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品油仓储企业油品损耗原因及降耗措施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品油仓储企业油品损耗原因及降耗措施分析
成品油中较轻的组份在储运过程中会产生油气挥发进入大气,造成油品的损耗。
油品损耗影响油品的质量,为企业带来经济损失,同时对环境和人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带来安全生产隐患。
工作中要密切注意油品损耗,采取可行性措施降低损耗。
标签:油品损耗;降耗措施;经济效益
作为成品油仓储单位,我们负责日常成品油的收存转付工作,由于数量庞大,关注油品损耗成为企业必须重视的工作之一,减少油品损耗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也是对环境的保护负起责任。
在日常作业中,油品的蒸发和存储设备的滴漏是产生油品损耗难以避免的原因。
1蒸发损耗
成品油中各组分的蒸发性能不同,其中的轻质成分更易于蒸发。
油品蒸发时,气体分子从液体表面逸出,扩散到液面上面的大气中,这个过程在任何温度下都在不断进行。
油蒸气混合在气体空间中,使油品液体数量减少,影响产品质量,形成永久损失。
油品本身的物理性质决定了蒸发损耗的存在,油品中轻质成分越多,油品的蒸发速度也就越快,也特别容易蒸发。
对于同一种油品来说,温度越高,油品蒸发越快。
在此过程中,油面上方的油蒸气不断增加,直到饱和才会停止。
在密闭的油罐中,随着油品的蒸发,容器中气体空间的压强很快升高,超过呼吸阀的控制压力时,呼吸阀打开,大量的油蒸气就会排出罐外,产生大量损耗。
蒸发还与液体的表面积和储油罐的状态有关。
液体表面积越大油品蒸发越快,承压能力较低或密封不严的油罐,油气很容易逸出,降低罐内压强,增快蒸发速度。
按照油蒸气排出罐外的原因,蒸发损耗可分为几种情况:
1.1小呼吸损耗
罐内油品在没有收发油作业情况下,罐内气体空间温度随着外界气温变化而使油品不断蒸发产生损耗。
当日出后外界环境温度上升,导致罐内气体空间温度上升,油品蒸发速度加快。
不断增多的油蒸气使罐内气体空间压强升高,当达到控制压力时,呼吸阀打开,石油蒸气排出罐外,产生损耗。
而到了夜晚,外界温度降低,罐内气体空间温度、压强下降,当压强低于呼吸阀控制压力时,呼吸阀打开,吸入外界空气。
外界空气使罐内油气浓度降低,促使油品继续加快蒸发,
从而增加损耗。
小呼吸损耗每天都在进行,太阳照射引起的昼夜温差变化越大,小呼吸损耗越大。
此外小呼吸损耗量还与油罐所在地区的日照系数、油罐截面积、大气压有关系。
日照系数越大,小呼吸损耗越多;油罐截面积越大,液面蒸发面积越大,小呼吸损耗越多;外界大气压越高,小呼吸损耗越大。
1.2大呼吸损耗
罐内油品在进行收发油作业时,会产生大呼吸损耗。
當油罐收油时,随着罐内油面的不断升高,液面上方气体空间逐渐减少,压缩的气体使罐内压强增大,当压力超过呼吸阀的控制压力时,呼吸阀打开,油品蒸气从呼吸阀排出,以降低罐内压力,直到收油作业停止。
一般情况收进多少体积的油品就会排出大致相同体积的油气,造成油品的蒸发损失。
当油罐进行发油作业时,油面降低导致罐内气体空间增大,罐内压力减小,当压力小于呼吸阀的真空度时,油罐开始吸入外界空气,补充因发油而多出来的空间体积。
吸入的空气促使油品蒸发速度加快,使罐内油气重新达到饱和,大部分饱和油品蒸气会在下一次收油作业时被呼出。
大呼吸损耗虽然只发生在收发油作业期间,但每次的油气蒸发量都很大,油品周转次数越多,油品蒸发损失越大。
此外大呼吸损耗还与油品性质,收发油速度有关。
油品轻质馏分越多,大呼吸损耗越大;收发油速度越快,大呼吸损耗越大。
1.3自然通风损耗
如果设备维护不当,使油罐出现锈蚀、浮顶罐密封圈不严、呼吸阀阀盘失灵等情况,就会产生自然通风损耗。
罐内油气会自孔隙被排出或外界空气自孔隙被吸入,都会使罐内油气浓度降低,促使油品蒸发出油气以达到饱和。
2残漏损耗
油品在流通环节中,由于油罐、罐车等容器内壁的粘附,罐车内少量余油未能卸净以及出现跑冒滴漏现象是造成损耗发生的重要原因。
成品油卸车进罐时,油品在罐车内壁上会有少量粘附,罐车底部余油无法卸净,移动鹤管不可避免的发生滴洒会产生装卸损耗;油罐进行脱水、清罐时产生油品损耗;油品进行倒罐、调和时会产生输转损耗。
仓储企业科学地合理地监控和管理油品损耗能为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明确损耗产生的原因,有针对性地适当地采取降耗措施,将损耗降到最低,既节约了能源又保护了环境,更是员工的责任。
实践中,有效可行的降耗措施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2.1合理安排作业环节,科学使用油罐
根据一天中日照和温度的规律性变化,可以在白天温度升高时安排发油作业,用发油时液面的降低来减小罐内因高温而升高的压力,这样可减少排气从而减少损耗。
当傍晚外界温度降低,油罐要进行吸气时安排收油作业,来抵消罐内压力的降低,就可以少吸进空气,减少油品蒸发量。
利用油罐大呼吸的吸气和排气来冲抵小呼吸损耗的发生。
油罐中气体空间越大,油品蒸发量越大,所以尽量减少储油罐的空容量。
油库要加强对油罐的计划使用,协调调度人员合理定制储运计划,接卸人员、计量人员尽可能在卸油时实行并罐存储,减少输转次数,保持油罐有较高的库存,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倒换油罐。
油品蒸发使罐内油气达到饱和浓度是需要一定时间的,可以在发油作业后尽快安排收油作业进行,让罐内因液面降低而吸入的外界空气在没有达到饱和时就被排出罐外,减少排气中油蒸气浓度,从而降低损耗。
2.2安装油气回收装置,减少排放浓度
油品蒸发损耗的是其中较轻的组分,油气回收装置以活性炭为吸附材料,利用活性炭对油气中油分子和空气吸附力差异大这一特点,有效地吸附油气中的烃,实现油气和空气的分离。
该装置能把从油品中挥发出去的轻质烃组份从其与空气的混合气中分离出来,分离后的高浓度油气进入吸收塔与从上喷淋的成品汽油接触后,约70%的油气被汽油吸收,使蒸发的油气从气态转变为液态达到再回收利用的目的。
用便携式可燃气气体检测仪于处理装置油气入口和油气出口一小时内每隔五至十分钟采样一次测定总烃浓度,装置处理率能到达97%以上。
2.3降低油罐温度,减少蒸发损耗
为了安全生产,油罐坐落在一片空地上,没有任何遮挡物。
日出不久温度就会上升,特别是在炎炎夏日,温度特别高。
利用消防管线对油罐进行淋水降温,减少罐内温度波动大而增加的损耗。
对于油罐表面涂漆良好、水源便利、排水通畅的罐区来说,高温季节淋水降温是一项有效措施。
过去仓储油罐表面是深灰色的,吸收太阳热量较多,使罐内温度上升很快,损耗量相对较大。
经过改进设计,将油罐表面重新涂抹白色的涂料,有效地反射太阳的热辐射,使罐内温度上升减缓,减少油品蒸发量和小呼吸损耗。
油罐表面的涂料颜色对降温和降耗起着重要作用。
2.4认真操作,优化设计,减少损耗
日常的计量和采样工作需要打开计量口进行,如果打开时油罐内外压力差较大就会排出大量的油气或吸入大量的空气,损耗很大。
所以可选择在清晨、傍晚的时候进行计量、采样作业,作业后及时关闭计量口,可减少损耗。
计量使用的器具必須有鉴定部门发放的A级鉴定证书,器具的量程和精度必须符合相关计量标准,做好计量器具的领取和使用台帐,注明鉴定日期,做到
账物相符。
计量作业中当罐内油面低于四米时,分上部、下部采集两组油品温度和密度数据,当油面高于四米时,分上部、中部、下部采集三组油品温度和密度数据,计算时采用加权平均值能更准确地反映油品实际库存,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误差。
油罐进行收油作业时,计量员要密切监控罐内油面高度,防止溢油的发生。
接卸人员在使用鹤管接卸铁路槽车时,鹤管要插至槽车底部将底部余油卸净并进行扫舱作业,防止油液残留。
工作人员要有较强的责任心,不能为了方便快捷而不按照操作规程作业,要将人为因素造成的损耗降到最低。
使用鹤管为油罐车付油时,当一个舱装油完毕后,虽然关闭了阀门,但当鹤管从舱内移出时,管线内的油品会顺着鹤管的上移而滴洒喷溅出来,数量相当可观,即便使用收油桶收集这些油品,还是不可避免的会有油品随着鹤管的移动滴洒到周围环境中。
为了改善这种情况,付油区将上装付油改装为下装口付油,当付油作业完毕关闭管线阀门后,管线内油品会残留在软管内,避免了鹤管带出油品产生的损耗。
2.5利用附属设备,保持设备状态完好
对于极易挥发的汽油采用浮顶罐存储,浮盘占据了罐内的部分气体空间,降低油品蒸发,排气量下降,呼吸损耗很小,用浮顶罐储存易蒸发的油品是降低损耗的有利措施。
按时检查保养呼吸阀,保持正负压适度,密封良好,阀盘灵活有效。
可以在呼吸阀罐内开口的前方安装一块呼吸阀挡板,挡板降低呼吸阀周围空气的流速,而且只沿着罐顶纵向扩散,杜绝空气经呼吸阀直冲罐内而引起罐内气体形成上下对流情况的发生。
这样从呼吸阀进来的空气只稀释了罐内最上层的油气,减少了油品的蒸发,降低了损耗。
定时安排专人对油罐及其附属设备进行维护保养,检查计量口、呼吸阀、油泵、阀门、法兰、鹤管情况,避免锈蚀或损坏发生的滴漏现象。
注意油罐的密封程度,及时发现油罐出现的损坏和渗漏现象。
油品损耗是因为油品的蒸发和作业环节中少量的滴漏而产生的,是不可避免的现象。
按照上述措施改进后,日常的损耗量能维持在千分之二以下。
油气扩散到空气中,不仅破坏环境更会带来安全生产隐患,影响油品质量还会对人的身体健康造成损害。
在工作实践中善于改进工作方法,不断提高业务技能,将人为因素降到最低,降低油品损耗,能为企业特别是仓储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高爱,郝明亮.成品油储运的损耗原因及控制分析[J].石油化工,2015(18).
[2]肖素琴.成品油计量员读本[M].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