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预处理方法对豆浆中抗营养因子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ishnoi[13]等人发现,发芽显著降低 4 种豌豆中的多 酚含量 ( P < 0. 05) ,其降低效果比浸泡处理更加显著, 在发芽 12h 后多酚含量降低了 44% —53% ,发芽 48h 后 降低了 84% —96% ,并认为造成多酚含量下降的原因一 方面是多酚类物质溶解于浸泡和发芽过程中的水中,另
浸泡处理对豆类植酸含量的影响因豆类种子种类的 差异而不同。Bishnoi 等人[13]研究发现,浸泡会使豌豆 的植酸含量下降 4% —5% ,并且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 植酸含量下降更显著,研究者认为,这是由于浸泡过程 中豆类种子与浸泡液中植酸浓度梯度的影响,使植酸盐 离子 溶 液 于 泡 豆 水 中。Vidal-Valverde 等 人[12] 也 发 现, 浸泡 会 使 小 扁 豆 中 的 植 酸 含 量 降 低。但 与 此 相 反, Egounlety 等人[16]发现,大豆浸泡 12—14h 后植酸含量 由 1. 27% 上升到 1. 71% 。Yasmin 等人[14]的研究则表明, 浸泡对红芸豆植酸含量无显著影响。
一些研究表明,常温水浸泡可降低各种豆类的胰 蛋白酶抑 制 剂 活 性,浸 泡 后 加 热 处 理 效 果 尤 为 显 著。 吴非[10]等人将大豆经过清洗、浸泡、去皮后,以豆水 比1∶ 7. 5磨浆,过滤后煮沸,测定豆乳中胰蛋白酶抑制 剂活性,生豆乳和熟豆乳中胰蛋白酶抑制剂活性分别 为 0. 0316mg / g 和 0. 0105mg / g,熟 豆 乳 比 生 豆 乳 降 低 了 66. 7% 。降低的可能原因之一,是胰蛋白酶抑制剂 可能在浸泡过程中溶出到泡豆水中,而加热则使蛋白 酶抑制剂失活。Sharma[11]等人研究发现,2 种蚕豆种子在 37℃浸泡 12h 后,其胰蛋白酶抑制剂活性分别降低了 4% 和 5% ,测定泡豆水,发现其中胰蛋白酶抑制剂含量分别 为 3. 1TIU / mL 和 4. 2TIU / mL; 而浸泡后再将 2 种种子加 热,其胰蛋白酶抑制剂活性分别降低了 51% 和 56% 。还 有研究证实,在常温下将小扁豆浸泡 9h 和浸泡后加热处 理,其胰蛋白酶抑制剂活性分别降低了 11% 和 100% 。 [12]
调,其植酸和植酸盐含量在统计上都少于加入泡豆水烹 调后的含量,结论是浸泡后去除泡豆水再进行烹调,是 最有效的降低单宁含量的方法。
2 萌发对豆浆抗营养因子的影响
很多研究表明,萌发处理后豆类的胰蛋白酶抑制剂 活性显著降低。Osman[18]研究发现,扁豆在发芽 1d 后, 胰蛋白酶抑制剂含量即显著降低 ( P < 0. 05) ,且随着发 芽时间的延长,降低更为显著,5d 后其含量下降 19. 4% 。 Vidal-Valverde[12]等人以 2 种小扁豆为原料,发现经 6d 发 芽后其胰蛋白酶抑制剂含量分别下降了 23% 和 28% 。
很多研究表明,浸泡可以显著降低豆类中多酚类物 质的含量[11,13-14]。Bishnoi 等人[13]测定了 4 种豌豆在 30℃ 条件下浸泡 6、12 和 18h 后多酚类物质含量,结果表明, 浸泡处理使多酚类物质含量显著降低,且随着浸泡时间 的延长降低效果更显著。Yasmin 等人[14]将红芸豆室温 浸泡 9h 后发现其单宁含量没有显著变化,但是总酚含 量下降了 13% 。史海燕等[15]证实,浸泡处理使豆类多 酚物质含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多酚物质溶解于泡豆水
第中Foo国1d期食an物d 与Nu营tri养tion
2012,18( in China
1):
65-68 朱晓倩等:
不同预处理方法对豆浆中抗营养因子的影响
65
不同预处理方法对豆浆中抗营养因子的影响
朱晓倩1 ,许钰麒2 ,范志红1
( 1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北京 100083; 2 杭州九阳小家电有限公司营养部,杭州 310014)
但是与此同时,豆类中还含有多种不利于营养素 吸收,甚至在大量摄入时可能影响身体健康的抗营养 因子,如胰蛋白酶抑制剂、植酸、单宁和多酚类物质 等[6],这些物质的存在受到加工因素的强烈影响[7]。
豆浆是我国居民食用大豆的重要形式。2006 年对 北京居民所进行的一项调查表明,约有 10. 7% 的居民 每天都饮用豆浆,是所有大豆食用方法当中最为普及 的一种[8]。近 年 来, 豆 浆 机 进 入 家 庭, 为 我 国 居 民 每 日食用大豆创造了极大的方便。然而,家庭制作豆浆 的方法并不统一,各豆浆机产品所推荐的豆浆制作程 序也各不相同。本文将浸泡、萌发和去皮 3 种不同预 处理方法对于豆浆抗营养因子的影响进行了综述,为 消费者提供豆浆制作方法选择的依据。
萌发处 理 也 使 豆 类 中 植 酸 含 量 显 著 降 低[20]。 Bishnoi[13]等人研究发现,发芽能显著降低 4 种豌豆中的植 酸含量 ( P < 0. 05) ,且随着发芽时间的延长效果更明 显: 发芽 12h 后降低了 6% —8% ,48h 后降低了 67% — 83% 。Vidal-Valverde[12]等人对 2 种小扁豆进行测定,经 6d 发芽后,其植酸含量分别下降了 66% 和 44% 。Yasmin[14]等 人 测 定 红 芸 豆 经 4d 发 芽 后 植 酸 含 量 下 降 42. 6% ,Osman[18] 测 定 扁 豆 发 芽 5d 后 植 酸 含 量 下 降 49. 9% ,Ghavidel[21]等人对绿豆、小扁豆、鹰嘴豆和豇 豆发芽处理,植酸含量平均下降 20% 左右。吴非[10]等 人证实,大豆萌发处理能使豆乳中植酸含量发生不同程 度的下降: 发芽 1d 时,豆乳中植酸含量下降 20. 15% ; 发芽 3d 时,豆乳中植酸含量下降近 50% ; 发芽 7d 时, 植酸含量下降程度高达 80. 61% 。大量研究表明,豆类 在发芽过程中植酸含量显著降低,主要是因为发芽过程 中植酸酶活性的增加使植酸盐发生降解[22]。
Fernandes[17]等人对 烹 调 过 程 中 是 否 加 入 泡 豆 水 对 豆类营养成分和抗营养成分的影响进行了综述,纳入的 11 篇研究论文中,3 篇比较了烹调中加入和不加入泡豆 水的区别,7 篇烹调前去除了泡豆水,1 篇烹调时加入 了泡豆 水。研 究 者 认 为,豆 类 浸 泡 后 再 除 去 泡 豆 水 烹
用不同 pH 的溶液浸泡豆类,对抗营养因子含量的 影响有所不同。Yasmin[14]等人对红芸豆进行不同处理时 发现,样品在 0. 07% 碳酸氢钠溶液中浸泡后,单宁、总 酚和植酸含量均下降且下降比例最大,0. 1% 柠檬酸溶 液浸泡效果 次 之,而 纯 水 浸 泡 反 而 使 单 宁 含 量 上 升。 Vidal-Valverde 等人[12]以小扁豆为试材,发现不同 pH 条 件下浸泡对于胰蛋白酶抑制剂含量的降低效果从高到低 分别为水溶液、碳酸氢钠溶液和柠檬酸溶液,而对于植 酸含量的降低效果从高到低分别为柠檬酸溶液、水溶液 和碳酸氢钠溶液。
第1 期
朱晓倩等: 不同预处理方法对豆浆中抗营养因子的影响
67
一方面是因为多酚氧化酶的作用。Yasmin[14]等人测定红 芸豆浸泡 6h 后经过 4d 发芽其总酚含量下降 54. 5% 。一 些研究 发 现,豆 类 经 发 芽 后 其 单 宁 含 量 显 著 下 降, 如 Sharma[11]等人研究 2 种蚕豆发芽 24h 后其单宁含量分别 下降 79% 和 71% ,48h 后 单 宁 含 量 分 别 下 降 90% 和 91% ; 红芸豆发芽 4d 后单宁含量下降 68. 6%[14]。Ghavidel [20]等人测定了绿豆、小扁豆、鹰嘴豆和豇豆发芽后 的单宁含量,平均下降 19% 。但也有一些研究结果发 现,某些豆类经发芽后其单宁含量会上升 ,如 VidalValverde[12]等人测定了 2 种小扁豆生 豆 单 宁 含 量 均 为 3. 9mg / g,发芽后其单宁含量分别为 5. 9 和 6. 2 mg / g; Osman [18]测定了扁豆在发芽过程中单宁含量的变化,发 现随着发芽过程的进行单宁含量逐渐升高。
郭鸰[19]等人测定了发芽过程中 5 个大豆品种的胰蛋 白酶抑制剂含量的变化情况,发现 5 种大豆发芽前 3d 胰蛋白酶抑制剂含量变化较小或基本没有变化,但在发 芽第 4d 或第 5d 显著减少,5d 后 5 种大豆胰蛋白酶抑制 剂含量最多降低了 20. 6% ,最少的降低 了 8. 3% 。吴 非[10]等人 测 定 了 生 豆 乳、熟 豆 乳、发 芽 生 豆 乳 和 发 芽 熟豆乳 中 的 胰 蛋 白 酶 抑 制 剂 活 性,分 别 为 0. 0316、 0. 0105、0. 0263、0. 0053mg / g,证实对大豆进行热处理 和发芽都能使豆乳中胰蛋白酶抑制剂活性降低,且同时 使用时的失活效果更好。研究者认为,胰蛋白酶抑制剂 也属于种子贮存蛋白,在发芽过程中含量降低可能是大 豆本身的酶将其利用或降解[19]。
史海燕等[15] 发 现,以 黄 大 豆 为 原 料 的 家 庭 制 豆 浆 与豆渣中抗营养因子含量均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而逐步 大幅度降低。与干豆制浆相比,无论是对大豆进行常温 浸泡还是 4℃ 冷藏浸泡 12h 的处理,其抗营养因子保存 率均明显下降。在豆浆中,以胰蛋白酶抑制剂在浸泡后 保存率下降最大,其次为总多酚、皂甙及单宁,植酸保 存率相对较高。研究者还发现,常温浸泡 4h 后,单宁、 植酸、皂甙及总多酚含量下降速度减缓,而胰蛋白酶抑 制剂含量却在 4—8h 之间显示出最大的降低速度,同 时,浸泡温度也有影响,冷藏浸泡 12h 的大豆中抗营养 因子含量均高于室温条件下同样时间浸泡后的大豆,且 以植酸和总酚的差异最大。
基金项目: “十一五”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 ( 项目编号: 2008BAI58B02) 。 作者简介: 朱晓倩 ( 1988— ) ,女,天津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 营养与食品安全。
66
中国食物与营养
第 18 卷
中。Sharma 等[11]也证实,将 2 种蚕豆种子于 37℃ 下浸 泡 12h,发现其单宁含量分别下降了 42% 和 51% ,测定 浸泡豆 子 用 的 水,其 单 宁 含 量 分 别 为 8. 8 和 7. 3mg / 100mL。同时,也有研究发现,小扁豆在浸泡和加热后 单宁含量上升,研究者认为其原因是浸泡和加热使单宁 与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维生素形成的复合物分解从而 使单宁释放出来[12]。
摘 要: 豆类中除营养成分外也含有多种抗营养因子,制作豆浆时不同预处理方法可能影响到豆浆中抗营养 因子的残留量。本文就浸泡、萌发和去皮 3 种不同预处理方法对豆浆中胰蛋白酶抑制剂、植酸、单宁等抗营养成 分的影响进行综述。与干豆制浆相比,浸泡和萌发处理均可降低所制豆浆中抗营养因子的含量,其中萌发大豆处 理去除抗营养因子的效果最佳。
1 浸泡对豆浆抗营养因子的影响
我国自古以来制作豆浆均采用预先浸泡大豆的方 法。浸泡处理可以使大豆种子吸水、组织软化,便于 打碎,提高出浆率,同时也可以降低某些抗营养因素
的含量[9],故而 为 各 国 豆 浆、 豆 乳、 豆 奶 等 产 品 制 作 工艺当中所采用。在制作添加红小豆、芸豆等杂豆的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浆时,通常也采用浸泡处理。
Mubarak[23]的研究表明,绿豆经 3d 发芽处理后,其血 球凝集素含量显著降低( P < 0. 05) ,下降比例为 79. 0% 。 郭鸰等人测定了发芽过程中 5 个大豆品种的血球凝集素 含量的变化情况,5 种大豆均在第 4 天发芽时出现不同 程度的改变,凝集素含量随发芽天数的延长而降低,但 在发芽 4d 后降低缓慢甚至有所回升[19]。
关键词: 豆浆; 抗营养因子; 浸泡; 萌发; 去皮
豆类富含蛋白质、多种矿物质和 B 族维生素等营 养成分,也是多种植物化学物的重要来源,是健康饮 食的重要组成部 分[1]。 大 豆 有 益 心 脏 病 预 防 的 作 用 得 到研究证据支持[2,3],其对于糖尿病 的 预 防 作 用 也 有 报告。如上海女性健康研究证明,膳食中摄入豆类可 能有利于国人对 2 型糖尿病的预防[4],日本研究也表 明,在超重妇女中大豆摄入量与较低的 2 型糖尿病发 病率相关[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