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PPT课件.ppt上课
合集下载
《兰亭集序》(共54张PPT)
A、引以为流觞曲水 B、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 C、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D、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
• • • •
3、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月出于东山之上 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B、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仰观宇宙之大 C、
• 王羲之,字逸少,琅玡临 沂人,东晋著名书法家。 出身于两晋门阀世家。其 伯父王导乃东晋元勋,父 王旷,官淮南太守。 • 年幼时不善言谈,人们不 大看重他。长大后极善言 谈,为人耿直,有傲骨。 • 东床快婿/坦腹 入木三分
环境优美之乐 相聚诗酒之乐
气候宜人之乐
名士相聚之乐 生活美好之乐
乐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 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 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 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 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 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 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 矣。‛岂不痛哉!
问题二:
人们常说:“好 花不常开,好景不常 在”,天下没有不散 的筵席。”第二段中, 作者表现了人生俯仰 的哪些“痛”?
痛之一:生命本体永难满足的内在欲望 (所遇既倦) 痛之二:外在世界的流转不停无法掌控
(所欣已陈)
痛之三:个体生命的短暂有限毋容抗拒 (终期于尽)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 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 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 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 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 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 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 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 于斯文。
所以 虽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抬头、低头的动作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一俯一仰之间, 使动,使眼睛舒展,使胸怀开畅 穷尽 表示时间很短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课件:8《兰亭集序》课件(共41张PPT)
王羲之——兰亭序
兰 亭 集 序
【初读思考】 1.下列对文本内容和结构的分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文章第一段记叙兰亭集会的盛况。 B.文章二、三段抒发作者的人生感慨。 C.全文的感情变化可概括为“乐”“悲”“痛”。 D.《兰亭集序》表达了王羲之豁达的生死观,批判了当 时士大夫阶层中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
说作者为什么会有“信可乐也”的感受?
明确: 良辰:暮春之初,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贤人: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美景: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清流急湍,映带左右 雅事:流觞曲水,一觞一咏 闲境:仰观俯察,游目骋怀
“永和…癸丑…暮春…” “…兰亭…” “群贤…少长…” “此地有…,又有…” “引以为流觞曲水…”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信可乐也”
【明确】选C。应是“乐”“痛”“悲”。
整体感知
一(1、2)介绍兰亭集会
乐
↓
二(3)抒发人生感慨
痛
三(4)简述写作缘由
↓
悲
小组合作讨论:
一、文章1、2段概述了兰亭集会的情况, 说说作者为什么会有“信可乐也”的感 受?
二、举例子说一说你对第三段的理解。 作者“痛”什么?
三、作者写这篇序的目的是什么?“固 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表达 了作者怎样的生死观?
作者悲什么?先来看后世文人“其致一也”的诗 文。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 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 良有以也。——李白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
一个人只要认真思考过死亡,不管是否获得 使自己满意的结果,他都好像是把人生的边 界勘察了一番,看到了人生的全景和限度。 如此他就会形成一种豁达的胸怀,在沉浮人 世的同时也能跳出来加以审视。他固然仍有 自己的追求,但不会把成功和失败看得太重 要。他清楚一切幸福和苦难的相对性质,因 而快乐时不会忘形,痛苦时也不致失态。
兰亭集序课件ppt
雅集会,参加的名士,有“东山再起”的司
徒谢安、“掷地作金石声”的辞赋家孙绰,
潜心物外的高僧支遁等四十一人。这天天气
很好,名士们分坐在溪水两旁,饮酒赋诗。
他们做曲水流殇之饮,当时要求每人作四言、
五言诗各一首。之后王羲之将诸名爵及诗作
一一记录集结成集,是为《兰亭集》,并为
此集作序一篇,这就是《兰亭集序》。
的一 首七律《兰亭即
事》。祖孙两位皇帝的作
品刻 于同一石碑,人称
“祖孙碑”,这在国内绝
无仅有,说它是国宝并不
为过。
.
8
关于“序“
“序”是属于实用文体的一种,是 一种写在著作或诗文前边的文章。可以 记叙,可以议论,可以说明。这种“序” 也叫“书序”。
后来又有了宴集序、赠序等。古人 宴集时,常常一同赋诗,诗成后公推一 人作序,是为宴集序,如王羲之的《兰 亭集序》。又有虽无聚会,也作文相赠, 以表惜别,祝愿,劝勉之意,就是赠序, 如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
永和九年,这年是癸丑年, 三月之初,我们在会稽郡山 阴县的兰亭集会,举行修禊 活动。众多的的贤士都来参加 年轻的、年长的都聚集在一
至,少长咸集。此 地有崇山峻岭,茂 林修竹;又有清流 激湍,映带左右, 引以为流觞曲水, 列坐其次。
起。
❖
这里有高山峻岭,
有茂密的树林和高高的翠
竹,又有清水激流,在亭
子左右辉映环绕,把水引
文嗟悼,不能喻之于 我所感叹的好象符契
怀。固知一死生为虚 一样投合,没有不对 诞,齐彭殇为妄作❖。(我)着本文来章就而认嗟为叹把悲死伤和, 后之视今,亦犹今生之看作心一里样又是不荒明诞白的为,什把么长
视昔。
寿和短会命这看样成。平等也是虚妄
《兰亭集序》课件(共63张PPT)
王羲之、孙绰等26人当场赋诗,共得37篇。王羲之将这些 诗句汇集起来,编辑成一本《兰亭集》,并为此集作了一篇序, 这就是《兰亭集序》,共324字。
王羲之为《兰亭集》写的序文,原无题目。今题《兰亭集 序》,为后人所加。
王羲之喜爱养鹅,固然是文人雅事、陶冶情操,更为关键 的是,他从鹅的体态、行走、游泳等姿势中,体会出书法运 笔的奥妙,领悟到书法执笔、运笔的道理。他认为执笔时食 指要像鹅头那样昂扬微曲,运笔时则要像鹅掌拨水,方能使 精神贯注於笔端。
“羲之爱鹅”后来被当作文人雅士情趣生活的体现,后人 将其与“陶渊明爱菊、周茂叔爱莲、林和靖(林逋“梅妻鹤 子”《山园小梅》)爱鹤”并称,是为“四爱” 。
顶级财阀官三代
王羲之,东晋名士,出身高门——琅琊王氏。 西晋南渡后,伯父王导官居宰辅,把持朝政;
另一伯父王敦驻守荆州,掌握重兵。 “王与马,共天下” 《晋书.王羲之传》中说:“深为从伯敦、
导所器重。”王敦称赞他说:“汝是吾家佳 子弟。”
政治远见好官员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赈灾济民——会稽灾荒,王羲之一方面打开粮仓赈济灾民,另一方面 向朝廷提合理化建议: “断酒以救民命” 。
序言,有自己作的,叫“自序”;也有请他人写的,叫“他 序”,他序除了介绍著作外,往往还有一些评价的内容。
文体知识
书序,为书做的序言,如本文。 诗序,是写在诗歌前面的序,如《孔雀东南飞》; 赠序,是临别赠言性质的文章,如《送东阳马生序》; 宴集序,古人饮宴,常一同赋诗,集结成册,再推举一人作序。如《
学习任务一:知人论世,熟悉常识 王羲之,字逸少,出身贵族,少有美誉,
因曾任右军将军,世称“王右军”。 东晋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尤
擅楷书、行书和草书;才学过人,乐游山水, 爱道家之学,喜结交名士。《晋书》说他的 书法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 若浮云,矫若惊龙”。他在诗文创作上也是 高手,其文用笔洗练,不尚辞藻而多情致。
王羲之为《兰亭集》写的序文,原无题目。今题《兰亭集 序》,为后人所加。
王羲之喜爱养鹅,固然是文人雅事、陶冶情操,更为关键 的是,他从鹅的体态、行走、游泳等姿势中,体会出书法运 笔的奥妙,领悟到书法执笔、运笔的道理。他认为执笔时食 指要像鹅头那样昂扬微曲,运笔时则要像鹅掌拨水,方能使 精神贯注於笔端。
“羲之爱鹅”后来被当作文人雅士情趣生活的体现,后人 将其与“陶渊明爱菊、周茂叔爱莲、林和靖(林逋“梅妻鹤 子”《山园小梅》)爱鹤”并称,是为“四爱” 。
顶级财阀官三代
王羲之,东晋名士,出身高门——琅琊王氏。 西晋南渡后,伯父王导官居宰辅,把持朝政;
另一伯父王敦驻守荆州,掌握重兵。 “王与马,共天下” 《晋书.王羲之传》中说:“深为从伯敦、
导所器重。”王敦称赞他说:“汝是吾家佳 子弟。”
政治远见好官员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赈灾济民——会稽灾荒,王羲之一方面打开粮仓赈济灾民,另一方面 向朝廷提合理化建议: “断酒以救民命” 。
序言,有自己作的,叫“自序”;也有请他人写的,叫“他 序”,他序除了介绍著作外,往往还有一些评价的内容。
文体知识
书序,为书做的序言,如本文。 诗序,是写在诗歌前面的序,如《孔雀东南飞》; 赠序,是临别赠言性质的文章,如《送东阳马生序》; 宴集序,古人饮宴,常一同赋诗,集结成册,再推举一人作序。如《
学习任务一:知人论世,熟悉常识 王羲之,字逸少,出身贵族,少有美誉,
因曾任右军将军,世称“王右军”。 东晋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尤
擅楷书、行书和草书;才学过人,乐游山水, 爱道家之学,喜结交名士。《晋书》说他的 书法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 若浮云,矫若惊龙”。他在诗文创作上也是 高手,其文用笔洗练,不尚辞藻而多情致。
《兰亭集序》ppt课件
在这次雅集上的三个人的传记上有这样的文字,请揣摩其共同点。
《晋书·谢安传》:“寓居会稽,与王羲之及高阳许询、桑门支遁游 处,出则渔弋山水,入则言咏属文。”
《晋书·孙绰传》:“居于会稽,游山放水,十有馀年”。
《晋书·王羲之传》:“羲之既去官,与东土人士尽山水之游,弋钓 为娱。”
宗白华《美学散步》:“晋人向外发现了自然,向内发现了 自己的深情。山水虚灵化了,也情致化了。”
乐
良辰 暮春之初;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气候宜人之乐
美景
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清流急湍,映带左右。
环境优美之乐
赏心 仰观俯察,游目骋怀。
生活美好之乐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乐事 一觞一咏,畅叙幽情。
名士相聚之乐 饮酒作诗之乐
“山水”是我们这个民族长期以来精心塑造的人格精神 或人格理想的标尺。当我们在现实中受到尘世生活缰绳枷锁 束缚之时,“山水”便成为我们心灵世界的最后皈依。 在这个意义上本文之“乐”,固然在于人和、良辰、美景、 赏心、乐事,更在于兰亭雅集这样一种简洁、宁静的诗意人 生的逼真呈现——这才是作者“乐”之根源。
散骑常侍郗昙、前参军王丰之、前上虞令华茂、颍川庾友、镇军司马虞说、郡功 曹魏滂、郡五官佐谢绎、颍川庾蕴、前中军参军孙嗣、行参军曹茂之、徐州西平曹华 (平)、荥阳桓伟、王玄之、王蕴之、王涣之,15人各成诗一首;
侍郎谢瑰、镇国大将军掾卞迪、行参军事印丘髦、王献之、行参军羊模、参军孔 炽、参军刘密、山阴令虞谷、府功曹劳夷、府主簿后绵、前长岑令华耆、前余姚令谢 藤、府主簿任儗、任城吕系、任城吕本、彭城曹礼,此16人诗不成,罚三觥。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既是书中 极品,又是文中上品。据历史记载, 唐太宗千方百计搜觅真迹,并日夜赏 玩临摹,以至形成了宫廷上下竞相临 书的盛况。
《兰亭集序》PPT课件.ppt上课
生 词 注 音
癸丑( ɡuǐ ) 会稽山( kuài jī )
‖
修禊事( xì
激湍( tuān
)
)
流觞( shānɡ
骋怀( chěnɡ
)
)
放浪形骸( hái )
趣舍万殊 ( qǔ
一契(
qì
)
)
嗟悼( jiē dào
彭殇( shānɡ
)
)
形似字辨析
游目骋怀( cheng)娉婷( )招聘( )
一觞一咏( shang)国殇(
修 禊( xi )契 机(
)溃疡 (
)楔子(
)
)
会
急
稽( ji
)鱼鳍(
)稽首(
) 惴惴
)
湍( tuan ) 揣摩(
放浪形骸(hai )言简意赅(
)骇人听闻(
)
形似字辨析
游目骋怀(cheng3)娉婷( ping1 )招聘(pin 4 )
一觞一咏( shang1)国殇(shang 1)溃疡(yang 2)
1、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俢禊事也
1、会集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为了)举行禊事活动。 2、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2、引(溪水)作为流觞的曲水,排列坐在曲水旁边。 3、仰观宇宙之察大地上万物的繁多
4、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
4、借以纵目远眺,开畅胸怀,足够来极尽视听的欢 娱
绍兴兰亭…中国书法圣地
被称为中国书法 圣地的“兰亭”,位 在浙江省绍兴县的西 南部,春秋时越王勾 践植兰于此,汉代时 建有驿亭,因而得名, 这个古朴典雅的园子 虽然不大,却为中外 游人所瞩目。
王 羲 之 像
讲一讲
王羲之其人其书其事
‖王羲之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兰亭集序》教学PPT课件25张
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
湍)来作为流觞的曲水。流觞,把盛酒的杯
浮在水面从上游放出,循曲水而下,流到谁
的面前,谁就取来饮用。觞,酒杯。
﹝次〕旁边。
﹝幽情〕深远高雅的情思。
【研习任务二】品读文本,探究“情理交融”
【疏通大意】以小组合作探讨的方 式,进行1-2段翻译。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所以游目骋怀 ,足以极视听之娱, 信可乐也。
庄子的观点 实则是将人 生归于虚无。 消极悲观, 无所作为。 王羲之的反 对,实则是 和虚无主义 划清了界限, 消极其表, 执着其里。
赏兰亭,同其悲
【研习任务二】品读文本,探究“情理交融”
“情”
千 古 同 悲
“悲夫”,因何而悲?
文本
“理”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 昔人死不能生 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怀,足以极视听之娱。
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李 白
王实甫《西厢记》里唱道: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说明人生有 四大美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本文四美俱全,加之恰逢“修禊”足 可乐也。
【研习任务二】品读文本,探究“情理交融”
【疏通大意】以小组合作探讨的方式,进行第3段翻译。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
赏兰亭,探情感
【研习任务一】感知情感
王羲之情感曲线图
乐
痛
悲
第
二
品读文本, 探究“情理交融”
章
【研习任务二】品读文本,探究“情理交融”
【疏通大意】以小组合作探讨的方
式,进行1-2段翻译。
﹝癸(guǐ)丑〕指永和九年。
﹝修禊(xì)〕古代民俗,于农历三月上
10.1《兰亭集序》课件 (共41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名词,次序
(4)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
形容词,下一等
(5)历险数次,遂达峰顶:量词,回,表示动作的次数
5、修
(1)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形容词,高高的
(2)修禊事也:
动词,做,从事
(3)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形容词,长
4、期
(1)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动词,至、及
(2)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穿一年孝服的亲族
敞开
(7)死生亦大矣:形容词作名词,大
(3)引以为流觞曲水: 动词的使动用 事
法,使……流
(8)齐彭殇为妄作: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4)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动词的使动 ,把……看作相等
用法,使(怀)兴,即“使感叹产生” (9)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数词的意动
用法,把……看作一样
特殊句式
1、判断句
(1)其致一也:
2、致
(1)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名词,意态,情趣
(2)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动词,得到
(3)听妇前致词:
动词,表达、表述
(4)专心致志: 动词,集中(力量、意志等)
(5)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 动词,招致
3、次
(1)列坐其次:
名词,旁边
(2)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动词,驻扎
(3)余船以次俱进:
兰 亭 集 序
学习目标
1、了解王羲之的生平经历及创作背景。 2、把握作者的情感变化,了解本文景情相生、情理 相融的特点 3、理解作者的生死观,树立正确积极的人生观
天下第一行书
王羲之(303年—361年),字逸少,琅 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东晋著名书法 家、文学家。他出身名门,官至右军将军、 会稽内史,世称“王右军”。王羲之书法 造诣极高,尤善行、草,代表作《兰亭序》 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在文学上,他 也是“魏晋风骨”的代表人物之一,其散 文清新自然,感情深沉。
10.1《兰亭集序》课件(共26张PPT).ppt
导入 意大利宇航员“路过”中国上空借用《兰亭集序》感叹宇宙之
美
Samantha Cristoforetti
@AstroSa mantha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
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Looking up,I see the immensity of the cosmos; bowing my head,I look at the multitude of the world. The gaze flies,the heart expands,the joy of the Atr senses can reach itspeak,&indeed,this is true happiness
经献给了世界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
解放而斗争。”
——奥斯特洛夫斯基
深度思考
生命的意义
人生不售来回票, 一旦动身,绝不能复 返。
——罗曼·罗兰
深度思考
生命的意义
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
深度思考
生命的意义
深度思考
生命的意义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
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 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议论
信可乐也
联想到人的两种不
同的生存状态
不知老之将至
感慨横生,引出人生 苦短的悲叹
死生亦大矣
情理交融
任务四 作者对生命的理解是怎样的?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作者认为: ◆不管人以怎样的方式活着,生命都在不知不觉中逝去,而寿 命的长短只能听凭造化,最终归于结束。
◆生就是生,活着能享受乐趣;死就是死,死后一切皆无。
相关故事 东床快婿 太尉郗鉴使人求婿,以“东床坦腹”获选。 入木三分 书法笔力雄劲,书法技艺炉火纯青。
《兰亭集序》教学PPT课件(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褚遂良 颜真卿
宋代书法四大家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于四川)人。 ◆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涪翁,江西修水人。 以“画竹法作书”给人以“冷静爽快”的感觉。 ◆米芾:字元章,世居太原,后定居江苏镇江。徽宗 诏为书画学博士,人称“米南官”,又因举止颠狂, 人称“米颠”。自称“刷字”。 ◆蔡襄:字君谟,兴化仙游人。官至端明殿学士。工 于手书,为当世第一。
听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古文观止》中吴楚材评价说:“当时 (东晋)士大夫务清谈,鲜实效,一死生而 齐彭殇,无经济大略,故(王羲之)触景兴 怀,俯仰若有余痛。然逸少旷达人,故(此 文)于苍凉感叹之中,亦有无穷逸趣。”
文章思路
1-2段 记会:记叙兰亭盛况 3段 慨叹:抒发人生感慨 4段 明意:交代作序目的
兰
亭
集
王 羲
序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之
关于作者:
王羲之,字逸少, 东晋时期人。祖居瑯琊 (今山东临沂),西晋 末年南迁后,定居在会 稽山阴(今浙江绍兴)。 出身世家大族,但性情 耿直,严守操节。起家 秘书郎,后迁参军、长 史。
因官至右军将军,世称“王右军”。同 时以作书养鹅为乐,晚年辞官隐退后,放浪 形骸于山水之间。
抒发人生感慨。 (沉重 、悲痛)
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境域扩大)
乐
两种人
生
静者:悟言一室之内;躁者:放浪形骸之外
欣于所遇,快然自足;所知既倦,情随事迁
痛
俯仰之间,化为陈迹
死
修短随化,“死生亦大矣”
人之相与 俯仰一世
两种人的 生活方式
大死 矣生
亦
痛
老之将至
由生到死
(终期于尽)
“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生死观?
《兰亭集序》ppt课件
现在有许多人以为晋人轻裘缓带,宽衣,在当时是人们高逸的表现,其实不知 他们是吃药的缘故。一班名人都吃药,穿的衣都宽大,于是不吃药的也跟着名人, 把衣服宽大起来了!
还有,吃药之后,因皮肤易于磨破,穿鞋也不方便,故不穿鞋袜而穿屐。所以 我们看晋人的画像或那时的文章,见他衣服宽大,不鞋而屐,以为他一定是很舒服, 很飘逸的了,其实他心里都是很苦的。
盛况 喝酒
作诗
流 觞 曲 水 图
流 觞 曲 水 图
课文研读
第2自然段
的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
这
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
繁多 用来
放开
信可乐也。
穷尽
乐趣
实在
谢灵运认为“天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难并” , 试着从这四个方面体验作者所乐之处。
维度 良辰 美景
人生苦短,是古人难以解开的心结,悲叹并不等于悲观,
历史上悲叹人生的往往是最富有创造价值的人士,
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但 这并不妨碍他成为乱世英雄,这是统一天下的豪情壮志,正是 因为他们对人生充满了执着,对岁月的流逝才如此悲叹。
鲁迅在”绝望与深渊”中“直面惨淡的人生,正视淋漓 的鲜血”,为中华民族挺起了不屈的脊梁;
穷尽,永远面对变化,永远带着遗憾。作者悲 叹的是人面对生死的局限性。
后之览者,亦将
有感于斯文
(后之视今)
生死问题亘古存在,一直困扰着世人,不但 作者“不能喻之于怀”,后人想必也是如此 ,因而发出这种千古同悲的感叹。
【体会千古之悲】
7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孔子)
2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
因为这个典故,后来人们就把“东床”作为女婿的美称,或称呼 他人的女婿叫“令坦”。
还有,吃药之后,因皮肤易于磨破,穿鞋也不方便,故不穿鞋袜而穿屐。所以 我们看晋人的画像或那时的文章,见他衣服宽大,不鞋而屐,以为他一定是很舒服, 很飘逸的了,其实他心里都是很苦的。
盛况 喝酒
作诗
流 觞 曲 水 图
流 觞 曲 水 图
课文研读
第2自然段
的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
这
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
繁多 用来
放开
信可乐也。
穷尽
乐趣
实在
谢灵运认为“天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难并” , 试着从这四个方面体验作者所乐之处。
维度 良辰 美景
人生苦短,是古人难以解开的心结,悲叹并不等于悲观,
历史上悲叹人生的往往是最富有创造价值的人士,
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但 这并不妨碍他成为乱世英雄,这是统一天下的豪情壮志,正是 因为他们对人生充满了执着,对岁月的流逝才如此悲叹。
鲁迅在”绝望与深渊”中“直面惨淡的人生,正视淋漓 的鲜血”,为中华民族挺起了不屈的脊梁;
穷尽,永远面对变化,永远带着遗憾。作者悲 叹的是人面对生死的局限性。
后之览者,亦将
有感于斯文
(后之视今)
生死问题亘古存在,一直困扰着世人,不但 作者“不能喻之于怀”,后人想必也是如此 ,因而发出这种千古同悲的感叹。
【体会千古之悲】
7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孔子)
2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
因为这个典故,后来人们就把“东床”作为女婿的美称,或称呼 他人的女婿叫“令坦”。
《兰亭集序》完整版PPT课件
兰亭集会
晋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上巳节)王羲 之,曾在会稽山阴的兰亭参加修禊之礼,举行 过一次盛大的风雅集会,参加的名士,有“东 山再起”的司徒谢安、“掷地作金石声”的辞 赋家孙绰,潜心物外的高僧支遁等四十一人。 这天天气很好,名士们分坐在溪水两旁,饮酒 赋诗。他们做曲水流殇之饮,当时要求每人作 四言、五言诗各一首。之后王羲之将诗作一一 记录集结成集,是为《兰亭集》,并为此集作 序一篇,这就是《兰亭集序》。
参考译文
这一天,天气晴朗空气清新,和风吹来心情舒畅。 向上看,天空广大无边,向下看,地上事物如此繁多, (这样)来纵展眼力,开阔胸怀,尽视和听的乐趣, 实在快乐啊!
2自然段→痛
岂不痛哉!
或取诸怀抱
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或因寄所托
感
当其欣于所遇,快然自足
慨
人
情随事迁,感慨系之 人生百年
生
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乐境易逝
兰亭序(周杰伦)
兰亭临帖 行书如行云流水
月下门推 心细如你脚步碎
忙不迭 千年碑易拓
却难拓你的美
真迹绝 真心能给谁
牧笛横吹 黄酒小菜又几碟
夕阳余晖 如你的羞怯似醉
《
摹本易写 而墨香不退与你同留余味
兰 亭
一行朱砂 到底圈了谁
集 序
》
局
部
兰亭集序
王羲之
‖王羲之其人其书其事
1、王羲之其人
王羲之(303—361),字逸少,琅邪临沂人(今属 山东)。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故后世称为“王 右军”。他出身于两晋的名门望族。王羲之十二岁 时经父亲传授笔法论,跟从当时著名的女书法家卫 夫人学习书法。以后他渡江北游名山,博采众长, 观摩学习“兼撮众法,备成一家”,达到了“贵越 群品,古今莫二”的高度。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袒 腹 东 床
因为这个典故,后来人们就把“东床”作为 女婿的美称,或称呼他人的女婿叫“令坦”。
问题思考
郗鉴何以选中王羲之?
因为其率真自然的气度,行为举止看似未 经修饰,却是毫无心机的真性情,而“真诚” 就是人最难能可贵的。
(2)鹅池 《晋书·王羲之传》记下了这样一件事: “性爱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 求市未能得,遂携亲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 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 王羲之为之感动,边派人去集市买来几把 扇子,取出随身带的笔墨在扇上挥毫,一一题 款落印。然后对老婆婆说:“老人家,你为我 斩杀了心爱的大白鹅,我很是过意不去,请把 这几把扇子拿到市上,卖上几串钱,算是我对 你的补偿吧。”
《 兰 亭 集 序 》 ( 局 部 )
王 羲 之 《 黄 庭 经 》 墨 迹 唐 临 本 )
(
姨 母 帖
《丧乱·二谢·得示帖》均为唐摹王羲之尺牍,行书。 纸本。现藏日本帝室。
2、羲之其事
(1)袒腹东床
晋代的大士族郗鉴欲与王氏家族联姻,就派了 门生到王家去择婿。 王家让来人到东厢下逐一观察他的子侄。 门 生回去后对郗鉴回报说:“王氏的诸少年都不错。 他们听说来人是郗家派来选女婿的,都一个个神态 矜持。只有一个人在东床上袒胸露腹地吃东西,好 像不知道有这回事一样。” 郗鉴听了,说:“这 就是我要找的佳婿。”后来一打听,知道坦腹而食 的人是王羲之,就把女儿嫁给了他。
兰亭集序王羲之来自《兰亭集序》(神龙本)
唐人冯承素摹本,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
‖王羲之其人其书其事
1、王羲之其人
王羲之(303—361),字逸少,琅邪临沂人(今属 山东)。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故后世称为“王 右军”。他出身于两晋的名门望族。王羲之十二岁 时经父亲传授笔法论,“语以大纲”,即有所悟。 他小时后就从当时著名的女书法家卫夫人学习书法。 以后他渡江北游名山,博采众长,观摩学习“兼撮 众法,备成一家”,达到了“贵越群品,古今莫二” 的高度。
生 词 注 音
癸丑( ɡuǐ ) 会稽山( kuài jī )
‖
修禊事( xì
激湍( tuān
)
)
流觞( shānɡ
骋怀( chěnɡ
)
)
放浪形骸( hái )
趣舍万殊 ( qǔ
一契(
qì
)
)
嗟悼( jiē dào
彭殇( shānɡ
)
)
朗读兰亭集序 (晋)王羲之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 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 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 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 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 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 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 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 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 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 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 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引用
1.“不知老之将至” 《论语‧述而》:“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 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2.“死生亦大矣” 《庄子‧德充符》引孔子之言:“死生亦大矣,而 不得与之变;虽天地覆坠,亦将不与之遗。” (原是用来形容“道”的作用。)
中国书法圣地……绍兴兰亭……
被称为中国书法 圣地的“兰亭”,位 在浙江省绍兴县的西 南部,春秋时越王勾 践植兰于此,汉代时 建有驿亭,因而得名, 这个古朴典雅的园子 虽然不大,却为中外 游人所瞩目。
流觞曲水
茂林修竹
兰亭风景
‖传统习俗
元宵:元月十五,赏灯吃汤圆。 修禊:三月三日,临水宴饮、洗涤不祥。 寒食:约在清明节前一、二日,禁火寒食。 端午:五月五日。 七夕:七月七日。 中秋:八月十五日。 重阳:九月九日,登高、赏菊、饮酒、敬老。
‖古代书法名家
二王——指东晋王羲之、王献之父子。前者为书圣。 钟王——三国魏钟繇、东晋王羲之 苏黄米蔡——宋“四大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 颜柳——唐书家颜真卿、柳公权,书史上又有“颜筋柳骨”之称。 初唐四大书法家--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薛稷 唐草书的杰出代表“颠张醉素”--张旭和怀素 二张——指东汉张芝、唐代张旭二位善草书之书家
(3)以书换鹅
王羲之听说山阴有一位道士养了十几只好鹅, 就特地跑到道观去欣赏,并且不惜重金,希望道 士把鹅卖给他。 但是无论王羲之如何请求,道士就是不肯。 后来道士说:“若你帮我写一部《道德经》,我 就把鹅送给你。” 王羲之听了,非常高兴,说:“这有什么困 难,你为何不早说?”立刻进道观写字,完成后 才欢欢喜喜地赶着这群鹅回家。
明 文徵明《兰亭修禊图》 修禊: 古人于阴历三月上旬巳日,到水边洗涤以拔除妖邪。 (禊:洁也。)
‖问题探究
1、第一段是按怎样的顺序记叙兰亭盛会的? 明确:先总叙时间、地点及集会,再叙人、 地、事、乐。 2、这段话语言有什么特点?
记叙性文字言简意赅,如开头总叙,只25个 字就交代清楚了兰亭集会的时间、地点、目的, 表现出高超的语言技巧;写景的文字精练优美, 朴素清新。
御碑正面刻着 清康熙帝临摹所书 《兰亭集序》。
碑的反面刻着清 乾隆帝所书《兰亭即 事》诗,祖孙皇帝手 迹同处一碑,世所罕 见。
“御碑亭”的精雕石狮
兰亭书法博物馆的 “古砚展”。
荷叶青蛙跳池砚
每年农历三月初三这里都会举办“中国兰亭 书法节”,书坛名家雅集兰亭,研讨书学,泼墨 挥毫,流觞赋诗,盛况非凡。
5、第三自然段所议论的问题是什么?
死生亦大矣。
6、第三自然段中,作者的议论跟前一段是怎 样联系的? 用“人之相与(人的交往),俯仰一世(过得 很快)”句承上启下,由此引发对生活的感慨,自 然之极。接着作者指出两种生活方式的人,都是在 美好的时光中“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事过 境迁,又留恋于过去的美好时光,即留恋于生之 乐 。再接着笔锋一转,由生说到死(终期于尽), 死即失去美好的生活,多让人心痛,至此,作者得 出“死生之大”的观点是水到渠成。
‖文体知识
《兰亭集序》是一篇序言。“序言”简称“序”, 也叫前言,属实用文体,同“跋”是一类。列于卷首 叫序,附于卷末叫“跋”。其作用在于推荐介绍某人 著作或某一材料,说明写作过程、写作目的、主要内 容或说明一些同书本有关的事情,帮助读者更好地去 阅读或理解。序言,有自己作的,叫“自序”;也有 请他人写的,叫“他序”,他序除了介绍著作外,往 往还有一些评价的内容。
3、第一、二自然段文字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写景抒情,叙议结合。如叙说“此地有崇山峻 岭,茂林修竹……列坐其次。”下面紧接着引申而 论“虽无丝竹之盛,……亦足以畅叙幽情”;下面 也同样是叙议结合:“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 畅。”由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得出这样的结论: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 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7、最后一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千古同心,千古同慨,作者的思绪从有限转入 无限,又归结到《兰亭集》的撰集上,既点出了作 序的缘起,又留下了无穷的回味。 随着时光的流逝,人的生命也终有尽期。作者 在感时之余,转为伤逝。把庄子之言斥为“虚诞” 和“妄作。”不能学太上之忘情,忘掉生和死的界 限。
8、为什么说这是一篇书序? 作诗的理由
4、作者为何而乐?
良辰:永和九年,岁在癸丑;天朗气清惠 风和畅 胜地:会稽山阴之兰亭 佳节:禊事 人贤:群贤毕至,少长咸集会 雅事: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畅叙幽情 美景: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 映带左右
第二部分(3、4自然段): 抒情、议论,由欣赏良辰美景、 流觞畅饮,而引发出乐与忧、生与 死的感慨。
王 羲 之 像
2、羲之其书
王羲之在书法上是个革新家,他的书法圆转凝 重,全然突破了隶书的笔意,被后代尊为“书圣”。 王羲之作品的真迹已难得见,我们所看到的都 是摹本。王羲之楷、行、草、飞白等体皆能,如楷 书《乐毅论》、《黄庭经》、草书《十七帖》、行 书《姨母帖》、《快雪时晴帖》、《丧乱帖》等。 行楷《兰亭序》最具有代表性。
翻译1、2自然段
第一部分(1、2自然段): 叙事、写景,先叙述集会的时间、 地点,然后点染出兰亭优美的自然环 境。
时间:永和九年,岁在 癸丑,暮春之初。 活动:会于会稽山阴之 兰亭,修禊事也。 为文动机:当时与会者 共有42人,饮酒赋诗一 共写下了37首诗,后来 王羲之将这些诗汇集成 册,并写了一篇序文, 这就是被称为天下第一 行书的《兰亭集序》。
赵董——指元代赵孟俯,明之董其昌
邢张米董——晚明四大家邢侗、张瑞图、米万钟、董其昌四人 虞欧褚薛——初唐的四大书法家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薛稷
绍兴的兰亭,现在是书法圣地。兰亭布局, 以曲水流觞为中心,四周环绕着鹅池、鹅池亭、 流觞亭、小兰亭、玉碑亭、墨华亭、右军祠等。
鹅池的左旁,是 一座式样别致的三角 形石质碑亭。碑上镌 刻“鹅池”两字,气 势磅震荡礡。
传说“鹅池”两字出自王羲之、王献之父子两 人的手笔。当年,王羲之在池边刚写完“鹅”字, 忽然听到“圣旨到”,便搁笔迎旨。一旁正在练字 的儿子王献之,趁父亲离开之际,提笔补上了“池” 字,一碑两字,父子合璧,成了千古佳话。
王 羲 之 以 书 换 鹅 图
‖背景介绍
两晋政治恐怖,统治集团内部互相倾轧,残杀现 象时有发生。士大夫不满,普遍崇尚老庄,追求清静 无为自由放任的生活。玄学盛行,对士人的思想,生 活以及文学创作都产生了很复杂的影响。文学创作内 容消沉,出世入仙和逃避现实的情调很浓。东晋时期, 清谈老庄玄理的风气很盛,是玄言文学泛滥之时。但 王羲之一反“清虚寡欲,尤善玄言”的风气和追求骈 体的形式主义之气,抒写了一篇情真语笃,朴素自然 的优美散文《兰亭集序》,不但在东晋文坛上占有一 席之地,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声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