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热得快

合集下载

《谁热得快》 导学案

《谁热得快》 导学案

《谁热得快》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热传递的基本原理。

2、掌握不同物质热得快慢的影响因素。

3、学会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对比,分析判断哪种物质热得快。

4、培养科学探究的思维和实验操作能力。

二、学习重难点重点:1、不同物质热导率的差异及其对热传递速度的影响。

2、实验设计和数据处理,以确定谁热得快。

难点:1、理解热传递的微观机制。

2、排除实验中的干扰因素,准确得出结论。

三、知识回顾在开始探究“谁热得快”这个问题之前,让我们先来回顾一些与热相关的基础知识。

1、什么是热?热是一种能量形式,它可以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

2、热传递的方式热传递主要有三种方式:传导、对流和辐射。

传导:是指热量通过直接接触的物体,由高温部分向低温部分传递。

比如,用金属棒的一端接触热源,另一端很快就会变热,这就是热传导。

对流:是指液体或气体中较热部分和较冷部分之间通过循环流动使温度趋于均匀的过程。

例如,烧开水时,水的上下对流让整壶水都热起来。

辐射:是指物体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发射能量。

太阳的热量就是通过辐射传递到地球的。

3、温度与热量的区别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而热量是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能量的多少。

四、实验探究(一)实验材料准备1、不同材质的金属棒(如铜棒、铁棒、铝棒),相同长度和粗细。

2、酒精灯。

3、凡士林。

4、火柴。

5、温度计。

(二)实验步骤1、将等量的凡士林均匀地涂抹在三根金属棒的一端。

2、用夹子固定住金属棒,使涂抹凡士林的一端处于同一水平高度。

3、同时用酒精灯给三根金属棒的另一端加热,观察凡士林的熔化情况。

4、记录凡士林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所用的时间。

(三)实验现象观察在加热过程中,我们会观察到不同金属棒上的凡士林熔化速度有所不同。

(四)数据记录与分析将实验中观察到的凡士林熔化时间记录下来,并进行对比分析。

五、实验结果讨论1、为什么不同金属棒上的凡士林熔化时间不同?这是因为不同金属的热导率不同。

热导率越大,热传递的速度就越快,物体就热得快。

《谁热得快》教案

《谁热得快》教案

《谁热得快》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了解不同物质的比热容概念。

2.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3. 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物质比热容的概念介绍。

2. 实验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3. 实验数据分析及结论。

三、教学重点:1. 物质比热容的概念理解。

2. 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四、教学难点:1. 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2. 实验过程中问题的解决。

五、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热水、冷水、不同物质的小球、温度计、计时器等。

2. 教学工具:PPT、黑板、粉笔等。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不同物质在吸收或放出相同热量时,温度变化的情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2. 讲解概念:介绍比热容的概念,让学生理解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3. 实验操作:讲解实验步骤,注意事项,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实验。

4. 实验观察:学生观察实验过程中温度计的示数变化,记录实验数据。

5. 数据分析: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发现不同物质的温度变化规律。

7. 拓展思考:引导学生思考比热容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保暖材料的选择等。

9.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过程:1. 复习导入:复习上节课的实验结果,引导学生回忆不同物质的比热容概念。

2. 课堂讲解:讲解比热容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保暖材料的选择、汽车发动机的冷却等。

3. 实例分析:分析生活中常见的实例,让学生理解比热容的重要性。

4.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思考如何利用比热容的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5. 汇报交流:邀请学生代表汇报讨论成果,分享小组的见解。

七、教学过程:1. 课堂讲解:讲解比热容在工程领域的应用,如建筑设计、能源管理等。

2.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比热容在工程中的重要性。

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思考如何将比热容原理应用于实际工程项目。

《谁热得快》 导学案

《谁热得快》 导学案

《谁热得快》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热传递的基本原理和影响因素。

2、掌握不同物质热得快慢的差异及其原因。

3、学会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比较不同物质的热传导性能。

4、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实验操作能力。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理解热传递的概念和三种方式(传导、对流、辐射)。

(2)掌握不同物质热导率的差异,以及影响热传递速度的因素。

2、难点(1)设计并实施比较不同物质热得快慢的实验。

(2)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科学准确的结论。

三、学习方法1、实验探究法通过亲自进行实验操作,观察不同物质在相同条件下热得快慢的现象,获取直观的感受和数据。

2、比较分析法对实验中获得的数据和现象进行比较分析,找出不同物质热得快慢的规律和原因。

3、小组合作学习法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和讨论,培养团队合作能力和交流沟通能力。

四、学习过程(一)知识准备1、热传递的概念热传递是由温度差引起的热能传递现象。

热总是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

2、热传递的三种方式(1)热传导:依靠物质内部分子、原子或电子的微观运动来传递热量,例如金属棒一端加热,另一端会逐渐变热。

(2)热对流:依靠流体的宏观运动来传递热量,例如烧开水时,水的上下循环流动。

(3)热辐射:通过电磁波传递热量,不需要任何介质,例如太阳向地球传递热量。

(二)实验探究1、实验目的比较不同物质(如金属、塑料、木材等)热得快慢。

2、实验器材相同规格的金属棒、塑料棒、木棒、酒精灯、温度计、铁架台等。

3、实验步骤(1)将金属棒、塑料棒、木棒的一端用铁架台固定,另一端分别插入装有相同初始温度水的试管中,确保插入深度相同。

(2)用酒精灯同时给三根棒的固定端加热,加热时间相同。

(3)每隔一定时间记录试管中水的温度。

4、注意事项(1)加热时要注意安全,避免烫伤。

(2)温度计的使用要规范,读数准确。

(3)确保实验条件相同,减少误差。

(三)数据分析与讨论1、整理实验数据,绘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谁热得快》PPT课件

《谁热得快》PPT课件

简易太阳能热水器
我们探究得出的结论是:物 体吸收太阳光的本领与物体
的颜色有关:物体的颜色 越深,吸收太阳光能量 (太阳能)的本领越强!
爱斯基摩人的冰屋
冰是冷的象征,一提到它, 人们就会不寒而栗。但是,在冰 雪凛冽的冬天,生活在北极圈里 的爱斯基摩人,却凭着用冰垒成 的房屋,熬过严寒的冬天。
科学探究:谁热得快。
1、研究一:取三个相同的易拉罐,倒入等温、等量 的水,将口封好。分别按垂直、水平、45度倾斜的位 置摆好,在阳光下晒一小时,用温度计测量易拉罐中 的水温。
研究二:将三个相同的易拉罐的表面分别涂上红、黑、 绿三种颜色,灌上等温、等量的水,分别平放在地面 上,在阳光下晒1小时后,用温度计测量易拉罐中的 水温。
一个人只有保持快乐和满足,才能远离痛苦;一个人只有保持青春活力,才能激流勇进;一个人只有坚持学习,才能与时俱进;一个人只有坚 持奋进,才能永远年轻。 人只要不失去方向,就不会失去自己。 大多数的人一辈子只做了三件事;自欺欺人被人欺。 绝大多数人,在绝大多数时候,都只能靠自己。 没有人能替你承受痛苦,也没有人能抢走你的坚强。 一个不注意小事情的人,永远不会成功大事业。——戴尔·卡耐基
套,两只手感觉到的温度 不同,黑的热,白的。凉。 (2)黑色物体比白色物体吸热能力 强 。 (3)夏天,人们多穿浅色的衣服,这是因
为 吸热辐射少,反射热辐射多,人感觉凉快一些。。 当好小法官。 (1)黑颜色的物体吸收辐射热快,浅颜色的
物体吸收辐射热慢。(√ ) ((2)×物)体与光线垂直,吸收的太阳能多。 ((3)×物)体受热面积大,吸收的太阳能越少。
正因为如此,冰屋内的温度可以保
持在零下几度到十几度,这相对于零 下50多度的屋外,要暖和多了。爱斯 基摩人穿上皮衣,在这样的冰屋里完 全可以安全过冬了。当然,冰屋里的 温度比起我们冬天的室内温度要低得 多,而且冰屋里也不允许生火取暖, 因为冰在0℃以上就会融解成水。

《谁热得快》优质课课件

《谁热得快》优质课课件
你能看出这两张图片是在什么季节拍的吗? 对照这两张图片,结合生活经验,说说夏季 和冬季的衣服都有哪些不同?为什么会这样?
青岛版科学四年级上册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21 谁热得快
颜色的深浅与物体吸 热本领的大小真的有 关系吗?
• 根据手边简单的材料以小组为单 位设计个小实验证明一下。
1、两只手分别戴上黑、白手套在 阳光下感受温度的不同。 2、感受放在阳光下的易拉罐的温度。 (易拉罐分别被黑、白方便袋包裹) 3、用手摸一摸教室外白色墙壁和绿色 墙壁,感受它们的温度。
• 有的双层窗帘里面的颜色深,外面的 颜色浅。
• 下雪后,路面撒炉渣或煤渣。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
拓展作业:
利用本节课的研究和收获,课后 自己设计冬暖夏凉的衣服或房子, 比一比谁的设计既实用又科学。
太阳能热水器的集热管是深颜色 的。 夏天用的遮阳伞都是浅颜色的。 有的双层窗帘里面的颜色深, 外面的颜色浅。 下雪后,路面撒煤渣。 ……
不要忘记仔细观察实验现 象,填写实验报告单呦!
实验报告单
小组交流一下,根据实验现象, 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颜色深的物体吸热强
颜色浅的物体吸热弱
联系生活:
生活中有许多地方用到了 我们这节课学到的知识,细心 的你发现了吗?
• 太阳能热水器的集热管、吸热板是深颜色的。
• 夏天用的遮阳伞都是浅颜色的。

《谁热得快》教案

《谁热得快》教案

《谁热得快》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物质的热胀冷缩现象。

2. 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物质的热胀冷缩现象。

2. 实验操作技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物质的热胀冷缩现象的观察与理解。

2. 教学难点:实验操作技巧的掌握。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实验观察、小组讨论、教师讲解相结合的方法。

2. 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五、教学准备1. 实验材料:不同体积的玻璃瓶、热水、冷水、温度计。

2. 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实验操作指导书。

教案内容: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物质的热胀冷缩现象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听说过物质的热胀冷缩吗?它是怎么一回事?2. 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和经验,教师总结并板书。

二、实验观察(10分钟)1. 教师发放实验材料,讲解实验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2.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不同温度下玻璃瓶的变化。

3.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三、小组讨论(5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实验现象,分析物质热胀冷缩的原因。

2. 各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知识拓展(5分钟)1.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不同领域的热胀冷缩应用实例,如汽车轮胎、热水壶等。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发现和思考,教师点评并引导。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物质的热胀冷缩现象。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教师点评并鼓励。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学生完成实验操作指导书上的练习题。

2. 观察生活中的热胀冷缩现象,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思考。

七、课后反思(教师)1. 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反思教学方法的运用。

2. 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下一步的教学计划。

六、教学过程1. 复习导入:回顾上一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复习物质的热胀冷缩现象。

2. 学生分享作业成果:让学生展示自己观察到的生活中的热胀冷缩现象,并分享自己的思考。

《谁热得快》 导学案

《谁热得快》 导学案

《谁热得快》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不同物质的热传导性能差异。

2、学会设计实验探究谁热得快。

3、培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掌握影响物体热传导速度的因素。

(2)通过实验对比不同物质的热传导性能。

2、难点(1)设计科学合理的对比实验。

(2)对实验数据的准确记录和分析。

三、学习过程(一)导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发现有些物体容易变热,而有些物体则热得较慢。

比如,冬天用金属勺子喝汤时,很快就会觉得勺子柄很烫,而用塑料勺子就不会。

那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呢?到底谁热得快呢?让我们一起来探究这个有趣的问题。

(二)知识讲解1、热传导的概念热传导是指由于温度差引起的热能传递现象。

热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

2、影响热传导的因素(1)物质的材料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热传导性能。

一般来说,金属的热传导性能较好,如铜、铝、铁等;非金属材料的热传导性能相对较差,如塑料、木材、玻璃等。

(2)物体的形状和大小相同材料的物体,形状和大小也会影响热传导的速度。

例如,细长的物体比粗短的物体热传导得慢。

(3)温度差温度差越大,热传导的速度就越快。

(三)实验探究1、实验目的探究不同材料的物体谁热得快。

2、实验材料准备铜棒、铝棒、木棒、塑料棒各一根,相同大小的蜡烛、火柴、凡士林。

3、实验步骤(1)将凡士林均匀地涂抹在铜棒、铝棒、木棒、塑料棒的一端。

(2)用火柴点燃蜡烛,将四根棒带有凡士林的一端同时靠近蜡烛火焰,观察凡士林的熔化情况。

(3)记录下不同棒上凡士林熔化的时间。

4、实验注意事项(1)实验时要注意安全,避免被蜡烛火焰烫伤。

(2)保持实验环境的稳定,避免风吹等因素影响实验结果。

(3)多次实验,以获取更准确的数据。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观察实验结果,记录不同材料棒上凡士林熔化的时间。

2、分析实验数据(1)比较不同材料棒上凡士林熔化的时间长短,时间越短,说明热传导速度越快。

(2)得出结论:通常情况下,金属材料(如铜棒、铝棒)上的凡士林熔化时间较短,热传导速度较快;非金属材料(如木棒、塑料棒)上的凡士林熔化时间较长,热传导速度较慢。

《谁热得快导学案》

《谁热得快导学案》

《谁热得快》导学案一、导言本节课我们将进修一篇名为《谁热得快》的文章。

通过进修本文,我们将了解到热的传导方式以及热传导速度的快缓。

同时,我们也将进修如何利用热传导的原理来解决实际问题。

希望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同砚们能够深入了解热传导的知识,提高自己的物理进修能力。

二、课前预习1. 阅读《谁热得快》,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重点。

2. 复习热的传导方式,包括传导、对流和辐射。

3. 思考以下问题:为什么有些物体热得快,有些物体热得缓?热的传导速度和什么因素有关?三、教室进修1. 导入: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引出热传导的主要内容和重点。

2. 进修《谁热得快》:阅读文章,理解文章的内容和要点。

重点关注热传导速度的快缓以及影响热传导速度的因素。

3. 讨论问题:与同砚们一起讨论文章中提到的问题,探讨热传导速度和温度的干系,以及如何利用热传导来解决实际问题。

4. 实验探究:设计实验,观察不同材料的热传导速度,并记录实验结果。

通过实验,加深对热传导速度的理解。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进修内容,强调热传导的重要性和应用。

四、课后作业1. 思考以下问题:如何利用热传导来解决冬天取暖的问题?如何利用热传导来改善夏天的炎热天气?2. 完成《谁热得快》的阅读理解题。

3. 设计一个实验,观察不同材料的热传导速度,并记录实验结果。

五、延伸拓展1. 阅读相关文章,深入了解热传导的原理和应用。

2. 参与物理实验竞争,提高自己的物理实验能力。

3. 利用热传导原理,设计一个创新的实验项目,并展示给同砚们。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置信同砚们对热传导的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提高了自己的物理进修能力。

希望同砚们能够在平时生活中运用热传导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

愿大家在物理进修的道路上不息进步,取得更好的成绩!。

《谁热得快》教案

《谁热得快》教案

《谁热得快》教案教案:《谁热得快》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习了解热传导的原理;运用热传导原理解决问题;了解不同材料的导热性。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使用科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探索学习的兴趣与能力。

二、教学重点:1.热传导的原理及应用。

2.不同材料的导热性。

三、教学难点:1.运用热传导原理解决问题。

2.理解不同材料的导热性。

四、教学过程:Step 1:导入(10分钟)1.引入问题:夏天,制冷空调用得很多,为什么热得快呢?2.利用学生的观察和经验,探讨原因。

Step 2: 知识讲解(15分钟)1.介绍热传导的概念:物体内部热量传递的过程。

2.讲解热传导的原理:通过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传递热量。

3.引导学生思考:怎样利用热传导原理解决问题?4.向学生阐述解决问题的思路。

5.讲解不同材料的导热性:导热好的材料是什么样的?Step 3: 实验探究(20分钟)1.分组进行实验:材料A、B、C的导热性比较。

2.观察实验现象,记录下结果。

3.小结实验结果:哪种材料导热性好?为什么?(学生回答)4.分析原因:讨论材料的结构及分子间的作用。

5.结论:导热好的材料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较大。

Step 4: 拓展应用(15分钟)1.引导学生总结刚才实验与热传导原理的关系。

2.提出一个新问题:电熨斗使用铝制底板是具有导热性好的优点,你能解释原因吗?3.提示学生思考:铝制底板导热性好,热量传递快,因此熨烫更加迅速。

Step 5: 小结与反思(10分钟)1.让学生回答问题:通过本课学习,你觉得还有什么应用热传导原理解决问题的方法?2.概括本节课的重点和知识要点。

五、课堂作业:1.思考问题:请列举几个运用热传导原理的实际例子。

六、板书设计:1.热传导-概念:物体内部热量传递-原理: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传递热量2.导热性-不同材料的导热性材料A导热好材料B导热中等材料C导热较差七、教学反思:在本节课中,通过提出问题并进行实验探究的方式,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热传导的原理和应用。

《谁热得快》 导学案

《谁热得快》 导学案

《谁热得快》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热传递的基本原理。

2、探究不同物质的热传导性能。

3、学会设计实验来比较物体热得快慢。

二、学习重难点重点:掌握热传递的概念,了解不同物质的热传导特点。

难点:设计合理的实验来准确比较物体热得快慢。

三、学习方法通过实验观察、数据分析和小组讨论来获取知识。

四、学习过程(一)导入在炎热的夏天,我们触摸金属和木头,会感觉到金属似乎更热一些。

那么,是不是金属就比木头热得快呢?今天我们就来探究“谁热得快”这个问题。

(二)知识讲解1、热传递的概念热传递是由温度差引起的热能传递现象。

热总是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

2、影响热传递快慢的因素(1)物质的导热性能不同的物质具有不同的导热性能。

一般来说,金属的导热性能较好,如铜、铝等;而像木头、塑料等非金属材料的导热性能较差。

(2)物体的形状和大小相同材料,形状和大小不同,热传递的速度也会有所不同。

表面积越大,热传递越快;厚度越小,热传递也越快。

(三)实验探究1、实验目的比较金属、木头和塑料热得快慢。

2、实验材料铜棒、木棒、塑料棒、酒精灯、铁架台、温度计、凡士林等。

3、实验步骤(1)将铜棒、木棒、塑料棒的一端用凡士林分别粘上一颗小珠子。

(2)将三根棒固定在铁架台上,使粘有小珠子的一端处于同一水平高度。

(3)用酒精灯同时给三根棒的另一端加热,观察小珠子掉落的顺序。

4、实验现象及结论(1)实验现象:铜棒上的小珠子最先掉落,其次是塑料棒,最后是木棒。

(2)结论:在相同的加热条件下,金属(铜)热得最快,塑料次之,木头热得最慢。

(四)拓展与应用1、生活中的热传递现象(1)冬天用热水袋取暖,是利用热水袋中的热水与人体之间的热传递来增加人体的温度。

(2)炒菜时,锅铲的手柄一般是用木头或塑料制成的,这是因为它们导热性能差,不容易烫手。

2、如何选择合适的材料来加快或减慢热传递(1)如果想要加快热传递,例如在散热器中,通常会使用金属材料来提高散热效率。

(2)如果想要减慢热传递,比如保温杯的外壳,会选择导热性能差的材料来减少热量散失。

《谁热得快》 导学案

《谁热得快》 导学案

《谁热得快》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热传递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探究不同物质热得快慢的影响因素。

3、培养实验设计、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热传递的三种方式:传导、对流、辐射。

(2)不同物质的比热容对热得快慢的影响。

2、难点(1)设计实验探究不同物质热得快慢。

(2)理解比热容的概念及其在热传递中的作用。

三、学习过程(一)导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与热有关的现象。

比如,把同样体积的水和油放在炉灶上加热,会发现油很快就热了,而水则需要较长时间。

那么,为什么不同的物质热得快慢会不一样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究的问题——谁热得快。

(二)知识讲解1、热传递的概念热传递是由于温度差引起的热能传递现象。

热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

2、热传递的三种方式(1)传导:热沿着物体传递,由高温部分传向低温部分。

例如,用金属棒的一端放在火上烤,另一端很快就会变热。

(2)对流:液体或气体中较热部分和较冷部分之间通过循环流动使温度趋于均匀的过程。

比如,烧开水时,水的上下循环流动就是对流。

(3)辐射:物体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发射热能。

太阳的热能就是通过辐射传递到地球上的。

3、比热容比热容是指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不同,这是导致它们热得快慢不同的一个重要原因。

例如,水的比热容较大,为 42×10³焦/(千克·℃),而铁的比热容较小,约为 046×10³焦/(千克·℃)。

这意味着相同质量的水和铁,吸收相同的热量,铁的温度升高得更快。

(三)实验探究1、实验目的探究不同物质热得快慢的差异。

2、实验器材铁勺、铝勺、塑料勺、酒精灯、温度计、秒表。

3、实验步骤(1)将铁勺、铝勺、塑料勺的一端同时放在酒精灯上加热,另一端分别插入装有相同量、相同初始温度水的试管中。

(2)用温度计测量试管中水的温度,每隔 1 分钟记录一次温度,同时用秒表记录时间。

《谁热得快》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青岛版五四学制

《谁热得快》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青岛版五四学制

《谁热得快》导学案第一课时导语:《谁热得快》一书是著名作家王蒙的代表作之一,通过小说讲述了一个真实而感人的故事,引发了人们对家庭、亲情和社会关系的思考。

本次导学案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小说内涵,感悟其中的人文情怀,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情感体验。

一、作者简介王蒙,著名作家、评论家、文学家,被誉为“人民作家”。

代表作品包括《谁热得快》、《黄金时代》等,作品风格清新平实,深受读者喜爱,屡获文学奖项。

二、文学背景《谁热得快》是中国当代文学的经典作品之一,描写了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农村的变迁和家庭关系的变化,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美好。

三、阅读导向1. 了解作者生平及代表作品,掌握小说背景和写作特点。

2. 感悟小说蕴含的家庭、亲情和社会关系,对文学作品进行深入解读和思考。

3. 提升文学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人文情怀。

四、阅读导学1. 作者王蒙的文学创作主题主要围绕家庭、情感和社会展开,通过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描写,深刻体现了人类内心的喜怒哀乐。

2. 《谁热得快》这部小说主要讲述了一个普通农村家庭的故事,表现了人们对亲情、友情的珍视和追求,同时也反映了社会环境对个体命运的影响。

3. 在阅读中,我们可以发现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令人深思。

五、主要内容梳理1. 小说中,主人公王炯山是一个普通的农民,他在家庭和社会中经历了很多磨难和挫折,但始终坚守着自己的信念和原则。

2. 王炯山的妻子小红是一个善良勤劳的女人,她为家庭付出了很多,但却很少得到回报,最终选择了离开。

3. 小说中的其他人物如王炯山的儿子王冬菊和女儿王冬茹等,也各自有着自己的命运和故事,展现了不同的人生轨迹。

六、深度思考1. 通过阅读《谁热得快》,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对家庭、亲情和社会关系的深刻思考,对人性的关怀和呼唤。

2. 可以从小说中感受到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类命运的关注,对社会现实的反思和批判。

3. 通过深入阅读和思考,我们可以让自己更加成熟、理性和关爱他人,提升自己的人文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谁热得快》教案

《谁热得快》教案

《谁热得快》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不同物质的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在生活中的应用。

2.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物质的比热容概念2. 比热容的实验操作3. 比热容在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物质的比热容概念,比热容的实验操作,比热容在生活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比热容的实验数据分析,比热容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实验法、讲授法、讨论法、提问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2. 通过小组合作、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动手能力。

五、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热水、冷水、不同物质的容器(如石头、金属、塑料等)、温度计、计时器等。

2. 教学工具:PPT、黑板、粉笔等。

教案内容请参考下文:一、物质的比热容概念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在夏天,海边比内陆更凉快?2. 讲解:介绍比热容的概念,解释为什么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不同。

二、比热容的实验操作1. 实验安排: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每组选择一种物质进行实验。

2. 实验步骤:(1)将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分别放入热水和冷水中。

(2)用温度计测量物质的温度变化。

(3)记录温度变化数据。

3. 实验数据分析: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数据比较不同物质的比热容。

三、比热容在生活中的应用1. 讲解:介绍比热容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散热材料、热水袋等。

2. 讨论:让学生举例说明比热容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2. 反思:让学生思考如何将比热容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五、作业布置1. 完成实验报告:记录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

2. 课后思考题:思考比热容在其他领域的应用,举例说明。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让学生感受不同物质的温度变化速度。

2. 新课导入:讲解比热容的概念,解释为什么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不同。

青岛版四上21《谁热得快》

青岛版四上21《谁热得快》

阳台上 双层窗 帘里面 颜色深 外面颜 色浅。 夏天用的遮阳伞 都是浅颜色 的……
大雪过后,路上会结冰,你有科 学的除雪办法吗?
这节课我有 哪些收获呢?
1.对比实验
2、黑深色物体吸收的辐射热多, 白浅色物体吸收的辐射热少。
课后我们再到生活 中去仔细观察,看看谁 还能通过生活中的小现 象发现大科学。现在, 请看大屏幕,谁需要帮 助?
1.带上不同颜色的手套在太 阳下感受温度的不同。 2.用温度计测量放在阳光下 的黑白锥形瓶内的温度。 3.对比不同颜色的纸套在阳光 下吸热本领的强弱。
Hale Waihona Puke 得根 出据 什实 小 么验 组 结现 交 论象 流 ?, 一 你下 能,
黑深色物体吸收的辐射热多,
白浅色物体吸收的辐射热少。
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 用了物体吸热本领不 同的特性?
21《谁热得快》
谁 知 道
这张图片是在什么季节拍的?
谁 知 道
这张图片是在什么季节拍的?
比较两幅图片的不同
说说冬季和夏季的衣服都有那些不同? 为 什么会这样?
我来帮 根据 生活 经验 尝试 解决
颜色的深浅与物体 吸热本领的大小真 的有关系吗?
根据手边简单的材料以小 组为单位设计个小实验证 明一下。

《谁热得快》PPT

《谁热得快》PPT

谁热得快
1.带上不同颜色的手套在太 阳下感受温度的不同。
2.用温度计测量放在阳光下 的黑白锥形瓶内的温度。
3.对比不同颜色的纸套在阳光 下吸热本领的强弱。
颜色的深浅与物体 吸热本领的大小真 的有关系吗?
得根
出 什 么 结 论 ?
据 实 验 现 象 , 你 能
小 组 交 流 一 下 ,

颜色深的物 体吸热快
颜色浅的物 体吸热慢
付出就要赢得回报,这是永恒的真理,自古以来很少有人能突破它。然而,如果有人能够超越它的限制,付出而不求回报,那么他一定会得到 得更多。 少一点预设的期待,那份对人的关怀会更自在。 人若软弱就是自己最大的敌人;人若勇敢就是自己最好的朋友。 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是耽误了。——裴斯泰洛齐 无论何时,都要做好独自生活的准备。 生活本是痛苦,是思想和哲理使其升。 痛不痛只有自己知道,变没变只有自己才懂。不要问我过得好不好,死不了就还好。 林宥嘉《拥有》:快乐时你不必分心想起我,难过时一定记得联络我。让我分享你的苦,带走你的优愁,我只求这样把你拥有。 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 如果你能像看别人缺点一样,如此准确般的发现自己的缺点,那么你的生命将会不平凡。 一个人除非自己有信心,否则无法带给别人信心。 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