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的街市获奖公开课【《天上的街市》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 天上的街市》教案 公开课 获奖教学设计

《 天上的街市》教案 公开课 获奖教学设计

20天上的街市天上的街市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诗。

2.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了解这首诗的写法和风格。

(重点)3.理解诗中联想和想象的作用,初步培养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难点)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晴朗的夜空,往往群星璀璨,当我们仰望星空时,常常会有许多遐思冥想,我们常常把心里话告诉星星,和星星一起分享我们的快乐、忧愁,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组星空图片(教师出示图片)……那里,发生过多少美丽的故事,产生过多少神奇的传说,令人禁不住心驰神往。

同学们,面对星空,你想到了哪些美丽的传说呢?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听朗读录音,提醒学生注意朗读节奏和重音。

明确: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

../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我想那/缥缈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

..,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2.分组有感情地朗读,同时充分调动想象力,想象诗里的画面,仔细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3.全班有感情地齐读课文,进一步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目标导学二:体会联想与想象1.全诗共四个小节,哪些是写实的,哪些是写想象的?明确:第一节是写实的,第二至四节是写想象的。

2.请你概括出诗人所想象的内容。

明确:诗人想象了牛郎织女在天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3.课文中想象的牛郎织女的生活跟神话故事中的牛郎织女的生活有什么不同?是通过哪些词语表现出来的?明确:神话故事中牛郎织女被无情地分隔在天河两岸,而在诗歌中,他们在一起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

“美丽的街市”“世上没有的珍奇”表现了牛郎织女的生活很富足;“闲游”表现了牛郎织女生活的自在、舒适、幸福;“浅浅的”说明了牛郎织女可以自由地往来,已经不是神话传说中的每年七月七日才能相见一次。

4.改写神话这种想象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明确:想象牛郎织女在天上过着幸福的生活,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执着的追求。

《天上的街市》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天上的街市》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天上的街市》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天上的街市》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这首诗。

2. 能解读诗歌内容,分析诗歌的写作手法和情感。

预习作业:1.查找这首诗的写作背景。

2.查字典,疏通字音,能读准诗句。

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走进诗的世界,感受诗的魅力"。

学校一年一度的诗歌朗诵会要开始了,今年的主题是“仰望星空”,我们七年级一班选取的朗诵诗歌是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

为了更好地展示我们班的风采,需要选拔1-2名同学代表我们班参赛,朗诵诗歌前还需要配上精彩的导入词。

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为诗歌朗诵会做准备吧。

二、教学活动活动一:自由朗读展风采活动指导: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天上的街市》,说说你体会到的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什么?在朗读时怎样通过节奏重音的处理读出这种感情?(注意用斜线标出诗歌的节奏,标注重音符号,借助音调的轻重缓急表达出诗歌的感情)2.同学推荐,或者毛遂自荐,进行班内朗诵比赛,由同学集体选出两名代表班级参赛的朗诵者。

评价标准:①读准字音,②流畅朗读,③能读出重音、停顿和连读,④读出语言生动形象的表现力。

活动二:解读文本明写法导入词撰写为了加深观众对诗歌的理解,每首诗歌朗诵之前,要以导入词的形式,对诗歌进行简单的介绍。

可以从诗歌创作的背景、诗人要表达的情感或者诗歌的写法等角度去介绍。

1. 写法分析全诗描绘的内容在现实和想象中自由切换,请你找出诗中的意象(作者借助表达情感的景、物、人等),说一说不同意象之间的关联。

街灯--明星--街灯--街市--物品--闲游的人……联想就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

联想的双方要有类似的地方,有一定的联系,才能由此及彼,联想开去。

联想要自然恰切。

想象--是指在头脑中对已知的事物形象进行加工,经过新的组合而创造出新的事物形象。

想象要合情合理,合乎生活的逻辑。

2.情感分析凭借想象,我们可以再造时空,表达美好愿望,你从哪些词语看出作者想象世界与原来的神话故事大不同呢?请用下面的句式表达自己的发现:我从这个词中发现作者笔下世界是_____________,这与神话故事中的___ 有所不同。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20课《天上的街市》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20课《天上的街市》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20课《天上的街市》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天上的街市》教学设计课标摘录: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

朗读要提倡自然,要摒弃矫情做作的腔调。

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作品的情感。

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课标分解:根据“课标"的要求和指引,诗歌教学要引导学生经历“明诗意——想画面——悟诗情”的学习过程,使学生真正走进作品所描绘的意境,获取诗歌的意蕴,体味诗歌的情感。

一是要反复诵读,充分感受作品的韵律之美,增强语感,促进思维;二是充分调动想象,让诗歌中的文字活起来,引导学生进入“诗境",让学生的心灵和诗人的心灵相通相融。

教材分析:《天上的街市》选自部编本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0课。

在这首诗中现代诗中,诗人展现了丰富的想象力,抒发了自己真实的情怀,语言有个性而含蓄,意象新鲜而真切鲜明。

当然,诗人可以帮助同学们初步踏入现代诗歌的殿堂。

诗歌最凝缩最深情最个性的就是诗人的语言,在教学设计中注意引导学生依据原始的字词体会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

鉴赏的诗歌并能让学生喜欢诗歌甚至动手写上一点诗歌,这是最好的引导了。

本节课也试着做了这样的尝试,期待能带着学生沐浴一点诗歌的光芒。

学情分析:参与学习的班级学生思维活跃,较少拘束,平日思维具有较强的发散性。

教学中应特别注意结合文本的阅读、理解以及写作实践,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

在欣赏本首诗歌的时候,注意引导、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先整体感知诗歌,再深入诗歌的脉络,体会诗人的情思是如何发展的。

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朗读诗歌,分清节奏,读准重音,读出情感;2.引导学生理清诗人的写作思路,体味诗人细腻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3.指导学生理解和应用联想与想象的表现手法(教学难点);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诗歌是时空的另一种声音。

《天上的街市》优秀教学设计一等奖5篇

《天上的街市》优秀教学设计一等奖5篇

1、《天上的街市》优秀教学设计一等奖【教学目标】1、体会作者向往追求理想生活的思想感情。

2、自然的联想、丰富的想像。

3、赏析语歌的语言。

【重点难点】1、朗读训练,体会语言的节奏感与和谐美。

2、练习运用联想和想象。

3、领悟诗歌表达的中心。

【课型方法】新授课。

启发式、讨论式。

【电教手段】多媒体。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星空以其无比的广阔和神秘,引起人们纷繁多姿的幻想,创造出众多美丽动人的传说。

同学们,面对星空,你想到了些什么呢?我们说,诗人的想象最瑰丽,那么,我国现代大诗人郭沫若又想到了什么呢?请同学们翻到《天上的街市》。

二、作者简介(学生交流搜集的作者生平资料及代表作品)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

现代诗人、学者。

代表作有诗集《女神》、《星空》;戏剧《屈原》、《蔡文姬》、《棠棣之花》等。

《女神》是中国新文化运动诗坛的奠基之作,郭沫若也成为中国新诗的奠基人。

三、写作背景本诗写于1921年,这时,“五四”运动高潮已过,中国正处于北洋军阀混战时期。

此时的郭沫若,面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那“冷酷如铁!黑暗如漆!腥秽如血!”的黑暗现实感到极大的愤怒和伤感,但他并没有绝望,仍执着的寻求光明和理想。

在灿烂星空的诱发下,写下了这首充满浪漫色彩的著名诗篇《天上的街市》。

四、熟悉诗歌,指导朗读1、请学生自己试读全诗,体会全诗的感情基调。

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美好、恬静、自在、清新而略带一丝忧郁。

2、这种感情基调的诗歌应怎样朗读?朗读节奏不宜强,声音不宜大,速度不宜快,要做到轻松、柔和、舒缓。

3、放录音。

听完录音后,再请学生根据听录音的印象试读。

老师再明确这首诗的节奏和重音的划分。

天上的街市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定然是/不甚/宽广。

《天上的街市》公开课的教案一等奖3篇

《天上的街市》公开课的教案一等奖3篇

4、《天上的街市》公开课的教案一等奖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①了解作品内容的时代背景。

②了解诗歌丰富的联想和想象。

③提高诵读能力。

2、过程与方法:运用多媒体教学,把学生带入意境,使读出音韵美--感受画面美--品味意境美。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人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

二、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联想和想象的作用,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2、诵读指导。

三、教法学法:点拨法、朗读法;自主、合作、探究。

四、课前准备:多媒体。

五、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牛郎织女故事:天河很深,七夕相会。

新版牛郎织女故事:天河很浅,天天相会。

二、简介作者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四川省乐山县人,我国著名的诗人、学者。

他的著作很多,文学方面有诗集《女神》、《星空》,话剧《屈原》等。

三、整体感知1、诵读指导:读准字音:⑴自由读;⑵个体读;⑶全班读。

读准节奏:三节拍;重音。

读出感情:美好、恬静、自在、清新而略带一丝忧郁。

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定然是/不甚/宽广。

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我想/他们/此刻,定然在/天街/闲游。

不信,/请看/那朵流星,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2、听课文范读,说说你感受到哪些画面?街灯、明星、街市、天河、牛郎织女。

四、研读赏析学习第一小节:(赏析后个体读)1、诗人望见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街灯(实)-比喻-明星(虚),明星(实)-比喻-街灯(虚)。

2、这一节中运用了哪些动词?你最喜欢哪个动词?明:没变;闪:变化。

现:本有;点:本无。

学习二、三、四小节:(赏析后男女接力读,男二,女三,合四。

)(运用刚才学习的方法,学习这几小节)1、一个“想”字总领了这三小节,那么诗人又想到了什么?美丽的街市、珍奇的物品、天河、牛郎织女、牛儿、流星等。

天上的街市省一等奖优质课三篇

天上的街市省一等奖优质课三篇

天上的街市省一等奖优质课三篇天上的街市省一等奖优质课1一.教案背景:现代诗歌难教,这恐怕是大多数语文教师的共识。

:现代诗歌教学应该教什么?怎么教?常常让我们难以抉择。

二.教学课题:天上的街市三.教材分析:《天上的街市》这首诗歌取材于我国古代有关牛郎织女的传说,借助丰富新奇的联想和想像,描绘出“天上街市”的绮丽多彩,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及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虚幻的景象在作者笔下变得生动、真实、美丽。

诗歌意境优美,节奏舒缓,有古典诗歌的韵味和情趣。

四.教学方法:教法:点拨法、朗读法、提问法;学法:诵读法、讨论法。

五.教学目标:1.在朗读中感受诗歌的音乐美,图画美、情感美;能够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诗。

2.理解诗中联想和想像的作用,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想像能力。

3.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教学重点:朗读背诵这首诗,体会作者渴望自由追求光明的理想。

教学难点:联想和想象。

课时安排:一课时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晴朗的夜空,星光灿烂,常常会给予我们许多遐思幽想。

也在一样灿烂星空下,我国现代著名诗人郭沫若创作出一首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著名诗篇——《天上的街市》。

(课前板书)2.简介作者。

郭沫若(1892—1978),出生于四川省乐山市观娥乡沙湾镇,汉族,原名郭开贞。

笔名沫若。

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无产阶级文学家、诗人、剧作家、考古学家、思想家、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书法家,学者和著名的革命家、社会活动家,蜚声海内外;他是我国新诗的奠基人,是继鲁迅之后革命文化界公认的领袖。

其全部作品编成《郭沫若全集》38卷。

二、读出节奏美1、范读:引导学生准确而有感情的朗读教师放音乐范读全诗,学生打开书听范读,注意听读要求:(1)、注意节奏;(2)、听准重音;(3)、初步感受诗中的情境。

3、齐读。

注意节奏,将这首诗一起朗读一遍,体会一下节奏的和谐之美。

另外语音要轻柔一点,语速要舒缓一些。

三、谁能讲述牛郎织女的传说?四.读出图画美(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然后讨论,明确每一节的内容)“诗情”与“画意”常常是密不可分的,这首诗的每一小节都是一副美丽的画图,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读出这首诗的画图美。

天上的街市获奖教案

天上的街市获奖教案

天上的街市获奖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天上的街市》;(2)理解诗歌的内容,把握诗歌的主题思想;(3)学会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和艺术特色。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诗歌;(2)学会从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等方面进行分析;(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2)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精神;(3)激发学生对诗歌的热爱,提高人文素养。

二、教学重点1. 诗歌《天上的街市》的朗读和背诵;2. 诗歌内容的把握和主题思想的理解;3. 诗歌表现手法和艺术特色的分析。

三、教学难点1. 诗歌中隐喻和象征手法的运用;2. 诗歌意境的感悟和创造;3. 诗歌鉴赏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准备1. 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2. 参考资料:关于诗歌《天上的街市》的相关论文、评论、解析等;3. 教学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音响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诗歌《天上的街市》的背景;(2)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2)学生通过注释和查阅资料,理解诗歌中的生词难句;(3)学生初步感知诗歌的内容和主题思想。

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诗歌中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等;(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3)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意境和内涵。

4. 诗歌鉴赏(1)教师引导学生从诗歌的表现手法和艺术特色入手,进行鉴赏;(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和心得,教师点评和指导;(3)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和审美情趣。

5. 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天上的街市》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2)学生反馈学习收获,提出疑问和建议;(3)布置课后作业:背诵诗歌《天上的街市》,写一篇读后感。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天上的街市》教案公开课优秀获奖教学设计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天上的街市》教案公开课优秀获奖教学设计

七年级语文上册《天上的街市》教案一、教学目标1 、有感情的朗读诗歌,体会诗歌蕴含的思想感情。

2 、领悟诗中丰富的联想和奇妙的想象。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赏析语歌的语言;练习运用联想和想象2、教学难点:领悟诗歌表达的中心三、教学方法:读:反复朗读诗歌,初步理解文意讲: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讲述“天上的街市”悟:根据诗歌提供的信息综合理解诗歌的主题析:赏析诗歌的语言练:练习运用联想和想象四、课时安排:1五、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出示课件):几张图片请同学们欣赏几张星空的图片,面对美丽的星空你想到了什么呢?2、(出示课件:课题)引入课题3、作者简介(出示课件):作者肖像及介绍(二)文本学习:1、初读课文:(1)、朗读感知,以读悟美——读美,齐读俗话说“三分诗七分读”,下面先请大家聆听优美的配乐朗诵,仔细体会音乐的美。

①.以怎样的感情来读①.注意划分节奏和重音(2)、请大家轻声跟着配乐朗读,注意要点:①把握美好、恬静、自在、清新而略带一丝忧郁的感情基调。

①节奏不宜强,声音不宜大、速度不宜快,要做到轻松、柔和、舒缓。

品读课文(1)、本诗中哪些词用的好?好在哪里?请仔细体味它的妙处(小组讨论)闻一多先生曾经就诗歌的创作说过“诗的艺术,诗的想象,诗的情感”我们大家刚才通过朗读诗歌,对诗歌有了一定的了解,我们再次朗读课文,我们来细细品味课文,文章中有没有想想呢?(2)、诗中写到的景物有哪些?哪些是联想?哪些是想像?街灯明星街市物品牛郎织女牛郎织女的生活(3)、诗中的牛郎织女过着怎样的生活?从哪些词语表现出来?“美丽的街市”、“世上没有的珍奇”表现了牛郎织女的生活很富足;“浅浅的”、“不甚宽广”、说明了牛郎织女可以自由地往来,已经不是神话中七夕才能相会一次了;“闲游”表现了牛郎织女生活地自在、舒适、幸福;“那朵流星”中,“朵”字常用于花,花是美好的象征,把流星比作花,比喻天上的生活像花朵一样美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上的街市获奖公开课【《天上的街市》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
《天上的街市》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反复朗读诗歌,品味诗句,把握诗歌所传的思想感情,进而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
1.理解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2.学习本文自然的联想和丰富的想象。

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导人新课1、昨天同学们都已经读了《牛郎织女》这个民间故事,谁能用一小段话概述一下?一年相会一次,虽然他们的生活有点悲惨,不很完美。

但是诗人郭沫若却怀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展开丰富的想象力,创造性地运用了《牛郎织女》这个民间故事,为我们写下了一首清新的抒情小诗《天上的街市》。

2、对于作者及其作品,你了解多少?(1)作者简介: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笔名沫若,四川省乐山县人。

中国现代杰出的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剧作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著名的社会活动家。

1914年赴日本留学,原学医。

1918年开始新诗创作,五四时期积极从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文化运动。

他是我国新诗歌运动的奠基者。

他在中国文坛上骁勇地驰骋了60多年,他学识渊博,才华横溢,是继鲁迅之后中国文化战线上又一面光辉旗帜。

(2)文学成就:他的第一部诗集《女神》,歌颂十月革命,谴责帝国主义,斥骂中国反动派,赞美叛逆的英雄,以狂飙突进和雄壮宏伟的精神,开创了一代革命诗风,他是我国新诗歌运动的奠基者。

他创作的历史剧,无论是抗战时期的还是解放后的作品,都成为教育人民打击敌人的有力武器。

收在《塔》《橄榄》《海涛》《抱箭集》《归去来》等集子中的小说、散文,或控诉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或记录作者思想跃进的历程,保存了中国革命史的一些资料。

二、一读诗歌,体会音乐美。

1、生自由读,后指名朗读。

2、投影展示朗读指导:节奏不宜强,声音不宜大,速度不宜快,做到轻松、柔和、舒缓。

3、同桌互读,后师范读
4、听录音,了解本诗的节奏和重音天上的街市郭沫若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定然是/不甚/宽广。

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我想/他们/此刻,定然/在/天街/闲游。

不信,/请看/那朵流星,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三、二读诗歌:想象图画美生自由朗读,小组讨论完成以下内容:
1、天上的街市的画面是很美,请你为每一小节拟一个题目如:灯星辉映图(1)参考:
繁华街市图(2)骑牛来往图(3)提灯闲游图(4)2、你认为诗中哪些词语把诗歌打扮得更加美丽,请你用“美在……”这种句式说一句话。

示例:美在“明”字写出了人间万家灯火的壮丽景观。

美在“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写出了牛郎织女的幸福美满。

四、三读诗歌,品味内涵美生默读诗歌,并圈点批注,独立思考以下内容:
1、诗中的“牛郎织女”与生活中的“牛郎织女”的命运有何不同?这样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活动:骑着牛儿来往、闲游提着灯笼在走(悠闲、自在)环境:缥缈、美丽、浅浅、珍奇(美、富足)小结:快乐美好幸福
2、背景助读1921-1923年,郭沫若三次从日本回国。

这时,“五四”运动高潮已过,中国正处于军阀混战时期。

面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那“冷酷如铁!黑暗如漆!腥秽如血!”的黑暗现实,郭沫若感到极大的愤怒,苦闷感伤,但他并没有悲观失望,依然不倦的探索和追求。

就是在这一时期,1921年10月24日,作者写下了《天上的街市》。

3、你能分别用一些词语形容一下天上与人间的生活吗?天上:美好幸福人间:黑暗凄凉对比: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黑暗现实的痛恨五、四读诗歌:感悟手法美请一生朗读,其余生思考:
1、诗人由远远的街灯依次想到什么?
2、天上的人们生活是作者看见的吗?你是怎么知道的?街灯←→明星→街市→物品→人→生活---光明、幸福、美好、自由想象与联想:
两处联想:街灯——明星明星——街灯所谓联想,就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相关事物的心理过程。

想象:人由民间的街上有灯,而天上也有类似灯的明星,进而创造性地想到天上也应有“美丽的街市”,街市上应有珍奇的“物品” 所谓想象,就是在原有感性形象的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六、课堂小结诗人由远远的街灯产生联想和想象,描绘了美丽的街市及牛郎织女幸福的生活,表现了诗人对黑暗现实的痛恨,对光明、自由、幸福、快乐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激发人们为实现这一理想而奋斗。

最后,我们用温家宝总理的一句话来结束我们这堂课。

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
一个民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

我们的民族是大有希望的民族!我希望同学们经常地仰望天空,学会做人,学会思考,学会知识和技能,做一个关心世界和国家命运的人。

感谢您的阅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