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对文化的反映就像是一面哈哈镜
2013.10.19联考《职业能力倾向测验》真题及解析(不完整版)
说 明
本测验共有五个部分,100 道题,总分为 100 分,总时间为 90 分钟,各部分不分别计 时,但都给出了参考时限,供你参考以分配时间。 请在题本相应位置填写姓名、 准考证号; 在答题卡上严格按照要求填涂姓名、 准考证号, 并将科目代码“02”涂黑。 请仔细阅读下面的注意事项,这对你考试成功非常重要: 1.题目应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这份题本上作答无效。 2.你可以在此题本的空隙处打草稿。 3.监考人员宣布考试开始后,你才可以开始答题。 4.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你应立即放下笔,停止答题。 5.考试结束后,当你将题本、答题卡交给监考人员时,请让监考人员在你的准考证上 签名,以证明你确已将题本和答题卡交给监考人员。否则,若题本、答题卡遗失,由你承担 责任,监考人员签名后,你才可以离开考场。 6.在这项测试中,可能有一些试题是容易的,但任何人都很难答对所有的题目。因此 你不要在一道题上思考时间太久,遇到不会答的题目,可先跳过去,待答完了那些容易的题 目后,如果有时间再去思考,否则,你可能没有时间去答后面更容易的题目。试题答错不倒 扣分,因此,你可以根据猜测来回答那些没有把握的问题。 7.特别提醒你注意,填涂答案时一定要认准题号,严禁折叠答题卡! 8.严禁使用计算器答题,严禁将题本、答题卡带出考场。
去开辟山林。形容创业的艰苦。 “厝火积薪”比喻潜伏着很大危险。用来形容“创业岁月” , “筚路蓝缕”最恰当。因此,选 C。 5.遗憾的是,直到新中国成立前,在差不多二百年的世界工业化进程中,曾经缔造辉 煌文明的中华民族,因为自己的______,被远远抛在了后面。正因此,中华民族便对“没有 工业,最多只能是富而不强”的道理有了______的体会。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夜郎自大 感同身受 B.固步自封 刻骨铭心 C.刚愎自用 身临其境 D.畏葸不前 返躬内省 【光华答案】B 【光华解析】 “夜郎自大”比喻骄傲无知的肤浅自负或自大行为。 “固步自封”比喻守着 老一套,不求进步。 “刚愎自用”指十分固执自信,不考虑别人的意见。 “畏葸不前”指畏惧 退缩,不敢前进。 “夜郎自大”和“刚愎自用”侧重形容人的自负,与题意不符,可排除; 根据词义, “畏葸不前”也与题意不符,可排除。只有“固步自封”最恰当。再看第二空, “刻骨铭心”形容感受深切,永远不忘。符合题意。因此,选 B。 6.我不禁感到上世纪最大的黑色幽默:起先,艺术家们为了“自由”对抗一切 _____ 他们的枷锁。而今, “自由”在“观念”的保护下,却可以______艺术家的个性,且艺术家 们更愿意放弃自己的作品个性。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禁锢 戕害 B.束缚 毒害 C.捆绑 抹煞 D.辖制 彰显 【光华答案】A 【光华解析】与“枷锁”搭配,应用“禁锢”或“束缚” 。再看第二空, “戕害”一般是 指对心灵上的伤害,用在此处更恰当。故选 A。 7.近年来,由于过度商业化而破坏人文历史生态环境格局的败笔屡屡出现。 “景区”本 应是以往孤立“景点”保护的升级版,是一种_____文化生态的保护措施。由于景区建设投 入巨大、投资主体多元和相关配套服务功能的需要,适度规划商业项目______。但若主次不 分、喧宾夺主或本末倒置,则不仅事与愿违,还将招致后人的诟病。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尊重 无可厚非 B.顺应 无伤大雅 C.遵循 情有可原 D.构建 势必所致 【光华答案】A 【光华解析】 “文化生态”不应用“构建” , “遵循”多与“规律”搭配,用在此处不适 合,排除 C、D 两项。再看第二空, “无可厚非”指说话做事虽有缺点,但还有可取之处, 应予谅解。 “无伤大雅” 指虽有影响但对主要方面没有妨害。结合词义, “无可厚非” 更恰当。 故选 A。 8.在“郭美美事件”后,虽然民众对官方背景的慈善机构的信任和信心可谓一落千丈, 但对公益和慈善事业本身的热情与信任却并未_____,进而对体制色彩浓厚的官方权威的信 任转向对自身、自组织,即对社会的信任,这对民间公益组织的发育和社会信任的重建反倒 成为一个_____。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消弱 转机 B.消亡 开端 C.消失 机遇 D.泯灭 契机 【光华答案】D 【光华解析】 “泯灭”指消失,磨灭,多搭配抽象事物,如良知、良心等。题干中“热 情与信任”搭配“泯灭”最恰当。再看第二空, “契机”指事物转化的关键;机会。符合题 意。故选 D。
云南省红河州蒙自县文澜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无答案).pdf
一、现代文阅读(每小题3分,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下列关于“媒介文化”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媒介文化是一种利用电子媒体和新的媒介方式对当代文化和社会生活重新构建的文化。
B.媒介文化是拼贴组合成的多种文化品种共同体,故对其学习和解读往往需要较长时间。
C.媒介文化以电子媒介技术的发展为基础,横跨多种文化品种,是一个开放的系统。
D.媒介文化虽然兼容并包,但与经典文化相比,它是一种缺乏深度和内涵的文化。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与产品的功能性使用价值相比,媒介文化更讲究产品的符号意义和符号价值。
B.中国功夫电影中武林高手武功出神入化的境界的高低取决于电子影像技术发展的程度。
C.对传统文化而言,其符号系统越庞大精密,越能反映出文化的博大精深。
D.媒介文化可以随意拆卸,重新组合,它没有精英与平民、高雅与通俗的界限。
二、古代诗文阅读(3分) ㈠ 文言文阅读(分) 【注】jū,审问 A.B.C.D.A.B.C.D.A.B.C.D.8.翻译下面的句子。
(10分) ①是民之膏血也,以利易赏,心实耻之。
(3分) ②贺允中荐静退,遂召见。
(3分) ③上下其事临安府,时王炎知临安,上令炎亲鞫置对,无秋毫迹。
(4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8分) 9.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8分) (1)“寒钟过雨声”一句中“过”字很见工力,请简要分析。
(4分) (2)诗的尾联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4分)10.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夜 归 人 爱伦·坡 年轻的妇人静静站在窗台前面,她像是盼望着什么似的,倾听着屋外的动静。
屋子里只有她一个人。
窗外在下着大雪,这是今年冬季的第一场喜雪,大雪覆盖了窗外那荒寂的大草原。
妇人隔着窗户痴痴地向外望去,但她什么也看不见,只有单身孤影投在那锃亮的窗玻璃上。
此时,她比任何时候都感到孤寂和害怕。
一个硬币的两面_媒介批评的肯定与否定
一个硬币的两面:媒介批评的肯定与否定◆马 丁 中国气象局机关服务中心 【摘 要】媒介批评包涵了肯定与否定两个在理论分析与具体实践中均具有重要意义的方面。
媒介批评的肯定涉及了媒介批评的立场与标准的肯定、媒介批评的客观效果的肯定以及通过否定达到反面建构的肯定(从某种意义上说,该要素即为媒介批评的否定)。
媒介批评的否定是对媒介的失范行为的批评,这类批评以批判的精神力求达到建构媒介规范的效果。
【关键词】媒介批评 媒介批评的肯定 媒介批评的否定 媒介批评标准 媒介失范 批判精神 目前,我国新闻与传播学界对于媒介批评的研究日益重视,不少学者纷纷著书立说,热衷于致力推动媒介批评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然而,对于媒介批评的一些如定义、对象、标准、性质、功能等基本问题,学者们尚未达成一致的意见,对于部分问题的认识由于研究的不够深入甚至还处于一种模糊的状态。
如何促进这些问题的解决?笔者在本文中尝试以肯定与否定这一对哲学的范畴对媒介批评中的种种基本问题进行仔细思考,以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一种可能的思考路径。
一、总论:媒介批评的肯定与否定的哲理基础及基本内涵哲学中的肯定与否定是指“事物内部所固有的两种对立的因素或方面。
肯定是保持事物存在的方面,否定是促进事物灭亡的方面,是事物自我的否定,是事物发展和联系的环节,其实质就是扬弃。
”这一对哲学范畴在经历了芝诺、斯宾诺莎、黑格尔、马克思等人的发展之后,最后归结为“任何事物的内部都包含肯定的和否定的两个方面,它们既对立又统一”这样一个思想完善的哲学原理。
该原理指出了肯定与否定的客观存在性与普遍性以及二者之间的辨证统一关系,为我们分析客观事物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思想工具。
实际上,在媒介运行系统内部,也存在着肯定与否定两个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基本要素。
正是这两个要素的并行发展,推动着媒介事业的不断前进。
媒介的肯定因素是指能够保持媒介存在,维护媒介正常发展的媒介行为、媒介制度等要素;媒介的否定因素则是指各种各样的媒介失范行为和制度规范。
大学生网络舆情新特征要求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东方企业文化·文化教育产业 2012年10月258大学生网络舆情新特征要求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李海峰(河海大学党委宣传部,南京,210098)摘 要:随着网络媒体的发展和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了这一传播方式新颖、传播内容丰富、传播速度快捷的社会媒介汲取信息,并热衷通过它来表达意见和情感。
大学生网络舆情影响到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网络舆情的不断变化也要求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地进行创新。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舆情 思想政治教育 创新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355(2012)10—0258—02舆情“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围绕中介性社会事项(国家管理者制定和推行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工作措施,以及影响民众利益及主客体利益关系变化的事件、人物等)的发生、发展和变化,作为主体的民众对作为客体的执政者及其所持有的政治取向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 。
(王来华.舆情研究概念———理论、方法和现实热点[M ].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32.)。
由此可以得出以下定义,大学生网络舆情即指作为主体——大学生群体,通过网络这种媒介所反映出来的政治态度、思想意识、心理状况和行为方式的综合表现。
在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是网络社会文化生活的重要主体之一,高校舆情的传播途径也逐渐成为以网络为主的新媒体形式,大学生群体热衷于在网络上进行社会交往、发表意见、表达情感。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以网络传播舆情的途径不断地进行拓展和丰富,而大学生往往是首批使用并乐于接受新生事物的重要群体,从最初风靡校园的BBS ,到QQ 、MSN 等即时即时通讯工具,到社交网站人人网的迅猛发展,再到人人都是媒体的微博时代,网络这个新媒介已成为大学生群体舆情传播的主渠道,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对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者来说,了解网络舆情,把握大学生舆情动态,引导舆情方向己经成为又一重点工作,只有全面了解大学生网络舆情状况,研究大学生网络舆情形成、发展及传播的新特点,才能更有针对性地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一步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现代编舞家王玫的创作研究
“学院派”一词早已被艺术领域所广泛运用,尤其是美术学领域。
而在舞蹈艺术领域这一词汇运用相对较少。
本文借用“学院派”一词和现代舞相结合,顾名思义,即是指以高等舞蹈专业院校为人才培养基地,经过长期专业现代舞训练的人,或从事现代舞创作、教育的人或团体,以及具有现代一、“学院派”编舞家王玫北京舞蹈学院的现代舞教育是全国唯一教、学、研三位一体的单位。
几十年来,它不但影响了中国现代舞教育的发展,还映射了整个中国舞蹈界以及中国舞蹈艺术的发展。
无论是教学还是创作,在高校现代舞领域,王玫是一个特别典型的分析案例。
之所以选择她,是因为1988-1990年,从在广东现代舞舞团实验班学习3年现代舞至今,她从没有间断过自己的思考和创作。
在她不断推出的现代舞剧目可以看出,20余年来,从她最初崭露头角的《潮汐》《旧夜》《两个身体》《也许是要飞翔》《我们看见了河岸》《雷和雨》《天鹅湖记》《流行歌曲浮世绘》《洛神赋》到最近的《传统舞蹈的现代性编创》等,从独舞、双人舞、三人舞到群舞、组舞、小型舞剧、大型舞剧,从形式到内容,从动作到表达,每推出一部作品,都会成为舞界关注的焦点,并引起一连串的社会反馈。
无论是褒或贬,这些都不重要,关键是她能够引起大家的注意,让大家讨论她,让学生崇拜她,让理论界评论她,让学术研究的专家们不时地谈及她,这一现象就非常值得研究她。
学院的教师那么多,创作舞蹈、舞剧教师也那么多,获奖比她多的教师更多,现代舞的教师也好,古典舞、民间舞、芭蕾舞的人也罢,自然还有社会的同行专家、学生、学者,从北京到地方,大家似乎对她的关注不谋而合。
只要提及现代舞,她几乎成了标杆甚至一种标志、牌子。
我们不禁要问这是为什么?搞现代舞的人不少,为什么她和别人不一样?她究竟和别人不一样在哪里?这就是我们要逐步分析的。
王玫有着自己独特的思考和个性,独特这个词几乎是白开水一般的形容,还不能够准确地表达她的独特。
“另类”又有些过,可以这么形容,她就是“怪人”“狂人”“疯人”,用眼下时髦的词评价就是“任性”的那类人。
小品教案
公开课教案赛文高级中学音美组执教人:何发辉课题:小品一、教学内容:《吃面条》、《牛大叔提干》二、教学目标:1、好的小品大多有足够的笑料,让人在笑声中受到启发,得到教育。
2、使学生了解小品创作的基本要求。
3、能区别小品与相声或小戏剧,要能找出小品的特点。
三、教学过程:1、什么是小品?顾名思义是小的艺术品。
小品的名称大致起源于艺术学校和演艺团体。
在美术界,一幅简洁的、单纯的小作品称为小品。
它本身没有复杂的内涵,只反映事物的一个侧面或现象,表现形式较单一。
2、在我国较早流行的小品?大约在80年代初,由于春节联欢晚会的媒介,小品作为独立的节目参与到演出中。
因其活泼、诙谐的表演形式倍受观众的喜爱而一枝独秀。
较早的小品演出可能是陈佩斯、朱思茂的《吃面》,其滑稽、幽默的形象动作获得了群众的高度赞赏和认可。
3、小品的特点是什么?我认为不外乎以下几点:(1)、短小精悍,情节简单。
这是小品与其它艺术作品和艺术表现形式最基本的区别。
小品属于“文化快餐”,它是一碟精美的“小菜”,而不是什么火锅大烩菜。
(2)、幽默风趣,滑稽可笑。
小品是“笑”的艺术。
好的小品大多有足够的笑料,让人在笑声中受到启发,得到教益。
(3)、雅俗共赏,题材广泛。
小品反映的小题材、小事件源于基层和老百姓中间。
人世冷暖、世相百态都是小品描写的对象,都可以通过小品这种形式在艺术上得到升华,在舞台上进行演出。
(4)、贴近生活,角度新颖,语言精练,感染力强。
这是小品创作的基本要求。
只有贴近生活的作品,群众才喜闻乐见,才易于接受。
源于生活,高于生活,适度夸张,事例典型,这是成功小品的要领。
(5)、针砭时弊,内含哲理。
透过表面现象,讽刺一些不合理的事物,揭示一定的哲理,寓教于乐。
这既是小品的本意也是人民群众对它的进一步要求。
要演好的小品,必须有好的小品脚本。
4、正如唱红一首好歌必须要有好的歌词和好的曲子一样。
近年来,随着小品的“走红”,不少从事艺术的新老同志加入到这个行列里,业余文艺工作者也积极写稿和参赛。
《视觉文化》阅读题及答案
《视觉文化》阅读题及答案四、现代文〔论述类、有用类〕阅读〔10分。
其中,填空题4分;选择题6分,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
①当下,我们的日常生活和文化越来越依靠于视觉。
现代文化正在脱离以语言为中心的理性主义形态,转向以视觉为中心。
经由视觉传播,一种新的文化形态一一视觉文化正在形成,并深刻地影响和转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②人类对于视觉的考察,早在20世纪初就已经开始。
匈牙利电影理论家巴拉兹曾预言:“随着电影的涌现,一种新的文化将取代印刷文化。
”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20世纪30时代就做出了这样的表述:“从本质上看,世界图像并非意指一幅关于世界的图像,而是指世界被把握为图像了。
”这就是所谓的“世界图像时代”。
③究其缘由,是人类的视觉本能催生了视觉文化传播;现代科技特别是媒介技术的进展,为视觉文化传播提供了技术平台;人类都市化的生活方式为视觉文化传播提供了兴盛的空间;而消费社会理念为视觉文化传播培育了土壤。
文化大众、享乐主义、消费欲望和都市空间,这些使得视觉因素凌越其他因素成为文化的主因。
④人类很早就有了视觉阅历,即“看”的阅历,“观看”事实上是一种异样繁复的文化行为。
我们对世界的把握在相当程度上依靠于视觉。
看,不是一个被动的过程,而是主动发觉的过程。
人类的“看”不仅是一种自然行为,更是一种社会行为,一种文化景观。
⑤视像化是当下的时代特征。
现在,图像崇拜和狂欢成为新一代的生活方式,图像超越语言文字形成新的霸权。
图像正成为我们这个时代最富有的日常生活资源,成为人们置身其中的景象世界,成为人们无法躲避的符号情境,成为我们文化的仪式。
那么,什么是视觉文化呢?“视觉文化是指文化脱离了以语言为中心的理性主义形态,日益转向以形象为中心,特别是以影像为中心的感性主义形态。
视觉文化,不但标识着一种文化形态的转变和形成,而且意味着人类思维范式的一种转换。
”〔米歇尔〕⑥然而,视觉文化是一种以影像为中心的感性主义文化形态,一方面它消解了语言规律中心,追求视觉快感。
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哈哈镜,笑哈哈7-岭南版
《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哈哈镜,笑哈哈7-岭南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哈哈镜的原理和特点,感受哈哈镜带来的趣味性。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表现哈哈镜中形象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出富有趣味的哈哈镜作品。
4. 培养学生合作、分享、交流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内容1. 哈哈镜的原理和特点2. 哈哈镜中的形象表现3. 哈哈镜作品的创作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了解哈哈镜的原理和特点,创作出富有趣味的哈哈镜作品。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出富有趣味的哈哈镜作品。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哈哈镜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了解哈哈镜的原理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内容(1)教师讲解哈哈镜的原理和特点,引导学生观察哈哈镜中的形象,分析其变形的原因。
(2)教师示范如何表现哈哈镜中的形象,引导学生学习绘画技巧。
(3)学生分组讨论,发挥想象力,创作出富有趣味的哈哈镜作品。
3. 实践操作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独立或合作完成哈哈镜作品的创作。
4. 展示与评价(1)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2)教师点评学生的作品,给予鼓励和指导。
(3)学生互相评价,学会欣赏和尊重他人的作品。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让学生了解哈哈镜的原理和特点,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表现哈哈镜中形象的能力,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出富有趣味的哈哈镜作品。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一个学生,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培养他们的合作、分享、交流的学习态度。
同时,教师要在点评学生作品时,注重鼓励和指导,帮助他们提高绘画技能,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拓展哈哈镜的相关知识,如哈哈镜在生活中的应用、哈哈镜的历史等,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此外,还可以引导学生尝试其他绘画技法,如水彩、油画等,提高他们的绘画水平。
总之,本节课旨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美术,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他们对美术的兴趣和热爱。
文概之文学反映论
3、举例说明中国现、当代文学对当 时中国社会的反映。
• 现代文学 • 从小说创作上看 • 谈到中国现代文学的小说,必须说提起的就 是中国白话小说的鼻祖—— 鲁迅。他是中国现代 文学的旗手,他的作品是对当时的中国社会最深 刻、最全面、最本质的解读。 • 下面,我们就以文学反映论作为指导,看鲁迅的 小说所反映的中国当时的社会面貌 。
•
此为,具体地,鲁迅的一些作品也反映了当 时中国知识分子的生存状态。 • 如《孔乙己》、《白光》中的陈士成,被旧 制度摧毁的知识分子,重功名利禄,精神腐朽不 堪。《肥皂》、《高老夫子》中的四铭和高干亭, 巧滑趋利,虚伪逐名,品格卑下的假道学知识分 子;《在酒楼上》、《孤独者》、《伤势》则体 现出知识分子曾经积极革命,但是在世俗社会和 时代低潮压力下,意志衰退,不能鏖战独行,走 向了沉沦与灭亡。
• 《呐喊》《彷徨》 • 这两部作品堪称是中国社会的一面镜子,是对 中国辛亥革命后,20年代的中国社会基本面貌的 深刻再现。书中揭露的是封建家族制度及其礼教 的罪恶;反映出于经济剥削和精神奴役双重压迫 下的农民生活的面貌;严肃的表现了挣扎于时代 斗争中的各种知识分子的命运。暴露了国民性的 愚昧、迷信、虚伪、巧滑、自私、保守、顽固等 的顽疾。
• 这种不平衡有两种典型的表现: • ① 某些文学类型只能兴盛在生产发展相对 低下的阶段,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他的繁 荣阶段也就过去,如古希腊神话和史诗。 • ② 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发展水平并不是 成正比例的,经济落后的国家与地区可能 在文学艺术上反而领先,如18世纪的德国 和19世纪的俄国
• 当代文学 • 从小说上看 • 十七年文学时期,李准《不能走那条路》表 现了分得土地的翻身农民‚进行集体化运动‛; 周立波的《山乡巨变》展现了五六十年代的‚农 业合作化运动‛;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展现 了农民思想不断解放的过程,从无知愚昧到追求 民主、自由的过程。文革时期的小说《艳阳天》 展现了五十年代农业社土地分红与粮食问题,反 映了当时社会主义农村存在的一些阶级斗争问题。 新时期文学刘心武《班主任》表现了文革对相当 大的青少年的灵魂的扭曲所造成的精神内伤。
框架理论视角下中西新闻比较研究
152第3卷第03期一线视点1974年戈夫曼在《框架分析》(Framing Analysis: An essay on the organization of experience)对“框架”的概念做出较完整的定义[1],“用以阐述人们如何理解每天生活中发生的事件”。
托德·吉特林在《新左派运动的媒介镜像》中写道“尽管媒体不是反映现实的镜子,可它们也不是一副想象中的抽象作品。
它们更像是一面哈哈镜,变窄加宽,延长和缩短,扭曲和忽略早已存在的事物。
”[2]这就点出了媒介对事物的反应也就是利用框架圈定出了一个范围。
塔其曼提出的“新闻框架”概念,认为“新闻框架帮助记者按照现行主流论调撰写报道,同时塑造读者对事实的理解”[3]。
就媒体而言,新闻框架用何种方式呈现出新闻事件给大众,这将影响大众对事件本身的理解,这就相当于把框架理论当作现实世界和主观想法联系起来的桥梁。
一、研究方法本文选用内容分析方法,《人民日报》和《卫报》这两报对巴黎圣母院大火的报道作为分析样本,在框架理论的视角下,使用内容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方法对其进行研究。
根据框架理论,本文将针对样本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上进行类别解析,发现中西新闻报道的不同。
二、宏观角度版面的大小和位置影响着报道效果的塑造,同时也反映出新闻工作者的不同用意和目的。
根据统计《人民日报》共有13版面:要闻版、头版……国际版、专题版、民主政治版、副刊。
《卫报》的版面共有11版面:世界版、国内版、科学版……社论版、文化版、读者版。
基于新闻理念和具体操作的不同,两报的版面所采用的名称和划分标准不同,版面设计就呈现了巨大的差异性。
具体就两报版面分析,《人民日报》在国际版以核心阅读的头版位置刊发此次事件,紧接刊发一篇评论,该事件总占据版面的3/4,《卫报》同样在国际版刊发头条,占据总版面的3/5。
两报在版面上的共同点是把该事件当作国际要闻来处理,放在头版位置,而两报之间的一些微妙差异是《人民日报》报道该事件版面整体大于《卫报》。
镜子理论在生活中的运用
镜子理论在生活中的运用镜子原理镜子理论的是说人对事物得到的任何认识(理论)都是一种“镜像”,人就是一面镜子,这个镜子多数是“哈哈镜”,也有极少数的“平面镜”,不过这个平面镜也之是接近于理论上的平面镜,理想中的平面镜是不存在的。
镜子理论的主旨不是证明谁的镜子才是更接近平面镜的,而是如何通过对镜像的分析更接近真实。
我们的“知见”都只是镜像而已,任何一个个人的镜子都只能反映部分的世界,而且是一定是有偏差的反映,不可能把握到绝对的真理,同时即使是一个哈哈镜,也一定部分地反映了真实。
我们不应执着(止步)于自己的“知见”,也不应否定他人的所见。
而是应当通过镜像接近事物的“本真”。
要通过镜像接近事物的“本真”。
就必须综合更多的哈哈镜中的镜像所反映的部分的真实。
我们必须做到两点:一、这需要我们收集尽量多的镜像,就是与更多的人交流,知道他们认识到的世界是什么样的。
二、能够从哈哈镜的扭曲的镜像中提取真实的能力。
这需要我们研究镜子成像的原理,(就是人认识事物的机理,)知道镜子是如何得到(歪曲)镜像的,那样我们就可能从歪曲的镜像中提取事物的本真。
“认识自我”和“更广泛地表达和交流”是更接近真实的有效途径。
不要再争论到底是谁的“镜子”更平。
纯粹的平面镜是不存在的。
这就是镜像理论的原理和结论。
把镜子原理运用到人与人之间的语言交流过程中,会得到如下结论:听者对说者语言所表达的意思的理解也是一种“镜像”,必然有不同程度的失真“扭曲”现象。
语言对于思想的传递总是不能尽其意的。
所谓理解只是听者在说者的语言所表达的内容上达成了共鸣。
如果没有这种共鸣,说者的语言再直白再细致,听者也是不会能够完全理解说者的原意的。
自己思想的进步只能依靠自己的独立的思考,外来的观点大多只起到“验证”的作用。
所以希望通过研读经典得到经典中的思想是不可能的,唯一的途径是对现实和生活进行思考和总结。
语言是用来表达和交流,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能够得到多少,全在于自身希望从中获得真知的愿望有多强烈。
中秋节的人物形象
中秋节的人物形象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也是家人团聚、亲情相聚的时刻。
在这个节日里,不仅有美食的诱惑,还有许多独特的人物形象。
本文将介绍中秋节的三个代表性的人物形象:月亮仙子嫦娥、无边无际的哈哈镜以及传统戏曲中的兔子元宵,并探讨它们在中秋节文化中的意义。
月亮仙子嫦娥在中秋节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据传说,嫦娥是月宫的仙女,她常年居住在月亮上。
每年的中秋之夜,她会从月亮上降临到人间,照亮大地,并传递人们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人们在庆祝中秋节的时候,往往会摆放嫦娥像,以表达对她的崇敬之情。
嫦娥的形象也被广泛应用于中秋节的艺术作品中,如绘画、剧情等,成为中秋节文化的重要象征。
在中秋节的庆祝活动中,哈哈镜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人物形象。
哈哈镜是一种展现人物及物体变形效果的特殊镜子,透过它我们可以看到各种搞笑、滑稽的形象。
人们常常会在中秋晚会上放置一面哈哈镜,让参与者一起来感受快乐和欢乐。
哈哈镜的存在不仅为节日增添了欢乐氛围,也成为了亲朋好友之间分享笑声的媒介。
兔子元宵是中秋节的另一个重要人物形象。
兔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代表着智慧和幸福。
传说中,兔子是月宫中嫦娥的伴侣,他们一起生活在月亮上。
每逢中秋之夜,兔子会奋力咬碎月亮上的树枝,使其圆满度量回到正常状态。
因此,兔子元宵也成为了中秋节庆祝活动中的重要角色。
人们制作各种形状的兔子元宵,如冰糖兔子、草莓兔子等,以展示丰收和幸福的祝愿。
这些人物形象在中秋节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不仅丰富了节日的内涵,也加深了人们对中秋节的理解和感受。
嫦娥代表着团圆和思念,哈哈镜带给人们欢乐与笑声,兔子元宵象征着智慧和幸福。
这些形象贯穿了中秋节的方方面面,让人们在节日的氛围中感受到浓浓的温情和快乐。
总结起来,中秋节的人物形象丰富多彩,每个形象都有着独特的寓意和象征意义。
在庆祝中秋节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嫦娥、哈哈镜和兔子元宵,更加深入地感受到这个传统节日所带来的快乐和团圆之意。
新媒体的定义和特征
(二)符号
符号就是有意义旳代表物或象征形式,分为语言符号和非语 言符号两种。
——传播旳双方或多方传递信息或意义,必须经过使用符号 实现(反之是否成立?)
——符号旳意义是建构旳,而且符号无法完全体现意义 ——全部非语言符号都能够经过语言表达,但非语言符号不
能体现全部语言符号旳涵义
(三)媒介形态(mediamorphosis)
思索:
互联网是第四媒体吗?
“第四媒体”旳说法
有关互联网是“第四媒体”旳说法,据传最早来自于1998年 联合国新闻委员会(Committee on information)。
这个联合国新闻委员会并非一种学术机构,而是联合国新闻 政策旳协调中心,负责审议联合国旳新闻传播活动和提出提 议。
1998年,联合国新闻委员会报告中确实有“第四媒体”一词, 但其基本意思是说:联合国在公布新闻时,除了原有旳印刷媒 介(Print medium)、广播(radio)、电视(television)这三种媒 介外,还应该经过第四种媒介因特网(internet)来进行。
1、作为技术旳媒介:指某种技术形式及信息旳传递载体 (技术,永远是新旳;或者说,无所谓新旧)
2、作为专业组织旳媒介:指从事信息传播旳专业组织和机 构 ——按照施拉姆旳界定,“媒体”一词具有两层含义:第一 是指信息公布借助旳详细载体,例如报纸,电视;第二层指 公布信息旳媒体机构,例如报社和电视台。
第二讲 新媒体旳定义、特征及规律
1、媒体及其有关概念 2、新媒体旳定义 3、新媒体旳特征和发展规律
主讲:李洋
一、媒体及其有关概念
一种基本旳问题:媒体有哪些涵义? 试区别下列三个英文单词旳不同: Media Medium Journalism Eg:西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怎么翻译?
媒介对文化的反映就像是一面哈哈镜
媒介对文化的反映就像是一面哈哈镜——有些东西显得比实际要大,而有些东西又比实际要小,还有一些则看不见了。
你具有媒介认知能力吗?1能够意识到媒介产生的影响;2能够理解大众传播的过程;3具有享受、理解和欣赏媒介的能力;4对媒介职业工作者的道德和伦理义务有所理解;5发展恰如其分、行之有效的制作才能。
课程目的增加对大众传播过程和大众媒介产业的理解和认识;成为具有更高识别能力和更多知识的媒介内容消费者。
第一章传播与大众传播传播无处不在(内向传播人际传播大众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一、“传播”的定义生命世界不相连的部分联系起来的过程。
通过电话、电报、无线电、通讯员等手段传送信息、命令等的手段。
在这些情景中信息提供者抱着影响后者行为的意图,向接受者传输信息。
这是一个把为一人或某人所垄断的变成为两人或更多的人共知的工程。
传播就是信息流动的过程媒介,是传播过程中传受双方的中介物,是信息符号的物质载体。
二、大众传播1大众传播的定义大众传播即媒介组织通过大批复制并迅速传播信息,向社会大众传递信息的过程。
2大众传播的特征针对较大数量、异质和匿名的受众;消息是公开传播的,以同时到达大多数受众为目的;反馈难度大、迟缓;传播者一般是复杂的组织,或在复杂的机构中运作,因而需要大量开支。
(运营需要大量金钱,为利润而竞争)4.大众媒介不仅包括传递以及储存讯息的机械设施(如电视摄像机、广播麦克风、印刷机),也包括哪些使用这些机器传递讯息的机构。
不仅包括影视、广播、报纸、杂志、网络等,还包括大众传媒中的从业人员、组织、政策以及投入到大众传播的生产与分送方面的技术。
三、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问:你为什么看电视?电视让我获得资讯和娱乐,让学习见鬼去吧!没事做的时候我喜欢看电视。
我有时候喜欢过无所事事的生活。
我不喜欢一个人吃饭。
它可以代替读报纸,我不喜欢看密密麻麻的字。
如果电视开着,我女朋友的妈妈会认为我们在看电视。
问:你为什么看电影因为电影带你去梦中天堂,一个有幻想的地方。
2020智慧树,知到《现代媒介素养》章节测试完整
最新资料欢迎阅读2020 智慧树,知到《现代媒介修养》章节测试完好答案智慧树知到《现代媒介修养》章节测试答案绪论1、以下选项中,哪个不属于公众的媒介使用行为?A:阅读报纸,获得新闻B:收听广播,消闲娱乐C:购置部件,组装电脑D:登录网络,检索资料答案 :购置部件,组装电脑2、媒介对于社会产生影响,其实是 () 与媒介结归并实现有效流传后,才能形成的。
A:内容B:品牌C:资本D:主旨答案 :内容3、以下选项中, () 属于媒介使用行为。
A:看电视B:读报纸C:刷微博D:打网游答案 :看电视,读报纸,刷微博,打网游4、今日,媒介领域中的 () 在现实中产生了相当的负面影响。
A:网络霸凌B:虚假信息C:煽惑性内容D:虚假广告答案 :网络霸凌,虚假信息,煽惑性内容,虚假广告5、所谓媒介修养,详细波及 () 等。
A:理解媒介的运转体制与基本特色B:理解信息与媒介的关系C:合理议论媒介所传达的内容D:反省和规范自己的媒介行为答案 : 理解媒介的运转体制与基本特色 , 理解信息与媒介的关系 , 合理议论媒介所传达的内容 , 反省和规范自己的媒介行为第一章1、《旧唐书 ?张行成传》载:“观古今用人,必因媒介。
”其中,所谓“媒介”,指的是 () 。
A:书柬B:人C:信D:舆论答案 :人2、微信公司号是一种 () 。
A:人际流传媒介B:集体流传媒介C:大众流传媒介D:泛流传媒介答案 :集体流传媒介3、受众掌握信息储存控制权,但内容主题及其流传时间的控制权仍为媒体掌控的情况下,媒介的种类属于 () 。
A:训示型B:咨询型C:注册型D:对话型答案 :注册型4、现代媒介经营的“二次销售”模式中,媒介第二次销售的产品的本质是 () 。
A:版面资源B:时段控制权C:名誉名誉D:受众注意力答案 :受众注意力5、以下选项中,属于典型的现代大众媒介的有() 。
A:图书B:报纸C:电视D:广播答案 :报纸,电视,广播第二章1、大众流传媒介所发挥的主要功能有 () 。
2021国考笔试预测小班推题-言语 (讲义+笔记) (18)
21.全社会要形成抵制网络不良信息的“防火墙”。
网络文化产品直接面向社会公众,经营者是否违法经营,受众最先知道、最有发言权。
对网络文化产业进行监管要依靠群众、发动群众。
应健全群众举报体系,构建严密的社会监督网络,使网络文化产业发展中的违法行为无藏身之地;引导和教育广大网民增强鉴别能力,面对形形色色的网络文化产品保持清醒头脑,不受骗上当,不误入歧途;帮助网民提高自身道德修养,从思想上打造铜墙铁壁,自觉抵制通过网络传播的不良信息。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A.对网络文化产业进行监管要构建监督网络B.对网络文化产业进行监管要依靠群众力量C.网络文化产业经营者要自觉抵制不良信息D.网络文化产业经营者要主动接受群众监管2.随着经济发展,城市的社会结构正发生深刻变迁。
邻里之间原本融洽和谐的关系,因冰冷的钢筋混凝土森林的耸立而逐步瓦解。
传统邻里关系虽令人怀想,却未必值得无条件推崇。
在某种程度上,以熟悉程度为评判尺度、以交情深浅为处事标准的人际交往方式,与现代社会更注重契约与法制的精神是背道而驰的。
在市场意识深入人心的当下,人们的权益意识不断提高,对个人隐私的呵护也日益加强。
用一扇门来阻隔外界的纷扰、他人的窥探,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客观的说,适应陌生人社会的行事规则,是一个现代城市人必备的素质。
对邻里关系的淡漠,作者持有的态度是: A.惋惜,反映了城市化进程中人与人的隔阂B.赞成,认为这对斩断中国的人情纽带有着重要的意义C.理解,认为这符合现代社会保护隐私、遵循法制的要求D.无奈,认为这是城市化进程中不可避免的代价23.闯红灯、乱插队、随地吐痰等轻违规现象,违规成本低、发生频率高、治理难度大。
从约束行为、规范秩序的角度来说,微处罚不失为一种有效办法。
但是,。
处罚轻了,难以有效矫正;重了,难免引起逆反。
无论是运用技术的手段,还是发挥制度的力量,都是通过精微的设计、细微的动作、入微的力道,让执法处罚兼具了刚性与柔性,让人知错能改,催人向上向善,既达到纠治的目的,又起到警示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媒介对文化的反映就像是一面哈哈镜——有些东西显得比实际要大,而有些东西又比实际要小,还有一些则看不见了。
你具有媒介认知能力吗?1能够意识到媒介产生的影响;2能够理解大众传播的过程;3具有享受、理解和欣赏媒介的能力;4对媒介职业工作者的道德和伦理义务有所理解;5发展恰如其分、行之有效的制作才能。
课程目的增加对大众传播过程和大众媒介产业的理解和认识;成为具有更高识别能力和更多知识的媒介内容消费者。
第一章传播与大众传播传播无处不在(内向传播人际传播大众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一、“传播”的定义生命世界不相连的部分联系起来的过程。
通过、电报、无线电、通讯员等手段传送信息、命令等的手段。
在这些情景XX息提供者抱着影响后者行为的意图,向接受者传输信息。
这是一个把为一人或某人所垄断的变成为两人或更多的人共知的工程。
传播就是信息流动的过程媒介,是传播过程中传受双方的中介物,是信息符号的物质载体。
二、大众传播1大众传播的定义大众传播即媒介组织通过大批复制并迅速传播信息,向社会大众传递信息的过程。
2大众传播的特征针对较大数量、异质和匿名的受众;消息是公开传播的,以同时到达大多数受众为目的;反馈难度大、迟缓;传播者一般是复杂的组织,或在复杂的机构中运作,因而需要大量开支。
(运营需要大量金钱,为利润而竞争)4.大众媒介不仅包括传递以及储存讯息的机械设施(如电视摄像机、广播麦克风、印刷机),也包括哪些使用这些机器传递讯息的机构。
不仅包括影视、广播、报纸、杂志、网络等,还包括大众传媒中的从业人员、组织、政策以及投入到大众传播的生产与分送方面的技术。
三、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问:你为什么看电视?电视让我获得资讯和娱乐,让学习见鬼去吧!没事做的时候我喜欢看电视。
我有时候喜欢过无所事事的生活。
我不喜欢一个人吃饭。
它可以代替读报纸,我不喜欢看密密麻麻的字。
如果电视开着,我女朋友的妈妈会认为我们在看电视。
问:你为什么看电影因为电影带你去梦中天堂,一个有幻想的地方。
帮我逃避毫无生气的日常生活。
电影院是个约会的好地方。
逛街太累了,又不想太早回家,去电影院休息一下。
我男朋友在电影院上班,我可以免费看,不看白不看。
喜欢观察看电影的人的表情。
关于大众传播社会功能的正面观点监视环境准确地、客观地反应显示社会的真实情景,再现周围世界的原貌及重要发展。
联系社会把社会各个部分、各种环节、各类因素整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以应付环境的变化和挑战。
传递精神文化遗产(社会化)延续社会的文化传播。
提供娱乐社会学家赖特对拉斯维尔的媒介功能学说做了重要补充。
大众媒介实施监督功能的后果:新闻传播的速度大大提高——但不准确的消息同样算速蔓延;消息的真实性很难核实。
解释Explain大媒介不仅提供事实和数据,它们还提供这些事件的最终意义和重要性的信息。
大众媒介履行解释功能的后果:个人可以获得更多渠道的观点和广泛的专业知识;无法保证媒介评论员和专家的解释是准确有效的;个人可能变得过于依赖媒介传播的观点,而失去了自己的判断的能力。
联系Linkage大众媒介能够把本没有直接联系的社会的不同要素联系起来。
媒介履行联系功能的后果:社会群体被快速动员起来当然也存在在错误纲领和要义下的不良团体。
快闪族(Flash mob)快闪族是一群互不相识的人,透过因特网相约在指定时间和地点集合,然后一起做出一些无意义的动作,例如拍手掌、叫口号等。
1.所有快闪言行,必须遵守当地法规和注意安全;2.快闪指令,必须“时间、地点、言行”XX确;3.快闪内容,要简单易记、任何人士均可实施;4.快闪的标准时间,要约定先进入某一或打到“117”报时台核准时间,做到分秒不差。
快闪,做完了即闪,从网络的虚拟世界走入了现实社会后,就要快些闪回到虚拟世界去,绝不相认。
社会化Socialization大众媒介提供了对我们社会的描述,通过观看、聆听和阅读,我们学习人应该如何行动以及什么价值是重要的。
后果:通过大众媒介传递价值观念,有助于社会稳定;容易形成刻板印象(stereotype);价值和文化信息由大机构来选择,可能会鼓励维持现状,而缺乏批判性和颠覆性娱乐娱乐是大众媒介最基本的功能之一,使我们在工作之余得以放松。
使用大众媒介进行娱乐的后果:让大量的民众以相对校的花费获得娱乐;媒介常以廉价的代价占用人们的自由时间;媒介内容迎合大众,使大众的审美鉴赏力趋于平庸;是你在娱乐,还是被娱乐?第二章传播(媒介)的演变一、语言语言的产生原因手势语在黑暗中无效,解放双手自由使用工具语言传播的特点有助于发展概念化的思考,并为操纵思想、传播文化以及对付抽象观念提供了一种手段。
X围小、数量少、速度慢、不易保存语言的社会凝聚力量这种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交流时刻发生、延续不断,其重要性是无以伦比的,在一个小小的社会单元X围内尤其如此。
……不管怎样,它总是起着一种社会化的作用:鼓励人们工作、协调群体生活、团结一致来和大自然做斗争,并促进作出集体性的决定。
它今天仍然是人类交流中无以取代的一个方面。
——《多种声音,一个世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交流问题研究委员会二、文字文字的发明,就使人类社会得以实现从原始到文明的飞跃符号文字与语音文字象形文字:苏美尔、古埃及、中国(书画同源)字母表:希腊创造了标准24字母表,后由罗马人改进为26个。
文字的社会影响文字较口语更便于记录、携带,拓展了传播时间和空间的X围。
1.传播阶层产生口语可以自然习得,而文字则需要后天的学习。
因此话语权归为社会中的少数人,如贵族、XX人士、精英知识分子。
2.帝国的创立人们的依赖性降低,社会结构更加复杂。
无论是税收的管理,还是军队命令的下达,文字都有力地推动古代帝国的建立。
3.知识体系得以保存和繁荣文字出现之前,知识的传播受到歪曲、易忘等阻碍。
文字使知识被写下来更好储存。
4.发展连贯持久的法规有了文字,通过建立超越地方及个人环境的限制的法规,法律变得更加明确。
三、印刷时代从黏土到纸苏美尔人的黏土板:不能持久、移动和储存不便、刻画不精希腊人的羊皮纸:生产复杂、价格昂贵埃及人的纸草纸:地域局限中国人的造纸术:材料易得、轻便、便宜、易于书写中国人的雕版印刷泥/木活字15世纪朝鲜人尝试金属活字印刷术的影响正是印刷术的发明(而不是别的)使历史从中世纪发展到近代;这期间,能够阅读的大众日益增多导致了思想的广泛传播,思想的广泛传播又推动了哲学与科技的变革。
这些变革最终推翻了教士和贵族的统治,从而产生了崭新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XX制度。
——[美]阿特休尔:《权利的媒介》1)促进日常语言的发展2)加速科学的发展和普及3)导致了新闻业的产生4)在社会剧变中发挥作用《人们有了自由阅读的可能,统治者对传播的控制力量减小,从而削弱了他们在文化上的控制。
》报纸媒体的困境和未来免费报纸影响:免费的诱惑,新闻纸?信息纸?广告市场的新开拓,接触到偶然读者,报纸收费隐患:娱乐过度,传播效果因免费而打折扣,读者的道德自律程度报纸收费有偿订阅的报纸陷入尴尬:不上网,不被;上了网,很多读者就自然放弃订阅印刷版。
受众对收费内容的要求会变得更高,这也将激发报纸进一步提高质量。
受众通过手机、电子阅读器等终端方式接收信息时,原创内容的供应将是一个巨大的市场。
收费行动是“自取灭亡”,“树起一道‘收费墙’,你将把你的新闻业与世界切割开”。
与新媒体合作(手机报,网络版)电子阅读器报业全媒体化的困境报道形式全面与内容深度的悖论人才全能化与专业化的悖论受众:读者迁移尚未完成四、征服时间与空间:电报和电报的发明1837年,美国人塞缪尔·莫尔斯(Samuel Morse)发明第一台实用电报机;1844年,美国第一条电报线路开通。
莫尔斯从华盛顿向巴尔的摩发出了第一封电报,其电报内容是《圣经》中的一句话:“上帝创造了何等奇迹!”。
第一个使远距离点对点传播成为可能的发明物。
“伟大的时间与空间消灭者”电报的社会影响公众的反应混杂着畏惧与惊奇;便利了对交通系统的调度;改变了战争和商业行为;大大提高报纸新闻的传播能力;改变了人们看待国家和世界的方法五、捕获影像:摄影术与电影永久储存图像的条件:聚焦和曝光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对小孔成像理论作了进一步分析和解释;西方关于小孔成像的记载,最早见于古希腊著名哲学家、美学家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322)的著作中。
19世纪30年代,法国人约瑟夫·尼普斯和路易斯·达盖尔发现碘化银曝光效果最好。
1888年,美国人乔治·伊斯曼制造出第一台使用胶卷的“柯达”照相机。
摄影对大众文化的影响改变了新闻的定义;你不必是个艺术家,可是,你可以去拍照。
六、家庭中的新闻与娱乐:无线电广播和电视广播的文化影响广播帮助不同种类的音乐变得流行;对通俗文化的贡献——肥皂剧;新闻的实时化、个人化——现场直播和记者(播音员);改变了人们打发空闲时间的方法。
1.广电总局61号令每套节目每小时的商业广告播出时长不超过12分钟。
每晚7点至9点的黄金档,每小时广告播出总量不超过9分钟。
晚间7点至9点播出电视剧时,每集可以插播一次商业广告,但不能超过1分钟。
七、数字革命“以录音音乐、图书、报纸、杂志、激光唱片以及盒式录像带的形式缓慢地人工处理大多数信息,即将变为以光速运行的电子数据的即时传输。
”——Being Digital,数字传播的特点信息在复制、传播、存储方面,空间、时间、速度上的空前突破。
数字技术digital technology电子商业e-merce去中介化disintermediation数字时代潜在的社会与文化后果社区的概念可能需要重新思考;过去人们在当地的地理位置的基础上发展友谊;因特网的数字世界使虚拟社区成为可能。
关于社会孤立的问题;调查显示,上网会进一步减少我们在人际关系方面的参与。
关于“数字鸿沟”(digital divide)的问题。
在未来,这条鸿沟是否会成为更严重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的分界线的呢?社会化媒体的特点参与社会化媒体可以激发感兴趣的人主动地贡献和反馈,它模糊了媒体和受众之间的界限;公开大部分社会化媒体都可以免费参与其中,他们评论、反馈和分享信息。
参与和利用社会化媒体中的内容几乎没有任何的障碍——受保护的内容除外;交流传统的媒体采取的是“广播”的形式,内容由媒体向用户传播,单向流动。
而社会化媒体的优势在于,内容在媒体和用户之间双向传播,这就形成了一种交流;社区化在社会化媒体中,人们可以很快地形成一个社区,并以摄影、政治话题或者电视剧等共同感兴趣的内容为话题,进行充分的交流;连通性大部分的社会化媒体都具有强大的连通性,通过,将多种媒体融合到一起。
社交网络的理论基础六度分隔理论(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