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据学辅导1
2020电大证据学最全形考1-4作业答案
《证据学》辅导题(选择部分)1.在广义上,证据学的研究对象除了诉讼活动中的证据以外,还包括(abcd)等活动。
A.司法B.执法C.仲裁和公证D.监察2.作为证据学研究对象的证据规则可以分为(ac)。
A.诉讼证据规则B.司法证据规则C.非诉讼证据规则D.审判证据规则3.德国由于是职业法官认定案件事实,故采用(a)。
A.自由心证B.神示证据C.证据规则D.法定证据4.美国由外行组成的陪审团审理案件事实,为了正确引导他们判断证据,建立了(C)。
A.自由心证B.神示证据C.证据规则D.法定证据5.诉讼证据规则包括(abc)中运用证据的规则。
A.刑事诉讼B.民事诉讼C.行政诉讼D.经济诉讼6.非诉讼证据包括(abcd)等活动中运用证据的规则。
A.行政执法B.仲裁C.监察D公证7.证据的证明力是指证据所具有的内在事实对案件事实的证明价值和证明作用。
以及人们通常所说的(bcd)。
A.科学性B.可信性C.可采性D.可靠性8.证据是与案件有关的一切事实,它可以是(abcd)的。
A.口头B.书面C.复制D.实物9.证据制度是诉讼制度的组成部分和重要内容之一,它与诉讼制度是(a)。
A.从属关系B.因果关系C.优势互补关系D.权利义务关系10.控诉式诉讼制度产生于(b)。
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资本主义社会D.社会主义社会11.纠问式诉讼制度的证据制度是(bc)。
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刑讯逼供C.口供主义D.自由心证12.混合式诉讼实行的是(a)诉讼制度。
A.诉讼双方权利对等B.刑讯逼供C.口供主义D.纠问式13.我国的诉讼制度是(a)的诉讼制度。
A.分权主义B.纠问式C.职权主义D.混合式14.审问主义主要盛行于(a)的一些国家。
A.欧洲大陆B.英美C.非洲D.亚洲15.研究证据学的方法,除了借鉴和创新的研究方法以外,还有(abcd)。
A.定性和定量的分析研究方法B.系统、全面研究的方法C.比较研究的方法D.实证研究的方法16.神示证据制度产生于(b)。
证据学
证据学论述:1.诉讼中使用的证据应具备哪些特征?(一)证据的关联性:指的是证据必须与需要证明的案件事实或争议事实具有一定的联系。
任何证据之间都有关联性。
例如,在杨乃武与小白菜涉嫌杀人案中,小白菜的母亲说;“杨乃武曾想纳其女儿为妾,但她没有同意”,从普通联系角度来看,这件事与杨乃武被控杀人也存在着联系。
(二)证据的客观性:指证据应该具有客观存在的属性。
例如,在杨案中,那些因小白菜美貌便猜测其有“风流韵事”的流言蜚语,就不具有诉讼证据的客观性。
(三)证据的合法性:在诉讼中使用的证据应该符合法律的规定:(1)证据的主体必须符合有关法律的规定(2)证据的形式必须符合有关法律的规定(3)证据的收集程序必须符合法律规定(4)证据的收集方法或是提取手段必须符合法律规定2.行政诉讼的证明对象(1)与被诉行政行为合法性和合理性有关的事实与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和合理性有关的事实有关抽象行政行为合法性的事实(2)行政赔偿构成要件的事实侵权行为是否由作为被告的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实施侵权行为是否是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的过程中实施侵权行为是否违法侵权行为是否给作为原告的受害人造成人身、财产权的损害侵权行为与损害之间是否具有直接的因果关系选择1.证人资格:(1)证人必须是亲身感知案件实施情况的人。
他可就他感知的情况作证(2)证人必须能够明辨是非,能正确表达意思2.与被害人陈述并列的证据种类: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与辩解当事人陈述包括:犯罪人供述,当事人陈述证据分类:言词与实务(表现形式)、原始与传来(是否来源于案件)、直接与间接(与案件的关联)、控诉与辩护(证明作用)、本证与反证在(双方当事人举证责任)。
证据学第十一讲(1)
二、司法认知的范围
1、司法认知范围的涵义 2、英美法系国家有关司法认知范围的理论 3、确定我国司法认知的设想 A.公众周知的事实。 B.裁判上显著事实。 C.职务上已知的事实。 D.自然科学定律。 E.国家机关公报的事实。 F.生效裁判、公证文书和行政行为确认的事实。 G.其他明显的、当事人不能提出合理争议的事 实。
证据学第十一讲
第十二章 推定和司法认知 第十三章 证据规则
第一节 推定
一、推定概述 1、推定的概念 推定是指由法律规定或者由法院按照经验法则,从已知的 前提事实推断未知的结果事实存在,并允许当事人举证推翻的 一种证据法则。推定的主要特征是: A.推定是法律所直接认可或间接允许的证明案件事实的 一种特殊规则。 B.推定应许可当事人提出反证推翻,因而与证明责任紧 密关联 C.推定既可依法律规定进行,又可按经验法则进行。 D.推定既须有前提事实,又须有推断事实,因而推定是 沟通二者关系的法律桥梁,倘若缺乏其一,则均不能构成推定。 E.不同的推定具有不同的法律效力。 2、推定的产生渊源和依据
第二节 司法认知
一、司法认知概述 1、司法认知的概念 司法认知是指法院在审理过程中以裁定的形式直接确认待定 事实的真实性,及时平息没有合理根据的争议,确保审理顺利 进行,从而提高诉讼效率的一种诉讼证明方式。司法认知可以 分为对事实的司法认知和对法律的司法认知。 2、司法认知的特征 A.司法认知的主体仅限于法院。 B.司法认知的客体是特定的事实。 司法认知的事实必须是明确的或者当事人没有合理争议的, 这是司法认知与推定的本质区别所在。 C.司法认知具有可反驳性。 3、司法认知的种类 4、司法认知的作用
*三、事实上的推定
1、事实推定的概念 事实上的推定,又称裁判上的推定或诉讼 上的推定,是指法律规定法院有权依据己知事 实,根据经验法则进行逻辑上的演绎,从而得 出待证事实是否存在及其真伪的结论。 2、事实推定的成立要件 3、事实推定的适用 民事诉讼中事实推定比较多,只有极少数适用 于刑事案件之中。
XXX】证据学-0020辅导答案
XXX】证据学-0020辅导答案C、可以填补证据不足的空缺D、可以推断出某些事实的存在参考答案:ABCD18.(5分)证据规则的作用包括( )。
A、保证证据的合法性和真实性B、规范执法行为C、保障公民的权利D、促进案件的公正审理参考答案:ABCD19.(5分)证据的排除原则包括( )。
A、违反法定程序原则B、违反证据规则原则C、违反公正原则D、违反证明责任原则参考答案:ABCD20.(5分)证据的鉴定方法包括( )。
A、物证鉴定B、书证鉴定C、证人鉴定D、鉴定人鉴定参考答案:ABCD21.(5分)证据的价值判断包括( )。
A、证据的真实性B、证据的充分性C、证据的重要性D、证据的合法性参考答案:ABCD证据学-0020XXX形成性测评系统课程代码:xxxxxxx 参考资料试卷总分:100判断题(共10题,共30分)1.司法认知会影响证明责任的分配。
参考答案:√2.逻辑方式是审查判断证据的方法之一。
参考答案:√3.我国三大诉讼的证明标准完全相同。
参考答案:×4.司法认知不允许当事人反驳。
参考答案:×5.传闻证据制度是对抗式审判制度得以实现的重要手段。
参考答案:√6.司法认知有利于诉讼证明的规范化。
参考答案:√7.证据规则可以规范执法行为。
参考答案:√8.证据的合法性审查有利于维护公民的人身、民主和财产权利。
参考答案:√9.生效的判决可以司法认知,但公证文书不可以。
参考答案:×10.审查判断证据时,要注意运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
参考答案:√单项选择题(共5题,共20分)11.根据推定有无基础事实,可以分为()。
A。
基础事实的推定和无基础事实的推定B。
直接推定和推论推定C。
可反驳的推定和不可反驳的推定D。
事实推定和法律推定参考答案:A12.司法认知的主体是()。
A。
法院B。
当事人C。
原告D。
被告参考答案:A13.承担证明责任的人提供证据对案件事实加以证明所要达到的程度称为()。
证据学期末复习1
民事诉讼的证明对象
行政诉讼的证明对象
(P229)
(P231)
第十章
证明责任
刑事诉讼中证明责任的承担及例外(P246)
民事诉讼中证明责任的承担及例外(P256)
行政诉讼中证明责任的承担(P257)
知识运用
第十一章
证明标准
我国诉讼法对证明标准的 规定(P268) 我国证明标准的特点
(P269---271)
第十二章
证据的审查、判断
了解有关知识,
帮助其他章节内容扎 实掌握
第十三章
推定的主要特征
推定和司法认知
(P305---306)
无罪推定的基本含义 (P315)
无罪推定原则及在我国刑事诉讼中的
确立(P315---316) 司法认知的范围
(P328)
第十四章
证据规则
证据规则的功能 (P366---368)
祝同学们:
考试顺利!
其实,世上最温暖的语言,“ 不是我爱你,而是在一起。” 所以懂得才是最美的相遇!只有彼此以诚相待,彼此尊重, 相互包容,相互懂得,才能走的更远。 相遇是缘,相守是爱。缘是多么的妙不可言,而懂得又是多么的难能可贵。否则就会错过一时,错过一世! 择一人深爱,陪一人到老。一路相扶相持,一路心手相牵,一路笑对风雨。在平凡的世界,不求爱的轰轰烈烈;不求誓 言多么美丽;唯愿简单的相处,真心地付出,平淡地相守,才不负最美的人生;不负善良的自己。 人海茫茫,不求人人都能刻骨铭心,但求对人对己问心无愧,无怨无悔足矣。大千世界,与万千人中遇见,只是相识的 开始,只有彼此真心付出,以心交心,以情换情,相知相惜,才能相伴美好的一生,一路同行。 然而,生活不仅是诗和远方,更要面对现实。如果曾经的拥有,不能天长地久,那么就要学会华丽地转身,学会忘记。 忘记该忘记的人,忘记该忘记的事儿,忘记苦乐年华的悲喜交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对于离开的人,不必折磨自己脆弱的生命,虚度了美好的朝夕;不必让心灵痛苦不堪, 弄丢了快乐的自己。擦汗眼泪,告诉自己,日子还得继续,谁都不是谁的唯一,相信最美的风景一直在路上。 人生,就是一场修行。你路过我,我忘记你;你有情,他无意。谁都希望在正确的时间遇见对的人,然而事与愿违时, 你越渴望的东西,也许越是无情无义地弃你而去。所以美好的愿望,就会像肥皂泡一样破灭,只能在错误的时间遇到错的人。 岁月匆匆像一阵风,有多少故事留下感动。愿曾经的相遇,无论是锦上添花,还是追悔莫及;无论是青涩年华的懵懂赏 识,还是成长岁月无法躲避的经历……愿曾经的过往,依然如花芬芳四溢,永远无悔岁月赐予的美好相遇。 其实,人生之路的每一段相遇,都是一笔财富,尤其亲情、友情和爱情。在漫长的旅途上,他们都会丰富你的生命,使 你的生命更充实,更真实;丰盈你的内心,使你的内心更慈悲,更善良。所以生活的美好,缘于一颗善良的心,愿我们都能 善待自己和他人。 一路走来,愿相亲相爱的人,相濡以沫,同甘共苦,百年好合。愿有情有意的人,不离不弃,相惜相守,共度人生的每 一个朝夕……直到老得哪也去不了,依然是彼此手心里的宝,感恩一路有你!第七章证 Nhomakorabea的收集和保全
证据学
一、物证
1.概念
据以查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物品和痕迹。
物证与物证的固定和保全 用来提取、固定和保全物证的相片、笔 录不是物证。其中,相片等如是在勘验过程 中拍摄的,应视为勘验笔录的组成部分,否 则,应视为物证的固定方法,作为物证使用 的仍是物证本身。
一、物证
2.证明力
特点 • 客观性 • 直观性 具体把握 • 把握外部特征 • 把握材料属性
《证据学》直播课堂 1 证据学》
主讲教师:叶甲生 主讲教师:
证据及相关概念
证据的种类
证据的分类
证据及相关概念
诉讼证据
是指审判人员、检察人员、 是指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等依照法定的程 序收集并审查核实,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根据。 序收集并审查核实,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根据。
证据材料:又称证据资料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和辩解 犯罪嫌疑人、
犯罪嫌疑人、被 甲、乙、丙三人犯有共同盗窃罪,在侦查过程中,甲 告人供述与辩解 供述了盗窃罪后,又揭发乙、丙参与了共同盗窃,乙 还在盗窃后实施了强奸行为、丙曾犯有诈骗罪,另外, 还揭发其友丁曾犯有抢劫罪。经查实,甲揭发乙的强 奸行为、丙的诈骗行为、丁的抢劫行为,甲都未参与。
(一)共同点 • 询问或讯问方法相同,均应个别进行 • 询问或讯问前均应出示证明文件,表明身份 • 均应告知权利和义务 • 对未成年人应有其父母或监护人在场,对盲、聋、 哑人,应有通晓手势的人参加,并在笔录记明 • 均应制作笔录
(二)不同点
1、方法:对证人、被害人及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当事人,采 、方法:对证人、被害人及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当事人,采 用询问方式,而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用讯问方式。 2、程序 • 主体有所差别。对证人、被害人及民事诉讼、行政诉讼 当事人进行询问的主体除公安、司法人员外,还可以是 律师;但律师不得讯问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 地点有所不同。询问证人与被害人的地点一致;询问当 事人的地点法律无明确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已羁 押的,应当在看守所内讯问,如未被羁押可以将其传唤 到其所在的市、县的指定地点或其住处进行讯问。
2010证据学作业辅导
2010证据学作业辅导证据学作业11、证据学研究对象包括哪些具体内容?(1)证据法及其证明规则。
作为证据学研究对象的证据规则分为两大类:诉讼证据规则和非诉讼证据规则。
证据规则都要由法律以一定方式明确规定,我国证据规则的内容散见于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等法律法规以及最高院和最高检有关证据的司法解释中。
(2)证据及其证据力和证明能力。
证据和证据力、证明力是三个密切相关的概念。
证据是与案件有关的一切事实。
所谓证据力,是指证据材料进入诉讼,作为定案根据的资格和条件。
所谓证明力,是指证据所具有的内在事实对案件事实的证明价值和证明作用。
,亦即人们通常说的可信性、可靠性和可采性。
研究证据学,其核心就是要紧紧抓住证据的证据力和证明力这两个关键内容,学懂弄通后,案件的事实就迎刃而解了。
(3)证据的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关系。
证据的内容是证据本身内在具有的证明能力,它具有客观实在性和关联性;证据的形式是证据在法律上所具有的外在表现方式和正当的获取手段。
两者具有对立统一的关系。
(4)证据制度及其传统文化背景。
证据学理论是与证据有关的司法和执法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是人类司法证明和“准司法证明”的智慧结晶。
人类的文化传统背景对证据制度的形成和发展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而它也是证据学的研究对象。
(5)证据制度和经济制度、诉讼制度的关系。
证据制度需要建立在一个相应的经济基础之上,经济的发达程度,决定证据的获得能力、侦查水平和社会进步程度;诉讼制度和证据制度都是属于一定历史范畴的东西,是历史的产物。
它们随着历史的演变而进化,呈现出不同的阶段性。
证据制度又是诉讼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与诉讼制度相适应的。
(6)收集、审查、判断和运用证据证明案件事实的经验及证据理论。
古今中外的司法、执法人员在证明活动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证据法学应当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研究这些证明活动的规律,并用研究成果来指导司法和执法等活动中的证明实践。
证据学资料(一)
证据学资料(一)案情:2003年辽宁省商人张某某突然死亡,周围的群众反映可能是他的妻子刘某与其奸夫占某合谋害死的,侦查机关在侦查过程中,收集到了以下证据材料:(1)刘某供认,为了同占某结婚,两人多次谋划杀死张某某,最终乘张某某熟睡的时候,占某用铁锄将其杀害。
(2)占某向侦查机关做了与刘某一样的供述,承认杀了张某某。
(3)刘某的公婆,即张某某的父母说,在张某某死的当天,他们不在家,听儿媳妇刘某说张某某是不小心摔倒死的。
(4)邻居张三、李四、王五共同证明,刘某与占某通奸已久,周围的人所共知,张某某的父母也有所耳闻,只是,他们一家老实,没有声张。
(5)从占某家里搜出来的铁锄上的血迹,经鉴定与死者张某某的血相吻合,其外形与死者的伤口也吻合。
请问:根据你所学的证据法的知识,上述5种证据分别是有罪证据还是无罪证据是间接证据还是直接证据是原始证据还是传来证据是言词证据还是实物证据(1)凡是能够证明犯罪嫌疑人有罪的证据就是有罪证据,凡是不能证明犯罪嫌疑人有罪的证据就是无罪证据。
按照证据的来源划分,凡是直接来源于案件事实,未经复制、转述的证据是原始证据,又称为第一手资料。
凡是间接来源于案件事实,经过复制、转述的证据,是传来证据,又称为第二手资料。
根据诉讼证据与案件主要事实之间的证明关系,学界将证据分为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
凡是能直接证明主要案件事实的证据,就是直接证据;凡是不能直接单独证明案件主要事实,而须与其他证据结合起来才能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据,就是间接证据。
根据证据的表现形式不同,可以将证据分为言词证据和实物证据。
凡是表现为人的陈述,即以言词作为表现形式的证据,是言词证据。
凡是表现为物品和痕迹和以其内容具有证据价值的书面文件,即以实物作为表现形式的证据,是实物证据。
(30分)(2)本案中,这五种证据材料分别是:有罪证据、直接证据、原始证据、言词证据;有罪证据、直接证据、原始证据、言词证据;无罪证据、直接证据、传来证据、言词证据;有罪证据、间接证据、原始证据、言词证据;有罪证据、间接证据、原始证据、实物证据。
《证据学》第六~十章的教学辅导重点内容提示第六章证据的分类
《证据学》第六~十章的教学辅导一、重点内容提示第六章证据的分类本章要求学生能够掌握证据种类的概念和意义以及证据的不同分类。
重点在于证据分类和证据种类的区别,并借此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两者;其次在于原始证据和传来证据的区别;再次在于传来证据和间接证据的运用;最后为各种证据的概念。
可以通过证据分类和证据种类的区别,化解学生的对两者的模糊认识,以免混淆。
在证据的运用方面,传来证据和间接证据的运用难度要大于原始证据和直接证据的运用,对于传来证据的运用,必须要坚持a、传来证据具有证明力;b、传来证据在特定情况下,可以作为定案的根据;c、运用传来证据定案,必须要严格遵守相应的规则,这是由传来证据的特性所决定的。
对于间接证据的运用,必须要注意a、每个间接证据必须真是可靠;b、每个间接证据所证明的事实有可能存在或然性,但各个间接证据间必须能够形成相互印证,形成完整的证据链条;c、所有间接证据结合只能得出一个结论,不能出现或然性的结果,而且还要注意不同诉讼对此的不同要求。
第七章证据的收集和保全第一节证据的收集1、收集证据的概念2、收集证据的原则A、必须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和权限进行;B、收集证据必须依靠群众;C、司法人员收集证据和当事人举证相结合。
3、收集证据的要求A、必须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收集证据;其中包括法律对收集证据的行为规范、法律在质量上的要求和法律对证据审查、运用等方面的规定B、必须主动、及时;C、必须客观、全面;D、必须深入、细致;E、必须依靠群众;F、必须充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G、要抓住本质,分清主次,并要注意保密。
第二节证据开示和举证时限1、刑事证据开示制度(1)刑事证据开示制度的概念和意义(2)英美法系的证据开示制度(3)构建刑事证据开示制度的原则以及我国刑事证据开示制度的完善对于我国刑事案件的证据开示方式,应结合我国实际,秉承追求效率、维护法官中立予以确定。
司法实践中,证据交换一般在庭审前,由公诉方和辩护方自行进行,法官不参与。
证据学期末复习指导
《证据法学》期末复习指导第一章证据法学概述•一名词解释1.证据力2.证明力3.证据第二章证据制度的历史沿革一、名词解释1、神示证据制度2、法定证据制度3、自由心证证据制度二、问答题自由心证证据制度产生的历史背景及评价?第三章证据法的原则一、问答题1、证据法的原则有哪些?第四章证据的概念和意义一、问答试述诉讼证据的基本特征有哪些?第五章证据的种类一、名词解释1、物证2、书证3、鉴定结论二、问答题1、自认的构成要件。
第六章证据的分类一、名词解释1、原始证据2、传来证据3、本证4、反证5、言词证据6、实物证据第七章证据的收集和保全一、名词解释1、证据收集2、证据保全第八章证明概述一、名词解释1、证明第九章证明对象一、名词解释证明对象二、问答题1、我国民事诉讼证明对象。
2、免证的事实有哪些?第十章证明责任一、名词解释1、证明责任二、问答题1、我国民事举证责任倒置第十一章证明标准一、名词解释1、证明标准二、问答题1、我国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及其评价第十二章证据的审查、判断一、名词解释证据审查第十三章推定和司法认知一、名词解释1、推定第十四章证据规则一、名词解释1、证据规则2、传闻证据规则期末复习指导练习参考答案第一章证据法学概述1.证据力:指证据材料进入诉讼,作为定案根据的资格和条件,特别是法律所规定的程序条件和合法形式。
2.证明力:指证据所具有的内在事实对案件事实的证明价值和证明作用。
3.证据:是与案件有关的一切事实,它可以是口头的,也可以是书面的;可以是实物,也可以是复制的。
第二章证据制度的历史沿革一、名词解释神示证据制度,也称神明裁判或神证。
就是“借助”神灵帮助裁断案情,并且用一定方式把神灵的旨意表现出来,根据神意的启示来判断诉讼中的是非曲直的一种证据制度。
“神证”的方法通常包括“神誓法”或“神判法”法定证据制度,有称形式证据制度,是指法律根据各种证据的不同形式i,对其证明力的大小以及如何审查判断和运用预先明文规定,法官审理案件必须据此作出判决,而不得自由评断和取舍的一种证据制度。
证据学重点
证据学第十一章~十四章教学辅导一、重点内容提示第十一章证明标准本章的重点为证明标准的概念意义、我国三大诉讼的证明标准实行多元化的意义以及我国证明标准的适用第一节证明标准的概念、意义一、证明标准的概念、意义1、证明标准的概念通过证明标准和证明责任之间的关系来理解证明标准的概念2、证明标准的意义二、证明标准的理论概括与争论1、客观真实说2、主观真实说3、法律真实说三、外国立法中的证明标准1、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英美法系的标准为排除合理疑心大陆法系的标准为高度的盖然性2、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为盖然性的优势第二节我国诉讼中的证明标准一、我国三大诉讼法对证明标准的规定二、我国证明标准的特点1、一元化证明标准和多元化证明标准2、实行多元化证明标准的理由3、多元化证明标准的具体内容刑事诉讼: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民事诉讼:明显优势证据标准行政诉讼:应介于刑事诉讼和民事诉讼之间,或接近刑事诉讼单就刑事诉讼而言,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标准也不应一概于刑事诉讼的全部阶段,而是应根据刑事诉讼中各个不同阶段的特点,确定不同的证明标准。
比方,批准逮捕的证明标准与审判阶段的证明标准就应有所差异,前者应当较低,而审判阶段的标准应为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
另外,不同案件也应视案件情节和罪名,根据国家的刑事政策的需要,在证明标准上有所区别。
三、我国证明标准的适用1、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理解与适用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内容A、据以定案的证据均已查证属实B、案件事实均有必要的证据予以证明C、证据之间、证据与案件事实之间的矛盾得到合理的排除D、对案件事实的证明结论是惟一的,排除了其他的可能性以上四点必须同时具备,才能认为是到达了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标准。
2、程序法事实的证明标准第十二章证据的审查、判断本章的重点为证据审查、判断的标准、核心和方法第一节证据审查、判断的概念和意义一、证据审查、判断的概念1、证据的审查、判断的目的在于确定证据力和证明力以及证明力的大小2、证据的审查、判断与运用是司法人员为履行责任而运用职权进行的一项重要诉讼活动3、证据的审查、判断也是司法人员的一种思维活动,是司法人员通过科学的分析、鉴别和判断而完成的,要遵守认识论和程序公正的基本原理4、证据审查、判断的依据是法律的规定,同时应遵循法官职业道德,运用逻辑推理和日常生活经验二、证据审查、判断与案件的证明标准1、个别证据审查、判断的标准必须要从证据的客观性、真实性和合法性方面来对每个证据进行审查。
证据学(1)
• 文化背景的影响
• • 西方 推崇罪刑法定
推崇严格的司法程序 重视审判中的技巧和运用
中国传统
传统的人治理念 轻程序重结果 重视理论研究
经济制度
证据制度 反
决 定 诉讼制度 作 用
• 证据制度和经济制度 • 证据制度与诉讼制度的关系
诉讼制度决定证据制度 证据制度反作用于诉讼制度
控诉式诉讼模式 纠问式诉讼模式 混合式诉讼模式 分权主义诉讼模式
• 证据:与案件有关的一切事实 • 证据力:证据材料进入诉讼,作为定案 根据的资格和条件,特别是法律所规定 的程序条件和合法形式。 • 证明力:证据所具有的内在事实对案件 事实的证明价值和证明作用,即可信性、
可靠性和可采性
• 证据的内容是证据本身内在具有的证 明能力,具有客观实在性和关联性 • 证据的形式是证据在法律上所具有的 外在表现形式和正当的获取手段 • 难 证据材料内容真实,取证方式违法 • 题 合法取得的证据,内容不真实
• • • • •
证据法及证明规则 证据及其证据力证明力 证据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关系 证据制度和经济制度、诉讼制度 收集、审查、判断和运用证据证明案 件事实的经验及证据资料
证据学教案
教学重点:诉讼证据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教学要求:1、了解与证据概念相关的几个概念以及证
据的意义临;2、掌握诉讼证据的三个基本特征。
第四章 证据的种类
教学内容:一、物证;二、书证;三、证人证言;
四、被害人的陈述;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 供述和辩解;六、当事人的陈述;七、鉴定结论; 八、勘验检查笔录及现场笔录;九、视听资料;
2、证人证言:是指知道案情的人向办案人员陈述。 也就是证人所讲的话,其讲话内容必须是与案体 有关的事实。我目击或有别人转告,但不是道听 图说。证人与案件无直接利害关系,一般具有客 观性。
3、被还人陈述和当事人陈述:
无论是刑事诉讼的一方当事人,还是民事双 方 当事人,因与案件都有直接利害关系,其陈 述均可能具有二重性。
下面请看案例:
一、个体户万明山于2002年2月25日向某公司贸易货栈 借款四万元,同年3月30日归还32597.41万元,对尚欠 的7402。59元出具欠条交给货栈。2001年11月货栈以 万明山出具欠条为证据,诉请法院判令万明山还欠。在 诉讼中,万出示存贸易货栈处的欠条原件为证据,称欠 款已经还清。对此,货栈辩称:在起诉前,由公司丁主 任从货栈取出原件交孙律师去复印。孙律师复印后将原 件与复印件交丁主任带回,由于不慎将此件遗失,此件 如何到被告手中我们不得而知。万明山则称:此欠款是
证
证据法及证明规则
据
证据力和证明力
学
的
内容和形式的一致性
研
究
证据制度及文化背景
对 象
证据制度与诉讼制度关系
运用证据的理论
借鉴、创新方法
证
据 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学
的 研
系统、全面方法
证据学第一讲
练习题
1.无论是( ),在诉讼证据制度上都采用 自由心证原则。 A.职权主义还是当事人主义 B.控诉式诉讼与神示证据制度 C.大陆法系还是英美法系 D.控诉式诉讼还是混合式诉讼
2.自由心证理论主要内容有( ) A.法官的理性和良心 B.心证达到确信的程度 C.盖然性优势 D.自由判断
分析
证据力又称证据能力,是证据材料在法律上可作为定案根据的资格和条 件。 证明力是证据对案件事实的证明价值和证明作用,它是证据本身固有的 内在的证明能力。 证据力和证明力的关系:证据力是证据必须具有的形式要件,证明力是 证据必须具有的内容和实质要件。证据材料,只有同时具备证据力和证明力, 才能被采纳为定案根据。 此案发生在1998年,根据当时的司法解释“未经对方同意私自录制其谈 话取得的资料不能作为证据使用”,因而该录音带由于收集程序不合法,不 具备证据力。但该录音带真实再现了当时家具店向王某承诺“家具为实木” 的情况,具有真实性,而且与本案争议事实有密切关系,因而该录音带是有 证明力的。 但如果本案发生在2002年4月1日之后,则该录音带具备证据力。因为最 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68条规定“以侵害他人合法 权益或者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的方法取得的证据,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 依据。”由于此案中,王某的偷录行为并没有侵害他人的合法权益,也没有 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因而具备证据力。加之该材料具备证明力,所以该录 音带可以采纳为证据。
六月十七日,辛普森的律师准备陪同辛普森回 警察局时,发现本来在楼上休息的辛普森已不知去 向。随后全国观众在电视上看见了难忘的镜头:天 上直升机队,地上巡逻车对全面出动,几小时终于 发现辛普森的白色小车。几十辆警车在洛杉矶公路 上展开飞车追逐。最后辛普森被逮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证据学》课程第一次教学辅导第一章绪论第一章需要了解掌握哪些内容?一、了解:1、证据制度及其传统文化背景证据法律制度是一个国家各种法律法规中与证据有关的规定和规则的总称,是国家法律制度的组成部分,其内容和特征必然要受国家法律制度乃至政治制度的影响。
证据属于历史范畴,证据是伴随着诉讼活动发展而来的。
证据的发展不是孤立地独自形成,它不可避免地根植于特定国家的法律文化和社会意识形态之中。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不同国家曾经建立了不同类型的证据制度。
传统文化背景在证据制度的形成和运用中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
就我国的文明史而言,法律为君主所控制;法官崇尚儒术,实行人治;民众信奉鬼神,少有反抗意识。
两千年封建文化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国法律的内涵。
封建社会的证据背景,虽然略有进步,但受制于惯有的文化背景,其本质没有实质的变化,由此造成证据背景的诸多特征。
如重刑轻民、口供至上、重情轻法、主观擅断等。
与我国显著不同的欧洲社会,构筑了与自身文化相融合的证据体系。
其证据特点表现在:首先,西方推崇罪刑法定,这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的人治理念是不相融的;其次,西方推崇严格的司法程序,而中国的传统是轻程序,重结果;第三,西方重视审判中的技巧和运用,轻视证据理论的研究。
我们从东西方的证据文化的区别中可以直接看到这种影响的存在。
2、证据制度和经济制度、诉讼制度的关系(1)证据制度和经济制度的关系证据制度与经济制度分关系是密不可分的。
证据制度需要建立在一个相应的经济基础之上,经济的发达程度,决定证据的获得能力、侦查水平和社会进步程度;经济的发达程度,决定国家对司法资源的投人多寡,进而对诉讼效率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纵观人类社会历史,经济制度的进步,必然会带来诉讼制度乃至证据制度的发展。
这是证据制度发展的一个必然规律。
当然,证据制度对经济制度也有反作用。
证据制度对于稳定社会关系、保证国家安定,也具有重要作用,并间接地为经济的发展服务。
(2)证据制度与诉讼制度的关系证据制度与诉讼制度的关系是从属关系,即有什么样的诉讼制度就有什么样的证据制度。
诉讼制度决定证据制度。
当然证据制度并不是完全被动和消极的,它可以影响并反作用于诉讼制度。
总之,二者密切联系,不能截然分开。
A.控诉式诉讼制度与神示证据制度的关系。
B.纠问式诉讼与法定证据制度的关系。
C.混合式诉讼与自由心证的关系。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后,建立了混合式的诉讼制度。
按其法系之不同,各国的诉讼制度又有所区别,但一般分为当事人主义和职权主义两类。
当事人主义主要盛行于英美法系国家。
职权主义,又称审问主义,主要盛行于欧洲大陆的一些国家。
无论是职权主义还是当事人主义,在诉讼证据上都采用自由心证原则,凭法官的良心、理性判断而采用证据。
D.新中国社会主义类型的诉讼制度与证据制度的关系。
我国的诉讼制度是分权主义的诉讼制度。
我国证据制度所坚持的客观真实的原则,是证据制度的基本原则。
这种客观真实的证据制度,要求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要求查明案件事实真相,以便正确地据实处理。
我国的证据制度为充分确实的证据制度。
案件对证据的具体要求,在质上就是要求确实可靠,在量上就是要求全面细致、充分。
、领会:1、证据的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关系证据的内容是证据本身内在具有的证明能力,它具有客观实在性和关联性;证据的形式是证据在法律上所具有的外在表现方式和正当的获取手段。
证据的内容和形式具有对立统一的关系。
它们的对立体现在各自表现的内容不同;它们的统一表现于具有共同的目标 -----------------------------------------查明案件的真实。
二者的一致,这当然是最理想的现实要求,但在司法实践中常常难以统一,主要是因为理论与实际结合上存在两个难以解决的问题:(1)证据材料内容真实,取证方式违法。
(2)合法获取的证据,经实践证明有少数不具有真实性的内容,没有证据力,但.以合法的证据形式进人诉讼程序。
2、收集、审查判断和运用证据证明案件的经验及其规律总结出收集、审查、判断和运用证据证明案件的规律性,形成经验性认识,对于指导实践十分有益。
证明规律包含多方面和多层次。
其中,既包括运用证据证明案件事实的一般规律,也包括司法、执法。
仲裁、公证、监察等活动中证明相关事实的特殊规律;既包括收集证据、保管证据、审查证据和运用证据等专项工作的规律,也包括收集和使用人证。
物证、书证等具体证据的规律等。
古今中外的司法、执法人员在上述证明活动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证据法学应当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研究这些证明活动的规律,并用研究成果来指导司法和执法等活动中的证明实践。
3、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证据学体系的区别证据学的体系就是将证据学的研究对象具体化之后,按照一定相互关系和内在联系进行研究和阐述的科学系统,简言之,就是证据学的组织结构。
英美法系国家的证据学具有注重实用性的特点。
而大陆法系国家一般都没有制定统一单立的证据法典,所以其证据学的内容往往也包括在诉讼法等相关的法学体系之中,但是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三、掌握:1、证据规则的分类在各种法律事务中运用证据证明案件事实或者其他相关事实,都必须遵守一定的规则。
毫无规则的证明是根本不存在的。
作为证据学研究对象的证据规则可以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诉讼证据规则, 另一类是非诉讼证据规则。
前者包括刑事诉讼、民事诉讼、行政诉讼。
后者包括各种行政执法、仲裁、公证、监察等活动中运用证据的规则。
证据规则都要由法律以一定方式明确规定,因此,在不同国家的法律制度中,证据规则的内容往往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证据规则包括采用证据的规则, 排除证据的规则, 举证和质证的规则、证据价值的规则等。
2、证据、证据力和证明力的概念证据和证据力、证明力是三个密切相关的概念。
证据是与案件有关的一切事实,它可以是口头的,也可以是书面的;可以是实物,也可以是复制的。
所谓证据力,是指证据材料进人诉讼,作为定案根据的资格和条件,特别是法律所规定的程序条件和合法形式。
所以只有具备证据合法性条件的证据,才能具有证据力,不是所有的证据材料都具有的。
不过这些证据材料一旦经过查证属实,收集程序合法,即可作为定案根据的证据,它就具有证据力,能证明案件中的某一问题,即有关案件事实。
因此,由证据材料到证据需要经过对证据材料的识别过程和对其证据力的把握过程。
所谓证据的证明力,是指证据所具有的内在事实对案件事实的证明价值和证明作用。
亦即人们通常说的可信性、可靠性和可采性。
它是证据所具有的内在的、本质的属性,与证据的真实性和关联性有紧密的关系。
两者的关系是,证据力是证据所必须具有的形式要件,证明力是证据所必须具有的内容和实质要件。
所有的证据材料,只有形式合法,内容具有对案件事实的证明价值,才能被采纳为定案依据。
第二章证据制度的历史沿革第二章需要了解掌握哪些内容?一、了解:1、神示证据制度产生的历史原因神示证据制度产生的原因:一是在政治上实行神权统治;二是因为全民族的科学文化落后,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缺乏战胜自然的力量。
在奴隶社会时期,受到低下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人类的科学意识还不可能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产生,人类的思维难以实现对事物本质的认识。
由于面临严酷的自然环境和遇到当时社会难以解释的问题时,人们通常认为神是主宰一切的,并能察知一切,因而是不可欺骗的。
所以,在诉讼中产生难以辨明的是非问题,就靠神灵来判断。
在当时,掌握国家政权的统治者不但置自身为神的崇拜者,同时巧妙地利用人们的愚昧无知和宗教迷信,用这种证据制度来断狱决讼,以达到维护和巩固自己统治地位的目的。
2、法定证据制度产生的历史条件法定证据制度的出现是人类文化科学的发展对司法经验总结的结果;同时又是和当时的政治斗争形势联系在一起的,是中央集权君主制的产物。
欧洲的历史进人封建君主专制时期之后,一种新的适应当时政治需要的证据制度,即法定证据制度(又称为形式证据制度)取代了神示证据制度。
在16世纪至18世纪之间,法定证据制度发展到了全盛时期,其影响一直延续到19世纪中叶。
当时,欧洲大陆法系各国的法典中,普遍规定了这种证据制度,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法典有1 5 3 2年的《加洛林纳法典》、1 8 5 3年的《奥地利刑事诉讼法》以及1 8 5 7年的《俄罗斯帝国法规全书》等。
二、领会:1、神示证据制度的概念神示证据制度产生于奴隶社会时期,是证据制度发展史上最原始的一种证据制度。
神示证据制度也称神明裁判或神证。
就是用一定形式邀请神灵帮助裁断案情,并且用一定方式把神灵的旨意表现出来,根据神意的启示来判断诉讼中的是非曲直的一种证据制度。
神示证据制度在不同的国家有所不同。
有的国家的神示证据制度中仍然有神明裁判的存在;有的国家神明裁判则消失得较早。
2、我国古代证据法律制度(1)奴隶制时期的证据制度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的产生,原始公社解体,产生了奴隶制国家。
在奴隶制国家,占据统治地位的是奴隶主阶级。
为了维护其经济利益和政治特权,制定了作为统治阶级工具的法律。
证据制度成为奴隶制法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奴隶制时期的证据制度总的说来民刑不分,具体特点有:A.法官认定案件,主要依据审判经验的总结。
B.神示证据制度消失的较早。
C.除注重采用当事人的证词以外,还重视其他证据的使用。
(2)封建王朝时期的证据制度我国封建王朝的诉讼程序,同样是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不分,具有纠问式诉讼的特点。
司法官吏审判案件,除个别特殊情形外,必须取得被告人的口供;如果被告人不招供,就可以进行拷讯,逼其招认。
所以,有关讯囚和刑讯的规定,构成了封建王朝证据制度的主要内容。
应该讲,封建王朝时期的证据制度其更具有纠问式诉讼的明显特征。
A坚持口供至上的原则,定罪必须取得被告人认罪的供词。
B.审讯时可以依法刑讯。
C.诬告者反坐,伪证者罚。
D.疑罪唯轻兼从赎,实行有罪推定。
E.重视勘验检查。
F.据众证定罪的制度。
J.继承和发展了“以五声听狱讼,求民情”的主观臆断的审判方法。
三、掌握:1、法定证据制度的概念和特点法定证据制度,又称为形式证据制度,是法律根据证据的不同形式,预先规定了各种证据的证明力和判断证据的规则,法官必须据此作出判决的一种证据制度。
在这种证据制度中,法官无权按照自己的见解自由地判断证据,而只能机械地适用法律有关证据证明力和判断规则的规定,并据此认定案情,天书考虑案件的真实情况。
直至18世纪,有关法定证据制度的积极理论认为当刑事案件具备了法律规定的完全或完善的证据时,无论法官个人对案件的看法如何,都必须做出有罪的判决;在18世纪后期,有关法定证据制度的消极理论认为,当缺乏法律规定的证据时,即使法官认为被告人有罪,也不得做出有罪的判决。
其特点是:第一,刑讯逼供是法定证据制度的基本证明方法,是获取证据的合法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