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听课记录表
一年级小学数学上册听课记录 表
3、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在操作的基础上进行了讨论交流,在小组合作中进一步认识图形,发展空间观念。
六、板书设计:
认识图形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曹老师执教的《认识图形》一课是在第一册认识四种立体图形的基础上,认识一些平面图形。这节课的教学充分体现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能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认为本节课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寓教于乐
教学中教师努力将教学内容融入到一环环的活动中,以活动贯穿始终。为学生说、想、做、创造恰当的氛围,创设必要的情境、空间。
生:这是我的好朋友球,它长得圆头圆脑的,摸起来圆乎乎的,没有平平的地方,它爱滚来滚去的。我很喜欢玩球。
师:你真会观察,让它滚给大家看看(在实物投影上滚一滚),请同学们从你带来的物体中,拿出这位同学的好朋友球。我们的下一个好朋友是谁呢?
生:我的好朋友有点圆,又有点长,直直的,上面和下面都是圆的,要它站它就站,要它滚它就滚,它站着不会滚,只有躺着才会滚。
生:我发现球可以自由自在地滚,圆柱是直直地滚。(放实物投影上演示。)师:再提一个问题,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不一样呢?生: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六个面,但长方体是长长的,有些面大,有些面小,正方体是方方的,每个面都一样大。
师:我们班的小朋友,会听、会看、还会问,很了不起!下面有四幅图,都是我们今天认识的物体,谁能说一说它们的名字。
第二、努力体现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
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在本节课的整个教学过程中,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重要方式。孩子们通过自己去发现、去探索,获得数学知识。而教师只是这节课的引导者、材料准备者、活动的设计者。
课题研究组成员学习听课记录表
一般地,对于任意实数a,b,有 ,当且仅当a=b时,等号成立。如果a,b都是正数,那么 ,当且仅当a=b时,等号成立。我们称此不等式为基本不等式。 其中 称为a,b的算术平均数, 称为a,b的几何平均数。
三、理解升华:
1、文字语言叙述:两个正数的算术平均数不小于它们的几何平均数。
2、联想数列的知识理解基本不等式
17年级高二班别4班听课学校全州高中任教唐箐贵科目数学听课成员课题研究组全体成员教学内容3
课题研究组成员学习听课记录表(7)
听课时间
2013.10.17
年级
高二
班别
4班
听课学校
全州高中
任教
唐箐贵
科目
数学
听课成员
课题研究组全体成员
教学内容
3.4.1基本不等式
教 学 过 程 概 况
即时评价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两个正数的等差中项不小于它们正的等比中项。
3、探究基本不等式的几何意义:
四、探究归纳
简记为:“一正、二定、三相等”。
五、领悟练习:
六、反思总结,整合新知:
一个不等式;两种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归纳类比思想。三个注意:“一正二定三相等”
七、布置作业:略
八、课下思考:类比基本不等式,当a,b,c均为正数,猜想会有怎样的不等式?
学生基础知识扎实。
讲解详细
探究多变,由易到难。
综合简评
①使用多媒体上课效果好、例题选择好、方法讲解好。
②例题讲解过细,使得课堂时间不足,没有对例题归纳总结,无法调动学生积极学习的课堂气氛。
记录人
廖永球
鉴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人
蒋早春
初中数学听课评课记录表
初中数学听课评课记录表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初中数学听课评课记录表中学算术课评课中学算术课评课要点及建议不雅课、评课是教师晋升专业化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校本研修的首要情势之一。
特提出以下几方面评课的要点与建议:一、评教学目标存眷的要点:1.教学目标的拟定是否依据《中小学算术课程标准》和《指导纲要》?2.教学目标是否体现三维目标的整体联系?目标的陈述是否具体描述学生通过算术课堂教学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算术能力,以及算术思维等方面应获得的成长要求?是否浮现知识发生成长的过程以及在过程当中实现方法掌握、思想提高、能力造就和情感态度养成等方面的要求?3.教学目标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成长水平和心理特征?是否具备算术的特点和符合学生的现实水平?2、评教学内容存眷的要点:1.本节课是否反映了学生学习算术知识的本质、地位?与相干知识之间内在的逻辑瓜葛是否清晰?2.对学生必须掌握的算术概念、原理、法则、公式等结构性分析是否置于核心地位?对选择、运用与算术知识紧密相干的典型材料是否恰当?对教学的重点是否凸起?对难点是否考虑如何突破和实现了突破?3.是否采取重新组织教材内容,使之更符合学生的算术学习的现实?4.是否围绕算术知识的本质及逻辑瓜葛,有规划地设置需要解答的题目系列,使学生得到算术思维的训练?3、评教学实行存眷的要点:1.是否正确反映教学目标的要求,重点凸起,把首要精力放在关键性需要解答的题目的处理完成上?是否注意层次、结构,张弛有度,循序渐进?2.是否注意建立算术新知识与已有的相干知识的实质性联系,保持算术知识的接气性、思想方法的一致性?3.易错、易混淆的算术概念或需要解答的题目是否有规划地复现和纠正,使知识得到螺旋式的强化和提高?4.是否在学生思维最近成长区内提出需要解答的题目系列,使学生能面对程度适当的学习困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总和学生,开展独立思虑,提高学生算术思维的参与度,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算术本质,建立相干算术知识的联系?5.是否有规划、有层次地设计操练,使操练具备合适的梯度,并且成心义和实际效?6.运用反馈调治机制是否恰当,能否按照课堂教学现实当令调整教学进程项,提供学生反思学习过程的机会?7.能否引导学生对照学习目标检查学习效验,有针对性地处理完成学生遇到的学习困难?四、评教学资源1.能否按照教学的特点以及学生的需要,恰当选择和运用教学电视机台,有效整合教学资源,揭示算术知识的发生、成长过程及其本质,帮忙学生正确理解算术知识,成长算术思维?2.信息技术的施用是否遵循必要性、有效性、均衡性、合理性等?3.对算术课堂教学中即时发生的“不测”情况,能否及时存眷并生成新的算术课堂教学资源?五、评教学效验存眷的要点:1.在算术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算术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参与性是否充分地体现?2.是否使每1个学生都在已有的基础上,在落实“双基”,以及成长算术能力和思维品质等方面得到一定的体现,并在学习的精确性、速度和质量三方面完成教学目标所设定的要求?六、评专业素养存眷的要点:1.算术素养。
小学三年级数学的听课记录
小学三年级数学的听课记录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教师放录像(介绍第一小学的校园),然后让学生观察主题图(课本的图)教师提问①:“在图中你能看到什么?”(让同桌互相交流)②:“你看到图形了吗?”学生1:我看到了正方形的蓝色地板砖学生2:我看到了长方形的蓝色地砖.(接着请好几个学生回答)2、点明主题在这个美丽的校园里有许多的图形。
其中像正方形、长方形、蓝色地砖的形状和推拉门的形状,都叫四边形。
(引出主题:四边形)二、探究交流,学习新知识(1)、涂一涂(教师向每位学生发一张画有许多图形卡片)教师的问题:在卡片上找出你认为是四边形的图形,并把它涂上颜色。
学生都很认真地找和涂最后老师展示两张学生的结果,在学生之间进行评价(2)、四边形的特点教师投影出涂好的四边形,并问;“观察一下这些四边形有什么特点?”(让学生以四人为一小组进行讨论)小组讨论汇报结果:四边形的特点是有四条边、四个角师生共同探究,进一步让学生发现和认识到四边形都有四条直的边,有四个角(3)、举例进一步深化请两个学生到电视前提出长方体的面是四边形(得出结论:长方形的六个面是四边形)教师还让学生联系周围的东西有哪些是四边形(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三、动手实践,取得新知识1、课前教师给每个小组一个信封(里有很多图形卡)教师要求每个小组按不同的分法把图形卡分组。
讨论后小组汇报分类结果:(1)、按图形的相似来分利用录像引起学生的.注意。
老师根据学生回答在屏幕上随机出现各种图形,这加深学生对四形的认识,从而引出新课的主题(四边形)。
让学生通过观察、直观感知四边形,能够区分和正确辨认四边形,并以小礼物奖励的形式去表扬学生,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以小组讨论形式培养学生间的相互合作;师生共同探究问题的教学设计由浅入深,使学生容易接受知识教师循循善诱,使学生跟着一起动脑、动手,且让学生去发表自己的意见,提高课堂气氛2、游戏(准备工具:橡皮根、钉子板)要求学生亲自动手围一个四边形教师提问:①“你围成什么四边形”学生答:①“长方形” 或“正方形”教师提问:②“为什么围成的是长方形或正方形?为什么认为它是长方形或正方形?”先让学生讨论,然后请多个学生回答再讨论“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特点?”(小组讨论,每组项基本原则找一至两个发言)在教师的引导下学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边和角的特点,最后教师在屏幕上显示总结:①长方形、正方形的角是直角②长方形的对边相等正方形的四边相等2、联系实际问题引入另一游戏:“我们镇是毛织重镇,用毛线编织出美丽的衣服”(回归生活)引出游戏,教师用彩色的橡皮根用手指编织多种四边形,这时学生自己动手编织出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
小学六年数学听课记录表(六年级)
小学六年数学听课记录表六年级数学听课记录:倒数一、课前谈话突破难点1.谈话——蕴含“两个”,突破“互为”师:老师也愿和六(1)班的同学成为朋友,你们愿意吗?(愿意)那老师就是你们的…(朋友),你们是老师的…(朋友)。
你们和老师互为朋友。
(指板书:互为)二、导入揭题,引导质疑师:其实在我们的数学中也有类似的情况。
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发现数学中的类似问题。
揭题——(板书:倒数的认识)师:看到“倒数”这个数学新名词,你的脑子里产生哪些问题。
预设:什么是倒数?怎样求倒数?……这节课一起来探究这些问题?三、创设活动情景,理解概念——“倒数是什么”师:我们刚刚研究了分数乘法,老师想了解大家掌握的怎么样?请看计算。
1.在分类中理解“是什么”①5/8×8/5 ②0.25×4③3/4+1/4④1.6-3/5 ⑤13/7×7/13⑥3/2×6/5×5/9计算后你有什么发现?师:如果请你将这六个算式分成两类,你准备怎么分?(学生汇报:乘积是1。
)[适当处板书:乘积是1]归纳总结:分类的标准不同,得到的答案也不同,今天我们就研究这一类的算式。
师:这三个算式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吗?预设:乘积是1。
2.举例感悟“怎么做”师:你还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还能举出与这些算式不同的例子吗?还能举出不同的算式吗?归纳总结:像刚才举的这些例子,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乘积是1)在数学上“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如5/8×8/5=1,我们就可以说5/8和8/5互为倒数,还可以怎么说?如我们表述朋友的关系。
5/8倒数是8/5,8/5倒数是5/8。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
倒数是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关系,它们是相互依存的,所以必须说清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倒数,而不能孤立地说某一个数是倒数。
②0.25×4这两个数的关系可以怎么说?请您告诉你的同桌。
(学生活动)⑤13/7×7/133.在思辨中深入理解师:能说3/4和1/4互为倒数吗?为什么?师:能说3/2、6/5和5/9互为倒数吗?为什么?四、运用概念,探究方法——“怎样求倒数”过渡:大家对倒数理解的很不错,那么我给你一个数你能找出它的倒数吗?(投影,出示例2)1.求下面各数的倒数3/5 26 7/2 0.6 1 0.25 0学生尝试。
六年级小学数学上册听课记录表
数学听课记录教者班别六( 2)记录者题目比的认识时间第 12周第1节课教学内容:比的认识教学目标:1、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比的过程,理解比的意义。
2、认识比的各部分名称,能正确读写比,会求比值。
3、理解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体会事物之间的联系。
4、能利用比的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感觉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存在。
教学重点:理解比的意义,了解比的各部分名称。
教学难点:理解比的意义。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提供丰富的实例,感受“比”的意义(一)实例 1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张可爱的图片,你们想不想看?(出示图)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图片,哪几张图片与图 A 比较像?生:图 B 和图 D 与图 A 比较像。
师;哪谁能说说图 C 和图 E 为什么与图 A 不像呢?生:图 C 变矮变胖了,图 E 变长变瘦了。
师:哪图 B 和图 D 为什么会像?它们之间有什么秘密?会和什么有关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
(出示课本探究活动的图)师:为了更好的弄清这些图片为什么像又为什么不像?老师把这些图片的长方形画在方格纸上。
师:长方形的大小与谁有关?生:与长方形的长和宽有关。
师:对,刚才,我们是用眼睛直接判断出像与不像,现在能不能通过算式来研究这些长方形的长和宽到底有什么关系,使得这些图片有的像有的不像。
师:这张图中的方格每一格的长是 1 厘米,请同学们打开书本第 66 页,完成下面的做一做。
(出示幻灯片)1.数一数 , 在方格图中数出每个长方形的长和宽 , 并填在书上 .2..算一算 ,(1)分别算出 A 、B、D 三个长方形的长是宽的几倍 ? (或宽是长的几分之几?)(2)长方形 D 的长是 A 的长的几倍 ? D 的宽又是 A 的宽几倍 ?(3)长方形 B 的长是 A 的长的几分之几 ?B 的宽又是 A 的宽几分之几 ? 3. 议一议 , 你能发现图片中像与不像的秘密吗 ?学生计算、观察、讨论,教师巡视,了解各小组讨论的情况,并加以指导。
小学三年级数学的听课记录
小学三年级数学的听课记录小学三年级数学的听课记录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题图(课本的图)②:“你看到图形了吗?”学生1:我看到了正方形的蓝色地板砖学生2:我看到了长方形的蓝色地砖….(接着请好几个学生回答)2、点明主题在这个美丽的`校园里有许多的图形。
其中像正方形、长方形、蓝色地砖的形状和推拉门的形状,都叫四边形。
(引出主题:四边形)二、探究交流,学习新知识(1)、涂一涂(教师向每位学生发一张画有许多图形卡片)教师的问题:在卡片上找出你认为是四边形的图形,并把它涂上颜色。
学生都很认真地找和涂最后老师展示两张学生的结果,在学生之间进行评价(2)、四边形的特点教师投影出涂好的四边形,并问;“观察一下这些四边形有什么特点?”(让学生以四人为一小组进行讨论)小组讨论汇报结果:四边形的特点是有四条边、四个角师生共同探究,进一步让学生发现和认识到四边形都有四条直的边,有四个角(3)、举例进一步深化请两个学生到电视前提出长方体的面是四边形(得出结论:长方形的六个面是四边形)教师还让学生联系周围的东西有哪些是四边形(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三、动手实践,取得新知识1、课前教师给每个小组一个信封(里有很多图形卡)教师要求每个小组按不同的分法把图形卡分组。
讨论后小组汇报分类结果:(1)、按图形的相似来分利用录像引起学生的注意。
老师根据学生回答在屏幕上随机出现各种图形,这加深学生对四形的认识,从而引出新课的主题(四边形)。
让学生通过观察、直观感知四边形,能够区分和正确辨认四边形,并以小礼物奖励的形式去表扬学生,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以小组讨论形式培养学生间的相互合作;师生共同探究问题的教学设计由浅入深,使学生容易接受知识教师循循善诱,使学生跟着一起动脑、动手,且让学生去发表自己的意见,提高课堂气氛2、游戏(准备工具:橡皮根、钉子板)要求学生亲自动手围一个四边形教师提问:①“你围成什么四边形”学生答:①“长方形”或“正方形”教师提问:②“为什么围成的是长方形或正方形?为什么认为它是长方形或正方形?”先让学生讨论,然后请多个学生回答再讨论“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特点?”(小组讨论,每组项基本原则找一至两个发言)在教师的引导下学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边和角的特点,最后教师在屏幕上显示总结:①长方形、正方形的角是直角②长方形的对边相等正方形的四边相等2、联系实际问题引入另一游戏:四、让学生再次阅读课本,如果有不明的地方提出,教师解答,并总结整节课。
小学数学《圆的面积》听课记录表
小学数学听课记录表课题圆的面识执教者班级听课人听课时间科目教学过程点评课前谈话:1、组织学生整理学具。
2、老师喜欢同学们眼睛看着我。
很好,都看着我啦。
还记得我吗?记得我什么?来介绍一下自己?“五一小学”这个校名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吗?3、老师有个习惯,每堂课前都讲个小故事,叫做“小故事,大智慧”。
上课之前,讲个小故事。
曹冲称象的故事知道吗?本来是想知道大象的重量,结果去称石头的重量,这是为什么呀?干嘛不直接称大象啊?大象的重量在当时的条件下很难称得出来,所以曹冲通过称同样重量的石头,就可以称出大象的重量了。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认识圆面积。
1、出示圆形纸片,这是什么?今天我们来学习圆的面积。
板书课题。
2、请大家想一想,什么是圆的面积?请生上台指出来。
揭示:圆所占平面的大小就是圆的面积。
二、经历圆面积计算公式推导过程(一)引导学生寻找推导圆的面积的方法(启)1、启发思考:怎么求圆的面积,在大脑中检索一下,咱以前要研究一种什么新的东西,都用的是哪些方法?(把它变成已经学过的图形,学生以三角形转化为平行四边形为例说明)2、那么圆形能不能转变成其它图形?小组合作商量商量,试试看。
小组合作(估计每一小组发到的学具有:8开铅画纸用小故事的形式,课前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为后面学生的探究提供了思维基础。
如果说《圆的面积》一课,探索“圆的面积”相关知识是课堂的一条明线,那么体验、反思、改进、“转化”这一思想方法便是一条贯穿整课的暗线。
评:开门见山,直奔主题,简洁清晰。
这种方法在以往《圆的面积》的教学设计中很少出现,后面的环节中经过学生的探索,也能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而且比较容易理解。
学生一张、蓝色圆形纸片若干、剪刀一把、双面胶一个、直尺等)3、小组代表上台展示方法:(1)组1:我们把圆平均分成4个扇形。
这样,其中一个扇形的面积乘以4,就可以求出圆的面积。
师:有什么问题?生1:扇形面积不会算。
生2:看成三角形。
小学六年数学听课记录表(六年级)
小学六年数学听课记录表六年级数学听课记录:倒数一、课前谈话突破难点1.谈话——蕴含“两个”,突破“互为”师:老师也愿和六(1)班的同学成为朋友,你们愿意吗?(愿意)那老师就是你们的…(朋友),你们是老师的…(朋友)。
你们和老师互为朋友。
(指板书:互为)二、导入揭题,引导质疑师:其实在我们的数学中也有类似的情况。
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发现数学中的类似问题。
揭题——(板书:倒数的认识)师:看到“倒数”这个数学新名词,你的脑子里产生哪些问题。
预设:什么是倒数?怎样求倒数?……这节课一起来探究这些问题?三、创设活动情景,理解概念——“倒数是什么”师:我们刚刚研究了分数乘法,老师想了解大家掌握的怎么样?请看计算。
1.在分类中理解“是什么”①5/8×8/5 ②0.25×4③3/4+1/4④1.6-3/5 ⑤13/7×7/13⑥3/2×6/5×5/9计算后你有什么发现?师:如果请你将这六个算式分成两类,你准备怎么分?(学生汇报:乘积是1。
)[适当处板书:乘积是1]归纳总结:分类的标准不同,得到的答案也不同,今天我们就研究这一类的算式。
师:这三个算式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吗?预设:乘积是1。
2.举例感悟“怎么做”师:你还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还能举出与这些算式不同的例子吗?还能举出不同的算式吗?归纳总结:像刚才举的这些例子,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乘积是1)在数学上“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如5/8×8/5=1,我们就可以说5/8和8/5互为倒数,还可以怎么说?如我们表述朋友的关系。
5/8倒数是8/5,8/5倒数是5/8。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
倒数是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关系,它们是相互依存的,所以必须说清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倒数,而不能孤立地说某一个数是倒数。
②0.25×4这两个数的关系可以怎么说?请您告诉你的同桌。
(学生活动)⑤13/7×7/133.在思辨中深入理解师:能说3/4和1/4互为倒数吗?为什么?师:能说3/2、6/5和5/9互为倒数吗?为什么?四、运用概念,探究方法——“怎样求倒数”过渡:大家对倒数理解的很不错,那么我给你一个数你能找出它的倒数吗?(投影,出示例2)1.求下面各数的倒数3/5 26 7/2 0.6 1 0.25 0学生尝试。
加法运算定律听课记录表
加法运算定律听课记录表一、出示情境图,激发求知欲。
1、口算:37+63= 124+246=师:指名迅速读题说出结果。
2、引入新课师:板书课题(加法运算定律)二、探索新知(一)加法交换律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运动吗?那有多少同学会骑自行车呀?骑车是一项有益健康的运动,这不,李叔叔正在骑单车旅行呢!(出示例题)1、获取信息,提出问题。
师:现在就请你仔细观察,旅行途中告诉了我们哪些信息?要我们解决什么数学问题?学生汇报,老师课件相机出示线段图。
2、解决问题。
师:通过简单的线段图我们很清晰地知道要求李叔叔一天骑了多少千米应该怎样列式。
你们能马上口头列式并口算出结果吗?谁来说一说。
学生口述汇报,教师板书:40+56=96(千米)师引导说“40+56"是用上午骑得40千米加上下午骑的56千米师:还有其他的方法来解决吗?学生口述汇报,教师板书:56+40=96(千米)师引导说“56+40” 是用下午骑得56千米加上上午骑的40千米师:两道算式都表示把上午骑的距离和下午骑的距离合起来,所以都等于?(96千米)那两个算式的结果相等,这说明我们可以用什么符号把两个算式连接起来?生:用“=”把它们连成一个等式。
生答教师板书56+40=40+563、观察等式,发现个案特点:师:仔细看,等号左右两边有什么相同?生:都是在加法中,两个加数相同,得数都等于96。
师:不同呢?生:两个加数的位置不同。
师:位置怎样了? 手指着。
4、通过实例发现规律。
师:像这样的等式你能再说一个吗?(汇报时,教师在黑板上写上学生举出的等式:)师:生说完后师指着算式引导学生说因为……(让学生完整表述:因为23+56=79,56+23=79,所以23+56=56+23)师:还有这么多同学要说,如果我们每人说一个是不是就可以说完了?那我们就先说到这。
(用省略号表示)师:虽然咱们写出的等式各不相同,但是仔细观察,它们却蕴藏着共同的规律,你发现了吗?师:你能用你自己的话来说说你发现的规律吗?师:我们通过观察算式,归纳得出了这条规律,同学们真了不起!师随机张贴: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5、用喜欢的方式表示定律。
听课记录表2完整
听课记录表2(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实用优秀文档,欢迎下载)科目数学课题商是两位数的除法教学内容及过程随堂点评一、导入新课二、新课教学1.王芳平均每分钟打多少字?要求学生列出算式448÷14=,并独立计算,说计算过程:先用14去除什么数?为什么?接下来怎样计算?师强调商的位置。
2.小明平均每分钟打多少字?设问导读:(1)这题已知什么?求什么?怎样列算式?课件出示例7:940÷31=(2)你能很快地判断它的商是几位数吗?你是怎样判断的?(3)你会做吗?试试看?(4)学生独立计算,遇到的困难在小组内探讨。
找不同计算的学生板演。
(5)验算例7,比较纠正。
(6)师重点强调:除到十位余下的1怎么办?被除数个位上是0,这个0又该怎么办?规范竖式:三、迁移类推1.把“940”改为“930”,你会计算吗?学生独立计算,汇报展示。
小组交流总结:当除到十位,余下的数是0,被除数的个位上也是0的话,为了简便,我们不必把个位上的0落下来继续除,而是直接想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就在个位商0占位。
2.对比练习:690÷23=694÷23=计算讨论: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师:当除到哪一位,不够商一怎么办?生:商0。
四、课堂总结同学们,这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你用了哪些方法?你有什么收获?谈谈你的体会。
评议课堂教学效果好,语言清晰,能注重学法指导。
评语听课记录表快乐幼儿园听课记录表快乐幼儿园听课记录表快乐幼儿园听课记录表快乐幼儿园听课记录表快乐幼儿园听课记录表快乐幼儿园听课记录表快乐幼儿园听课记录表快乐幼儿园听课记录表快乐幼儿园听课记录表快乐幼儿园听课记录表快乐幼儿园听课记录表快乐幼儿园听课记录表快乐幼儿园听课记录表快乐幼儿园听课记录表快乐幼儿园听课记录表快乐幼儿园听课记录表快乐幼儿园听课记录表快乐幼儿园听课记录表快乐幼儿园听课记录表快乐幼儿园听课记录表快乐幼儿园听课记录表快乐幼儿园听课记录表快乐幼儿园听课记录表快乐幼儿园听课记录表。
数学听课记录表
整理人:孙志强、王蕊、姜星彤
2017年3月31日
本文档可编辑,内容仅供参考,需要结合您的实际情况进行修改调整。
编辑技巧分享:
ctrl+z是office软件撤回的操作,但是一般计算机默认只可以撤几步就不能撤了,这时我们可以通过设置word选项-高级,来设置可取消操作数即可编辑文档时如果想要快速插入时间可以按shift+alt+d ,时间显示的方式以天为单位,比如2018/3/22,按着shift+alt+t ,时间显示以当天分钟为单位:08 : 31 o
本文档可编辑,内容仅供参考,需要结合您的实际情况进行修改调整。
编辑技巧分享:
ctrl+z是office软件撤回的操作,但是一般计算机默认只可以撤几步就不能撤了,这时我们可以通过设置word选项-高级,来设置可取消操作数即可编辑文档时如果想要快速插入时间可以按shift+alt+d ,时间显示的方式以天为单位,比如2018/3/22,按着shift+alt+t ,时间显示以当天分钟为单位:
08 : 31。
小学六年数学听课记录表
2019年小学数学听课记录XX小学一、《倍的应用》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谈话:看老师手中拿的是什么?(三角板),你能找出它有多少个角吗?二、组织活动,探究新知1.认识角投影显示:投影课本里的图片谈话:找一找,图片上哪些像角?(学生回答)追问:角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能从我们身边的一些物体的面上找到角吗?找到后指出它们的顶点和边。
2.折一个角谈话:我们已经认识了角,能用自己灵巧的小手折一个角吗?看谁折得快折得好。
(用准备好的白纸折角)3.角的大小比较(1)提问:能使你折的角变得再大一些吗?你是怎么办的?能把它变得小一些吗?又是怎么做到的?(2)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转动时,形成了大小不同的角,同学们能比较出哪个角大些吗?用什么方法比较?(3)谈话:观察老师手上的这两个三角形(两个纸做的一大一小的三角形),哪个三角形大些呢?还是一样大呢?你知道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吗?三、固应用,拓展延伸1.课本练习第1题。
谈话:机灵的小猴找来了一些图形,想考考小朋友,敢接受它的挑战吗?投影展示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是角的你能指出它的顶点和边吗?指名回答。
2.课本练习第2题。
谈话:好学的小猫觉得小朋友学得不错,于是来请教我们了。
投影展示,图中各有几个角,说给同桌听。
3.课本练习第3、第5题。
谈话:聪明的小兔看到大家的本领这么棒,终于忍不住也要来考考我们,投影展示题目。
同桌讨论后在班内交流。
4.课本练习第4题。
谈话:山羊老师对大家很满意,决定带小朋友玩一玩。
动手拉、合剪刀。
说说你看到的角有什么变化四、总结全课,布置作业谈话: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回家给爸爸妈妈展示一下你今天学到的本领,找找你们家哪些物体上有角。
点评:充分利用学具,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强烈欲望,使学生获得对角的感性认识。
通过“看”、“找”,体会角在面上,初步建立对角的概念。
让学生用喜欢的方法折一个角,在实践中探索不同的折角方法,给学生留出充分的思考及表现自我的时间和空间。
4年级上学期数学听课记录
4年级上学期数学听课记录4年级上学期数学听课记录听课时间:10月23日教师:王xx听课内容:探索与发现(三)乘法分配律教学过程:一、发现问题:二、提出假设、举例验证、建立模型。
1、根据上题的规律提出假设2、验证提出的假设是否适合其它数据观察上题算式的特点,小组内举一些数据来验证,可借助计算器,用一些较大的数据验证。
全班交流,并用字母表示分配律。
三、运用乘法分配律的简算。
1、试一试让学生尝试用乘法分配律解决运算中的简算问题。
然后进行交流,概括出简算的.方法。
2、练一练:进一步尝试用用乘法分配律解决运算中的简算问题。
听课时间:9月23日听课班级:四年级教师:王xx听课内容:角的度量(第25-27页)教学过程:一、体会引入量角器的必要性1、动手操作活动四人小组活动:(1)用∠1测量∠A和∠B的大小。
(2)都是3倍多一点,讨论怎么办:用更小的角去测。
(3)对折∠1得到∠2,用∠1测量∠A和∠B的大小。
2、讨论、总结讨论:要测量一个角有多大,可以用规定的角去测,为了统一测量单位便于交流,规定了1度角,并使用量角器来量角。
二、认识量角器自己读书26页中的认一认,思考下面问题,再小组交流。
1、测量角所用的单位。
2、量角器的特点。
三、使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四、作业:练一练2、3任课教师:xxx教学内容:小数的加减法一、复习整数的加减法二、讲授小数的加减法例1.李伯伯这个月水费24.83元,天然气费用51.6元,他家这个月应付水气费多少元?(1)、抽生列算式(2)、抽生列竖式(教师讲解加法的规则)教师投影出涂好的四边形,并问;“观察一下这些四边形有什么特点?”(3)、抽一个学生估算一下要多少元?25+50=75(元)做活动:写出几个比10晓得小数(2位或1位),抽出较大或较小得数的同学,计算他们的和(4)、小结、小数与整数的加法是一样的,只是小数点要对齐。
例2.大田村出售小麦49.5吨,黄角村出售小麦32.48吨,求大田村比黄角村多出手小麦多少斤?(1)抽一名学生列算式:49.5—32.48=?(2)列竖式:49.5-32.48---------------17.02三、小结:教师讲规则(略)四、布置作业略评点:教师循循善诱,使学生跟着一起动脑、动手,且让学生去发表自己的意见,提高课堂气氛但教师没有说出正确的分法以游戏的形式,让学生亲自动手,提高其积极性,发挥其创造思维,并且让学生去总结知识点,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完整版)小学数学听课记录
完整版)小学数学听课记录本节课通过创设情境和组织活动的方式,让学生初步感知和认识角。
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和折角的实践活动,探索角的本质特征和大小比较方法。
课堂上还进行了课本练和角的应用拓展,让学生巩固和延伸所学知识。
通过充分利用学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让研究更加生动有趣,激发学生的兴趣。
最后,通过总结全课和布置作业,让学生反思所学内容并在家中进一步探索。
整个教学过程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探求新知的欲望,让学生成为研究的主人。
1.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教学问题,激活生活经验。
通过让学生在生活中常见的物体身上找角,使他们觉得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增进了学生对数学价值和作用的认识,激发了学生研究数学的热情。
2.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促进数学思考。
注重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在操作中理解知识,发展思维。
本节课设计“找”、“说”、“做”的环节,帮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认识角、感悟角的大小,使得研究兴趣较为浓厚,也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表达能力及分析、概括能力。
3.在数学课堂中,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让学生从图画中找出自己认识的平面图形,一方面鼓励学生从生活的空间中“发现”图形;另一方面为图形分类做准备。
通过小组活动和汇报,引导学生分类图形,并找出同一类图形的共同特点,总结出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定义。
让学生在点子图上画平行四边形、梯形和三角形,并用自己的语言说明图形的特点,体会这些图形的特征。
通过这一活动,学生了解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之间的关系。
4.在小数乘法的课堂中,创设商店一角的情境,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
让学生列出算式,并说明其意义,进行小组讨论算法,并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解释理由并进行交流。
可以运用连加、元、角、分的转化和几何模型得出结果。
引导全班同学讨论这些方法,进一步体会小数乘法的意义。
听课时间:1课时听课人:小学数学教师一、引入问题教师通过一道实际问题引入课题:“XXX买了1/2千克的苹果,每千克3元,他需要支付多少元?”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一年级小学数学上册听课记录表
数学听课记录教者班别一(2)记录者题目认识图形时间第12周第1节课教学内容:认识图形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知道他们的名称,初步感知其特征,会辨认这几种相关的物体和图形。
2、使学生形成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操作实践能力。
过程与方法:提供活动机会,经历对物体的分类、观察、触摸和比较的过程,从而形成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感性认识,知道这些几何体的名称并能识别,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和与人合作的意识,初步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知道它们的名称。
教学难点:能准确判断不同点几何图形。
教法:演示法、观察法。
学法:小组探讨。
教具准备:不同的立体图形实物、课件。
教学过程:一、设景导课师: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件礼物,猜猜看到底是什么呢?想不想知道,谁来揭开它?大家喜欢它吗?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机器人的到来。
二、分类感悟师:小朋友们这么聪明,机器人很高兴!下面老师想请你们把桌面上的这些做机器人的玩具分分类。
1、学生小组活动。
2、汇报分类结果。
师:哪个组来告诉大家,你们组把玩具分成了几类,怎样分的生1:我们组按颜色分,分成了五类。
师:有道理!还有不同的分法吗?生2:我们组分成了两类,会滚的一类,不会滚的一类。
师:有同学可能没听明白,请拿上台给大家看看。
师:你们组很有办法,还有哪个组来汇报一下?生3:我们组把长得像的放在一类,分成了四类。
师:你们说得很棒!也请拿上台给大家看看。
现在大家和他们组一样,把长得像的放在一起,它们是好朋友,分成四类。
三、玩耍体验师:下面我们分别认真地摸一摸、看一看、玩一玩,然后在小组里互相说一说这些好朋友长得是什么样,摸起来有什么感觉。
赶快行动吧!学生小组活动。
每小组的学生拿着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摸摸、看看、玩玩、说说。
小学数学教师听课记录
小学数学教师听课记录讲课教师XXX班别三年级(1)班记录者XXX讲课题目四边形时刻XX-10-13第二节课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一、教师放录像(介绍第一小学的校园),然后让学生观看主题图(讲义的图)教师提问①:“在图中你能看到什么?”(让同桌相互交流)②:“你看到图形了吗?”学生1:我看到了正方形的蓝色地板砖学生2:我看到了长方形的蓝色地砖….(接着请好几个学生回答)二、点明主题在那个漂亮的校园里有许多的图形。
其中像正方形、长方形、蓝色地砖的形状和推拉门的形状,都叫四边形。
(引出主题:四边形)二、探讨交流,学习新知识(1)、涂一涂(教师向每位学生发一张画有许多图形卡片)教师的问题:在卡片上找出你以为是四边形的图形,并把它涂上颜色。
学生都很认真地找和涂最后教师展现两张学生的结果,在学生之间进行评判(2)、四边形的特点教师投影出涂好的四边形,并问;“观看一下这些四边形有什么特点?”(让学生以四人为一小组进行讨论)小组讨论汇报结果:四边形的特点是有四条边、四个角师生一起探讨,进一步让学生发觉和熟悉到四边形都有四条直的边,有四个角(3)、举例进一步深化请两个学生到电视前提出长方体的面是四边形(得出结论:长方形的六个面是四边形)教师还让学生联系周围的东西有哪些是四边形(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三、动手实践,取得新知识一、课前教师给每一个小组一个信封(里有很多图形卡)教师要求每一个小组按不同的分法把图形卡分组。
讨论后小组汇报分类结果:(1)、按图形的相似来分(2)、按图形的颜色来分…点评:利用录像引发学生的注意。
教师依照学生回答在屏幕上随机显现各类图形,这加深学生对四形的熟悉,从而引出新课的主题(四边形)。
让学生通过观看、直观感知四边形,能够区分和正确识别四边形,并以小礼物奖励的形式去夸奖学生,从而调动学生的踊跃性。
以小组讨论形式培育学生间的彼此合作;师生一起探讨问题的教学设计由浅入深,使学生容易同意知识教师循循善诱,使学生随着一路动脑、动手,且让学生去发表自己的意见,提高课堂气氛二、游戏(预备工具:橡皮根、钉子板)要求学生亲自动手围一个四边形教师提问:①“你围成什么四边形”学生答:①“长方形”或“正方形”教师提问:②“什么缘故围成的是长方形或正方形?什么缘故以为它是长方形或正方形?”先让学生讨论,然后请多个学生回答再讨论“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特点?”(小组讨论,每组项大体原那么找一至两个发言)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熟悉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边和角的特点,最后教师在屏幕上显示总结:①长方形、正方形的角是直角②长方形的对边相等正方形的四边相等二、联系实际问题引入另一游戏:“咱们镇是毛织重镇,用毛线编织出漂亮的衣服”(回归生活)引出游戏,教师用彩色的橡皮根用手指编织多种四边形,这时学生自己动手编织出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
小学三年级数学听课记录
小学三年级数学听课记录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讲课教师XXX班别三年级班记录者XXX讲课题目四边形时间xxxx-10-13第二节课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教师放录像(介绍第一小学的校园),然后让学生观察主题图(课本的图)教师提问①:“在图中你能看到什么?”(让同桌互相交流)②:“你看到图形了吗?”学生1:我看到了正方形的蓝色地板砖学生2:我看到了长方形的蓝色地砖….(接着请好几个学生回答)2、点明主题在这个美丽的校园里有许多的图形。
其中像正方形、长方形、蓝色地砖的形状和推拉门的形状,都叫四边形。
(引出主题:四边形)二、探究交流,学习新知识(1)、涂一涂(教师向每位学生发一张画有许多图形卡片)教师的问题:在卡片上找出你认为是四边形的图形,并把它涂上颜色。
学生都很认真地找和涂最后老师展示两张学生的结果,在学生之间进行评价(2)、四边形的特点教师投影出涂好的四边形,并问;“观察一下这些四边形有什么特点?”(让学生以四人为一小组进行讨论)小组讨论汇报结果:四边形的特点是有四条边、四个角师生共同探究,进一步让学生发现和认识到四边形都有四条直的边,有四个角(3)、举例进一步深化请两个学生到电视前提出长方体的面是四边形(得出结论:长方形的六个面是四边形)教师还让学生联系周围的东西有哪些是四边形(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三、动手实践,取得新知识1、课前教师给每个小组一个信封(里有很多图形卡)教师要求每个小组按不同的分法把图形卡分组。
讨论后小组汇报分类结果:(1)、按图形的相似来分(2)、按图形的颜色来分…点评:利用录像引起学生的注意。
老师根据学生回答在屏幕上随机出现各种图形,这加深学生对四形的认识,从而引出新课的主题(四边形)。
让学生通过观察、直观感知四边形,能够区分和正确辨认四边形,并以小礼物奖励的形式去表扬学生,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听课记录
科
目
数学授课教师班级九(1)节次第 2 节
课
题
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听课教师时间2011年 9月 6 日
教学过程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
一、复习引入
列方程解应用问题的步骤是什么?
学生通过思考会记起:
1 审题
2 设未知数
3 列方程
4 解方程
5 答
二探究新知
探究:传播问题
(设计说明:传播问题虽然学生常见,但它的数量关系却比较抽象,所以从歌谣入手,让学生有个感性认识)
1)创设情境:有一首歌中唱道:“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千万”,今天我们首先探究的就是传播问题。
师生共同分析问题,可以采用教科书中的分析方法——填空法
2)解决问题:列方程1+x+x(1+x)=121,解得x
1
=10, x
2
=-12,即平均一个人传染了10个人。
3)再思考:如果按照这样的传染速度,三轮传染后有多少人患流感?
4)小结:通过对这个问题的探究,你对类似的传播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有什么新认识?
教学评价
评价指标
评定等级
评价指标
评定等级
优良中差优良中差课前准备充分,有关教学资料的准备符合要求和规
范。
√
注意启发学生思考和联想,给学生以创新
的启迪。
√
教学基本功扎实,讲课精神饱满,注意力集中,富
有感染力。
√
能有效调控课堂秩序,调动学生学习情
绪。
√
使用普通话教学,课件和板书使用汉字规范。
√能合理、有效地利用各种教学媒体。
√
对问题的阐述简练准确,深入浅出,思路清晰,重
难点突出。
√遵守制度,按时到课,出勤率高。
√
对课程内容娴熟,运用自如,理论能够联系实际。
√听课精力集中,积极思考,学习气氛良好。
√
讲述内容充实,信息量大。
√遵守课堂纪律,课堂秩序良好。
√
教学内容能反映或联系学科发展的新思想、新概
念、新成果。
√
对课堂教学的具体意见或建议:
1 条理清晰,重点突出,
2 有效利用教学辅助手段;
3 师生互动欠佳,学习氛围虽然活跃,但有些后进。
听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