;缺:改变对测验的敏感性,可能使测验和处理产生交互作用而影响实验的外部效度(增加或降低);练习或疲劳。

②无前测优:控制测验和处理的交互作用缺:在没有“对照组”时无法提供被试的基线数据以供比较Holy shit完全随机设计(被试间设计)1.单因素⑴随机实验组控制组前测后测设计①评价有R、有对、有前②统计方法增值分数。

t(参数);U、中数(非参数);协方差(事后)完全随机设计(被试间设计)1.单因素⑴随机实验组控制组前测后测设计如何选择?①评价有R、有对、有前②统计方法增值分数。

考研心理学实验设计知识点总结

考研心理学实验设计知识点总结

考研心理学实验设计知识点总结在考研心理学中,实验设计是一个重要且具有挑战性的部分。

它不仅要求我们对心理学的理论有深入的理解,还需要具备良好的逻辑思维和实践能力。

下面将为大家系统地总结考研心理学实验设计的相关知识点。

一、实验设计的基本概念实验设计是指研究者为了回答研究问题,有计划地控制和操纵自变量,观察和测量因变量,以确定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关系的过程。

自变量是研究者主动操纵和改变的变量,因变量则是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产生变化的变量。

例如,研究光照强度对学习效率的影响,光照强度就是自变量,学习效率则是因变量。

控制变量是那些可能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但又不是研究者感兴趣的变量。

在上述例子中,被试的年龄、性别、学习基础等都可能是控制变量。

二、实验设计的类型(一)真实验设计1、完全随机设计将被试随机分配到不同的实验处理组中,各组接受不同的自变量水平。

这种设计的优点是简单、随机,能较好地控制无关变量,但可能存在个体差异较大的问题。

2、随机区组设计先将被试按照某些特征(如性别、年龄等)分组,称为区组,然后在每个区组内再进行随机分配。

这样可以减少个体差异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3、拉丁方设计通过平衡实验处理的顺序效应,使得每个实验处理在每个顺序位置上出现的次数相同,从而控制实验顺序带来的误差。

(二)准实验设计在现实情境中,由于各种条件限制,无法做到完全随机分配被试,就会采用准实验设计。

比如时间序列设计、不等组前后测设计等。

(三)非实验设计包括观察法、调查法等,虽然不能直接揭示因果关系,但可以为进一步的实验研究提供线索和假设。

三、实验设计的基本流程(一)提出研究问题和假设首先要明确研究的问题是什么,然后根据已有的理论和研究成果提出假设。

假设要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检验性。

(二)确定自变量和因变量自变量要能够清晰地定义和操纵,因变量要能够有效测量。

(三)选择实验设计类型根据研究问题的性质、被试的特点、实验条件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实验设计类型。

郭秀艳《实验心理学》(人教版)笔记和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郭秀艳《实验心理学》(人教版)笔记和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是没有仪器讲解以及实验设计部分。
郭秀艳考试的书让我看着很舒服,朱滢老师的很有深度也很不错。
目录分析
1.1复习笔记
1.2考研真题及
强化习题详解
2.1复习笔记
2.2考研真题及
强化习题详解
3.1复习笔记
3.2考研真题及
强化习题详解
4.1复习笔记
4.2考研真题及
强化习题详解
5.1复习笔记
5.2考研真题及
己的精彩内容摘录。
谢谢观看
强化习题详解
6.1复习笔记
6.2考研真题及
强化习题详解
7.1复习笔记
7.2考研真题及
强化习题详解
8.1复习笔记
8.2强化习题详

9.1复习笔记
9.2强化习题详

10.1复习笔记
10.2强化习题
详解
实验心理学》(人教版)笔记和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
师讲授《实验心理学》的课堂笔记,因此,本书的内容几乎浓缩了经典教材的知识精华。2.精选考研真题,编写
强化习题。本书参考了《实验心理学》的中英文教学资源及大量实验心理学相关辅导资料,根据每章重点内容编
写习题和详细答案,并对相关重要知识点进行了延伸和归纳。同时,本书也精选了近年的实验心理学考研真题。
所选考研真题和习题基本体现了各个章节的考点和难点,特别注重联系实际、突现当前热点进行分析。本书的笔
读者在学习专业教材时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学习专业课,我们有针对性地编著了一套与国内
外教材配套的复习资料。《实验心理学》(郭秀艳著,杨治良审订,人民教育出版社)是我国高校采用较多的实
验心理学经典教材。作为该教材的学习辅导书,本书具有以下特点:1.整理名校笔记,浓缩内容精华。每章的复

实验心理学,第三章 实验设计

实验心理学,第三章 实验设计

喜好饮料问题
有效的实验设计应该是这样的:两个杯子一模一样, 既没有字母,也没有任何其他不同的标记可以让被试 看见或摸得到。
将可口可乐或百事可乐分别倒进两只杯里,一半被试 先饮可口可乐,然后饮百事可乐;另一半被试先饮百 事可乐,然后饮可口可乐。
这样的实验安排就不存在喜欢字母的问题了,而且, 实验顺序的效应也抵消了。
举例:在某项研究中要将30 个被试分配到三个自变量 水平A、B、C 中。
研究者需要先将被试按前测作业分数的高低排列,然后 将前三个被试随机分配到A、B、C 三组,接着将接下 来的三个被试如法分配,直到分配完毕。
1、匹配(matching)设 计
对动物进行被试间设计的实验研究时,一项重要的匹 配技术是拆窝技术(split-litter technique)。
同处理之前是相等的,即使有差异也是在统计允许的 限度以内的随机误差。
随机化设计的优缺点
优点: (1)控制两组被试变量的差异,分组方法简单可行。 (2)由于对每一被试者只作一次观测,可消除某些实
验误差。 缺点: (1)分成等组的方法仍欠精密。 (2)若两组在不同时期观测,就有可能插入实验以外
编制之测量工具的“信度”(可靠性)较低时。
研究进行中有较多变量无法控制时。
统计分析时,受试者须再细分为较小的各群组来分析比较 时。
实验设计时,预期会有较多受试者中途推出时。
怎样确定实验研究中被试样本人数
确定样本人数时要考虑以下因素 1、实验研究所要求的精确度 精确度是指样本平均数与总体平均数的一致性程度。精确度
定时系列设计模式
说明:Y1a、Y1b、Y1c分别表示实验处理前之观测值 Y2a、Y2b、Y2c分别表示实验处理后之观测值 X表示实验条件处理

实验心理学笔记

实验心理学笔记

实验心理学笔记—- 郭秀艳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实验心理学的由来产生于1879年三个代表性人物:费希纳、冯特、艾宾浩斯科学方法的两个标志:经验观察;自我校正(1)经验观察的角度:实验心理学要达到科学方法的标准,就必须发展出一套有效且稳定的观察方法,其观察结果必须尽可能地避免各种其他因素的影响。

必须回答“观察什么”和“怎样观察”这两大课题。

(2)自我校正方面:实验心理学能否自我校正?如果从实验法得来的结论同样可以通过实验法(也即通过其他实验)来进一步巩固证实,或与之相反地反驳质疑,那么我们就有理由相信实验心理学具备了自我校正的能力。

非科学方法有哪些:权威、注意凝视、先验实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观察法、相关研究法、实验法1、观察法是通过一定程序收集资料,以期获得描述性的数据来简化复杂现象的过程。

属于较为原始的一种心理学研究方法。

类型:自然观察法、个案研究法与调查研究自然观察法是指对自然情境下的现象进行深入观察的一种方法.个案研究是指深入地研究单个或少数几个被试的观察法。

调查研究是采用问卷或量表对某种现象进行大范围取样研究的方法.2、相关研究法能够描述事物间共同变化的关系,但还是不能确定相互关联的事物孰为因果,其指标叫做相关系数(r)。

(1)优点:可以显示变量间的共变关系,从而提示研究者注意到各种现象间可能存在的因果关系。

(2)缺点:其一,相关研究的结果往往取决于其选用相关法的前提条件是否得到了满足。

其二,相关研究法无法确定因果关系的方向.3、实验法(一)什么是实验实验,是指通过人为地、系统地操作环境,导致某些行为发生变化,并对之进行观察、记录和解释的科学方法。

心理学实验一般有以下几个要素:实验假设和推论;实验变量;实验控制观察法有三种:自然观察、个案观察法、调查研究法相关研究的改进:交叉—滞后法实验研究的原则:(1)保障被试的知情同意权;(2)保证被试推出的自由;(3)保证被试避免受到伤害;(4)保密的原则实验研究的一般程序:(1)确定课题,选择被试;(2)确定实验控制;(3)数据整合;(4)撰写研究报告。

张学民《实验心理学》(第3版)复习笔记和典型习题详细分析与解答(第3章 心理学实验研究中的伦理道德)

张学民《实验心理学》(第3版)复习笔记和典型习题详细分析与解答(第3章 心理学实验研究中的伦理道德)

第3章心理学实验研究中的伦理道德3.1 本章要点1.如何公正地对待人类被试2.如何公正对待实验动物3.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和严谨的科学精神4.论文写作与发表应注意的问题由于心理学实验的对象一般是人或动物,因此,在进行心理学实验时,实验者首先应该考虑伦理道德问题。

在这里,伦理道德包括两方面含义:第一方面含义是对实验对象——人或动物的公正对待;第二方面含义是研究者应具备和遵守科学道德。

3.2 复习笔记一、如何公正地对待人类被试(一)公正地对待人类被试1.关于实验参与者对待人类被试的基本原则是:对人的尊重、有益性和公正。

2.实验者与参与者之间的关系当一个实验参与者出于对心理学研究的兴趣,主动、自愿地参加研究者的实验时,实验者与参与者之间就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由此得出的结果更为真实可靠。

对于实验者来说,与参与者建立积极的关系对实验的实施是非常有帮助的。

3.实验者对待参与者的行为规范(1)如果出现如下情况,实验者应该在实验室等候实验参与者,并向他们做出解释或做出合理的安排。

①实验者忘记预约了实验参与者做实验;②仪器故障或其他原因推迟或取消实验;③实验时间安排的变更;④知情同意;⑤退出实验自由;⑥免遭伤害的保护,消除有害后果。

(2)尊重实验参与者的时间。

(3)做好充分的实验前准备。

(4)以礼对待实验参与者。

(5)保护个人隐私。

(6)营造一个轻松的实验环境和氛围。

因此,在一般的心理学实验中,在伦理道德允许的范围内,应将实验对参与者可能产生的生理和心理伤害降至最低限度。

4.发放实验通知应注意的问题(1)通知内容①通知应该以书面形式发放,措辞简单且容易理解;②通知应告知实验参与者实验的意义;如果中途退出实验可能会造成什么后果;影响他们自愿参加的实验因素(如冒险尝试、身体不舒适、缺乏自信心、其他不利因素等)以及实验参与者希望了解的其他方面的问题;③当实验者与其同事实施实验时,实验者应尽可能避免实验参与者因种种原因退出实验或发生其他的意外情况;④如果实验可以作为学生学习某一门科学的学分,实验者应该给他们自由选择的机会,是选择学分还是以其他的形式获得回报;⑤如果有的参与者因为一些合理的原因不能参加实验,实验者应该对实验参与者作出合理的解释,征求参与者、介绍人或组织人的同意。

实验心理学基础讲义 第三章 实验的设计

实验心理学基础讲义	第三章	实验的设计

第三章实验的设计概念实验设计内容与评价标准基本类型需考虑的方面评价标准非实验设计实验设计(按控制程度)准实验设计真实验设计被试间设计实验设计(按被试分配)被试内设计混合设计一、基本类型1.根据实验处理中被试人数的多少:①大样本设计;②小样本设计。

2.根据实验中要操纵变量的多少:①单因素实验设计;②多因素实验设计。

3.根据对实验控制条件的严密程度的不同:①非实验设计;②准实验设计;③真实验设计。

4.根据在自变量及各处理水平中是否用相同被试:①被试间设计;②被试内设计;③混合设计。

二、被试间/内和混和设计一、被试间设计1.含义2.优缺点3.解决缺点的方法二、被试内设计1.含义2.优缺点3.克服缺点的方法三、混合设计1.含义2.如何计算实验处理数3.优缺点及克服方法两个技能:1.区分被试间设计、被试内设计、混合设计2.在混合设计中,区分被试内因素和被试间因素(一)被试间设计1.含义:每个被试只接受一个的处理,各自独立地在不同的处理条件下接受因变量的测量。

也被称为组间设计、独立组实验设计。

每个被试一个处理内和混和设计2.优缺点(1)优点12岁小学生40岁大叔80岁青光眼老爷爷一个处理方式不会污染另一种处理方式,避免了顺序效应(练习、疲劳)(2)缺点1)被试差异对实验造成的影响难以控制;2)需要的被试数量比较大。

3.克服缺点的方法缺点是由于不同的被试有差异造成的!因此,解决方法就是减小被试间的差异如何减少不同被试组之间的差异?(1)匹配法:将被试按某一个或几个特征上水平的相同或相似加以配对,然后把每对中的被试随机分配到各组,使各组之间的被试同质。

步骤:第一步前测,第二步分数配对,第三步随机分组2)匹配法的问题:第一,特征太多,无法完全匹配第二,工作量大第三,在多个特征之间有交互作用时,可能混淆实验结果第四,可能出现回归假象(2)随机化法:把被试随机分配到不同的组,接受不同的自变量处理。

随机化法的统计学前提:各随机被试组在未经过不同处理之前时相等的(差异在统计允许的限度内)(二)被试内设计1.含义:每个被试都会受到所有水平自变量的影响每个被试所有水平2.优缺点(1)优点1)节约被试人数2)排除了个体差异(2)缺点1)接受不同处理时的时间间隔,可能会有偶然事件发生影响实验结果。

考研心理学实验设计常考知识点

考研心理学实验设计常考知识点

考研心理学实验设计常考知识点在考研心理学中,实验设计是一个重要的考点,它要求考生具备系统的知识体系和灵活的思维能力,以应对各种实验设计相关的问题。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梳理一下考研心理学实验设计常考的知识点。

一、实验设计的类型1、被试内设计被试内设计是指每个被试都接受所有的实验处理。

这种设计的优点是可以减少被试间的个体差异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提高实验的敏感性。

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可能会出现顺序效应,即由于实验处理的先后顺序不同而导致的结果偏差。

2、被试间设计被试间设计则是将被试随机分配到不同的实验处理组中。

这样可以避免顺序效应,但由于个体差异的存在,可能需要更多的被试才能获得显著的结果。

3、混合设计混合设计结合了被试内设计和被试间设计,即在一个实验中,有些自变量采用被试内设计,有些采用被试间设计。

二、自变量、因变量和控制变量1、自变量自变量是实验者主动操纵、变化的因素。

在确定自变量时,要注意其有效性、数量和水平。

自变量的操纵要清晰明确,能够有效地引起因变量的变化。

2、因变量因变量是被测量和记录的反应变量,是实验者所期望观察和测量的结果。

因变量的选择要具有有效性、可靠性和敏感性。

3、控制变量控制变量是那些可能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但并非研究者关注的变量。

控制这些变量是为了排除它们对实验结果的干扰,确保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是真实可靠的。

三、实验误差1、系统误差系统误差是由某种固定的因素引起的,其方向和大小在每次测量中基本相同。

例如,仪器的不准确、实验方法的不完善等都可能导致系统误差。

2、随机误差随机误差是由偶然因素引起的,其方向和大小没有固定的规律。

虽然无法完全消除随机误差,但可以通过增加实验次数来减小其对结果的影响。

四、实验的信度和效度1、信度信度是指实验结果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包括重测信度、复本信度、内部一致性信度等。

2、效度效度是指实验能够准确测量到所要测量的心理特质或行为的程度。

包括内容效度、构想效度和效标关联效度。

实验心理学 第3.3章 准实验设计考研笔记-精品

实验心理学  第3.3章 准实验设计考研笔记-精品
前测和后测,而是要对一个实验组进行周期性的一系列的前测和后测。
(2)例子
对参加培训辅导班的30同学进行间隔刖测(5次),随后参加培训牖导班,后进行间隔后测(5次1比较前后测的数据
随时间变化的趋势。
(3)适用情境
(3)变式
间时系列设计
间时系列设计要求先对一组被试进行反复测量(时间系列),然后引入一个实验处理(间断),最后再
后用实施实验处理后在时间系列的观察中所得分数的不连续性来表小实验处理的结果,从而推断实验处理的效果。具基
本形式为:一系列前测一实验处理一一系列后测。时间序列设计多用于小样本实验,结果一般采用t检验进行
考察。时间系列设计有两种变式:一种是间时系列设计,另一种是等时样本设计。
时间系列设计基本上是一种单组刖测-后测设计。与其他刖测-后测设计的主要区别是没有控制组,并且不是仅有一次
(二)准实验设计的使用条件
①有许多变量无法进行随机分配。
②当研究者对正在进行的研究内容进行评估或十预的效果进行评估时。
③特定条件。因为研究者无法通过随机分配的方法研究诸如民族、失业、流动等社会因素所造成的问题。
④当研究者在经费、时间、控制因素上有很大困难,不可能实现随机分配被试时。
⑤在心理学实验研究中,因实验的伦理问题,要求研究者必须采用准实验设计。
第3.4章准实验设计[三级]
(一)准实验设计的含义
什么叫准实验设计?请解释概念并选择一个心理学研究作为例子进行说明。[华南18][中大17][18华南347名]
准实验设计设计的概念是由坎贝尔和斯坦利提出的,目的是帮助心理学研究者解决在无法严格控制环境的条件下开展实验研究。是指不
能随机分配被试,但可以操纵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实验设计,即达不到对自变量实施充分控制,对无关变量的控制比非实验设计要严格一

实验心理学 被试间设计考研笔记-精品

实验心理学  被试间设计考研笔记-精品
答案要点:
[1]配对组设计的定义:见上。
[2]配对组设计的特点:分组使各组情况相等。
⑶配对组设计的基本步骤:
第一,令所有被试者做"共同作业",即接受预备测验,获得作业分数。
第二,根据作业分数形成配对组。
根据自变量的多

单自变量被
试间设计
也称单因素被试间设计,是最简单的实验设计。研究中有一个自变量,自变量有两个或多于两个
第三节被试间设计
第三节被试间设计
一,被试间设计的定义[二级][苏大15]
举例说明什么是被试间设计。[北师大2001]
又称为组间设计、独立组设计、组间法、无关样本设计、独立测量设计,就是把数目相同的被试分配到自变量的不同水平或不同的自
变量上。要求每个被试(组)只接受一个自变量水平的处理,对另一被试者(组)进行另一种处理,即每个被试只接受实验处理的一种水平
七、使用被试间设计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1)尽量减少实
验中因素的数

减少实验中因素的数量的原因主要有:
①不同组的被试接受的实验处理条件是不同的,这就意味着研究者需要设置与处理条件相同数量多的被试组。很显
然,找足够多的被试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②在实验设计中,自变量的处理水平越多,也就意味着研究者做实验,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要花的时间越多。
应和疲劳效应等由实验顺序造成的误差。
③降低被试反应倾向。
被试间设计的跳
点:
①被试间设计由于每一个自变量的每一个水平都需要不同的被试,所需要的被试数量较大,花费较多人力物力;
②由于接受不同处理的总是不同的个体,从根本上不能排除被试个体差异对实验结果的混淆。很难分辨出因变量的
变化是由于被试间的差异所致,还是由于自变量的变化所致,匹配和随机化技术只是尽可能地缓解而无法根治这一

考研实验心理学知识点(3)

考研实验心理学知识点(3)

考研实验心理学知识点(3)第三章心理物理学方法先驱者:费希纳1860《心理物理学纲要》心理物理学:一门研究心身之间或心物之间的函数关系的精密科学。

一、感觉阈限的测量(一)感觉阈限1、绝对阈限的定义(1)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2)有50%的次数能引起感觉,50%的次数不能引起感觉的一种刺激强度。

2、差别阈限的定义(1)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差别,也叫最小可觉差。

(2)有50%的次数能觉察出,50%的次数不能觉察出的刺激强度的差别。

3、测定阈限的实验特点(1)选择好刺激系列和反应系列(物理量为横坐标,心理量为纵坐标)(2)要尽量简化被试对刺激所做的反应(判断有无,辨别相同还是相异)(3)测定的次数要多些(不是分界点而是过渡区,100次以上)(二)测量感觉阈限的方法最小变化法(1)用最小变化法测定绝对阈限特点:将刺激按递增或递减系列的方式,及间隔相等的小步变化,寻求从一种反应到另一种反应的瞬时转换点或阈限的位置。

①自变量:刺激系列要按递增和递减系列交替呈现,起点要大于或小于阈限;一般选10到20个强度水平;递增和递减序列要分别测定50次左右(共100次左右);避免被试形成定势,每次呈现刺激的起点应该随机变化。

②因变量:被试的口头报告当刺激呈现之后,感觉有就报告“有”,感觉无就报告“无”,主试记录“+”“-”;递增时直到第一次报告“有”,这一系列停止,递减同理;说不准可以猜,但不可以放弃,也可以记录“?”③阈限的确定:阈限是统计值,被试报告“有”和“无”这两个刺激的中点,就是这一刺激系列的阈限。

具体计算:可以将所有各系列的阈限求平均数;可以先分别求出渐增系列和渐减系列的平均数再求出两系列的平均数;也可以将每相邻的渐增系列和渐减系列的阈限为一组求平均数,然后再求各组的平均数。

④误差及控制习惯误差:指被试因习惯于原先的刺激所引起的感觉或状态,而对新的刺激做了错误的判断。

期望误差,是指被试因过早期望要来临的刺激而导致的错误判断。

心理学考研之实验心理学笔记

心理学考研之实验心理学笔记

实验心理学笔记第一章引论一、实验心理学的性质(一)实验心理学的定义实验心理学是在实验控制条件下对心理和行为进行研究工作的心理学。

(研究方法)(二)实验心理学的学科内容1、阐述实验方法和实验设计。

(涉及心理学实验的一般原理)2、阐述实验法在一些领域中的应用。

(如何在具体领域中应用实验方法)(三)心理实验及其特点心理实验是在严密控制的条件下,有组织地逐次变化条件,根据观察、记录、测定与此相伴随的心理现象的变化,确定条件和心理现象的关系。

具有以下特点:目的性、准备性、验证性、因果性、严密性。

二、心理实验中的变量(一)实验中主试与被试主试:实验者,主持实验的人,发出刺激给被试,通过实验收集心理学资料。

被试:实验对象,接受主试发出的刺激,并作出反应。

(二)自变量自变量即刺激变量,它是由主试选择、控制的变量,它决定着心理和行为的变化。

(三)因变量因变量即行为变量,也就是被试的反应,它是自变量造成的结果,是主试观察或测量对象。

(四)额外变量额外变量是实验中应该保持恒定的变量。

它是要被严格控制在恒定水平的,也被称为控制变量。

自变量的种类及有效性:1、刺激特点自变量2、被试特点自变量3、环境特点自变量4、暂时造成的被试差别当自变量水平或数量有了变化并导致行为改变,我们就说行为是处在自变量的控制之下。

(自变量是有效的)因变量的信度、效度与敏度及种类1、因变量的可信度即信度信度是指一致性,同一被试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应该得到相近的结果。

2、因变量的有效性即效度当确是自变量而不是其他各种因素造成了因变量的变化时,我们就说这种因变量是有效的。

如果因变量的变化不是由自变量造成,而是由其他的因素造成的,我们就说这种因变量是无效的,或者说,产生了自变量的混淆。

3、因变量的敏感性自变量发生变化可以引起相应的因变量的变化,这样的因变量是敏感的,反之就是不敏感的。

不敏感的因变量的两个典型例证:高限效应(ceiling effect)低限效应(floor effect)4、因变量的种类(1)反应速度(2)反应的准确性(3)反应的难度(4)反应的机率(5)反应的强度额外变量的控制额外变量是必须加以控制的,如不控制额外变量,就会弄不清因变量的变化是由自变量的影响引起的,还是由额外变量的变化引起的,因而就不能得出结论。

(完整版)考研实验心理学笔记

(完整版)考研实验心理学笔记

(完整版)考研实验心理学笔记一、心理学实验研究的一般程序(一)课题选择与文献查阅1.课题选择选择研究课题包括选择研究方向和选择具体研究课题两个方面的内容。

确定研究方向,就是就是研究者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研究活动的工作方向。

1.1研究课题的类型按照研究目的的区分,可以分为理论性课题和应用性课题。

理论性课题是指以揭示心理现象本质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课题。

应用性课题是指直接为社会实践服务,以提出解决某种社会实践问题的具体方案或对策为主要目的的课题。

按照研究的深度区分,可以分为描述性课题、因果性课题和预测性课题。

1.2课题选择的原则。

课题选择既是研究的起点,也是决定整个研究工作成败的关键。

课题选择一般遵循如下原则:a需要性原则,即根据社会需要和心理学自身发展的需要选择研究课题。

b创造性原则,即研究必须有创新,有独到之处。

c科学性原则,即研究选题应在一定的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必须有一定的事实根据和科学根据,以保证研究最大可能地保持成功。

d可行性原则,即研究者具备完成研究课题的主客观条件。

C课题选择的程序一般遵循,a初步选出研究课题;b对选题进行初步探索;c将选题具体化;d攥写研究报告;e征求意见,反复修订。

2.文献查阅2.1文献查阅的作用。

a有助于研究者对有关领域的研究情况有一个系统全面的认识和了解;b有助于研究者选择研究课题,形成研究假设;c有助于研究者搞好研究设计;d有助于研究者解释研究结果撰写研究论文。

2.2文献查阅的原则。

a在时间上应当从现在到过去,采用倒查法。

b在范围、数量上应有所限制,应以一些学术性强、影响大、质量高的学术杂志为主要对象。

c应注意多收集第一手资料。

d应注意收集代表各种各样观点、得出不同甚至矛盾结论的文献。

e不仅要搜集与自己研究课题有关的资料,还应注意跨学科跨领域的搜集资料。

C文献搜集的方法。

第一种方法检索工具查找法,第二种是参考文献查找法。

(二)提出问题与研究假设1.提出问题研究问题通常是在阅读文献的基础上提出的,应是非常具体的问题。

考研心理学实验设计知识点解析

考研心理学实验设计知识点解析

考研心理学实验设计知识点解析在考研心理学的众多知识点中,实验设计无疑是重点和难点之一。

对于考生来说,掌握这部分知识不仅有助于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更对未来从事心理学研究和实践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一、实验设计的基本概念实验设计,简单来说,就是研究者为了回答某个科学问题,有计划地安排实验条件和控制无关变量,从而观察和测量因变量的变化。

它是一种科学的研究方法,旨在揭示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在实验设计中,我们通常会涉及到自变量、因变量和控制变量这三个关键概念。

自变量是研究者主动操纵、变化的因素,因变量则是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产生变化的结果变量,而控制变量则是那些可能会影响实验结果,但又不是我们研究重点的因素,需要加以控制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实验设计的类型常见的实验设计类型包括被试间设计、被试内设计和混合设计。

被试间设计是将被试随机分配到不同的实验条件中,每个被试只接受一种实验处理。

这种设计的优点是避免了实验处理之间的相互干扰,但可能会因为被试个体差异而导致误差。

被试内设计则是让每个被试接受所有的实验处理。

它能够有效控制被试个体差异带来的误差,但可能存在顺序效应,即前一次实验处理对后一次实验处理产生影响。

混合设计则结合了被试间设计和被试内设计的特点,既有被试间变量,也有被试内变量。

三、实验设计的基本步骤一个完整的实验设计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提出研究问题和假设首先要明确自己想要研究的问题是什么,并根据已有理论和研究提出相应的假设。

假设应该是具体、可检验的。

2、确定自变量和因变量清晰地界定实验中要操纵的自变量和要测量的因变量。

3、控制无关变量尽可能排除那些可能会影响实验结果的无关因素,比如环境、被试的情绪状态等。

4、选择实验设计类型根据研究问题的特点和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实验设计类型。

5、确定被试和抽样方法明确实验的被试群体,并选择合适的抽样方法,以保证样本的代表性。

6、安排实验流程详细规划实验的具体操作流程,包括实验的时间、地点、设备等。

考研心理学实验设计知识点总结

考研心理学实验设计知识点总结

考研心理学实验设计知识点总结一、实验设计的基本概念在考研心理学中,实验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简单来说,实验设计就是研究者为了回答特定的研究问题,有计划地控制和操纵实验变量,观察和测量因变量的变化,从而得出科学结论的过程。

实验设计的核心在于控制无关变量,以确保因变量的变化是由自变量的操纵引起的。

例如,如果我们想研究某种教学方法对学生成绩的影响,那么教学方法就是自变量,学生的成绩就是因变量,而学生的初始水平、学习时间、家庭背景等都可能是无关变量,需要加以控制。

二、实验设计的类型(一)被试间设计被试间设计是将被试随机分配到不同的实验处理组中,每个被试只接受一种处理。

这种设计的优点是避免了实验处理之间的相互干扰,但可能会受到个体差异的影响。

比如,研究一种新的药物对抑郁症的疗效,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服用新药)和对照组(服用安慰剂)。

(二)被试内设计被试内设计是让每个被试接受所有的实验处理。

其优点是减少了个体差异的影响,但可能存在顺序效应。

例如,研究不同声音强度对反应时的影响,让同一批被试在不同的声音强度条件下进行反应时的测量。

(三)混合设计混合设计则是同时包含了被试间和被试内因素的设计。

这种设计可以更灵活地处理复杂的研究问题。

假设研究不同教学方法(被试间因素)和不同练习时间(被试内因素)对学习效果的影响。

三、实验变量的控制(一)自变量的操纵自变量的操纵要清晰、明确,具有可操作性。

例如,研究光照强度对阅读速度的影响,就要明确规定不同的光照强度水平。

(二)因变量的测量因变量的测量要准确、可靠、有效。

比如,测量学生的学习成绩,可以采用考试成绩、作业完成情况等多种指标。

(三)无关变量的控制控制无关变量可以采用消除法、恒定法、平衡法、随机化法等。

比如,为了消除实验环境的影响,可以在标准的实验室环境中进行实验;为了控制被试的个体差异,可以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

四、实验设计的效度(一)内部效度内部效度是指实验中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是真实的,而非其他无关因素造成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实验设计
简化:随机的选择和安排被试;严格控制无关变量; 有效的操作研究变量的实验设计。

第3.2章真实验1
真实验设计:对实验条件控制较高,对影响实验内部效度的无关变量采取严格的控制并能有效地操纵实验研究变量的实验设计。

该设计类型一般在随机化原则上选帝口分配被试、采用前测和控制组等手段。

第一节真实验设计的分类
一.根据被试接受实验处理的情况分(各自变量及各处理水平中是否用相同被试): 分为被试内设计二被试间设it 和混合设计。

三厂按照实验中要操纵变量的多小务
(一)完全随机单因素设计[或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n 被试间设计]
完全随机单因素设计属于被试间设计,将被试随机分为几组,然后依据实验目的对各组被试随机实施不同处理。

它的基本特点是: 研究中只有一个自变量,自变量有两个或多个水平。

用随机化方法抽取被试,然后将被试随机分配给自变量的各个水平。

每个被 试只接受一个水平的处理。

单因素完全随机实验设计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in 随机实验组控制组后测设计
R 代表以随机的方式抽取被试将被试分配到组。

0代表观察或测试取得的数据。

右下方的小数字代表处理或操纵的顺序。

X 代表实验处理或操纵, 右下的数字代表处理或操纵)1质序,没有X 的组别,即为控制组。

优点:
①采用了随机取样的方法,有效地控制了选择、选择与成熟交互作用等无关变量对实验的影响; ②控制组的设置有效地控制了历史和成熟因素对选择和被试中途退出等内部效度的影响; ③可控制统计回归的影响;
④控制了测验与实验处理交互作用对外部效度的影响。

⑤实验处理前没有前测,避免了练习效应; 是理想的实验设计。

缺点:因为没有前测,无法进行实验处理前后的比较,无法知道实验处理引起的效果有多大;
统计方法:这种设计基本模式是有一个实验组和一个控制组,一个自变量有两个水平,使用统计水平进行检验的时候可以采用独 立样本t 检验(检验01与02的差异\
[2]随机多组后测设计
模式:在研究中根据研究情况可以将自变量的水平增加到三个及三个以上,又叫随机多组后测设计,增加到三个时其模式如下: 实验组1:RI Xi Oi 实验组2:R2 X 2 02 控制组:R3 03
优缺点:同随机实验继空制组后测设计。

统计方法:方差分析,当单一变量的水平是三个或三个以上时,需要以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统计检验。

[3]随机实验组前测后测设计
这种设计是在前一种实验设计模式中增加了前测,于是,可以对实验组和控制组的前测后测差异进行比较,但是,前测的增加也 可能增加练习效应。

这种设计基本上控制了绝大多数影响内部效度的因素,在这点上,与单因素完全随机后测设计是一样的。

实验组:RIOiX02 控制组:R2Ch04
这种设计看似是单因素设计,也可以看成是两因素设计。

一个因素是实验处理(有无实验处理),一个因素是时间(实验处理前和 实验处理后\因此这种设计可以采用重复测量的因素分析进行统计检验,一方面检验实验处理的效应,一方面还要检验两因素是 否有交互作用,检验两组的变化程度是否相同。

优点:①可以控制选择、被试的中途退出及选择与成熟的交互作用的干扰; ②可以控制回归对实验的干扰;
③有控制组,能控制历史、成熟、测验、仪器等因素的影响。

缺点:①前测可能引起被试的定势、对内部效度有一定影响。

②前测会影响外部效度。

统计方法:
该设计因为有前测,因此可以采用协方差分析进行统计检验。

协方差分析以前测的数据(01和03)为协方差,以调整后测的资料 (。

2和。

41这种统计方法考虑到两组前测数据的差异,使两组后测数据的比较有实际意义。

这种方法也可以采用前后测的差值做独立样本t 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独立样本单因素协方差分析\这种方法的问题在于差值 的信度较低,且前测值低者改变或进步的幅度通常比前测值高者大,所以前测值通常与差值呈负相关。

[4]所罗门四组实验设计
模式: 实验组:Ri Xi01
控制组:R 2
O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