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中考物理复习集体备课导学案:分子动理论、信息、材料、能量与能源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总复习导学案--全套
—-可编辑修改,可打印——别找了你想要的都有!精品教育资料——全册教案,,试卷,教学课件,教学设计等一站式服务——全力满足教学需求,真实规划教学环节最新全面教学资源,打造完美教学模式九年级物理总复习导学案第二章《运动的世界》编写人:审核人:班姓名一、复习目标:1.能用实例解释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
2.能根据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测时间。
会使用适当的工具(如:秒表、时钟、手表等)测量时间。
能通过日常经验或物品粗略估测长度。
会选用适当的工具(如:直尺、三角板、米尺、卷尺等)测量长度。
3.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二、基础知识与方法:1.长度的单位:长度的基本单位是,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1km= m;1m= dm= cm= mm=μm= nm。
▲2.长度的测量: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
使用前,注意观察刻度尺的、和。
使用时,尺要沿着所测的直线,不利用磨损的,读数时视线要与垂直。
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的下一位。
测量结果由和组成。
▲3.时间的基本单位是,通常在实验室中用_________测量时间。
▲4.机械运动:物理学把物体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不变、沿着_ 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5.速度:表示物体运动的物理量。
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由单位和________单位组合而成的,写作______,读作__________,可用符号“m/s或m..s-1”表示。
日常生活中速度的单位还常用km/h,1m/s= km/h。
▲6.速度的计算:从速度公式v=变形得到公式s=、t=。
解题时要注意(1)公式中的v、s、t三个物理量必须是同一物体在同一运动过程。
(2)三个物理量的单位要对应,如速度单位用m/s,路程、时间单位应该分别用和。
三、体验中考:1.(09·龙岩)北京奥运会盛况通过地球同步通信卫星向全世界转播,这里的“同步”是指卫星()A.与赛程同步B.与电视实况转播车同步图 1C.与地球自转同步 D.与运动员同步2.(05·龙岩)小说《镜花缘》中,宝云问奶公家乡有什么趣闻,奶公说:“前几天刮了一阵大风,把咱家一口井忽然吹到‘墙’外去了。
沪科版九年级全册物理教案20.2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沪科版九年级全册物理教案 20.2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教案:20.2 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通过让学生了解能源的种类、特点和开发利用的方法,使学生能够认识到能源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能源的基本知识,提高他们对能源问题的关注度,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1. 知道能源的种类、特点和开发利用的方法。
2. 了解能源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3. 培养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能源的种类、特点和开发利用的方法。
难点:能源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笔记本。
五、活动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展示我国能源供应紧张的新闻报道,让学生了解到能源问题已经影响到我们的生活,激发学生对能源问题的关注。
2. 知识讲解(1)讲解能源的种类: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
(2)讲解能源的特点:清洁、高效、可持续发展等。
(3)讲解能源的开发利用方法: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开采和利用;水能、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3. 实例分析分析我国能源结构,让学生了解到我国在能源开发和利用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
4. 课堂讨论讨论如何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引导学生树立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5. 随堂练习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能源的种类、特点和开发利用的方法。
难点:能源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使学生了解了能源的种类、特点和开发利用的方法,认识到能源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同时,通过课堂讨论,培养了学生的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但在教学过程中,对于能源问题的深度和广度讨论还不够,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导学案】第二十章能源、材料与社会3.第三节材料的开发与利用
第三节资料的开发和利用
一、自主学习
1、资料与社会
2、资料的导电性
( 1)依据资料的导电性能可将资料分为( 2)半导体二极管拥有
、
性;半导体三极管可以用来
和三大类。
电信号。
3、开发新资料
( 1)发生现象的资料叫作超导资料。
( 2)纳米资料统指合成资料的基本单元大小限制在
二、合作研究
范围内的资料。
1.提出问题:你知道人类利用资料的发展史吗?
2.你知道资料依据其导电性能分为哪几类吗?
3.对于半导体的应用你知道哪些?
4.超导资料及纳米资料的性质是什么?
三、知能应用
1.北方的严冬,自来水常常因管内水结冰膨胀而破裂。
在自来水管外捆扎发泡塑料,可以有
效解决该问题,这是由于发泡塑料的()
A.硬度小
B.隔热性好
D.导电性好
2.以下有关半导体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常温下半导体的电阻为零
B.半导体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
D.任何状况下半导体都是不导电的
3.( 2015?乐山中考)假如科学家研制出常温下超导体,则它适合用作()
A .输电导线
B .保险丝 C.变阻器 D .电热丝
4.纳米是的单位.纳米资料是由纳米颗粒经过特别工艺制造而成的,室溫下外形同样
的纳米铜比一般铜可多拉长50 倍而不停裂,这一案例表示纳米铜拥有较好的延展性.LED 灯是一种新式的高效节能光源,其中心元件是发光二极管,它是用资料制成的.参照答案 :
一、自主学习
略
二、合作研究
略
三、知能应用
1、 B
2、 B
3、A
4、长度半导体。
【一线教师整理】九年级物理沪科版全册导学案:第十九、二十章信息与能源
【一线教师整理】九年级物理沪科版全册导学案:第十九、二十章信息与能源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了情境教学法和游戏教学法,通过生动有趣的情境和富有趣味性的游戏,让幼儿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成长。
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合作意识和创新思维。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对自然环境的观察和探索兴趣。
2. 提升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难点:通过活动引导幼儿进行创新思考和问题解决。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自然环境图片、视频播放设备、手工材料等。
2. 学具:画笔、彩纸、剪刀、胶水等手工操作材料。
五、活动过程:1. 情境引入:我向幼儿展示自然环境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他们所看到的景象,激发他们对自然环境的兴趣。
2. 观察与探索:我带领幼儿走进户外,观察周围的自然环境,引导他们发现不同的植物和动物,并记录下来。
3. 手工制作:我给每个幼儿发放手工材料,引导他们根据观察到的自然环境进行制作,如剪裁出植物的形状,用彩纸制作动物等。
4. 创新思考:我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创作出独特的作品,并引导他们思考如何保护自然环境。
5. 分享与展示:每个幼儿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并分享自己的创作思路和感受。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难点:通过活动引导幼儿进行创新思考和问题解决。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次活动,我发现幼儿们对自然环境充满了好奇和兴趣,他们在观察和制作过程中积极参与,展现出了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同时,我也意识到在活动中需要更加引导幼儿思考如何保护自然环境,让他们从小树立环保意识。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采用情境教学法和游戏教学法,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
同时,我也会注重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
20.1能量的转化与守恒(导学案)-2023-2024学年九年级全一册初三物理同步备课(沪科版)
20.1 能量的转化与守恒(导学案)20232024学年九年级全一册初三物理同步备课(沪科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沪科版九年级全一册的物理教材,具体为第20章第1节“能量的转化与守恒”。
本节内容主要介绍了能量守恒定律,以及各种能量之间的相互转化现象。
教材中通过具体的实例,向学生展示了机械能、内能、电能等不同形式能量的转化过程。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能量守恒定律,知道各种能量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分析等方法,探索能量的转化与守恒现象。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能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难点:各种能量转化过程的分析和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如滑轮组、小车、加热器等)。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单。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一个简单的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如摩擦生热现象,引导学生思考能量的转化问题。
2. 知识讲解:介绍能量守恒定律,解释各种能量(如机械能、内能、电能等)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3. 实验演示:进行一些能量转化的实验,如滑轮组实验、小车实验等,让学生直观地观察能量的转化过程。
4. 例题讲解:分析一些典型的能量转化问题,如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等,引导学生运用能量守恒定律进行问题分析。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计算能量转化过程中的能量损失等。
6. 知识拓展:介绍一些与能量转化和守恒相关的物理现象和应用,如太阳能电池、热机等。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能量守恒定律的表述、各种能量转化关系的图示等。
通过板书,帮助学生形成清晰的能量转化与守恒的概念。
七、作业设计1. 题目:计算一个滑轮组实验中,物体上升过程中机械能和内能的转化关系。
答案:根据实验数据和能量守恒定律,计算出物体上升过程中机械能和内能的转化关系。
2. 题目:分析一个加热器加热食物的过程中,电能转化为内能的效率。
2017年秋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名师导学案:第20章能量、材料与社会复习
2017年秋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名师导学案:第20章能量、材料与社会复习一、教学内容1. 能量的转化与守恒:学习能量的种类、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以及生活中能量的转化现象。
2. 材料与社会:了解材料的分类、性质及应用,掌握材料的选择原则,以及材料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3. 复习本章重点概念和公式:包括功、能、功率、热值等概念,以及相关的计算公式。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能量的转化与守恒定律,能够分析生活中能量的转化现象。
2. 掌握材料的分类、性质及应用,了解材料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3. 熟练运用本章重点概念和公式进行计算和分析。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能量的转化与守恒定律的理解和应用,材料性质的判断。
2. 教学重点:能量转化现象的分析,材料分类和应用,重点公式的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能量转化现象,如烧水的过程,引出本节课的内容。
2. 能量的转化与守恒:讲解能量的种类、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通过实例分析能量的转化现象。
3. 材料与社会:介绍材料的分类、性质及应用,讲解材料的选择原则,分析材料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4. 重点概念和公式讲解:讲解功、能、功率、热值等概念,以及相关的计算公式。
5. 例题讲解:分析典型例题,运用能量转化和材料性质的知识进行解答。
6. 随堂练习:布置随堂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
7. 板书设计:板书重点概念和公式,以便学生复习和巩固。
8. 作业设计:布置作业题,包括能量转化现象的分析、材料性质的判断等,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作业设计1. 题目:分析下列能量转化现象,说明能量是如何转化的。
(1) 烧水的过程中,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水的内能。
(2) 太阳能电池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3) 摩擦生热的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2. 答案:(1) 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水的内能。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导学案:第20章能量、材料与社会复习
第二十章能量、材料与社会一、知识梳理一能量的转化与守恒1.多种形式的能量:①化学能②核能2.能量的转化与转移:①能量的转移②能量的转化3.能量守恒定律二.能源的开发和利用1.能源与社会2.开发新能源三.材料的开发和利用1.材料与社会发展2.材料的导电性3.①超导材料②纳米材料二、题型、技巧归纳1.可再生能源:可以_________或可以_____的能源。
如太阳能、风能、水能以及动、植物等。
2.燃料的燃烧是一种_______变化,燃烧时产生的光和热就来源于燃料储存的化学能。
3.下列关于能量转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匀速下落时机械能守恒B.拉弓射箭过程是将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C.核电站发电是将核能转化为电能D.给电池充电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4.下列能源中,其特性可以用如图阴影部分表示的是()A.石油 B.核能 C.太阳能 D.天然气5.下列图形中,属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A. B.弯折铁丝滑下滑梯C. D.做功冲程压缩点火归纳小结一能量的转化与守恒1.能量的存在形式:机械能、电磁能、内能、化学能和核能等。
(1)化学能:是由于化学反应,物质的分子结构变化而产生的能量。
(2)核能:是由于核反应,物质的原子核结构发生变化而产生的能量。
2.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说明:能量的转化是有条件的,即能量在一定的条件下,才会发生转化或转移)二.能源的开发和利用1.能源与社会:(1)可再生能:自然界中像太阳能、风能、水能以及动植物等这类可以长期提供或可以再生的能属于可再生能;(2)不可再生能:而像煤、石油、天然气和铀矿这类化石或矿物能,已经消耗就很难再生的能就是不可再生能。
说明:目前世界能消耗中90%以上是不可再生能。
其中:石油大约占40%,煤大约占35%,天然气大约占20%,而我国的能结构主要以煤为主,其比重大约是煤75%,石油17%,天然气3%,其他(水电、核电、新能发电)占6%,结构不合理。
20.2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导学案)-2024-2025学年九年级全一册初三物理同步备课(沪科版)
20.2 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导学案)20242025学年九年级全一册初三物理同步备课(沪科版)作为一名资深的幼儿园教师,我深知幼儿阶段是孩子们认知世界、探索未知的黄金时期。
因此,我在设计本节课“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时,注重培养孩子们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能源的重要性和开发利用的方法。
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了情境教学法和实践操作法,让孩子们在实践中了解能源的种类、特点和利用方式。
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环节,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活动的目的在于让孩子们认识能源,了解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从而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创新精神。
二、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了解能源的种类、特点和利用方式。
2. 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增强孩子们的环保意识和创新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孩子们了解能源的种类、特点和利用方式。
难点: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课件、实物模型、实验器材等。
学具:笔记本、彩笔、实验器材等。
五、活动过程1. 情境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动画故事,让孩子们了解能源的重要性,引发他们对能源的兴趣。
2. 知识讲解:运用课件和实物模型,向孩子们介绍能源的种类、特点和利用方式,让他们在直观的体验中掌握知识。
3. 实践操作:分组进行实验,让孩子们亲自动手操作,观察实验现象,从而加深对能源利用方式的理解。
4. 思考交流:鼓励孩子们发表自己的观点,分享实验心得,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让孩子们了解能源的种类、特点和利用方式。
难点: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针对孩子们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更好地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
同时,我会鼓励孩子们在课后进行拓展延伸,如观察生活中的能源利用现象,尝试创新能源利用方式等,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导学案:第十三章内能与热机复习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导学案:第十三章内能与热机复习作为初中物理教师,我将以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的第十三章“内能与热机”为主题,制定一份详细的导学案。
本导学案旨在帮助学生复习并巩固这一章节的核心概念和原理,同时提高他们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一、教学内容1. 内能的定义:物体内部所有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2. 内能的改变:通过做功和热传递两种方式。
3. 热机的原理:利用内能做功的机器,热机工作的过程包括吸热、做功和排气三个步骤。
4. 热机效率:用来做有用功的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产生的能量之比。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准确地描述内能的概念及其改变方式。
2. 学生能够理解热机的原理,并计算热机的效率。
3. 学生能够运用内能和热机的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1. 分子动理论的理解及内能概念的建立。
2. 热机效率公式的运用和实际应用题的解答。
教学重点:1. 内能改变方式的实验观察和理解。
2. 热机工作原理的图示解析和热机效率的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热机模型、温度计、热量计算器。
2. 学具:笔记本、彩笔、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和感受温度变化对物体内能的影响。
2. 内能概念复习(10分钟):回顾内能的定义,通过图示和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内能的概念。
3. 内能改变方式讲解(10分钟):讲解做功和热传递两种内能改变方式,并通过实例进行说明。
4. 热机原理复习(10分钟):通过热机模型演示,讲解热机的吸热、做功和排气过程。
5. 热机效率计算(10分钟):复习热机效率的计算公式,并给出几个实际应用题进行计算练习。
6.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几道有关内能和热机的习题,教师巡回指导。
7. 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几道有关内能和热机的练习题,要求学生回家完成。
六、板书设计1. 内能的定义及其改变方式。
2. 热机的原理图示及效率公式。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册学案-第二十章-能量和能源
第二十章能量与能源第一节能量的转化与守恒一、学习目标1.能说出一些常见的能量名称,知道自然界有多种形式的能量。
2.知道能量守恒定律。
知道永动机不可能制成。
3能自觉利用能量守恒定律分析有关问题。
二、课前准备1.自带物品:细线、两个小球、皮球2. 复习回忆:(1)能量是。
(2)总结一下,我们前面讲过哪些形式的能量。
3. 预习记录:通过预习课文,你学会了什么,有哪些疑问,请简要记录下来。
三、合作探究(一)通过自主学习回答下列问题:1. 自然界中能量的存在形式:。
2.化学能:是由于,物质的变化。
例如:木材的燃烧是一种,燃烧时产生的光和热就来源于木材储存的。
3.核能:则是由于,物质的发生变化而产生的能量。
例如:、爆炸时释放的能量就来源于。
4. 地球的能量主要来源于,这些能量发生的释放出来的。
5. 煤、石油和天然气中的能量则来源于亿万年前植物、动物体内的(二)交流和讨论观看课本图20-7说出各种物体所具有的能量。
(1)山顶上的石块;(2)滚动的足球;(3)加热后的物体;(4)牛奶、面包、水果;(5)导线中的电流。
(三)实验探究:▪活动1 能量的转化▪做一做填一填:小实验1、来回迅速摩擦双手能转化为能;2、电风扇通电能转化为能;3、电炉通电能转化为能;4、电灯通电能转化为能;▪在一定条件下,各种形式的能都可以相互转化能量转化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电能转化为光能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参考图20-12,填写课本157页的填空。
活动2、能量的转移做一做填一填:1、每人桌子上都有一杯冷水,将你的手指放人杯中,你有什么感觉?能转移为能;2、将一个小球放在桌子上,让另一个运动的小球撞击它,你会发现小球由静止变为运动。
能转移为能;▪自然界中,能量不但可以从一个物体到另一个物体,而且可以从一种形式为另一种形式。
(四)能量的守恒定律活动3做一做:取一皮球,掉在地上观察其每次反弹高度的变化?其结果是一次比一次低,直至静止为止。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集体备课教案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集体备课教案
本文将围绕“沪科版九年级物理集体备课教案”进行分步骤阐述,介绍其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目的和教学效果等方面。
一、教学内容
此教案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力、功、能、动力学等方面。
通过引导学生探究,使其初步认识到自然现象中存在的各种物理规律,并能够用物理概念和知识对简单物理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
二、教学方法
此教案采用了探究式、启发式和互动式等多种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探究物理规律和物理现象,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思考和互动,提高其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三、教学目的
此教案的教学目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其学习物理的热情;
2. 让学生了解自然现象中存在的各种物理规律,并能够用物理概念和知识对简单物理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
3.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提高其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4. 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和环境保护意识。
四、教学效果
通过此教案的教学,学生能够掌握一定的物理知识和基本的物理学习方法,能够在课外积极学习和探究物理现象,通过实验、观察和思考等方式,探究和发现物理规律和物理现象,从而增强其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也让学生更加了解自然,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关系,可谓是教学效果显著。
总之,“沪科版九年级物理集体备课教案”是一份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优秀教学案例,它不仅传递了物理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了学
生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呼吁人们关注环保和生态,对我们学生的学习和未来有很大的启示和指导作用。
20.2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导学案)-2023-2024学年九年级全一册初三物理同步备课(沪科版)
文档:20.2 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导学案)20232024学年九年级全一册初三物理同步备课(沪科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沪科版九年级全一册的物理教材,主要涵盖第20.2节“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各种能源的分类、特点及其开发和利用方法;能源的供需关系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前景。
二、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各种能源的特点和开发利用方法,提高学生的能源知识水平。
2. 通过分析能源的供需关系,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环境的责任感。
3. 激发学生对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产生浓厚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各种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技术及其前景。
2. 教学重点:能源的供需关系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导学案、练习册。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我国能源供应紧张的新闻报道,引发学生对能源问题的关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讲解各种能源的分类、特点及其开发利用方法。
3. 案例分析:分析我国能源的供需关系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4.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讨论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前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5.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能源的开发和利用1. 各种能源的特点和开发利用方法化石能源:煤、石油、天然气renewable energy: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核能:核裂变、核聚变2. 能源的供需关系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供需矛盾:能源需求不断增长,能源供应紧张影响:制约经济发展,加重环境污染3. 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前景太阳能:光伏发电、太阳能热利用风能:风力发电水能:水力发电生物质能:生物质发电、生物质燃料核能:核裂变、核聚变七、作业设计1. 描述一下各种能源的特点及其开发利用方法。
2. 分析我国能源的供需关系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20.2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导学案2023-2024学年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
20.2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导学案——20232024学年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一、教学内容1. 能源的分类:常规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等)和非常规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核能等)。
2. 能源的特点: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
3. 能源的利用:能源的转化、传递和节约。
4. 我国能源现状及可持续发展策略。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能源的分类、特点及利用,提高学生对能源问题的认识。
2. 培养学生节能意识和环保意识,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3. 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能源的分类和特点。
2. 能源的利用和转化。
3. 可持续发展策略及节能环保意识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以我国能源现状为例,让学生了解能源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
2. 知识讲解:详细讲解能源的分类、特点及利用,引导学生理解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的区别。
3. 例题讲解: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能源问题。
4.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5. 讨论与交流: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对能源问题的看法和解决方案,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6. 节能环保教育:引导学生关注节能环保,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六、板书设计1. 能源的分类:常规能源、非常规能源。
2. 能源的特点:一次能源、二次能源;可再生能源、不可再生能源。
3. 能源的利用:能源的转化、传递和节约。
4. 我国能源现状及可持续发展策略。
七、作业设计1. 请列举你认为的最有前景的非常规能源,并说明理由。
2. 设计一个家庭节能计划,包括节能措施和预期效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组织学生进行课外调查,了解我国能源利用现状,为课堂学习提供实践依据。
重点和难点解析:能源的分类和特点一、能源的分类能源可以根据其存在形态、产生方式和利用方式等因素进行分类。
2017年秋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名师导学案:第20章能量、材料与社会复习
2017年秋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名师导学案:第20章能量、材料与社会复习我作为一名资深的幼儿园教师,在设计这次《认识颜色》的活动时,我选择了通过游戏和互动的方式来让小朋友们理解和掌握颜色的知识。
我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能让小朋友们认识更多的颜色,并且能分辨和运用这些颜色。
一、教学目标:1. 让小朋友们认识红、橙、黄、绿、蓝等基本颜色。
2. 培养小朋友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 提高小朋友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小朋友们能够分辨出不同颜色的细微差别。
2. 教学重点:让小朋友们能够在实际操作中运用所学的颜色知识。
三、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颜色卡片、颜色笔、画纸等。
2. 学具:每个小朋友一本颜色书,每组一台画纸。
四、活动过程:1. 引入:我会先给小朋友们展示一幅颜色丰富的画,让他们观察并说出他们看到的颜色。
2. 讲解:然后我会给小朋友们讲解颜色的基本知识,包括颜色的分类和颜色的命名。
3. 实践:接着我会让小朋友们自己用颜色笔在画纸上画出他们所看到的颜色。
4. 互动: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会鼓励小朋友们相互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让他们说出自己画了哪些颜色。
五、活动重难点:1. 活动难点:让小朋友们能够分辨出不同颜色的细微差别。
2. 活动重点:让小朋友们能够在实际操作中运用所学的颜色知识。
六、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我会在课后对这次活动进行反思,看看小朋友们对颜色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他们在活动中的表现。
2. 拓展延伸:我会在下一个活动中,让小朋友们运用所学的颜色知识,进行更复杂的颜色创作。
这就是我设计的《认识颜色》的活动,我相信通过这次活动,小朋友们一定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颜色的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这次《认识颜色》的活动中,有几个重点和难点是我认为需要特别关注的。
让小朋友们能够分辨出不同颜色的细微差别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因为他们大多数还是初次接触颜色学的概念。
如何在实际操作中让小朋友们运用所学的颜色知识,是我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13.1物体的内能(导学案)-2024-2025学年九年级全一册初三物理同步备课(沪科版)
13.1 物体的内能(导学案)20242025学年九年级全一册初三物理同步备课(沪科版)作为幼儿园教师,我深知培养孩子们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这次我设计的课程是关于物体内能的探究活动,希望通过这个活动,让孩子们能够理解物体内能的概念,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实践活动为主,通过孩子们亲手操作,观察和感受物体的内能变化,从而理解物体内能的概念。
活动的目的是让孩子们能够理解物体内能的概念,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物体内能的概念,知道内能与物体的温度、质量和状态有关。
2. 能够运用内能的概念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3. 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物体内能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难点:如何让孩子们理解和运用物体内能的概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热水、冷水、气球、玻璃棒等。
学具:记录表格、画笔、温度计等。
五、活动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孩子们感受热水和冷水的温度差异,引导他们观察和描述热传递的现象。
2. 操作实验:孩子们分组进行实验,用气球和玻璃棒进行摩擦,观察气球的膨胀情况,引导他们观察和描述内能的改变。
4. 应用拓展:让孩子们举例说明生活中与物体内能相关的问题,引导他们运用内能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物体内能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难点:如何让孩子们理解和运用物体内能的概念。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通过本次活动,我发现孩子们对物体内能的概念有了初步的理解,并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但在实验操作中,部分孩子对温度变化的观察不够细致,需要在今后的活动中加强引导。
拓展延伸:可以让孩子们回家后,观察和记录家用电器(如电冰箱、空调等)的工作原理和能量转化过程,进一步加深对物体内能的理解。
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我始终相信,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让孩子们在动手、动脑中学习,能够更好地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
精品[沪科版]中考物理复习集体备课导学案:温度、内能与比热容word版
(2)6kg无烟煤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多少J?
(3)此锅炉的效率是多少?
五、课堂检测:
22.一个大口的厚玻璃瓶内装有少量的水,用塞子塞紧,通过塞子的孔往瓶内打气,到一定的时候瓶塞会跳起,瓶塞跳起是由于瓶内空气压强(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大气压强,当瓶塞跳起后,瓶内空气温度(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A.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B.物体温度升高,一定吸收热量
C.物体温度不变,一定没有吸热D.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18.下列关于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A.0oC的冰块内能为零B.温度低的物体一定比温度高的物体内能小
C.运动的物体一定比静止的物体内能大D.0oC的冰化成0oC的水,内能增加
19.下列情况中,比热容发生变化的是()
23.制冰厂工人,用冰钩夹着巨大的冰砖轻松在地上拖行,是因为冰砖在滑行过程中,底面的冰由于克服摩擦力而使它的内能,冰(选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水,从而减小了与地面间的.
24.两个物体相互接触时,如果它们之间发生了热传递,这是因为它们具有不同的( )
A.温度B.内能C.比热容D.热量
25.下列事例中,不是用做功的方法使物体内能增加的是()
5.热传递有①、②和③三种形式。
6.热传递的条件是,在热传递时物体的内能将由____________向传递,当两物体的温度相等时达到热平衡。
7.物质的比热容:国际单位为。人们用冷水冷却发动机,用热水取暖是利用了水的______特点。
8.物体在温度变化过程中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计算公式为。
四、跟综训练:
14.一杯酒精倒掉一半,剩下另一半时()
A.热值不变,比热容变为原来的一半B.热值变为原来的一半,比热容不变
精品[沪科版]中考物理复习集体备课导学案:磁word版
5.电动机与发电机是电磁转换的两项重要应用,填写下表中的内容,比较它们的区别。
名称
模型图
原理
能量转化
在电路作用
7.冬冬将漆包线(表面涂有绝缘漆的铜线)绕在两个完全相同的铁钉上,制成了简易电磁铁甲和乙,按连接好电路,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数”。请你结合谈实验中的
具体情况,完成下面的内容.
(1)通过观察电磁铁_________________的不同,可以判断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不同。
(2)电磁铁乙的铁钉帽端为_______________极(填“N”或“S”)
电动机
用电器
发电机
电源
3、跟踪训练
1.请根据下列图示,在甲图中标出通电螺线管的N、S极及电源的正、负极;在乙图中画出通电螺线管的绕线情况;在丙图中标出磁感线方向及磁体的极性。
2.在电风扇、电熨斗、电磁起重机、动圈式扬声器、动圈式话筒和发电中
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有;利用磁Hale Waihona Puke 对通电导体有力的作用原理工作的有。
B、发电机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制成的
C、闭合电路的部份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一定产生感应电流
D、通电导体在磁场中的受力方向只与电流方向有关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换气扇和洗衣机的主要部件都是电动机
(B)电热水器和电铃的主要部件都是电磁铁
(C)磁卡和VCD播放用的光碟都是应用了磁性材料
(D)地磁的南极在地理的南极附近
其他训练:
完成其他练习,教师辅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当堂检测:
6..下列事例中,能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A.刮风,落叶飞舞B.扫地,灰尘飞扬
C.下雪,雪花飘飘D.做饭,菜香四溢
7图4是我国第一个太空漫步的航天员翟志刚在“神舟七号”飞船外活动的图片。这一图片信息从太空传回地球靠的是
A.电磁波B.次声波
C.到目前为止人类获得核能的途径只有核裂变和核聚变两种
D.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机械效率为100%的机器肯定会出现
12.一些影片中经常出现这样的镜头:高墙倒塌后压在众人身上,造成人员伤亡。但实际拍摄中,倒塌的高强并不会对演员们造成任何伤害。这是因为这种墙体的材料具有较小的
A.弹性B.硬度C.密度D.延展性
A.较小的密度B.较大的硬度C.良好的导电性D.较好的延展性
5.新材料的应用
考题5.当温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时,某些材料的电阻会突然变为零,
这种现象叫做超导现象,这种材料叫做超导材料。超导材料的应用具有十分诱人的前景,假如将来科学家研制出室温下的超导材料,它可以用来制作成
A.白炽灯泡里的灯丝B.加热器内的电热丝
课题
分子动理论﹑信息﹑材料﹑能量与能源
编制人
使用人
使用日期
编号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课程标准:
1.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了解原子的核式模型。了解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关注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新进展。
2.了解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大致尺度。粒子尺度按电子---原子核---原子---分子的顺序排列。
C.超声波D.声波
8.利用橡胶来制造汽车轮胎,可以减轻汽车行驶时的震动与颠簸。这是因为橡胶具有
A.较好的导热性B.较好的弹性
C.较大的密度D.较大的硬度
9.我国提出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安全、清洁”是今后能源开发和利用的方向。下列能源中最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A.石油B.太阳能C.煤炭D.核能
3.了解一些新材料的特点及其应用。了解新材料的发展给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
4.了解分子热运动的一些特点,直到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5.知道电磁波。知道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了解电磁波的应用及其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6.通过实验,认识能量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
7.知道能量守恒定律,从能量的转化和转移的角度认识效率,知道能量的转化和转移有一定的方向性。
8.列举常见的不可再生能源与可再生能源。
9.知道核能等新能源的特点,人类获得核能的方式及应用,核能发电中能量转化过程。
10.了解物质的一些物理属性,如弹性、磁性、硬度、延展性、导热性等。
二、中考考点
1.原子的结构及粒子的空间尺度.
A.分子的体积是非常小的
B.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
C.分子之间存在力的作用
D.分子之间存在着空隙
3.电磁波的应用
考题3.下列设备与电磁波的应用有关的是
A.磁悬浮列车B.电磁继电器
C.移动通讯网D.电磁起重机
4.材料的物理性质.
考题4.铝合金因具有坚固、轻巧、美观、易于加工等优点而成为多数现代家庭封闭阳台时的首选材料。这与铝合金的下列物理性质无关的是
学生自读
教师强调重要考点
学生完成当堂检测,教师抽一部
结合中考题突出考试热点提高复习效果
提高落实效果
考题1. 1911年,卢瑟福在α粒子散射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按照这一模型,原子的结构与图所示各物体的结构最接近的是
A.鸡蛋B.西瓜C.面包D.太阳系
2.分子动理论的内容.
考题2.王安石在一首诗《梅花》中有“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的诗句。诗人根据远处飘来的淡淡的梅花香味判断出“是梅而非雪”,而他从远处就能闻到梅花的香味,是因为
10.在炼钢时加入不同的物质能够改变钢的某种性能。例如,在炼钢时加入锰炼成的高锰钢可以做成防弹钢盔,高锰钢中加入锰是为了增强钢的
A.弹性B.密度C.延展性D.硬度
11.下列有关能量和能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宇宙间的总能量是守恒的,所以不存在能源危机的问题
B.自然界中的水能、太阳能、核能、风能都属于可再生能源
13.由高性符合材料制成的撑杆,已经成为决定撑杆跳高胜负的关键。这主要是因为这种高性能符合材料比传统撑杆材料具有更好的(填一种物理性质);在撑杆跳高运动员越过横杆之后下落的过程中,他的转化为动能
14.从发电站到用电地区,通常都有一段相当长的距离。要实现如此远距离的电能输送,在目前的技术水平下就要采用高电压输电,这是为了减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材料的出现,为我们将来利用其零电阻特性实现远距离大功率输电提供了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