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嗜酸性粒细胞性食管炎诊疗指南
消化内科胃食管反流病疾病诊疗精要
消化内科胃食管反流病疾病诊疗精要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refluxdisease,GERD)是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的以烧心、反酸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可导致食管炎和咽、喉、气道等食管以外的组织损害。
临床分反流性食管炎和内镜阴性的胃食管反流病。
我国发病率低于西方国家。
一、概述一般来说,胃内储存着胃酸,十二指肠腔内有胆汁液,这些都是消化液,可消化进食的肉类或其他食物。
胃内天生有层像瓷器层样的黏膜屏障保护,因此胃酸待在胃内很安全。
当进食时,大量胃酸分泌消化胃腔内的食物,将胃酸中和后排入十二指肠,再进一步被该处胆汁的作用继续消化,直到经小肠吸收后残渣变成粪便排出。
若胃液反流入食管腔,食管无瓷器样的黏膜保护层,胃酸就会腐蚀破坏食管黏膜,引起糜烂、溃疡。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常见疾病,全球不同地区患病率亦不相同,西欧和北美GERD的患病率为10%~20%。
国内外资料显示GERD发病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吸烟、体质量指数(BMI)增加、过度饮酒、阿司匹林、非类固醇消炎药、抗胆碱能药物、体力劳动、社会因素、心身疾病、家族史等。
(一)病因胃食管反流病是多种因素造成的消化道动力障碍性疾病,发病主要是抗反流防御机制下降和反流物对食管黏膜攻击作用的结果。
病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食管抗反流屏障问题①食管下端括约肌(LES)和LES压:LES是食管末端3~4cm长的环形括约肌,正常人静息时此括约肌压力(LES压)为10~30mmHg,为一高压带,防止胃内容物进入食管。
药物如钙通道阻滞药、地西泮等,腹内压增高,胃内压增高均可引起LES压相应降低而导致胃食管反流;②一过性LES松弛:是引起胃食管反流的主要原因;③裂孔疝:可因加重反流并降低食管对酸的清除致病。
2.食管酸清除正常的情况下,容量清除是廓清的主要方式,如反流物反流则刺激食管引起继发蠕动,减少食管内酸性物质容量。
3.食管黏膜防御食管黏膜对反流物有防御作用,称为食管黏膜组织抵抗力。
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的诊断和治疗
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的诊断和治疗张维兰;罗和生【摘要】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EGE)是以嗜酸粒细胞(Eos)弥漫性或节段性浸润胃肠道一个或多个部位为特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伴或不伴有外周血Eos升高,最常累及胃和小肠,同时需除外其他可引起胃肠道Eos浸润的疾病.EGE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内镜及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其中组织病理学结果是诊断的金标准.目前,EGE的治疗主要有饮食疗法、药物治疗、外科手术治疗,最常用、最有效的药物仍是糖皮质激素,由于长期使用会产生严重不良反应,目前还在探索安全有效的激素替代治疗.【期刊名称】《医学综述》【年(卷),期】2018(024)017【总页数】6页(P3441-3446)【关键词】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嗜酸粒细胞;诊断【作者】张维兰;罗和生【作者单位】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武汉430060;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武汉43006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73;R574嗜酸粒细胞性胃肠道疾病(eosinophilic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EGIDs)是一组以嗜酸粒细胞(eosinophil granulocyte,Eos)选择性异常浸润胃肠道各部分为特征的原发性慢性炎症性疾病,包括嗜酸粒细胞性食管炎(eosinophilic esophagitis,EOE)、嗜酸粒细胞性胃炎、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eosinophilic gastroenteritis,EGE)、嗜酸粒细胞性结肠炎[1]。
EOE在西方国家的患病率较高,成为EGIDs中最受关注的一种疾病。
目前各国学者对EOE已经有了较为科学的认识,陆续制定更新了相关诊治共识和指南[2-4],但关于EGE的研究却较少,大部分为个例报道或者小样本研究,目前尚未针对EGE制定公认的诊疗标准和指南,故对该病的认识仍较局限[5]。
EGE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目前认为发病机制主要与IgE介导的Ⅰ型过敏反应及Th2细胞介导的迟发型变态反应有关。
2020 AGA临床指南:嗜酸性食管炎的管理关键建议
2020 AGA临床指南:嗜酸性食管炎的管理关键建议在过去的20年间,嗜酸性食管炎(EoE)已经成为全世界范围内吞咽困难的主要原因。
为此,2020年4月,美国胃肠病协会(AGA)和变态反应免疫学实践联合工作组共同发布了嗜酸性食管炎的管理指南。
声明一对于显示出症状的食管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患者,AGA / JTF建议使用质子泵抑制剂治疗,而不是不治疗。
(条件性建议,低质量证据)声明二对于EoE患者,AGA / JTF建议局部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而非不治疗。
(强烈建议,中等质量证据)声明三对于EoE患者,AGA / JTF建议局部使用糖皮质激素,而不是口服糖皮质(条件性建议,中等质量证据)声明四对于EoE患者,AGA / JTF建议采取要素饮食,而不是不治疗。
(条件性建议,中等质量证据)声明五对于EoE患者,AGA / JTF建议经验性地采取六种食物剔除饮食(six-food elimination diets,SFED)(剔除牛奶、小麦、鸡蛋、大豆、坚果和海鲜),而不是不治疗。
(条件性建议,低质量证据)声明六对于EoE患者,AGA / JTF建议采取基于过敏测试的剔除饮食,而不是不(条件性建议,低质量证据)声明七对于通过短期使用局部糖皮质激素而实现缓解的EoE患者,AGA / JTF建议继续局部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而不是终止治疗(条件性建议,非常低质量证据)声明八对于因嗜酸性食管炎引起的狭窄而出现吞咽困难的患者,AGA / JTF建议在内镜下进行狭窄扩张,而不是不扩张。
(条件性建议,非常低质量证据)声明九对于EoE患者,AGA / JTF建议仅在临床试验的背景下接受抗白细胞介素-5抗体治疗。
(无建议,知识空白)声明十对于EoE患者,AGA / JTF建议仅在临床试验的背景下使用抗IL-13抗体或抗IL-4受体a抗体。
(无建议,知识空白)声明十一对于EoE患者,AGA / JTF建议不使用抗IgE治疗。
嗜酸性粒细胞食管炎
嗜酸性粒细胞食管炎
EoE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多数研究者认为 EoE是由于接触食物及空气中的过敏原,由于 IgE和非IgE联合介导的变态反应(Ⅰ型、Ⅳ 型),但以非IgE介导的Ⅳ型变态反应为主。 EoE是一种Th2介导的免疫反应(Ⅳ型变态反应) [7] Th2细胞因子产物(IL-5、IL-13)及嗜酸性粒细胞 效应因子均在EoE发病机制中起关键因素[5]
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
3.浆膜型:病变主要累及浆膜层,占总病例的 13%~ 40%,其临床表现为腹痛,且常伴有腹 膜炎、腹水和腺体病。
病理检查:嗜酸粒细胞在胃、十二指肠及回 肠高于20~30个/HP,结肠高于20~50个/HP
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
没有统一的诊断标准:Talley提出的EG诊断标 准 (1)有胃肠道症状 (2)病理活检证实有1个或1个以上部位存在EOS 浸润 (3)除外寄生虫感染和其他引起胃肠道EOS增多 的疾病 。
嗜酸性粒细胞食管炎
治疗: EE 的治疗目的是控制症状、治愈食管炎、减 少复发和防治并发症。对 EE 的治疗还缺乏广 泛的临床研究资料,目前最常采用的治疗手 段包括调整饮食和类固醇激素治疗。[4] 预后 EoE为慢性良性病变,愈后较好,但易复发。
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
流行病学 1. EG是一种少见病,呈增高趋势 2. 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主要发生年龄在20至 50岁,最多见20至30岁的年轻人 3. 男性发病率约为女性的2倍[5]
男女发病率比例达9:1 常侵犯心脏(58%)、皮肤(56%)、神经系 统(54%)和胃肠道(23%) 判定克隆性疾病所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有如 下的方法:异常染色体、女性杂合子G-6PD 同功酶、嗜酸性粒细胞克隆培养异常染色体、 K-RAS基因突变等,上述方法中染色体异常 克隆的检出是最直接的证据
嗜酸性粒细胞性食管炎
嗜酸性粒细胞性食管炎嗜酸性粒细胞性食管炎是一种炎性疾病,患者的食管壁充满大量嗜酸性粒细胞(一种白细胞)。
●该病可能由于食物过敏所致。
●患儿可能会拒绝进食并感到胸痛,成年患者可能会出现食管食物嵌塞和吞咽困难。
●诊断依据是内镜检查和活检的结果,有时也参考 X 光片和血检结果。
●治疗方法包括使用皮质类固醇和改变饮食,有时需扩张食管。
食管是从咽部至胃的中空管道。
嗜酸性粒细胞性食管炎可在婴儿至青年时期随时发病。
有时也发生在老年人身上,在男性之间更加常见。
嗜酸性粒细胞是一类白细胞,在机体对过敏反应、哮喘和寄生虫感染作出应答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嗜酸性粒细胞性食管炎可能由于存在遗传风险因素的患者对某些食物发生过敏反应所致。
过敏反应可引起炎症刺激食管。
若不治疗,炎症最终导致食管慢性狭窄。
症状患病婴儿和儿童可能拒绝进食,并出现呕吐或胸痛或两者均有。
该病的症状可能与胃食管反流病 (GERD) 相似,尤其是烧心(胸骨后有烧灼样疼痛)。
出现狭窄的患者(多为长期患有食管炎的成人)通常会出现吞咽困难,食物可能会卡在食管中(称为食管食物嵌塞)。
患者也可能存在其他过敏性疾病,如哮喘或湿疹。
诊断●内镜检查和活检●有时进行钡餐 X 射线检查●有时进行皮肤和血液检查对于有GERD 症状且常用治疗无效的任何年龄人群以及发生食管食物嵌塞的成人,医生会疑诊嗜酸性粒细胞性食管炎。
医生在诊断该病之前,需用一个软管查看食管(内镜检查)。
内镜检查时,医生提取组织标本,在显微镜下分析(称为活检)。
有时,医生也会做钡餐检查。
在此项检查中,医生会在拍摄 X 光片之前给予受检者钡液。
钡液可使食管显影,便于看到异常情况。
医生也可进行食物过敏原检测,以识别可能的诱因。
为确定诱因,也可做皮试和血液放射性过敏原吸附试验 (RAST)。
治疗●皮质类固醇●改变饮食●有时会扩张食管吞咽以覆盖食管表面的皮质类固醇(如氟替卡松和布地奈德)可帮助减轻炎症。
患者可使用氟替卡松吸入剂,将该药物吹入口腔而不吸入,然后吞咽。
2024儿童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的膳食管理
2024儿童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的膳食管理摘要儿童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eosinophilic gastroe-nteritis, E E) 是一种少见的胃肠道疾病,常见千5岁以下儿童。
膳食管理是儿童E E 的有效治疗方法之一,旨在减少食物过敏原的暴露。
膳食管理方法包含基千氨基酸的要素饮食、基千经验的排除饮食以及基于食物过敏测试的靶向排除饮食。
文章详细讨论了3种饮食疗法的优缺点,同时强调营养师评估EG E患儿营养摄入的重要性,为EG E患儿的膳食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eosinophilic gastro-enteritis,EG E)是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道疾病eosinophilic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EG I Ds) 中的一种少见类型,以大量嗜酸性粒细胞局限出戍弥漫性浸润胃肠道各层为特征,存在多种胃肠道症状[1 1根据临床表现和嗜酸性粒细胞在消化道壁内浸润的部位,EG E可分为3种不同的类型:黏膜病变型、肌层病变型及浆膜病变型[21 EG E可发生在任何年龄段,5岁以下儿童患病率最高[31目前我国关于EG E的研究多为个案报道或小型病例研究[4-5 ], 无确切的发病率。
但全球EG E的发病率及患病率明显增加,可能与环境和遗传因素有关[61有研究认为该病与食物过敏有关,饮食疗法可作为EG E的初始治疗方法[ 71针对EGE,饮食治疗方法包括要素饮食、经验由非除饮食法和靶向排除饮食[8],每种饮食都有潜在的优劣势。
本文重点比较了3种饮食疗法的优缺点,为EGE的膳食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1 营养评估营养评估是EGE患儿膳食管理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包括人体测量、实验室检查、临床表现以及膳食分析[91人体测量常常采用年龄别体重、年龄别身高身高别体重等体格发育指标。
膳食分析可通过连续3d 24h膳食回顾或食物频率问卷来评估当前的饮食情况,包括有无食物过敏史等。
旋覆代赭汤合当归四逆汤治疗嗜酸性粒细胞性食管炎1 例
World Latest Medici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9 V o1.19 No.30投稿邮箱:sjzxyx88@278·病例报告·旋覆代赭汤合当归四逆汤治疗嗜酸性粒细胞性食管炎1例古明伟1,徐晓梅2(通讯作者*)(1.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 济南;2.山东省临沂市中医医院,山东 临沂)摘要:嗜酸性粒细胞性食管炎(EoE )是一种以食管黏膜嗜酸性粒细胞异常浸润为特征,与过敏反应有关的慢性食管疾病。
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如烧心、嗳气、吞咽困难、呕吐、腹痛等,且不同年龄段的患者的症状有所差异,青少年和成年人发病容易误诊为胃食管反流病[1]。
本病的患病率在世界范围内逐渐增加,但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
目前西医的治疗主要以糖皮质激素为主,但不建议长期应用[2]。
关于本病的中医认识,根据临床症状,可归于“腹痛”、“呃逆”、“嗳气”、“噎膈”等范畴,对其中医证候学研究难以制定统一证型标准。
吾师徐晓梅对于本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认为本病发病因素与感受寒邪、饮食不当、七情内伤等有关,证型纷繁多样,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服用西药情况,患者的舌脉动态变化及体质等多方面情况辨证论治,经方灵活加减应用,每获良效。
现就一例经方合用治疗嗜酸性粒细胞食管炎的医案,论述吾师辨证论治的思想及经方运用之法,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嗜酸性粒细胞性食管炎;旋覆代赭汤;当归四逆汤;辨证论治;医案中图分类号:R571 文献标识码:B DOI: 10.19613/ki.1671-3141.2019.30.152本文引用格式:古明伟,徐晓梅. 旋覆代赭汤合当归四逆汤治疗嗜酸性粒细胞性食管炎1例[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30):278.1 资料与方法1.1 医案刘某,男,25岁,2018年3月18日初诊,病例特点:患者7年前出现嗳气,不能自止,时有腹胀,无腹痛,手足不温,时有疼痛,口不渴,纳食可,寐安,二便调。
嗜酸性粒细胞食管炎ppt课件
偶有胃肠道出血和瘘管形成
9
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
3.浆膜型:病变主要累及浆膜层,占总病例的13%~ 40%,其临床表现为腹痛, 且常伴有腹膜炎、腹水和腺体病。 病理检查:嗜酸粒细胞在胃、十二指肠及回肠高于20~30个/HP,结肠高于 20~50个/HP
5
嗜酸性粒细胞食管炎
治疗: EE 的治疗目的是控制症状、治愈食管炎、减少复发和防治并发症。对 EE 的治 疗还缺乏广泛的临床研究资料,目前最常采用的治疗手段包括调整饮食和类固醇 激素治疗。[4] 预后 EoE为慢性良性病变,愈后较好,但易复发。
6
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
流行病学 1. EG是一种少见病,呈增高趋势 2. 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主要发生年龄在20至50岁,最多见20至30岁的年轻人 3. 男性发病率约为女性的2倍[5]
10
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
没有统一的诊断标准:Talley提出的EG诊断标准 (1)有胃肠道症状 (2)病理活检证实有1个或1个以上部位存在EOS 浸润 (3)除外寄生虫感染和其他引起胃肠道EOS增多的疾病 。
11
EoE和EG联系
病因学 1.病因不明确 2.大多数患者是由过敏原引起的变态反应炎症 3.过敏性疾病的遗传因素:个人和家族有哮喘、过敏性鼻炎、湿疹或荨麻疹病史 4.食物过敏:牛奶、蛋类、羊肉、海鲜、特殊食物等血中sIgE水平增高,并伴有 相应美症状 5.药物:如磺安、痢特灵和消炎痛等诱发
2
嗜酸性粒细胞食管炎
EoE的发病中的过敏 原,由于IgE和非IgE联合介导的变态反应(Ⅰ型、Ⅳ型),但以非IgE介导的Ⅳ 型变态反应为主。 EoE是一种Th2介导的免疫反应(Ⅳ型变态反应) [7] Th2细胞因子产物(IL-5、IL-13)及嗜酸性粒细胞效应因子均在EoE发病机制中起 关键因素[5]
1-非IgE介导食物过敏的诊断与治疗
• 非IgE介导的食物过敏:包括IgG介导型、IgM介 导型、免疫复合物型及T细胞介导型等。
Sabra A, Bel lanti JA, Rais JM, et al . IgE and non_IgE food allergy.
2021A/6n/2n0Al lergy Asthma Immunol , 2003, 90: 71- 76.
4
非IgE介导食物过敏诊断困难
• 缺乏足够的认识,尤其对危重病例的小婴儿缺乏 认识
• 缺乏公认的诊断标准 • 缺乏特异性的检测方法 • 胃肠组织活检开展受限
2021/6/20
5
特点
• 迟发型,摄入食物后数小时或数天后发生 ;
• 临床表现各异,累及多系统多脏器,常见 为消化道症状,也表现为皮肤及呼吸道症 状;
• 无特异性,易漏诊、误诊; • 针对IgE的检查往往呈阴性。
2021/6/20
6
病例一
• 男,26天,因反复呕吐疑胃肠梗阻入院 • 出生后给予配方乳,呕吐咖啡渣样物,胎便排出
正常,但腹胀,造影剂示胃膨胀,不能通过幽门 ,超声幽门肌层3mm(正常<2mm),请外科会 诊后示幽门肥厚?因腹胀加重,腹平片示小肠梗 阻,即行外科剖腹探查,结果为胃窦前臂穿孔。 病理检查:胃壁粘膜、粘膜下及肌层嗜酸性粒细 胞浸润 • 回避过敏原食物症状消失(AAF)
2021/6/20
11
食物过敏
临床表现特点
胃肠道症状
•双盲安慰剂对照食物激发 试验 •接触皮炎斑片实验 •特应性斑片试验 •皮内试验 •食物特异性IgG实验 •淋巴细胞活化实验
全身症状:皮肤、呼 吸、胃肠道症状
• 双盲安慰剂对照食物 激发实验
• 过敏原皮肤点刺实验 • 血清食物特异性IgE筛
嗜酸细胞性食管炎
常包括外周嗜酸性粒细胞和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增高。
内镜下食管表现出颗粒状、沟状、环形或渗出性外观;食管组
织学显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诊断的界定范由15〜20个/HPF
症状
不等。多达30%的嗜酸细胞性食管炎患儿可见大体正常的食管
黏膜。与胃食管反流病(GERD)鉴别的要点是其没有糜烂性
பைடு நூலகம்
食管炎,可见更多嗜酸性粒细胞密集,以及抗反流治疗效果欠
治疗
谢谢
佳。胃食管反流病可能是一种重要的并存诊断。评估嗜酸细胞
性食管炎应该包括通过皮肤点刺试验(IgE介导)和斑贴试验
(非-IgE介导)来寻找食物及环境中的过敏源。
治疗包括限制饮食,可采取以下三种方案之一:根据环境及食 物过敏试验结果为指导的排除饮食;去除主要食物过敏源(牛 奶、大豆、小麦、鸡蛋、花生和坚果、海鲜)的“六种食品排 除饮食”;氨基酸配方的要素饮食。70%-98%的患者可获得临 床和组织学上缓解。局部和全身糖皮质激素已成功地用于无反 应和非过敏性(原发)的嗜酸细胞性食管炎患者,在症状和组 织学上缓解率达到90%0目前在研究的治疗包括抗白细胞介素5 抗体。目前,对嗜酸细胞性食管炎的自然病史可知甚少,但似 乎终是一种慢性缓解和复发交替的疾病,有潜在的并发症,如 形成狭窄。
嗜酸细胞性食管炎
基本介绍
嗜酸细胞性食管炎(EoE)的食管上皮 中有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典型者每高 倍视野(HPF)超过15个
症状包括呕吐、喂养困难、胸部或上腹部疼痛以及因偶
尔发生的食物嵌顿或狭窄出现吞咽困难。大多数患者是男性。
诊断时的平均年龄为7岁(1〜17岁), 症状的持续时间为3
年,多数患者有其他特应性疾病和相关的食物过敏;实验室异
儿童过敏性疾病诊断及治疗【专家共识】2019版
儿童过敏性疾病诊断及治疗【专家共识】摘要过敏性疾病包括食物过敏、特应性皮炎、过敏性鼻炎和过敏性哮喘等,已成为21世纪常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
由于我国儿科过敏专科医生相对缺少,临床上存在对过敏性疾病诊断及治疗标准不统一、漏诊、误诊、处理不当或诊断过度并存的情况。
经多个学组多学科专家共同讨论后撰写本共识,以期为儿科全科医生长期综合管理过敏性疾病患儿提供帮助。
过敏性疾病包括食物过敏、特应性皮炎、过敏性鼻炎和过敏性哮喘等。
随着疾病谱的转变,过敏性疾病已成为21世纪常见疾病之一,影响了全球约25%的人群,不仅影响患儿的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并给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1]。
近年来中国儿童过敏性疾病的患病率逐渐接近西方国家,如重庆地区2岁以内儿童食物过敏检出率为3.5%~7.7%[2,3];其他过敏性疾病呈上升趋势,如国内1~7岁儿童特应性皮炎患病率由2002年的3.07%升高到2015年的12.94%[4,5];2010年我国14岁以下城市儿童平均累积哮喘患病率已达到3.02%,2年现患率为2.38%,较10年、20年前分别上升了43.4%,147.9%[6]。
中国大陆地区人口中过敏性鼻炎的患病率亦高达4%~38%[7]。
此外,同一患儿可能共患多种过敏性疾病,给防治工作带来很大困难。
我国儿科过敏专科医生相对缺少,患过敏性疾病的儿童多分散于皮肤科、呼吸科、消化科、耳鼻咽喉科及儿童保健科等诊治。
因此,存在诊治标准不统一、漏诊、误诊、处理不当或诊断过度并存的情况。
此外,各科临床医生对过敏性疾病诊治规范可能存在认知不足和使用不当等问题。
为此,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与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再一次组织免疫、呼吸、皮肤、消化、耳鼻咽喉、儿童保健等多个学组多学科专家共同讨论、撰写"儿童过敏性疾病诊断及治疗专家共识",以期为儿科全科医生长期综合管理过敏性疾病患儿提供帮助。
术语1.超敏反应(hypersensitivity)与过敏(allergy):机体受到生理剂量的过敏原刺激后,出现异于常人的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细胞损伤的反应称为超敏反应,可由免疫和非免疫机制介导,免疫机制介导的超敏反应称为过敏。
免疫相关食管炎诊断标准2023
免疫相关食管炎诊断标准2023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免疫相关食管炎(EoE)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表现为食管黏膜内有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导致食管功能障碍和食管症状。
随着对EoE认知的不断提高,临床上对EoE的诊断标准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
本文将介绍2023年关于免疫相关食管炎诊断标准的最新研究成果。
一、临床症状EoE的临床症状主要包括进食困难、食物卡喉、胸痛、食管梗阻感、胃食管反流症状等。
2023年最新的诊断标准建议,在患者出现以上症状的情况下应高度警惕EoE的可能性。
二、内镜检查对于怀疑患有EoE的患者,内镜检查是必不可少的一步。
根据2023年的最新诊断标准,EoE的内镜表现主要包括:食管黏膜纹理模糊、食管粘膜水肿、食管灶性糜烂、食管狭窄等。
如果患者出现以上表现,应高度怀疑EoE的可能性,并进行病理学检查。
三、病理学检查目前,EoE的确诊仍然需要通过病理学检查来进行。
2023年最新诊断标准指出,EoE的病理学特点主要包括:食管黏膜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上皮下嗜酸性粒细胞聚集、表皮下嗜酸性粒细胞脱颗粒等。
如果病理学检查符合以上特点,可以确立EoE的诊断。
四、免疫学检查除了传统的病理学检查外,免疫学检查在EoE的诊断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023年最新研究指出,在EoE患者的食管组织中常见到T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的浸润,并且在病变组织中存在多种炎症介质的表达。
通过免疫学检查可以更加准确地诊断EoE。
2023年关于免疫相关食管炎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临床症状、内镜检查、病理学检查和免疫学检查。
通过综合以上检查方法,可以更加准确地诊断EoE,为患者的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未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相信对于EoE的诊断和治疗将会得到更好的进展,为患者带来更好的生活质量。
第二篇示例:免疫相关食管炎(EoE)是一种免疫介导的慢性食管炎,主要表现为持续性和反复性的食管出血,而且伴有食管壁炎症、纤维化及食管功能紊乱等病理生理变化。
嗜酸性胃肠炎诊断与治疗(病例与病理对照)
嗜酸性胃肠炎诊断与治疗(病例与病理对照)概述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的病因不明,但易引起Th2介导的一系列等过敏反应,引起消化道中IL-5,-13,-15,eotaxin等细胞因子增多,嗜酸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被活化,引起消化道黏膜损害的过敏性疾病。
本病40岁以上年龄段为多发,男女发病率无差异,有哮喘等过敏史多发。
临床以腹痛和腹泻多见,外周血白细胞的增加和嗜酸性粒细胞的增加在80%以上.内镜检查中多发现黏膜糜烂、发红、水肿等。
内镜检查不能确诊,需要多部位多次活检。
浆膜下有病变的病例容易发现腹水,腹水中发现大量嗜酸性粒细胞。
治疗以激素为主,减量或停止治疗后容易复发。
临床表现关于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的总结报道很少,大多是少数病例的病例系列,有可能存在偏倚。
男女几乎没有差别;发病年龄从幼儿到成人不等,平均年龄为40多岁。
关于发病部位,病变可能存在于从食管到直肠的所有部位,频率高的是胃和小肠,分别有26-81%、28-100%的病例存在病变。
日本的研究结果中,按照小肠、大肠、胃、食道的顺序存在病变的频率高。
众所周知,患有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的病例具有与过敏有关的病史的频率较高。
特别是对食物和环境物质多有支气管哮喘等气道过敏和皮肤过敏。
并且,有报告显示,特异性皮炎和过敏性鼻炎的并发也很多。
在研究组的统计数据中,约半数的病例有某种过敏性疾病的病史,其中频率最高的是支气管哮喘,在有过敏史的病例中占半数以上。
有嗜酸性粒细胞性食管炎的病例也有约半数的过敏史,其中约一半是支气管哮喘,所以关于过敏史,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和嗜酸性粒细胞性食管炎是类似的。
症状根据病变主要存在的消化道部位和嗜酸性粒细胞多数浸润引起强烈炎症的消化管壁的层而不同。
以往在黏膜存在病变的情况下,有腹痛、恶心、呕吐、腹泻、体重减少,在肌层存在病变的情况下,可出现梗阻症状恶心、呕吐、腹痛。
一般认为,在浆膜下存在病变的情况下,发现腹水。
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病例多诉说腹痛以及腹泻。
免疫相关食管炎诊断标准2023
免疫相关食管炎诊断标准2023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近年来,免疫相关食管炎的发病率逐渐增加,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免疫相关食管炎是一种由免疫系统异常引起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食管黏膜的慢性炎症、纤维化及食管功能障碍等症状。
目前,免疫相关食管炎的诊断仍然存在一定困难,因此制定一份标准化的诊断标准对于提高免疫相关食管炎的诊断准确性和疗效效果至关重要。
一、免疫相关食管炎的临床表现免疫相关食管炎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主要包括食管疼痛、吞咽困难、胸骨后灼热感、反流和呕吐等症状。
部分患者还可能伴有声音嘶哑、慢性咳嗽、嗓音沙哑等表现。
免疫相关食管炎可能还会出现喉部炎症、咽喉疼痛、咳嗽、口干等非特异性症状。
对于免疫相关食管炎的诊断,临床表现是非常重要的参考依据之一。
内镜检查是诊断免疫相关食管炎的重要手段,特征性内镜表现包括炎症性改变、溃疡、瘢痕形成、环状溃疡和线状溃疡等。
还可能伴有多形性溃疡、糜烂、基底膜下肉芽肿、淋巴滤泡增生等病变。
上消化道内镜检查是确诊免疫相关食管炎的金标准,对于发现食管黏膜异常变化和病理组织学改变具有重要意义。
免疫学检查在免疫相关食管炎的诊断中也具有重要意义。
常见的免疫学检查包括抗核抗体、抗核小体抗体、抗pANCA和c-ANCA等。
这些抗体的检测结果有助于判断是否存在自身免疫性炎症,并可为免疫相关食管炎的诊断提供重要参考。
四、免疫相关食管炎的组织病理学特征免疫相关食管炎的治疗首先是针对症状缓解,控制炎症和减轻患者的不适症状。
治疗策略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两种方式。
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抗炎药物、免疫抑制剂、抗酸药物和抗生素等,以缓解炎症和改善食管功能障碍。
非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改变饮食结构、加强营养、规范作息、戒烟酒等,以减少对食管的刺激和促进食管黏膜的修复。
免疫相关食管炎的诊断标准应该综合临床表现、内镜检查、免疫学检查和组织病理学特征等多个方面,以确定诊断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嗜酸性粒细胞性食管炎诊疗指南近日,来自雅典大学的Papadopoulou 医生及其同事在 JPGN 上发表文章,旨在指导儿童、青少年嗜酸性粒细胞性食管炎(EoE) 的诊断和治疗。
嗜酸性粒细胞性食管炎(EoE) 是一种慢性、免疫性食管疾病,临床表现为食管功能障碍,组织病理学表现为嗜酸性粒细胞为主的炎性浸润。
食管黏膜活检标本每个高倍视野中有超过15 个嗜酸性粒细胞,即可诊断为EoE。
一、流行病学流行病学数据主要来自于各个地区的小范围调查结果。
由于检查方法和诊断标准的不同,研究发现的EoE 发病率也不同,近年来发病呈上升趋势。
二、临床、消化道内镜、组织病理学特征EoE 没有特异的病原体或内镜下特点。
流行病学研究和病例报道显示男性及有过敏性疾病史的患者EOE 高发。
EoE 在男性和患过敏性疾病的人群中更为常见,如食物过敏、哮喘和过敏性鼻炎。
不同年龄患儿的临床表现各不相同。
婴儿和学龄前儿童主要表现为非特异性症状,包括喂养困难、呕吐、反流和拒食。
也有病例报道儿童期发生呕吐、腹痛或胸骨后疼痛,青春期发生胃食管反流(GERD)症状、吞咽困难和食物嵌塞。
EoE 儿童还可以发生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每mm³大于700 个嗜酸性粒细胞)。
食物引起的IgE 升高表明患儿的EoE 可能与食物过敏有关。
内镜下较为特异的发现是增粗的「食管环」,可以表现为黏膜苍白、线状裂隙以及白斑或窄径食管,EoE 内镜下没有发现黏膜断裂,而黏膜断裂可见于GERD 和克罗恩病。
但内镜下正常也不能排除EoE,指南推荐:不管内镜下是否发现病变,都要对食管上端和下端至少进行2-4 次活检。
组织病理学检查可以发现食管黏膜中嗜酸性粒细胞密度增高,这种病变可以是全食管性的,还可发现基底层增生、固有层纤维化以及嗜酸性微脓肿。
表皮活检会低估深层病变的严重程度,特别对于EoE,嗜酸性粒细胞只在表皮下层募集,而且食管壁增厚、表皮下纤维化以及神经功能障碍都是发生在表皮层以下。
三、鉴别诊断:质子泵抑制剂反应型EoE 和GERD主要的鉴别诊断是GERD,但是也应当排除以下疾病可能:感染性食管炎、贲门失弛缓症、乳糜泻、克罗恩病、结缔组织病、移植物抗宿主性疾病、药物过敏以及嗜酸细胞增多综合征,因为这些疾病食管活检也有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GERD 和EoE 的鉴别诊断相当复杂,两者往往相辅相成。
GERD 有食管黏膜的断裂,溃疡会损害食管黏膜的屏障功能,增加食物过敏的风险,如食管闭锁修复术后的患儿由于创面溃疡使得患EoE 的风险升高。
食物过敏反过来又会导致上消化道症状,包括消化道蠕动节律改变、增加短暂性下食管括约肌松弛的次数,从而促进GERD 的发生。
EoE 还会在胃食管反流发作后引起食管蠕动障碍、清除功能下降等。
另外EoE 引起的炎症还会导致食管对酸性物质高度敏感。
总而言之,EoE 和GERD 不是相互独立的疾病,它们相辅相成,基本无法根据临床表现来区分。
鉴别诊断可以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寻找内皮内肥大细胞和产IgE 细胞。
另外最新研究表明,还可以用胞浆内嗜酸性粒细胞源蛋白来鉴别EoE 和GERD。
四、抗分泌药物帮助确诊EoE对于有食管功能异常和嗜酸性粒细胞性食管炎的患儿,8 周质子泵抑制剂(PPI)后可以帮助他们治疗PPI- 反应型嗜酸性粒细胞性食管炎(PPI-REE),但儿童EoE 对PPI 有反应的比例尚不清楚,仅有部分回顾性研究证实约40% 的研究对象能够被诱导缓解。
PPI 治疗嗜酸性粒细胞性食管炎的机制尚包括:体外实验证实PPI 可以抑制血管粘附分子的表达、活化中性粒细胞、抑制促炎症因子的释放;最新研究表明PPI 能够抑制IL-4 刺激的嗜酸细胞活化趋化因子3 的表达,阻断STAT6 与下游启动子的结合。
除此以外,PPI 可能通过其他多种途径帮助部分PPI-REE 的患者诱导缓解,目前还有待进一步实验证实。
为了识别PPI-REE 患儿,避免对他们进行不必要的饮食限制或药物治疗,指南建议先进行8 周PPI 诊断性治疗。
通常PPI 剂量范围在1-2 mg/(kg* 天),儿童的最大剂量不超过每次20-40 mg、每天1-2 次(成人剂量),并且根据对PPI 的反应改变剂量。
不论患儿的症状是否缓解,8 周治疗后都应重新进行内镜和组织病理学检查。
如果PPI 治疗后嗜酸性粒细胞炎症反应还存在,并且排除其他鉴别诊断,就可以确诊EoE(图1)。
图1:评估儿童和青少年EoE 症状的流程图。
一旦确诊GERN,就要开始针对EoE 的治疗(图2)。
如果有同时患有GERD,则需要长期使用PPI 治疗。
图2:儿童和青少年EoE 治疗流程图。
通常大小孩有特异性的症状,如吞咽困难、食物嵌塞以及典型的内镜改变,但除了PPI 诊断性治疗,还需要更多研究来证明是否还有其他方法确诊EoE。
另外,健康成人的前瞻性研究结果表明,PPI 治疗会增加食物过敏的风险。
如果PPI 对患儿的治疗效果明确,可以长期使用PPI,否则不宜长期使用PPI。
如果PPI 治疗没有临床症状的改善,特别是对于呕吐、反流和生长停滞的幼儿和婴儿,在开始治疗的前8 周应多次行内镜检查,明确PPI 的疗效。
PPI 治疗后,如果患儿食管活检每高倍视野下的嗜酸性粒细胞数小于15 个,还应评估药物顺应性和早期不良反应,并密切随访患儿。
五、EoE 治疗治疗包括饮食治疗和药物治疗,两种治疗方法各有利弊。
治疗的目的是缓解症状、达到宏观和微观组织病理学上的正常化。
对于持续性食管嗜酸性粒细胞升高的无症状患儿,没有随访研究评估他们长期疾病结局,因此不能排除患儿食管纤维化和狭窄的可能性。
另外,难以评估患儿自述的症状,特别是对于婴儿、幼儿和学龄前儿童,他们不能提供准确的信息。
因此,组织学检查全嗜酸性粒细胞就成了炎症活动指标的金标准。
EoE 是慢性、易复发的疾病,由于缺乏长期随访数据很难定义它的自然病史。
一项对超过500 名儿童的长期随访研究发现,11 名患儿没有使用任何饮食和药物治疗,达到了完全缓解。
但是另一个24 人的亚组分析发现,尽管患儿没有使用任何治疗,但是6.2±3.6 年的随访后发现患儿的组织病理学并没有改善,仍有吞咽困难和食物嵌塞的症状。
1. 饮食疗法食物剔除能够使得EoE 患儿的症状消失,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恢复正常。
研究表明,最常剔除的食物是牛奶,其次是小麦、大豆和鸡蛋。
但是皮肤点刺试验(SPT)和特异性斑贴实验显示,牛奶剔除只对一半的患儿有效,所以这些皮肤实验的阳/ 阴性比值无法指导临床医生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食物过敏具有特异性,因此食物剔除治疗应当具根据每位患者予以针对性的治疗,保证营养充足、基于心理支持。
已有3 中饮食治疗方法帮助诱导缓解,基于氨基酸的要素饮食(AFF),这种方法能够完全剔除食物中的过敏原;靶向食物剔除(TED),根据食物过敏史和IgEs、SPT 以及APT 的试验结果对食物进行靶向剔除;经验性食物剔除(EED),剔除引起EoE 最常见的食物过敏原,如乳制品、大豆、鸡蛋、小麦、花生和鱼。
(1)AFF15 年前AFF 首次用于治疗GERD 患儿的的慢性症状,后来用于治疗EoE。
对EoE患儿的研究表明,AFF 治疗后,患儿的食管上皮内嗜酸粒平均最高计数从治疗前的41 个/ 高倍视野降低至0.5 个/ 高倍视野。
相比于年龄稍大的儿童,婴儿对于AFF 耐受更好。
AFF 尽管能够诱导缓解,但是对大小孩有副作用。
最大的副作用就是严重的限制性饮食,以及频繁使用鼻导管或胃管以及高额的费用。
因此AFF 常用于多种食物过敏、吞咽困难以及严重疾病但是饮食控制失败的EoE 儿童。
(2)TEDTED 的长期耐受率较高。
Spergel 的研究表明,77% 的患儿TED 治疗有效,只有10% 的患儿无效。
也有报道称由于过敏试验不能准确判断食物过敏原,导致TED 诱导症状缓解失败。
SPT 试验的阳性率在26%-86%,阴性率在29%-99%,敏感性在18%-88%,特异性在82%-92%。
基于单独的血清放射变应性吸附试验或SPT 试验的饮食剔除治疗,不能够诱导缓解。
而APT 检测成人过敏原的阴性率超过90%,对于花生、土豆和猪肉的阳性检测率只有0%-30%,但是对于玉米、牛肉、肌肉、大豆、小麦、鸡蛋和牛奶的阳性检测率在30%-90%。
也有研究表明,基于SPT 和APT 两种检测结果的饮食剔除治疗,能够使77% 的EoE 患儿达到症状和组织病理学上的缓解。
SPT 和APT 检测出的常见的过敏原包括牛奶蛋白、鸡蛋、花生、大豆、谷物(包括小麦、水稻、玉米、黑麦、燕麦和大麦)和肉类(包括牛肉、猪肉、鸡肉和火鸡肉)。
有些医院还检测蔬菜和水果,然而即使再高级的检测也会产生假阴性,导致饮食剔除不完全。
因为牛奶蛋白是常见的食物过敏原,会导致婴儿和低于3 岁幼儿的食物过敏,有研究建议对该年龄段的儿童进行牛奶蛋白剔除,不管是否有特异性IgE 或SPT/APT 检测结果。
TED 是否能够保持EoE 长期临床和组织病理学的缓解还是个未知数。
目前没有对儿童进行长期研究的结果,但是有研究表明TED 治疗1 年后的9 名成人中有8 名患者保持无复发,另外1 名患者有轻微症状。
(3)EED研究表明,只剔除6 个常见食物过敏源:牛奶、鸡蛋、小麦、大豆、花生和鱼类,坚持至少6 个星期,能够使部分EoE 患儿达到临床和组织病理学上(每高倍视野<10 个嗜酸性粒细胞)的缓解,缓解率可以达到50% 以上。
2. 食物重新引入诱导缓解成功后,患者可以在严密监控之下逐步重新引入食物。
食物重新引入是EoE 长期管理的重要部分。
最近对成人EoE 患者的研究表明,重新引入食物后观察食物过敏情况可能比SPT 实验更灵敏。
食物重新引入没有明确的指南。
但是有研究建议先从最不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开始引入,其次引入最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如小麦、大豆、牛肉、花生、鸡蛋和牛奶。
一些医疗中心建议在食物引入之前对患儿进行上消化道内镜检查,明确组织病理学上已诱导缓解。
重复引起EoE 症状的食物应当完全剔除。
对于无症状的EoE 患者,还没有好的治疗建议。
3. 季节性加重患儿的治疗患者和实验室模型都表明,吸入过敏原会导致食管嗜酸性粒细胞增高,引起EoE 症状发作。
过敏患者的症状具有季节性,表现为食物梗阻,因此找到过敏原是十分重要的。
有研究表明,鼻吸入糖皮质激素会减轻过敏性鼻炎患者的哮喘症状,这提醒我们可否对EoE 患儿使用同样的治疗来减轻症状。
4. 非饮食治疗糖皮质激素是唯一证实对EoE 患儿有效的非饮食治疗方法,而色甘酸钠、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免疫抑制药物和生物制剂的疗效尚未被证实。
值得一提的是,很少有高质量的随机对照实验研究不同药物疗效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