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数和倍评课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因数和倍数》评课稿
《因数和倍数》是初等数论的基础知识。数论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数学分支,它是研究整数性质的一门学问,以严格、简洁、抽象著称,小学生学起来比较枯燥,但胡老师以其扎实的文化功底和教育智慧将这节课上得朴实、高效,教师的情与智无声地流淌在课堂中的每一个环节。
一、整个教学流程层次清晰、环环相扣,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胡老师所设计的教学流程是建立在深度把握教材体系和学生学情的基础之上的,其流程如下:游戏激趣,理解意义→探索方法,有序思考→巩固练习,内化新知→回顾反思,总结评价→拓展延伸,发展思维。每个环节都有其强烈的目的性,思路清晰,学生学起来较轻松。让人欣赏的是前后两个环节不是独立存在的,几乎所有的环节在解决一个问题后,总是能引导学生接着思考一个新的问题,而这个新的问题正好就是下一个环节所要解决的问题,两者之间的衔接天衣无缝。例如:当学生理解了因数和倍数的意义后,教师自然过渡:“从刚才交流的过程中,我们知道18的因数有3,那18的因数是不是就是只有3呢?”随着问题的抛出,学生自然就会产生探究找全18的因数的方法的欲望。在学生探究出找全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后,教师提问:“我们已经会不遗漏地找全一个数的因数,那你们能不能想办法有序地找2的倍数呢?”同样,学生也会自然产生探究有序找2的倍数的方法的欲望。胡老师通过对几个教学环节的设计和衔接,让各个知识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环环相扣,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让同
学们很轻松地学习到本课的知识点的同时又让人领路到了课堂教学环节的设计所带来的精巧的震撼。
二、整节课踏实、高效,彰显出教师朴实的教育智慧,厚重的教育情感。
1、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在理解因数和倍数含义时,教师通过站队游戏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九个算式的分类标准:“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抓住概念的本质,为感知因数与倍数概念作铺垫。同时教师将其中的一个算式12÷2=6改为18÷3=6,这样就很自然地引导学生由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意义过渡到找全一个数的因数,这一小小的改动让老师的教学更轻切、自然,学生的学习更轻松、深刻。
2、匠心独到的教学设计,突破了教学重点和难点。①因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学生不容易理解,教师设计了举错例的活动引导学生辨析、思考,在辨析、思考的过程中学生确实感悟、理解了不能说谁是因数、谁是倍数,因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②找全18的因数是本节课的一大难点,学生可能根据因数的含义无序地找到其中的几个,此环节教师设计了一个学习提示,该学习提示其实渗透了问题解决要经历的过程,正是有了这个学习提示,学生的思维由模糊、无序到清晰、有序,从而实现了“让学生跳一跳摘到桃子”的目的,突破了教学重点和难点,充分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③在有序找2的倍数环节,由于学生在前面有序找全一个数的因数方法的启发下,会主动探究有序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因此胡老师没有给学生学习提示,促进了学生学习方
法的迁移,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3、教学基本功扎实。胡老师的课堂语言严谨、简洁;评价语自然、精炼,充满人性化,例如:“了不起,你们都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一个会思考的大脑,大家掌声鼓励鼓励。”“你对因数和倍数意义的理解真透彻!大家表扬他。”“你们的学习能力真强!”“你太有自己的想法,真不错!”“你真肯动脑筋,是一个勤于思考的同学。”……板书设计脉络清晰、画龙点睛,完整地再现了整节课的知识点;对问题的分析精准到位,不拖泥带水。课堂上每一个文字的书写,每一次课件的演示,每一次与学生的交流都彰显胡老师扎实的基本功。
三、注重数学思想的渗透,培养和发展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思想蕴含在数学知识形成、发展和应用的过程中,是数学知识和方法在更高层次上的抽象与概括。学生在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逐步感悟数学思想。”本节课胡老师渗透了多种数学思想,例如:教学因数与倍数概念时渗透了分类的数学思想;在探索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时渗透了有序思考和优化的数学思想;在表示一个数的因数或倍数时渗透了集合思想;在总结一个数的因数或倍数的特点时渗透了从个别到全体、从具体到一般的抽象归纳思想方法。这些思想方法的渗透培养和发展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了学生的数学素养。
当然也有一点小小不成熟的建议:胡老师如果能充分利用课堂上的生成资源就更好了。例如,在讨论如何找全一个数的因数时,胡老师挑选了一些“有序”思考特别明显的学生的作业,而那些漏写、无
序书写的作业被忽视了,如果将各种作业通过比较,学生自然就会发现思考问题的一个良好品质——“有序思考”,并对它有一个比较深刻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