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2007年白糖走势回顾与展望

合集下载

2006—2007年白糖走势回顾与展望

2006—2007年白糖走势回顾与展望

2006—2007年白糖走势回顾与展望一、2006年白糖走势回顾:今年对于我国食糖市场来说是有着深远意义的一年,2006年1月6日国内白糖期货在郑州商品交易所上市交易,一年来无论是在成交、参与情况或是价格发现功能上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回头来看本年度国内食糖价格走势主要可分为三个阶段:1、快速上涨阶段2、漫长阴跌阶段3、宽幅盘整阶段。

1.1、快速上涨阶段:1月6日白糖上市起到2月6日在这整一个月期间,由于新年的到来以及本年初开榨时间后推使得原本就供应偏紧的现货市场短期供应量进一步减少,加之国际原糖期货市场节节攀升不断冲高,使得国内白糖期价在短短的一个月内由4700元/吨上涨到6200元/吨,涨幅达30%之多。

1.2、漫长阴跌阶段:然而就在人们做多气势高胀,人人呐喊上看8000元/吨的时候,国家的宏观调控再度起到了主导性作用,国家决定:在本年内将继续追加抛售储备糖数量多达100万吨以上,以减缓国内食糖供应紧张的局面。

在国家的大力调控下以及国际原糖价格回落双重影响下郑交所期糖主力合约在6200元/吨以上稍做停留变转头向下。

随后国际原糖期货市场更是在新榨季国际主要产糖国巴西、印度、美国、泰国、墨西哥、澳大利亚等国纷纷传来预计种植面积增加、产量也会有大幅提高的实质性变化中而踏上了慢慢熊路。

在大环境改变的同时我国由于年初糖价的大幅上涨使得蔗农获利丰厚,本年度更是加大了种植面积。

随着代替品挤占食糖市场的分额不断增加的同时敏锐的投资者便开始在期货市场上大量建立空头头寸,随着时间的流逝基本面的转变期糖价格跌破了现货价,并继续着下跌的趋势,然而在预期转变为现实越来越明显时更多的交易者加入了空头的行列,价格也跌到3200元/吨的年内最低点。

1.3、宽幅盘整阶段随着价格的回落代替品的用量随之减少、消费旺季的到来以及国家拍卖的古巴糖到港的推迟短期内国内食糖供应再度出现短期内紧张的局面,价格得以止跌反弹但由于漫长的熊市使得人们一时还没缓过神儿来,随后在国内主产区广西天气出现严重的干旱以及期末库存大幅减少的刺激下终于使得人们鼓足勇气大量买进,但基本面的偏空始终笼罩着整个糖市主力合约在价格反弹至4000元/吨附近的整数关口以及代替品使用的分水岭时价格又迅速回落之后宽幅度震荡整理。

白糖历史

白糖历史

糖业联动销售演变中国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

中国糖业也伴随这样的进程变化着,目前糖业产销体系的核心:价格联动。

中国糖业市场化具有指标意义的价格起始:1460元左右/吨。

大约在1995年前后。

该记录的原因复杂。

1995年-1998年:当年中国市场双轨制,加诸各复杂因素,比如当时糖厂全部为国有,而销售市场已经打开,等等。

糖业领域在生产方面出现巨大问题:白条拖欠。

此时,国家政府部门与相关方做了种种努力试图理顺农民,糖厂与销售市场之间的关系。

糖业生产也发生了转移,广东福建等生产开始萎缩,广西与新疆开始崭露头角。

期间各重要生产区域及销售区域,借助国外经验,建立远期交易市场。

1998年,国家下令一级白糖价格:3300元/吨《出厂价》。

市场实践的结果该榨季白糖价格最后以1600元左右收场。

正式表明由国家定价系统的崩溃。

1998-2003年,糖业系统发生深刻变化,传统销售渠道几乎消失殆尽,糖厂引入外资及民营资本。

到此阶段,糖的销售基本遵循了,买断,卖出为主的商业模式,同时有一定的赊销与长协议。

但因为该产品国际市场的剧烈波动及产销的不均衡:生产区域集中,季节生产全年销售等特点,无数的公司参与,退出。

长协议也证明无法适应白糖的价格波动。

联动产生:为联合对抗风险,此时由中糖系《原国家糖酒商业公司》与国内重要白糖生产集团基于国内:广西白糖网与昆明糖网《2个网在国家支持下,建立了电子白糖远期交易》公布的价格,建立了产销联动销售模式:由中糖旗下北京,天津,廊坊3公司为主,加入上海糖酒集团,《该4家公司占据了国内大约3成左右销售市场》与广西的南宁糖业,东亚糖业等签订白糖联动合同:即发货至销售区域,销售价格以销售区域出库日当日决定。

价格参考即时销售区域与产区价格及白糖从产区至销售区域运输时间内的价格波动平均价格沟通决定。

该方式对中国糖业产生了深远影响,对国内糖业的生产,销售,资本市场带来了革命性变化。

2006年,郑州商品交易推出白糖商品期货。

2006年粮食价格回顾及2007年走势预测

2006年粮食价格回顾及2007年走势预测
518 、 .% 。减 产 03 %; 费量 为 72 吨 , . 4 消 . 6亿 增
加 35 % 。 . 5
谷 市场 供需 基 本平 衡 。2 0 0 6年 中国玉 米 产量 为 11 .4亿
维普资讯
朱险峰 :0 6年粮食价格 回顾及 2 0 20 0 7年走势预 测
价格 略升 , 米 价格上 涨 了 l. 。 玉 1% 4
价 格水 平 总体将 延 续 2 0 0 6年 的上 涨势 头 。从具 体 品种
看. 小麦 产量 下降 , 玉米需 求 增长 迅速 , 价格 会 继续 出现 大 幅度 上 涨 ; 米产 需 基 本平 衡 , 格 基本 稳 定 。2 0 大 价 07
1 . 国际 市场粮 食 价格 涨 幅较 大 ,是 带 动 国 内粮 食价 4
格 上 涨 的 重 要 因 素
目前 , 中国 粮食 市 场 中玉 米 出 口多 , 小麦 有 进 有 而
维普资讯
朱 险峰
( 国家发 改委 价格 监测 中心 , 京 10 3 ) 北 0 87
20 0 6年 , 国粮 食 获得 丰 收 , 食 价格 继 续保 持 稳 全 粮
中 小 幅 上 涨 的 局 面 ,2月 底 稻 谷 、 米 、 麦 、 豆 价 格 1 玉 小 大

从具 体 品种 看 , 走势 不 一 样 : 麦 价 格 连 续 走低 后 , l 小 l一 1 2月份 出现 较 大上 涨 :稻 谷 价 格保 持 稳 中小 幅 上涨 的 趋势 , 年底 涨 幅也不 是很 大 ; 米 则连 续保 持 旺盛 走 势 , 玉
比 20 0 5年 水 平 涨 幅 最 大 ; 豆 价 格 波 动 中 略 有 下 降 。 大 从
些优 质 品种还 存在 一定 需求 外 , 口量 很小 。全 国稻 进

我国食糖价格波动周期性研究

我国食糖价格波动周期性研究

我国白糖期货价格波动规律研究良茂期货 王海峰我国是重要的食糖生产国和消费国,糖料种植在农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近年来我国食糖产、销量都在1000万吨以上,仅次于巴西、印度,居世界第三位。

我国食糖的市场化程度很高,国家宏观调控主要依靠国家储备,市场在价格形成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我国白糖期货2006年初在郑州商品交易所上市,交易时间不长,因此期货价格数据偏少,不利于进行价格波动研究。

但是我们发现白糖期价与现货价格有着良好的参照性,二者波动方向一致,波动幅度相当(见图1),而现货市场有较长的交易历史,故本文利用白糖现货价格代替期货价格来研究价格波动规律。

图1 白糖期现价格对比2500300035004000450050005500600065002006年1月6日2006年3月6日2006年5月6日2006年7月6日2006年9月6日2006年11月6日2007年1月6日2007年3月6日2007年5月6日2007年7月6日2007年9月6日2007年11月6日2008年1月6日2008年3月6日2008年5月6日2008年7月6日单位:元/吨南宁现货糖价郑糖指数回顾历史,我国白糖市场价格波动频繁,波动幅度较大,多年来在年度间和季节间都表现出较强的周期性特征。

一、年度波动规律总体上看,年度间价格波动周期比较明显且相对稳定,每次涨跌持续大约2~3年(见图2),这与甘蔗生产一年种植、三年收获的特点有一定关系。

每次波动都反映了市场价格与食糖产量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表现为价格与食糖产量互为反向涨跌,“增产熊市,减产牛市”,价格随着产量增减波动剧烈,价格产量弹性较大。

从上图可以看出2001年至2003年间,白糖产量上升400多万吨,同期白糖价格大幅度下跌;此后2004、2005年的两年间白糖产量有所下降,2005年糖价暴涨至历史高点;2006、2007、2008年白糖产量连续三年大幅度增长,特别是07年和08年增长幅度很大,这导致糖价从2005年5200元/吨的历史高点一路滑落到当前2900元/吨的水平,跌破了糖厂的生产成本。

我国白糖期货市场发展现状及前景

我国白糖期货市场发展现状及前景

我国白糖期货市场发展现状及前景一、白糖期货产生的背景白糖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宗商品,在农产品中仅次于粮食、油料和棉花,居第四位,近年来年产销量都接近或超过1000万吨,位居世界第三。

"然而国际食糖价格定价权却一直掌握在纽约NYBOT原糖期货市场和伦敦LIFFE白糖期货市场两大市场的手中。

并且历年来由于没有期货市场作为套期保值以及价格引导的工具,使得白糖价格波动剧烈,此时白糖期货的上市呼之欲出,2005年,我国期货市场已经初具规模,“发现价格”和“规避风险”的基本功能发挥良好,这为白糖期货上市创造了良好的客观条件。

且一旦白糖期货上市,对于我国谋求食糖的国际话语权和定价权都具有深远意义。

于是经过长期细致的准备,2006年1月6日白糖期货正式在郑州商品交易所挂盘上市,并开始了对现货定价指导的不断摸索进程。

期盼已久的白糖期货,上市第一年便走出了令人刮目相看的行情。

白糖期货自2006年初上市以来,交易活跃,成为期货市场的精品,对完善白糖市场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二、白糖产业的相关知识食糖是天然甜味剂,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同时也是饮料、糖果、糕点等含糖食品和制药工业中不可或缺的原料。

食糖的种类很多,可以分为原糖、白砂糖、绵白糖、冰糖、赤砂糖、土红糖等。

白砂糖、绵白糖俗称白糖。

一级及以上等级的白砂糖占我国食糖生产总量的90%以上。

我国白糖产区分布图中国有18个省区产糖,主产糖区集中在中国的南部、西南部和北部、西北部,沿中国边境地区分布。

甘蔗糖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云南、海南及邻近省区;甜菜糖主要分布在黑龙江、新疆、内蒙古及邻近省区。

中国糖业生产中,甘蔗糖占90%,甜菜糖占10%。

三、白糖期货的现状2006年1月6日,白糖期货在郑州商品交易所上市交易。

上市4年来,白糖期货交易制度逐步完善,市场快速发展,整体运行理性、稳定。

各类涉糖企业通过期货市场套期保值,稳定了生产经营,保障了糖料种植安全。

同时,白糖期货市场也为涉糖现货企业探索更有效的贸易方式创造了条件。

中国白糖行业发展现状

中国白糖行业发展现状

中国白糖行业发展现状自1990年以来,中国口糖消费经历了快速发展期与稳定期两个阶段:1990-2007年间口糖消费受到经济发展与人口增长的拉动快速提升,山1990年745. 1万吨增长到1350万吨,增长81. 18%,年复合增长达到3. 36%; 2008年后由于经济发展疲软等原因,白糖消费稳定在1400-1600万吨左右.2008年后国内白糖消费趋于稳定(单位:万吨)国内糖供给端变化弹性远大于需求端国内糖供给主要由国内自产、进口以及走私三部分组成,由于走私难以量化,一般不做讨论.根据农业农村部供需报告,2017/2018榨季预计国内糖自产1068万吨,进口糖320万吨,合讣占国内糖消费量90%以上.中国自产糖主要有甘蔗糖和甜菜糖两类,甘蔗主要种植于广西、云南、广东,甜菜主要种植在新媼、内蒙古等地.2017/2018榨季国内糖产量1068万吨中,925万吨左右为甘蔗糖,占比达87%.由于甘蔗宿根可连续生长三年等原因,国内糖产量呈现“三年增,三年减”的周期性特征.訂前中国食糖进口实行“配额内+配额外”管理,配额内进口数量为194.5万吨,征收15%关税;配额外进口要申报审批,征90%关税. 相比于发达国家122%的进口关税以及发展中国家55%>欠发达国家167%的关税, 中国白糖关税水平较低.国内糖产量呈现三年增、三年减周期历年国内糖进口数量及增速逋口伐—yay国际糖价与全球产需差成显著负相关关系,具体表现为:全球产需趋紧或者出现缺口,国际糖价上涨;产需过剩,国际糖价下跌.全球糖价涨跌通过进口传导至国内,从而引发内糖价格变动.全球糖均价与产需缺口成显著负相关关系中国甘蔗主产区广西实施甘蔗最低收购价政策,每年开榨前制定当年甘蔗收购价.2017/2018榨季广西甘蔗收购价山475元/吨提高至500元/吨,种植面积进一步增加.此外,从历史上来看,中国糖产量仍处于三年增产周期,预计国内糖2018/2019榨季供应增加.2017/2018榨季广西甘蔗收购价提拓收购价:甘蔗:广西^一YOY 中国甘蔗种植面积仍处于三年增长周期1998年为保护国内甘蔗种植户收益、抑制糖价大幅波动,印度政府开始实施甘蔗收购价政策.2018/2019榨季印度政府将甘蔗收购价山255卢比/100 公斤提高至275卢比/100公斤,高于印度甘蔗种植成本70%以上.受此影响,预计2018/2019榨季印度甘蔗种植面积显著增加,甘蔗产量或将再度增加.2018/2019榨季印度甘蔗收购价大幅提高2018/2019榨季预讣印度甘蔗面积显著增加■甘蔗种植面积虽然巴西山于气候以及油价等原因糖产量下降,但印度、中国等主产国产量大幅增长,再加上2017/2018榨季全球供过于求达1769万吨,难以仅凭巴西一国减产马上产生全球产需缺口.根据预测,2018/2019榨季全球产需过盈幅度收窄,但仍呈现供大于求格局,难以走出新一轮牛市.全球糖供需平衡表(单位:万吨)。

白糖期货分析报告

白糖期货分析报告

一、基本面分析(一)现货市场供求状况一般来说,对于供给而言,商品供给的增加会引起价格的下降,供给的减少会引起价格的上扬;对于需求而言,商品需求的增加将导致价格的上涨,需求的减少导致价格的下跌。

白糖的供求也遵循同样的规律。

1、白糖的供给世界食糖产量1.21-1.40亿吨,产量超过1000万吨的国家和地区包括巴西、印度、欧盟、中国等,其中巴西产量超过2000万吨。

巴西、欧盟、泰国是世界食糖主要出口国家,其产量和供应量对国家市场的影响较大。

特别是巴西,作为世界食糖市场最具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产糖国,其每年的糖产量、货币汇率及其政府的糖业政策直接影响到国际食糖市场价格的变化走向。

2、白糖的需求世界食糖消费量约1.24亿吨,消费量较大的的国家和地区包括印度、欧盟、中国、巴西等。

从近几年消费情况来看,印度食糖年消费量维持在1900万吨左右,欧盟消费量维持于1500万吨左右,中国消费量增长至1100万吨左右,巴西年消费量950万吨左右。

3、白糖进出口食糖进出口对市场的影响很大。

食糖进口会增加国内供给数量,食糖出口会导致需求总量增加。

对食糖市场而言,要重点关注世界主要出口国和主要进口国有关情况。

世界食糖贸易量每年约为3700万吨,以原糖为主。

主要出口国为巴西、欧盟、泰国、澳大利亚、古巴等。

主要进口国为俄罗斯、美国、印尼、欧盟、日本等。

主要进口国的消费量和进口量相对比较稳定,而主要出口国的生产量和出口量变化较大,出口国出口量的变化对世界食糖市场的影响比进口国进口量的变化对世界食糖市场的影响大。

我国食糖处于供求基本平衡的状态,略有缺口,进口食糖以原糖为主。

食糖进口仍然实行配额管理,2004-2006年的每年配额均为194.5万吨。

2001-2004年进口量分别为119.87万吨、118.31万吨、77.51万吨、105.78万吨,2005年进口量为139万吨。

我国市场出口量较少,2004年仅为4.84万吨。

4、白糖库存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库存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了该商品供需情况的变化,是商品供求格局的内在反映。

白糖价格和进口的未来预期

白糖价格和进口的未来预期

白糖价格和进口的未来预期国内白糖价格经过分析可以大概预测其未来走势。

其一,国内甘蔗和甜菜种植面积受到市场价格以及天气变化影响出现波动。

在国内市场需求趋于平缓的情况下,近几年种植面积从高峰处开始缓慢下滑,这可能会刺激糖料价格的上升。

其二,国际进口食糖受到国际原油价格影响较大,一般甘蔗生产乙醇比例50%-60%之间,作为生物能源的燃料乙醇与原油互为替代。

巴西原油开采成本约为49美元/桶,历史上低于该价位的运行持续时间均较短。

2018年12月末OPEC一揽子原油最新价格为53.92美元/桶,国际原油开采业即将进入深度亏损区间,根据各主产国成本,原油价格在45美元附近可能获得较强支撑,同时也将明确乙醇价格的底部区间。

预计2018/2019榨季甘蔗制乙醇比例调整幅度有限,制糖比的反弹不会大幅提升巴西糖产量。

因此在存在进口缺口的情况下,白糖价格会有一定的提升。

其三,其他糖类替代品也可以显著影响白糖价格。

近十年来淀粉糖产量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

由于淀粉糖与白糖相比,口感较差,甜度也较低,除了一些必须用到糖的某种特性保证口感和物理性质的食品外,在其他领域中,淀粉糖和食糖的替代关系主要原因体现在价格上。

从2006年至2009年两者的价格替代关系看,当食糖价格低于3600元/吨时,食品行业多数使用食糖;当食糖价格在3600~4000元/吨,是食糖与淀粉糖互相替代的平衡点;当食糖价格高于4200元/吨,淀粉糖的替代量就相对增加。

糖价仍处于熊市末途,但2020年有望开启反转:从供需平衡表进一步细化分析,国内食糖总消费近年来稳定在1500万吨左右,我们预计2018/19榨季除国内产量+进口可满足1310万吨国内消费量,预计国内抛储糖、及海外走私糖(尤其在内外价差较大的情况下)也可满足200万吨以上国内消费量,故我们预计2018/19榨季国内制糖并不存在明显短缺。

在国内增产、海外糖价低迷的背景下,2018/19榨季国内糖价仍在熊市末途。

2007年世界六大农牧产品走势

2007年世界六大农牧产品走势

2007年世界六大农牧产品走势2006年,我国粮、棉、油、糖、肉、水产等六大农牧产品“五增一减”,即粮食产量略增;棉花、糖料、肉类、水产品增产;油料减产。

2007年,由于国家对粮食生产扶持政策已基本用足,播种面积扩大的空间有限、气候不确定等因素,预计全年粮食生产维持2006年4.9亿吨的水平。

2007年国内棉花需求还将增加,国内棉花种植面积可能进一步扩大,棉花产量有可能达到630万吨。

由于油菜种植面积已出现下滑,加上江淮温度较高、降雨偏少,影响了油菜生产,2007年,油料生产的不确定因素很多。

世界能源危机使巴西糖厂转为生产工业乙醇,从而拉动了食糖价格,2007年糖料生产将保持平稳发展势头,种植面积适当扩大,预期产量1亿吨。

2007年肉类产量比2006年预计增长4%,其中猪、牛肉增长平稳。

奶类仍保持平稳增长。

预期2007年水产品产量为5300万吨,比2006年增加100万吨,增长约2%。

在农民收方面,2007年农民增收缺乏新的亮点,同时当前制约农民增收的一些体制性障碍仍未彻底消除,2007年的增收形势可能比2006年更为严峻,农民收入增长预期指标为5%左右。

中国地区经济发展(2007年预测)资料来源:《世界2007年鉴》世界经济发展欧洲亚洲北美南美中东和非洲另外,如下国家2000-2007年平均GDP增长率分别为:博茨瓦纳6%,加纳5.1%,毛里求斯4.2%,纳米比亚4.3%,塞内加尔4.6%,坦桑尼亚6.5%,乌干达5.5%,科特迪瓦-0.2%,津巴布韦-5.4%。

资料来源:《世界2007年鉴》全球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2006年预测)资料来源:《世界2007年鉴》。

2006年上半年度白糖期货市场行情报告

2006年上半年度白糖期货市场行情报告

2006年上半年度白糖期货市场行情报告第一部分、06年上半年度行情回顾第一阶段:春节前延续上涨期2006年1月6日星期五,白糖期货在郑州商品交易所挂牌上市,郑糖703合约以4560元/吨开盘,5个交易日后小幅下跌至4270元/吨,但随后的短短9个交易日内,703合约一举冲破5000元/吨高点并快速疯涨至5896元/吨,上涨1626点,涨幅达38%。

同期国内现货市场,1月初,国内几大批发市场平均糖价以4300元/吨的高价位起步持续快速上升,月末冲破5000元/吨,1月份的平均糖价为4591元/吨,每吨环比上涨447元/吨,同比上涨2016元/吨;2月份糖价继续飞涨,甘蔗产区最高价达到5300元/吨,国内几大批发市场平均糖价为5069元/吨,每吨环比上涨478元/吨,同比上涨2295元/吨,平均糖价破历史最高纪录。

同期纽约原糖期货市场,以11号原糖连续价格来看,本轮上涨自2004年2月12日的5.7美分/磅启动,至2006年2月3日连续上涨至19.73美分/磅,创25年最高,涨幅达246%,其中2006年以来就上涨了5.73美分/磅,涨幅高达40.9%。

国内外糖价格快速上涨的主要原因为:一)国内阶段性供求关系偏紧,产不足需推动糖价上涨。

2004/2005榨季,受严重干旱影响,全国共生产食糖917.4万吨,同比下降8.4%,因此,2006年初,期末库存压力大大小于往年,销区库存同比也有较大幅度的下降。

而另一方面,南方产区本榨季开榨时间推迟了15-30天,开榨初期供应量减少,社会库存大为减少,因此阶段性产销形势紧张引起糖价上涨。

近榨季各主产区开榨时间表:其次,05/06榨季,海南、云南出现了历史性罕见的干旱,甘蔗生长较差,茎株普遍矮小,大部分糖蔗成熟期相应推迟;广西出糖率降低、留种量加大;广西、广东、云南、海南等地产糖率整体都有0.6-1%的下降。

因此预计南方产区有不同程度的减产预期影响糖价上涨。

二)国内南方产区甘蔗原料收购价抬升,制糖企业成本增加推动糖价上涨。

白糖行业分析

白糖行业分析
• 替代品:主要有,糖精、甜味剂、玉米淀 粉糖等
• 2010年下半年以来,糖价与淀粉糖价差拉 开,远远超过替代价格边界 • 目前以果糖为代表的淀粉糖替代品开始盛 行,果糖产能在年底将超过300万吨,加上 葡萄糖粉,麦芽糖浆等的替代,2010/11年 度淀粉糖抢占的市场份额预期有230万吨 • 虽然2010/11年度整个甜味剂市场规模预计 将达到1500万吨,但食糖的消费量预期只 有1270万吨
另一个使我国大量进口白糖的原 因
下表为2011/12年度巴西、泰国及澳大利亚制糖成本不国内制糖成本的对比,可 以很明显的看出,在原料成本及国内政策支持方面,我国制糖行业处于明显的劣 势。 分项 巴西 泰国 2080-2310 1680-1810 100-500 标准流通糖, 品质不如澳大 利亚鱼巴西 澳大利亚 1900-2100 1600-1700 300-400 以品质优良馨 称,为日本韩 国等对品质要 求较高的国家 所含钟爱 中国境内 4380-4690 3920-4160 400-550 一级白砂糖, 与国际耕地质 量标准相当。 多用硫化法生 产,含硫高 生产成本(元/ 1963-2244 顿) 其中:原料成 本 其中:加工成 本 产品质量 1513-1894 350-450 标准流通糖, 原糖制造工艺 领先
国内政策支持 (补贴)
糖醇联动能力 强,有效对冲 价格风险,但 基本无政府直 接补贴。
生产配额管理, 生产配额管理, 蔗区甘蔗指导 高额进口关税, 严格控制内销 价,糖料直补 甘蔗和食糖基 和外销比例, 政策酝酿中, 金必要时出手 基本无补贴 但基本无政府 扶持蔗农。 补贴。进口关 税+配额控制 外糖冲击
以上原因导致白糖库存消费比反 转,远期糖价承压
到此为止,谢谢!

白糖的前世今生:白糖期货近十年回顾

白糖的前世今生:白糖期货近十年回顾

白糖的前世今生:白糖期货近十年回顾本篇的回顾,没有围绕白糖的供需情况来展开,而大量是一些政策性的内容,决定白糖大趋势的,还是供需,可惜本篇对于供需的探讨太少,即使提到所谓的供需,也是简单的一句“供增加”等,这样就会使基本面的研究陷入主观臆断,或者事后诸葛亮的地步,达不到回顾历史的目的。

1、2006白糖元年(新品上市,价格创新高,国家共拍卖了12次国储糖抑制糖价)2006年1月6日,一个全新的品种——白糖期货在郑州商品交易所上市了!其间市场行情跌宕起伏,主力合约期价经历了犹如过山车般的剧烈波动,期价从年内最高点至最低点,总跌幅一度超过46%。

白糖年度关键词:1、原糖期价年初大幅上涨至25年新高;2、国储抛储原糖。

国家抛储:3月上旬:因国家发改委及商务部联合发布第15号公告——将安排40万吨进口原糖加工后投放市场,期价承压下探延续跌势。

2006年1月5日至10月13日,国家共拍卖了12次国储糖。

投放了120万吨储备糖,短时间内库存食糖巨量投放市场,基本上发挥了有效遏制期现两市糖价虚高的杠杆功能。

2、2007年(全球性食糖供应过剩,国家收储)2、2007年(全球性食糖供应过剩,国家收储)2007年,为了制止糖价持续下跌危及农民及制糖企业的利益,国家又进行收储重振市场信心。

国储抛售食糖的价格底线为3800元/吨,而收储的底线为3500元/吨。

1-3月份:探底反弹地方收储稳定市场。

广西收储时间:第一期收储从2007年1月25日至2007年2月28日。

收储数量:第一期40万吨。

收储价格:以市场一级白砂糖现货价格低于3600元/吨为收储价格启动价位。

3-7月份:冲顶回落供应过剩引发淡季危机:4月份:糖价加速回落,国内市场已经接近3600元的年初低点,国际糖价已创近年新低,纽约11#糖正在考验9美分的支持力度。

国内外食糖供应压力都在增大,国内本年度食糖供应量已调高至1220万吨,国际市场食糖过剩量预计高达850万吨,整体供需形势难以乐观。

白糖期货季节性走势特征分析

白糖期货季节性走势特征分析

我国是世界上第三大产糖国,随着国内白糖的需求不断增大时至2006年1月,郑州商品交易所白糖期货上市,从白糖的属性来看,既具有工业品性质也包含其农产品的特征,从白糖的走势可以看出,白糖生产销售的季节性特征较为明显,我们通过仔细分析,可以把握白糖价格走势。

图1-1 白糖期货价格季节性统计分析表(2006年1月-2012年12月)日期年数上涨年数月度收益率平均最大平均百分率上涨下跌涨幅跌幅差值期初期末变动1月5271.43%0.29%395.14194.14201457429 2月3442.86% 5.77%356.71239117.71356126 3月3442.86% 1.47%118.86373.29-254.46636-29 4月2528.57%-4.84%178221.71-43.715428-26 5月2528.57%-2.12%117254.14-137.16934-35 6月3442.86%-2.98%105.71250.86-145.16442-22 7月3442.86%-1.92%226.43236.86-10.43555408月4357.14%0.74%247.14227.5719.571474819月2528.57%-0.42%136.14221-84.865443-11 10月3442.86%-1.80%431.57132.29299.29295424 11月4357.14% 4.14%391.14209.29181.8642508 12月3442.86% 2.13%343.43160.71182.7139499图1-2 白糖期货上涨概率及收益率图1-3 白糖上涨、下跌年数或上涨年数百分比图1-4 白糖平均最大涨跌幅及差值从图表1-1 、1-2可以看出,一年中白糖价格上涨概率超过50%的有3个月,分别是1月、8月和11月。

其中1月份上涨概率最高,且百分率变动量为29%,表明1月份是一年中上涨动能较强的月份。

白糖价格周期性和季节性概述

白糖价格周期性和季节性概述

白糖价格周期性和季节性概述我国白糖主要来自甘蔗压榨。

南方甘蔗种植主要分布在广西、云南、广东、海南四个主要甘蔗主产区,南方甘蔗主产区拥有我国95%以上的蔗糖产量。

以广西甘蔗为例,其生长及收割周期一般为种1年收2-3年,种植的甘蔗分为新植蔗和宿根蔗,一般年份新种蔗占30%,宿根占70%。

新植蔗又分为每年9月份种植的秋植蔗,每年11月份种植的冬植蔗和每年2月份种植春植蔗。

新植蔗生长1年即可收割,收割后留下宿根,在宿根上重新生长出来的甘蔗叫宿根蔗,一般宿根蔗可种植2-3年。

我国甘蔗糖榨季从每年的11月开始,次年的4月结束;甜菜糖榨季从每年的10月开始到次年的2月结束。

我国食糖主产区中两广地区开榨较早,云南开榨较晚。

我国糖厂最佳榨蔗天数为120天,约4个月。

甘蔗上一榨季的生产情况、留种和扩种的情况,就基本上决定了新榨季甘蔗的种植面积。

白糖价格周期性按照年度来看,我国食糖生产具有非常强的周期性。

食糖生产大致上以5—6年为一个生产周期:基本上是2—3年连续增产,接下来的2—3年连续减产。

1996—2001年为一个周期:1996—1999年连续增产,2000—2001年连续减产。

2002—2007年为一个周期:2002— 2003年连续增产,2004—2006年连续减产。

上图大致的价格波动周期:2006-2-----2008.12 三年跌2009.1----2011.1 三年涨2011.8----2014.8 三年跌2014.9---2016.11月两年两个月涨2016.12--至今十个月跌基本符合2—3年连续增产,接下来的2—3年连续减产的周期。

白糖价格的季节性我国食糖的生产销售年度从每年的10月1日到次年的9月31日。

6-8月份步入食糖产销旺季的炒作,从6月开始就已经进入一个夏季消费旺季,糖价一路走高,食糖现货价格在一年当中的高位运行。

中秋国庆各类消费品旺季。

如油脂,白糖,鸡蛋。

食糖消费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点,即夏季饮料消费高峰和“中秋、元旦、春节”等节假日消费高峰拉动白糖消费。

白糖市场分析 200671210130564890

白糖市场分析 200671210130564890

目前影响食糖市场的主要因素一、全球食糖市场供需缺口缩小根据国际糖业组织(ISO)最新公布的预测数据,预计2005/2006 榨季全球食糖产量约为1.491 亿吨,较上一榨季增加了600 多万吨,增长率为4.5%。

全球食糖消费需求量将达到1.5015 亿吨(原糖值),较上一榨季增长1.9%。

全球糖市供需缺口约为96.6 万吨,而此前ISO 认为全球糖市供需缺口约为222 万吨。

预计截至今年9 月份本榨季结束时全球的食糖库存量将降至5972 万吨的水平,相当于全球消费需求总量的39.8%。

根据美国农业部最新发布的世界食糖供需报告显示,2006/2007 制糖年度,全球食糖产量将达到1.492 亿吨,比上年度的1.45 亿吨增加460 万吨。

消费量为1.457 亿吨,比上年度增加190 万吨。

全球食糖库存将达到3092 万吨,与2005 年的3097 万吨基本持平。

全球食糖出口预计达到4700万吨,减少180 万吨。

可见,连续三年来全球食糖市场供需存在较大缺口、库存大幅减少的局面将逐渐得到改善。

二、2005/06榨季国内食糖供需基本平衡1.本榨季国内基本供需状况产量:目前,我国2005/2006 榨季已经结束。

据中糖协统计,本榨季我国累计产糖881.5万吨,较上榨季的917.4 万吨减少35.9 万吨。

其中,生产甘蔗糖800.8 万吨,同比减少6.6%;生产甜菜糖80.7 万吨,同比增长33.8%。

本制糖期食糖产量下降,主要是去年海南、云南等地遭遇干旱天气,甘蔗大幅减产。

此外,糖料种植面积减少也是食糖产量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

进出口:海关统计显示,今年前5 个月,全国累计进口食糖31 万吨,较去年同期下滑4.3%;累计出口食糖8 万吨,同比去年增长9.8%;净进口食糖23 万吨。

全年预计进口30-50万吨,不包括古巴糖。

国储抛售:截至6 月底国储已经向市场投放了64.4 万吨食糖,之后7、8、9 月还将有每次9.2 万吨的分批拍卖投放共46 万吨,合计总拍卖量达万吨110.4 万吨。

白糖生产周期研究

白糖生产周期研究

白糖风物长宜放眼量近期,郑糖期价在演绎了长时间的高位振荡行情后选择破位下行,技术上经典的突破形态,令糖市“空气”弥漫。

与此同时,广西主产区现货价格在3800元/吨一线经历长时间横盘之后,厂家亦开始下调价格,时至今日,现货价格已逼近3700元/吨整数关口,更为市场增添了一丝阴霾。

对于目前的市场态势而言,笔者认为郑糖持仓量和成交量的持续低迷,使得火爆行情的上演仍需时日,但基于以下考虑,我们对后市糖价持乐观态度。

从食糖生产周期看糖价走势就我国食糖的生产而言,其基本原料主要是甘蔗,可以说甘蔗的生长周期决定了食糖的生产周期。

从甘蔗的种植来看,其一年播种三年收获的种植特点,决定了国内食糖的生产周期大致存在着2—3年增产、2—3年减产的循环周期。

此外,从历年白糖产量的统计数据来看,该循环周期也得到了验证。

上图显示:从1996年—2008年我国食糖生产大致经历了5次循环周期,其中3次增产2次减产,1996-1999年连续增产,2000-2001年连续减产,2002-2003年增产,2004-2006年减产,2007-2008年增产。

在连续两年增产之后,食糖产量于2009年出现拐点,开始步入下降通道,预计国内食糖自此开始步入第六个减产周期,其时间跨度为2-3年。

与食糖生产周期遥相呼应的则是食糖价格的波动,其运动方向则基本与食糖生产周期相反,每个生产周期拐点的榨季初则是糖价触底回升或即将见底时。

从白糖现货价格来看,糖价在2008年10下旬开始触底回升并步入上行通道,与食糖生产周期一样,我们同样认为糖价将步入一个2-3年的上涨周期。

从供求关系看糖价走势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认为国内食糖生产业已进入一个新的减产循环周期,而在产量步入减产周期的大背景下,国内消费量依然保持强劲增长态势。

从图形中我们看到,自2003年开始,国内食糖消费量达到千万吨大关,尤其是近三年食糖消费增长量更是保持每年百万吨的增速,其强势增长态势一览无余。

2007年糖价预测

2007年糖价预测

2007年糖价预测

【期刊名称】《广东农村实用技术》
【年(卷),期】2007(000)001
【摘要】2006/2007年度榨季全球食糖消费量预计将达到1.525亿吨,同比增加320万吨,不过与2006/2007年度全球食糖产量1.552亿吨相比,供应仍然大于需求,食糖过剩情况较为明显。

中国2005/2006榨季食糖消费量继续维持在较高水平,全年消费量为1070万吨,比上榨季增加20万吨。

【总页数】1页(P46)
【作者】无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724.782
【相关文献】
1.进口糖压制国内糖价糖价上行困难重重 [J],
2.国际糖价重回30美分以下国内糖价应声而落 [J],
3.明年糖价预期出现分歧糖价走势考验调控智慧 [J],
4.国际糖价创十年新高国内糖价一年上涨五成 [J],
5.国际糖价攀升至7年来最高国内糖价明显上涨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6—2007年白糖走势回顾与展望
一、2006年白糖走势回顾:
今年对于我国食糖市场来说是有着深远意义的一年,2006年1月6日国内白糖期货在郑州商品交易所上市交易,一年来无论是在成交、参与情况或是价格发现功能上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回头来看本年度国内食糖价格走势主要可分为三个阶段:1、快速上涨阶段2、漫长阴跌阶段3、宽幅盘整阶段。

1.1、快速上涨阶段:
1月6日白糖上市起到2月6日在这整一个月期间,由于新年的到来以及本年初开榨时间后推使得原本就供应偏紧的现货市场短期供应量进一步减少,加之国际原糖期货市场节节攀升不断冲高,使得国内白糖期价在短短的一个月内由4700元/吨上涨到6200元/吨,涨幅达30%之多。

1.2、漫长阴跌阶段:
然而就在人们做多气势高胀,人人呐喊上看8000元/吨的时候,国家的宏观调控再度起到了主导性作用,国家决定:在本年内将继续追加抛售储备糖数量多达100万吨以上,以减缓国内食糖供应紧张的局面。

在国家的大力调控下以及国际原糖价格回落双重影响下郑交所期糖主力合约在6200元/吨以上稍做停留变转头向下。

随后国际原糖期货市场更是在新榨季国际主要产糖国巴西、印度、美国、泰国、墨西哥、澳大利亚等国纷纷传来预计种植面积增加、产量也会有大幅提高的实质性变化中而踏上了慢慢熊路。

在大环境改变的同时我国由于年初糖价的大幅上涨使得蔗农获利丰厚,本年度更是加大了种植面积。

随着代替品挤占食糖市场的分额不断增加的同时敏锐的投资者便开始在期货市场上大量建立空头头寸,随着时间的流逝基本面的转变期糖价格跌破了现货价,并继续着下跌的趋势,然而在预期转变为现实越来越明显时更多的交易者加入了空头的行列,价格也跌到3200元/吨的年内最低点。

1.3、宽幅盘整阶段
随着价格的回落代替品的用量随之减少、消费旺季的到来以及国家拍卖的古巴糖到港的推迟短期内国内食糖供应再度出现短期内紧张的局面,价格得以止跌反弹但由于漫长的熊市
使得人们一时还没缓过神儿来,随后在国内主产区广西天气出现严重的干旱以及期末库存大幅减少的刺激下终于使得人们鼓足勇气大量买进,但基本面的偏空始终笼罩着整个糖市主力合约在价格反弹至4000元/吨附近的整数关口以及代替品使用的分水岭时价格又迅速回落之后宽幅度震荡整理。

二、2007年白糖走势展望:
2.1世界食糖供需状况与价格走势:
从图中可以明显的看出随着供需的转变其价格也随之发生较大的变化,并且存在着一定的周期性。

全球平均年产糖量与消费量均在1.2亿吨左右,而全球食糖消费量相对稳定,基本以2%的速度稳步增涨。

并且世界食糖具有以下特点:一是主要产糖国相对集中,且多数是第三世界国家,如巴西、印度、泰国、。

这些主要产糖国大量出口,而大的消费国生产不能自给,需要进口,如俄罗斯、美国。

二是食糖在全球范围内的消费量将继续增加,食糖消费介于刚性消费与弹性消费之间。

消费量与人均GDP没有明显关系,与各个国家(地区)的饮食习惯却密切相关。

三是区域之间、国家之间在消费上会存在一定的差异。

市场供求变化较大,价格波动剧烈,并且各国糖业政策复杂多变,均为政府主导型管理模式。

因此,只要做好国际主要产糖国和消费国的研究就基本可以把握国际食糖的供需关系。

2.2主要产糖国情况:
(一)巴西:
巴西的食糖消费需求量约为1000万吨,其余部分供应国际市场;巴西每年用于产糖的甘蔗数量约占当年总产量的50%,另外50%用于生产酒精;经过连年的扩张,巴西在国际食糖市场中占有的份额已不断扩大,近年来巴西每年的食糖产量和出口量连年攀升,在上榨季食糖价格高企的刺激下,巴西蔗农本年度更是扩大了甘蔗的种植面积,本年度甘蔗种植面积增加了6%,达到620万公顷。

加之良好的天气以及精细的田间管理使得产量预期也随之稳步上调,目前巴西中南部收榨工作基本结束,东北部正处于收获之中,预计本年度产蔗量在4.757亿吨左右,随着收获进度的加快这个数据也许还会刷新。

然而这还不是终点,随着巴西制糖业的发展其产量和出口量将继续上升,在国际市场上发挥的作用也将越来越大。

(二)欧盟:
作为全球第二大产糖区,欧盟每年2000余万吨的食糖产量对国际食糖市场产生的影响力不亚于巴西,尤其是其以补贴方式每年向国际市场输送500-600万吨食糖对国际糖价上涨起到了较大的抑制作用,不过,随着世界贸易组织裁定欧盟糖业补贴不合法,欧盟对其现行糖业体制进行改革似乎已不可避免,因此本年度欧盟预计减少食糖产量在470万吨以上,随着欧盟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欧盟食糖产量仍将保持大幅减少的世态并将逐渐从一个食糖出口国走向食糖纯进口国。

(三)印度:
印度食糖产量位居全球第三,02-03制糖年印度的食糖产量曾超过2000万吨,但近两年(2003年到2005年)由于印度国内受灾严重产量大幅度下降至1300-1400万吨的水平。

因此国内现货价格快速上涨,同年七月份起施行食糖出口禁令,以抑制国内食糖价格的暴涨。

按照政府的意愿,此禁令将持续到明年的3月份,但由于今年印度种植面积扩大以及良好的天气使得产量大幅度增加,预计产量将达到3.14亿吨。

出口禁令也随之提前解除,另外由于欧盟的食糖出口量将逐年减少,而随着印度食糖产量的恢复,印度的食糖工业将成为受益者之一,印度的食糖出口也将随之迈上一个新的台阶,明年印度食糖产量增加仍将继续。

(四)泰国:
泰国是亚洲地区最大的食糖出口国,同时也是全球主要食糖出口国之一,其每年仅留下约200万吨食糖供应国内市场,其余部分以各种方式出口到国际市场。

泰国食糖产业在国际食糖市场中仍占有相当高的地位,尤其是在亚洲,借助地缘优势,泰国每年向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等国市场输送的食糖数量仍高达数百万吨。

02-03制糖年期间泰国的食糖产量曾创下
700余万吨的纪录,虽然近两年泰国的食糖产量因连遭干旱冲击、国际糖价偏低以及甘蔗种植面积缩减等因素呈下降趋势,但今年国际糖价大幅上涨以及印度禁止白糖出口等因素影象泰国食糖出口价格保持持续上涨态势,因此本年度泰国甘蔗种植得以恢复,据泰国甘蔗与食糖委员会称:2006/07榨季的甘蔗产量将达到5978万吨,与上榨季4669万吨的产量相比,增副则达到28%。

本榨季泰国预计可产糖650万吨。

(五)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是全球最大的食糖出口国之一,其90%的原糖产自昆士兰州,全国80%的产糖供应国际市场。

虽然进入21世纪之际澳大利亚食糖生产连年遭遇病虫害和干旱的冲击,加上政府为提高食糖产业的生产效率对糖业进行重组,其糖产量曾下滑至不足400万吨的水平,但近年来澳大利亚的食糖生产又有所起色,糖产量已回升到500万吨的水平,虽然本年度种植面积有所增加但由于今年天气以及锈病虫的影响其产量不会有大的变化,预计仍维持在500万多左右。

2.3主要消费、进口国情况:
作为全球头号食糖进口国与消费国,俄罗斯对国际食糖市场的健康发展做出了不小的贡献,由于其国内自身因素以及人们特有的生活方式使得食糖需求量巨大,然而其国内甜菜糖产量却一直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在过去数年里俄罗斯每年都要从国际市场上进口大量的食糖来弥补国内的缺口,然而近年来由于家庭酿酒和自制果酱业不断萎缩,食糖需求量也随之减少,加之近年来俄罗斯的人口一直以平均0.5%的速度下降这也是消费稳步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预计本年度消费继续下滑的事态仍将继续。

然而美国在经历连续两年的产量下滑后今年也得以恢复,其消费量也呈稳步上涨事态。

2.4国际石油价格对食糖市场的影响:
从图中可以发现国际原油价格与原糖价格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主要因为国际石油价格的不断上涨,一些国家为减少对石油的依赖性加入了寻找蔗制酒精等生物替代能源的行列,甘蔗已不再单一地作为一种农产品,市场方面已越来越把糖看作是一种能源产品,因为甘蔗能直接转化成生物替代能源--酒精,不仅如此,市场方面已把食糖价格的走势与石油价格的走势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石油价格的涨跌不仅影响全球经济状况,影响国际运费,还会影响酒精产量,进而影响全球食糖产量。

然而本年度由于酒精在汽油中填加比例的提高使得其价格与销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涨,从而也给糖价带来一定的支撑,然而随着其他能源(甘蔗和甜菜为原料生产的酒精成本要比小麦、玉米等生产不的成本高的多)的发展以及原油价格的下滑后期食糖价格随之回落仍是主流。

2.5我国食糖市场基本状况:
从图中可以发现我国食糖产量比较集中,其中广西、广东、云南总产量占全国产量的80%以上,并且具有一定的周期性一般每三年为一个周期(甘蔗种植一次,根宿可以生长三年)。

目前我国食糖产量正处于增产周期,经过连续三年的产量下滑后今年我国糖料种植面积大幅增加加之科学的田间管理以及良好的天气状况预计本年度我国食糖产量在1100万吨左右,然而随着代替品占据食糖市场的份额不断增加预计本年度食糖消费量在1070万吨左右因此本年度我国食糖基本处于供需平衡或略微过剩的状态。

综上所述:在新的一年里国内外食糖产量、消费都会有一定幅度的增加,但产量的增加相对要大于需求,因此连续几年的食糖供应紧张局面会得到一定的缓。

但大幅过剩的可能性不大,预计2007年食糖价格主要以季节性因素宽幅震荡为主。

北方期货研发部
张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