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当守正,修辞立其诚

合集下载

江灿权:表达当守正,修辞立其诚

江灿权:表达当守正,修辞立其诚

342022年 3月下 总期数873“当才华还支付不了昂贵的‘诗和远方’,你们还需用脚步来丈量,重构‘远方’的格局。

相信,只要一直奔跑在路上,远方,将不再是远方。

未来已来,远方不远。

因为我们相信努力、相信乐观、相信担当,所以,在人生的每一次关键点,我们一定能够看见诗与远方、看见蓬勃希望、看见强大力量、看见未来与远方!”中学化学高级教师、现任东莞市竹溪中学校长的江灿权善于引领和激励学子前行,奔向“诗和远方”。

如果指望“小猪佩奇”,远方就只能是水中月镜中花有学生得过且过,不思上进,江灿权劝导说:“在学校没有可以躲避学习的‘安全区’,也没有可以无限重来的‘重启键’,要摘得‘天空中最亮的星’,唯有尽心竭力学到极致。

如果整天在抖音里挥霍时间,你的远方就会像内涵段子一样被永久封杀;如果沉浸在‘吃鸡’的游戏中走不出来,你的远方就不可能‘绝地求生’;如果指望着‘小猪佩奇’给你勇气,你的远方就只能是水中月镜中花。

千万不要等到幸福来敲门时,你却不在家;千万不要在奋斗的年纪装佛系,除非你是齐天大圣、斗战胜佛的孙悟空;也千万不要让青春太清淡,否则人生就会越过越油腻。

”“文随时变”“与时俱化”,才能有创新表达。

江灿权运用奇设排比和诸多流行词汇,形成了颇富意蕴、极具警醒警示效果的“俪偶章句”,风趣幽默接地气,既让人耳目一新,印象深刻,更令人为之一振,幡然醒悟,择善而从。

江校长的口才和文采,由此可见一斑。

种下越是艰难越向前的种子有一次,同学们讨论“任正非精神”,江灿权说:“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我们大家知道,美国正通过软件断供、芯片断供等手段在打击华为,华为的成熟应对让我国人备感自信,也越来越体会到任正非的成熟和超人之处。

但是回想任正非和华为的发展经历,任正非自己有一句话‘伟大是熬出来的’,这实际是说,任正非和华为的成功是磨砺而成就的。

他是不平凡的人,是历经磨难,怀揣坚强意志的新时代优秀奋斗者。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高二修辞立其诚原文课文

高二修辞立其诚原文课文

高二修辞立其诚原文课文
(实用版)
目录
1.修辞立其诚的含义
2.修辞立其诚的重要性
3.如何做到修辞立其诚
正文
一、修辞立其诚的含义
《高二修辞立其诚》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在高中二年级的语文课程中,修辞手法的运用以及诚实原则的重要性。

修辞立其诚,是指在运用修辞手法进行写作时,要遵循诚实、真实的原则,用真诚的心去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这样的写作才能真正体现出个人的思考与感悟,也更容易打动读者。

二、修辞立其诚的重要性
修辞立其诚对于写作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遵循诚实原则的写作能够体现出作者的真实想法,有助于建立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信任。

其次,诚实的表达可以更好地传达文章的观点和立场,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最后,修辞立其诚有助于培养作者的诚信品质,对于个人成长和社会责任具有积极意义。

三、如何做到修辞立其诚
要做到修辞立其诚,首先要具备扎实的语文基本功,熟悉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在写作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用词真实:在表达观点时,要用真实、准确的词语,避免夸大或缩小事实。

2.结构合理:文章的结构要清晰、合理,使读者容易理解作者的观点
和思路。

3.立意明确:文章的立意要明确,避免模棱两可,让读者不知所云。

4.情感真挚:写作时要用真挚的情感去表达,以打动读者。

总之,《高二修辞立其诚》这篇课文告诉我们,在运用修辞手法进行写作时,要遵循诚实、真实的原则,用真诚的心去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湖北省鄂东南三校联考2022-2023学年度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湖北省鄂东南三校联考2022-2023学年度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湖北省鄂东南三校联考2022-2023学年度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上册、中册、下册第一至二单元。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修辞立其诚”这句话虽然是两千年以前讲的,现在仍应加以肯定,仍应承认这是发言著论写文章的一个原则。

“立其诚”即是坚持真实性。

诚者,实也,真也。

现代所谓真,古代儒家谓之为“诚”。

“立其诚”可以说包括三层含义:一是名实一致,二是言行一致,三是表里一致。

名实一致即是言辞或命题与客观实际的一致。

一般言辞的内容包括许多命题。

哲学命题与科学命题都是表示客观事实或客观规律的,都可称为理论命题。

理论命题符合于客观实际,就是真理的揭示。

文学不是表示客观事实或客观规律的,然而也必须对于事物现象的本质有所显示,才能够感动人心。

言行一致亦即理论与实践一致,思想与行动一致。

浅言之,即一个人的言论与他的行为一致;深言之,即学说理论与社会实践一致。

古语说“听其言而观其行”,听一个人的言论还要看他的行为是否符合他的言论。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与社会实践相符合的,才能称为真理。

表里一致即心口一致,口中所说的与心中所想的应该一致。

如果口说的是一套,心里所想的却是另一套,是谓说假话,是最明显的不诚。

“修辞立其诚”,首先要表达自己的真实思想。

学说、言论、文章,都有一个诚伪问题。

哲学与科学的目的在于追求真理,追求对于世界的正确认识。

人在观察现象的时候,往往表现一定的主体性,在认识中含有一定的主观因素。

修辞立其诚的论证方式

修辞立其诚的论证方式

修辞立其诚的论证方式修辞学是研究语言运用的一门学科,旨在通过运用各种修辞手法,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精准,以达到更好的表达和传达效果。

而“立其诚”则是修辞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原则之一,它强调在表达中要真实、诚恳、坦率,不得虚伪、欺骗、夸大。

本文将从修辞学的角度探讨“立其诚”的论证方式,以期为语言表达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一、立其诚的意义“立其诚”在修辞学中被视为至高无上的原则,它的意义在于:首先,它是一种道德要求,要求语言表达者在言辞中不得虚伪、欺骗、夸大,要遵循道德准则,保持真实和诚信;其次,它是一种认知要求,要求语言表达者在表达中保持清晰、准确、明晰,不得模糊、含糊、不明确,要遵循认知规律,保持准确和精确;最后,它是一种审美要求,要求语言表达者在表达中保持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不得平淡、枯燥、无趣,要遵循审美规律,保持生动和形象。

二、立其诚的修辞手法为了遵循“立其诚”的原则,语言表达者需要运用一些修辞手法来实现。

下面列举几种常见的修辞手法:1.比喻比喻是运用类比的方法,将一个事物与另一个事物相比较,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表达。

比喻要求语言表达者选择恰当的比喻对象,使其与所要表达的事物相似或相近,以达到更好的表达效果。

比如,我们可以用“太阳”来比喻一个人的能量和活力,“冰山”来比喻一个人的冷漠和无情等等。

但是,比喻也有其局限性,如果比喻对象不准确或不恰当,就会导致误解和误导,违背了“立其诚”的原则。

2.排比排比是将一系列相同或类似的事物排列在一起,以形成鲜明的对比和强烈的语感,从而更好地表达观点和情感。

排比要求语言表达者选择恰当的词语和语序,使其既连贯又富有节奏感,以达到更好的表达效果。

比如,“我要的不是金钱,不是权力,不是名誉,我要的是内心的平静和快乐。

”这种排比方式,既表达了作者的内心需求,又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符合“立其诚”的原则。

3.反问反问是一种修辞手法,常常用于强调和反驳。

反问要求语言表达者以问题的形式来表达观点或情感,以引起听者的注意和思考。

4.1《修辞立其诚》教案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1)

4.1《修辞立其诚》教案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1)

5.“修辞立其诚”的最基本的要求是什么?
认识客观世界要舍弃自己的主观偏见,力求认识外物的
本来面目。人们把自己的真实想法隐藏起来,主要是因为不
正常的社会关系所造成的,这种不正确的人心扭曲必须改变。
而改变的方法就是把自己的真实见解表达出来,说真话、讲
实话。
主题归纳:
首先明确“修辞立其诚”是发言著论写文章的一个原则,
却没有提到“诚伪”,是否偏题?
感的载体,通
不偏题。承接上文对“立其诚”三层含义的论述,为 过精读文章
前一段“学说、言论、文章,都有一个诚伪问题”所领起 内容,细读准
。作者阐述做到“诚”的必要条件,从反面理解,也就是 确精炼逻辑
阐述了克服或避免“伪”的必要条件。因此,虽然作者在 严密的语言
文中并未提到“诚伪”,但内容是紧紧围绕“诚伪”而展 把握主旨情
并解释了“诚”就是“真”。然后阐述了“修辞立其诚”的
三层含义及其包含的端正学风的问题,最后由修辞到为人,提
倡做人要“说真话、讲实话”,并指出这是唯物主义的原则。
6.如果你是教材的编者,把这篇文章编入教材的时候,你想
对青年学生写一两句“编者的话”寄语青年,你会写什么?
老师借用饶宗颐先生《澄心论粹》的一段文字来寄语青
张岱年著述丰富,硕果累累。
主要著作有《中国哲学大纲》《真与善的探索》《中国 伦理思想研究》《中国古典哲学概念范畴要论》等,有《张岱 年全集》(八卷本)行世。
张岱年先生在评析儒家“五常”伦理说,“五常”之中 最单纯的是“信”。张岱年先生说:“诚的本义是信。《说文 》云:诚,信也。’说话符合事实谓之诚。”“修辞立其诚” 就是强调立言为文要坚持“诚”,就是说发言立论要以事实 为根据,要真实可信。

高考语文作文素材表达当守正,修辞立其诚

高考语文作文素材表达当守正,修辞立其诚

“跪求”“哭晕”本是形容急切心态和忧伤情绪的网言网语,却成为少数网站、微信公号制作标题的“口头禅”。

一款“炫酷”的国产LED电风扇发售,“老外纷纷跪求购买链接”;央行公示百行征信的个人征信业务申请,“有人却哭晕在厕所”……如果说这样的标题只是夸大其词,那么,某国遭遇金融风暴而“跪求中国伸出援手”等内容则纯属子虚乌有。

有网友说:“跪求体”“哭晕体”横空出世,配合“惊天一响”“全球震惊”等词语,感觉假得不能再假了。

【素材解读】不管在什么时代,持中守正、推陈出新,都是最重要的文风。

一方面,媒体人应转换“声道”,掌握互联网语言,强化互联网思维。

近年来,不少主流媒体创新表达语态,《快看呐!这是我的军装照》《中国一分钟》等产品迅速“刷屏”、“圈粉”无数,靠的正是对互联网规律的洞悉。

另一方面,也不要把制造噱头当成传播规律,盲目跟风。

用各种招式吸引受众固然重要,但能真正赢得读者的,是权威的信息、理性的观点、真诚的写作。

曾经,读者反感“裹脚布”式的八股文章和“板着脸说话”的态度。

现在,一些网络媒体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有的热衷故弄玄虚,语不惊人死不休;有人沉迷卖萌八卦,失于轻佻。

种种不良文风,需要引起警惕。

归根结底,“修辞立其诚”,内容真实、情感真切、态度真诚,才是不可移易的竞争力。

【适用话题】权威理性真诚持中守正推陈出新实事求是守正求真情感真切态度真诚修饰文辞,创新表达无可厚非,但裁剪素材、哗众取宠,则少了一份真诚,也容易助推谣言肆虐当下,祛除媒体报道里的浮夸风、标题党,让沾泥土、带露珠的文字喷涌而出,网络环境才会风清气正1"跪求体""哭晕体"频现行文浮夸背后是"眼球情结"作祟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一些个性十足的表达方式在网络上层出不穷,折射出年轻网民活跃多样的思想观念,与他们求新求变的特点互为表里。

但近来,所谓“跪求体”“哭晕体”在一些网络媒体的标题、正文中频频出现,其浮夸荒诞的文风,却令不少读者感到不适。

修辞立其诚文言文翻译

修辞立其诚文言文翻译

古语有云:“修辞立其诚,所以居其实。

”斯言也,诚修辞之要义也。

夫修辞之诚,非虚饰之辞,非浮夸之言,非诡辩之术,乃心之所向,意之所至,情之所系。

是以修辞者,必先正心诚意,而后文章可传。

夫修辞之诚,如水之清澈,非染而白,非澄而明。

水之所以清澈,因其无杂,无欲,无伪。

修辞亦然,必去浮华,去伪饰,去虚言,使文辞归于真实,归于自然。

是故,修辞者,当如水之澄澈,去伪存真,去浮存实。

孔子曰:“辞达而已矣。

”达者,诚也。

修辞之诚,即达之意。

达者,言辞之中,无障碍,无阻隔,无矫饰。

是以修辞者,当求言辞之达,达于事理,达于情感,达于人心。

孟子曰:“辞之用,其在于诚。

”诚者,修辞之本。

辞之用,非用于夸,非用于媚,非用于蔽。

乃用于表,用于达,用于感。

是以修辞者,当以诚为本,以表为用,以达为能,以感为志。

《礼记》有云:“修辞立其诚,所以尊师也。

”尊师者,敬也。

敬师之道,在于诚信。

修辞之诚,即敬师之诚。

敬师者,必先修辞,以诚敬之心,述师之教,传师之道。

是以修辞者,当以诚敬之心,述其事,述其理,述其情。

夫修辞之诚,非一日之功,非一时之能。

必积学以养德,积德以养诚。

诚者,积久而成,非一日之积。

修辞者,必勤学不辍,以养其诚,以修其辞。

《文心雕龙》云:“修辞立其诚,所以成其美。

”美者,修辞之极也。

修辞之诚,即美之基。

美之基,在于真实,在于自然,在于和谐。

是以修辞者,当求真实之美,自然之美,和谐之美。

总之,修辞立其诚,乃文辞之极,文章之美。

诚者,修辞之本,修辞之诚,乃文章之美之基。

故修辞者,必正心诚意,去伪存真,求言辞之达,养学养德,以成其美,以传其道。

夫修辞之诚,如日月之照,照人心,照世事,照万物。

修辞者,当以诚为心,以诚为笔,以诚为文,使文辞如日月之光,照耀人间,照耀千古。

斯乃修辞之诚,文辞之美,文章之极也。

《修辞立其诚》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修辞立其诚》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修辞立其诚》教学设计【课文提要】本文是张岱年写于1992年4月的一篇文化随笔,深刻阐述了他的治学为人宗旨:修辞立其诚。

作为现代哲学家、哲学史家,张岱年治学贯彻一个“诚” 字。

20世纪30年代,他提出哲学家须有寻求客观真理之诚心。

40年代,他把“求真之诚” 作为哲学修养之基础,他晚年自号“渠山拙叟”,并以“直道而行”,示其一生立身之则。

《修辞立其诚》一文,首先基于“诚”这个核心概念,阐述了“立其诚”包括的三层含义:名实一致,言行一致,表里一致。

作为一位唯物主义者,他辨析了追求真理时如何处理客观性和主体性的问题,认为学说、言论、文章都应该遵循唯物主义方法的基本原则,要力求避免主观干扰,正确认识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提出“修辞立其诚”在今天社会主义的学术语境下,应该是端正学风要遵循的首要原则。

最后总结:“修辞立其诚”是一个唯物主义的原则,而“唯物主义是科学研究的真实基础”,再次强调要敢于说真话,讲实话。

全文论述紧扣“诚”字,由修辞到为人,展开了深入的思考和阐述,强调为学做人要“说真话、讲实话”,对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任务目标】学习本文,应从理解核心概念“立其诚”入手,通过圈画出统领性或总结性的语句,梳理文章论证思路,把握文章观点,进而思考其对我们立身处世的启发意义。

本课的学习任务目标如下:1. 感知文章内容,通过辨析各家解释,准确把握文章的核心观点;2. 圈画出统领性或总结性的语句,梳理文章的行文脉络,体会文章论述特点;3.观点碰撞,思考立其诚对立身处世的现实意义。

【预习任务】1. 了解张岱年及其文章写作背景。

2. 积累并掌握曲学阿世、哗众取宠、顺风转舵、错综纷繁词汇的意义。

学习阅读注释引文解释。

3. 朗读全文,筛选每段观点句,梳理文章的行文脉络,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课文的逻辑结构,能比较正确地理解各部分之间的逻辑关联。

【任务设计】任务一辨析概念把握文章观点张岱年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哲学家,冯友兰先生曾经这样评价他,说:中国传统中的读书人,即所谓“士”者,生平所事,有二大端:一曰治学,二曰立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达当守正,修辞立其诚
【素材回放】
“跪求”“哭晕”本是形容急切心态和忧伤情绪的网言网语,却成为少数网站、微信公号制作标题的“口头禅”。

一款“炫酷”的国产LED电风扇发售,“老外纷纷跪求购买链接”;央行公示百行征信的个人征信业务申请,“有人却哭晕在厕所”……如果说这样的标题只是夸大其词,那么,某国遭遇金融风暴而“跪Array求中国伸出援手”等内容则纯属子虚乌有。

有网友
说:“跪求体”“哭晕体”横空出世,配合“惊天
一响”“全球震惊”等词语,感觉假得不能再假了。

【素材解读】
不管在什么时代,持中守正、推陈出新,都是
最重要的文风。

一方面,媒体人应转换“声道”,掌握互联网语言,强化互联网思维。

近年来,不少主流媒体创新表达语态,《快看呐!这是我的军装照》《中国一分钟》等产品迅速“刷屏”、“圈粉”无数,靠的正是对互联网规律的洞悉。

另一方面,也不要把制造噱头当成传播规律,盲目跟风。

用各种招式吸引受众固然重要,但能真正赢得读者的,是权威的信息、理性的观点、真诚的写作。

曾经,读者反感“裹脚布”式的八股文章和“板着脸说话”的态度。

现在,一些网络媒体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有的热衷故弄玄虚,语不惊人死不休;有人沉迷卖萌八卦,失于轻佻。

种种不良文风,需要引起警惕。

归根结底,“修辞立其诚”,内容真实、情感真切、态度真诚,才是不可移易的竞争力。

【适用话题】
权威理性真诚持中守正推陈出新
实事求是守正求真情感真切态度真诚
修饰文辞,创新表达无可厚非,但裁剪素材、哗众取宠,则少了一份真诚,也容易助推谣言
肆虐
当下,祛除媒体报道里的浮夸风、标题党,让沾泥土、带露珠的文字喷涌而出,网络环境才会风清气正
【素材锐评】
"跪求体""哭晕体"频现行文浮夸背后是"眼球情结"作祟
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一些个性十足的表达方式在网络上层出不穷,折射出年轻网民活跃多样的思想观念,与他们求新求变的特点互为表里。

但近来,所谓“跪求体”“哭晕体”在一些网络媒体的标题、正文中频频出现,其浮夸荒诞的文风,却令不少读者感到不
部分媒体行文浮夸,背后是“眼
球情结”在作祟。

修饰文辞,创新表
达无可厚非,但裁剪素材、哗众取宠,
则少了一份真诚,也容易助推谣言肆
虐。

当网络流量与广告收益挂钩,“眼
球情结”就与“营销心态”结成了同
盟,于是,一些新闻信息产品变成了待价而沽的商品,唯“买家”需求马首是瞻。

长此以往,忽视了多方求证、核查事实的基本功,难免出现漏洞;而一旦为了抓眼球不择手段,记录历史、传播价值等媒体责任更无从谈起。

“文变染乎世情”,一个时代的文风与社会风气相互作用。

汉初文章质朴畅达、经世致用,折射出开明务实的治世风貌;为扭转晚唐“俪偶章句”的浮靡,古文运动开启了中国散文的又一高峰;延安整风期间,毛泽东要求文章摆脱空洞抽象,“代之以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全党文风焕然一新。

而当下,祛除媒体报道里的浮夸风、标题党,让沾泥土、带露珠的文字喷涌而出,网络环境才会风清气正。

好文风源自好作风,祛除浮夸不单是改文字,也要改思路。

一些自媒体写作者乃至媒体从业者不深入生活,闭门敲键,杜撰文章;不掌握情况,标题惊悚,文章空虚。

把讲故事当作讲大话,把喜闻乐见等同于耸人听闻,放弃了实事求是的作风,放弃了守正求真的舆论担
当,让公信力和权威性受到蚕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