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3班预防手足口病教案
幼儿园小班健康教育活动教案《手足口病的预防》

幼儿园小班健康教育活动教案《手足口病的预防》1. 活动目标通过本次活动,幼儿将了解手足口病的预防知识,学会正确的个人卫生惯,并能够有效预防手足口病的发生。
2. 活动准备- 幻灯片或图片展示手足口病的症状和传播途径- 洗手液、洗手盆等洗手用具- 手足口病宣传册或手册复印件- 幼儿园环境清洁检查表3. 活动过程步骤一:引入- 通过幻灯片或图片展示手足口病的症状和传播途径,引起幼儿的兴趣和注意。
步骤二:讲解- 向幼儿简要介绍手足口病的预防知识,包括病毒的传播途径、症状和感染后的处理方法。
- 强调正确的个人卫生惯,如勤洗手、避免接触患者的分泌物、不共用餐具等。
步骤三:互动游戏- 分发手足口病宣传册或手册复印件,让幼儿自由观看,并进行简单的问答游戏,检查他们对手足口病预防知识的理解程度。
步骤四:实践操作- 在教室或活动室设置洗手盆、洗手液等洗手用具,引导幼儿进行正确的洗手操作。
- 检查幼儿园环境卫生情况,使用幼儿园环境清洁检查表记录发现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4. 活动总结- 对幼儿进行简单总结,强调手足口病的预防措施和个人卫生的重要性。
- 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惯,预防手足口病的发生。
5. 活动延伸- 邀请家长参与,共同手足口病的预防知识,并传达给家庭成员。
- 在日常教育活动中持续强化幼儿的个人卫生惯,如定期洗手、合理使用餐具等。
6. 教育效果评估-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理解程度。
- 检查幼儿园环境清洁情况,评估改进效果。
附注:请根据幼儿的年龄和理解能力适度调整活动内容和难度,确保活动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预防手足口病:幼儿园小班的健康教育教案

预防手足口病:幼儿园小班的健康教育教案目标:通过健康教育,提高幼儿园小班学生对手足口病的认识和预防意识,减少疾病传播和感染风险。
教学内容:1. 了解手足口病的基本知识- 介绍手足口病的定义、病因、传播途径和常见症状。
- 强调手足口病的高发季节和易感人群。
2. 掌握预防手足口病的方法- 讲解正确的洗手方法,包括使用肥皂和流动水进行充分洗手的步骤和时间。
- 强调避免接触患有手足口病的人员或物品,如口水、分泌物、污染的玩具等。
- 提醒幼儿们不要互相分享食物、饮水杯和餐具。
- 强调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惯,如勤剪指甲、保持清洁和干燥的环境等。
3. 培养良好的卫生惯- 强调咳嗽和打喷嚏时使用纸巾或肘部遮挡口鼻。
- 鼓励定期清洁玩具和教室环境,保持干净卫生。
- 提醒学生们及时通风和避免拥挤场所。
4. 预防手足口病的注意事项- 强调家长和学校的合作,共同监测孩子的身体状况,及时发现病症并采取措施。
- 鼓励家长及时上报孩子患病情况,以便学校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 提醒家长定期检查孩子的手、脚和口腔,发现异常及时就医。
教学方法:1. 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形式展示手足口病的症状和传播途径,引起幼儿的兴趣和注意。
2. 进行小组讨论,让幼儿们分享自己的卫生惯和对手足口病的了解,促进交流和互动。
3. 制作简单的手工活动,如制作洗手液瓶标签、洗手步骤图示等,让幼儿亲自参与,增强记忆和实践能力。
4. 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模拟正确的洗手动作和避免接触病原体的行为,加深理解和记忆。
教学评估:1. 设计简单的选择题或填空题,测试幼儿对手足口病知识的掌握程度。
2. 观察幼儿在实践环节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洗手和卫生惯是否正确。
3. 与家长进行沟通,了解幼儿在家中的卫生惯和健康状况。
教学资源:1. 手足口病相关的图片、视频和文章资料。
2. 洗手液、纸巾、肥皂等实物材料。
3. 手工制作用纸、颜料、剪刀等材料。
教学时长:本教案建议分为两次教学,每次教学时长约为30分钟。
2023幼儿园小班预防手足口病教育教案

2023幼儿园小班预防手足口病教育教案精选2023幼儿园小班预防手足口病教育教案精选1设计思路:小班幼儿刚入园,吃饭时,我请幼儿去洗手,他们会有各种理由不去洗,“我洗过手了,我在家里洗的。
”“图书是干净的,不脏。
”“衣服不脏,妈妈刚给我换的。
”“玩具多漂亮呀,不脏。
”当我告诉幼儿这些东西是脏的,洗干净的小手摸到它们也会变脏时,幼儿会听从我的建议去洗手,但同样的事情、同样的理由以后还会出现。
用小毛巾擦一擦,把幼儿认为干净物品上的“脏”东西从隐蔽的状态显现在眼前,幼儿真正理解了“脏”的概念,才会把老师的要求,转化为自己的愿望,有效地转变自己的行为,养成爱洗手的习惯。
活动目标:1、知道周围的许多东西是不干净的,许多脏东西是看不见的,吃东西之前愿意洗手。
2、引导幼儿关心周围的人,愿意与周围的人分享自己的食物。
活动准备:1、好吃的食物一袋;白色湿毛巾;玩具、图书等物品。
2、刚刚洗过手,分三组坐在桌旁,看图书、玩玩具、聊天。
活动过程:1、情景设置:大班哥哥姐姐送来好吃的食物老师:你是哪个班的小朋友?到我们班有什么事吗?大班幼儿:我是大班的小朋友,给弟弟妹妹送晚点来了。
我们吃晚点时,觉得幼儿园的晚点太好吃啦,想起小班弟弟妹妹还没有吃过,一商量,大家就派我把好吃的晚点送来啦。
老师:哥哥姐姐真好,有好吃的东西自己不吃,给我们小弟弟小妹妹吃,我们应该说什么呀?(谢谢哥哥姐姐!)2、请幼儿闻一闻晚点的味道,激发幼儿想吃好吃的的愿望。
引导幼儿商量吃的方法。
提问:1)哥哥姐姐送来的好吃的真香,谁想吃呀?请幼儿将桌上的物品收到架子上。
2)这么多小朋友都着急吃一袋好吃的,我们怎样做才能快点吃到呢?3)小朋友现在能吃好吃的吗?为什么?4)谁不愿意去洗手?为什么?(手不脏,手没摸脏东西,周围的物品不脏。
)3、小实验:它们干净吗用白色湿毛巾擦拭幼儿认为干净的'物品如:图书、桌椅和玩具等,引导幼儿观察并发现毛巾颜色的变化。
结论:我们周围的许多东西都是不干净的,许多东西脏了,小朋友用眼睛都看不出来,脏东西还会从一个地方跑到另一个地方呢。
小班安全教案《预防手足口病》

小班安全教案《预防手足口病》小班安全《预防手足口病》一、活动目标(一)了解关于手足口病的危害;(二)学习有关手足口病的预防知识;(三)注意个人饮食及卫生习惯,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二、活动重难点:了解手足口病的预防措施。
三、活动准备(一)手足口病课件(含症状、危害、预防方法等)(二)安全小视频(三)《预防手足口病儿歌》四、活动过程(一)教师谈话导入安全主题教师导语1:小朋友们,每天早上来幼儿园医生都会给你们检查小手和嘴巴,谁知道这是为什么?(提问及讨论)(二)教师播放课件,介绍手足口病的基本知识1、引导幼儿讨论手足口病的基本症状有哪些。
教师导语1:看来小朋友们对手足口病都已经有所了解,那手足口病都有哪些症状呢?(引导幼儿讨论)2、播放课件,请幼儿观看手足口病例图片,加深幼儿的认识。
教师提问1: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手足口病病菌是怎么传播的呢?3、播放课件及安全小视频,让幼儿了解预防手足口病的方法。
教师提问1:怎样预防手足口病?(幼儿讨论)教师总结幼儿需要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不吃手、不吃生冷食物等。
(三)学习《预防手足口病儿歌》,在儿歌中加深预防手足口病的知识。
附:《预防手足口病儿歌》一二三四五六七,手足口病要防治。
饭前便后要洗手,生冷食物不要吃。
勤洗澡来勤换衣,人多不去凑热闹。
多喝水,休息好,多锻炼,身体好。
大病小病都赶跑,快乐健康最重要。
(四)教师对手足口病的症状及预防知识进行总结。
四、活动延伸引导幼儿回家使用七步洗手法认真洗手,并让家长拍视频共同分享,实现家园共育。
小班手足口病预防教案:营造干净整洁环境

小班手足口病预防教案:营造干净整洁环境一、前言随着季节的变化和气温升高,手足口病病例又开始增加。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影响儿童,幼儿园的手足口病预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营造干净整洁的环境是手足口病预防的关键之一。
下面,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小班手足口病预防教案中如何营造干净整洁的环境。
二、教学目标1.了解手足口病的预防知识;2.认识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3.知道如何保持幼儿园的卫生;4.了解口腔卫生的重要性。
三、教学内容1.手足口病的预防幼儿园是儿童集中活动的场所,在保障幼儿健康的同时,预防手足口病的发生尤为重要。
以下是预防手足口病的方法:(1)保障饮食安全,不吃生熟不分的食物。
(2)增加户外活动,多晒太阳,增强孩子的体质。
(3)勤洗手,保持手卫生。
(4)定时消毒,包括玩具、餐具、地面等日常用品。
2.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飞沫传播、接触传播和粪-口传播等三种。
幼儿园内容易发生接触传播,幼儿园内的手足口病病例数也较高。
科学合理地消毒、清洁可以有效降低手足口病的传播。
3.如何保持幼儿园的卫生(1)空气质量保持保证空气流通,定期清洁空气过滤器。
用空气净化器进行过滤清洁,减少空气氧化较快的飞沫,减少幼儿之间可能爆发的感染源。
(2)地面清洁幼儿园的地面应定期进行清洁、消毒,每天保持干净整洁,不让过多的灰尘和污垢长期堆积,从而减少病菌的存活。
(3)室内环境卫生幼儿园的室内环境要定期消毒,包括桌椅板凳、门窗、抽屉等日常使用物品。
注意通风透气,增加室内空气质量。
4.口腔卫生的重要性幼儿的口腔卫生往往被忽视,但事实上,口腔卫生对于预防手足口病至关重要。
家长和幼儿园老师应该指导幼儿养成自己刷牙的习惯,并对有抽筋症状的幼儿加强监护。
四、教学方法1.讲解法: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向幼儿讲解手足口病的预防知识,并配合图片或视频进行教学。
2.体验法:通过亲身参与,让幼儿感受到清洁卫生的重要性。
3.游戏法:以图画、诗歌、歌曲等形式来进行互动游戏。
预防手足口病的教案(精选7篇)

预防手足口病的教案(精选7篇)预防手足口病的教案篇1一、活动目的:1、春季是各种传染病多发季节,避免传染病在校内发生。
2、让学生了解传染病的预防知识,进行预防流行性感冒、腮腺炎的预防教育。
3、增长学生的卫生知识,增强学生的自我保健意识。
二、活动过程:1、全体起立,唱国歌。
2、辅导员宣布主题班队会正式开始。
3、主持人讲话:同学们,春季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也是传染病的多发季节。
我们为了学生的健康,开展本次班队会,希望同学们能更多地了解有关传染病的知识。
4、观看《构建无结核病的和谐校园》的影片。
5、向学生进行传染病的宣传教育。
(1)手足口病的预防及防护措施(2)结核病的.预防与控制(3)麻疹病的预防及防护措施6、小组讨论:如何从身边做起,如何讲好卫生,如何预防各种传染病。
7、发出倡议同学们,在生活中,只要我们大家讲好个人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一定就会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8、总结同学们,通过今天的“传染病的防治”主题班队会,我们了解了更多的传染病的防治知识,希望大家要爱护自己的生命,珍爱自己的生命,并回家向家人做宣传,发动家人讲好卫生,预防各种疾病。
预防手足口病的教案篇2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了解"手足口病"的发病现象。
2、提高幼儿预防传染病的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3、学会正确的洗手方法。
4、初步了解预防疾病的方法。
5、学会保持愉快的心情,培养幼儿热爱生活,快乐生活的良好情感。
活动准备:ppt课件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一)你们听说过"手足口病"吗?那是一种什么样的病?(幼儿说说。
)(二)师出示课件ppt1、你们看,得了这个病,我们身上会长什么东西?2、会长在我们身体的那些位置?(幼儿说说。
)(三)教师小结:手足口病会在我们的手、足-脚、臀-屁股、口-嘴巴、背等各处长小红泡泡,小泡泡会疼,有时我们还会出现发烧、感冒等症状。
二、怎样预防"手足口病"(一)请幼儿说说"手足口病"的预防办法。
幼儿园小班手足口健康教案

幼儿园小班手足口健康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健康教材第四章《关注生活,保护健康》第三节《手足口病的预防》。
详细内容包括手足口病的概念、传播途径、预防措施以及正确的洗手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手足口病的基本知识,提高预防意识。
3. 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防护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理解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手足口病预防知识挂图、洗手步骤图、消毒液、香皂、毛巾。
学具:彩泥、画纸、画笔、洗手液。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扮演医生,为幼儿讲解手足口病的危害,引导幼儿关注健康。
2. 新课导入(10分钟)a. 教师出示手足口病预防知识挂图,讲解手足口病的概念、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b. 教师示范正确的洗手方法,并引导幼儿跟随学习。
3. 例题讲解(10分钟)a. 教师提出问题:“如何预防手足口病?”b. 教师邀请幼儿回答,并进行点评。
4. 随堂练习(10分钟)a. 教师发放画纸和画笔,让幼儿画出正确的洗手步骤。
b.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幼儿的错误。
六、板书设计1. 手足口病预防知识挂图2. 正确洗手步骤图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正确的洗手步骤,并标注每个步骤的名称。
答案:步骤1:湿手,用水将手湿润。
步骤2:搓肥皂,用手心搓肥皂。
步骤3:搓手心,用手心搓手心。
步骤4:搓手背,用手心搓手背。
步骤5:搓指缝,用手指搓指缝。
步骤6:冲洗肥皂,用水将肥皂冲洗干净。
步骤7:擦干双手,用干净的毛巾擦干双手。
2. 课后拓展:与家长一起完成家庭洗手检查,监督家庭成员的洗手习惯。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生动有趣的实践情景引入,使幼儿对手足口病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在教授洗手方法时,注意让幼儿动手实践,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在下一节课中,可以邀请家长参与,共同开展家庭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幼儿的健康意识。
同时,加强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确保幼儿的健康成长。
幼儿园小班预防传染病安全教案(优秀7篇)

幼儿园小班预防传染病安全教案(优秀7篇)篇一:预防传染病幼儿园小班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了解有关幼儿容易传染上的传染病的情况。
2、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出预防疾病的"方法。
3、在传染病高发期时,有自我保护预防的意识。
【活动准备】1、有关传染病的资料与图片。
2、手足口病病症的图片及预防的方法ppt。
【活动过程】一、师幼谈话,由幼儿比较熟悉的手足口病谈到传染病。
1、讨论春秋季为什么是流行性的传染病的多发季节?(春天和秋天气候乍暖还寒阴雨绵绵,潮湿多雾,气候多变)2、教师告诉幼儿春秋季会有哪些流行性的传染病会出现?(如:感冒、麻疹、咳嗽、腮腺炎、水痘、手足口病等)3、重点介绍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
4、请幼儿讲述自己生病时的经历和感受。
(如请医生诊治,要定时服药,多休息,多喝水,痊愈后才回幼儿园上课等)二、教师讲述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
1、幼儿运用自己的已有经验讨论讨论。
2、请语言能力强的幼儿到前面来讲一讲小朋友们的经验。
3、教师小结:咳嗽,打喷嚏,吐口水,毛巾及手摸过的用具上都会留下细菌,都有可能会传染手足口病的。
4、很多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手足口病是一样的。
1、提问:我们应该怎样预防传染病?2、幼儿自由回答。
3、教师小结:多喝开水,多吃蔬菜水果、不挑食,勤洗手,勤剪指甲,不喝生水,打预防针,不接触生传染病的人群。
篇二:预防传染病幼儿园小班传染病教案篇二活动目标1、让幼儿了解春天天气渐渐变热,有很多传染病会发生,教育幼儿要养成常洗手、生吃瓜果要洗净、不喝生水的良好习惯。
2、认识苍蝇、蚊子的外形特征,知道它们的害处。
活动准备相关图片和录象带活动过程1、让幼儿猜谜语,引出活动分别说出苍蝇和蚊子的谜面,让幼儿猜。
2、认识苍蝇和蚊子及其危害(1)、让幼儿观看苍蝇、蚊子的图片(主要外形特征),使幼儿从外形特征上认识它们。
(2)、观看录象带:使幼儿了解苍蝇和蚊子生活在什么地方(重点引导幼儿观看苍蝇蚊子在臭水沟、粪坑、垃圾箱等脏的地方生活)(3)、介绍苍蝇是如何传播疾病的,并告诉幼儿苍蝇传播的疾〔baihua〕病是痢疾。
幼儿园小班预防手足口病教育教案

幼儿园小班预防手足口病教育教案幼儿园小班预防手足口病教育教案1教学活动目标:1、幼儿愿意漱口,知道漱口可以保护自己的牙齿。
(知识)2、通过学习、实践,掌握正确的漱口方法。
(重难点)3、初步养成吃完东西要漱口的良好卫生习惯。
(情感)准备:材料准备:1、大嘴巴丁丁头像一个2、一次性纸杯、温水、接水桶、小毛巾3、背景音乐《洗刷刷》,《刷牙歌》场地准备:一、情景导入,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1、教师请幼儿吃点心,激发幼儿兴趣。
(小朋友,你们好,很高兴你们做朋友,我给你们带来了神秘的礼物,你们猜是什么?张大嘴巴老师一人给你们分一块尝尝,咦你们瞧还有谁在张着嘴巴等着我呀?哦,他叫丁丁,你们跟他打个招呼吧!)2、出示丁丁头像,引导幼儿认真观察。
(他今天吃的东西可真多,一起说说他都吃了什么。
)3、幼儿通过观察图片,准确点数食物的数量、说出食物的名称。
(丁丁一共吃了几样东西?咱们一起来数一数。
)4、渗透情感教育,要做一个不挑食的好孩子。
(丁丁吃了这么多东西,有蔬菜,有水果、还有鱼,他是一个什么样的'小朋友?)教师通过动作引导幼儿说出丁丁是一个不挑食健康的小朋友。
(希望你们也能像丁丁一样做一个不挑食的好孩子。
)二、通过帮丁丁漱口,初步了解漱口的方法及作用。
解决重难点1、通过谈话的方法,帮助幼儿了解漱口对口腔的保护作用。
(中午在幼儿园吃完饭,丁丁就要午睡了,你们看嘴巴里有这么多东西,可以睡觉吗?为什么?有什么好办法可以嘴巴变干净?) (吃完东西要漱口,这样才能让我们的嘴巴、牙齿干干净净不生病。
)2、老师帮助丁丁漱口,幼儿初步了解漱口的方法。
(咱们来帮丁丁把嘴巴变干净,谁知道漱口需要用什么东西?水杯和干净的温水能让嘴巴变干净。
)小朋友仔细看,我是怎么样丁丁漱口的。
(刚才我帮丁丁漱口,都漱了哪里?)3、请幼儿亲身体验,帮丁丁漱口,加深印象。
(丁丁的嘴巴干净了吗?还有几样东西?谁想来继续帮帮他?)4、幼儿通过教丁丁漱口,再次学习漱口的方法。
幼儿园健康防护士:预防手足口病教案设计

幼儿园健康防护士:预防手足口病教案设计1. 介绍在幼儿园,儿童的健康是至关重要的。
其中,手足口病是影响儿童健康的常见传染病之一。
作为幼儿园的健康防护士,如何有效预防和管理手足口病成为一项重要的任务。
本文将围绕预防手足口病的教案设计展开讨论。
2. 概述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主要在幼儿园和学龄前儿童中流行。
其主要症状包括发热、口腔和手、脚部皮疹等。
在幼儿园中,由于儿童间密切接触、卫生习惯尚未形成等因素,手足口病的传播十分容易。
预防手足口病显得尤为重要。
3. 教育儿童和家长作为幼儿园健康防护士,需要向儿童和家长进行手足口病预防的相关教育。
对于儿童,可以通过图书、游戏、角色扮演等形式,向他们介绍正确的洗手方法、避免口水直接接触等相关知识。
将这些知识融入日常课程中,加强对儿童的宣传教育。
对于家长,可以通过家长会、宣传栏、信信裙等途径,向他们传递手足口病的预防知识,鼓励他们在家中时刻关注儿童的卫生习惯和健康状况。
4. 教案设计在教案设计中,应该注重多方位、多形式的教育。
可以结合幼儿园实际情况,设计丰富多彩的预防手足口病的教学活动,如卫生习惯大赛、健康安全主题日等。
通过这些活动,不仅可以增强儿童的相关知识,也可以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从而降低手足口病的发病率。
5. 专业知识普及健康防护士还应该利用各种机会向其他老师和员工普及预防手足口病的专业知识。
通过组织专题培训、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提高教师和员工对于手足口病的认识,引导他们在日常工作中注意个人卫生、识别潜在的传染源并及时处理。
6. 个人观点在我看来,预防手足口病教案设计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激发儿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正确的卫生习惯。
通过以身作则、举办实用活动等方式,引导儿童树立正确的卫生观念,是预防手足口病的有效途径。
7. 总结回顾预防手足口病的教案设计应该贯穿于幼儿园的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涵盖儿童、家长和老师等多个方面。
通过全面、深入的教育宣传,提升幼儿园整体的健康防护水平,为儿童的成长保驾护航。
手足口病预防知识幼师教案

手足口病预防知识幼师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手足口病的病因和传播途径;2.掌握手足口病的预防知识;3.培养幼儿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二、教学重点:1.手足口病的预防知识;2.个人卫生习惯的养成。
三、教学难点:1.如何向幼儿传达手足口病的预防知识;2.如何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四、教学准备:1.课件,包括手足口病的相关知识、预防知识和个人卫生习惯的图片或动画;2.教具,洗手液、肥皂、洗手液、洗手液等。
五、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观看手足口病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幼儿的兴趣,引导他们讨论自己对手足口病的认识和了解。
2.讲解,向幼儿介绍手足口病的病因和传播途径,简单易懂地向他们解释手足口病是如何传播的,让他们明白手足口病是一种病毒性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而传播。
3.预防知识,向幼儿介绍手足口病的预防知识,包括勤洗手、保持室内通风、避免接触患病者的口水和粪便等。
通过图片或动画向幼儿展示正确的洗手方法和注意事项,引导幼儿学会正确的洗手方法。
4.个人卫生习惯,向幼儿介绍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包括勤洗手、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用手直接接触口腔、鼻腔和眼睛等。
通过游戏或角色扮演的形式,让幼儿亲身体验正确的个人卫生习惯。
5.巩固,通过问答、游戏等形式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让幼儿加深对手足口病预防知识和个人卫生习惯的理解和记忆。
6.作业,布置家庭作业,让幼儿回家向父母宣传手足口病的预防知识,并观察家庭成员的个人卫生习惯是否符合标准。
六、教学反思:1.教学方法,教师要注重启发式教学,通过图片、视频、游戏等形式让幼儿主动参与,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记忆效果;2.教学内容,教师要根据幼儿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选择简单易懂的语言和形象生动的教具,让幼儿易于理解和接受;3.教学效果,教师要及时对幼儿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和反馈,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确保教学效果。
通过本教案的实施,可以使幼儿了解手足口病的病因和传播途径,掌握手足口病的预防知识,培养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从而有效预防手足口病的发生和传播。
幼儿园小班手足口病预防教案

幼儿园小班手足口病预防教案教案主题:幼儿园小班手足口病预防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手足口病的基本科普知识。
2.学会正确洗手和饮食卫生习惯,预防手足口病的发生。
二、教学重点正确的预防手足口病的方法和家长参与预防工作。
三、教学难点增加幼儿洗手和饮食卫生习惯的兴趣。
四、教学过程A. 情境导入老师带领幼儿园小班的孩子们说说手足口病,引导幼儿们谈论自己的经验和想法,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B. 自然知识科普1.老师说手足口病是由口腔、手部和脚部发生疱疹而引起的传染病。
2.伴随着口角炎、发热和不适感,手足口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
3.通过手或口的接触,触摸或共用餐具都是传染的途径。
C. 预防手足口病的方法1.确保手洗目的地明显,为孩子们提供足够清水和肥皂。
2.组织学生在饭前、洗手后洗手。
3.要尽量远离患病孩子,不与其共用食具、餐具。
D. 饮食卫生习惯1.食物一定要处理清洁干净,避免食品交叉污染。
2. 组织孩子们不可以随意大声乱喊,哭喊,会吐痰,不要互相喂食,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密切接触。
3.适当的增加食物营养,增加孩子们的抵抗力,使孩子们更能为病毒变得坚强垒。
E. 家长们的作用1.告诉家长们手足口病的预防方法。
2.将家长对婴儿对饮食和卫生的关注程度提到一个新高度,协助学校进行幼儿的预防。
3.建议家长自行购买并带入学校环境清洁用品,主动为孩子们饮食加油。
F. 复习总结一定要加强孩子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及时、正确地预防手足口病。
培养良好卫生习惯,增强饮食抵抗能力和自卫能力。
老师们还要多动脑筋,多思考,营造出安全、卫生、干净、快乐的环境,让幼儿们度过健康快乐的时光。
五、教师评价孩子们认真听讲,知识吸收非常好。
教学大纲抓住了孩子们的兴趣,培养了孩子们的好习惯,让学生们知道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怎样才能自我保护,避免感染手足口病。
家长们还能参与进来,增加家校互动,这必将会全方位改善孩子的健康状况和成长环境的卫生和健康状况。
幼儿手足口病卫生教案(精选5篇)

幼儿手足口病卫生教案(精选5篇)幼儿手足口病卫生教案篇1活动目的:为了增强全体学生对春季常见传染病知识的了解和预防,以确保广大师生身心健康、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对学生进行春季传染病主题班队会。
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主题:预防春季传染病二、讲解春季常见传染病知识:1、流行性腮腺炎病人在腮腺明显肿胀前6―7日至肿胀后9日期间具有传染性,患病初期可有发热、头疼、无力、食欲不振等前期症状,发病1―2日后出现颧骨弓或耳部疼痛,然后出现唾液腺肿大,通常可见一侧或双侧腮腺肿大。
2、流行性感冒流感病人为传染源,主要在人多拥挤的密闭环境中经空气或飞沫传播,亦可通过直接接触病人的分泌物而传播。
患病时出现发热、头痛、肌痛、乏力、鼻炎、咽痛和咳嗽症状,还可出现肠胃不适。
3、水痘病人从出现皮疹前2日至出诊后6日具有传染性。
患病初期可有发热、头疼、全身倦怠等前期症状,在发病24小时内出现皮疹,皮疹分布呈向心性,即躯干、头部较多,四肢处较少。
大部分情况下,病人症状都是轻微的,可不治而愈。
4、手足口病手足口病病人和隐形感染者均为传染源,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
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
主要症状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疹、疱疹,少数重病病例可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
三、预防春季传染病措施1、在人群聚集场所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手绢或纸巾掩盖口鼻,不要随地吐痰,不要随意丢弃吐痰或揩鼻涕使用过的手纸。
2、勤洗手,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
3、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应立即洗手或擦净。
4、避免与他人公用水杯、餐具、毛巾、牙刷等物品。
5、注意环境卫生和室内通风,如周围有呼吸道传染病症状病人时,应增加通风换气的次数,开窗时要避免穿堂风,注意保暖。
衣物、被褥等要经常在阳光下暴晒。
6、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增加机体的免疫能力。
7、尽量避免到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
幼儿园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方案(通用6篇)

幼儿园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方案(通用6篇)幼儿园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方案2024 篇1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婴幼儿,可引起手、足、空腔等部位的疱疹,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
夏秋季是手足口病的高发季节,可防止幼儿园发生集体感染,确保幼儿健康成长,特制定本方案。
一、组织领导幼儿园是人群聚集的场所,园行政领导和各部门负责人要高度重视手足口病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做好园内卫生保健工作。
1、成立领导小组:(略)2、成立工作小组(略)二、防范措施1、建立报告制度,幼儿有异常症状,各部门负责人要及时报告园领导;病情报告分工,园负责人白艺娟,分管负责人井改红,病情报告人张琼玉。
2、坚持幼儿入园晨检及全日健康观察制度,认真做好一摸:是否发烧。
二看:咽喉、皮肤和精神状况。
三问:饮食、睡眠、大小便情况。
四查:有无携带不安全物品,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保健医生每周一次对全园进行室内外大面积消毒。
4、班上教师在每餐前就用84消毒液兑水擦洗幼儿餐桌,保证餐桌卫生清洁。
5、各班用84消毒液清洗幼儿玩具、用具,每天并对教室进行消毒,保健医生负责督促落实。
6、把好食品采购关,不买无检验合格证的食品,蔬菜、水果保证新鲜。
7、食堂炊事员认真清洗幼儿餐具及食堂用具,严格执行饮食卫生“五四”制,做到生熟菜板、生熟食物分开,食具一餐一消毒。
8、炊事员要坚持上灶前洗手,入厕前脱工作服,便后用肥皂洗手。
9、炊事员应保证餐具、用具的消毒温度及消毒时间。
10、对园内饮用水源经常抽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11、注意园内教室、环境的卫生保洁工作,保持通风,定时打扫消毒,清扫积水、尿垢、粪便,确保厕所清洁。
12、教师应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常规,养成游戏后及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
13、班上教师要勤晒幼儿被褥,注意清洗幼儿被套和床单。
14、幼儿园召开家长会,向家长传达有关防治手足口病的知识,以及幼儿在家应注意事项。
预防手足口教案

预防手足口教案标题:预防手足口教案引言概述: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发生在婴幼儿及幼儿园儿童中。
为了有效预防手足口病的传播,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预防手足口教案至关重要。
下面将从五个方面详细介绍预防手足口教案的内容。
一、保持个人卫生1.1 经常洗手:儿童及教师在进食、接触污物后应及时洗手,特别是在幼儿园环境中更要注意保持手部清洁。
1.2 勤换洗衣物:儿童的衣物要保持清洁,勤换洗,避免交叉感染。
1.3 鼻涕纸使用:儿童在打喷嚏或擤鼻涕时要使用纸巾,避免直接用手擤鼻涕。
二、保持环境卫生2.1 定期消毒:教室、玩具、床上用品等要定期进行消毒,杀灭病毒,减少传播风险。
2.2 保持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减少病毒在空气中的传播。
2.3 分餐制度:幼儿园实行分餐制度,避免食物交叉感染。
三、加强健康教育3.1 定期体检:儿童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病情,减少传播风险。
3.2 提倡合理饮食:教师向家长传达合理饮食知识,增强孩子的免疫力。
3.3 健康教育课程:开展手足口病的健康教育课程,让师生了解疾病的预防知识。
四、加强管理措施4.1 隔离患病儿童:一旦发现有儿童患有手足口病,要及时隔离,避免传播给其他儿童。
4.2 请假制度:对于患有手足口病的儿童要及时请假,直至康复后再返校。
4.3 健康监测:教师要及时监测儿童的健康状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五、应急处置5.1 建立应急预案:幼儿园应建立手足口病的应急预案,一旦发生疫情能够及时有效地处置。
5.2 配备急救药品:幼儿园应备有常用的急救药品,以备不时之需。
5.3 通报机制:一旦发现手足口病患者,要及时向卫生部门通报,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结语: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预防手足口病在幼儿园的传播,保障师生的健康安全。
希望各幼儿园能够重视预防手足口教案的制定和执行,共同为儿童的健康保驾护航。
小班健康活动教案《认识手足口病》3篇

小班健康活动教案《认识手足口病》小班健康活动教案《认识手足口病》精选3篇(一)教案标题:认识手足口病教案目标:1. 了解手足口病的病因、症状和传播途径。
2. 掌握预防手足口病的方法。
3. 培养学生正确的卫生习惯,提高对自身健康的重视。
教学准备:1. 手足口病相关资料和图片。
2. 展示材料,如海报或幻灯片。
3. 手足口病相关的图片和视频。
教学步骤:引入:1. 发放一份问卷给学生,让他们填写自己对手足口病了解的程度。
2. 询问学生对手足口病的了解程度,并简要介绍手足口病的定义。
内容:1. 介绍手足口病的病因和症状:- 通过展示资料或图片,向学生介绍手足口病的病因,即肠道病毒。
- 向学生介绍手足口病的主要症状,包括发热、口腔溃疡和手足皮疹。
- 可以播放手足口病相关的视频,展示病情和症状。
2. 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 向学生介绍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飞沫传播或直接接触感染。
- 强调密切接触和不良卫生习惯可能导致疾病的传播。
3. 预防手足口病:- 向学生介绍预防手足口病的方法,包括勤洗手、保持个人卫生、避免与患者接触等。
- 强调保持环境的清洁和通风,避免密闭空间的聚集。
4. 共同完成手足口病预防宣传海报:- 分成小组,让学生共同设计和制作手足口病预防宣传海报。
- 让学生参考他们刚刚学到的知识,设计海报的内容,包括病因、症状、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
评估:1. 通过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学习成果,评估他们对手足口病的了解程度。
2. 评估学生对手足口病预防宣传海报的设计和内容。
延伸活动:1. 建议学生回家向家人介绍手足口病的预防方法,提醒家人保持卫生习惯。
2. 可以邀请专业人员来学校进行手足口病预防知识的培训和讲座。
3. 鼓励学生参与学校或社区的健康宣传活动,提高对手足口病预防的意识。
小班健康活动教案《认识手足口病》精选3篇(二)教案主题:酸甜可口的水果(小班健康活动)教案目标:1. 认识常见的水果:苹果、香蕉、橙子、草莓等;2. 了解水果对健康的好处;3. 培养学生对水果的兴趣,增加他们摄取水果的意愿;4. 提高学生的口腔活动能力和创造能力。
手足口病安全教案

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手足口病教育教案小一班活动目标:1、让幼儿了解手足口病并知道怎样预防手足口病。
2、教会幼儿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1、图片活动过程:1、老师利用图片讲解--(1)、什么是手足口病?(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疱疹性疾病)(2)、介绍手足口病的主要症状:小朋友最近要经常观察自己的手和脚,如果发现有小红斑,要马上告诉老师或你的爸爸、妈妈,及时带你们去看医生。
(3)、"小朋友,看了手足口病的症状,你们害怕吗?其实,小朋友们不要害怕,手足口病是可以预防的,只要我们讲究卫生,就不会得手足口病。
下面阿姨就来告诉你们怎样预防手足口病。
重点做到:勤洗手、吃熟食、喝开水、勤通风、晒衣被。
(幼儿跟着念几遍,熟记)(4)、小朋友,从上面的图片中,我们可以看到洗干净小手对预防手足口病特别重要。
下面小朋友都把小手伸出来让我看看,(检查)。
你们会洗手吗?下面阿姨教你们如何正确洗手。
2、教幼儿正确洗手:(1)、教幼儿搓手的方法:①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摩擦;②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搓擦,交换进行;③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摩擦;④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搓擦,交换进行;⑤弯曲各手指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搓擦,交换进行;⑥搓洗手腕,交换进行。
(2)、让幼儿集体练习。
强调:五步洗手(湿、搓、冲、捧、擦)和搓手的方法。
(3)、告诉幼儿什么时候要洗手:在吃饭前、入厕后、咳嗽打喷嚏擤鼻涕后、绘画、玩玩具后、体育课和室外活动后、从外面回家后等)一定要洗手。
3、结束部分:老师小结:"小朋友们,今天阿姨教我们认识了什么是手足口病,并且知道了怎样预防,还让我们学会了正确的洗手方法。
老师相信只要你们按照上面的方法做,讲究卫生,就一定不会患手足口病。
从而健康快乐地度过每一天,下面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谢谢阿姨!"2016.4.30第二幼儿园。
幼儿园小班健康教案《认识手足口病》

幼儿园小班健康教案《认识手足口病》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幼儿应当能够:1.了解手足口病的基本知识,如病因、传染途径、病症等;2.学习预防手足口病的基本方法,如勤洗手、加强食品卫生等;3.认识到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学会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二、教学内容1. 什么是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口腔、皮肤、粪便等途径传播。
患者病发后会出现发热、红疹、口疮、手足皮疹等症状。
2. 如何预防手足口病?1.勤洗手:用肥皂和清水洗手,特别是在接触儿童、粪便、口水、食品等之后。
2.加强食品卫生:遵守食品安全的原则,注意清洗食物、烹饪熟食、尽可能地避免食用生食、冷藏和变质的食物。
3.保持环境清洁:勤洒消毒水,保持室内干燥,避免蚊虫孳生。
4.注意个人卫生:一般来说,避免让儿童互相分享用具,尽可能避免儿童吸吮手指或其他物品。
3. 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平时要讲究饮食卫生,适当的运动和时间安排也有助于增强个人的免疫力,从而预防手足口疫情。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可以在进入课堂的时候先通过问答的方式进行引入。
例如,问一些常见的小儿疾病如何预防的问题,从中引出手足口病的预防方式。
2. 正文1.什么是手足口病?首先讲解什么是手足口病,可以通过图片、病人案例来进行解释。
告诉孩子们手足口病是由哪些因素引起的,其传染途径、症状等详细内容。
2.如何预防手足口病?在讲解预防措施的过程中,可以设计互动游戏让儿童更好地理解。
比如,拟定一份食品安全棋牌游戏,给儿童更直观地感受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另外,可以搭建一个清洁环境的“实验室”来进行体验。
儿童需要使用洗手液和消毒水来清洁玩具、水杯等物品,从中学习清洁卫生的重要性。
3.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教育孩子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树立健康意识,增强个人免疫力。
在讲解时,可以使用课件、多媒体教学等丰富的教学手段,加强教学效果。
3. 结束语在结束课程的时候,可以让孩子们回答一些问题,检验孩子们是否已经掌握了本次课的内容。
小班健康教育活动教案《防止手足口病的措施》

小班健康教育活动教案《防止手足口病的
措施》
目标
通过本次教育活动,使小班学生了解并掌握防止手足口病的措施,提高他们的健康意识和卫生惯。
活动内容
1. 什么是手足口病
- 通过图片和简单的语言向学生介绍手足口病的基本概念和症状,例如发烧、口腔溃疡和皮疹等等。
2. 预防手足口病的措施
- 向学生介绍预防手足口病的基本措施,例如勤洗手、避免接触患者的分泌物、保持室内通风等等。
- 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正确的洗手方法,引导学生学会正确洗手的步骤。
3. 如何保持个人卫生
- 强调学生要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惯,例如勤洗手、保持身体
清洁、避免接触脏物等等。
- 鼓励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惯,多吃水果和蔬菜,保持充足的
睡眠。
4. 病情发现和处理
- 向学生介绍手足口病的早期症状,例如发烧和口腔溃疡等等。
- 告诉学生如果发现自己或他人出现症状,应及时告知老师或
家长,避免传播给其他同学。
5. 游戏和互动环节
- 设计一些与手足口病相关的游戏和互动环节,通过参与游戏
来加深学生对预防手足口病的理解和记忆。
教育目标
通过本次教育活动,小班学生将能够:
- 了解手足口病的基本概念和症状;
- 掌握预防手足口病的基本措施;
- 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惯;
- 学会发现自己或他人出现手足口病症状时的及时处理方法。
教育评估
通过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度、回答问题的准确性以及对手足口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来进行教育评估。
参考资料
- 手足口病预防指南
- 个人卫生宣传资料
- 洗手方法展示图片或视频。
健康教育活动教案:幼儿园小班《预防手足口病》

健康教育活动教案:幼儿园小班《预防手足口病》活动目标通过本次健康教育活动,幼儿应能够:- 了解手足口病的基本知识;- 掌握预防手足口病的方法;- 养成良好的卫生惯;- 提高对自身健康的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 PPT/图片/视频:手足口病的症状、传播途径等相关内容;- 手足口病传播模型(可用纸板、纸杯等制作);- 洗手液、纸巾、肥皂等卫生用品;- 画纸、彩色笔等绘画用具。
活动内容1. 导入环节(10分钟)- 使用图片或视频简要介绍手足口病,引起幼儿们的兴趣。
2. 讲解手足口病知识(15分钟)- 使用PPT或图片,向幼儿们介绍手足口病的症状、传播途径等基本知识,以便他们了解这种疾病的特点。
3. 传播模型演示(15分钟)- 制作手足口病传播模型,向幼儿们展示疾病的传播过程,让他们更直观地理解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
4. 卫生惯讲解(10分钟)- 向幼儿们介绍保持良好卫生惯的重要性,例如勤洗手、避免与患者接触、保持环境清洁等。
5. 绘画活动(20分钟)- 让幼儿们用彩色笔在画纸上绘制自己洗手的场景,鼓励他们通过绘画表达对良好卫生惯的理解和认同。
6. 温故知新(10分钟)- 回顾活动中所学内容,询问幼儿们手足口病的症状、传播途径等知识点。
7. 活动总结(5分钟)- 强调预防手足口病的重要性,并鼓励幼儿们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活动评估- 观察幼儿在绘画活动中对卫生惯的表达情况,评估他们对预防手足口病的理解程度。
注意事项- 活动过程中,要保证幼儿的安全和卫生;- 活动前后要对活动场所进行彻底的清洁和消毒;- 活动后可向幼儿发放相关卫生宣传资料供家长参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预防手足口病》教案
活动目标
1、了解关于手足口病的传播和预防的知识。
2、教育学生注意个人及饮食卫生,预防疾病的发生。
3、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手足口病,不恐慌。
活动重难点:了解手足口病的传播和预防的措施。
活动准备:手足口病例图。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每天老师都会给你们量体温、检查小手和嘴巴,谁知道这是为什么?(请学生讲述)
二.介绍手足口病的基本知识
1.看来大家对手足口病都已经有所了解,那手足口病都有哪些症状呢?(学生讨论)得出结论:症状:潜伏期2—5天,往往先出现发烧症状,手掌心、脚掌心出现斑丘疹和口腔粘膜出现疱疹或溃疡,很疼。
还会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病重的会并发脑炎、心肌炎、肺炎等,若不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
所以,小朋友不舒服时要赶快告诉老师和大人,及时就医。
2.请学生观看手足口病例图片。
(加深学生对手足口的认识)
3、了解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
手足口病病菌是怎么传播的呢?(学生讨论)
小结: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好发于小儿的传染病,主要通过三条途径传播:一是人群密切接触;二是病人的分泌物、排泄物通过空气传播;三是引用或吃了被病人污染的水、食物。
过粪、口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
患儿摸过的玩具、图书;带有病毒的苍蝇叮、爬过的食物我们在接触都会得病。
全年均可有发病,但3-11月份多见,6-8月份为高峰期。
这种病传播速度极快,传播.
4、知道预防手足口病的方法。
怎样预防手足口病?(学生讨论)
小结:预防措施:
(1)注意保持口腔卫生,饭后漱口。
(2)早上入园洗手,饭前便后要洗手(用肥皂,六步洗手法)、勤剪指甲、勤洗澡。
(3)健康幼儿可口服板蓝根、大青叶等药物。
(4)不去人群拥挤的公共场所。
不要经常串门;不要和患病儿童接触。
(5)家长外出回家后,立即让家长洗手、换衣服,防止将病菌带给自己。
(6)饭前用84抹布擦餐桌,不吃生冷食物;夏天少吃冷饮,不喝生水,瓜果洗净削皮,不吃变质的食品。
幼儿加强营养,不挑食,注意休息,避免日光暴晒,防止过度疲劳而降低抵抗能力。
(7)保持活动
室或家庭环境卫
生,经常开窗通
风,至少每两小时
开窗一次,每次通
风半小时以上。
垃
圾及时清理、消
毒。
5.正确洗手:
(1)、湿在水龙头下把手淋湿,擦上肥皂或洗手液。
(2)、搓:手心、手臂、指缝相对搓揉20秒。
①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摩擦。
②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搓擦,交换进行。
③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摩擦。
④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搓擦,交换进行。
⑤弯曲各手指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搓擦,交换进行。
⑥搓洗手腕,交换进行。
小结:
其实手足口病不可怕,不恐怖,是可防、可愈、不可怕的。
不能让幼儿感觉到恐慌、害怕。
只要知道勤洗手,勤通风,吃熟食,喝开水,嗮衣被
浮屠镇街道幼儿园
2016年6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