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__幼儿社会性学习与教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题活动《有趣的标志》中小朋友设计的“节约用水”的环保标志。
幼儿园老师精心设计和准备的热闹轻松的开学系列活动,让小班幼儿更 快熟悉幼儿园环境、更乐意参加幼儿园里的各项活动使、适应幼儿园的 集体生活、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无微不至、愿意与同伴交往、体验集体 生活的快乐。
游戏
教师和家长达成共识,利用双休日由家长带领孩子走进肯德基、超市和医 院等地方进行观察,以此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让幼儿在游戏中获得更多的成 功体验,感受到更多的游戏乐趣。
第三节 幼儿的同伴关系
作业:
教师应如何改善幼儿的同伴关系?请 结合实例加以分析。
第四节 幼儿社会性学习与教育的理论
一、柯尔伯格道德发展论
第四节 幼儿社会性学习与教育的理论
柯尔伯格的研究
第四节 幼儿社会性学习与教育的理论
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道德两难故事举例——海因兹偷药
1. 海因兹应该偷药吗?为什么? 2. 他偷药是对的还是错的?为什么? 3. 海因兹有责任或义务去偷药吗?为什么? 4. 人们竭尽所能去挽救另一个人的生命是不是很重 要?为什么? 5. 海因兹偷药是违法的。他偷药在道义上是否错误? 为什么? 6. 法官应该如何给海因兹判刑?为什么? 7. 仔细回想故事中的困境,你认为海因兹最负责任 的行为应该是做什么?为什么?
不该偷的理由
该偷的理由
阶 道德推理的 段 特点 1 以惩罚与服 从为定向
水平
偷东西会被警察抓起来, 他事先请求过,又不是偷 受到惩罚 大东西,他不会受重罚 如果妻子一直对他不好, 如果妻子一向对他好,海 海因茨就没有必要自寻烦 因茨就应关心妻子,为救 恼,冒险偷药 她的命去偷药
以 工 具 性 的 前习俗水平 2 相对主义为 定向/“快乐 主义” 做贼会给自己的家庭(包 不管妻子过去对他好不好, 3 以 人 际 和 谐 或“好孩子 括妻子)带来麻烦和耻辱 他都得对妻子负责。 习俗水平 ”为定向 采取非常措施救妻子的命 偷东西是不对,可不这样 合情合理,但偷别人的东 做的话,海因茨就没有尽 4 以 法 律 和 秩 序为定向 西犯法 到丈夫的义务 丈夫没有偷药救妻子的义 务,这不是正常的夫妻关 系契约的组成部分。海因 茨已经为救妻子命尽了全 力,无论如何都不该采取 偷的办法解决问题,但他 还是去偷药了,这是一种 超出职责之外的好行为 法律禁止人偷药,却没有 考虑到为救人性命而偷东 西这种情况。海因茨不得 不偷药救命,如果有什么 不对的话,需要改正的是 现行的法律,稀有药品应 该按照公平原则加以调控
第四节 幼儿社会性学习与教育的理论
(五)随机教育原则 1.随机教育不是捎带教育 2.善于发现教育时机 3.有随机教育的策略和方法
第四节 幼儿社会性学习与教育的理论
作业:
如果你是海因兹,你会怎么做?你觉得这 样做对么?结合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 判断自己所处的道德发展阶段。
第五节 幼儿社会性行为的评定
四、教师在幼儿社会能力学习中的指导 (一)通过提高幼儿理解能力指导社会能力学习 1.引导幼儿关注他人情感 2.指导幼儿理解他人的行为 (二)通过提高幼儿交往能力指导社会能力学习 1.自我表达能力:指导幼儿用正确的语言表达自己 的想法 2.让幼儿轮流活动:规则性 3.对幼儿角色扮演予以指导:换位思考 4.对幼儿予以分组配对指导:优劣结合
第六章 幼儿社会性学习与教育
主讲:俞萌
第一节 社会性概述 第二节 幼儿社会能力与学习 第三节 幼儿的同伴关系 第四节 幼儿社会性学习与教育的理论 热点关注:儿童心理理论
第一节 社会性概述
一、社会性发展的概念 指在一定社会环境的影响下,儿童向着 社会要求的方向不断发展并逐渐达到这种 要求的过程。它是每个儿童成为负责任的、 有独立行为能力的社会成员的必经途径。 它既离不开与社会群体、集体、个人的相 互作用和相互影响,也离不开个体主动积 极地掌握社会经验和社会关系系统的活动。
第一节 社会性概述
二、社会性的分类 (一)逻辑上: 社会认知:
主要是指对他人表情的认知,对他人性格的认知,对 人与人关系的认知,对人的行为原因的认知。社会认知是 个人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意向等作出推测与判 断的过程。
社会情感:
焦虑,同情心,羞愧,嫉妒,依恋,责任心
社会行为:
利他、反社会、礼让
亲社会性能力(助人、合作、分享、责任心等):在 社会交往中基于对他人或群体利益的考虑而采取利 他态度和行为的能力; 社会适应能力:幼儿对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
第二节 幼儿社会能力与学习
二、社会能力的价值
(一)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 (二)有助于幼儿情绪和人格的积极发展以及心理健康 (三)有助于幼儿认知发展
•特点:道德判断超出世俗的法律与权威的标准,而以普 遍的道德原则和良心为行为的基本依据 •(5)社会定向的道德定向阶段 •(6)普遍原则的道德定向阶段
第四节 幼儿社会性学习与教育的理论
二、幼儿社会性教育的原则 (一)情感支持性原则(双向接纳与爱) 1.建立接纳与关心的情感联系 2.积极情感投入和激发
第三节 幼儿的同伴关系
同伴关系是指年龄相同或者相近的儿童之 间共同活动相互协作的关系,或者主要指同龄 人之间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之间在交往 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 同伴关系的功能在于:是发展社会能力的 重要背景;是儿童满足社交需要、获得社会支 持和安全感的重要源泉;同伴交往经验影响自 我给年和人格的发展。
第三节 幼儿的同伴关系
(二)被拒绝者:面临反常和反社会行为的风险,在以 后的生活中还会出现其他的严重的社会适应问题。 1.攻击性:有不恰当的强烈攻击性。错误地把其他 儿童的行为曲解为敌意的,甚至有时表现出强烈的行 为异常,将面临很大的风险,长期这样会形成敌意的、 反社会的、暴力的犯罪行为。在青少年期和成年期会 表现出其他情绪紊乱。 2.非攻击性:焦虑的,表现出较差的社会交往技能, 而且主动地避免与同伴的交往。有明显的交际笨拙特 点、表现出行为异常,对同伴需要不敏感,缺乏幽默 感。逐渐远离同伴并感到孤单,临床上面临压抑和其 他情绪紊乱的风险。研究表明,这样的儿童被同伴看 作是容易控制的,会成为受欺负的对象。
生活活动
在幼儿园过生日,可以培养幼儿的一种集体意识,而 且在分发礼物时也对孩子进行了礼貌教育。发展孩子学会交 往、交流和共享快乐、关心他人,发展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 使幼儿养成良好的品德。
第一节 社会性概述
一、社会性发展的概念 1、社会性 广义:“社会属性”——由人的社会存在 所获得的一切特性。 狭义:一种心理特征 儿童的自我意识 儿童的道德感、同伴关系等
第一节 社会性概述
一、社会性发展的概念 2、幼儿社会性: 个体在幼儿阶段,由于社会文化、教 育等因素的影响,使其在对待自己对待别 人的行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产生改 变的历程。
第一节 社会性概述
二、社会性的百度文库类 (二)内容上: 社会性品质:
同情心、责任心、意志力等
社会性行为:
合作、助人(积极) 打架、骂人(消极)
第二节 幼儿社会能力与学习
一、社会能力及其构成 社会能力是指个体在社会交往中表现出的行为 能力和品质。其构成有三个维度: 社会交往能力(交往主动性、交往策略等):发起、 维持和调整社会交往和关系的基本能力;
康奈尔儿童行为问卷 (P157) 阿肯巴赫儿童行为量表 (P158)
讨论:如何开展幼儿园社会性教育活动
主题活动 幼儿的发展是在一定社会文化环境中实现 的,受到一定社会文化和教育的影响。这个大环境 以多元化的方式,无时无刻不在对幼儿发展起着重 要的影响作用。这要求幼儿园教育相应也要以多元 化的方式去促进幼儿的发展。 为了给孩子们提供多元化的教育环境,每个 月都安排一项主题不同的社会活动,提供多元化的 信息、创设多元化的环境,使幼儿有机会在具有开 放性和包容性的文化环境中发展自己的潜能。
第四节 幼儿社会性学习与教育的理论
(二)行为实践原则 1.为幼儿提供行为实践的机会 2.把问题留给幼儿让他们有机会自己商讨和 解决 3.将特定教育情景中的认知和行为迁移到社 会生活中
第四节 幼儿社会性学习与教育的理论
(三)榜样作用原则 1、教师自身 2、教师对待他人的情感态度 3、同伴之间 (四)一致性原则 1.教师自身言行一致 2.教师之间的教育一致(园内成人) 3.家园教育的一致性
第三节 幼儿的同伴关系
一、同伴关系测量的手段:社会测量法 • 观察法 • 同伴提名法 • 同伴行为描述法 • 同伴等级评定法
第三节 幼儿的同伴关系
二、同伴关系的五种类型(庞丽娟1991现 场提名法测定的4-6岁同伴交往类型)
第三节 幼儿的同伴关系
三、如何指导幼儿改善同伴关系 (一)被忽视者:不像被拒绝者那样孤单, 当他们进入新的班级或者新的游戏小组并 最终获得一个合适的社会角色时,他们比 被拒绝的儿童受到更多的欢迎。
以法定的社 5 会契约为定 向 后习俗水平
海因兹设法救妻子的性命 无可非议,但他没有考虑 所有人的生命的价值,别 人也可能急需这种药。他 这么做,对别人是不公正 的
为救人性命去偷是值得的。 对于任何一个有道德理性 的人来说,人的生命最可 6 以 普 通 的 伦 理原则为定 贵,生命的价值提供了唯 向 一可能的无条件的道德义 务的源泉
第四节 幼儿社会性学习与教育的理论
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1. 前习俗水平 (0~9岁) 2. 习俗水平 (9~15岁) 3. 后习俗水平 (16岁以后部分人)
•特点:着眼于人物行为的具体结果和自身利害关系 •(1)服从与惩罚的道德定向阶段 •(2)相对的功利主义的道德定向阶段 •特点:能了解、认识社会行为规范,意识到人的行为要 符合社会舆论的希望和规范的要求,并遵守、执行这些 规范 •(3)人际和谐(或好孩子)的道德定向阶段 •(4)维护权威或秩序的道德定向阶段
第二节 幼儿社会能力与学习
三、社会能力的影响因素 (一)幼儿自身因素 1、幼儿的人格和个性特征是影响其社会交往主动性 的重要因素之一;
内向、冲动的幼儿易受到拒绝
2、观点采择能力影响幼儿的亲社会能力; 3、社会信息加工技能影响幼儿社会能力。 (二)同伴 (三)教师 (四)文化差异
第二节 幼儿社会能力与学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