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人琴俱亡》课件(2011.10)

合集下载

《人琴俱亡》PPT 已核对 无错误 共18张

《人琴俱亡》PPT 已核对 无错误  共18张

感情不直接流露, 很含蓄,追求超 凡脱俗
子猷一心挂记弟弟的动词:
索、径、掷
收集写手足之情的诗句或谚语一句。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兄弟齐心,其利断金 。 酒肉面前知己假,患难之中兄弟真。 千金难买兄弟情 的作者是
刘义庆

他是
南朝宋
文学家。
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子猷
都 病重 连词,表承接,不译
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
手下的人 即“以何” 总,竟 为什么 语气助词,了
语时 了不悲。便索 舆来奔丧,都不哭。
动词, 完全 说话 要 轿子 到王子敬 家去看望 丧事
子敬素 好 琴,便径入坐灵床上,
不哭不悲:强抑制住自己的悲痛并不是不 悲痛;并且子猷本身病得很重,知道自己将不 久于人世,终归会和弟弟在九泉相见的。恸绝 良久:等到人琴俱亡时,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 悲痛之情,因而恸绝良久。
魏晋风度
魏晋时期文人士大夫的某种思想性格特点及其 文化特征——在任由性情、注重情感的个性表 达的同时,还故作旷达追求一种超脱的风度— —“魏晋风度”。东晋名相谢安的侄子在前线与 八十万秦兵作战,这一战关乎国家危亡,大胜 后派人急来报捷。谢安当时正与客人下棋,看 完后若无其事地继续与客人慢慢下棋,客人问 起也只淡淡地说小儿辈破大敌了。——这一战 关系到国之兴亡、家之存绝,谢安不可能真的 无动于衷,只是越是激动的重要时刻越平静, 才是超脱的风度。所以子猷的不悲不哭正好体 现了魏晋时代士人独特的思想情感 。
《人琴俱亡》
导语:
也许在这个世界上,没有比亲情更可贵、 更长久的了;也许在我们这个生存的空 间,没有比我们挚爱的亲人的离去更令 人肝肠寸断的了。古代大书法家王羲之 有七个儿子,品格才华最突出的是子猷 与子敬兄弟二人,这两兄弟的感情非常 好。《人琴俱亡》讲的就是子猷对弟弟 子敬独特的悼念方式,表现了他们深厚 的兄弟情谊。

《人琴俱亡》课件10

《人琴俱亡》课件10

刘义庆:南朝宋文学家。
〈轶〈 隽事世世 永的说说传笔新新神记语语见小〉〉长说是的。,记语全载言书魏以分晋精德人练行物含、言蓄言谈、 语〈、世政说事新、语文〉学书等中3故6个事门有类的,成记为载人 自们东常汉用末的年成至语东,晋如时望豪梅门止贵渴族、和新官亭 僚对士泣大、夫口的若言悬谈河轶、事一,往反情映深这、一盲时人 期骑的瞎社马会等面。貌和士大夫的思想品格。
1、读准字音,读准停顿。
2、先分组翻译短文,写在练习本上, 不懂的空出来。 3、小组讨论,解决疑问。
4、提出不能解决或有质疑的地 方,共同讨论。
补充词语解释:
1、俱,副词,都。笃,(病)重。 而,表承接,不译。
2、何以,即“以何”,为什么。 矣, 语言助词,表肯定语气,可译为 “3、了语”,。动词,说话。 了,完全
至爱亲情,血浓于水。本单元的 课文中,一个背影,融注了深深的父 爱;甜甜的泥土,蕴含着不言自喻的 母爱;人琴俱亡,展现了兄弟的手足 之情;优越的条件,割不断父母对子 女的情愫……
感受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 的同时,体会父母兄弟之间 血浓于水的亲情,引起共鸣, 从而能够在平时的生活中感 受到父母对自己深刻的爱、 别人对自己无形的关爱…… 体会到人间处处有真情,将 自己的体会形成文字,写出 自己的真情实感。
4、索,要。 奔丧(sāng),这弹 琴。 径,直往。 灵床,停放尸体的 床铺。
既,已经。 掷,投掷,抛掷,扔。
6、因,副词,于是,就。 恸,痛哭, 极度悲哀。 良,很。 绝,死亡。
7、亦,副词,也。 卒,死。
王子猷是一个怎样 的人?你喜欢这个人 物吗?
课文中哪些语句刻 画了子猷的个性化的 独特形象?
(了温不馨悲提、示都:不主哭要、抓掷住人地物云的:细 节“描子写敬)子敬,人琴俱亡”,恸 绝良久,月余亦卒。

《人琴俱亡》课件

《人琴俱亡》课件
一方面,子猷前面之所以不悲痛,是因为他知道 自己也不久于人世,到那时可以与弟弟在九泉之 下相见。从内心上讲是抑制自己的悲痛心情。当 看到人琴俱亡时,难以抑制自己的悲痛。
另一方面,体现子猷的不悲不哭正好体现了魏晋 时代的魏晋名士风度。
○知人论世: (为什么要强自抑制?这须从《世说新语》说起) 《人琴俱亡》是《世说新语·伤逝》第十六篇,结合其余十八篇来看, 《人琴俱亡》作为其中一篇还是较为集中的体现了魏晋时期文人士 大夫的某种思想性格特点及其文化特征——在任由性情、不拘矩度、 注重情感的个性表达的同时,还故作旷达追求一种超脱的风度,魏 晋风度。 举例: 《伤逝·十二》郗嘉宾(郗超)丧,左右白郗公:“郎 丧”既闻不悲,因语左右:“殡时可道。”公往临殡,一恸几绝。 《 雅量·谢公》东晋名相谢安的侄子在前线与八十万秦兵作战, 这一战关乎国家危亡,大胜后派人急来报捷。谢安当时正与客人下 棋,看完后若无其事的继续与客人慢慢下棋,客人问起也只淡淡地 说小儿辈破大敌了。——这一战关系到国之兴亡、家之存绝,谢安 不可能真的无动于衷,只是越是激动的重要时刻越平静,才是超脱 的风度。 所以子猷的不悲不哭正好体现了魏晋时代士人独特的思想情感 追求——他们注重真性情,追求个性的自由飞扬,同时又力求能摆 脱世俗的一切利害得失、荣辱毁誉,寻求一种超然的风度。为此, 尽管子敬很悲痛,却还是要强自抑制。
人琴俱亡
笔记小说 《世说新语》是记载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
。刘
义庆撰。记载了自东汉末年至东晋豪门贵族和官僚士大夫的言谈
轶事,集中反映了这一时期的社会面貌和士大夫的思想品格。语
言精练含蓄、隽永传神,作者善于通过生活细节的描写来刻画人
物性格。刘义庆,今江苏徐州人,南朝文学家。(成语)
望梅止渴 口若悬河 一往情深 盲人骑瞎马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人琴俱亡》课件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人琴俱亡》课件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人琴俱亡》课件一、教学内容《第13课人琴俱亡》选自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主要讲述了晋代琴师俞伯牙与听众钟子期的深厚友谊。

详细内容包括:伯牙鼓琴,子期听之,高山流水,人琴俱亡。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课文中的生词、成语、典故。

2. 领悟伯牙与子期之间深厚的友谊,体会知音难觅的主题。

3.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鉴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人物情感,体会知音难觅的主题。

教学重点:掌握课文内容,学习成语“高山流水”的用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课件(含课文原文、生词、图片等)2. 黑板、粉笔3. 学生用书、笔记本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现实生活中的知音故事,引发学生对知音难觅主题的兴趣。

2. 自主阅读: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大意,标记生词。

3. 课堂讲解:详细讲解课文内容,解析生词、成语、典故。

4. 例题讲解:讲解典型例题,指导学生分析人物情感,理解知音难觅的主题。

5. 随堂练习:设计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检查学生掌握情况。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课文中的难点、重点,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1. 课文人琴俱亡2. 生词、成语、典故3. 课文结构:伯牙鼓琴→子期听之→高山流水→人琴俱亡4. 知音难觅主题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解释成语“高山流水”的意思,并用自己的话讲述伯牙与子期的故事。

(2)分析课文中的人物情感,谈谈你对知音难觅的理解。

答案:(1)成语“高山流水”形容乐曲高妙,也比喻知音难觅。

伯牙与子期的故事:晋代琴师伯牙鼓琴,听众钟子期领悟其意境,二人结为知音。

后子期去世,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

(2)课文中,伯牙与子期因音乐结缘,相互欣赏,成为知音。

但在现实生活中,知音难觅,人们往往难以遇到真正理解自己的人。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讨论、练习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人琴俱亡》课件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人琴俱亡》课件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人琴俱亡》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人琴俱亡》。

教学内容包括教材中的第一、二、三段,详细内容为:介绍成语“人琴俱亡”的出处及含义;分析文本的文学特色,如韵律、对仗、排比等修辞手法;解析作者的感情表达及主题思想。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成语“人琴俱亡”的出处、含义及其在文中的应用。

2. 领悟文本的文学特色,如韵律、对仗、排比等修辞手法,并能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3. 体会作者的感情表达,培养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成语“人琴俱亡”的深刻含义及其在文中的应用。

重点:分析文本的文学特色,如韵律、对仗、排比等修辞手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课件(含文本、图片、例题等)2. 黑板、粉笔3. 学生用书、笔记本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实践情景,引发学生对成语“人琴俱亡”的好奇心,进而引入本课。

2. 自主学习:学生阅读文本,了解成语出处、含义,勾画出文本中的韵律、对仗、排比等修辞手法。

3. 讲解:分析文本的文学特色,解读作者的感情表达及主题思想。

4. 例题讲解:结合文本,讲解成语“人琴俱亡”在文中的应用,并进行随堂练习。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运用所学修辞手法,进行创作练习。

六、板书设计1. 成语“人琴俱亡”的出处、含义2. 文本文学特色:韵律、对仗、排比3. 作者感情表达及主题思想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运用本节课所学的修辞手法,以“离别”为主题,写一篇短文。

答案:例文:《月下离别》夜幕降临,月光洒满大地。

分别在即,心如刀割。

杨柳依依,诉说着无尽的哀愁;人琴俱亡,感叹着时光的无情。

在这月色如水的夜晚,我们依依不舍地告别,愿时光能将我们的友谊永存。

2. 课后阅读:推荐阅读《世说新语》中其他成语故事,了解成语背后的故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学生的掌握程度如何。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积累更多的成语,了解成语背后的故事,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人琴俱亡公开课ppt课件

人琴俱亡公开课ppt课件

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
便:就 索:要 舆:轿子 奔丧:原指从外地急忙赶回去料理长辈或亲属 的丧事,这里指到王子敬家去看望丧事
就要轿子来去看望丧事,一路上都没有哭。
8
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
素:向来,一向 好:喜欢 琴:名词活用为动词,弹琴 径:直往 灵床:停放尸体的床铺
子敬一向喜欢弹琴,(子猷)就一直走进去坐 在灵床上,拿子敬的琴来弹。
读其语言,晋人面目气韵,恍忽生动,而简 约玄澹,真致不穷。
——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
3
情味诵读,感知文意
(1)王子猷(yóu)
(6)子敬素好(hào)琴
(2)子敬俱病笃(dǔ) (7)弦(xián)既不调
(3)此已丧(sàng)矣(yǐ) (tiáo)
(4)语时了(liǎo)不悲 (8)掷(zhì)地云
恸绝良久:“子敬素好琴”琴音是悼念子敬的独 特方式,“弦既不调”后,再也无法感受子敬的 精神和思想,再也没有怀念子敬的凭借,不禁悲 从中来。痛哭不已。
17
深入体会“至爱亲情”
再读课文,把握感情基调 (哀怨、凄婉、悲凉)
18
类文选读,拓展延伸
……时二人俱病笃有术人云人命应终而有 生人乐代者则死者可生徽之谓曰吾才位不如弟 请以余年代之术者曰代死者以己年有余得以足 亡者耳今君与弟算俱尽何代也未几献之卒徽之 奔丧不哭直上灵床坐取献之琴弹之久而不调叹 曰呜呼子敬人琴俱亡因顿绝先有背疾遂溃裂月 余亦卒
是《世说新语·伤逝》第十六篇,结合其余十八篇来看,《人琴俱
亡》作为其中一篇还是较为集中的体现了魏晋时期文人士大夫的某
种思想性格特点及其文化特征——在任由性情、不拘矩度、注重情
感的个性表达的同时,还故作旷达追求一种超脱的风度,即魏晋风

《人琴俱亡》ppt课件(25页)

《人琴俱亡》ppt课件(25页)

十三人琴俱亡教学目标1、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词与虚词。

2、有感情的诵读古文,体会子猷对弟弟独特的悼念方式,感受子猷对弟弟的深厚情谊。

教学重点:感情诵读文章,学习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感受子猷对弟弟的深厚情谊。

教学难点:体会子猷对弟弟独特的悼念方式。

教学准备:ppt课件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流程:一、初读课文,自主学习:1、导入:以俞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高山流水”的成语故事)导入新课的学习。

幻灯片1-32、出示学习目标:幻灯片4(1)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词与虚词。

(2)有感情的诵读古文,体会文中表达的深厚的兄弟情谊。

幻灯片33、热身抢答:幻灯片5(1)课文选自哪一本书?(2)文中兄弟俩是谁?(3)他们的父亲是谁?4、作品简介:幻灯片6《世说新语》是记载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

刘义庆撰。

全书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36个门类,记载了自东汉末年至东晋时豪门贵族和官僚士大夫的言谈轶事,较为集中的反映了这一时期的社会面貌和士大夫的思想品格。

5、自主学习,疏通词句:幻灯片7(1)找出你认为读音需注意的字词。

(2)找出你认为翻译需注意的字词。

(3)把你没弄懂有疑问的词句画出来。

6、自学检查:幻灯片8(1)读准下列黑色字字音(2)朗读课文:找生读;师范读;学生自由读。

(3)逐句检查翻译,并检查重点词的词意:幻灯片9—13二、研读课文,小组探究:幻灯片14—16(1)用简洁语言概括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2)课文中哪些语句最能表达子猷与子敬的兄弟情深?试找出来并说说你的理由。

三、知识巩固,当堂检测:幻灯片17(一)解释加横线的词(8分)1、……俱病笃()2、子敬问左右()3、何以都不闻消息?()4、语时了不悲()5、便索舆来奔丧()6、子敬素好琴()7、弦既不调()8、因恸绝良久()(二)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

幻灯片18四、疑难解答,知识拓展:幻灯片18—201、学了本文你还有什么疑问?说出来大家共同探讨。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人琴俱亡》课件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人琴俱亡》课件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人琴俱亡》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人琴俱亡》的内容。

该文选自《世说新语》,主要讲述了晋代文学家稽康因拒绝为篡位的司马昭演奏而被杀害的故事。

详细内容包括:稽康与嵇喜的交往,稽康拒绝为司马昭演奏的原因,以及稽康就义前的从容表现。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课文内容,了解稽康的生平事迹和品格精神。

2. 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提高对古汉语的语法、词汇、句式的理解。

3. 通过课文学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古汉语的语法、词汇、句式理解,文章主题思想的把握。

教学重点:稽康拒绝为司马昭演奏的原因,稽康就义前的从容表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课件:展示课文内容、图片、例题等。

2. 古汉语词典:帮助学生理解古汉语词汇。

3. 练习题:随堂练习和课后作业。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稽康的生平事迹,引发学生对本课的兴趣。

2. 课件展示:课文内容、图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3. 课文解读:详细讲解课文,分析文章结构、语法、句式等。

4. 例题讲解:针对难点和重点,进行例题讲解,帮助学生巩固所学。

5. 随堂练习:布置与课文相关的练习题,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板书设计1. 《人琴俱亡》2. 重点词汇:稽康、司马昭、演奏、就义、从容。

3. 重点句式:古汉语特殊句式,如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等。

4. 课文结构:起因、经过、结果。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翻译课文中的重点句子。

(2)分析稽康拒绝为司马昭演奏的原因。

(3)谈谈你对稽康品格精神的理解。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找出不足之处,为下次教学改进提供依据。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阅读《世说新语》其他篇目,了解古人的品格精神,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古汉语的语法、词汇、句式理解,文章主题思想的把握。

人琴俱亡讲课课件_图文_图文

人琴俱亡讲课课件_图文_图文

1、既然兄弟情深厚感情如此,为何子猷“了不 悲”“都不哭”?那子猷究竟以何种方式来悼念 子敬的呢?
“不悲痛”是因为他自己也不久于人世,到 那时就能和弟弟在九泉之下相见了。所以 不哭。
弹琴
2为什么子猷“月余亦卒”?
病笃、伤痛
讨论 :
假若你是当时的子猷,你认为 哪些语句最能表达你与弟弟间的深 情?
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
写作启示:从选材、刻画人物、语言角度谈 。 1.选材典型、新颖。
2.以典型的生活细节亡
王子猷、子敬俱病笃 ,而子敬先亡。子猷问左 右:“何以都不闻消息? 此已丧矣。”语时了不悲 。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 。
子敬素好琴,便径入 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 弦既不调,掷地云:“子 敬子敬,人琴俱亡。”因 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王子猷,王羲之第五 子,放达不羁。尤爱竹子 。 王子敬,王羲之第七子 。工书法,尤以行草擅名。 与其父齐名,并称“二王”。
人琴俱亡
王子猷、子敬俱病笃 ,而子敬先亡。子猷问左 右:“何以都不闻消息? 此已丧矣。”语时了不悲 。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 。
子敬素好琴,便径入 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 弦既不调,掷地云:“子 敬子敬,人琴俱亡。”因 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人琴俱亡讲课课件_图文_图文.ppt
刘义庆,南朝时宋 著名文学家。撰笔记小 说集《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是记 载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 笔记小说。
刘义庆:南朝宋文学家。
《轶《 隽世 事世 永说的说 传新笔新神语记语见》 小》 长是 说的 。记 ,语载 全言魏 书以晋 分精人德练物行含言、蓄谈言、 语《、世政说事新、语文》学书等中3故6个事门有类的,成记为载人 自们东常汉用末的年成至语东,晋如时望豪梅门止贵渴族、和新官亭 僚对士泣大、夫口的若言悬谈河轶、事一,往反情映深这、一盲时人 期骑的瞎社马会等面。貌和士大夫的思想品格

《人琴俱亡》上课课件共22张PPT(共22张PPT)

《人琴俱亡》上课课件共22张PPT(共22张PPT)

检查预习 通读全文 王子猷(yó u )、子敬俱病笃(dǔ ), 而子敬先亡。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 息?此已丧(sà ng)矣(yǐ) 。”语时了 (liǎo)不悲。便索舆(yú )来奔丧 (sāng ),都不哭。
子敬素好(hà o)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 子敬琴弹。弦既不调(tiá o) ,掷(zhì )地 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因恸(tò ng) 绝良久。月余亦(yì )卒(zú)。

于是痛哭了很久,几乎要昏死过去。过了一个 多月,(子猷)也死了。
第三次“先学后教”:体会兄弟情 深 王子猷、王子敬都病得很重,子敬先死了。
王子猷问手下的人说:“为什么总听不到子敬 的消息?这(一定)是他已经死了。”(子猷) 说话时完全不悲伤。就要轿子去看望丧事,一 路上都没哭。
子敬向来喜欢弹琴,子猷直往进入坐在灵 床上,取下子敬的琴来弹,弦的声音已经不协 调了,(子猷)把琴扔在地上说:“子敬子敬, 你人和琴都死了。”于是(王子猷)哭了很长 时间,几乎要昏死过去。一个月多(子猷)也 死了。
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
敬先亡。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
为什么 总
都 (病)重
闻消息?此已丧矣。”语时了不悲

。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
轿子 看望丧事
说话 完全
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
向来 弹琴 直往 协调 扔 于是 痛哭
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
已经
“子敬子敬,人琴俱亡。”因 恸 绝 良 久。月余亦卒。
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 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 丧矣。”语时了不悲。便索舆来奔丧, 都不哭。
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 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 敬,人琴俱亡。”因恸绝良久。月余亦 怎么理解子猷最初“不悲”、“不 卒。

好《人琴俱亡》教学课件(36张PPT)

好《人琴俱亡》教学课件(36张PPT)


《新编成语词典》 这样记载着一个成语 故事:南朝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 伤逝》: ‚王子猷、子敬俱病 笃,而子敬先亡。子 猷……取子敬琴弹, 弦既不调,掷地云: ‘子敬,子敬,人琴 俱亡!’‛后用以表 示对死者无限哀悼之 情。
人琴俱亡
《世说新语》:是记载魏晋人物言谈逸事的笔记小说,较 为集中地反映了这一时期的社会面貌和士大夫的思想性格。 它对后世文学有很大影响,演变出许多人们常用的成语,如 望梅止渴、新亭对泣、口若悬河、一往情深、别无长物、盲 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等等。 刘义庆撰。 刘义庆:彭城人(今徐州人),南朝宋武帝刘裕的侄儿,南 朝宋文学家,世袭临川王。
系非常亲密。
情同手足:比喻朋友之间关系密
切,如同亲兄弟姐妹。
反映亲情的成语故事:
舐犊之爱 见《后汉书· 杨彪传》:“愧无
日磾先见之明,犹怀老牛舐犊之爱。”
解释:老牛舔小牛。比喻父母疼爱子女。
乌鸟私情 出处:乌鸟:古时传说,小乌能反哺老乌。 比喻侍奉尊亲的孝心。 解释:晋· 李密《陈情表》:“乌鸟私情, 愿乞终养。”
注解:①值:适逢。
④败义:毁坏道义。 的军队。 A.吾欲辱之 “傍不肯”
②郡:指城。③相视:看望你。
⑤一:整个。 ⑥班军:调回出外打仗
(1)与“我辈无义之人”中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B
B.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C.土人谓之
阅读《荀巨伯探友》,然后完成题目。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①胡贼攻郡②,友人语巨伯曰:“吾 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③,子令吾去,败义④ 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 ⑤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 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 有义之国。”遂班军⑥而还,一郡并获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请同学们说说有关写手足之情的诗句和谚语。 诗句: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谚语: ‚ 酒肉面前知己假,患难之中兄弟真‛ ‚千金难买兄弟情‛ 3、你能说出《世说新语》中的其他故事吗? 管宁割席、雪夜访戴等
管宁割席 原文:管宁、华歆(xīn)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宁挥 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 (miǎn)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 “子非吾友也。” 译文:管宁和华歆同在园中锄菜,看见地上有一片黄金, 管宁挥锄不停,和看到瓦片石头一样没有区别,华 歆拾 起金片而后又扔了它。他们又曾经同坐在一张席上读书, 有个坐着华贵车辆的官员从门前过,管宁还像原来一样读 书,华歆却放下书出去观看。管宁割断席子分 开坐,说: ‚ 你不是我的朋友了。‛ 管宁割席,比喻朋友间的情谊一刀两断,中止交往,或不 与志不同道不合者为友。 管宁的特点——淡泊名利,性淡气清,爱憎分明。 华歆的特点——唯利是图,易受诱惑,用心不专。
3、语时了(liǎo)不悲。 语,动词,说话。了,完全。 译文:他说话时完全不悲伤。 4、便索舆( yú )来奔丧,都不哭。 索,要。舆,轿子。 奔丧,这里指到王子敬家去看望丧事。 译文:他就要轿子来去看望丧事,一路上都没有哭。
5、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 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 素,向来,一向。琴,动词,弹琴。 径,直往。 灵床,停放尸体的床铺。 既,已经。调,协调。掷,投掷,抛掷,扔。 译文:子敬一向喜欢弹琴,(子猷)一直走进去坐 在灵床上,拿过子敬的琴来弹,几根弦的声音已 经不协调了,(子猷)把琴扔在地上说:‚子敬 啊,子敬啊,你人和琴都死了。‛
学习目标
1、 引导学生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疏通课文大意。
2、 掌握一些重要的文言词语。 3、 理解这则故事表现的兄弟之情。
作者介绍
作者简介:刘义庆,彭城人,文学家。南朝宋武 帝刘裕的侄儿,袭封临川王。 《世说新语》是记载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 说。刘义庆撰。全书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36 个门类,记载了自东汉末年至西晋时豪门贵族和官僚 士大夫的遗闻轶事,较为集中地反映了这一时期的社 会面貌和士大夫的思想品格。 《世说新语》对后世文学有很大影响,书中许多 故事成为诗文、小说、戏剧的典故和题材,有的成为 人们常用的成语,如望梅止渴、口若悬河、一往情深、 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等等。
4、子遒凭什么断定子敬已死?这反映了什么? ‚何以都不闻消息‛。反映了子猷时刻关注着子敬的病况, 表达了子猷对子敬的深厚的兄弟之情。 5、课文写了子猷独特的悼念方式,独特在哪里? ‚了不悲‛‚都不哭‛, ‚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 亡。’‛ 6、子遒知道子敬死了,为什么“了不悲”也“都不哭‘? ①子猷悲痛到极点才作出的反应,其实他的内心是非常痛苦的。 ②自知自己不久于人世,到那时就将和弟弟又在九泉之下相见 了。对子敬的死,子猷早已有准备,因为‚王子猷、子敬俱病 笃‛ 7、子猷对子敬的去世真的不感到悲伤吗?请举例加以分析。 ‚何以都不闻消息‛说明王子猷对子敬非常关心; ‚便索舆来奔丧‛的‚便‛更是关心悲悼之情的迫切流露, 所以王子猷只是用超常脱俗的方式对王子敬表示哀悼,并 非不难过。
8、文中写到“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你认为
哪些因素可能使弦“不调”? ①子敬病了很长时间,琴放臵久了。 ②王子猷睹物思人,悲伤过度,不能调琴。
9、子猷“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你认为“不调”说 明了什么? ‚不调‛既是写实际情况,也包含了‚人琴俱亡‛的凄 凉,反映了王子猷极度悲伤的心绪。 10、子猷发现“弦既不调”后,为什么会悲痛地说“人琴 俱亡”?
总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课文
这则故事写了王子猷对弟弟子敬独特的悼 念方式,表现了他对弟弟的深厚情谊。 人琴俱亡——手足情深
当堂作业
完成《活力课堂》 P39-40页“巩固拓展“。
译文: 王徽之字子猷,弃官后住在山阴,一天夜晚下大雪,他 睡觉醒来,打开房门,命仆人酌酒,四周望去,白茫茫一片。 就起身徘徊,吟咏左思的《招隐诗》,忽然想起戴安道。 当时戴安道在剡县,王子猷就在夜晚乘小船到戴安道前 往那里去。 经过一夜才到,到戴安道门前却不上前敲门就转身返回。 有人问他这样做的缘故,王子猷回答说:‚我本来就是 乘着兴致前往,现在兴致已尽,自然返回家里,为什么一定 要见到戴安道呢?‛ 启示:做自己喜欢的事也要适可而止,但求尽兴。
13、人 琴 俱 亡
选自《世说新语· 伤逝》
作者:刘义庆
导入
同学们,也许在这个世界上,没有比亲情更可 贵、更长久的了;也许,在我们这个生存的空间,没 有比我们挚爱的亲人的离去更令人肝肠寸断。这或许 是我们生命中无法承受的痛。 古代大书法家王羲之有七个儿子,品格才华最 突出的是子猷与子敬兄弟二人,这俩兄弟的感情非常 好,《人琴俱亡》讲的就是他们痛人心扉的故事。
布置课后作业和预习任务 1、抄写课文翻译1遍,并且背诵翻译。 2、预习《我的母亲》,并且完成《活力课堂》“课前 自学”部分
1、子遒凭什么断定子敬已死?这反映了什么? 2、子遒知道子敬死了,为什么“了不悲”也“都不哭‘? 3、子猷对子敬的去世真的不感到悲伤吗?请举例加以分析。 4、文中写到“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你认为哪些因素 可能使弦“不调”? 5、子猷“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你认为“不调”说明 了什么? 6、子猷发现“弦既不调”后,为什么会悲痛地说“人琴俱 亡”? 7、课文描写子猷先是“了不悲” “都不哭”,后又写他 “恸绝良久”,他前后的表现是否矛盾?为什么? 8、《世说新语》的作者善于以小见大,通过生活细节的描 写来刻画人物的个性。试举例分析选文是如何运用细节描 写来刻画王子猷这个人物独特的个性的。
1、醒 于是,就 前往 2、经过一夜才到,到戴安道门前却不上前敲门就转身返回。 我本来就是乘着兴致前往,现在兴致已尽,自然返回家里, 为什么一定要见到戴安道呢?‛ 3、不一样。前一个 ‚而‛ 表示承接关系;后一个表示修 饰。 4、‚兴‛,兴致的意思。因为兴趣使然兴之所至,就在下 雪的夜晚去拜访朋友了,兴致没了,就回家。可以看出王子 猷是一个随性旷达之人。 5、王子猷雪夜访戴安道,未至而返,人们问之,他答道: ‚吾本乘兴而来,兴尽何必见戴?‛一语道出了名士潇洒自 适的真性情。 6、超然物外、洒脱不羁
子猷睹物思人,子敬去世,他的演奏艺术及他生前的 事业也随之消亡,子猷哀感于此而情不能自抑。触景生情, 掷琴于地,悲愤之情涌上心头,所以说‚人琴俱亡‛。
11、课文描写子猷先是“了不悲” “都不哭”,后又写他 “恸绝良久”,他前后的表现是否矛盾?为什么?
①前后并不矛盾。 ②子猷与子敬有着深厚的手足之情,两人都患了重 病。子猷听不到子敬的病况,猜测他已经死了,心里 非常难过,‚了不悲‛‚都不哭‛是强抑制住自己的 悲痛的结果,而并不是不悲痛。 ③等到人琴俱亡,就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悲伤心情 了,悲痛之情喷薄而出,所以‚恸绝良久‛。
12、《世说新语》的作者善于以小见大,通过生活细节的描 写来刻画人物的个性。试举例分析选文是如何运用细节描写来 刻画王子猷这个人物独特的个性的。 ①抓住了子猷的语言描写:由‚都不闻消息‛来推断子敬已死, ‚子敬子敬,人琴俱亡‛,以琴亡来说人亡,更见其悲痛。 ②神态的变化,由‚了不悲、都不哭、恸绝良久‛到最后的结 果‚月余亦卒‛,情谊表达更加的委婉细致,更加的深沉,感 人至深。 ③‚坐‛‚取‛‚掷地‛等动作描写,也写出了兄弟情深及对 子敬的独特的悼念方式。
自学指导
1、朗读课文; 2、借助课文注释,翻译课文;
3、掌握笃、索、舆、径、素、卒;而、 了、既、俱的意思。
注意读准下列字
了(liǎo)不悲 , 笃(dǔ), 舆(yú), 奔(bēn)丧 , 恸(tòng),亦卒(zú),不调(tiáo)
互动交流一
1、王子猷、子敬俱病笃( dǔ ),而子敬先亡。 俱,副词,表范围,都。笃(病)重。 而,表承接,不译。 译文:王子猷、王子敬都病得很重,子敬先死了。 2、子猷问左右:“何以 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 都,总,竟。何以,即‚以何‛,为什么。 矣,语言助词,表肯定语气,可译为‚了‛。 译文:王子猷问手下的人说:‚为什么总听不到(子敬 的)消息?这(一定)是他已经死了。‛
互动交流三
1、本文语言简洁,人物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请分析 以下加点字有什么表达作用?
①便索舆来奔丧。 ‚索‛是‚要‛的意思,可见子猷去见子敬的急切心情, 表达了深厚的兄弟手足之情。 ②便径入坐灵床上。 ‚径入‛表示直往进入的意思,又一次表达了子猷见子敬 的急切心情,表现了深厚的兄弟手足之情。 ③弦既不调,掷地云: ‚掷‛是‚扔‛的意思,子猷对弟弟去世的又恨又伤心的 情感都包含在这中间,表现了深厚的兄弟手足之情。
6、因 恸 绝 良久。 因,副词,于是,就。恸,痛哭,极度悲哀。 绝,气息中止。良,很。 译文:于是痛哭了很久,几乎要昏过去。 7、月余亦 卒(zú)。 亦,副词,也。卒,死。 译文:过了一个多月,(子猷)也死了。
互动交流二
1、仔细阅读课文,用一句话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主要写了王子猷与王子敬之间深厚的手足之情。 2、“人琴俱亡”在文中的意思是什么?现在人们用来 表达什么感受? 人和琴一起完了。 现在可表达睹物思人、痛悼亡友之情。 3、课文中哪些语句最能表达子猷与子敬的兄弟之情? ‚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 ‚了不悲‛‚都不哭‛ ‚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 ‚子敬,子敬,人琴俱亡‛ ‚恸绝良久‛ ‚月余亦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