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养生十一大秘诀
中国道教养生秘诀
![中国道教养生秘诀](https://img.taocdn.com/s3/m/2f02202f83d049649b6658bb.png)
中国道教养生秘诀中国道教养生秘诀(一)中国道教养生秘诀目录:一、导引行气二、守静三、挖掘生命体的奥秘四、回光返照五、呼吸停止后的神通六、超人的养生法七、遗精与走八、睡功修炼佛教称人生为一大苦难场,生、老、病、死都是人的一辈子必须承受的折磨,所以希望人看破红尘,对人生不要有什么留恋。
与此相反,道教则对现实的生命极为看重,因为它认为,人只有有了生命,才能享受人世的种种乐趣。
如晋代著名道教学者葛洪就说:“凡人之所汲汲者,势利嗜欲也。
苟我身之不全,虽高官重权,金玉成山,妍艳万千,非我有也。
”唐代著名道士司马承祯更是直截了当地说?“生者天之大德也,地之大乐也,人之大福也。
”正因为道教重视生命,所以他们特别注重生命质量的提高,所谓生命质量的提高,就是让生命排除生、老、病、死的干扰,更好、更多地享受生命。
也正是为了提高这一生命质量,道士们在几千年的修炼实践中,摸索出了种类繁多、行之有效的道教养生术。
道教养生术涵盖极广,诸如服食、行气、导引、存思、坐忘、内丹、外丹、房中等等都属于道教养生术的范围。
在道教看来,人的生命是一个奥妙无穷、潜能无限的机体,对这一生命体采取一定的方式加以锻炼,便可出现各种意想不到的神奇效果。
如行辟谷术,你就可以省去营求饮食带来的烦恼,同时还能使你身轻体健;如行胎息术,你就可以不用呼吸,同时又能去除各种顽疾;如行内丹术,在身体中就能充实生命根本,使你容光焕发……当我们以这种态度来看待道教养生术时,便会发现,行气导引对于强健筋骨、延缓衰老确实有其神奇功效;静坐存思对于获得心灵的宁静,甚至对于一些常见病诸如失眠、高血压、心脏病等都有特殊的疗效;内丹术对于打通大小周天、疏通全身筋络、防止疾病侵袭更是匪夷所思;房中禁忌则为我们提供了内容丰富的性保健知识……我们希望,此书的出版,对于人们了解道教养生术的有关内容,澄清人们对气功的种种误解和迷惑,对于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能发挥积极的作用。
一、导引行气--激发体内生命力的捷径导引,又称“道引”。
道家养生十二式
![道家养生十二式](https://img.taocdn.com/s3/m/767b17cd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c5.png)
道家养生十二式道家养生,注重平衡身心,强调与自然和谐共生。
在道家养生理念中,有十二种方法可以帮助我们保持身体健康,延年益寿。
第一式:顺应自然。
道家认为人体与自然息息相关,应该顺应自然界的变化,如春季养肝,夏季养心,秋季养肺,冬季养肾,以此调养身体,保持健康。
第二式:饮食调理。
道家养生强调饮食调理,主张清淡饮食,避免油腻和过饱,多食用新鲜水果蔬菜,避免暴饮暴食,保持饮食的平衡。
第三式:运动养生。
道家提倡适量运动,如太极、气功等,以柔和的方式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免疫力。
第四式:调节情绪。
道家认为情绪波动会影响身体健康,建议保持心情愉快,避免情绪过于激动或消沉,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安宁。
第五式:养生保健。
道家养生注重预防和保健,倡导每日锻炼身体,保持规律作息,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疾病,保持身体健康。
第六式:睡眠养生。
道家认为充足的睡眠对身体健康至关重要,建议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晚上十点前入睡,早晨五六点起床,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
第七式:精神修养。
道家强调修身养性,注重修炼内心,修养精神,保持心境平和,远离烦恼和纷扰,保持身心平衡。
第八式:适度劳逸。
道家认为适度的劳动可以锻炼身体,但过度劳累会伤害身体,建议工作之余适当休息,保持劳逸结合,避免过度疲劳。
第九式:戒除不良习惯。
道家主张戒除不良习惯,如抽烟、酗酒、熬夜等,有害身体健康的行为,要及时改正,保持身体的清净。
第十式:调理气血。
道家认为气血畅通是身体健康的基础,建议通过调理呼吸、锻炼身体、保持情绪稳定等方法,促进气血运行,保持身体健康。
第十一式:保持心态年轻。
道家认为心态年轻是延年益寿的关键,建议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积极面对生活,保持对生活的热爱和激情。
第十二式:与自然共生。
道家养生强调与自然共生,尊重自然规律,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持身心健康。
道家养生十二式是一套综合性的养生方法,涵盖了饮食、运动、情绪、睡眠、精神、劳逸等多个方面,帮助我们保持身体健康,延年益寿。
道家长寿秘方:十养-有来医生
![道家长寿秘方:十养-有来医生](https://img.taocdn.com/s3/m/d40bfe2a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69.png)
道家长寿秘方:十养-有来医生2017-05-12 17:10道家的养生之道源远流长,传承至今己有二千多年的历史,因而成为道家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今天为大家介绍的是道教的“十养”,即:养身、养神、养体、养气、养心、养智、养德、养品、养福、养寿十个方面,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一、运动养身:道教讲究“性命双修”。
“养身”之法应以动为纲,量力而行,持之以恒。
通过经常运动,既可畅达心胸,怡情养性,更可使筋骨强健,气血顺畅,解郁散滞,增强免疫力,防病于未然。
二、静坐养神:道教修炼养生学讲究“形神并练”,养生之道认为“以动养身,以静养神”,静则天地宽,情绪稳定,心静神明。
一般人在生活中,养神重在绝视听,除杂念,通过静坐修炼,达到无物、无我。
三、少食养体:这里所说的养体,与“养身”的概念不同,是指身体的胖瘦适中,保持标准体重。
道教修炼者认为,“神清才能体健”,“养体”与“养神”的关系密不可分。
对于一般人来说,提倡“进食八分饱”。
四、寡言养气:道教修炼强调“三圆”。
即:节欲者精圆,少言者气圆,息虑者神圆。
一般人阅历较丰富,有些人容易多话,甚至“仗义执言”,这样不好。
须知“开口神气散”,话多不利于养气,该言则言,可言可不言者,则不言或少言为好。
若因言语不当而与人引起争执,就不好了。
五、读书养智:从小养成读书学习的好习惯,合理用脑,博览群书,既可丰富知识,开阔眼界,不断更新观念,接受新鲜事物,又能培养和保持智力,防止脑力衰退,这也是自娱妙法。
六、诗词书画养性:诗词书画是中国特有的文学艺术项目,更具有奇妙的修心养性作用。
因为在进行诗词书画创作(或练习)时,要求专心致志,百念不生,心不他用,这样才能构思、创作出好作品。
古今有很多书画、诗词大师,都是长寿百岁的人。
七、劳作养德:人切忌“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应该积极参加力所能及的社会公益活动和家务劳动,这样既能在劳作中得到锻炼,又能愉悦心情,发挥余热,从而赢得社会的敬重和家庭成员的爱戴,促进家庭的和谐。
道家十大养生方法
![道家十大养生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bdc59aef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2d.png)
道家十大养生方法道家十大养生方法是道家传统的保健保养方式,是继承和传承了中国古代养生文化,与中医和太极拳等养生技术相互配合,达到身体健康和长寿的效果。
以下是关于道家十大养生方法的10条详细描述:1. 静坐养神:道家养生讲究调整身心,静坐养神是其中非常重要的方法。
静坐养神的核心在于调整呼吸和意念。
通过静坐培养身心平衡和内心安宁,让身体得到放松,达到治疗和调养身体的作用。
2. 五禽戏:五禽戏是一项历史悠久的运动方式,它是一种用模仿禽鸟动作的方式进行的锻炼。
此举动可以调节呼吸,增强体力和呼吸系统的运动量,它适合中年人以上的人们,特别是为关节、肌肉、内脏器官和神经系统等方面的问题提供帮助。
3. 水疗:水疗就是利用水的热和冷来治疗身体的方法。
道家认为,水是五行之一,有通达经脉、排毒、活血、保健补肾等功效。
早晨起床用温水漱口,可以养肝护肾,低压,早上用凉水洗脸,可以养肺润肤,保持皮肤的湿度。
4. 行走静坐: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感到忙碌和疲劳,行走和静坐可以帮助我们调节身心疲劳,释放压力。
尤其是在户外行走,可以呼吸新鲜的空气,增强体质,保持身心健康。
5. 古琴演奏:古琴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代表之一,它既是一种音乐艺术形式,也可以作为养生的一种手段。
古琴演奏需要注重身心的调整和呼吸的协调,有调理心情、降低血压、安定情绪等好处。
6. 药膳调理:药膳是兼有保健保养功效的食物,它可以滋养和修复身体,有助于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
药食同源的理念不仅仅是滋补身体,还包含了精神层面的养生观念,如快乐、幸福、思考和修行等。
7. 医理养生:道家的医理养生认为,一个人的生命长度和生活的质量是由四个因素决定的:先天质量、后天环境、饮食习惯和修行养生。
通过合理的饮食、调理身体和修行强化个人的内部心态,自我调节、自我修复和自我生命延续。
8. 按摩推拿:指用手的力量,按摩、揉捏、推拿、瘦脸等手法配合如针灸、耳穴按压、拔罐、火罐等方式对人体的经络、穴位以及软组织等进行按摩,来达到平衡人体气血,调整人体器官机能的保健方法。
道家十大养生方法
![道家十大养生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bbe97a8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2a.png)
道家十大养生方法道家养生,是追求身心的和谐与平衡的一种生活方式,旨在通过修炼身心,提高自身的健康水平。
道家养生方法极其丰富多样,从饮食、运动到心理调节,皆有独特之处。
本文将介绍十种道家养生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用于日常生活中。
一、静坐冥想静坐冥想是道家养生的基础方法之一。
通过坐定闭目,专注于自身的呼吸以及内心的平静,可以增强身心的稳定性,减轻压力和焦虑,提高注意力和专注力。
每天坚持静坐冥想,对于保持身心的平静与内心的宁静非常有益。
二、养生食物在道家养生中,养生食物起着重要的作用。
道教注重自然与人的和谐,推崇清淡、纯净的食物。
如蔬菜、水果、豆类、坚果等,富含丰富的营养物质,有助于调节体内的阴阳平衡,维持身体的健康。
三、太极拳太极拳是道家养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太极拳注重以柔克刚、以静制动,可以提高身体的灵活性和协调性,增强肌肉和关节的柔软度,同时调和体内的阴阳能量,促进血液循环和气血流动,增强身体的免疫力。
四、五禽戏五禽戏是一种具有道家特色的养生健身运动。
它模仿五种动物的动作,包括虎、鹿、熊、猿、鸟。
通过练习五禽戏,可以锻炼身体的柔韧性、平衡力和协调能力,同时改善心肺功能,增强体质。
五、听音乐音乐有着独特的魅力,可以调动人的感情和情绪,舒缓身心。
道家养生中,特别推崇以自然风景、清幽宁静的音乐为主,如山水画、古琴音乐等,能够帮助人们放松身心,减轻疲劳,增强自身的免疫力。
六、修炼道德道家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德修养。
要想养生,首先要修心养性,培养良好的品德和道德观念,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善良,积极向上的心态对于身心健康至关重要。
七、心理调节道家养生方法还包括心理调节。
道教注重心灵的平和与宁静,通过调节自己的思维方式,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可以促进身体的健康。
例如通过观察自己的情绪变化、进行呼吸调节等,有效缓解压力,提高抵抗力。
八、戒除毒品道家强调“戒欲”,包括戒除身体和心灵两方面的毒素。
其中,戒除毒品是道家养生的基本要求之一。
道家养生秘笈
![道家养生秘笈](https://img.taocdn.com/s3/m/34c7684d33687e21af45a996.png)
道家养生秘笈:十二段锦歌诀:闭目冥心坐,握固静思神。
叩齿三十六,两手抱昆仑。
左右鸣天鼓,二十四度闻。
微摆摇天柱。
赤龙搅水津,鼓漱三十六,神水满口匀。
一口分三咽,龙行虎自奔。
闭气搓手热,背摩后精门。
尽此一口气,想火烧脐轮。
左右辘轳转。
两脚放舒伸,叉手双虚托,低头攀足顿。
以侯神水至,再漱再吞津,如此三度毕,神水九次吞,咽下汩汩响,百脉自调匀。
河车搬运毕,想发火烧身。
金块十二段,子后午前行。
勤行无间断,万疾化为尘。
修炼方法:第一段锦:闭目冥心坐,握固静思神。
方法:盘腿坐在蒲团(或大方凳或床上)上,轻闭两眼,舌舔上腭,摒除心中杂念,调息(轻细无声)10分钟。
坐姿要求身体正直(脊梁挺直,腰不可软),身不可向后倚靠。
注:握固,气功修炼中,手的一种姿态。
握固的方法是,屈大拇指于四小指下,或以大指掐中指中节,四指齐收于手心。
静思:是静思息虑,神不外驰。
第二段锦:叩齿三十六,两手抱昆仑。
方法:上下牙齿相叩作响三十六次,有固齿的功能。
“昆仑”即指头部,以两手十指相叉,抱住后脑(此时两手掌心紧掩耳门)。
呼吸9次,气息微微不使有声(与叩齿同时做)。
第三段锦:左右鸣天鼓,二十四度闻。
方法:上式毕,呼吸9 次。
放下所叉之手,两手掌掩在两耳处,食指叠于中指之上随即用力滑下,弹在后脑上,状如击鼓(此即气功术语之“鸣天鼓”),左右指同时弹击24次。
第四段锦:微摆摇天柱。
方法:低头扭颈向左右侧视,肩也随之左右摇摆,各24次。
注:天柱就是后颈,颈椎统称“天柱骨”。
第五段锦:赤龙搅水津,鼓漱三十六,神水满口匀。
一口分三咽,龙行虎自奔。
方法:以舌在口中上下左右搅动,使生津液,然后在口中鼓漱三十六次,分作三次咽下,要汩汩有声。
注:神水——津液;赤龙——舌。
第六段锦:闭气搓手热,背摩后精门。
方法:吸气一口,停闭不呼出,两手互搓至发热,急分开摩擦背后“精门”,一面摩擦一面呼气,反复练26次,做完后收手握固。
注:精门即后腰两边软处——肾腧。
第七段锦:尽此一口气,想火烧脐轮。
道家养身十法
![道家养身十法](https://img.taocdn.com/s3/m/017bb7eb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e0.png)
道家养身十法展开全文道医的最高境界是“养生”,养生的最高境界是“养心”。
虽然人类的身体状况会变化,生存环境也在不断改变,但有些养生的方法却是不变的真理。
1、记住:睡觉是养生第一要素。
2、多嗔伤肝,多淫伤肾,多食又伤脾胃。
忧思伤脾,愤怒伤肝,劳虑伤神。
3、气以行血血以补气凡人久视则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七情六欲之过则伤元气、伤心肾。
相火旺,真阳耗。
人体中的气血也是一对阴阳,血为阴为体,气为阳为用。
血为气之母,气为血之帅。
气不足,易得淤积之病,如肿瘤、血栓等;气太过,易得脑出血之类的病。
所以,只有气血平衡,人才能健康。
4、心过劳的人,心疲肝旺,心过劳就是心太满,不虚。
心满,则不纳肝(木)生之火,心不纳肝生之火,则肝气必积而盛。
肝木克土,脾胃受病,消化不良,营养不足,夜眠不安。
土又克水,于是肾水大亏,水不足则火更旺,心肾相联,心气更弱,肺病即成。
内部相互关联,一动全动,一病全病。
而扰之者,乃在妄心,所以治病在安其心,安心在息妄,息妄在明心,明心即自觉,而健康的功效在乎静坐。
5、动生阳静生阴不要天天想着吃什么补阴,吃什么壮阳。
记住了,运动就可以生阳;静坐就可以生阴。
阴为阳之母,阳为阴之用。
6、不能盲目补气人在气不足的时候,不能盲目补气,否则会影响身体健康。
如果是因为血不足,就需要先补血,因为血为气之母,否则就成了干烧器皿,把内脏烧坏;如果是因为淤滞不通,就可以增加气血,血气同补。
这样才能达到补气的作用。
7、环境对人养生的重要性这就是为什么人在空气清新的深山老林里,会把痼疾养好的道理。
因为深山老林中的精微物质(负离子)会通过人在放松情况下的深呼吸把它吸收到人体内部,从而滋润孕养五脏六腑,使人重新焕发活力。
还有重要的一点常人并不所知,就是人不仅仅是通过口鼻来呼吸,人身体的每个汗毛孔都是可以呼吸的,而且正是它们吸取著天地的精华。
8、顺应自然是养生的境界一个人生下来,他的命运就基本上是有一定定数的。
道家养生二十种方法
![道家养生二十种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4afefe8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e3.png)
道家养生二十种方法道家养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注重调养身心,延年益寿。
在道家养生理念中,有许多简单易行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保持健康、延缓衰老。
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道家养生的二十种方法吧。
1. 饮食调理,道家养生强调饮食调理,主张清淡饮食,少食多餐,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少食肉类和油腻食物。
2. 定期运动,适量的运动有助于调节身体机能,增强体质,道家主张适量的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
3. 调节情绪,道家认为情绪对身体健康有重要影响,建议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焦虑和情绪波动。
4. 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道家养生强调作息规律,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5. 饮食药膳,道家药膳烹饪注重食材的搭配和烹饪方法,有利于调理身体,增强免疫力。
6. 气功养生,道家气功练习有助于调和气血,增强体质,提高身体抵抗力。
7. 禅修养生,通过禅修可以达到身心合一的状态,有助于减轻压力,平衡身心。
8. 身心调和,道家养生注重身心调和,提倡修身养性,保持内心平和。
9. 保持愉快心情,道家认为愉快的心情有助于调理身体,增强体质。
10. 避免过度劳累,道家主张适度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对身体造成损害。
11. 饮食节制,道家养生主张饮食节制,避免暴饮暴食,保持适量。
12. 心静自然,道家养生强调心静自然,保持内心平和,与自然和谐相处。
13. 饮食清淡,道家饮食清淡,少食多餐,有助于调理身体,保持健康。
14. 调理气息,通过调理呼吸,保持气息顺畅,有助于调和身体机能。
15. 调理五脏,道家养生强调调理五脏,保持五脏和谐,有助于身体健康。
16. 沐浴养生,道家养生主张定期沐浴,有助于清洁身体,保持健康。
17. 定期按摩,道家养生认为定期按摩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保持身体健康。
18. 饮食清洁,道家强调饮食清洁,避免食物中毒,保持身体健康。
19. 心态平和,道家养生注重心态平和,保持内心宁静,有助于身体健康。
道家养生的100条不传之法
![道家养生的100条不传之法](https://img.taocdn.com/s3/m/6740087d1711cc7931b7165f.png)
道家养生的100条不传之法1、记住:睡觉是养生第一要素。
睡觉的时间应该是晚21:00~早3:00。
因为这个时间是一天的冬季,冬季主藏,冬季不藏,春夏不长,即第2天没精神。
2 一切药物对治病来说都是治标,不是治本,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因为一切的病都是错误的因产生错误的果.错误的因不除,错误的果就不会绝根.健康的根本在心.一切法从心生.心净则身净.所以得病了,不要向外求,要靠自己自身的修复系统来修复自己的疾病.其实人和动物是一样的,动物的病都是靠自己,人也能。
3、正确的观念远比昂贵的药物和危险的手术更能帮助患者消除疾病。
有了正确的观念,你就会有正确的决定,你就会有正确的行为,你就可以预防许多疾病的发生。
4 人所具有的一切智慧,绝对不是从书本里学来的,而是从自己的真诚心、清净心(就是佛家所说的菩提心),从定中生出来的。
5 人是一切生物中构造最完美的灵体,健康的身体是人生来就具足的;人的健康状况的调节是靠人体本身所具有的调节修复系统来完成的,而不是靠外部因素,外部因素只能起辅助作用。
6 人的大部分生病现象是人体在调节、清理身体垃圾时所表现的现象,是人体自动调节平衡所表现出的状态,所以应该把它们当成正常的生理现象,而不应该去把它当成病因来消灭。
所以当人在生病的时候,一定不要有怨恨嗔恚心,心里要安定,心定则气顺,气顺则血畅,气顺血畅则百病消。
7 人的健康离不开两大要素:1)足够的气血;2)畅通的经络(包括血管和排泄垃圾的通道)。
8 足够的气血靠:足够的食物+胆汁+必要时间内(晚天黑后~午夜1点40)优质的睡眠(这个时候大脑完全不工作,由植物神经主导)+良好的生活习惯。
9 畅通的经络需要:清净心。
一切七情六欲都会破坏清净心,从而破坏经络的正常运行。
10 维持健康的身体不仅需要“增收(增加气血)”,也需要“节支(减少血气的损耗)”。
11 过度地增加食物不仅不会增加血气,而且会成为身体中的垃圾负担,反过来还得靠消耗血气来把他们清理掉。
道家十个简便易行的长寿秘诀
![道家十个简便易行的长寿秘诀](https://img.taocdn.com/s3/m/b1c5cc29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ad.png)
道家十个简便易行的长寿秘诀泱泱中华,上下五千年,许多人梦寐以求长生不老,求仙方、觅仙果、炼金丹,结果大部分人都不能逃过死亡的劫数。
尽管如此,人类也积累了丰富的养生保健经验,使平均寿命不断提高。
现将道家古人防病治病、延年益寿的良方介绍如下,只要你身体力行,将对你的健康大有裨益。
这些保健良方既十分简单,又很容易做到,概括起来,大致有如下十要诀。
一头为精明之府日梳三遍百病除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医经典文献《内经:素问·脉要精微论》认为:「诸阳之神气皆上会于头,诸髓之精气皆上聚于脑,头为精明之府。
」也就是说,人体的精明活动,完全是靠人体先天和后天的精气来维持。
若有病变,则会出现「头颈低垂,不能抬起,两目凹陷无光」的精衰神乱之象。
现代中医学研究认为:人体之重要十二经脉和四十多处大小穴位以及十多个特殊刺激区均汇聚于头部。
头顶中央(即前发际后5 寸与后发际前7 寸处)有百会、四神聪、上星、头维穴,项后枕骨一带有风池、哑门、医明、玉枕、翳风穴,两鬃有太阳、率谷穴,额前还有印堂穴。
如以梳子替代小银针,对这些穴位和经脉进行「针灸性」的按摩或刺激,将会起到疏通十二经脉,促进大小周天血液循环,使气血流畅,调节大脑神经功能,增强脑细胞的新陈代谢,延缓脑细胞的衰老,增强记忆力,醒脑提神;还能消除各种劳累疲倦、失眠烦躁、三叉神经痛、偏头痛以及聪耳明目等多种作用,甚至也能起到意想不到的美容效果。
为此,有人主张「日梳五百不嫌多」,要求最好晨起后梳一回,中午休息后梳一回,晚上休息前再梳一回,每回以两分钟梳60~100 次为宜。
只要你持之以恒地梳头,就会感到头清目明,精力充沛,睡眠良好,白发变黑,食欲增加。
由此可见,勤梳头的确是一种保养人体精、气、神的最简单经济的长寿保健方法。
二脚称第二心脏常搓涌泉保健康脚部乃「三阴交之始,三阳交之终」,穴位多、位置低、血液少,有「第二心脏」之称。
人的脚有 26 块骨, 19 块肌肉, 33 个关节,50 多条韧带,50 多万条血管,4 万多个汗腺……中医学认为:脚上的 60 多个穴位与五脏六腑的 12 条经脉有着密切的联系,布满了相关全身器官的反射区。
道家养生之十二种简易养生技法
![道家养生之十二种简易养生技法](https://img.taocdn.com/s3/m/1f94be285901020207409c67.png)
道家养生之十二种简易养生技法
1、梳头:各式梳子或手指均可,每日梳数十至百下,具有按摩头皮、醒脑开窍的功效,对视力,听力也很有帮助。
2、鸣鼓:以手掌紧压住双耳数秒,然后迅速脱离,此法可振动耳膜,减缓耳窝退化;闲时也可常按摩耳朵,不论揉、挑、弹各种手法均可,可立即改善头痛、晕车等诸多不适。
体质虚弱者常按摩耳朵,还可防止感冒。
3、揉眼:自寻手部柔软的部位,揉按眼睛、眼眶四周,促进眼周血液循环,可明目、醒脑,还兼具美容作用。
4、捏鼻:常以两手食指摩擦鼻翼两旁的迎香穴,或在鼻上搓捏,可促进嗅觉灵敏,减少鼻过敏或呼吸道感染机会。
5、叩齿:齿对齿轻叩,或牙齿空咬,可防止牙龈退化、牙周病等口腔问题;此法还可促进脸颊肌肉活动,使脸颊丰润,防止双颊下垂。
6、吞津:闭口做漱口状数回,然后吞下口水。
人的唾液未接触空气氧化时,并不会发生异味,反而有股香甜滋味。
唾液中含有许多消化酵素与营养成分,常吞津有助消化功能。
7、转颈、耸肩:肩颈部有脊椎及许多通往头部的重要血管,常转动颈部,耸耸肩膀,帮助肌肉活络,年老时发生脑血管疾病的机率会大幅降低。
8、干擦:用手掌或干毛巾在脸部抹擦数回,胳膊等裸露处也可以用此法抹擦,有助皮表循环,皮肤润泽。
9、拍肩:左手自然上甩拍右肩,右手拍左肩交替,也可用手掌自然交叉拍打。
10、转腰:右手顺弯腰之势向左脚尖伸展,起身,换左手向右脚尖伸展,轮替数回。
11、握拳:双手紧握后放松,反复数回,直立或坐姿时均可进行。
12、踩脚尖:右脚跟踩左脚尖,左脚跟踩右脚尖,交替数回。
2021年道家养生“10不过”道家养生方法
![2021年道家养生“10不过”道家养生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a93b1c3dd36a32d7275810b.png)
道家养生“10不过”道家养生方法道是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道家思想派别的核心。
道家认为,道是宇宙的本源,是统治宇宙中一切运动的法则。
道家崇尚自然,主张恬淡无为、颐养天年。
精、气、神等道家思想与中医和养生关系密切,如饮食起居、身心元神等方方面面,这里着重从衣、食、住、行、劳、逸、喜、怒、名、利十个方面来分析。
1.衣不过暖。
道家讲究衣着简朴、得体和舒适,根据不同时节、不同气候和不同的修炼境界选择最适宜的服饰。
人体经脉气血畅通,就不会有寒冷的感觉。
衣不过暖指的是不能过度依赖多穿衣来实现保暖作用,而是要提高人体自身的抗病能力和生命活力。
对于捂和冻的问题,道家更多地是选择冻。
穿到七分暖,神敛心也安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2.食不过饱。
道家修行绝非饱食终日,无所事事,而是要放下世间的喧嚣与嘈杂,寻求恬淡虚无的精神境界。
食不过饱指的是不宜大吃大喝,要经常让身体保持一定的饥饿感,多食不利于养生,正所谓常有三分饥,百病不相袭。
辟谷是人们耳熟能详的道家养生方法,是指在一段时间内,甚至___不食果蔬米面和烟火熟食。
推荐少吃是对的,但辟谷要有专业指导,一般人切莫随意、盲目去做。
3.住不过奢。
居住环境要简单、接地气。
道家养生中的九守,就是要人们守住奢侈之风,与道沉浮,自可长生不衰。
九守即:守和阴阳调和;守信内守精神;守气内守血气;守仁遵仁义之道而行之;守简俭以养生而不贪;守易不为外感而保全性命;守清清虚而顺应自然;守盈知足常乐;守弱和乐其气而平夷其形。
其中守简、守易、守清就是提倡要简易清廉、返璞归真、回归自然。
4.行不过富。
道家并非排斥财富,行不过富是说不能过度追逐金钱或为金钱所困。
行指出行、行为、行事、行动,意思是出行不能依靠豪华舟车、行为不能一掷 ___、行事不能重财轻德、行动不能以金钱来开道。
道家认为财能破气,过度追逐金钱就会影响修炼,甚至造成精气离散。
5.劳不过累。
道家养生十分注重形体修炼和体力劳动,但也强调劳作有度,不使伤身,五劳七伤为道家养生之大忌。
老子道家养生十字诀
![老子道家养生十字诀](https://img.taocdn.com/s3/m/da3d2a87312b3169a551a4c6.png)
老子道家养生十字诀道家养生十字诀一、德字诀:老子说:“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要延年益寿,返老还童,须不离常德,要做到先人后己、厚人薄己,过归于己、功归于人,勿执我见,我是而人非,勿非人而自高,贬人以自大,勿逞强用术,逞才运巧,仗势欺人,盛气凌人,言笔缺德嫉谤别人,更宜自食其力,自修自度。
切记抢骗钱财,贪污腐化。
若能甘苦如饴,宅心仁厚,功德常修,正心抱一,自能反朴还真,明心见性。
二、养字诀:少言语以养内气,寡色欲以养精气,薄滋味以养血气,咽津液以养脏气,戒嗔怒以养肝气,节饮食以养胃气,匀胎息以养肺气,少思虑以养肾气,慎行藏以养神气。
三、心字诀:万法唯心,万道唯心,心为人之主宰,亦为精气神之主宰,炼精炼气炼神,均须先从炼心始。
心涵动静,心不动则虚极静笃,明心见性,人我两忘,心无其心,无正其心,不为名动心,无心可动则近道矣。
四、善字诀:养善性,存善心,行善事,与人为善,劝人行善,内外存乎善则德行兼备,人人能行善则邪恶自消,国泰民安。
五、无字诀:对境无境,居尘无尘,动念无念,用心无心,无天无地,无人无我。
道家最上乘功夫,旨在炼神还虚,炼虚还无。
佛家要求无人相,无我相,无众生相诀,无佛相,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
佛道之最高造诣,归根结底,亦只此一无字诀而已。
六、少字诀:精宜少漏,神宜少耗,气宜少损,福宜少享,乐宜少寻,名宜少得,利宜少积,少一分思虑多一分精神。
七、静字诀:形欲静,心欲静,气欲静,练功中固宜求静,平时亦应求其能静,静中固宜求静,闹中亦应求其能静,静能生定,定能生慧八、寡字诀:寡言以养气,寡视以养聪,寡得以养性,寡欲以养精,寡动以养神,无所不寡则无所不清。
九、淡字诀:名心宜淡,利心宜淡,色心宜淡,爱心宜淡,嗔心宜淡,疑心宜淡,胜心宜淡,无所不淡则无所不安。
十、忘字诀:忘物可以养心,忘情可以养性,忘境可以养神,忘色可以养精,忘我可以养虚,无所不忘则无所不养。
道家养生理念“动而愈出”的运动观——秋养“动感”林间老子认为“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道家养生的100条不传之法
![道家养生的100条不传之法](https://img.taocdn.com/s3/m/adef4028453610661ed9f4d1.png)
道家养生的100条不传之法1、记住:睡觉是养生第一要素。
睡觉的时间应该是晚21:00~早3:00。
因为这个时间是一天的冬季,冬季主藏,冬季不藏,春夏不长,即第2天没精神。
2 一切药物对治病来说都是治标,不是治本,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因为一切的病都是错误的因产生错误的果.错误的因不除,错误的果就不会绝根.健康的根本在心.一切法从心生.心净则身净.所以得病了,不要向外求,要靠自己自身的修复系统来修复自己的疾病.其实人和动物是一样的,动物的病都是靠自己,人也能。
3、正确的观念远比昂贵的药物和危险的手术更能帮助患者消除疾病。
有了正确的观念,你就会有正确的决定,你就会有正确的行为,你就可以预防许多疾病的发生。
4 人所具有的一切智慧,绝对不是从书本里学来的,而是从自己的真诚心、清净心,从定中生出来的。
5 人是一切生物中构造最完美的灵体,健康的身体是人生来就具足的;人的健康状况的调节是靠人体本身所具有的调节修复系统来完成的,而不是靠外部因素,外部因素只能起辅助作用。
6 人的大部分生病现象是人体在调节、清理身体垃圾时所表现的现象,是人体自动调节平衡所表现出的状态,所以应该把它们当成正常的生理现象,而不应该去把它当成病因来消灭。
所以当人在生病的时候,一定不要有怨恨嗔恚心,心里要安定,心定则气顺,气顺则血畅,气顺血畅则百病消。
7 人的健康离不开两大要素:1)足够的气血;2)畅通的经络(包括血管和排泄垃圾的通道)。
8 足够的气血靠:足够的食物+胆汁+必要时间内(晚天黑后~午夜1点40)优质的睡眠(这个时候大脑完全不工作,由植物神经主导)+良好的生活习惯。
9 畅通的经络需要:清净心。
一切七情六欲都会破坏清净心,从而破坏经络的正常运行。
10 维持健康的身体不仅需要“增收(增加气血)”,也需要“节支(减少血气的损耗)”。
11 过度地增加食物不仅不会增加血气,而且会成为身体中的垃圾负担,反过来还得靠消耗血气来把他们清理掉。
五脏六腑是一个血气加工厂,食物是原材料,加工能力是有限的,而食物是无限的,所以食物的数量必须得到控制。
道家养生二十种方法
![道家养生二十种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cd48b2c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268fd15.png)
道家养生二十种方法道家养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注重养生保健,追求身心健康。
道家养生方法博大精深,其中包括了许多实用的养生方式,下面就为大家介绍道家养生的二十种方法。
一、均衡饮食。
道家养生强调饮食的均衡,主张多吃新鲜蔬菜水果,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避免过多摄入油脂和糖分,保持饮食的多样性和营养均衡。
二、适度运动。
适度运动是道家养生的重要方法之一,它能够增强体质,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免疫力,保持身心健康。
三、调节情绪。
道家主张保持心情愉快,不要过分焦虑和紧张,要学会调节情绪,保持内心的平静。
四、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良好的作息习惯对身体健康非常重要,道家主张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让身体得到充分的休息。
五、避免过度劳累。
过度劳累会损害身体健康,道家养生主张适度劳逸结合,不要过度劳累,要学会适时放松。
六、保持心态平和。
心态平和对身心健康至关重要,道家主张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宁静,不要过分执着和焦虑。
七、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良好的生活习惯对身体健康至关重要,道家主张远离不良习惯,如烟酒等,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
八、适时放松身心。
适时放松身心对身体健康非常有益,道家主张适时放松身心,保持心情愉快。
九、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室内空气清新对身体健康非常重要,道家主张保持室内空气清新,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十、保持良好的环境卫生。
良好的环境卫生对身体健康至关重要,道家主张保持家庭环境的清洁整洁,避免环境污染。
十一、适度晒太阳。
适度晒太阳对身体健康有益,道家主张适度晒太阳,可以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增强免疫力。
十二、保持心态开阔。
心态开阔对身心健康非常重要,道家主张保持心态开阔,不要过分执着和狭隘。
十三、保持适当的社交活动。
适当的社交活动对身心健康有益,道家主张保持适当的社交活动,拓展社交圈子,促进心情愉快。
十四、注重自我调理。
道家主张注重自我调理,通过饮食调理、运动调理、心理调理等方式,保持身心健康。
道家养生
![道家养生](https://img.taocdn.com/s3/m/be3e3324ccbff121dd36839c.png)
泡脚驾驭“1355”原则天天1次,每一次30分钟之内,水温50℃左右,泡完后晾5分钟。
这是泡脚的基来源根基则,虽说泡脚是一样平常的小事,但倒是保健养生的首要秘方。
要是在泡脚时适当地加以推拿,成效会更好。
要是不会推拿穴位也不打紧,只要两脚互相搓动,用手洗搓也是一样的成效用鼓风机吹干趾缝能防脚气冬季泡足是很舒服很安享的一件事情,可是很多脚趾很胖的老人却喜欢泡完之后脚仓促用手巾擦干,就钻进被窝或穿棉拖鞋,脚趾之间长时间不透气,很容易滋生细菌,引发脚气或足癣。
以是用手巾擦干脚上的水后,还要应该晾5分钟,如许才能彻底干透,避免细菌滋生。
趾缝间隙小,最佳能把趾缝撑开,用鼓风机吹干,避免传染脚气等疾病。
泡脚后要做好保湿护理老年人皮肤油脂分泌减少,天天泡脚也会流掉水分和油脂,容易引起足跟皲裂,以是每一次泡脚后必然要涂抹青果油或矿脂软膏,预防皲裂。
1.新姜30克,番木瓜500克,米醋500毫升,芍药50克。
加水少许,煎煮至沸腾,待温热后,泡洗双脚30分钟,每一日1次我们知道脚底集合了身板的全数器官司的反射区。
是以可以经由过程治疗足底反射区推拿可以到达治疗颈椎病的目的。
颈椎在足部的反射区是:双足拇趾趾腹根部横纹处,双足外侧第五趾骨中部(足外侧最突出点中部),颈部肌肉反射区是:双足底肢趾后方的2cm宽地区范围。
足底推拿治疗颈椎病方法是:用拇指指尖或手指头肚儿;也可用第二指或第三指的枢纽关头,以数毫米幅度移动。
力度最初较轻,垂垂增强,以稍有痛感为宜,推拿时间可自选抽闲进行。
最佳是天天早晚各一次,每一次10-30分钟,坚持两周往后对一般颈椎病患者有必然的疗效。
(一)四季养生类1、三春生阳茶主料:焦麦芽、竹叶、茶叶等功能:清胃生津、消食健胃、生发阳气、清热除烦。
二、夏季解暑茶主料:竹茹、妙谷芽、甘草等功能:清热化湿、和谐脾胃、清利头子。
3、秋季润燥茶主料:青果、麦冬、黄梨等功能:清热润燥、补肺开音、宣降气机。
四、冬季防御寒冷茶主料:甘草、红茶、干姜等功能:健脾益气、温肾祛寒、振奋精力。
道家养生十四字诀
![道家养生十四字诀](https://img.taocdn.com/s3/m/8c48ff08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fb.png)
道家养生十四字诀一、引言道家养生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远的影响。
从道家的角度来看,养生是一种修行,是追求健康长寿和身心平衡的过程。
道家养生十四字诀是一种精妙的养生方法,通过这十四个字诀,可以指导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实施养生。
二、十四字诀的含义道家养生十四字诀由“敬天爱人,修身养性,节食守精,静心养神”四句组成,每句诀字中蕴含着丰富的道家智慧和养生要点。
2.1 敬天爱人敬天爱人是道家重要的价值观之一,也是道家养生的基础。
敬天意味着尊重自然界的规律,不违背天道。
爱人则是指与他人和睦相处,关心他人,互相帮助。
这样的生活态度有助于消除心理压力,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有益于身心健康。
2.2 修身养性修身是指修养自己的品德和道德,做一个善良、宽容、谦逊的人。
养性是指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身心调适能力。
通过修身养性,我们可以保持内心的平静,不受外界的干扰,提高身体的抵抗力和自愈能力。
2.3 节食守精节食是指合理膳食,克制暴饮暴食,尽量避免摄入过量的能量和营养。
守精则是指保护精气神,避免过度消耗精力和情绪。
适当的饮食结构和节制,可以维持良好的身体状态,防止疾病的发生。
2.4 静心养神静心是指修炼内功,通过冥想、打坐等方法,保持心境平静。
养神是指培养良好的精神状态和情绪管理能力。
静心养神可以让我们远离外界纷扰,提高集中力和抗压能力,增强身心的平衡和健康。
三、具体实施方法道家养生十四字诀指导我们进行养生的具体方法和技巧。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十四个字诀的实施方法。
3.1 敬天爱人•尊重自然界的规律,保护环境,不滥伐森林,不乱扔垃圾。
•关心他人,乐于助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3.2 修身养性•培养良好的习惯,保持定期作息,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
•培养兴趣爱好,进行适量的运动和体育锻炼。
3.3 节食守精•合理膳食,注意摄入五谷杂粮、新鲜蔬菜和水果,减少高糖、高脂肪食物的摄入。
•饭量适中,避免暴饮暴食,控制饮食总能量。
道家养生二十种方法
![道家养生二十种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7bec0ce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ae.png)
道家养生二十种方法道家养生,强调“养生须知天人合一”,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在道家养生理论中,提出了许多养生方法,下面将介绍其中的二十种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 饮食调养,道家认为饮食是养生的基础,主张清淡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油腻食物,避免过度饮酒。
2. 气功养生,通过练习太极拳、气功等运动,调和气血,增强体质。
3. 静坐养生,通过静坐冥想,调整心态,舒缓身心,增强抵抗力。
4. 按摩养生,按摩穴位,促进气血流通,调整脏腑功能。
5. 药膳养生,选用中药食材,炖煮成药膳,调理身体,增强免疫力。
6. 穴位保健,按摩穴位,促进经络畅通,调和阴阳。
7. 禅修养生,通过禅修,修身养性,净化心灵,增强意志力。
8. 草药养生,采用中草药,泡水喝或熬汤服用,调理脏腑功能。
9. 水疗养生,利用水的温热、冷热等特性,进行水疗保健,促进血液循环。
10. 拔罐养生,通过拔罐,促进经络畅通,排除体内湿气。
11. 足浴养生,用草药水泡脚,促进全身血液循环,调整体内阴阳平衡。
12. 饮水养生,每天保持足够的饮水量,促进代谢,排除体内毒素。
13. 艺术养生,欣赏音乐、绘画、书法等艺术形式,陶冶情操,调整情绪。
14. 瑜伽养生,通过瑜伽练习,增强身体柔韧性,调整呼吸,舒缓压力。
15. 太极养生,练习太极拳,调和气血,增强体质,延缓衰老。
16. 心理调适,保持乐观心态,不悲不喜,平和处世,减少心理压力。
17. 水果养生,多吃新鲜水果,补充维生素,增强免疫力。
18. 茶道养生,饮茶有益健康,清热解毒,提神醒脑。
19. 步行养生,多走路,增强体质,促进新陈代谢,保持健康。
20. 睡眠养生,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充分休息,恢复体力,增强抵抗力。
以上就是道家养生二十种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道家养生强调调整身心,顺应自然,注重预防保健,希望大家能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养生方法,保持健康的身心状态。
道家是怎么养生调理方法
![道家是怎么养生调理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7a3676e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9d.png)
道家是怎么养生调理方法随着人们工作、生活压力的增大,不少人都出现了亚健康问题。
我们该如何养生,让自己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呢?下面店铺给大家分享道家养生调理方法吧。
道家养生调理方法1、五行经络、道家气功点穴法,可调气血、通经络、祛血瘀、排宿便、消胖、祛病延年。
2、道家养生气功疗法,通过调心(控制意识,松弛身心),调息(均匀和缓、深长的呼吸),调身(调整身体姿势,轻松、自然地运用肢体),使身心融为一体,气血流通,以达到强身保健的目的。
3、春夏秋冬养生法,讲究饮食养生,季节养人。
《黄帝内经》曰:“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
”4、食疗、食养法乃养生之本,《素问藏气法篇》云:“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之,以补精气。
”如新世界养生馆创办以来,会员已累计有1000多人,既有追求养生与美容相结合的女士,也有追求健康的男士,目前年龄最小的会员只有2岁,最大的已有70多岁。
如新世界养生馆为了把健康送给千家万户,还经常到各社团、各单位长期免费举办养生讲座,大力推广养生学、普及养生学,努力提高人们的健康养生意识。
道家养生饮食禁忌道家认为,人是秉天地之气而生的,应「先除欲以养精、后禁食以存命」。
在日常饮食中,须禁食鱼羊荤腥及辛辣刺激性食物,以素食为主,并尽量地少食谷物等粮食,以免使人的先天元气变得混浊污秽。
尤应多食水果,因为「日啖百果能成仙」。
道教有「全真」和「正一」两大教派,在饮食上全真道士食素,正一派在非斋日可饮酒茹荤。
历史上张天师世家还有「四不吃」的规矩,即不吃牛肉、狗肉、乌鱼和鸿雁,盖因牛辛劳、狗忠诚、乌鱼孝、雁坚贞之故。
道教是个重养生的宗教,对饮食养生非常重视。
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既有宗教色彩又符合科学养生的饮食习惯。
这些饮食习俗,无论是对于保护动物,还是对于人们的健康,都是大有裨益的。
道家在长期的生活修炼实践中,逐渐认识到有些食物对人体有害,食入后会发生食物中毒影响健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道家养生十一大秘诀
道家是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中国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最重要的思想学派之一。
传承至今己有二千多年的历史。
至元代祖师创立道教龙门派,经十二代传到牛金宝。
道家养生功以收心求静为基础,这叫做修性;以养精固本为归宿,这叫做养命。
修性必须落实到养命之上,故此功称为性命双修养生功。
道家养生主要在于以下11个方面。
1、“大德必得其寿”:养生名言。
孔子在《中庸》中提出“修身以道,修道以仁,”“大德必得其寿。
”意即:有高尚道德修养的人,才可获得高寿。
其理在于,讲道德,重仁义,不谋私利,不患得患失,有利于心志安定,气血和调,使人体的生理活动按正常规律进行,从而精神饱满,形体健壮。
《素问·上古天真论》:”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数。
”
2、“省嗜欲”:道家养生名言。
即节制欲念。
以为“省嗜欲”为老子“虚静恬愉”的核心。
《淮南子·精神训》“气血者,人之华也。
而五脏者,人之精也。
夫血气所专于五脏而有外越,则胸腹充而嗜欲省矣,胸复充而嗜欲省,则耳清,听视达矣。
”“使耳目精明玄达而无诱慕,意志虚静恬愉而省嗜欲,五脏定宁充盛而不泄,精神内守形骸而不外越”,“则所以修得生也”,必获高寿。
相反,耳目沉溺于五音六色,则神驰精耗损寿,“耳目淫于声色
之乐,则五脏摇动而不定矣。
五脏摇动而不定,则气血滔荡而不休矣。
气血滔荡而不休,则精神驰骋于外而不守矣。
精神驰骋于外而不守,则祸福之至,虽如丘山,无由识之矣。
嗜欲者,使人之气越,而好悟者,使人之心劳。
”
3、“百药律”:道家戒律。
《玄都律文》载治“百病律”百病之百药。
如行宽心和是一药,起居有度是一药,近德远色是一药,心静意定是一药,尊奉老者是一药,恬淡宽舒是一药,恬淡无欲是一药,仁顺谦让是一药,好生恶杀是一药,廉洁忠信是一药,除情去爱是一药。
“百病律”、“百药律”皆以疾病医药为喻,举百种有害于养性者为病;列百种有助于养生者为药,并谓“人有一善,心定体安;人有十善,气力强壮; 人有二十善,身无疾病;修积千善,则成仙人。
”相反,“人有一恶,心劳体烦;人有十恶,血气虚赢;人有二十恶,身多疾病。
”《三元延寿参赞书》卷三亦谓“一德之修,又所以培三元之寿。
”其戒律有不少宗教善恶之说,但某些有关道德修养的规定,与修身养生紧密联系起来而成为道教养性之道。
4、“四少”:道家养生要论。
“四少”有益养生。
《摄生要语》:“口中言少,心中事少,肚中食少,自然睡少,依此四少,神仙可了。
”
5、“五难”:道家养生要论。
养生有五难:“名利不灭,此一难也;喜怒不除,此二难也;声色不
去,此三难也;滋味不绝,此四难也,神虑转发,此五难也。
”意在过分追求名利,狂欢暴怒,贪恋淫声美色,浓酒肥肉膏梁厚味不断,过于伤神思虑,人有此五者,则难以养生。
6、“五宜”:道家养生要诀。
《摄生要语》:“发宜多栉,齿宜多叩,液宜常咽,气宜清砾,手宜在面,此为修昆仑之法。
”《孙真人卫生歌》:“发宜常梳气宜炼,齿宜频叩津宜咽。
子欲不死修昆仑,双手指摩常在面。
”
7、“六物汤”:道家养生方法。
指防止目疾的六种方法,即少读书,减思虑,专心内视,简外观,晨晚起,夜早眠,喻称“六物扬”,战国宋人阳里子传世,后世世相传。
凡患目疾者,用此方修之,非但明目,乃亦延年。
8、“十魔军”:道教养生要论。
十种伤身事。
《摄生要语》:“十魔军最要提防,一欲,二愁,三饥渴,四触爱,五睡眠,六怖畏,七疑悔,八嗔恚,九利养虚利,十自高慢人也。
”善养生者,当须避此“十魔军。
”
9、“十二多”:道家养生要论。
十二种太过伤身事。
与“十二少”相对,《小有经》:“多思则神殆,多念则志散,多欲则损智,多事则形瘦,多语则气争,多笑则伤脏,多愁则伤慑,多乐则意溢,多喜则妄错昏乱,多想则百脉不定,多好则专述不治,多恶则焦煎不欢。
”
“十二少”:十二种少有益养生者,与“十二多”相对。
《小有
经》:“少思,少念,少欲,少事,少语,少笑,少愁,少乐,少喜,少怒,少好,少恶。
行此士二少,养生之都契也。
”
10、“十三伤”:道家养生要论。
十三种伤身者,《抱朴子内篇·极言》:“才不逮而困思之,伤也;力所不胜而强举之,伤也;悲衰憔悴,伤也;喜乐过差,伤也;汲汲所欲伤也;久谈言笑,伤也;寝息失时,伤也;挽弓引弩,伤也;沉醉呕吐,伤也;饱食即卧,伤也;跳走喘乏,伤也;欢呼哭泣,伤也;阴阳不交,伤也。
”养生者当知伤身而避之。
否则,积伤至尽则早亡,早亡非道也。
11、“二十八禁忌”:道家养生论、二十人种日常养生禁忌。
《神仙图》:“禁无施精,寿命夭;禁无大食,百脉闭;禁无太息,精漏出;禁无久立,神倦极;禁无大温,消骨髓;禁无大饮,膀胱急;禁无久卧,精气斥;禁无大寒,伤肌肉;禁无久视,令目朦;禁无久语,舌枯渴;禁无久生,令气逆;禁无想食,伤五气;禁无喙唾,失肥汁;禁无喜怒,神不乐;禁无多眠,神放逸;禁无热食,生病结;禁无出涕,令涩渍;禁无大喜,神越出;禁无远想,劳神气;禁无所听,聪明闭;禁无食生,害肠胃;禁无激呼,惊魂魄;禁无酒醉,伤生气;禁无哭泣。
神悲戚;禁无五味,伤肠胃;禁无久骑,伤筋络。
二十八禁,天道忌。
不避此忌,行道无益。
”
房中补益:《仙经》曰:令人长生不老,先与女戏,饮玉浆。
玉浆,口中津也。
使男女感动,以左手握持,思存丹田,中有赤气,内黄外白,变为日月,徘徊丹田中,俱入泥垣(丸)。
两半合气一团,闭气深内勿出,但上下,徐徐咽气,情动欲出,急退之,此非上士有志者不能行也。
其丹田在脐下三寸,泥垣(丸)者,在头中,对两目直入内,思咋日月,想合径三寸许,两半放形而一,谓日月相翕者也。
虽出入,仍思念所作者勿废,佳也。
男女俱仙之道,深内勿动,精思脐中赤色大如鸡子形,乃徐徐出人,情动乃退……
御女之法,能一月再泄,一岁二十四泄,皆得二百岁,有颜色,无疾病,若加以药,则可长生也,人年二十者,四日一泄;三十者,八日一泄;四十者,十六日一泄;五+者,二十日一泄;六十者,闭精勿泄,若体力强者,一月一泄。
凡人自有气力强盛过人者,亦不可抑忍,久而不泄,致生痈疽。
若年过六十而有数旬不得交会,意中平平者,自可闭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