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要素最优组合
微观经济学第四章生产理论

目录
• 生产理论概述 • 生产函数 • 成本最小化与产出最大化 • 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 • 扩展生产理论
01 生产理论概述
生产、生产函数与生产可能性边界
01
02
03
生产
生产是指企业使用一定数 量的生产要素,经过一定 的加工或组合,创造新的 使用价值或效用的过程。
生产函数
生产函数描述了在一定技 术条件下,一定数量的投 入与最大产出之间的关系。
生产可能性边界
生产可能性边界描述了在 一定资源和技术条件下, 一个经济能够生产的商品 的最大数量组合。
短期与长期生产函数
短期生产函数
短期生产函数描述了在固定生产 规模下,一定数量的可变投入与 最大产出之间的关系。
长期生产函数
长期生产函数描述了在可变规模 下,一定数量的可变投入与最大 产出之间的关系。
详细描述
固定投入比例生产函数形式为 Y=min{aX,bK},其中Y表示产出,X和 K分别表示劳动和资本两种投入要素,a 和b为常数。这种生产函数形式强调各 投入要素之间的比例关系固定不变。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总结词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是一种常用的生产函数形式,用于描述现实生产过程中投入和产出的关系。
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应当满足边际技术替代率和边际替代率相等,即等产量线和等 成本线相切的条件。
05 扩展生产理论
要素可替代性
要素替代性
在生产过程中,如果两种或多种生产要 素可以互相替代使用,则它们被称为可 替代要素。可替代要素之间存在一定的 替代关系,当一种要素价格上涨时,生 产者可能会选择使用更多的另一种要素 来代替它,以保持生产成本不变或降低 生产成本。
规模收益对于企业的竞争策略具有重要影响 。企业可以通过扩大生产规模来降低成本和 提高市场份额,从而在竞争中获得优势。同 时,企业也需要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条件, 合理地选择生产规模和经营策略,以实现最
生产要素最优组合的分析

文章编 号 :0 7— 8 1 2 0 0 0 1 0 10 9 3 (0 6) 1- 0 4 I一
生产要素最优组合的分析
林立军 , 朱永生 , 崔志学
( 哈尔滨师范大学 砰 兰学 院 数学系 . 黑龙江 呼兰 10 0 ) 5 50
摘要 : 运用数学手段并结合经济学原理探讨 了单一可变生产要素的最优化 利用与 多种生产要素的 最优组合 问题 ( 主要讨论了2种可变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 ) 具体研 究了在 已知等成本 曲线的情况 , 下既定成本条件下的产量最大化与在已知等产量 曲线的情况下既定产量条件下的成本最小化的问 题 , 出 了多种 生产要 素最优 组合 的一般 原理 . 给 关键词 : 生产要素最优组合; 等产量曲线 ; 等成本 曲线 ; 边际产量 ; 边际技 术替代 率 中 图分类号 : 2 3 F 2 文献标 识码 : A 企业管理部门在制订生产决策时, 必须考虑 生产要素怎样组合的问题. 这就是生产要索最优组合所 要研究的问题. 具体地说, 就是研究生产者如何把既定的成本( 生产资源) 分配于生产要素的购买与生产 上。 以达 到利润 的最 大 化. 经济 学 中 , 以通 过对 生产 函数 的分析 和寻找最 优 解来解 决, 在 可 生产函数( h r.c o uci )反映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 T ePo ut nF nt n d i o 它的一般表示式为 :
哈理 厂 l )
受 第 3阶段
蛔 Βιβλιοθήκη l( 不合理 )
景曲线 平 均产 量曲线
可 生 要 投 量 变 产 索人 图 l 生产的 3个阶段
第l 阶段: 可变投入要素的数量小于 0 . A 这一阶段生产函数的特征是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首先递增 。
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

1.稀缺性:指经济学中生产资源的相对有限性。
2.生产可能性曲线:指社会使用既定的生产资源所能发生商品的最大组合。
3.机会成本:指因选择而放弃的其他机会所造成的代价。
4.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制度:是指完全没有政府干预而由个人自主行动的市场经济制度。
5.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制度:指中央当局或机构决定生产什么的计划,确定生产目标和生产方式,并且制定分配规则的经济制度。
6.混合经济制度:指由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制度与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制度混合而成的经济制度。
7.微观经济学:指以整个经济制度中的各个家庭和厂商的行为及其相互联系为研究对象,考察单个产品或投入的市场的价格形成,并由此说明社会如何解决资源配置问题的学科。
8.宏观经济学:指以整个经济的总体行为,考察作为整体的市场表现,说明社会资源总量是如何决定的学科。
.1.需求: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一特定时期内消费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2.需求规律:一般来说,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价格越高,需求量越小,商品的价格越低,需求量越大,这就是需求规律。
3. 需求函数:是用来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和影响该需求数量的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的。
也就是说,影响需求数量的各种因素是自变量,需求数量是因变量。
4.需求量变动:指由价格变动引起的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的变动称为需求量变动。
5.需求变动:指由除价格以外的其他因素变动引起的消费者在每一可能价格下所有需求量的变动称为需求变动。
6.供给: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一特定时期内生产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商品的数量。
7.供给曲线:指表示由所有可能的价格与相应于这些价格的生产者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商品数量的组合点。
8.供给函数:是指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市场上某种商品的各种可能的供给量和决定这些供给量的诸因素之间的数量关系。
9.均衡:指在经济体系中,一个经济事物处在各种经济力量的相互作用之中,如果有关该经济事物各方面的各种力量能够相互制约或者相互抵消,那么该经济事物就会处于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并将保持这种状态不变,我们称该经济事物处于均衡状态,10.供给变动:由除价格以外的其他因素变动引起的生产者在每一可能价格下所有供给量的变动称为供给变动。
4.6-4.7最优生产要素组合

F(K,L) (K) L) 2K L F(K,L) 2 (
所以,该企业规模收益不变。
1 2
1 2
1 2
1 2
• (2)企业利润最大时,企业处于均衡状态,满足均衡 MPL 条件
MRTS LK MPK
1
1
r
1 1
所以:
1 1 2 2 2 2 MPL K L ,MPK K L 2 2 MPL K MPK L r
练习题
1、若厂商总成本为24元,由AB 可知L、K的价格为何? 2、生产20单位的产量的最低成 本是多少? 3、其最优要素组合是什么? 4、等成本线由AB平行移到CD, 表明总成本由24元增至多少? 5、如果有效使用32元成本,则 产量应为多少?(大约) 6、在E点上,MRTSLK是多少? 7、是规模递增、递减或不变? 8、这个函数一定是固定比例生 产函数吗? K
1、等斜线——S线
等斜线是一组等产量线中两种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
率相等的点的轨迹。
K
C B A
S
Q3 Q2 Q1
L
O
2、扩展线 在生产要素价格、生产技术不变的条件下,当生产成本或者 产量变化时,会形成一系列不同的生产均衡点,这些均衡点的 轨迹就是扩展线。
-----扩展线一定是等斜线。 ----扩展线表示的是企业进行长期生产计划时必须遵循的路线。 K
C3 C2 C1
C
B
N
Q3 Q2 Q1
0
L
练习
• 已知某企业的生产函数为Q=L2/3 K1/3,劳动的价 格W=2,资本的价格r=1,求: (1)当成本C=3000时,企业实现最大产量时的L、 K和Q的均衡值? (2)当产量Q=800时,企业实现最小成本时的L、K 和C的均衡值?
人大高鸿业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

需求: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对应于各种可能的价格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的数量。
需求既强调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又要求消费者具备购买能力。
需求规律使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量与其价格呈反方向变动。
供给: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对应于各种可能的价格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商品的数量。
供给不仅要求生产者有提供商品的愿望,也要求生产者有提供商品的生产能力。
供给规律决定了商品的价格与供给量之间呈同向变动。
均衡价格:由供给等于需求所决定的价格。
市场价格高低变化取决于供给和需求的相互作用,其最终结果是趋于均衡价格。
需求弹性:需求的价格弹性的简称,表示在一定时间内相应于商品价格的相对变动,一种商品需求量相对变动的反应程度。
其大小通常用需求弹性系数来表示,它被定义为商品需求量的变动率与价格的变动率之比。
弹性系数的大小可以由点弹性或弧弹性来衡量。
供给弹性:供给的价格弹性的简称。
它反映了相应于商品价格的变动,该商品供给量变动的敏感程度。
其大小通常用供给弹性系数来表示,被定义为商品供给量的变动率与价格的变动率之比。
它可以用弧弹性或点弹性系数来衡量。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基数效用论的基本假定,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其他商品或劳务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劳务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或劳务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原因在于追加消费的商品或劳务对消费者的刺激和重要性逐渐下降。
消费者均衡: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者实现效用最大化并将保持不变的一种状态。
在既定的收入约束条件下,当消费者每单位货币支出的边际效用都等于货币的边际效用时,消费者处于均衡状态,即RCS1,2=MU1/MU2=P1/P2和P1X1+P2X2=M图形表示为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约束线的切点。
预算约束线:在消费者面临的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收入对效用最大化形成约束。
既定的收入全部用于消费可以购买到的商品组合构成的曲线即为消费者的预算约束线。
西方经济学题库答案整理(名词解释)

西方经济学题库答案整理(名词解释部分)1、需求: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的数量。
经济学意义上的需求是指既有购买欲望又有购买能力的有效需求。
一般而言,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量与其价格成反方向运动。
消费者消费商品的数量不仅取决于该商品的价格,也受到相关商品的价格、消费者的收入、消费者的偏好和消费者对商品价格的预期等因素的影响。
2、供给:商品的供给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商品的数量。
一般来说,商品的价格越高,生产者提供的产量就越大,反之,则提供的产量越小。
一种商品的供给量不仅取决于该商品的价格,也受到生产该商品的成本、生产的技术水平,相关商品的价格和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等因素的影响。
3、均衡价格:使得供给量恰好等于需求量时的市场价格水平。
在市场上,由于供给和需求力量的相互作用,市场价格趋向于均衡价格。
如果市场价格高于均衡价格,则市场上出现超额供给,超额供给使市场价格趋于下降;反之,如果市场价格低于均衡价格,则市场上出现超额需求,超额需求使市场价格趋于上升直至均衡价格。
因此,市场竞争使市场稳定于均衡价格。
4、需求弹性:需求价格弹性的简称。
它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的相对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的相对变动的反应程度。
需求弹性的大小通常用弹性系数来表示,需求弹性系数等于商品需求量的变动率与价格变动率之比。
依照于所考察的需求曲线上区间范围的不同,需求弹性可分为需求弧弹性和需求点弹性。
5、边际效用:效用分为总效用和边际效用。
总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从一定数量的商品的消费中所得到的效用量的总和。
边际效用是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一单位商品的消费所得到的效用量的增量。
边际效用量的大小在消费者的决策中具有重要作用。
6、消费者均衡:消费者的效用达到最大并且不再变的一种状态。
基数效用论的消费者均衡是消费者在既定收入约束下实现效用函数值最大,实现均衡的条件是消费者购买的每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与其价格之比相等。
人大版微观经济学(第三版)课后答案第5-6章

第五章 成 本第一部分 教材配套习题本习题详解1.表5-2是一张关于短期生产函数Q ),(K L f 的产量表: 表5-2 短期生产的产量表(1)在表中填空。
(2)根据(1),在一张坐标图上做出TP L 曲线,在另一张坐标图上作出AP L 曲线和MP L 曲线。
(提示:为了便于作图与比较,TP L 曲线图的纵坐标的刻度单位通常大于AP L 曲线图和MP L 曲线图。
) (3)根据(1),并假定劳动的价格w=200,完成下面的相应的短期成本表,即表5-3. 表5-3 短期生产的成本表(4)根据表5-3,在一张坐标图上做出TVC 曲线,在另一张坐标图上作出AVC 曲线和MC 曲线。
(提示:为了便于作图与比较,TVC 曲线图的纵坐标的刻度单位通常大于AVC 曲线图和MC 曲线图。
)(5)根据(2)(4),说明短期生产曲线和短期成本曲线之间的关系。
解答:(1)补充完整的短期生产的产量表如表5-3所示。
表5-3(2)总产量曲线如图5—1所示,平均产量曲线、边际产量曲线如图5—2所示。
图5—1总产量曲线 图5—2 平均产量曲线和边际产量曲线(3)补充完整的短期生产的成本表如表5—4所示。
表5—46 130 1200 12013 20 713514002802740(4)总可变成本曲线如图5—3所示,平均可变成本曲线、边际成本曲线如图5—4所示。
图5—3 总可变成本曲线 图5—4 平均可变成本曲线和边际成本曲线(5)从图形可以看出,当边际产量高于平均产量时,平均产量上升,此时边际成本和平均成本下降。
当边际产量低于平均产量时,平均产量下降,此时边际成本和平均成本上升。
当边际产量上升时,边际成本下降,总产量上升,总可变成本以递减速率上升。
当边际产量等于平均产量时,边际成本等于平均成本,此时平均产量最大而平均可变成本最小。
2.假定某企业的短期成本函数是TC =Q 3-10Q 2+17Q+66,求: (1)指出该短期总成本函数中的可变成本部分和不变成本部分;(2)写出下列相应的函数:TVC(Q)、AC(Q)、AVC(Q)、AFC(Q)、MC(Q)。
生产要素最优组合条件

生产要素最优组合条件最优组合是指企业面临资源有限的条件, 选择有效的投资组合,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经济效益的组织活动称为最佳组合。
一、最优组合要素包括:1、生产要素的分配。
在生产要素的有效分配中,应考虑到最佳投入组合,最佳价格和最佳数量,以确保投资的最高效益。
2、资源的运用。
基本资源的运作,应综合考虑工业因素、限制性文件和社会资源,以优化资源利用效率,实现资源最佳分配和经济效益.3、技术研究与开发。
企业研发的目的是实现有效的开发和创新,以及有效控制生产成本,进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4、生产计划及管理策略。
企业面临资源有限的条件,要有充分的计划及合理的管理,以确保最佳投资组合.1、合理配置资源。
企业资源包括生产要素和技术、设备、土地、财力和人力等要素,要利用测度技术,合理配置有限的资源,最大程度提高产业经济效益.2、科学变通企业管理。
科学的企业管理是企业走向发展的重要保证,从培训、组织及经营管理三个方面实行科学变通,以确保有效控制企业生产活动,进而提高经济效益.3、突出关键环节和细节处理。
在企业组织管理中,要突出关键环节,把握最核心问题,同时要注重细节,全面深入地实施管理,以确保有效实施企业组织各项行动.4、竞争性投入优化组合。
要根据企业和产业的发展布局,针对当前的实际情况进行经济模型的可行性分析,优化企业的投资组合,避免企业扩张无序,实现最佳投资分配.最佳生产要素组合,必须建立在合理的资源配置、科学的企业管理、突出关键环节和细节处理以及竞争性投入组合优化等原则之上,以达到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目的。
只有落实这些原则,才能确保最佳组合实施的有效性,从而达到企业发展的最大效益。
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

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寡头垄断:寡头垄断(又称寡占)是少数几家大厂商控制着整个行业或行业的大部分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的一种市场结构,是同时包含垄断因素与竞争因素而又更接近完全垄断的一种结构。
纯粹寡头垄断:差别寡头垄断:古诺解:在分析两个寡头厂商的产量和价格决定问题上,假定两个厂商都准确了解市场的需求曲线,生产成本为零,并在已知对方产量的情况下,各自制订能够使得自身利润最大化的产量,双寡头竞争的最终结果是每个厂商生产市场容量的三分之一,市场的这一产量称为古诺解。
卡特尔:寡头垄断行业中各独立厂商相互串谋,通过对有关价格、产量和市场划分等事项达成明确协议而建立的组织.折弯的需求曲线:根据思威奇模型假定而得到,拐折的需求曲线,指寡头产品的市场需求曲线在坐标上不是一条光滑曲线,其斜率在市场上决定的价格水平发生较大变化,出现一个拐点。
原因是,厂商对于对手的价格反应是跟跌不跟涨,不肯轻易变动价格。
价格领导:价格领导是通过某种默契进行相互勾结的一种寡头垄断形式。
它是指在一个行业中由某一家厂商率先制定或变更价格,其他厂商跟随该领导者的价格变更价格,这样的价格领导厂商既能实现自己利润最大化,又使跟进厂商能销售他们所希望销售的全部产量而得到合理的利润。
垄断市场:垄断或又成为完全垄断,它是指整个行业的全部供给由一家厂商所控制的市场结构.完全垄断市场具有以下几个特征:一家厂商提供整个行业的产销量;产品不可替代,需求的交叉弹性为零;该厂商决定市场价格水平;其他厂商不能进入该市场自然垄断:自然垄断亦称“自然寡头垄断”。
某些产品和服务由单个企业大规模生产经营比多个企业同时生产经营更有效率的现象。
如自来水、电力供应,电信、邮政等。
由于存在着资源稀缺性和规模经济效益、范围经济效益,使提供单一产品和服务的企业或联合起来提供多数产品和服务的企业形成一家公司(垄断)或极少数企业(寡头垄断)的概率很高.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垄断厂商的收益曲线:价格歧视:为了比实行单一价格能获得更多的利润,垄断厂商在同一时间对同一商品的不同购买者或不同市场的购买者索取不同的价格。
微观经济学 --- 第四章{生产者理论} 参考答案 (上海商学院)

第四章 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生产者(producer)是指能够对生产和销售做出统一生产决策,且努力将若干种投入转化为产出的经济单位。
2.生产函数(product function)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生产中所运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和能产生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
3.生产要素(factors of production)一般是指劳动、土地、资本和企业家才能等。
4.固定比例投入生产函数(fixed-ratio input product function)的形式可以描述为⎪⎭⎫⎝⎛=v K u L Q ,min ,其中Q 为产量,L 、K 分别为劳动和资本的投入量,u 、v 分别为劳动和资本的生产技术系数,表示生产一单位产品所需的劳动和资本投入量。
5.一种可变要素的生产函数:表示在技术水平和其他投入不变的条件下,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与其所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的函数。
6.短期生产(short-run production)是指生产者来不及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至少有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固定不变的时间周期。
7.长期生产(long-run production)是指生产者可以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时间周期。
8.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Cobb-Douglas product function)的形式可以描述为βαK AL Q =,其中Q 为产量,L 、K 分别为劳动和资本投入量,A 、α和β为参数,α和β分别表示劳动和资本所得在总产量中所占份额,α<0,β<0。
9.总产量(total product)是指与一定的可变要素劳动的投入量相对应的最大产量。
10.平均产量(average product)是总产量与所使用的可变要素劳动的投入之比。
11.边际产量(marginal product)是增加一单位可变要素劳动投入量所增加的产量。
12.边际报酬递减规律(law of diminishing marginal returns)是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连续等量地把一种可变生产要素增加到其他生产要素数量不变的生产过程中,当这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小于某一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增的,超过这个特定值时,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减的。
微观经济学简答分析部分答案

1.试用基数效用论分析消费者均衡。
由于边际效用递减,因而物品的边际效用的大小以及总效用的增减,同物品数量有着密切的关系.物品拥有量或消费量越多,边际效用越小,当边际效用等于零时,总效用达到最大值。
以后,该物品的消费量如果继续增加,则会产生负效用,总效用也会绝对地减少,这说明,在既定的收入和价格水平下,消费者对某种物品的消费并不是越多越好,而是有一个限度的问题,那么,消费者如何将自己有限的货币收入花费在各种不同商品的购买上以求得最大的满足呢?这就是一个消费者均衡的问题。
为了说明消费者均衡,首先必须作下述假定:(1)消费者的偏好是既定的,对各种商品的效用和边际效用是已知的,不会发生变动。
(2)消费者的收入是既定的且全部用于购买商品和劳务。
(3)消费者购买的商品价格是已知的。
(4)每单位货币的边际效用对消费者都相同。
在上述假定条件下,西方经济学家指出,消费者均衡的条件是:消费者用单位货币所购买的各种商品的边际效用都相等,即消费者所购买的各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之比等于它们的价格之比。
消费者均衡可以用边际效用决定需求价格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来进行说明。
为了分析的方便,我们假定消费者在市场上只购买两种商品X 和Y ,由于收入和价格都是既定的,增加X 的购买量就必须减少Y 的购买量,购买量的变化,必然引起它们的边际效用的变化。
这就是说,如果消费者发现多花一元钱在一种商品上取得的增加的效用(边际效用)不如多花一元钱在另一种商品取得的增加的效用大,他就会改变主意,把取得边际效用较小的那种商品上的花费转移到较大的边际效用的商品上,由于花费转移,原来取得边际效用较小的商品,现在可能变得具有较大的边际效用了,而原来取得边际效用较大的商品,现在可能变得具有较小的边际效用了。
如果后者的边际效用小于前者,那么,就会再次发生花费转移的情形,这样,消费者根据边际效用的大小,自由地改变花费的方向,最后,必须达到一种最优的花费状态,他所花费的每一元钱都取得相等的边际效用,或者每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之比等于他们的价格之比,总效用达到最大。
最优生产要素组合条件

最优生产要素组合条件《最优生产要素组合条件,你真的懂吗?》嘿,同学们!今天咱们来聊聊一个听起来有点高大上的话题——最优生产要素组合条件。
这到底是个啥玩意儿呢?就好像我们搭积木,要想搭出最漂亮最牢固的城堡,是不是得选对积木的形状和数量呀?这选积木的过程就有点像找最优生产要素组合条件。
比如说,有个工厂,里面有工人、机器、原材料这些生产要素。
要是工人太多,机器不够,那工人闲着没事干,不就浪费啦?反过来,机器太多,工人太少,机器也不能全力运转,这多可惜呀!那怎么才能找到这个最优的组合呢?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我给大家讲个小故事吧。
有个老板叫老王,他开了一家服装厂。
一开始,他买了好多先进的缝纫机,想着机器厉害,就能多做衣服。
可是呢,招来的工人技术不行,根本驾驭不了那些高级机器,做出来的衣服质量差得要命,这能卖得出去吗?老王愁得头发都快白了。
后来,老王想明白了,他开始注重培训工人,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
慢慢地,工人能熟练操作机器了,生产效率大大提高,衣服质量也好了,订单越来越多。
这就好比一场比赛,生产要素就是参赛选手,得让他们配合默契,才能赢得胜利。
要是配合不好,那只能输得一败涂地。
再想想我们学习,时间、精力、学习方法,这不也是生产要素嘛!要是光花时间死读书,不掌握好方法,能学好吗?肯定不行呀!那在实际生活中,怎么判断是不是达到最优生产要素组合条件了呢?比如说一家餐厅,要是厨师手艺特别好,但是餐厅位置太偏,没人来吃饭,这能算最优组合吗?当然不是啦!位置也是很重要的生产要素呢。
还有一家水果店,水果新鲜又便宜,可服务态度特别差,顾客都不愿意去,这能行吗?所以呀,最优生产要素组合条件,就像是一个神奇的密码,解开了就能让事情顺顺利利,解不开就会处处碰壁。
同学们,你们想想,身边还有哪些例子能说明这个道理呢?我觉得呀,无论是开工厂、做生意,还是我们的学习和生活,都得好好琢磨这个最优生产要素组合条件,只有这样,才能事半功倍,收获满满的成功和快乐!。
生产要素最优组合条件

生产要素最优组合条件在经济学中,生产要素最优组合条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它对于企业和生产者来说,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因为它直接关系到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要理解生产要素最优组合条件,首先我们得知道什么是生产要素。
生产要素通常包括劳动力、资本、土地和企业家才能等。
这些要素的投入数量和组合方式会直接影响到生产的产出和成本。
那么,为什么要追求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呢?简单来说,就是为了在一定的成本限制下,获得最大的产量;或者在一定的产量要求下,实现成本的最小化。
这就好比我们做饭,如果想要做出美味又实惠的饭菜,就需要合理搭配食材和调料的比例,不能浪费,也不能不足。
生产要素最优组合的条件可以从两个角度来分析,一个是成本既定产量最大,另一个是产量既定成本最小。
先来看成本既定产量最大的情况。
假设一个企业有一定的资金用于购买生产要素,比如劳动力和资本。
如果企业只是盲目地增加劳动力或者资本的投入,可能会导致生产效率的下降,或者成本的不必要增加。
相反,如果能够找到一个合适的比例,使得每增加一单位某种生产要素所带来的产量增加量,等于每增加一单位另一种生产要素所带来的产量增加量,那么在这个成本下,就能够实现产量的最大化。
比如说,一个工厂有 100 万元的资金用于购买机器设备(资本)和雇佣工人(劳动力)。
如果增加一台机器设备可以多生产100 件产品,而增加一个工人可以多生产 80 件产品,那么显然增加机器设备的投入会更有效率。
但如果情况变成增加一台机器设备只能多生产80 件产品,而增加一个工人可以多生产 100 件产品,那么此时就应该更多地投入劳动力。
只有当增加一单位资本所带来的产量增加量等于增加一单位劳动力所带来的产量增加量时,才能在 100 万元的成本限制下,实现产量的最大化。
再看产量既定成本最小的情况。
假设企业需要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那么如何组合生产要素才能使成本最小呢?这时候同样需要找到一个合适的比例,使得每减少一单位某种生产要素所减少的产量,等于每增加一单位另一种生产要素所增加的产量,并且总成本最小。
生产函数习题(含答案)

⽣产函数习题(含答案)第四章⽣产理论⼀、名词解释⽣产函数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等产量线边际技术替代率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等成本线⽣产要素最优组合规模报酬规模报酬递增规模报酬不变规模报酬递减⼆、选择题1.⽣产要素(投⼊)和产出⽔平的关系称为( )。
A.⽣产函数B.⽣产可能性曲线C.总成本曲线D.平均成本曲线2.⽣产函数表⽰( )。
A.⼀定数量的投⼊,⾄少能⽣产多少产品B.⽣产⼀定数量的产品,最多要投⼊多少⽣产要素C.投⼊与产出的关系D.以上都对3.当⽣产函数Q = f (L,K)的AP L为正且递减时,MP L可以是( )。
A.递减且为正B.为0 C.递减且为负D.上述任何⼀种情况都有可能4.在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的变化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总产量最先开始下降D.平均产量⾸先开始下降C.边际产量⾸先开始下降D.平均产量下降速度最快5.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 )。
A.只要平均产量减少,边际产量就减少B.只要总产量减少,边际产量就⼀定为负值C.只要边际产量减少,总产量就减少D.只要平均产量减少,总产量就减少6.劳动(L)的总产量下降时( )。
A.AP L是递减的B.AP L为零C.MP L为零D.MP L为负7.在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的变化过程中,⾸先发⽣变化的是( )。
A.边际产量下降B.平均产量下降C.总产量下降D.B和C8.如果⼀种投⼊要素的平均产量⾼于其边际产量,则( )。
A.随着投⼊的增加,边际产量增加B.边际产量将向平均产量趋近C.随着投⼊的增加,平均产量⼀定增加D.平均产量将随投⼈的增加⽽降低9.总产量最⼤,边际产量( )。
A.为零B.最⼤C.最⼩D.⽆法确定10.当且AP L为正但递减时,MP L是( )A.递减B.AP L为零C.零D.MP L为负1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只要总产量减少,边际产量⼀定是负数B.只要边际产量减少,总产量⼀定也减少C.随着某种⽣产要素投⼊量的增加,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增加到⼀定程度将趋于下降;其中边际产量的下降⼀定先于平均产量D.边际产量曲线⼀定在平均产量曲线的最⾼点与之相交12.如图4—2所⽰,⼚商的理性决策应是( )A.3B.C.3D.013.经济学中短期与长期的划分取决于( )。
宏观经济学第三章答案

第三章生产者选择一、名词解释:生产函数、长期、短期、边际产量、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等产量曲线、等成本线、边际技术替代率、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生产扩张线、规模报酬、会计成本、经济成本、经济利润、正常利润、固定成本、可变成本、边际成本、短期成本、长期成本二、选择题1、当劳动的(L)总产量下降时,(D )。
A.AP L是递减的;B·AP L为零;C.MP L为零;D·MP L为负;2、如果连续地增加某种生产要素,要总产量达到最大时,边际产量曲线(D )。
A.与纵轴相交;B·经过原点;C.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D·与横轴相交;3、当AP L为正但递减时,MP L是(D )。
A.递减;B·负的;C.零;D·上述任何一种;4、如图4-1所示,厂商的理性决策应在(B )。
A.3<,L<7; B·4.5<L<7;C.3<L<4.5; D·0<L,4.5;5、列说法中错误的一种说法是(B )。
A.只要总产量减少,边际产量一定是负数;B.只要边际产量减少,总产量一定也减少;C.随着某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增加,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将趋于下降,其中边际产量的下降一定先于平均产量。
D.边际产量曲线一定在平均产量曲线的最高点与之相交。
6、MPL为负时,我们是处于(D )。
A.对L的I阶段;B·对K的Ⅲ阶段;C.对L 的Ⅱ阶段;D·上述都有不是;7、下列是说法中正确的是(D )。
A.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是规模报酬递减造成的;B.边际收益递减是规模报酬递减造成的;C.规模报酬递减是边际收益规律造成的;D.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是边际收益递减规律造成的;8、如果以横轴表示劳动,纵轴表示资本,则等成本曲线的斜率是(B )。
A.P L/P K;B·-P L/P K;C.P K/P L;D·-P K/P L;9、在边际产量发生递减时,如果要增加同样数量的产品,应该(A )。
生产要素最适组合分析——生产者均衡及其实现的条件(精)

Optimum 1 Optimum 2
Optimum 1 Optimum 2 You can this much more for £ 500 Input B Silage Tonnes per annum
The effect of the price change with a shallow curve to the isoquant
K / L PL / PK
三、生产要素最适组合的边际分析
生产要素配合方案 点 K A B C 6 3 2 L 1 2 3 3 1 边际替代率 ΔK/ΔL 资源投入总成 本 PKK+PLL= M 85 80 95
D
1
6
0.33
160
三、生产要素最适组合的边际分析
Input A Dairy cake Tonnes per annum Optimum 6,000 litres isoqua nt £ 500 isocost curve
MRS = ⊿F1/⊿F2
二、生产要素最适组合的等产量分析
(二)资源边际替代率
资源边际替代率是在维持相同的产量水平时,减少一 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增加的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 之比。
MRTS LK K / L
二、生产要素最适组合的等产量分析
(三)等成本线 Isocost A line showing all the combinations of two factors that cost the same to employ.
Point of tangency
Optimum Input B Silage Tonnes per annum
Lowering the price of input B
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

K
BC
N
E
Q3
D Q2
Q1
MA
L
K
BC
N
E
D Q2
L
M
A
生产扩张线
不同的等成本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与不同 的等产量线相切,形成不 同的生产要素最适合点; 将这些点连接在一起,就 得出生产扩张线。
• 三、生产要素最优组合与厂商 利润最大化(略)
厂商使用既定的成本生产最大产量的生产要素组合点。
等产量线与等成本线相 切于一点,实现生产要素 最适组合。
成本既定,产量最大; 产量既定,成本最小。
注:与消费者均衡的效 用最大化比较。
K E
Q L
均衡的条件:MRTSL、K= w/r = MPL/MPK
1、成本既定,产量最大 2、产量既定,成本最小
一、等成本线(企业预算线)
等成本线:
一条表明在生产者 的成本与生产要素价 格既定的条件下,生 产者所能购买到的两 种生产要素数量(K,L) 最大组合的线。
等成本线方程
C=wL+rk
(w-工资率;
r-利息率)
K 600
注:与消费 预算线比较
O
300 L
斜率K= -w/r = -PL/PK
二、生产者均衡——生产要素最适组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产要素最优组合
在长期内,所有的生产要素的投入量都是可变的,理性的生产者都会选择最优的要素组合进行生产。
本节就是要把资金约束和产量最大结合起来,研究生产者是如何选择最优的要素组合从而实现既定条件下的最大产量,或者实现既定产量条件下的最小成本。
一、等成本线(Isocost curve)
1.定义及公式
等成本线是指在既定的成本和生产要素价格条件下生产者可以购买到的两种生产要素的各种不同数量组合的轨迹。
假定厂商的成本为C,劳动的价格为PL,资本的格为PK,则成本方程为:C=PLL+PKK2、生产者均衡-生产要素最优组合。
(1)成本既定,使产量最大化
如图,Q1,Q2,Q3分别代表三种产量的等产量曲线,Q3>Q2>Q1,在现有资金约束下,等产量线与等成本线的切点满足成本既定产量最大的条件。
(2)产量既定,成本最小
如图,Q代表既定的等产量线A0B0,A1B1,A2B2代表三条等成本线。
只有等成本线与等产量线的切点才是满足产量既定时成本最小的条件。
而两线的交点却不能满足。
二、生产者均衡条件
在切点上,等产量线的切线就是等成本线,即切线的斜率就是等成本线的斜率,而切线的斜率就是边际技术替代率MPL/MPK=PL/PK
生产者为了实现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必须把有限的资金在不同的投入间作这样的分配,使得投入的边际产品之比等于投入的价格之比。
生产者均衡的条件之二MPL/PL=MPK/PK生产者为了实现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就必须通过对两要素投入量的不断调整,使得花费在两要素上的最后一单位的货币成本所带来的边际产量相等。
三、生产扩张线(Expansion path)
1.含义
当一个厂商的生产资金不是固定的,而是可变的时候,要素的最优组合就要发生变动(假
定要素价格不变),等产量线和等成本线相切的切点的连接线。
2.关于扩张线几点说明
(1)扩张线是最优要素组合的轨迹,或者说是资金约束下的最大产量或最小成本的轨迹。
(2)扩张线可以描述短期生产行为和长期生产行为。
在短期,它表示在一些要素可变、一些要素不变的条件下两种可变要素的最优组合;在长期,它表示所有要素都可变的条件下两种要素的最优组合。
(3)规模线还可表现生产的技术性质若规模线是一条直线,则表明劳动与资本按同一比例变动,这种扩张是技术中性的。
若规模向下弯曲(斜率变小),表明劳动增加的幅度大于资金增加的幅度,这种扩张是沿劳动密集型技术进行的。
若规模线向上弯曲(斜率变大),则表示资本增加的幅度大于劳动增加的幅度,这就意味着生产是按资本密集型技术发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