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7—10课导学案
七上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导学案
课堂学习任务单
单元 七上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
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课时 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
【学习任务1】阅读课本并结合材料,分析秦朝暴政的主要表现。
全国人口2000万
【学习任务2】
1、观看视频并结合课本,将陈胜、吴广起义相关内容补充完整。
时间
地点
领导人
结果
地位
2、如果戍边途中没有遇到大雨,陈胜、吴广起义还会爆发吗?为什么?
3、读《秦末起义形势图》回答下列问题
秦末起义形势图
材料一:至于始皇……收泰半(三分之二)之赋……田租口赋,二十倍于古。
——《汉书•食货志上》 材料二 材料四
材料三: 秦简记载:五人共同盗窃,赃物在一钱以上,断去左足,并在脸上刺刻涂墨,判为刑徒。
① 找到渔阳的位置和陈胜、吴广起义的地点; ② 找到张楚政权的根据地,并说明陈胜、吴广
起义的进军路线。
七年级历史导学案(上)第10课
A、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B、统一货币、度量衡和文字
C、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D、修筑长城,建立郡县制
3、下列措施属于秦始皇首创的是()
A、修筑长城B、地方设县
C、使用圆形方孔钱D、规定最高统治者称皇帝
4、秦始皇巡游各地时,往往要刻石记功。当时刻石使用的文字应该属于()
2、关于秦始皇:
秦如皇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而今天下大定,如果“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史记.秦始皇纪》)。于是召集群臣,决定更改名号,把三皇和五帝的称号合二为一,称皇帝,以确定至高无上的皇权。他废除子议父、臣议群的“谥法”,规定皇帝按照世代排列,第一代你始皇帝,子孙继位,为“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还规定皇帝称“联”、命称“制”、令称“诏”、印称“玺”。秦始皇命人以有名的和氏璧制成了一方传国玉玺,上面刻了“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表示皇权神授、永远昌盛的意思。从此,皇帝便成为历史代封建最高统治者的称号,也是地主阶级封建统治的象征。
统一货币度量衡,小篆成为规范字;焚书坑儒搞专制,古代文化受损失。
北拒匈奴修长城,开发南疆开灵渠;西起临洮至辽东,万里长城称奇迹。
秦朝疆域广又大,东到东海西陇西,北从长城到南海,疆域四至勿忘记。
八、检查学案
九、教与学反思
一、情景导入:
二、学习目标:
1、了解秦的统一和秦朝建立的过程,掌握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
2、归纳总结秦完成统一的原因和秦朝统一的历史作用。
3、通过对秦朝统一的历史作用的分析,认识秦灭六国,建立起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符合人民意愿和历史潮流的,具有历史进步性。
[学习重点]秦的统一及其作用。
[学习难点]焚书坑儒。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五霸与战国七雄》导学案 北师大版
第7课 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 班级: 姓名: 小组: 编号: 主备人:定陶实验中学李风云 参与者:定陶实验中学游潘英【认定目标】(心中有目标,你就会走向成功!)1.了解春秋战国的起止时间。
2.知道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的名称。
3.知道齐桓公称霸及其条件,晋楚争霸,晋分三家,合纵连横等历史事实。
4.从正反两方面分析春秋战国诸侯争霸战争的影响。
【预习检测】请你认真阅读教材34—35页“齐桓公称霸”一目的内容,回答1-4题:1. 春秋时期指的是______________年到_____________年。
2.春秋五霸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春秋时期,齐桓公为什么能首先称霸?①任用_______为相, 改革内政,发展经济.使齐国富强起来.②以〝_________________〞为口号,积极开展对外活动.4.齐桓公称霸的标志是:公元前651年,在 举行诸侯会盟。
请认真阅读教材35页“问鼎中原”一目的内容,回答5-6题:5.请找出晋、楚两国争霸中原的重要战役发生的地点及结果:①晋国在_____________打败楚国军队,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
②后来,楚军在 打败晋国,____________跃升为霸主。
6.向周王室询问九鼎轻重的是_____________.。
请认真阅读教材P37-P38 “合纵连横”一目的内容,回答7-11题:7.战国时期:公元前 年至前 年8.战国初年,晋国分裂成 _、 、 三个国家。
9.战国七雄是指 、 、 、 、 、 、10.什么是合纵、连横?合纵是指:连横是指: .11. 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有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共同探究】(不依附,不从众,让思考成为习惯!)1.当我们打开电视,看到伊拉克的炮火连天,看到巴勒斯坦的恐怖袭击,看到非洲的内战我要努力!我要成功!纷争,就会更加珍惜我们今天的和平安宁的生活。
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全册导学案部编人教版
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一、自主学习(一)我国最早的人类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距今时间:;地点。
2、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二)北京人1、距今时间:;地点。
2、使用工具和火是人类进步的重要标志。
北京人使用工具:____________;使用火:————。
3、北京人的生活:。
4、世界上出土古人类遗骨和遗迹最丰富的遗址:;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
(三)山顶洞人1、距今时间:;地点。
2、山顶洞人的生活与北京人相比,其进步之处:体质特征;制造工具的技术————;火的使用;社会组织。
二、合作探究1、你同意教材中“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这一看法吗?2、打制石器和天然石块有何区别?3、山顶洞人的生活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自主学习](用15分钟时间阅读课文,找出下列问题并记忆。
)1、河姆渡的原始农耕距今时间是_ _____ ;生活位置:__ ___流域;使用___ ___石器。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_ ____和的国家。
河姆渡居民居住在,会制造陶器,简单的玉器和原始的乐器;半坡居民居住在_ __。
会制造,上面的符号是我国的雏形。
会纺线、织布、制衣。
2、半坡原始居民距今时间是_ ____;生活位置:__ 流域 __村;使用工具---_ ___石器;半坡居民种植___ _。
我国是世界上很早种植蔬菜的国家。
3、大汶口居民距今时间是_ _ ;地点__ __;出现_ __陶和__ __陶;在后期,出现了_ ____和,原因是:_____ __的发展。
[合作探究】比较河姆渡的原始居民建造的干栏式住房、半坡原始居民半地穴式房屋复原图,分小组讨论、分析这两种房屋建筑有什么不同?第三课远古的传说[自主学习]一、炎黄战蚩尤1、“涿鹿之战”是怎么回事?2、华夏族是怎样形成的? 二、黄帝----“人文初祖”观察教材中的插图《传说中黄帝对中华文明的贡献》回答:“后人为什么称黄帝是‘人文初祖’ ? 谈一谈什么样的人才能被选为部落联盟首领?[合作探究】远古传说和历史事实有什么联系和区别?第4课 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自主学习1.人物:①夏朝第二代国王是_________。
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7课《战国七雄》word导学案
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7课《战国七雄》word导学案第七课战国七雄[客观要求]1.记住战国时期的起止时间,记住“战国七雄”;2.了解战国时期战争的特点和著名战役及军事家;3.理解“合纵”与“连横”的含义。
【课堂热身】活动1:第一次阅读课文,概述要点,并填空:1战国开始和结束于公元前7年。
2战国七杰:男1武器的改进,军队组成的变化,进攻和防御技术的改进;战国时期,战争规模扩大,竞争激烈;七、战争3著名战役:熊4新兴重要军事战略家:1。
战国时期:“群众攻坚”;2.外交:“一事是强打弱者”。
活动2:小组内的沟通、检查和提问。
[合作勘探]探究一:战国七雄1.填写战国七杰的地理位置;阿巴克ddgfeafceg2.记一记:战国七雄的顺口溜齐楚秦燕赵魏汉东南西北至中探索2:战国时期的战争1.阅读课文39页40页小字体内容,完成以下练习:(1)这两段描述了哪两次著名的战役和哪两位著名的军国主义者(2)《战国策》中对战国武器的生动描述:“陆断牛马,水击鹕燕,当敌即斩。
”说明了什么?(3)战国时期的战争有什么特点?探究三:合纵与连横1.根据教材第40页的内容,看图片,用简短的语言解释“垂直组合”和“水平组合”的策略:“垂直组合”图:“水平组合”图:燕赵旗秦维汉秦燕赵旗卫汉初“垂直组合”:“水平组合”:2.读课文40页内容,说说,在“合纵”与“连横”之争中,一些研究纵横之术的读书人十分活跃,其中最突出的代表是谁?你认为上述哪一种策略运用得更成功一些?为什么?[课程摘要]1、记住战国七雄及其地理位置2.谈谈战国时期战争的特点以及著名的战役和军国主义;[标准测试]一、多项选择题1.“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与战国”在这句朝代歌中战国时期是指()a.约公元前21世纪--约公元前16世纪b.约公元前16世纪--约公元前11世纪c.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8世纪d.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2.下列国家,既是西周初年分封的诸侯国,又在春秋时期称过霸,还是战国七雄之一,这个国家是()a.齐国a.齐国a.车兵b、秦伯进c.楚国c.楚国d、赵德勤d.藤甲兵3.战国初期,汉、赵、魏三官瓜分的是()战国时期,七国之间的战争仍在继续。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导学案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导学案导学案课题:秦末农民大起义教材: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材教学目标:1.了解秦灭六国后,中央集权的影响。
2.了解秦朝政治腐败和民生困苦导致农民大起义的背景。
3.了解农民起义的历史意义和影响。
教学重点:1.秦末时期的政治腐败和民生困苦。
2.农民起义的形式和影响。
教学难点:1.秦末农民起义的组织和领导。
2.农民起义的历史意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教师通过提问活跃课堂氛围,引起学生兴趣。
-在秦朝统一六国后,秦朝的统治如何?-秦朝的统治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影响?2.教师介绍本节课的主题:秦末农民大起义。
二、新课讲解(15分钟)1.教师通过投影或黑板写下本节课的标题:《秦末农民大起义》。
2.教师向学生介绍秦末时期的政治腐败和民生困苦。
-秦朝统一六国后,中央集权的特点是什么?-中央集权给百姓的生活带来了哪些问题?3.教师讲解农民起义的背景。
-农民起义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农民起义的形式和规模如何?三、读文讲解(20分钟)1.教师让学生分组读取课文《秦末农民大起义》。
2.教师对课文进行解读,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
-课文中提到的农民起义中的领袖是谁?他们的要求是什么?-农民起义的活动范围有哪些?他们采取了怎样的形式?四、小组讨论(15分钟)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农民起义的历史意义是什么?-农民起义对后来的历史有哪些影响?2.各小组派一名代表进行发言。
五、展示评价(10分钟)1.教师邀请学生上台展示小组讨论结果。
2.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评价,并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六、课堂小结(5分钟)1.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
2.教师布置作业和课后阅读任务。
作业:请同学们写一篇关于农民起义历史意义的文章。
课后阅读:读取相关资料,了解其他历史时期的农民起义案例。
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讲解了秦末农民大起义的背景、形式和历史意义。
通过教师向学生提供相关资料,让学生掌握了秦末时期的政治腐败和民生困苦导致农民大起义的原因,了解了农民起义的组织和领导,以及农民起义对后来历史的影响。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导学案
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年级七年级学科历史完成日期课型新授课题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主备人使用日期授课人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战国时期的起迄年代;掌握“战国七雄”,桂陵之战、马陵之战和长平之战;了解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掌握和了解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作用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商鞅变法成功的根本原因,使学生初步掌握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通过学习商鞅变法、创设问题情境,培养解决历史问题,再实践前人的创新过程的探究式学习方式。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增强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培养创新情感。
热爱祖国,奉献社会。
教学重点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
教学难点封建社会的形成。
课标要求了解战国七雄的形成及其争霸战争;掌握秦国商鞅变法的背景、内容及历史作用,认识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由都江堰工程及其历史影响感受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启发式教学、史料分析法、分组讨论法知识链接课时分配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第一步:回顾旧知(课件出示复习问题,学生记忆互查,5分钟):1.公元前____年,周平王将国都由镐京东迁____,东周开始。
东周的前期称为____时期。
2.诸侯争霸的原因、概况和影响?导入新课:同学们好!请大家一起分享同学讲述的小故事。
(出示漫画“立木为信”)哪位同学能讲讲“立木为信”的故事?第二步:引课示标(2分钟):齐读标题,这节课需要掌握哪些知识点呢?齐读学习目标:1.了解战国时期的起讫年代;战国七雄;桂陵之战、马陵之战和长平之战。
2.掌握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
3.理解我国封建制度形成的过程和方式。
4.掌握都江堰水利工程的修建及历史意义。
第三步:自学指导(圈点划,时间15分钟)1、战国时期最大的两个特点,一是“__乱____”,二是“____变___”2、都江堰的主要功能是___防洪灌溉__;古代所起作用:消除__岷江__水患,灌溉大片农田;我国现在的水利工程除了能防洪灌溉外,还能用来_发电_。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导学案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导学案历史第七课导学案【教学目标】1. 了解战国时期的社会背景和社会变化。
2. 掌握战国时期的社会制度和社会矛盾。
【教学重点】1. 了解战国时期的社会背景。
2. 掌握战国时期的社会制度和社会矛盾。
【教学难点】1. 分析战国时期的社会矛盾。
2. 探讨战国时期社会背景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教学准备】教材《历史》第七课、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与学生们寒暄,问好。
2. 师生互动:给学生们提一个问题,为引出本课内容做铺垫。
问题:你们见过或听说过战争吗?战争对人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3. 学生回答。
4. 引导学生思考:古代的战争对人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如何改变了社会?二、讲授(25分钟)1. 展示教学目标。
2. 导出:上一个问题引出战国时期。
问题:战国时期是什么时期?大约历时多久?学生回答。
3. 宣读标题: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4. 仔细阅读教材第七课的内容,并进行小组讨论。
5. 分组汇报讨论结果。
三、练习(15分钟)1. 分组讨论。
根据教材内容,用自己的话简单描述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2. 分组表演。
要求:结合课文内容和自身理解,依照战国社会变化的顺序,展示出战国时期各个社会层级的生活状态。
3. 全班讨论:通过观看小组表演,探讨战国时期的社会矛盾。
四、总结(5分钟)1. 学生回答: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对战国时期的社会背景和社会变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吗?2. 总结课程内容。
3. 引导学生回答: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对中国历史有何影响?【教学作业】1. 阅读教材第七课的相关内容,用自己的话总结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及社会背景。
2. 用一句话回答: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对中国历史有何影响?【板书设计】历史第七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1. 社会背景2. 社会变化①奴隶制的废除②封建制度的出现③农民起义的频繁发生④社会矛盾加剧⑤科学技术的进步⑥形成三晋齐楚赵魏燕韩六个大国【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提问引导学生讨论战争对社会的影响,然后进入战国时期的学习。
((人教版))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全套导学案
第1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学习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和掌握有关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的历史基础知识。
通过看图“对比一下,古猿、北京人和现代人的头部有什么区别”和“想象一下北京人的一天是怎样生活的”,培养我们的观察和想象能力。
通过思考和探究“山顶洞人的生活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养成独立思考和进行比较的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中国是人类的起源地之一,周口店古人类遗址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培养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
重点和难点:本课简要介绍了祖国境内旧石器时代远古居民的生活景象。
我国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遍及南北,十分丰富。
本课只是讲了三个典型: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元谋人,以发现头盖骨化石闻名世界的北京人,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典型代表山顶洞人。
“北京人”是本课的重点。
北京人是旧石器时代远古人类的典型代表,它的发现成为古人类考古和研究史上的里程碑。
“北京人”这一子目从北京人的发现、北京人的体质特征、制造和使用打制石器、艰苦的群居生活、使用天然火等内容,全面而简要地勾画了北京人的生活状况。
“山顶洞人”是本课的又一重点。
山顶洞人生活的时间比北京人晚数十万年,已处于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的时期。
“山顶洞人”这一子目从体质形态、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人工取火、使用骨针缝制衣服、结成氏族等方面,展现山顶洞人的生活状况,反映出他们与北京人相比所取得的长足进步。
本课的难点是所讲内容距今久远,只有依据考古发掘成果进行科学推断并结合必要的、合理的想象,才能理解和掌握本课的基本内容。
学法指导:1.观察配合课文的有关图画,提示一些观察的角度和思考的问题,培养注意观察的优良习惯和根据考古成果去了解和学习历史的兴趣。
2.学习历史要善于抓比较、抓联系。
本课中的“活动与探究”思考山顶洞人比北京人有哪复习巩固:选择题1.我国境内目前已确定的最早人类是()A.元谋人 B.北京人C.山顶洞人 D.蓝田人2.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A.会不会制造工具 B.会不会使用工具C.会不会渔猎和采集D.会不会用火3.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山顶洞人()A.懂得钻孔技术 B.懂得人工取火C.会制作装饰品 D.开始使用天然火4.我们已发现的人类,请你按时间的先后排列()①元谋人②北京人③蓝田人④山顶洞人A.①③②④ B. ①④③②C.①③④②D.④③②①5.我国人类社会形成过程中,最早使用火的是()A.元谋人B. 蓝田人C.北京人D.山顶洞人6.在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属于黄河流域发掘的原始人类遗址()A.元谋人B.蓝田人C.北京人 D.山顶洞人7.下列各项不符合“北京人”生产和生活状况的是()A.群居生活 B.人工取火C.使用简单语言 D.制造使用简单工具二、材料分析题8.“在北京人居住的洞穴里,保存了几处较厚的灰烬堆,埋着烧裂的石头和兽骨……”阅读材料回答:(1)这则材料证明了什么?(2)材料所证明的事实有什么意义?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教学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了解在中华文明起源中我国原始农耕经济的主要情况,包括河姆渡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以及大汶口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了解中华文明处于起源阶段时原始农耕经济的发展水平,进而认识其发展对中国远古时代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
北师大历史七年级上册第7课 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导学案)
第7课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学导目标】1.了解春秋战国的起止时间。
2.知道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的名称。
3.知道齐桓公称霸及其条件,晋楚争霸,晋分三家,合纵连横等历史事实。
4.从正反两方面分析春秋战国诸侯争霸战争的影响。
【学导重点】培养学生学习历史兴趣。
【学导难点】本课时间跨度长,人物多,头绪杂,学生不易掌握。
【目标导航】(一)齐桓公称霸1.公元前年——前年,是我国历史上的春秋时期。
2.春秋五霸是指、、、、。
3.最先称霸的是。
公元前年,齐桓公在举行诸侯盟会,周天子派人参加,正式承认了齐桓公在中原的霸主地位。
(二)问鼎中原1.春秋时期,南方大国是,北方大国是。
公元前年,两国军队在相遇。
通过这次战争,一跃成为中原霸主。
2.楚国不甘失败,后来,时,大举北进,在打败晋国,一跃成为霸主。
3.在争霸斗争中,遭到彻底失败的是。
称霸西部的是,他集中力量向地区发展,一举成为西部霸主。
4.在长江下游地区,吴国战胜越国,吴王在大会诸侯。
数年后,越国兼并吴国,越王成为霸主。
(三)合纵连横1.公元前年——前年,是历史上的战国时期。
2.战国七雄指的是、、、、、、。
3.六国之间南北联合,共同抗秦,称为“”,秦利用六国间的矛盾,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称为“”。
适应这种形势,涌现出了一批纵横家,如秦国的、魏国的等。
【学导流程】一、导入语:西周灭亡后,我国历史进入春秋战国时期。
这一时期,诸侯国为争夺霸权,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先后出现了“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
这是一个打动荡、大变革时期,争霸斗争是当时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
二、出示目标三、自主学习1、齐桓公能在诸侯纷争中雄踞之首,率先称霸,你认为是什么原因?2、纵横家为什么提出“合纵”“连横”的策略?六国合纵抗秦的谋略为什么没有成功?3、找一找:你所知道的与春秋战国时期有关的成语故事有哪些?四、汇报展示五、测评提升做一做1、材料一管仲帮助齐国公子纠,鲍叔牙帮助公子小白。
在争夺齐国王位时,管仲偷偷向公子小白射了一剑。
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导学案 第7课 战国争雄
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导学案第7课战国争雄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导学案第7课战国争雄XX学校2022-2022学年第一学期一年级历史指导课程第七课战国争雄写作复习时间课程名称小组学习目标:1.记住战国时期的起止时间,记住“战国七雄”及所在位置。
2.理解战国战争的特点及其影响。
3.了解“合纵”和“连横”的含义及重要表现。
学习重难点:1.“战国时代”和“战国七杰”的含义。
2.战国时期著名的战争家和军事家。
3.“垂直”和“水平”的含义。
教学过程:自主学习优先:1.春秋之后,我国进入战国时期,战国时期指的是从___________年至____________年。
2.战国时期,周王不再重要,诸侯国也减少了,主要包括_uuu、_uu、_uu、______________;七国,历史上被称为“战国七杰”。
3.战国时期,七国之间战争不断。
随着经济的发展,_______兵器得为了改进__________________;武器的出现_______。
交战双方投入了越来越多的兵力,竞争空前激烈。
战争的规模往往很大。
它发生了。
人们也更加关注军事研究,以及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组讨论:春秋战国时期,战争频繁激烈,平民伤亡惨重。
但这一时期的战争是否促进了当时社会进程的发展?进步有什么作用吗?例题精析1.在下列诸侯国中,齐国、晋国、吴国和宋国都是春秋时期的五个霸权国家,也是战国时期的七大英雄之一【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对战国七雄的掌握。
晋国曾是春秋时期一霸,但后来赵、魏、韩三家分晋后,晋不再存在。
吴国是春秋一霸,但后来被越国所灭。
故选a。
2.以下对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之间的霸权战争和吞并战争的评价是正确的:(1)霸权战争给社会带来了各种灾难;(2)霸权主义战争的结果有利于国家的统一③争霸中一些国通过改革加强自身力量④华夏族和其他各民族的融合加强A.① ② ③ ④ B② ③ ④ C① ③ ④ D① ② ④ 【分析】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不仅加剧了人民的灾难,而且促进了民族融合和社会发展。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导学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
义》导学案
知识与才干目的:
经过自学、协作学习掌握秦朝暴政的主要表现;
了解陈胜、吴广起义进程以及秦朝消亡、楚汉之争的基本历史知识。
进程与方法目的:
经过先生对秦末农民起义迸发缘由的探求,培育先生初步运用历史唯心主义观念剖析效果的才干;
引导先生思索秦亡前后,项羽、刘邦所指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培育先生比拟归结才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的:
经过本课学习使先生看法到,秦的暴政是激起农民起义的基本缘由,从而了解〝得民意者得天下〞的道理。
教学内容
教学进程:
情境导入
1、组织先生品析、对比李白〝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的诗句和〝阿房,阿房,亡始皇〞的童谣。
师:秦始皇师历史上第一个皇帝,他希冀自己的统治能千
秋万代,但秦朝却是一个短命的王朝,仅存在短短的15年,那
为什么秦朝只是稍纵即逝,又迅速走向消亡了呢?
2、师:〝伐无道,诛暴秦〞从这句话中可看出秦朝是怎样
被推翻的呢?〔农民起义〕为什么秦朝末年农民会起义呢?〔秦
末残酷的统治〕
这节课我们带着这样的效果学习第十课秦末农民大起义
【自主预习】
指点先生阅读教材并思索
一、秦的暴政
请先生阅读书本,并出示阿房宫、秦始皇兵马俑、长城有
关图片,组织先生思索归结出秦始皇的暴政。
〔小组协作学习〕。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导学案设计
C.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 D.建立县制
4.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通过变法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的是( )
A.秦国 B.齐国C.燕国 D.赵国
5.齐桓公称霸,商鞅变法等历史现象反映的时代是( )
A.社会变革与争霸称雄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B.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D.统一国家的建立
3.通过对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的分析,认识到:改革求发展、改革求进步,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时代的需要。适应时代的需要,勇于投身改革的人,定会受到后世的崇敬。
学习
重点
战国兼并战争的特点及历史影响。
学习
难点
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
预
习
案
1、战国七雄
1.三家分晋与田氏代齐:晋国被三家大夫瓜分,齐国由取代。
七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
课题
7.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课型
讲授课
主备
审核
学习
目标
1.通过阅读课文,了解战国七雄兼并战争、都江堰水利工程等情况;识记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
2.通过学习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制度的根本性变化,提高学生初步运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解释历史现象的能力。通过对商鞅、李冰等历史人物的评价,提高学生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2.社会状况
战争特点。
著名战役、、。
3.战争结果:先后崛起,其他几国逐渐衰落。尤其是地处西部的,逐渐成为实力最强大的诸侯国,对东方六国构成威胁。
2、商鞅变法
1.背景: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的势力增强。
2.目的:。
3.时间,秦孝公任用主持变法。
4.内容(找到并熟读)
5.作用:
七年级上册历史导学案(7-11课)
第7课大变革的时代教学目标1了解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广泛使用和都江堰水利工程等情况;掌握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
2.通过学习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制度的根本性变化,提高学生初步运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解释历史现象的能力。
通过对商鞅、李冰等历史人物的评价,提高学生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3.通过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改革求发展、改革求进步,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时代的需要。
适应时代的需要,勇于投身改革的人,定会受到后世的崇敬。
重点: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难点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
导入新课:复习提问:西周末年,周幽王做出了哪一件蠢事?(烽火戏诸侯)后果怎样?(诸侯再也不听周天子的号令,西周在公元前771年灭亡了。
东周虽然建立起来,但周天子已处于傀儡地位。
)到了战国初年,相继发生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等事件,说明某些大夫的势力已超越诸侯了。
新生的政治势力要求改变旧的政治制度,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他们怎样进行改革变法呢?请看33页“导入框”。
自主学习:(自读课文,完成下列问题。
15分钟 )1.______时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
_____时,铁农具使用反围扩大。
2.______末年已使用牛耕,_____时期牛耕进一步推广。
3.______和_____的推广,使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
4._______时期,___国蜀郡太守______在岷江中游修筑______,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
5.公元前_____年,_____在秦孝公支持下开始变法。
6.经过商鞅变法,_____国成为战国时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我国封建国家形成了。
7.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有哪些变化?对社会的发展起了怎样的作用?8.二概述商鞅变法的背景、内容和意义合作探究:1.在春秋战国以前,农业和手工业工具以什么为主?在此基础上,教师出示《战国时代的铁制农具》图,通过观察,与今天的农具比较下,有什么异同?2.都江堰修建的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作用是怎样的?以《都江堰水利工程平面图》为蓝图,小组分析为什么李冰要在这个地方修建呢?它是怎样起到防洪、灌溉作用的?3.引导思考:春秋战国时期大国争霸的主要目的、结果;社会阶级关系有哪些变化?战国时各国为什么纷纷进行改革?精讲点拨:1.学习商鞅变法,可以用下列图示去理解、分析,把握其内在联系。
【免费下载】初一历史上导学案
初一历史(上)导学案第一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编写:吕茂文【学习目标】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下面的学习目标,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1.了解元谋人、北京人的生存年代及其遗址发现地点。
2.通过分析北京人的体质特征,理解“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3.知道北京人使用打制石器、使用天然火,理解北京人过群居生活的原因。
4.通过阅读“中国原始人类主要遗址分布图”,培养识图能力。
【预习自测】1、填空。
祖发现地点:国元谋人距今年代: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境发现地点:内距今年代:的北京人体质特征:远使用工具:打制古生产生活特点:使用火。
居过着生活民发现地点:距今年代:山顶洞人体质特点:生产生活特点:和技术、取火进入社会时期2、对比一下,古猿、北京人和现代人的头部有什么区别?【课后反馈】写下你对历史课的建议。
第二课原始的农耕生活编写:吕茂文【学习目标】1.知道半坡聚落和河姆渡聚落所代表的地区、距今年代、房屋特点、种植的主要农作物品种、饲养的禽畜品种、生产工具等;2.通过比较半坡、河姆渡人在生产生活方面与前人的不同,了解他们所取得的进步。
【预习自测】1、填空。
原始居民时间地区主要种植房屋样式生活状况生产工具原始手工业河姆渡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2、大汶口居民距今时间是____ ;地点____;出现___陶和____陶;在后期,出现了_____,原因是:____ ___。
3、河姆渡原始居民比北京人、山顶洞人在生产生活上有哪些进步?4、比较半坡原始居民与河姆渡原始居民在生产和生活方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课后反馈】想一想,身边哪些事物在河姆渡居民时期或半坡居民时期就有了。
第三课华夏之祖编写:吕茂文【学习目标】1、通过了解黄帝对华夏族的形成所作出的贡献,认识到黄帝是中华民族的祖先。
2、通过了解尧舜的“禅让”,知道从尧开始,取得首领位置的方式是通过部落民主推举产生的。
【预习自测】1、在距今______千年,生活在____流域的____帝和____帝联合打败了东方的____部落,__ _和___ _结盟,形成日后的__ __族,是_____族的前身。
七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答案
七年级历史第一学期导学案参考答案第1课祖国境内的原始居民【自主预习】一、1、元谋人;约170万年;云南省元谋县。
2、会不会制造和使用工具。
二、1、约70万年—20万年前;北京周口店。
2、打制石器;天然火。
3、北京人遗址,中国。
三、1、约3万年前;北京周口店。
2、和现代人基本相同,磨光,钻孔,人工,爱美,氏族。
【互动探究】1、体质进步: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2、工具制作:掌握磨制和钻孔技术;3、技术:人工取火;4、生活进步:用骨针缝制衣服,制作装饰品,懂得爱美。
生活的集体——氏族【基础过关】1—5 BDBAC 6—9 CBCC【综合运用】10、(1)共同之处:集体生活,共同劳动,共同分享食物……不同之处:山顶洞人生活的集体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氏族。
(2)山顶洞人的生产比北京人进步,生产的发展是山顶洞人进步的主要原因。
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自主预习】约七千年,长江流域,干栏式建筑,磨制石器和水稻;约五六千年,黄河流域,半地穴式建筑,磨制石器和粟;约四五千年,山东大汶口。
【互动探究】①两者都处于大致相同的发展阶段;②都是以农业生产为主要经济形态,兼有饲养、渔猎、采集等经济活动;③都会建筑房屋,过着定居生活;④都会使用和制作磨制石器和陶器.【基础过关】1—5 CBDBB 6—9 AACC【综合运用】10、(1)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
(2)图一:上面住人,下面养牲畜,通风防潮。
图二:防寒保燥,因地制宜。
第3课华夏之祖【自主预习】七年级历史第一学期导学案参考答案第1页共11页一、炎,黄,涿鹿之战,蚩尤,华夏族,黄帝,华夏之祖。
二、1、尧舜禹,禅让。
2、约公元前2070,夏,奴隶社会。
【互动探究】禅让是原始社会时期的一种民主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方法。
原始社会时期。
大公无私,生活俭朴,克己爱人等。
【基础过关】1—5 ABABA 6—10 BADA【综合运用】11、(1)黄帝;(2)炎黄子孙;(3)尧舜禹。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全册
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课标要求】知道北京人的特征,了解北京人发现的意义。
知道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
【学习目标】1.知道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代表,了解早期人类的生活状况。
2.通过观察北京人与现代人的头骨化石,说一说他们的区别,知道化石是生物进化的证据,理解人类的进化过程。
3.认识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学习重点】北京人【学习难点】对本课基本内容的理解需要科学合理的推断和想象。
【学习过程】本课的内容设计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探知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代表”。
第二部分为“聚焦世界目光的头盖骨化石——北京人的发现”。
第三部分为“引领世界古人类进化的研究方向——北京人的特征”。
一、探知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代表1.说出我国境内早期人类代表(包括古人类遗址、时间、地点、生活方式)。
2. 相关史事记载:人类由猿演化而来。
距今300万年左右,猿学会了直立行走,并会制造工具,这就是早期直立人类。
距今约30万年,直立人经过演化发展到更高一级的人类,即智人。
距今一万多年,智人过渡到现代人类。
(1)依据材料概括,早期直立人类的特征。
(2)依据材料指出人类的演化过程。
二、聚焦世界目光的头盖骨化石——北京人的发现1. 认真阅读教材,简要陈述北京人发现的过程。
2.问题思考:阅读教材思考北京人的发现直接证据是什么,对我们研究早期人类有什么作用?三、引领世界古人类进化的研究——北京人的特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北京人遗址中发现有灰烬、烧石和烧骨等(右图);北京人生活环境恶劣,他们采用不同的打制方法制成不同类型的工具如尖状器、刮削器、石锤和石砧等。
北京人使用这些工具猎取动物,采集植物果实。
他们结成群体生活在一起,共同进行获取食物的劳动。
北京人用火追逐野兽材料二北京人的头骨,前额低平,眉脊较粗,颧骨突出,鼻骨扁平,嘴部前伸,脑容量比现代人小。
他们的身高平均157厘米,上肢与现代人相似,下肢的腿骨略长,能够直立行走。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导学案参考答案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参考答案第一单元第1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知识梳理】一:元谋、云南、元谋、170万、工具、天然火二:周口店、70-20万、天然火三:周口店、3万、人工取火、骨【自主检测】选择题:B.A.B.A.A.C.非选择题:1、元谋人—约170万年—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山顶洞人—约3万年—懂得人工取火和缝制衣服北京人—约70—20万年—使用天然火和保存火种2、⑴A⑵北京人⑶C【拓展视野】 B C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知识梳理】一:长江、浙江、余姚、七千、水稻、干栏式二:黄河、陕西、西安、五六千、粟、半地穴式、彩陶【自主检测】选择题:B.D.D. D.D.非选择题:1、河姆渡人在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半坡人在世界上最早种植粟和蔬菜;2、A:河姆渡遗址的干栏式房屋;B:半坡遗址的半地穴式房屋;【拓展视野】1、C 2、D第3课华夏之祖【知识梳理】一:炎帝、黄帝、涿鹿、蚩尤、华夏族、黄帝二:尧、舜、禹、禅让制、2070、夏、奴隶制【自主检测】选择题:AABAB非选择题:尧、舜、禹;“禅让制”【拓展视野】 B D第一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二、材料题21、(1)图一:河姆渡遗址的干栏式房屋;图二:半坡遗址的半地穴式房屋(2)河姆渡人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半坡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粟22、1、启;2、世袭制;3、夏朝;4、奴隶社会,夏、商、周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第4课夏、商、西周的兴亡【知识梳理】一:启、世袭、家天下二:约公元前2070年、禹、约公元前1600年、汤、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三:西周、周天子、诸侯、国人、公元前771年【自主检测】选择题:C.D. A.D. D.非选择题:⑴分封制;⑵巩固西周的统治;⑶开发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使西周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拓展视野】B A B第5课灿烂的青铜文明【知识梳理】一:原始、商朝、司母戊鼎、三星堆、商朝、瓷器二:商周、禹、选种、施肥、治虫害、商周、牲畜圈栏三:奴隶主、奴隶、殉葬品、祭祀【自主检测】选择题:A.B.B. D. B.B.非选择题:司母戊鼎、四羊方尊等【拓展视野】B第6课春秋战国的纷争【知识梳理】一:周平王、春秋、战国、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齐桓公、尊王攘夷、管仲、齐国二:韩、赵、魏、齐、秦、楚、燕、赵、魏、韩、桂陵、齐国、魏国、齐国、魏国、长平、四十多【自主检测】选择题:A.D.B.D. A.B.A.非选择题:见七上P33页【拓展视野】B D第7课大变革的时代【知识梳理】一:春秋、战国、春秋末年、战国时期二:战国、李冰、岷江三、公元前356年、秦孝公、封建、县制、土地、耕战、封建四、战国、地主、农民【自主检测】选择题:A.A.C.B.B.D.非选择题:(1)商鞅;秦国;(2)主张变法;法家(3)地主阶级;使秦国经济发展,军队战斗力增强,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第7 课甲骨文与青铜器第8 课春秋战国的纷争第9 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第10课春秋战国的科技和文艺第7课甲骨文与青铜器【学习目标】:1、懂得甲骨文、金文的字体及汉字的演变。
2、了解夏、商、周时期以青铜文明为代表的奴隶制经济的发展的情况;知道著名的青铜器代表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
3、认识灿烂的青铜文明是建立在奴隶主对奴隶的残酷剥削和压迫的基础上的,是奴隶创造了灿烂的奴隶制文明。
【学习重点】:甲骨文、金文的字体及汉字的演变,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学习难点】:对汉字的演变、青铜文明的认识和理解。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任务一:阅读教材第30~31页,在课本上标出知识点并回答下列问题:1、什么是甲骨文?甲骨文的出土地点,与今天的汉字的关系。
2、甲骨文的主要内容,我国文字可考年代。
任务二:阅读教材第31~33页,在课本上标出知识点并回答下列问题:1、我国什么时期开始出现青铜器?什么时期走向鼎盛?2、著名的青铜器代表有哪些?3、青铜时代4、金文、金文内容、作用二、合作探究:1、我们的问题:2、老师的问题:①猜想一下当时奴隶们怎样制造青铜器?②夏、商、周时期,我国的农业、手工业、畜牧业都很发达,为什么以“青铜”作为当时文明的象征呢?③某鼎铭文记载:“五个奴隶等于一匹马加一丝”。
这说明了什么?三、拓展延伸:为什么商代青铜器没有广泛用于农业生产?四、系统总结,梳理结构五、巩固练习:1、著名的商朝司母戊鼎可以证明我国商周时期()A、奴隶制的高度发展B、农耕文明出现原始C、奴隶的命运十分悲惨D、青铜工艺水平高超2、我国古代南方青铜文化的代表是()A、元谋人文化B、河姆渡文化C、三星堆文化3、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是()A、中国B、古印度C、古埃及D、古巴比伦4、在夏、商、周奴隶制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部门是()A、农业B、手工业C、商业D、畜牧业5、在奴隶社会中,从事经济生产的主要是()A、奴隶主B、奴隶C、平民D、诸侯6、商朝时的贵族可以把某些人随意转让和买卖,甚至杀死或活埋,而贵族不受处罚。
这是因为()A、这些人欠他们的钱B、这些人是他们的奴隶C、商朝时没有法律D、这些人是罪犯7、下列事物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①青铜器②陶器③石器A、①②③B、③②①C、③①②D、②①③8、我国历史上最早的青铜器出现在()A、原始社会B、夏朝C、商朝D、西周9、我国的青铜冶炼历史上已有()A、3000多年B、4000多年C、5000多年D、6000多年10、夏、商、周时期灿烂的青铜文明包括()①农业②手工业③畜牧业④商业A、②B、②④C、①③D、①②③④11、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材料:武官村大墓是王陵之一。
……墓室两侧埋着41个殉葬人,……①墓主是什么人?殉葬者又是什么人?②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六、师生当堂反思:收获与不足第8课春秋战国的纷争【学习目标】:1、说出东周分为哪两个历史时期,了解春秋争霸和战国七雄兼并战争情况。
2、比较春秋争霸与战国兼并战争所体现的不同特征,培养学生在比较中认识历史的能力。
3、通过学习探讨改革与强兵富国之间的联系。
【学习重点】:齐桓公称霸和春秋争霸的历史作用。
【学习难点】:春秋争霸与战国兼并战争的实质和历史作用。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一)通过看课本P35-P37,完成以下问题:1、春秋争霸的目的2、春秋时期主要霸主有哪些?3、齐桓公为什么能成为春秋时期第一霸主?4、描述晋楚争霸情况5、春秋争霸的历史作用(二)通过看课本P37-P39完成以下问题:1、说出战国七雄:、、、、、、。
2、战国时期主要兼并战争、。
3、长平之战时间、交战双方、作用二、合作探究:1、我们的问题:2、老师的问题:⑴齐国和晋国能迅速强大的共同原因是什么?⑵你认为春秋战国时期发生了许多战争是好事还是坏事?说出你的理由。
⑶说出你所知道的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典故。
三、拓展延伸:讨论分析改革与强国之间的关系。
四、系统总结:列出本节课的知识结构图。
五、巩固训练:1.为了争霸,以“尊王攘夷”为号召发展本国势力的是()A.晋文公B.楚庄公C.齐桓公D.越王勾践2.齐桓公成为春秋第一个霸主的标志是()A.打败周围的诸侯国B.周围诸侯国臣服齐国C.各诸侯王参加葵丘会盟D.周天子派人参加会盟3.齐桓公首先称霸有诸多原因,最重要的是()A.以“尊王攘夷”为号召B.周天子派人参加会盟C.齐桓公本人的威信和能力D.管仲改革壮大力量4.下列成语与晋楚争霸有关的是()A.纸上谈兵B.朝秦暮楚C.卧薪尝胆D.退避三舍5.战国七雄中,地处最北和最南的分别是()A.齐和秦B.燕和楚C.韩和赵D.赵和楚6.下列事件发生在战国时期的有①“田氏代齐”②三家分晋③桂陵之战④马陵之战()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7.下列即属于春秋时期又存在于战国时期的诸侯国()A.齐国B.晋国C.楚国D.赵国8.齐桓公在争霸过程中打出“尊王攘夷”旗号的真实目的是()A.赢得周天子的信任B.表白自己无政治企图C.提高齐国的政治影响D.维护周天子的地位9.阅读下列材料:“管仲相桓公,霸诸假,一匡天下”——《论语》请回答:⑴桓人霸诸侯成功是在什么时间?⑵管仲在齐桓公称霸过程中采取了哪些有利措施?六、当堂反思:1、本节课收获:2、不足:第9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学习目标】:1、了解战国时期农具和牛耕的广泛使用,掌握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
2、学习评价商鞅等历史人物。
3、认识:改革求发展,改革求进步,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时代需要。
【学习重点】:商鞅变法主要内容及历史作用。
【学习难点】:认识生产力的进步推动社会大变革。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一)阅读课本P40-P41,完成以下问题:1、铁农具:开始使用,得到了推广,我国开始进入时代。
2、牛耕:使用牛耕,时期逐渐推广,牛耕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
3、铁农具、牛耕推广的意义:(二)阅读课本P41-42,完成以下问题:1、商鞅变法背景(原因):2、目的:3、时间:4、得到支持。
徙木立信。
5、主要内容:6、历史作用:二、合作探究:1.我们的问题:2.老师的问题:①认识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社会进步主要因素。
②课本P42动脑筋。
三、拓展延伸:商鞅变法作为两千多年前效果显著的一场改革,对我们今天的改革有什么借鉴意义?四、系统总结:简要说出本节课各知识点间的联系。
五、巩固训练:1、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诸侯国的最主要原因是()A.商鞅变法B.使用铁器C.推广牛耕D.兴修水利2、战国时期各国变法的根本动力是()A.阶段矛盾尖锐B.周王室日益衰微C.生产力迅速发展3、我国实行县制最早是在()A.春秋B.战国C.夏朝D.商朝4、商鞅变法中提出的选官的标准是()A.开科考试B.门第高低C.地方推荐D.军功大小5、战国时期,封建制度确立起来的方式是()A.革命斗争B.变法或改革C.农民与地主阶级的出现D.地主阶级统治建立7.阅读下列材料:“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请回答:①上述材料是谁的名言?②这句话是什么意思?③为了“治世”“便国”他采取了哪些有力措施进行变法?④从中我们应该学习他的什么精神?六、当堂反思:1、本节课收获:2、不足:第10课春秋战国的科技和文艺【学习目标】:1、掌握都江堰水利工程修建、结构、作用等情况。
春秋战国的科技和文艺和诗人屈原。
2、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了辉煌的文明,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3、详细了解古代科技成果激发学生兴趣,培养严谨的治学态度。
4、学习评价屈原、李冰等历史人物。
【学习重点】:都江堰水利工程修建、结构、作用。
【学习难点】:春秋战国时期绘画、音乐等方面的主要成就。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通过阅读课本P44-45,回答下列问题:(1)说出都江堰水利工程修建时期:主持人物:地位(作用或价值):(2)杰出的工匠:(3)神医:四诊法:2、通过看教材P45-47页,回答下列问题:(1)找出古代在文学方面的成就。
最早诗歌总集:“楚辞”的创造者是,他的代表作是(2)艺术方面成就:二、合作探究:1、我的问题:2、我们的问题:3、老师的问题:①江堰水利工程是谁住持修建的?它在今天还有哪些价值?②课文46页动脑筋。
三、拓展延伸:1、说说自己在古代文学艺术方面所知道的一些常识。
四、系统总结: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等方面所学的内容。
五、巩固训练:1、后人写诗赞李冰说:“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主要由于()A.兴修水利,使关中成为沃野B.修筑都江堰,消除了岷江水患,造福于人民C.改进生产工具,推广牛耕D.任秦国蜀郡太守,勤政廉洁2.被世界和平理事会定为世界文化名人的是我国战国末期的著名诗人是()A.宋玉B.屈原C.李白D.杜甫3闻名中外的甲骨文的发现时间和地点是()A.19世纪末的河南安阳B.19世纪末的河南商丘C.20世纪初的陕西西安D.世纪初的河南洛阳4.我国古代伟大的诗人屈原生活在战国时期的()A.齐国B.燕国C.楚国D.秦国5.商朝人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
商周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叫做“”,也叫“铭文”。
6.望、闻、问、切四诊法,是由春秋战国之际的名医总结出来的。
7.楚国优秀诗人屈原的代表作是千古传育的抒情长诗《》。
8.阅读下列材料:“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请回答:①这两句诗出自谁的什么作品?②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③这位世界文化名人的哪些精神值得今天的我们继续发扬光大?六、当堂反思:1、本节收获:2、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