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串讲

合集下载

九年级数学上学期期中考点大串讲(人教版):圆

九年级数学上学期期中考点大串讲(人教版):圆
弦,但弦不一定是直径.
B
知识大全
B
3.弧:圆上任意两点间的部分叫做圆弧,
(
简称弧.以A、B为端点的弧记作 AB ,
读作“圆弧AB”或“弧AB”.
➢半圆
·O
C
A
圆的任意一条直径的两个端点把圆分成
两条弧,每一条弧都叫做半圆.
B
·O
➢劣弧与优弧
(
小于半圆的弧叫做劣弧.如图中的AC ;
(
大于半圆的弧叫做优弧.如图中的ABC.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24章 圆
【十二大考点串讲+素养提升】
思维导图
知识大全
考点一、与圆有关的概念
1.圆:平面内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所有点组成的图形.
2.弦:连接圆上任意两点的线段(如图中的AC)叫做弦.
经过圆心的弦(如图中的AB)叫做直径.
A
C
·
O
注意
1.弦和直径都是线段.
2.直径是弦,是经过圆心的特殊弦,是圆中最长的
2
2
∴ OE=OF
又∵ AB=CD,
知识大全
考点五、圆周角及其定理、推论
1.概念:在圆中,除圆心角外,还有一类角(如图中的∠ACB),它的
顶点在圆上,并且两边都与圆相交,我们把这样的角叫做圆周角.
(两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
知识大全
2.圆周角定理:
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它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
AB=CD
(3)如果∠AOB=∠COD,那么_______,_______.
(4)如果AB=CD,OE⊥AB,OF⊥CD,垂足分别为E,F,
OE与OF相等吗?为什么?
解:OE=OF.理由如下: ∴ AE=CF

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点串讲

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点串讲

二、典型例题
(三)速度比较及计算题 5. 一辆汽车从甲地驶往乙地,共用了一个小时时间,前20分钟内 的平均速度是30km/h,后40分钟内的速度是60Km/h,则该汽车 在这1小时内的平均速度是( ) A.35km/h B.40km/h C.45km/h D.50km/h 6. 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前半程的平均速度为12m/s,后半程 的平均速度为16 m/s,求全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二、典型例题
(一)运动描述题 2. 看图中的烟和小旗,关于甲、乙两车相对房子的运动情况,下 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乙两车一定向左运动 B.甲、乙两车一定向右运动 C.甲车可能运动,乙车向右运动 D.甲车可能静止,乙车向左运动
二、典型例题
(一)运动描述题 3. 在南北方向的平直公路上,有甲、乙、丙三辆汽车,甲车上的 人看到乙车向南运动,乙车上的人看到路旁的建筑物也向南运 动,丙车上的人看到甲车向北运动。这三辆车中相对于地面可 能静止的是( ) A.只有甲车 B. 只有乙车 C. 只有丙车 D. 甲车、丙车
二、声现象
一、知识点串讲
1、声音的产生(基、识记)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基、识记) 3、声速、回声现象(基、运用) 4、声音的三特性及影响因素(中、理解) 5、噪声及减弱噪声的途径(基、识记) 6、声的利用(基、识记)
二、典型例题
(一)基础知识题 1. 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悦耳动听的歌声是由歌唱家的声带振动发出的 B.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C.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D.声音在各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一样的 2. 将敲响的音叉接触水面,会溅起水花,这表明声音是由于物体 ______产生的。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______传播的。

第三章从细胞到生物体(串讲课件)-七年级生物上学期期中考点大串讲(人教版2024)

第三章从细胞到生物体(串讲课件)-七年级生物上学期期中考点大串讲(人教版2024)

(三)考点突破
3.下列关于单细胞生物变形虫的说法,错误的是(D)
A.变形虫个体微小,肉眼不易观察,可以借助显微镜观察
B.变形虫没有组织器官和系统层次,有个体层次
C.变形虫能独立完成各项生命活动,说明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D.变形虫的伪足是器官,用于运动,也可以用伪足取食
变形虫是单细胞生物,没有器官
考点4 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
(三)考点突破
1.下列属于单细胞生物的是( A )
属于多细胞生物
A.眼虫
B.海带
C.蜜蜂
D.病毒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2.下列各项中,对污水净化有一定作用的单细胞生物是( B )
A.疟原虫
B.草履虫
C.酵母菌 D.太阳虫
单细胞生物且用食物泡吞噬污水中细菌
考点4 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
考点二 动物体的结构层次
(二)考点解析
5.动物体的结构层次:
分裂
组成
组成
组成
细胞
组织
分化
器官
系统
动物体
考点二 动物体的结构层次
(三)考点突破 上皮组织
神经组织
1.皮肤在人体表面起保护作用,当皮肤不慎被划破时人会感觉到疼,有时会流血。
这说明皮肤中可能包含的组织(D )
结缔组织
A.保护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 B.上皮组织、营养组织、神经组织
②细胞核分裂过程中,_染__色___体___变化最明显,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观察不同时期形态不
同的染色体。
③数量变化:假设原细胞染色体数目为n,则细胞分 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可表示为 n→2n→n,即细胞分裂前后,染色体数目不变。 ④结果:分裂后的新细胞中染色体形态、遗传物质 与原细胞一样。

教育心理学 考点串讲

教育心理学 考点串讲
10、精加工策略:能帮助学习者将信息储存到长时记忆中去,是把新信息与头脑中的就信息建立联系,以此增加新信息的意义的学习策略。
11、问题:指在给定的信息(已有状态)和目标状态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加以克服的情境或者说是指个人不能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直接加以处理因而感到疑难的情境。
12、问题空间:起始状态向目标状态转化的若干可能解答问题方法或途径。
10、有效学习的一般条件:外部:家庭,社会,学校;内部条件:原有的知识和技能,学习者的主动加工活动。
11、加涅的学习结构分类: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态度;动作技能
12、布鲁姆的学习目标分类: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动作技能领域;
13、佩维奥的双重编码理论:他认为人们具有言语和表象两个平行的认知编码系统,
1、教育心理学: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学规律的一门学科。
2、学习的定义(广):学习者音练习练习或经验而引起的行为能力及倾向比较持久的变化。
3、狭义:凭借经验产生的、按照教育目标要求的、比较持久的行为、能力或倾向变化。
4、表征:知识表征,心理表征,认知表征
5、认知表征:知识内容在头脑中的储存方式。
14、影响概念学习的因素:个体因素:年龄和年级,智力,经验;教学因素:多用变式,多用比较,使用肯定实例和否定实例。
15、认知策略学习的特殊性;内隐性;高度的概括性和灵活性;受人之水平的制约;包含反省认知成分。
16、问题的构成:给定,目标,障碍
17、认知策略学习的条件:外部条件:教师的训练;内部:原有知识背景,学生的动机水平;反省认知水平。
18、解决问题的特点:问题的心理过程:形成问题表征;设计解题计划;执行解题计划;监控解题过程
6、图式:人们把对客体和事件有关属性组合的知识储存方式称之为图式。

第1章 开启化学之门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考点大串讲(沪教版2024)

第1章 开启化学之门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考点大串讲(沪教版2024)

滴水成冰、水果榨汁、汽油挥发、 蜡烛受热熔化、碘升华等
①在物理变化中,一定不发生 化学变化;②在化学变化中,一定 伴随物理
变化(如蜡烛燃烧过程中石蜡熔化是物理变化,石蜡燃烧是化学变化)
考点02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二、物质的性质
考点梳理
类型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概念 性质确定
物质 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 就表现出 来的性质
(2)玻璃仪器洗净的标准: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
__不__聚___成__水__滴___,也___不__成__股__流__下___。洗净的玻璃
仪器应放在指定的地方。
考点05 化学实验
举一反三
【演练04】下列关于金刚石的性质、组成和用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C
A.璀璨夺目的天然钻石是由碳元素组成的 B.金刚石中混有杂质就呈现不同颜色 C.金刚石具有优良的导电性 D.鉴别钻石制品真伪的方法是用其刻划玻璃
3
怎样学习化学
考点05 化学实验 一、常用化学仪器
考点梳理
反应容器
(要垫陶土网)
考点03 物质的组成和结构
一、物质的组成 2. 组成物质的元素
考点梳理
氧元素
碳元素 氧元素
碳元素
氮元素 氢元素 碳元素 氧元素
考点03 物质的组成和结构 二、物质的结构
考点梳理
物质都是由肉眼看不见的、极小的微观粒子构成的。物质组成和结构
的不同导致了物质性质的差异。
它们同根(都由碳元素组成)不同命?
【典例02-2】【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判断】中国国家博物馆是代表国家收藏、研究、展示、阐释
中华文化代表性物证的最高历史文化艺术殿堂,馆中展有陶瓷、青铜器和书画等。下列有关性
质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B

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语文期末考点大串讲(人教版)专题06名句默写(考点清单)原卷版

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语文期末考点大串讲(人教版)专题06名句默写(考点清单)原卷版

专题06:名句默写新课标中对名句默写考查有如下要求:继续丰富自己的积累。

分类整理、欣赏、交流所积累的词语、名句、诗文等,并在日常读写活动中积极运用,提升自身的中华文化修养。

默写名句名篇是历年各地区必考的内容之一。

该考点实际上包括两个要素,即“名句”和“名篇”。

所谓“名句”,是指那些语言凝练、含意深长,至今仍活跃在日常生活语言中的语句。

所谓“名篇”,是指那些具有高度的思想艺术价值、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优秀诗文,所指既有诗歌,也有散文,一般为教材中要求背诵的篇目。

该考点的考查以古代诗文为主,兼有个别现代诗文名句。

1.本部分涉及的主要考查点有:①富有教育意义和警策作用的句子;②抒发爱国情怀崇高理想的句子;③描写优美意境的句子;④反映传统美德的句子;⑤诗文的中心句、主旨句、过渡句、点题句、总结句、议论句;⑥使用典故的句子。

名句,是指那些广泛流传的诗文、格言、警句等。

2.常见题型名句名篇的考查仍以课本上的名句名篇为主,兼考课外知名度高的名句或名篇。

内容上侧重于思想性、教育性和审美性。

常见题型:(1)直接默写型;(2)理解型默写;(3)运用型默写(4)归类型默写。

古诗文名句默写是必考题型,一般以填空的形式出现。

也可能在综合性学习中以语段综合的形式融合其它考点综合考查。

3.命题趋势古诗文名句默写题为全国各地语文的必考题型,近几年试题中多以填空题的形式出现,题目突出情境性,要求在特定的环境中根据要求填写名句,也有一些地区在综合性学习中进行融合考查。

名句默写题备考技巧复习古诗文名句,首先是要记诵清楚课标要求背诵的古诗文篇段和名句;其次是要正确理解古诗文篇段和名句的基本内容;第三是要记清楚古诗文名句中的每个字,默写古诗文名句不能写错别字。

同时,要注意以下“陷阱”:(一)通假字陷阱通假字是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借代”,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

由于种种原因,书写者没有使用本字,而临时借用了音同或音近的字来替代。

《学前教育原理》考点串讲(背诵版)ok

《学前教育原理》考点串讲(背诵版)ok

《学前教育原理》考点串讲(背诵版) ——参考书目:《学前教育原理》蔡迎旗编著,华中师大出版社。

第一章 学前教育概述 【考试大纲】1.本章要点⑴幼儿园的内涵、性质与地位。

⑵学前教育保教目标。

⑶我国学前教育工作原则。

⑷我国学前教育管理体制。

⑸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方针。

2.核心概念幼儿园;保教结合原则;环境育人原则;主动快乐学习原则;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复习指导】1.识记(1)幼儿园的内涵与特征。

(2)幼儿园常规与生活制度。

(3)幼儿园保教目标。

2.理解(1)幼儿园保教结合的原则。

(2)主动快乐学习原则。

(3)学前教育管理体制。

(4)学前教育社会效益。

3.应用请运用幼儿园教育工作的原则,分析我国幼儿园保教质量的现状、影响因素及改进对策。

第一节学前教育与幼儿园一、学前教育及学前教育原理的研究范围广义的学前教育包括针对学前儿童的社会专门机构的教育、社区教育和家庭教育。

狭义的学前教育只是社会专门机构的学前教育。

学前教育原理的研究范围:学前教育原理不仅在理论层次上高于学前课程论,而且其研究范围也宽于学前课程论。

学前教育原理不仅要研究课程,还要研究学前教育理论、学前教育与儿童发展和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学前教育目标、任务与内容、师幼关系、幼小衔接、家园合作等问题。

二、幼儿园的内涵、性质与地位(一)幼儿园概念及特征幼儿园是对3周岁以上学龄前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机构。

它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特征:1.幼儿园以3~6岁入小学前年龄段儿童为对象,已经满足适龄幼儿入园需要的地区,可将入园年龄适当向下延伸;幼儿园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适当招收O~3岁幼儿。

2.幼儿园对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

3.幼儿园实施基础普通教育幼儿园要培养幼儿作为“人”的最基本和最一般的素质。

幼儿园教育的目标、任务和内容应该具有粗浅性和启蒙性。

幼儿园教育是其他后续教育的基础,要严禁超前教育、小学化和幼儿片面学习、片面发展与教育的现象。

(二)幼儿园教育的性质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公益性事业,是学校教育的基础阶段。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串讲5分式3大考点串讲17种题型期末考点大串讲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串讲5分式3大考点串讲17种题型期末考点大串讲
(2)最简公分母是(2x+3)(2x-3),4x22x-y 9=2x+32xy2x-3,
2x-3=2x-3·2x-3= 4x2-12x+9 . 2x+3 2x+3·2x-3 2x+32x-3 【方法归纳】确定最简公分母的方法是:(1)取各分母系数的最小公倍数;
(2)凡单独出现的字母,则连同它的指数作为最简公分母的一个因式;(3)同
知识串讲 考点一、分式
1.分式的概念:
一般地,如果A、B都表示整式,且B中含有
字母,那么称 为分式.其中A叫做分式的分子, B叫做分式的分母.
2.分式有意义的条件: 对于分式 :当__B_≠_0___时分式有意义; 当__B_=_0___时分式无意义.
知识串讲
3.分式值为零的条件: 当__A_=_0_且___B_≠_0_时,分式 的值为零.
【方法归纳】区分整式与分式的标准是看分母中是否含有字母,没有分母 或者分母中不含有字母的式子是整式,而分母中含有字母的式子是分式.要 特别注意两点:(1)π 是圆周率,是一个常数,不等同于其他字母;(2)判断 一个代数式是否为分式,只看表面形式而不能化简.
知识串讲 题型二:会确定分式有(或无)意义的条件.ຫໍສະໝຸດ 知识串讲约分的基本步骤
(1)若分子、分母都是单项式,则约去系数的最大公 约数,并约去相同字母的最低次幂; (2)若分子、分母含有多项式,则先将多项式分解因 式,然后约去分子、分母所有的公因式.
知识串讲
6.分式的通分: 通分的定义 根据分式的基本性质,把几个异分母的分式分别化 成与原来的分式相等的同分母的分式,叫做分式的 通分. 最简公分母的定义 为通分要先确定各分式的公分母,一般取各分母的所 有因式的最高次幂的积作公分母,它叫做最简公分母 .
|x|-1 (2)当 x+1=0,即 x=-1 时,分式 x+1 无意义;

第一课 踏上强国之路(考点串讲)(部编版)

第一课 踏上强国之路(考点串讲)(部编版)
①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②我国 经济发展还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 现实挑战;③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发展的根本目的就 是增进民生福祉;④党和政府引领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等。
考点九:知识
如何共享发展成果?(党和政府为了使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 民做出了哪些努力?) (1)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人人参与、 人人尽力、人人享有,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2)党和政府抓住人民最直接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3)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考点八:知识
为什么要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1)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不仅要看经济发展,面且要看 发展成果是否惠及全体人民,人民的合法权益是否得到切实保 障。 (2)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 (3)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
考点八:练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是我们党作出的庄严承诺。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湘西十八洞村考察调研时,首次提出“精准 扶贫”理念。随着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的实施,脱贫攻坚各个战场上,激 荡起摆脱贫困、共奔小康的磅礴力量。关键词:为了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请说明“精准扶贫”体现了我们学习的哪些观点?(写出三点)
2021年是中国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的开局之年,中国正在向着“新发展阶段、新 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迈进。推动高质量发展,我们必须( ) ①国际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 国内大循环为主体 ②坚持区域协调发展,实现各区域同步富裕 共同富裕 ③转变发展方式,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 ④优化经济结构,实现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D

串讲03 因式分解(9个常考点 5种重难点题型 2个易错)七年级数学上学期期中考点(沪教版2024)

串讲03 因式分解(9个常考点 5种重难点题型 2个易错)七年级数学上学期期中考点(沪教版2024)
= m ( a + b )+ n ( a + b )=( a + b )( m + n ).
请你选择一种方法因式分解:
mx - my + nx - ny ;
【解】 mx - my + nx - ny =( mx - my )+( nx - ny )
= m ( x - y )+ n ( x - y )=( x - y )( m + n ).
(1)3.2×202.4+4.7×202.4+2.1×202.4;
【解】 原式=202.4×(3.2+4.7+2.1)
=202.4×10=2 024.
(2)36.8×


+20.2×
【解】 原式=





×55=13.

-2×来自.×(36.8+20.2-2)
题型二:变形后利用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计算
B. 都是乘法运算
C. ①是因式分解,②是乘法运算
D. ①是乘法运算,②是因式分解
考点2 公因式的定义
4. [2023·永州]2 a2与4 ab 的公因式为
2a
5. 8 xmyn-1-12 x3 myn 各项的公因式是( D
A. xmyn
B. xmyn-1
C. 4 xmyn
D. 4 xmyn-1

2x3–2x2y+8y–8x

6k2+9km – 6mn–4kn
=2(x3–x2y+4y–4x)
=(6k2+9km) – (6mn+4kn)
=2[(x3–x2y) +(4y–4x)]
=3k(2k+3m) –2n (3m+2k)
=2[x2(x-y)-4(x-y)]

《口技》《狼》考点串讲

《口技》《狼》考点串讲

3 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直到这时)客人们的心情才稍微放松了 一些,渐渐地坐正了身子。
4 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宾客(都被吓得)扬起袖子露出手臂, 两腿哆嗦,几乎想要争先恐后地逃跑了。 【古今异义】虽:即使。 一端:一头,这里
指一种。 中间:中间夹杂。 少:稍微。 稍稍:渐渐地。 奋:扬起。 走:跑。 【翻译技法】补出缺少的成分。如主语、宾语 补语等。
《狼》
翻译句子
1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骨头已经扔完了,两只狼还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2 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一只狼径直走开,另一只狼像狗一样蹲坐在前面。 3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啊?只是增加笑料罢了。
【虚词】之:取独,不译; 【词类活用】犬:名词作状语,像狗一样。 【古今异义】几何:多少。并:一起。 【通假字】止:通“只”,只是。
《口技》《狼》考点串讲
虞初
考点聚焦
1.重点词语的意思 2.重点句子的翻译 3.对文章的内容、写作手法的理 解和分析
《口技》
翻译句子
1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只手,每只手有上百个 指头,也不能指出其中的哪一种声音来。
2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中间夹杂着噼里啪啦的(房屋)倒塌的声音。
理解分析
结尾的“撤屏视之,一桌,一椅,一 扇,一抚尺而已”能否删去,为什么? 不能删去,结尾再次提到道具的简单, 既呼应前文,又可起到侧面表现口技人技艺 高超的作用,他就是用那么简单的道具表演 出了那样复杂的声音。 【技法总结】
1.结尾句子的作用:照应;点明(或突出)中心; 引人深思,给人启示,给人留下思考的空间。 2.什么叫侧面描写?在文学创作中,作者通过对 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析

01考点串讲-基础护理(一)

01考点串讲-基础护理(一)

1.不利于患者抓住交谈主题的是A.事先了解患者资料B.准备交谈提纲C.从主诉开始引导话题D.解释患者的提问E.随意提出新话题【答案】:E【解析】:考查收集资料的方法中交谈。

交谈时引导病人抓住交谈的主题:①护士应事先了解病人的资料,准备交谈提纲,按顺序引导病人交谈,先从主诉、一般资料开始,再引向过去健康状况及心理、社会情况等;②病人叙述时,要注意倾听,不要随意打断或提出新的话题,要有意识地引导病人抓住主题,对病人的陈述或提出的问题,应给予合理的解释和适当的反应,如点头、微笑等;③交谈完毕,应对所交谈内容作一小结,并征求病人的意见,向病人致谢。

2.某患者是一名普外科病人,以下护士为其制定的护理目标描述不完整的是A.患者1周内能下床活动B.患者3周内体重增长0.5kgC.患者1周内学会皮下注射胰岛素D.患者2周内借助支撑物下床活动E.患者能下床活动【答案】:E【解析】:目标的陈述由四个部分组成:主语、谓语、行为标准、条件状语。

其中主语指护理对象;谓语指护理对象能够完成的行为,此行为必须是能够观察、可测量的;行为标准指护理对象完成此行为的程度,包括时间、距离、速度、次数等;条件状语指护理对象完成此行为必须具备的条件,如在护士的指导下、借助支撑物等。

E不完整缺少行为标准、条件状语。

3.门诊护士安排候诊和就诊时,错误的是A.开诊前,检查候诊环境,备齐各种检查器械B.开诊后,按挂号顺序安排就诊C.根据医嘱测量生命体征,并记录于门诊病案上D.如遇高热可送急诊室处理E.年老体弱者适当安排提前就诊【答案】:C【解析】:应根据病情测量生命体征,并记录于门诊病案上。

4.下列属于急诊就诊对象的有A.需复诊的患者B.意外情况危及生命者C.本科室人员D.怀疑有传染病的患者E.患者有急事希望迅速就诊者【答案】:B【解析】:考查门诊部中急诊的护理工作。

5.某患者浅Ⅱ度烧伤约20%,深Ⅱ度烧伤约10%,护士使用PIO格式进行护理记录,期中“I”指的是A.分类B.诊断名称C.临床表现D.护理措施E.护理效果【答案】:D【解析】:考查护理病案书写。

2024-2025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学期期中考点大串讲(人教版2024)

2024-2025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学期期中考点大串讲(人教版2024)

第一章认识生物知识清单一、观察周边环境中的生物1.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观察法(1)观察要求:有计划、有目的(2)观察工具:肉眼、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等。

★可以直接用肉眼观察,也可以利用工具间接的观察。

类型方式举例直接观察直接用肉眼观察观察光叶子的叶与花间接观察借助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照相机、摄影机等,有时还需要测量利用显微镜观察洋葱内表皮细胞和人的口腔上皮细胞(3)观察方法:确定观察目的明确观察对象做好观察记录交流观察结果(4)注意事项:①如实记录;②不损伤植物和伤害动物,不破坏环境;③注意安全。

2.如何观察生物我们观察的生物大多是植物和动物,除此之外还有真菌、细菌、病毒等微生物。

(1)观察植物:植株的高度、形态、生长环境等(2)观察动物:形态结构、运动方式和生活环境等(3)观察微生物:借助工具二、区分生物和非生物1.生物的概念:具有生命的物体叫做生物。

生物与非生物的主要区别:生物具有生命,会表现出生命现象和生命活的规律;非生物不具有。

2.拓展应用:珊瑚不是生物,因为它是由死去的珊瑚虫分泌的外壳堆积而成的,不具有生物的特征;珊瑚虫才是生物(刺胞动物)。

珊瑚虫一般生活在温暖的浅水区,因为浅水区可获得较多的阳光,有适宜的温度,这些有利于藻类的生长,从而为珊瑚虫提供更多的氧气。

因此,珊瑚虫一般生长在温暖的浅水区。

三、生物的特征1.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病毒是生物,但无细胞结构)2.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绿色植物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出有机物;动物与人则通过捕食获得营养,如人吃饭。

3.生物能进行呼吸。

如鲸喷出水柱,蚯蚓爬出地面呼吸,清晨鱼浮出水面,人呼吸。

绝大多数生物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但不是所有生物呼吸时都需要吸入氧气,少数生物如乳酸菌、酵母菌的生活不需要氧气,进行无氧呼吸。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如:含羞草叶片受刺激会合拢;植物向光生长。

5.生物能生长、发育和繁殖。

如:种子萌发,猫生猫。

专题01 整式的乘除(考点串讲)-2023-2024学年七下数学期末考点大串讲(北师版)

专题01 整式的乘除(考点串讲)-2023-2024学年七下数学期末考点大串讲(北师版)

(3)根据(2)题中的等量关系,解决如下问题:
; ;
①已知:a﹣b=5,ab=﹣6,求:(a+b)2 的值;
②已知:a﹣ =1,求:
的值.
题型剖析
【解答】解:(1)方法 1:

方法 2:

故答案为:(m﹣n)2,(m+n)2﹣4mn; (2)∵(m+n)2=m2+2mn+n2,(m﹣n)2+4mn=m2﹣2mn+n2+4mn=m2+2mn+n2, ∴(m+n)2=(m﹣n)2+4mn, 故答案为:(m+n)2=(m﹣n)2+4mn; (3)①a﹣b=5,ab=﹣6, ∴(a+b)2=(a﹣b)2+4ab, =52+4×(﹣6) =25+(﹣24) =1; ②
=12+4 =1+4 =5.
题型剖析
【典例 7】(2023 秋•双阳区期末)先化简,再求值:(x﹣1)2﹣(x+1)(x﹣1),其中 x=2023.
【解答】解:(x﹣1)2﹣(x+1)(x﹣1) =x2﹣2x+1﹣x2+1 =﹣2x+2, 当 x=2023 时, 原式=﹣4046+2=﹣4044.
(2)已知 2m=3,2n=5,求 24m+2n 的值. 【解答】解:(1)4x×32y=(22)x×(25)y=22x•25y=22x+5y,
∵2x+5y﹣3=0,∴2x+5y=3,∴22x+5y=23=8,∴4x×32y 的值为 8;
题型剖析
【典例 5】(2023 春•绥德县期末)如图,在某高铁站广场前有一块长为 2a+b,宽为 a+b 的长方形空地,计划在中间留两个长方形 喷泉池(图中阴影部分),两个长方形喷泉池及周边留有宽度为 b 的人行通道. (1)求该长方形空地的面积;(用代数式表示) (2)求这两个长方形喷泉池的总面积;(用代数式表示) (3)当 a=200,b=100 时,求这两个长方形喷泉池的总面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考点串讲第一章小学教育科学研究概述一、小学教育科学研究的含义(一)科学研究及其价值1.什么是教育科学研究科学是一个相当普遍的概念,可从如下三个角度去理解:首先,科学是合乎逻辑地排列起来的知识体系,尤其是指那些通过观察和实验所获得的知识。

广义地讲,反映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客观规律的一切知识都属于科学。

这是科学主义对科学的一种理解,是以自然科学为标准的科学。

其次,科学是探求事物真相、揭示客观规律的"一种经历"。

这种观点虽然总体上说仍是科学主义的,但已注意到科学活动中的人文问题。

"经历"一词显然强调了科学活动主体的主观体验.再次,科学是一种精神、一种人生态度。

这是一种更宽泛的理解。

强调科学是一种追求真理、实事求是的精神和态度。

这是一种现代人本主义对科学的理解,力图在科学精神这个层面上将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对科学的认识统一起来。

研究是人们探求事物真相、性质或规律以便发现新的事物、获得新信息的活动。

科学研究是人们在科学信念的支配下,采用一定的方法,遵循一定的规范,探求事物的性质和规律,以便发现新事物、获得新知识的活动。

信念的支配、方法的选用及规范的遵循是科学研究的条件;探究事物的性质和规律,是科学活动的实质内容;而发现事实、获得新知,则是科研活动的目的和结果。

教育科学研究并不是以"教育科学"为对象的研究,而是以"教育"为对象,具体说是以"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为对象的科学研究。

教育科学研究就是以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为对象,运用科学研究的原理和方法,探寻教育活动规律及有效教育途径和方法的一种科学实践活动。

2.教育科学研究的特性教育科学研究既有一般科学活动所具有的那些特性,又有自身的一些独特性。

概括如下:(1)问题性科学研究作为人类特有的实践,是一种有目的的行为过程,每一项科学研究,总是因某个前人尚未解决的问题所引起,而每一个研究者(或研究者群体)的研究思路和措施,又总是围绕着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而展开的。

没有真实的问题,也就没有严格意义上的科学研究。

问题决定了研究的方向,也决定了研究的方式。

(2)创造性科学研究是以求新为目的的人类实践,需要发现新事实、获得新知识、寻找新途径、解决新问题。

缺乏创造性的研究,也不能算严格意义的研究。

(3)历史继承性世界是变化发展的,人们的认识也是没有止境的,尤其是对复杂问题的研究,往往不能毕其功于一役,而需要几代乃至几十代人前赴后继地努力。

牛顿说,如果说他比别人看得远,是因为他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这很形象地点明了科学研究所具有的历史继承性。

(4)规范性欲使科学研究得以准确地揭示事物的规律和因果关系,达到预期目的,就必须尽可能地排除干扰、克服随意性,从而保证全过程的客观性,这就要遵循一定的研究规范。

教育科学研究同样是由教育问题所引导并围绕教育问题而展开的;创造性同样是其根本特性,即没有创新意识和创新效果的教育研究是毫无价值的研究;教育科学研究也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不断丰富不断发展的;教育科研也必须严格遵循科学研究的基本规范,否则难以称其为科学。

除此之外,由于教育科学研究涉及教育对象--学生,所以必须考虑教育科研的教育性、伦理性原则。

又由于教育活动的周期较长,教育研究难以速见成效,故不可操之过急。

从教育科研的目的看,既要追求揭示因果关系的认识效果,即"求真",又要追求改进改善的社会效益,即"求善",也就是说"求真"与"求善"并重,且往往更偏重"求善"。

3.教育科学研究的价值概括地说,科学研究的社会价值主要表现在深化认识和改善实践两个方面。

(1)深化认识的价值科学研究帮助人们深化认识的这一价值,主要是通过揭示事物的性质和规律表现出来的,一是发现并揭示规律,二是对已有的反映规律的原理(学说)不断进行检验。

(2)改善实践的价值科学研究不仅有助于人们弄清"是什么"、"为什么"一类问题,即认识问题,还能帮助人们解决"怎么办"问题,即实践问题。

自然科学早已形成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发展研究在内的多层次结构体系,可以保证知识形态的理论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当代社会科学也在应用过程中开始形成一套社会技术,所谓社会技术,即指在经验和理论的基础上总结出的调查和研究社会问题、管理和控制社会过程的一系列的手段和方法,有了这套技术,并且在理论的正确指导下实施,将使社会科学的实践价值得到更充分的实现。

在教育科学研究中,深化认识的价值表现为深化对教育活动特点及规律的认识,从而推动教育理论的建设;改善实践的价值,则表现为改进教育活动的实践,寻找有效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途径等,努力提高教育质量。

此外,教育科学研究还有它独特的价值,那就是锻炼培养教育科学研究者主体--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

(二)在小学开展教育科学研究的意义1.小学教育的地位、特点及改革与发展状况小学是学校教育制度的起始阶段,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对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对于初中、普通高中、职业学校、中专和大学,小学教育有它自己的若干特点:(1)起始性。

小学教育基本上是启蒙教育,中国教育在传统上称小学为"蒙学",小学是人生走向理性世界的起跑线。

(2)基础性。

小学在国民教育体系中是基础的基础,一个人无论他将来进入社会的哪个层面、从事哪种职业,都必须在小学打好全面的扎实的素质基础。

(3)全体性。

小学教育处在义务教育阶段,是社会必须提供、每一个适龄儿童必须接受的教育。

因此,学校必须面向全体学生施教,不仅给予同等的受教育机会,而且给予同等的教育质量。

这20多年间,小学教育改革在目标上经过了强调"知识就是力量"、重视智力和能力的发展、关注情感乃至非智力因素、注重整体的个性和人格的发展这样一个嬗变过程;在课程上,经历了从重学科到重"活动"、到学科和活动并重,从单一的必修课到增加选修课,从完全的国家规定课程到留出地方课程的进步与发展;在教材上,打破了多年来的一纲一本的一统天下,开始了一纲多本乃至多纲多本的广泛探索;在教学手段、教学组织形式上,更是百花齐放、交相辉映,往往是由一点切人、带动相关因素乃至引起全方位的改革,全面、综合、整体地改革的结果,不仅表现在教育教学质量的大幅度提高,而且形成了丰富多样的教育教学模式。

2.开展小学教育科学研究的意义小学教育科学研究,是以小学教师为主体或与专职教育研究人员相结合,通过观察、调查、实验、文献分析、理论探讨等方式,探讨或解决小学教育领域中各种有研究价值的现实问题和理论问题,从而达到认识小学教育活动规律或找到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和方法的一种科学研究活动。

在小学开展教育科学研究的意义,可大致归纳为如下三个方面:(1)改善教育实践在以改革促发展的年代,要为教育教学的新观念、新模式、新方式找到科学根据,就必须通过科学研究。

(2)推进理论建设小学教育实践性强,研究往往偏于应用,但小学教育又是典型的教育现象,对其开展研究的意义不仅在于揭示小学的特殊规律,更在于从中提炼一般教育原理。

(3)提高教师素质小学教师是小学教育的基本力量,其素质高低直接关系到小学教育的质量。

传统的师范教育仅仅着重学科训练和教学规范,轻视科学研究能力的培养。

尽管各国对小学教师应否参加教育科研的看法不一致,但行业劳动的技术含量日益提高,相应要求从业者具备科学的头脑和开拓进取意识,已是大趋势无疑。

所以说,是时代要求教师从经验型转向学者型、专家型,教师要掌握教育科学,其中道理如同厨师要懂营养学、工艺师要懂美学一样地不证自明。

教师劳动本身是一种创造性劳动,但在表面上又显出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重复,只有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保持探究的精神和革新意识,才能在平凡中品尝出不平凡,才能从教育科研成就中发现自身价值进而激发继续开拓创新的愿望。

正如有人说:实验的学校是最好的教师进修学校。

二、小学教育科学研究的对象和主体(一)小学教育科学研究的对象及其特殊性1.小学教育科学研究的对象是教育问题首先,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人是教育的对象,也是自我教育活动的主体,教育科学研究对象中必然包括人。

但是,人并不是教育科学研究的全部对象,如果把教育科学研究的对象仅限于人,那么,研究的结果仅仅说明了教育的对象而不是教育。

教育的对象与教育科学研究的对象显然不是一回事。

其次,一般教育学教科书都把教育现象及其规律称为研究对象,但事实上我们并不需要研究所有的教育现象,而只研究教育现象中那些重要的有研究价值的教育问题。

研究者的活动所针对的实际领域是该研究的客体,而研究主体与研究客体之间的中间环节才是该研究的对象。

这里的客体和对象不是一回事。

研究对象包含在研究客体之中,并不是研究客体的全部。

从研究活动的一个相对完整的周期看,科学研究是以发现和提出问题为起点,以解决问题并提出新的问题为终点的一种理性的探究过程,问题贯穿始终且引起研究主体与研究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所以说,问题是联结研究主客体的中间环节,特定性质的问题是特定学科研究的对象。

小学教育科学研究的对象是小学教育领域中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教育问题,总之,是已经引起研究者关注的教育问题。

2.小学教育科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1)复杂性。

教育问题总是来自教育这一复杂的人为系统(或称人为事物),兴办教育涉及的因素十分复杂,它与各行各业、千家万户、男女老少都有不同程度的联系。

一因多果,多因一果,多因多果,亦因亦果的事例举不胜举,即令我们从局部按逻辑简单性原则加以探究,但最终还要把这一问题及研究结论"放回"到复杂的教育中去。

(2)整合性。

在教育研究活动中,研究者所着手剖析的任何一个问题,都很难将其简单地归于理论问题或是实践问题、历史问题或是现实问题。

当前的教育改革研究越来越倾向于学者、教师和行政人员三方面的协作研究,倾向于多学科专家共同参与,正是教育问题的整合性特征的反应。

(3)二难性。

综观教育研究活动的历史与现实,存在有大量悬而未决的二难问题,如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教师中心与儿童中心、减轻负担与提高质量等。

限于社会历史条件和人们的认识深度,人们对二难问题的研究策略,往往是在某些时期某种条件下侧重或突出某一方面,还在某些时期某些条件下侧重或突出另一方面,最后一次一次地在更高更深一层的意义上谋求互补。

(4)开放性。

教育是一个开放系统,它不可能也不应该在完全封闭的状态中自我发展。

这里所谓开放,既包括对域外教育的开放,也包括对一定教育所处的特定社会大环境的开放,因而,所产生的问题也具有开放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