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发热病人的护理(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发热病人的护理(课件)

发热病人的护理

发热指产热增多或散热减少,均可导致体温升高称发热。

发热是一种症状,以感染性发热为多见.

非感染性发热常见于血液病,恶性肿瘤、理化因素等。

正常腋下温度在36~37℃,24小时内波动一般不超过1℃37。5~38℃——低热,多见于活动性肺结核、风湿热;

38℃~39℃—-中热,多见于急性感染

39℃~40℃—-高热,见急性感染;

40℃——超高热

体温低于正常称体温过低,常见于年老体弱、严重营养不良、慢性消耗疾病、甲状腺功能低下、急性大出血、休克等。

体温上升期由于皮肤血管收缩,皮温下降表现皮肤苍白,无汗,畏寒,体温升高后,皮肤潮红而灼热,呼吸及心率加快,退热时因大量出汗,皮肤温度降低。高热可出现谵妄、惊厥及水、电介质紊乱等合并症。

一、分类

发热的分期:(一)开始期;(二)发热期;(三)结束期

据体温变化常见热型分为: 1、稽留热:体温高达39℃以上。波动幅度<1℃。见于伤寒、

肺炎。

2、间歇热:体温骤升至39℃以上,而后降至正常以下,经一个间歇后,再规律地交叉出现,见疟疾。ﻫ3、弛张热:体温在39℃以上,波动幅度大于2~3℃。而最低温度始终高于正常。见败血症。

4、不规则热:一日间体温变化极不规则,且持续时间不定。见于流感、肿瘤病人发热。人体最高耐受热约40.6~41.4℃。高达43℃则极少存活。......感谢聆听

二、发热病人的观察及护理:

(一)体温的监测:

1、定时测体温,一般每日测量4次,高热时每4小时测量体温一次,待体温恢复正常3天后可减至每日1~2次。同时密切观察其他生命体征,如有异常情况,应立即通知医生。

2、观察是否出现寒战,淋巴结肿大,出血,肝、脾大,结膜充血,单纯疱疹,关节肿痛及意识障碍等伴随症状.......感谢聆听

3、观察发热的原因及诱因是否消除,发热的诱因可受寒、饮食不洁、过度疲劳;服用某些药物(抗肿瘤药物、免疫抑制剂、抗生素等);老人、婴幼儿、术后患者等。

4、观察治疗效果,比较治疗前后全身症状及实验室检查结果。

5、观察饮水量、饮食摄取量、尿量及体重变化。ﻫ(二)降低体温:

可选用物理降温或者药物降温,但不可以同时使用。

原因是药物降温过程中,皮肤毛细血管扩张、出汗,通过汗液蒸发带走许多热量,物理降温是冷刺激,皮肤毛细血管收缩。如果药物降温和物理降温同时进行,影响药物降温效果。

❶物理降温法有:局部和全身冷疗两种方法。

体温超过39℃,选用局部冷疗,可采用冷毛巾、冰袋、化学制冷袋,通过传导方式散热.

体温超过39.5℃,可采用温水试浴,乙醇试浴方式,达到降温的目的。

1、擦浴法;

可以应用退热药物后随即给予温水擦浴其优点是:及时使体温下降,预防高热惊厥并使患者有舒适感;温水擦浴后使体表毛细血管扩张,提前发挥解热药的作用,以达到出汗散热的目的

2、冷袋和水囊降温法;

3、灌肠法;

4、静脉降温法;

其方法是将病人需常规输入的液体置于冰箱,待液体温度降为0-10度时取出,用棉套保温,按“静脉输液法”把液体输入病人体内,其降温疗效显著,降温有效率高达100%。多用于下丘脑功能紊乱所致的中枢性高热,体温升高快,降温效果差者;

5、医用冰毯降温法

物理降温的注意事项ﻫ①、对冷敏感的病人不易用任何方法的物

理降温,因各种冷刺激都会使病人出现寒战,使横纹肌产热增加而影响降温效果。不论采用何种降温方法的同时,都应在足心置热水袋,减轻脑组织充血,促进散热,增加舒适,尤其是冰敷头部应重视,降头温可增加脑组织对缺氧的耐受性,减少脑组织的耗氧量,降低机体代谢率。一般认为,体温下降1度脑细胞代谢率可降低6.5%,颅内压可降低5。5%.所以,头部降温对颅脑损伤的病人尤为重要。......感谢聆听

②、对有出血倾向皮疹、皮下出血点及伴有皮肤性损害的病人禁用酒精擦浴,特别是白血病患者,酒精擦浴往往导致出血症状加重。

③、擦浴禁擦后背、前胸区、腹部和足低等处,以免引起不良反应。

④、采取降温措施30分后测量体温(最好测肛温、如测腋温,需测量侧停止物理降温半小时),同时要密切观察病人血压、脉搏、呼吸及神态变化。

⑤、使用冰块降温的病人要经常更换部位,防止冻伤。腋下冰袋降温后,腋温的测量不易在50分钟内进行。

⑥、应用医用冰毯降温的病人,体温探头应放在直肠或腋中线与腋后线中间为宜.

❷药物降温是通过降低体温调节中枢的兴奋性及血管扩张、出汗等方式促进散热而达到降温目的.使用药物降温时应注意药物的剂量,尤其对年老体弱及心血管疾病者应防止出现虚脱或休克现象。实施降温措施30分钟后应测量体温,并做好记录和交班。

(三)补充营养和水分: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

高热时,由于迷走神经兴奋降低,使胃肠活动及消化吸收降低;

而另一面,分解代谢增加,营养物质大量消耗。引起消瘦、衰弱和营养不良。

因此,应供给高热、高蛋白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并鼓励病人进食,对不能进食者,必要时用鼻饲补充营养,以弥补代谢之消耗.

高热可使其机体丧失大量水分,应鼓励病人多饮水,必要时,由静脉补充液体、营养物质和电解质等。

注意食物的色、香、味,鼓励少量多餐,以补充高热的消耗,提高机体的抵抗力。鼓励管着多饮水,以每日3000ml为宜,以补充高热消耗的大量水分,并促进毒素和代谢产物的排出. (四)加强口腔护理:

长期发热病人,唾液分泌减少,口腔内食物残渣易于发酵、促进细菌繁殖,同时由于机体抵抗力低下及维生素缺乏,易于引起口腔溃疡,应加强口腔护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应在晨起、餐后、睡前协助患者漱口,保持口腔清洁。ﻫ(五)应加强皮肤护理:

高热病人由于新陈代谢率增快,消耗大而进食少,体质虚弱,应卧床体息减少活动。在退热过程中往往大量出汗,及时擦干汗液并更衣,更换衣服和床单,防止受凉,保持皮肤的清洁我、干燥。应勤换内衣裤,加强皮肤护理,防褥疮发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