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学绪论
内科学绪论2014.02

四、内科学的进展
5、溶栓、抗栓疗法的进步 6、介入治疗:PCI、双心室起搏治疗慢性心衰 7、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设备改善,治疗效果更好。 8、人类白细胞抗原(HLA)的研究,提高了骨髓移 植和其他器官移植的成功率。 9、应用基因重组技术合成胰岛素、人生长激素等已 应用于临床。 10、先进的心肺复苏技术提高了治疗水平。
五、内科学的学习方法
1、树立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思想和全面关心病人健 康的医德医风,建立良好、和谐的医患关系;
2、掌握好内科学三基知识 3、重视临床实践,理论联系实际;多实践、勤于思
考、发现问题;主动学习、刻苦学习。 4、树立正确的临床思维 5、要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善于追踪学科进展,不断
更新理论观点;学会收集、积累和整理资料,学会 查阅参考资料的方法。
医疗卫生工作的转变: 从以疾病为主导转变为以健康为主导。 从以医院为基础转变为以社会为基础。 因此,内科学是主要用非手术方法治疗疾病而与 外科学分开的学科。
二、内科学的重要位置
1、内科学是临床医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 涉及面广,理论性、实践性、整体性强,诊疗 措施不具或仅有轻微创伤性。
2、内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是临 床医学各科的基础;内科学所阐述的诊疗原则 和临床思维方法,可供临床各学科借鉴。
什么是内科学?
20世纪70年代以来 医学的理论模式从 “生物医学模式”向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1974年加拿大与美国的两位学者相继提出了新的医学模式) 在防治疾病、维护健康的实践中,不仅要注意生物学因素,同时要注意心理、环境和社会问题。
其目标是使人民的身心处于更加良好的健康状态。
WHO对健康的定义为 “健康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
1.内科学绪论

传学、免疫学、计算机技术和基础医学的理论和技术的
快速发展,内科学也相应地发展很快。
病因和发病机制;
诊断技术;
防治。
希波克拉底誓言
又称希波克拉底誓词。 希波克拉底(约前 460—前370),古希腊名医, 被西方尊为“医学之父”, 西方医学奠基人。提出“体 液学说”,他的医学观点对 以后西方医学的发展有巨大 影响。《希波克拉底誓言》 是希波克拉底警诫人类的古 希腊职业道德的圣典,向医 学界发出的行业道德倡议书, 是从医人员入学第一课要学 的重要内容,其基本精神被 视为医生行为规范,沿用了 2000多年。时至今日,在很 多国家医生就业时还必须按 此誓言宣誓。
第一篇 绪论
内科学绪论
讲授主要内容
概念与地位 主要内容
内科疾病的诊断
内科学的进展 如何学好内科学 具体要求 课后分析
概念与地位
第一、内科:主要用药物治疗疾病。 第二、内科学: 内科学在临床医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 位置,它不仅是临床医学各科的基础,而 且与它们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故学好内科 学,是学好临床医学的关键。
如何学好内科学2
联系基础学科知识;
重视临床技能的训练; 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 勤于思考、善于总结。
具体要求
第一、课堂教学:最关紧。 第二、两种作业: 1.内科学作业本 2.内科学病案分析。 第三、课堂纪律: 1.手机静音; 2.男女同桌问题。
复习思考题
内科学是怎样的一门学科? 简述内科学发展简史。 为什么说内科学是其他临床医学的基础? 怎样才能学好内科学? 试述希波克拉底誓言的主要内容。
医学模式的转变 生物医学模式 增强法律意识
第1讲内科学(绪论)

【概念】内科学是以用非手术方法治疗疾病而与外科学分开的,内科学按系统不同进一步分为:呼吸、心血管、消化、肾脏、血液、内分泌、营养、代谢、风湿病学等,另外又衍生出传染病、精神病、神经病学。
内科学是临床医学中的综合学科,它涉及面广,整体性强,研究人体各系统器官疾病的病因、诊断与防治,它是临床医学的基础,学好内科学,对于今后无论做哪一科的医生都是十分重要的。
【如何学好内科学】联系基础学科知识重视临床技能的训练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勤于思考、善于总结【如何做好临床诊疗决策】一、诊断思维应掌握以下原则:1.先用一元论解释如:女,45岁,阵发性胸痛冠状动脉供血不足2.先考虑常见病如:男,17岁,发热伴咳嗽1天。
上呼吸道感染→2周后仍有发热结核3.先考虑器质性疾病4.排除法作鉴别诊断二、选择实验室和特殊检查要遵循的原则要了解所选试验的有效性、安全性和价格,在排除诊断时应选择敏感性高的诊断试验,在明确诊断时应选择特异性高的诊断试验,诊断试验先后排序上无创伤的检查应首先,切忌无目的地开一大推化验单和特殊检查。
三、治疗思维上应掌握的原则:1.一般是先明确诊断,再做治疗计划2.一时难以诊断的病例,应抓住良性和可治性疾病的治疗机会3.危重病例应紧急治疗,需抢救在先4.治疗时需重视药物的毒副作用和交互作用,用药尽可能单一,能用一种药治疗,绝不要开二个药。
【应该怎样对待病人】人的健康和生命是最宝贵的,医生为患者的健康而工作,应该具备有高度的责任感、精辟的医术、博学的医学知识,有责任改善病人的病情、帮助病人康复、建立恢复健康的信心、告知预防疾病的知识。
病人需要医生的同情心、爱心及理解,这些对病人疾病的缓解及康复也是非常必要的。
一位仅能作出诊断,但不关心、理解患者的医生并不是一位受人爱戴的医生。
【医患关系】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是得到最佳的临床诊疗质量的保证,是诊治成功的第一步。
1、谈话技巧:对待病人要有礼貌,又要有威信,使病人相信你2、医生与家属的关系:及时与家属沟通,与家属达成共识,博得家属支持和理解3、终末期病人的处理:减轻病人痛苦、改善病人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更为重要。
内科学绪论课件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将为内科学带来新的机遇 和挑战,如辅助诊断、疾病预测和治疗方案优化等。
04 内科学的学习方法
学习内科学的重要性
掌握医学知识
01
内科学是医学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掌握内科学知识有助于更
好地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治疗。
提高临床能力
02
通过学习内科学,可以掌握诊断、治疗和预防疾病的方法和技
患者的生存率。
预防保健
内科学在预防保健方面也发挥了 重要作用,通过对常见内科疾病 的预防和早期干预,降低疾病的
发生率和复发率。
内科学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挑战
精准医学
随着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等领域的快速发展,精准医学将成为 未来内科学的重要发展方向,为个体化治疗提供有力支持。
转化医学
转化医学旨在将基础研究成果转化为临床应用,是未来内科学发展 的重要方向之一。
能,提高临床工作能力。
促进职业发展
03
具备扎实的内科学基础,有助于医生在医学方法和技巧
01
02
03
04
系统学习
内科学知识体系庞大,需要按 照系统分类进行学习,如心血
管系统、呼吸系统等。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学习过程中,应注重理论与 实践相结合,通过实践操作加 深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核心学科地位
内科学作为医学的核心学科,将继续在临床实践、医学教育和医 学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
疾病防控和治疗
随着新技术的应用和新方法的出现,内科学将在疾病的预防、诊 断、治疗和管理方面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促进医学发展
内科学的发展将推动整个医学领域的进步,促进医学与其他学科 的交叉融合,推动医学模式的转变。
内科学绪论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三、内科学的发展
(二)循证医学的发展 经验医学—循证医学 诊疗指南—制定、应用与更新
个体化治疗
• 循证医学(evidence based medicine,EBM)是现代临床医学的重要 发展。古代医学是属经验医学。 • 19世纪发展起来的医学已经有了解剖、病理、生化、药理等基础学科 的支撑,为临床诊断治疗疾病提供了科学的基础。临床医生面对各种诊 断治疗问题,通常是根据现有的基础医学知识,参照前辈及或本人的实 践经验,借鉴查阅相关文献的资料进行处理。对于某一种疾病的治疗没 有客观的统一评价标准,是经验医学的范畴。 • 20世纪80年代循证医学的概念诞生了。EBM重点是在临床研究中采 用前瞻性随机双盲对照及多中心研究的方法,系统地收集、整理大样本 研究所获得的客观证据作为医疗决策的基础,对一些常见病制定的诊疗 指南是根据循证医学研究结果而制定的。循证医学研究结果也是可以变 化的。因此,临床诊疗指南在使用一定的时间后也要更新。指南给临床 医生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但不能作为唯一依据,临床医生更不能因此 忽视对每一个患者的个体化分析。
的基本要素。 • 总之,要学好内科学,一方面必须具有刻苦勤奋的学习态度, 首先是学好理论知识,并不断更新,另一方面要勤于实践,在临 床实践中掌握扎实的基本功,培养稳定的心理素质,良好的环境 适应能力和较强的创新意识与良好的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不断 提高自身素质,方能学好内科学成为一名优秀的临床医生 。
【讨 论】
“辅助检查对内科疾病诊断意义”? “正确看待辅助检查”
•正确看待辅助检查: • 20世纪以来,疾病的诊断技术不断更新。以x射线为基础的 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各种先进的显像及成像技术CT、MRI、CTA等; 二维、三维、四维及彩色多普勒显像技术;各种途径的纤维内镜 的发展;生物化学及免疫学的发展;血液及相关标本检测项目与 日俱增,为临床医生的诊断提供了极其重要的依据。但值得指出 的是无论哪一种检查都只能是辅助检查,不能替代医生的病史问 诊、体格检查、临床思维和判断。另一方面临床上过分依赖辅助 检查,毫无针对性的检查,既延误了诊断也浪费了大量的医疗资 源。因此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临床思维分析,是医生诊断疾病
内科绪论、呼吸总论-精品医学课件

行病学、微生物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解 剖学、药理学等) 诊断学是内科学的基础(检体诊断、实验诊断、 影像学诊断及其他)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扎实的诊断学、内科学基础知识 重视临床见习与毕业实习 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 对照疾病去看书,按照书本去看病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不断提高
(bio-psycho-social medical model)
美国医生G.L.Engle1977年首先提出
“为了理解疾病的决定因素以及达到合理的治疗和卫 生保健模式,医学模式必须考虑到病人及其生活环境并 通过医生的作用和卫生保健制度来对付疾病的破坏作用”
这种模式涉及人本身(包括医患双方)及其自然 与社会环境
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以特异性诊断、治疗、 预防工具对人类的健康作出了巨大贡献
其缺陷在于:
无法解释某些疾病的社会心理病因 无法解释疾病造成的种种心身不适 无法解释生物学与行为科学的相关性 无法提供有效的非药物治疗方式 无法解决慢性病人的心身疾患和生活质量降低
等问题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基石:前瞻性双盲对照研究及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RCT), 系统收集、整理大样本研究所获得的客观证据作为医疗决 策的基础
EMB是医生对患集中体现
➢依法行医
医疗法规:执业医师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传染病防治法等
医疗规范与指南 规避风险
如何学好内科学
书本知识和临床实践并重 正确认识“疾病”与“患者” 正确对待辅助检查
第一篇 绪 论
内科学的范畴
广义(以前):包括传染病学、神经病学、精神病学 狭义(现在):呼吸、循环、消化、泌尿、血液、内
内科学绪论ppt课件

20
第二步:分析诊断:(6部曲) 1.将临床表现联系起来分析,找出重点的临床表
现(主要矛盾)。 2.根据主要矛盾想出所有的可能性诊断。 3.经鉴别诊断引出了3-4个近似诊断。 4.比较各有几个支持点和不支持点,找出支持点
最强的,不支持点最弱的一个作为第一诊断。
21
5.初步诊断: ①如果支持点很强,不支持点全部可以用此诊断解释,
18
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ast study, RCT),尤其是大样本、双盲,观察时 间长的临床研究得出的科学结论(论文),或多 个试验荟萃分析,是证明某种治疗有效性和安全 性最可靠的依据,其所得结论是循证医学的基石。
19
五、内科疾病的诊断
疾病全面正确地诊断是合理治疗的前提和依据, 也就是说只有准确全面诊断,才会有正确地治疗。 第一步:详细掌握病情 详细询问病史——即详细又有重点,阳性及用于鉴别 的阴性症状 系统体格检查——基本功 必要的实验室和辅助检查——必要而不贪多,
9
•影像技术:三维超声、食道超声、冠脉内超声、核磁共振、 CT、螺旋CT、16层CT、32层CT、64层CT等 •内镜检查:胃镜、肠镜、气管镜、胆道镜等。而且都已成 为纤维内镜。 •心电检查:心电监护、TTM(远程心电监护)、Holter。 •介入诊断技术:心内科、神经内科、消化科、呼吸科等广 泛应用。
16
(八)参考内容
1、内科学每篇后的参考目录书籍 2、临床诊治指南 3、循证医学临床试验结果 4、核心期刊 5、上级医师经验指导
(九)要求记笔记
17
四、循证医学 (evidence-based medicine EBM)
慎重、准确和明智的应用当前获得的最好研究 证据并结合医生本人的临床经验,同时考虑到患者 的愿望,将三者综合考虑,订出每个患者的具体诊 疗措施。
内科学绪论

内科学绪论一、临床医学的概念:研究人体各系统疾病的发病机制、诊断、治疗和预后的学科。
内科学是临床医学中的综合学科,它涉及面广整体性强,研究人体各系统器官疾病的病因、诊断和治疗,是临床医学和其它学科的基础,与各科之间有密切的联系的临床基础学科。
内科学在临床学习上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只有学好内科学,别的学科才能学好。
二、内科学习达到的要求1.应用已掌握的医学基础知识对内科常见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进行正确分析,并能制定相应的有效措施,达到预防为主的目的。
2.在学习了诊断学的的基础上,采集外完整、可靠的病史,完成全面、系统、规范的体格检查,借助实验室和辅助检查,对疾病作出正确的诊断。
3.掌握内科常见病的治疗原则和方法,在上级医师的指导下,制定切实可行的治疗计划,积极治疗疾病。
4.在理论学习和临床实习中,要应用正确的思维方法,不断锻炼独立思考和独立工作的能力,提高诊断和治疗水平。
5.在临床实践中要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痛病人之所痛,具有良好的医德和医风,必须以高度的责任感、同情感和实事求是的作风及时解除病人的疾病痛苦,做一个合格的医务工作者。
【内科学的进展】1.病因学研究:近年来在病因和发病机制的认识不断深入,在不少方面已有突破性的发现,例如,如幽门螺杆菌的发现及其与上消化道疾病关系的研究,导致对消化性溃疡、胃癌病因学的重新认识,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使彻底治愈相当部分消化性溃疡成为困难,对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防治将成为今后胃癌预防的重要一环。
2.诊断技术的进展:高科技诊断技术的发明和发展大大提高了对疾病的诊断水平,从而使疾病得以早诊断、早治疗。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影像学检查:CT/MRI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在不断提高;新的检查技术不断出现,如正电子射线断层检查(PET)、高精度数字减影机的应用和不断改进。
②消化内镜、纤支镜、腹腔镜、胸腔镜等内镜的广泛应用,不但能清只有凭借毅力,坚持到底,才有可能成为最后的赢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心衰的治疗方法:
病因治疗 减轻心脏负荷 (1)休息 (2)限制钠盐摄入 (3)利尿剂 (4)血管扩张 加强心肌收缩力 (1)洋地黄类 (2)β受体激动剂(儿茶酚胺类) (3)磷酸二酯酶抑制剂
2020/11/13
减轻心脏负荷:利尿剂
• 排钾类:需和KCI合用。 氢氯噻嗪(双氢克脲噻) 25~50mg, Bid. 呋噻米(速尿) 作用比HCT 强快,可口服 肌注和静注。
2020/11/13
心脏病诊断
• 病因诊断 • 病理解剖诊断 • 病理生理(心律失常)诊断 • 心功能诊断
2020/11/13
2020/11/13
一、临床表现
• 可分左心、右心和全心衰竭。 • 左心衰最常见,右心衰竭多继发于左心
衰竭。
2020/11/13
左心衰竭症状
LVEDP +CO
(1)各种程度不同的呼吸困难 劳力性呼吸困难——最早出现 端坐呼吸 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诊断意义 心源性哮喘
2.快速房颤及房扑可减慢室率,少数可转 复为窦律。可转复室上性心动过速。
2020/11/13
强心治疗:洋地黄类
禁忌证
• 绝对禁忌:洋地黄中毒、过敏。 • 相对禁忌:
预激综合征并Af、AF II度或高度A-VB SSS 肥厚梗阻型心肌病 单纯性重度二尖瓣狭窄伴窦性心率 AMI 24h内
2020/11/13
• 保钾类:螺内酯(安体舒通)起效慢、作用 较 弱、不得和钾盐合用,25~100mg/d.
2020/11/13
减轻心脏负荷:血管扩张剂
药物 脉
剂量
扩张静脉 扩张动
硝酸甘油 10μg/分开始至
50μg~100μg/分 ++
+
硝普钠 10~300μg/分
++
++
ACEI
+
+
2020/11/13
强心治疗:洋地黄类
2020/11/13
• 心力衰竭因其通常伴有肺循环和(或)体循环的被 动 性 充 血 , 故 又 称 充 血 性 心 力 衰 竭 (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CHF) 。
• 心功能不全(cardiac dysfunction)含义更广,心力 衰竭是指伴有临床症状的心功能不全,有心功能不 全不一定有心力衰竭。目前临床上“心功能不全” 一词常用以表明经器械检查提示心脏收缩或舒张功 能下降,但尚未出现临床症状的状态。
2. 心排血量(CO) 3. 心脏指数(CI)
2020/11/13
三、诊断和鉴别诊断
诊断
1.根据存在心脏病、 有CI↓及循环瘀血 表现、实验室检查 确定心衰存在。
2.根据症状、体征分 出左、右心功不全。
3.心功能分级和客观 评定。
鉴别诊断
1.心源性哮喘与支气 管哮喘
2.右心衰应与心包病 、肝硬变鉴别。
针对分子和细胞水平的发 病机制予以治疗
早期治疗,干预动脉粥样 硬化的形成
侵入性治疗手段和非侵入 性治疗手段联合运用
大规模临床研究前的早期 开发中,活性药物有效性 的确定
晚期疾病治疗
2020/11/13
早期疾病治疗
临床治疗策略的演变
~~ 1900’s
个人经验
~~ 1970’s
以科学为本的病因学 病例对照研究临床试验
2020/11/13
X线检查
• 原发心脏病的表现 • 肺上静脉扩张 • 肺间质水肿(肺纹增粗、Kerley B线) • 肺泡水肿(肺门阴影呈蝴蝶状、小片
状絮状阴影) • 胸腔积液
2020/11/13
超声心动图
(1)比X线更准确地提供各心腔大小及心 瓣膜结构和功能。
(2)估计心脏功能
2020/11/13
贫血、肺栓塞)。
2020/11/13
2020/11/13
一、心脏的代偿机制
1.Frank-Starling机制 2.心肌肥厚 3.神经体液的代偿机制 (1)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 (2)RAS激活
2020/11/13
二、心衰时的各种体液因子激活
1. 心钠素(心房肽)分泌增加 2. 血管加压素(抗利尿激素)及缓激肽
(2)当压力超过一定限度(RVEDP>10mmHg; LVEDP>18mmHg)时CO不再增高,反而下降
。 同时会出现体/肺循环淤血体征。
(3)当CI <2.2L/min.m2时,即出现低心排血量的 症状和体征。
2020/11/13
心衰类型
• 按心衰发展的速度分急性和慢性心衰。 • 按心衰部位分左心衰、右心衰和全心衰。 • 收缩性心衰和舒张性心衰。
(2) 咳嗽、咯痰、咯血:系肺泡和支气管粘膜淤血 所致。
(3)CO 降低可引起组织器官血液灌注不足而出现 相应症状,如乏力、嗜睡、烦躁、苍白、紫绀。
(4)尿少、肾功能损害
2020/11/13
左心衰竭体征
• 原有心脏病体征 • 肺底湿罗音 • 胸水 • 紫绀 • 交替脉
• 心尖SM • 心尖舒张早期奔马律 • HR↑ • S1↓ • P2↑
2020/11/13
右心衰竭症状
RVEDP +CO
由于腹腔多脏器郁血而引起: 有纳差、恶心、呕吐; 肝区胀痛、黄疸; 尿少、夜尿增多。
2020/11/13
右心衰竭体征
(1)颈静脉充盈或怒张,肝颈静脉返流征阳性。 (2)肝大、压痛,可有黄疸和血清转氨酶升高,
晚期可发展成心源性肝硬化。 (3)低垂部位水肿、胸水(右)、腹水。 (4)胸骨左缘3、4肋间舒张期奔马律(右心奔马
• Ⅳ级:心脏病患者不能从事任何体力活动。休息时亦有症 状,体力活动后加重。
2020/11/13
客观评定
根据ECG、运动试验,影像学和UCG等客观 检查作出分级: • A级 无心血管疾病的客观依据。 • B级 轻度心血管疾病的客观依据。 • C级 中度心血管疾病的客观依据。 • D级 重度心血管疾病的客观依据。
2020/11/13
四、治疗
1.治疗原则和目的
不能仅限于缓解症状,治疗上有下列二方面 的观念转变:
(1)心衰时神经内分泌过度激活,会加剧心室 重构和促使心衰恶化,开始强调对神经内分泌过度 激活的干预。
(2)从改善症状到延长寿命、改善生活质量。
目的:1. 提高运动耐量; 2. 保护心肌; 3. 降低死亡率。
内科学绪论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心内科 袁祖贻
2020/11/13
内科学发展过程的变化历程
“过去"
有限的诊断手段 治疗晚期疾病 在中小规模临床研究 中显示有临床获益
“目前"
对临床病理学的认识 有提高
相对晚期疾病患者的 死亡率/发病率下降
危险因素的治疗:血 压、胆固醇
大规模临床研究
“未来"
的分泌增加
2020/11/13
三、心室重构和心肌损害
原发性心肌损害和心脏负荷过重及继 发性介导因素(神经体液因素),导致心 室扩大或心室肥厚。在这个过程中,心肌 细胞、胞外基质、胶原纤维网等均有相应 变化,称为心室重构。
2020/11/13
心室重构的病理改变
• 心肌细胞: (1)心肌细胞坏死与凋亡致心肌细胞数量减少。 (2)心肌细胞适应不良性肥大。 • 心肌细胞外基质:主要为胶原沉积和纤维化:
一、定义
绝大多数情况是指心肌收缩力下降使心排血量 不能满足机体代谢的需要,器官、组织血液灌注不 足,同时出现肺循环和(或)体循环淤血的一种临 床-病理生理综合征(收缩性心力衰竭)。
很少数情况下心排血量正常,但由于异常增高 的左室充盈压,使肺静脉回流受阻,而导致肺循环 淤血。见于肥厚型心肌病、高心病或冠心病早期( 舒张性心力衰竭)。
2020/11/13
个别患者
循环系统疾病-总论
• 心血管疾病为当今世界“第一杀手” • 我国的心血管疾病在近20年流行,现已接近世
界水平 • 心血管病研究进展迅速:
介入心脏病学-最新兴的学科 心血管病检查-影像学进展 循证医学发展 基础研究进展快速:基因诊断和治疗
2020/11/13
2020/11/13
2020/11/13
心功能分级(NYHA)
• I级:患有心脏病但体力活动不受限制,日常活动不引起 乏力、心悸、呼吸困难或心绞痛。
• II级:心脏病患者体力活动轻度受限。休息时无症状,日 常活动即可引起乏力、心悸、呼吸困难或心绞痛。
• III级:心脏病患者体力活动明显受限,轻于日常的活动即 可引起上述症状。
洋地黄制剂种类
• 地戈辛(digoxin):口服、属中速类。 0.25mg/片,半衰期36h,肠道吸收,经 肾排泄。
• 西地兰(毛花甙C,lanatosiole C):静 注属快速。0.4mg,半衰期33h,经肾排 泄。
2020/11/13
洋地黄用法
• 地戈辛:维持量法,0.25mg/d 口服,经5个 半衰期(5~7d)后可达稳定治疗血浓度。适 用于慢性心衰,此法发生中毒少,是目前最 常用方法。缺点为短期内不能达到最大疗效 。
律)。 (5) 右室显著扩大可有三尖瓣相对关闭不全,出
现SM、颈V搏动和肝脏搏动。
2020/11/13
全心衰竭表现
(1)左、右心衰临床表现同时存在。 (2)以某一侧心衰表现为主。 (3)左心衰的呼吸困难可因右心衰而减
轻。
2020/11/13
二、实验室检查
1. X线检查 2. 超声心动图 3. 放射性核素心血池显影及磁共振显象 4. 心-肺吸氧运动试验 5. 创伤性血流动力学检查
– 心肌舒张期僵硬度增加,促发舒张性心衰。 – 心肌电传导各向异性增加,使冲动传导不均一、不连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