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超焦距和景深
拍好照片必须了解光圈优先,景深和超焦距
拍好照片必须了解光圈优先,景深和超焦距这个话题可能也是老生常谈了,想到写这个帖子,是因为我有两个摄友,水平很高,但奇怪的是除了自动外一直用全手动,尤其是玩了老镜头以后。
我问为啥不用光圈优先,答曰习惯了!我说一定要用光圈优先,我99%的时间在用光圈优先。
理由如下,老鸟可以无视:1、控制了光圈,也就控制了景深。
2、控制了光圈结合ISO也就控制了快门速度。
3、光圈优先结合曝光补偿可以充分利用现代相机的自动曝光功能,你不用背阳光16法则,只需告诉相机光圈是多少。
4、光圈优先可以利用超焦距,达到比自动对焦更快的抓拍速度,即不用对焦,有利于盲拍。
5、控制了光圈就可以控制不同的镜头焦外表现。
我们先看一张图:这是我的雅西卡50/1.9镜头,一只便宜的发色有德味的标头,我接在索尼微单上用,非常棒。
最下面是光圈环,中间有红线的是景深标尺,上面是距离标尺,你要问最上面红字是什么?那仍然是距离,只不过单位是英尺ft。
你要问中间景深标尺右边4和8中间有个红点是什么?不会是相机的G点吧?呸!那是R 点,本文最后再解释!如图中,光圈是F11,中间红线焦点对准无穷远,那么近端景深就大约在7米多(看景深标尺左边F11对的位置,右边远端的F11已经超过无穷远标识了),也就是从7米多到无穷远的无穷远都是清晰的。
接着看下面这张图:现在我把对焦点对到7米的位置,那么景深范围大约是4米到无穷远,最近的景深从7米多延深到4米;也就是从4米到无穷远都是清晰的。
大约7米的位置就是超焦距。
用这个头拍大风景时把焦点放到7米多的位置,可以得到从4米到无穷远的最大景深,如果是拍夜景这种有时自动镜头无法对焦的情况,一般可以手动把焦点放在近端三分之一处得到至无穷远最大的景深。
再看下面这张图:我使用F5.6的光圈,焦点对到4米,那么景深范围大约是3米到5米,好了,扫街去吧,只要使用合适的ISO保证快门速度,3--5米的目标抬手就拍,不用对焦。
新手看明白没?没有的话再看:这是一只俄罗斯和平37mm镜头,不一样的地方是光圈环在上面,如图焦点放在3米,如果使用F4的光圈,那么景深范围大约在2.3--5米,如果使用F5.6的光圈,那么景深范围在2--7米,我的天呐,5米范围内的目标不用对焦,抓拍很爽!当然你想背景虚化一些,可以用2.8的光圈,但要注意目标要放在2.5--4米中间。
光圈、景深与超焦距
五、照相机的附件
二、电池 在现代照相机上一般都装有测光和自动曝光 以及电动卷片和自动聚焦系统,因此必须装有电 池才能工作。 照相机上的测光系统和电子快门等配置的电 池一般是纽扣电池。在电动输片或自动对焦的照 相机上,一般使用5号电池或高能锂电池。 电池在使用时,要注意低温对电池寿命的影 响,在温度极低时,电池的寿命极短,在零下2 0度时,电池根本用不起来。
2、影响景深的因素 焦距:焦距越长(短),景深越小(大)。
在同一光圈下,短焦距镜头比长焦距镜头景深 范围大。拍摄需景深范围大的景物时,用短焦距镜 头的中小挡光圈,比用长焦距镜头的小光圈效果要 好。
2、影响景深的因素 拍摄距离:拍摄距离越近(远),景深越小(大)。
同一架照相机选用同一级光圈,由于被摄物体 与照相机的距离不同,那么,它的景深也不同。被 摄物体离照相机距离远的景深大,被摄物体离照相 机距离近的景深就小。
光圈与景深
一、光圈 1、光圈的结构 一种圆形或接近圆形的光栅装置,用来改变镜头的 相对口径,控制进入镜头光束的大小。 2、光圈与光圈系数 光圈:表示镜头进光孔径的大小。 光圈系数:2.8 4 5.6 8 11 16 22 32 44 64 光圈系数=镜头焦距/镜头通光孔的直径 光圈越大,光圈系数越小。 光圈系数增加一档,镜头的通光量降低一倍。 例如: f5.6 的通光量是f32通光量的?倍。
影响景深的因素
光圈:光圈越大(小),景深越小(大)。 焦距:焦距越长(短),景深越小(大)。 拍摄距离:拍摄距离越近(远),景深越小(大)。 其中:镜头焦距对景深影响最大。
五、照相机的附件
闪光灯; 滤色镜; 快门线; 遮光罩; 电 池; 三脚架; 测光表
五、照相机的附件
闪光灯 闪光灯是摄影常用的附件之一,它可 用于局部光线不足时的补光以及黑暗环境 下的光线照明。闪光灯的发光强度极大, 发光时间极短,一般低于几千分之一秒, 光色较好,色温为5500K, 与日光接近, 闪光灯的种类很多,有独立式,内装式闪 光灯;有自动式,非自动式闪光灯等等。 闪光灯的使用最为关键的是要掌握其曝 光,闪光摄影时的曝光要注意处理好以下 方面的因素:
简述超焦距的原理与应用
简述超焦距的原理与应用什么是超焦距?超焦距(Hyperfocal Distance)是指在特定光圈和焦距下,摄影镜头能够获得最大景深范围的距离。
超焦距可以确保照片中的近景和远景都能够得到清晰的呈现。
这种技术在景观摄影和风光摄影中十分常见,能够让摄影师将整个景观尽可能多地囊括在照片中。
超焦距的原理是什么?超焦距的计算基于摄影术语中的“景深”概念。
景深是指在照片中看起来清晰的距离范围。
景深的大小和光圈、焦距、拍摄距离以及摄像传感器的大小相关。
•光圈:光圈是控制镜头光线进入的大小。
较小的光圈会增加景深范围。
•焦距:焦距是指镜头的视角。
长焦距会减小景深范围,而短焦距会增加景深范围。
•拍摄距离:拍摄距离是指摄影师与主题物体之间的距离。
离主体更远的拍摄距离会增加景深范围。
•摄像传感器大小:较小的传感器会增加景深范围。
超焦距的计算涉及以上几个因素,并且会因摄像设备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超焦距的应用超焦距技术在摄影中应用广泛,特别是用于风光和景观摄影。
以下是几个超焦距技术的常见应用:1.风光摄影:超焦距对于捕捉远景非常有用。
当摄影师使用超焦距的技术时,整个景观都成为照片的清晰主体,无论是空中云朵、山脉远方还是湖泊都能得到清晰的呈现。
2.街景摄影:超焦距技术也常用于拍摄城市街景照片。
通过将焦点设置在超焦距上,摄影师可以在图像中清晰地捕捉到从前景到远处景物的细节,营造出一种独特的视觉效果。
3.室内摄影:超焦距技术不仅适用于户外摄影,室内摄影中也有广泛应用。
例如,在拍摄室内全景照片时,摄影师可以使用超焦距技术来确保整个房间的细节都清晰可见。
4.微距摄影:超焦距技术在微距摄影中也是有用的。
通过使用较小的光圈和适当的焦距,摄影师能够使微距拍摄的主题物体在整个照片中都保持清晰,同时背景也能呈现出清晰的细节。
总而言之,超焦距技术是一种可使整个景观尽可能多地被呈现在照片中的摄影技巧。
通过合理地调整光圈、焦距和拍摄距离,并根据不同的摄影需求灵活运用,摄影师可以使用超焦距技术创作出令人惊叹的照片作品。
扩大景深五种方法
扩大景深五种方法一、超焦点距离对焦法超焦点距离,是指当镜头聚焦在无穷远时,景深近界限到镜头的距离。
把对焦点放在超焦距点上,也就是上述景深近界限所处的平面上,会获得更大的前景深,同时不损失后景深。
这就是超焦距对焦。
超焦距对焦能一次性拍摄出你所选用的镜头能达到的最大的景深。
实际操作中,超焦距计算起来比较麻烦。
我们利用前景深小于后景深的原理,把焦平面放在整个纵深范围中间再向镜头方向前移一大段距离会很有用,可结合景深预测功能,精确地观察。
二、后期景深合成后期景深合成其实就是按照近处、中间处、远处分别对焦,选若干个点对焦拍摄,最后在Photoshop中合成在一起,以获得更大景深效果的一种技法。
这样,景深控制又多了一招,尤其在户外风光摄影中非常实用。
户外风光拍摄时,有时候我们希望镜头选取的范围之内,从近处到远处都清晰。
当我们用广角镜头、小光圈、远距离拍摄的时候,再结合一下超焦点距离技术对焦,基本能够一次满足所需的前后都清晰效果。
但技巧难度比较大。
另外,在用长焦,或者被摄体距离很近的时候,即使用超焦点距离技术对焦,也难以获得足够大的景深,控制难度就大增,此时,景深合成就更好用了。
那在Photoshop中具体怎么做,我用一个室内的小例子与大家分享,户外风光道理一样。
看三张原图:制作步骤如下:1.打开Photoshop,选择菜单“文件/脚本/将文件载入堆栈”。
2.点“浏览”按钮,选择需要合并的3张照片,根据需要,其他案例可能是很多张。
勾选“尝试自动对齐源图像”。
景深合成前,拍摄的时候最好用三脚架,保持取景范围大致不变,如手持拍摄,难免晃动,在这里选对齐后,画面会不同程度地被剪裁。
3.点确定后,照片会以三个图层的形式打开,并自动对齐。
此时鼠标左键先点一个图层,再按住Shift键点另外两个图层,把三个图层全选中。
4.点菜单“编辑/自动混合图层”。
5.在弹出窗口中,选“堆叠图像”,勾选“无缝色调和颜色”“内容识别填充透明区域”,点确定。
三种技巧完成超焦距景深的拍摄
三种技巧完成超焦距景深的拍摄超焦距景深是指在摄影中使用一定的技巧,使得图像中的多个区域都能够保持清晰的焦点。
这种拍摄技巧可以帮助摄影师更好地表现景物的细节和层次感,同时也能为观众提供更加丰富的视觉体验。
以下是三种完成超焦距景深拍摄的技巧。
1.使用小光圈使用小光圈是实现超焦距景深的一种主要手段。
通过选择较小的光圈,可以使进光量变小,从而扩大了景深的范围。
通常,F16或F22是比较适合使用的小光圈值。
当使用小光圈时,快门速度会自动降低,因此需要使用三脚架或其他稳定装置来避免因摄像机抖动而导致的模糊图像。
2.选择合适的焦距和摄距选择适当的焦距和摄距也是实现超焦距景深的重要因素。
较长的焦距可以产生较小的景深,而较远的摄距也能够扩大景深的范围。
因此,当我们想要拍摄具有超焦距景深效果的照片时,可以选择较长焦距的镜头,并尽可能将摄距拉远。
3.使用超焦距计算超焦距计算是一种辅助工具,可以帮助摄影师计算出达到超焦距景深所需要的光圈和焦距的组合。
这种计算方法基于一个公式:超焦距=(前景距离^2)/(后景距离-前景距离)×(焦距^2)/(光圈)。
具体来说,首先需要确定前景和后景的距离,这可以通过目测或使用测距器来获得。
然后,根据所选的相机镜头和光圈值,使用上述公式进行计算。
这将提供一个精确的数值,有助于摄影师确定达到超焦距景深所需的最佳参数组合。
需要注意的是,超焦距景深并不适用于所有摄影场景。
在一些拍摄情况下,使用较小的光圈和较长的焦距可能导致图像失真或其他质量问题。
因此,摄影师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并灵活运用这些技巧。
总结起来,通过使用小光圈、选择合适的焦距和摄距以及使用超焦距计算,摄影师可以实现超焦距景深的拍摄效果。
这种技巧不仅可以提高摄影作品的视觉效果,还能够更好地表现景物的细节和层次感。
超焦距、全景深?原来是这么回事儿
超焦距、全景深?原来是这么回事儿不用对焦也能拍出清晰的照片,全靠这个叫超焦距的概念。
抓拍必学!超焦距与全景深《原来这么拍》第二集中张千里老师不用自动对焦、利用超焦距完成拍摄是如何办到的?在这之前你得先了解一下景深这个概念。
景深范围就是在某档光圈下,对着被摄主体一定的对焦距离,画面清晰的范围。
其实这个清晰范围还可以“榨”出更多来,我们称其为超焦距。
超焦距在任何相机镜头上均存在,但有距离标尺的镜头比较容易操作。
▲以徕卡18mm镜头为例。
假设主题距离相机3米,我们选择一个中小光圈F8,此时镜头上的景深标尺告诉我们景深范围大致为0.95米-无穷远。
我们还发现从无穷远标记到右侧景深标尺的F8位置有一段是完全“浪费的区域。
它已经在无穷远了。
▲如果我把无穷远标志转到右侧F8的位置,画面无穷远处的清晰度不会改变。
此时有意思的事情发生了:最近清晰的点变成了0.7米!那这样焦点不就偏移了吗?确实,焦点变成了1.4米左右。
但刚才的焦点3米处依然落在整个景深范围内,它足够清晰。
这种方式延长了景深的范围,我们称之为超焦距。
焦距越广,景深范围越大;焦距越长,景深范围越小。
由于广角镜头的景深范围更大,我们更多地在广于35mm的镜头上使用。
在使用广角镜头并将光圈开小之后,在什么距离进行拍摄都是已知的,所以在这样的状况下面我们可以不需要对焦直接拍摄,只要快门速度够、手不抖,清晰度是不会有问题的。
《原来这么拍》我们通过人文地理摄影师张千里等摄影旅游达人,用视频的方式在世界各地教你边玩边拍。
去哪拍最特别、什么时候拍最好、如何发挥器材的最大效用,及怎么吃住等所有对有助拍摄的信息都将在这里得到呈现。
这既是摄影实战视频,也是原创的旅行摄影指南。
景深与超焦距
1.获取最小景深
采用小景深拍摄的画面,往往只有被聚焦的拍摄主体是清 晰的,画面中的其它部分,如前景或背景都呈模糊状,而 这些虚幻、柔和的模糊部分却更加衬托了拍摄主体的清晰 和醒目。
小景深拍摄法是一种很有力的突出主体的拍摄方法,在人 像、静物、花卉及一些特写画面的拍摄中经常采用此法。
根据景深与光圈、摄距及镜头焦距的内在关系,获取最小 景深的方法为:
2.运用景深的三条要点
(2)光圈、摄距、镜头焦距以及可允许模糊圈大小对 景深影响的规律,均是相对而言的,即这四个因素在其中 三个因素相同时,另一因素对景深大小的影响规律成立。 否则,这些“规律”就不一定成立。
(3)如果摄距超出了超焦点距离,摄距与景深成正比 的规律不成立。在这种情况下,摄距越远,景深越小,与 原规律相反。(超焦距)。
最大光圈+尽可能小的摄距+长焦镜头
1.获取最小景深
在获取最小景深的三种方法中,采用最大光圈是既简便又 效果很好的方法,它不会引起被摄体变形和空间透视失真 的效应。
适当地缩小摄距,可以使景深变小,但过分地缩小摄距, 则会引起被摄主体形变失真。
而采用长焦镜头来获取小景深,同时会带来空间透视压缩 的效应,而且镜头的焦距越长,空间透视压缩的程度越大。
景深与超焦距
景深
从摄影光学的理论上来说,当摄影镜头对焦于被摄体 的某一点上,只有这一点的物体才能在感光胶片上结成清 晰的影像。
然而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会发现在对焦点的前后一定 范围内的被摄体,也能在照片上结成较为清晰的影像,这 种在对焦点前后景物较为清晰的范围,即为景深。
一、景深的含义
从对焦点至摄影镜头前的最近清晰点为前景深, 从对焦点至后面的最远清晰点为后景深,前后景 深之和为全景深。前景深的清晣范围小于后景深, 约为全景深的1/3。
景深掌控 手机摄影中的焦距与景深
景深掌控手机摄影中的焦距与景深移动手机的普及和技术的进步,使得手机摄影成为了现代人记录生活的重要方式之一。
手机摄影方便快捷,而对于摄影初学者来说,掌握焦距和景深的知识将有助于拍摄出更加出色的照片。
本文将介绍手机摄影中焦距和景深的概念,并分享一些掌握焦距和景深的技巧。
一、焦距的概念和作用在手机摄影中,焦距是指镜头与成像器(通常是图像传感器)之间的距离。
焦距决定了被拍摄对象在画面中的大小。
手机相机的焦距通常用毫米表示,例如18mm、35mm等。
焦距越短,被拍摄的画面范围就越广;焦距越长,被拍摄的画面范围就越窄。
不同的焦距可以带来不同的拍摄效果。
较短的焦距,例如18mm,适用于拍摄广角景观照片,能够捕捉到更广阔的视野;较长的焦距,例如50mm,适用于拍摄人像照片,能够让主体更加突出。
二、景深的概念和影响因素景深指的是在照片中清晰呈现的距离范围。
较大的景深意味着整个画面都保持清晰,无论远近都能够看清细节;而较小的景深则会使得只有局部清晰,其他部分模糊或者虚化。
景深的大小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包括焦距、光圈和物距等。
较短的焦距、较小的光圈和较大的物距会产生较大的景深,而较长的焦距、较大的光圈和较小的物距会产生较小的景深。
在手机摄影中,由于镜头设计的限制,焦距和光圈常常是固定的,因此主要调整的是物距,通过调整拍摄距离来控制景深。
三、掌握焦距和景深的技巧1. 利用不同的焦距拍摄手机摄影通常具有多个焦距可供选择,如广角、标准、长焦等。
可以根据不同的场景和拍摄主题选择合适的焦距。
拍摄风景时,选择较短的焦距以捕捉到更广阔的景象;拍摄人物时,选择较长的焦距以突出人物。
通过合理选择焦距,可以更好地表达拍摄主题。
2. 调整物体与背景的距离调整物体与背景的距离可以影响景深的大小。
当物体与背景距离较远时,景深会相对较大,整个画面都能保持清晰;当物体与背景距离较近时,景深会相对较小,只有物体附近才能保持清晰。
因此,可以通过调整物体和背景的距离来控制景深,以达到想要的效果。
超焦距是怎么回事?没有比这篇文章讲得再清楚的了
超焦距是怎么回事?没有比这篇文章讲得再清楚的了正文(阅读完以及思考明白预计时间20分钟):在拍摄风光以及到此一游照的时候,我们往往希望得到一张大景深的照片,能够让远近风景都清晰。
这样方能将目之所及的美景都清楚地收入照片之中。
所以我们拍风景的时候,往往需要我们通过对于相机的操作实现尽可能大的景深。
说到景深,很多人应该都了解是什么。
但是如果你不明白,看这篇文章前,您要明白什么是景深。
花2分钟看一下这篇文章吧:什么是景深我们之前也讲过想要背景虚化明显就要用大光圈+长焦+对焦距离近这三者来搞定。
拍摄人物往往需要这样实现背景虚化效果那么如果我们拍摄风光的话,就肯定要背景虚化不明显,要远近都清晰,自然就要小光圈+广角+对焦距离远咯。
广角+小光圈+对角别太近的组合可以实现大景深呃……是这样的,但是又不全是。
因为我们知道小光圈+广角镜头是获得远近都清晰的好方法,但是真的要是对焦到很远的地方,你会发现景深虽然大了,远处更清晰了,但是近处却模糊了。
有没有这么一个对焦距离是我对焦的时候对在这里,能获得最大的景深范围呢?有!这个使用拍摄方法就叫超焦距摄影。
一如何实现超焦距?首先我们所有的说法都是在某个固定的光圈和固定的焦距作为前提的。
因为:任何一个光圈和焦距的组合都有一个对应的实现超焦距的对焦距离。
当你对焦在这个对焦距离时,就实现了超焦距,能够得到在这个光圈和焦距组合下的最大景深范围。
如果你觉得超焦距了但这个景深范围还是小,那么缩小光圈或者让焦距变短。
一旦光圈或者焦距变了,您需要重新找到新的组合下的实现超焦距的对焦距离。
而我现在要讲的就是,比如你拍风景,已经明确用了小光圈和广角镜之后(景深范围够大了),如何找到这个对焦距离实现超焦距,即达到在当前光圈和焦距下最大的景深范围。
OK,我们开始,记得啊,全程光圈焦距不变,变的只有对焦距离。
一先普及基础知识请看下图。
图例:红色对为焦点,橙色为前景深范围边界,蓝色为后景深范围边界。
三种技巧完成超焦距景深的拍摄
三种技巧完成超焦距景深的拍摄我们自己在拍摄的时候是不是会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即使使用f/22的光圈也无法得到前后都清晰的锐利的照片,当观看摄影大师的风光照片时,为什么这些照片从前景到背景都是清晰锐利的,如果你要获得最大限度的景深,仅仅缩小光圈是不够的,你需要懂得有关超焦距的知识。
这种摄影技术广泛应用于运用广泛拍摄风光和海景,甚至还包括影棚拍摄。
今天,蒙妮坦摄影学校就为您介绍一些完成超焦距的技巧,让你的照片达到最大的清晰度。
在讲述超焦距之前,我们先要看看光圈、焦距和对焦点是如何影响景深的。
控制景深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光圈,使用大光圈,比如f/4,就可以制造很浅的景深,而使用f/22这样的小光圈,照片中清晰的区域就会加大。
在拍摄风光时,常见的方法是把光圈设置在f/11到f/22之间,但是这样的小光圈还不能满足苛刻的风光摄影要求。
景深是焦点前后清晰的范围,这就意味着景深有前景深和后景深之分。
在光圈缩小时,前后景深都会增加。
如果你将焦距设置在无限远,比如拍摄远山,那么后景深无法增加,只有焦点前面的一段距离是清晰的,后景深则被“浪费”了。
通过手动控制对焦点,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对焦点前后清晰的范围。
换句话说,就是让前后景深都发挥它们的作用。
你可能会问,如果改变焦点,那么从取景器里就会发现远景都模糊了。
这时候我们要明白,为了方便对焦,镜头的光圈是全开的,在拍摄时才会收缩到你设定的数值,所以当你对焦时,看到的景象可能是f/4的景深,而实际拍摄时,使用的是f/22。
当你拿不定注意的时候,可以使用相机的景深预览功能查看实际景深。
超焦距的技术一般用在广角镜头上,但是这个方法理论上适用于所有镜头。
但是焦距越长,景深就越小,对超焦距点的设置精准度要求也越高。
如果运用不当,会适得其反。
要设置正确的超焦距有很多方法,不同焦距的镜头,其超焦距点的位置也不同,你可以通过网上的对照表格和一些公式进行计算。
在拍摄时,使用实时取景功能和景深预览来查看景深的实际状况,进行微调,选择最佳的焦距。
摄影中的景深和超焦距
摄影中的景深和超焦距一、景深从摄影光学的理论上来说,当摄影镜头对焦于被摄体的某一点上,只有这一点的物体才能在感光片(影像传感器)上结成清晰的影像。
由于分散圈的存在,在对焦点的前后一定范围内的被摄体,也能结成较为清晰的影像。
这种在对焦点前后景物较为清晰的范围,即为景深。
从对焦点至镜头前的最近清晰点为景深的前界限,称为前景深;从对焦点至后面的最远清晰点为景深的后界限,称为后景深。
前后景深之和为全景深,简称景深。
前景深的清晰范围小于后景深,约为全景深的1/3。
影响景深大小的因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1.光圈大小对景深的影响景深是随着摄影镜头光圈口径大小的改变而改变,其变化的规律是:镜头光圈口径开得越大,其景深越短;光圈口径收得越小,景深范围越大。
光圈的大小与景深的长短成反比。
在摄影创作中,使用大光圈拍摄,有利于对前景和背景的虚化,借以达到突出被摄主体的作用;在使用小光圈拍摄时,能使前后景物都保持一定的清晰度,以利于说明环境。
2.镜头焦距的长短对景深的影响摄影镜头焦距的长短,对景深范围的影响很大,其规律是摄影镜头的焦距越长,景深越短;摄影镜头的焦距越短,景深越长。
摄影镜头焦距长短与景深范围的大小成反比。
3.不同拍摄距离对景深的影响由于拍摄距离与景深成正比,即拍摄距离越远,其景深越大;反之,如果拍摄的距离越近,景深越小。
在拍摄时如果要获得较大的景深,可以退后一些,使镜头与被摄体之间的距离延长;如果要想获得小景深,突出被摄主体,可以走近被摄主体,即缩短摄影镜头与被摄主体之间的距离,便可获得短景深的艺术效果。
(二)超焦距超焦距是超焦点距离的简称。
是景深理论中的一个特殊的现象。
当摄影镜头的焦点对向无限远(∞)时,位于无限远处的被摄体能在照相机内的感光片上结成清晰的影像,但在镜头前的一个有限距离上的被摄体也能在感光片上结成较为清晰的影像,最低清晰度的最近景深界限的位置为最近清晰点,从这一点至摄影镜头之间的距离,即为超焦点距离。
景深焦深与超焦距
a. 获取最小景深(在不影响构图效果的前 提下,采用“最大光圈+尽可能缩短的摄距+ 长焦距镜头”能获取最小景深效果。)
b. 获取最大景深(在不影响构图效果的 前提下,采用“最小光圈+短焦距镜头+超焦 距聚焦”能获取最大景深效果。)
§ 焦深
焦深的含义
在保持影像较为清晰的前提下,焦点(镜头离 胶卷平面)沿镜头光轴允许移动的距离。
影响焦深的因素
光圈与焦深成反比。光圈小,焦深大 摄距与焦深成反比。摄距大,焦深小 镜头焦距与焦深成正比。镜头焦距大,焦深
大
§ 超焦距
超焦距的含义
镜头聚焦到无穷远时,镜头到景深近界的 距离
当聚焦在超焦距上,景深便扩大为1/2超焦 距至无穷远。
超焦距随光圈、焦距、对模糊圈的要求而 改变
超焦距的实用价值
超焦距的运用是一种扩大景深的聚焦技术
当需要的景深范围包括无穷远,又需要包含 近景时,应用超焦距可扩大景深范围便于
抢镜头
模糊约0.25毫米。
2. 模糊圈:在摄影上,把那种能在视觉效 果上产生较为清晰影象的最大圆圈称为“模 糊圈”。构成影象的圆圈大于模糊圈时,就 产生虚糊的影象;构成影象的圆圈只要小于 模糊圈,就能产生清晰或较为清晰的影象。 二、模糊圈的实用要点:同一底片高倍率放
大时,影象清晰度会下降的原理。
第二节 景深 一、景深的含义
景深是指被摄景物在胶片上所成较为清晰 影象的纵深距离(最近点至最远点的距离。) 二、影响景深的因素及其规律
1. 光圈、焦距与摄距对景深的影响 2. 最小景深与最大景深
影响景深的因素
光圈:与景深反比 摄距:与景深正比(摄距在超焦距以内) 焦距:与景深反比 景深与对清晰度(模糊圈大小)的要求有关
如何运用景深
如何运用景深景深是指在摄影机镜头或其他成像器前沿能够取得清晰图像的成像所测定的被摄物体前后距离范围。
在聚焦完成后,在焦点前后的范围内都能形成清晰的像,这一前一后的距离范围,便叫做景深。
下面就由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下关于景深的运用。
1、景深的运用:获得最大景深大景深是表现细节和清晰度的可靠手段。
拍摄时应尽量向被摄对象靠近,这样才会便于使用短焦距镜头拍摄,否则在远处只能用长焦镜头拍摄,那样对景深的控制就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然后用光圈手段控制最大景深,这时可考虑使用最小光圈。
但用了最小光圈后,势必要延长曝光时间,手持照相机就不能保证照相机的稳定和照片的清晰,那就必须考虑使用三脚架,而在需要抓拍时(如新闻摄影),可舍三脚架而使用高感光度的胶卷。
这样可以做到对新闻现场最大景深的表现。
2、景深的运用:获得主体新闻形象的最小景深要突出主体形象,较小的景深控制是较为有效的手段。
拍摄时,一般先选择合适的拍摄距离,以不影响主体情绪为原则;对景别的选择尽量使用近景或特写,这样便于突出主体,正因为如此,镜头焦距可适当使用长焦镜头,这样也可控制主体形象较小的景深范围;最后将光圈开到最大,可以使景深范围更小,此时也要相应调节快门速度,保证曝光正确。
3、景深的运用:超焦距超焦距:镜头对焦于无穷远时,由于景深的存在,有一个离镜头最近的清晰点,这一点就是超焦点,它到镜头的距离就是超焦距。
超焦距并不是指某一种固定的距离,而是会随着光圈和镜头焦距变化而变化,不同的光圈有不同的超焦距。
光圈越小,超焦距越近。
镜头焦距不同,即使光圈相同,超焦距也不同。
镜头焦距越长,超焦距越远。
超焦距越近,则景深越大;反之,则景深越小。
超焦距的应用:镜头对焦于超焦点时,景深范围是超焦距的中点到无穷远,此时可获得最大景深。
早期的新闻摄影记者对超焦距的应用十分频繁,在新闻抓拍时,大多数情况下根本来不及手动对焦,此时摄影记者只有利用超焦距,将对焦点提前放好,置于超焦点上,这样能获得从1/2超焦距到无穷远的最大的清晰范围,在拍摄时就可以不需要再对焦,直接进行抓拍、抢拍,从而可以专心于观察和构图,有利于拍摄到精彩的瞬间。
景深、焦深与超焦距
超焦距
景深
超焦距(图中影线表示景深)
要使用 “超焦距”, 只要将∞ 对 到景深尺标 上我们所使 用的光圈数 字上就行了。
计算某光圈超焦距的方法是:将照相机的物距
旋转到无限远∞位置时,该光圈对应的距离即
为该光圈的超焦距。如海鸥DF照相机,F22、 F16、F8光圈的超焦距分别为4、5、10米。
海鸥DF照相机景深表示意图
二、影响焦深的因素和规律
1、光圈与焦深成反比。光圈小,焦深大; 光圈大,焦深小。
2.摄距与焦深成反比。摄距近,焦深大;摄 距远,焦深小。 原因:摄距(物距)减小,像距增大,远、 近模糊圈之间的距离增大,所以焦深增大。 3.镜头焦距与焦深成正比。镜头焦距长,焦 深大,镜头焦距短,焦深小。 原因:摄距一定时,焦距增大,远、近模糊 圈之间的距离增大,所以焦深增大。 4.焦深与模糊圈成正比。允许的模糊圈大, 焦深大;允许的模糊圈小,焦深小。
当把相机调焦至无限远“∞”时,从超焦距到无限远 的范围只是前景深,而后景深也全部落在无限远区域, 未能实现使用价值。如果将调焦点从无限远处调整到 超焦距上,则景深就向镜头方向靠近,景深近界限正 好是超焦距的一半,从而使景深增加了1/2超焦距。 因此,超焦距的运用是一种扩大景深的聚焦技术,通 常用于获得最大景深的拍摄。
• 一、焦深的含义:是指在保持影象较为 清晰的前提下,焦点(焦平面)沿着镜 头光轴所 允许移动 的距离。
在焦点前后,光线从聚集到扩散,点的影象从 圆到点(焦点),继而有扩散到圆,这个焦点前 面和后面的圆就叫做弥散圆。
如果弥散圆的直径小于人眼的鉴别能力,人眼 将感觉是清晰的。这时的弥散圆的大小就称为容许 弥散圆。
• 对于有景深表的相机来说,调节超焦距只要 把距离刻度的“︱ ”对准实际所用光圈的景 深远界限即可。这时,相机上指示的聚焦距 离就是针对你的拍摄条件的超焦距。
焦距、光圈和景深的关系,焦距越长,景深越长?
焦距、光圈和景深的关系,焦距越长,景深越长?看到很多初学者对焦距、光圈和景深的关系搞不懂,以本人的初步认识简单介绍一下:焦点的概念想必大家都知道了,我们先说一下弥散圆:在焦点前后,光线开始聚集和扩散,点的影象变成模糊的,形成一个扩大的圆,这个圆就叫做弥散圆。
现实当中,观赏拍摄的影象是以某种方式(比如投影、放大成照片等等)来观察的,人的肉眼所感受到的影象与放大倍率、投影距离及观看距离有很大的关系,如果弥散圆的直径小于人眼的鉴别能力,在一定范围内实际影象产生的模糊是不能辨认的。
这个不能辨认的弥散圆就称为容许弥散圆。
景深:在焦点前后各有一个容许弥散圆,这两个弥散圆之间的距离就叫景深,即:在被摄主体(对焦点)前后,其影像仍然有一段清晰范围的,就是景深。
换言之,被摄体的前后纵深,呈现在底片面的影象模糊度,都在容许弥散圆的限定范围内。
景深随镜头的焦距、光圈值、拍摄距离而变化。
对于固定焦距和拍摄距离,使用光圈越小,也就是镜片的直径越小,景深越大,和镜头的通光量无关。
从焦点到近处容许弥散圆的的距离叫前景深,从焦点到远方容许弥散圆的距离叫后景深。
定焦镜头上都有景深表,不同的光圈和拍摄距离,可以直观的读出大概的景深,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过。
先来看看50mm/F1.8标准镜头的景深关系:从表中可看出,光圈越大(光圈值小),拍摄距离越近,景深越小,反之景深越大。
如:光圈2.8,拍摄距离1米,0.974—1.03米都会清楚,也就是焦点前0.026米和焦点后0.03米,景深约5.6厘米。
光圈22,同样的距离, 0.828—1.28米都会清楚,也就是焦点前0.172米和焦点后0.28米,景深约45.2厘米。
拍摄距离远,景深会大大的增加,反之会大大的减小。
那不同焦距的镜头呢?比50mm镜头长的,如85mm、100mm、200mm景深会更短。
比50mm镜头短的,如35mm、24mm、14mm景深会更长光圈是相机镜头中的可以改变中间孔的大小的机械装置,快门是控制曝光时间长短的装置(机械或电子),二者结合,共同控制曝光量。
摄影焦距知识:焦距对作品表现力的影响
摄影焦距知识:焦距对作品表现力的影响摄影是一门艺术,艺术常常需要心灵与专业知识的结合,才能创造出最优秀的作品。
而在摄影中,焦距是十分关键的一个领域。
焦距是指相机镜头到图像传感器的距离,我们通常用毫米(mm)来表示。
焦距长度会影响到镜头的画幅大小,同时也影响着画面表现力。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焦距对作品表现力的影响。
1.焦距的类型焦距长度分为三种类型,分为短焦距、长焦距和超长焦距。
短焦距是指从相机镜头到图像传感器之间的距离比较短的情况,通常是18mm至35mm之间。
短焦距拍摄的作品能够大幅度地展现场景,突出被拍摄物体的形态。
短焦距在风景、建筑、室内等场景下使用较为广泛。
长焦距是指从相机镜头到图像传感器之间的距离比较长的情况,通常是50mm至200mm之间。
相比于短焦距,长焦距能够更好地突出被拍摄物体,使被拍摄物体在画面中更加突出。
长焦距在拍摄人像、野生动物、车展等场景下使用广泛。
超长焦距是指从相机镜头到图像传感器之间的距离超长,大于200mm。
超长焦距适用于需要远距离抓拍的场景,例如拍摄运动、拍摄观察离自己很远的物体等。
2.焦距对景深的影响景深是指焦点前后的区域内能够保持清晰度的范围。
焦距不同,则景深也会相应地变化。
一般而言,短焦距会带来更大的景深,而长焦距会带来更小的景深。
在人像摄影中,我们常常使用大光圈的短焦距镜头来达到浅景深的效果,这样能够使得被拍摄的人物更加突出,并且背景模糊,起到美化整体画面的作用。
而长焦距下成像的背景会显得更加模糊,聚焦点更加明确,使人物更加突出,这对于拍摄一些细节或特定情感的人像,能够更好地展现人物表达的细节。
3.焦距对透视感的影响透视感是指画面中物体之间的距离感受。
相对于实际场景而言,焦距的选择会直接影响到拍摄出来的图像透视感。
短焦距下,拍摄的物体与相机之间的距离较近,物体会更加突出,从而增加透视感。
而长焦距下,则是相机与物体之间的距离更远,物体之间的相互关系更加接近,从而减小透视感。
超焦距计算公式
超焦距计算公式超焦距是指镜头焦点设置在无限远处,此时摄影机的近景物体可以保持清晰焦点的距离。
超焦距通常用于景深较大的摄影环境,例如风景摄影、建筑摄影等。
超焦距的计算涉及到以下几个主要参数:焦距(f)、光圈数(N)、景深范围(DOF)以及摄影机的传感器尺寸。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焦距(f)和光圈数(N)对景深的影响。
焦距越大,景深范围就会减少,因此,较长焦距的镜头拍摄的景深相对较小。
光圈数越大,景深范围也会相应增加,因此开大光圈的镜头拍摄的景深相对较大。
景深(DOF)一般定义为从最近可接受焦点到最远可接受焦点的距离。
景深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DOF = 2 * C * N^2 * U / (f^2)其中,C是传感器尺寸的一个常数,U是焦平面尺寸,它取决于相机的传感器尺寸和相机的焦距。
C的数值通常会因相机的不同而有所变化,U可以通过测量和计算获得。
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计算超焦距的范围。
超焦距由最近可接受焦点和无限远焦点之间的距离确定。
在这个距离范围内,所有物体都能保持清晰焦点。
超焦距的计算有助于摄影师在特定拍摄环境中选择合适的镜头和光圈设置,以获得所需的景深范围。
对于风景摄影来说,可以选择较小的光圈数,以扩大景深范围,使整个景物都能保持清晰焦点。
而对于特定主体的拍摄,例如人像摄影,可能更倾向于使用较大的光圈数,以达到背景虚化的效果,突出主体。
除了上述公式,拍摄超焦距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例如摄影机的传感器类型(全画幅或者APS-C)以及被摄主体的距离。
这些因素都会对超焦距的计算和结果产生影响。
总结起来,超焦距计算涉及到焦距、光圈数、景深范围和摄影机的传感器尺寸等参数。
通过合适的计算公式,摄影师可以选择合适的镜头和光圈设置,以获得期望的景深效果。
景深和超焦距.
调焦距离= 最近物距×最远物距
最近物距+最远物距
2
(二)影响景深的因素
1.光圈
光圈越大(光圈系数越小), 景深越短;反之,景深越长。
2. 镜头的焦距 在相同的光圈条件下,镜头焦距 越长,景深范围就越小;镜头的焦距 越短,景深范围就越大。
3.拍摄距离 镜头焦距和光圈相同的条件下, 被摄物体到照相机的距离不同,其景 深范围也不相同,拍摄距离越近,景 深范围越小;拍摄距离越远,景深范 围越大。
远。
超焦点距离
景深
½超焦距
景深
(二)决定超焦距的因素: 1.镜头焦距: 焦距长,则超焦距大。反之,焦距短, 超焦距小。 2.光圈口径: 光圈大,则超焦距大。反之,光圈小, 超焦距小。
(三)超焦距的应用
求景深范围的方法,通常是先确定镜
头至被摄体的距离(调焦点),再根据所用
的光圈从景深表上查出景深的近界限和远
界限。
(1)定了光圈可查出景深范围。
(2)先决定景深范围,再选择合适的光圈。
(3)在拍摄动体时,可用区域调焦的方法。
二 超焦距及其运用 (一)超焦距(hyperfocal distance), 它是指镜头聚焦到无穷远时,从镜头 至景深近界限的距离。当聚焦在超焦 距上,景深便扩大为1/2超焦距至无穷
获取最小景深:在不影响构图效果的前提下,
采用“最大光圈+尽可能缩短的摄距+长焦距镜
头”。
获取最大景深:在不影响构图效果的前提下,
采用“最小光圈+短焦距镜头+超焦距的种类及性能 (1)表格式景深表 表格标出各级光圈在不同距离上景深的 近界限与远界限,方便直观。 (2)转环式景深表 转环式景深表与镜头的调焦系统是分开 的,查出景深范围后,拍摄时根据景深表 上提供的光圈和距离来调整镜头位置,比 较麻烦,现已被淘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几点对“超焦距”的认识
前段时间我在“关于手动对焦”一文中提到了一个概念---“超焦距”,蓝七星老师为此特地安排指导我补充一些相关内容。
我个人感觉这一概念既简单也复杂,有些抽象,有许多摄影书籍也都提到了这一概念。
为此,查阅了一些资料,整理了一篇短文,供大家参考讨论。
许多摄友都会有这样一个问题:“如何拍摄一幅前景和远景都清晰的风光片?”,得到的回答几乎是差不多的,那就是:“用小光圈,焦点选在无穷远”,但事实并非如此,答案是用超焦距的理论,将焦点聚在超焦点上。
1、超焦距的含义
超焦距是指对无限远调焦后,清晰范围中距离镜头最近的清晰点叫超焦点,而超焦点与镜头之间的这段不清晰的范围叫超焦距,简单地说,当镜头对焦到无穷远时,从照相机到最近清晰物面之间的距离H叫超焦距。
通过确认与利用超焦距,我们可以在拍摄中加大原有的景深范围,很简单,只要把镜头焦点对在超焦点上而不是在无限远上,就可以在更大程度上做到。
2、超焦距的认识
许多卡片相机在设计时一般就利用了超焦距,利用短焦镜头在一定距离之后的景物都能比较清晰成像的特点,省去对焦功能,所以,一些低端的自动相机并不是像单反镜头那样自动对焦,只是利用了超焦距而已。
“清晰”不是一个绝对的概念,超焦距范围内的景物并非真正的清晰成像,由于不在对焦点上,肯定是模糊的,相对来说只是模糊的程度在能够接受的可视范围内,这就是一些消费类相机拍摄的相片不能放大得太大的原因之一。
超焦距的核心就是确定超焦距后,拍摄时只构图不再对焦,由镜头的焦距与所用的光圈来决定清晰范围,越是广角镜头和小光圈清晰范围越大。
每个焦段的镜头都有与各档光圈匹配的超焦距具体数据,全背熟记在心毫无意义,有些镜头上都标有刻度,且用超焦距时一般采取手动对焦模式。
超焦距的运用是一种扩大景深的聚焦技术,在拍摄静态景物时,当希望远处的景物和尽可能近的景物都在景深范围内时,运用超焦距聚焦和较小光圈是最佳的选择。
在动态拍摄中,尤其是需要抢镜头的抓拍摄影中,如果光线条件允许你使用小光圈,那么,利用超焦距聚焦更可省去拍摄时的聚焦,从而有利于捕捉精彩的瞬间影像。
超焦距不是一个定值,它随着光圈的大小和镜头焦距的长短以及拍摄距离的远近而变化。
光圈开度越大,超焦距越大,成正比关系。
镜头焦距越长,超焦距也越大;超焦距和焦距成正比,而超焦距和景深的关系是:超焦距大,景深小,成反比关系。
由形成景深的原理可知,当调焦点放在无穷远时,前景深是无穷远到超焦距,而后景深没有发挥作用。
当调焦点移到景深前界,最远清晰点仍在无穷远,而最近清晰点则离镜头更近,这时,从最近清晰点至镜头的距离恰好是超焦距的二分之一,景深也就增大二分之一超焦距,运用超焦距一方面能最大限度地增大景深范围,这对新闻摄影来说,尤为重要;另一方面是
可以适当开大光圈,相当于提高感光度。
例如:在某一固定镜头焦距下,要得到3.12米到∞的景深,必须用F16的光圈,如果运用超焦距则用F8的光圈就可以得到同样的景深范围,这样就相对地开大了两挡光圈,提高了感光能力,在光线较暗的场合可以拍摄同样的景深画面。
3、超焦距的简易计算公式:
计算超焦距的简易公式:H=F平方/Cf (超焦距=镜头焦距的平方除以c、F之积)
(在这里,H为超焦距,F为镜头焦距,C为弥散圈直径,f为所用光圈)。
对于这个“c”弥散圈直径,以前的教科书都定为0.05,即1/20mm,老的镜头上的景深表都是按1/20mm 画上去的,不过现如今有定为1/30mm的,还有定1/40mm的,特别是数码相片,弥散圆直径的确定与传感器尺寸、像素等许多因素有关。
在平时使用时一般把弥散圈直径的直径设定为0.05毫米,因而把上述公式简化成H=20(F平方)/f,只凭简便的计算就能够知道任何镜头的焦距光圈组合所用的超焦距是多少。
例如:如果我们使用50毫米镜头和f/16光圈,那么将其代入上述公式用毫米计算,结果为50000/16=3125毫米,也就是说它的超焦距刚好是3米过一点。
在上面的示意图中,调焦点在3米上,即超焦距,这时景深近限为1.5米,景深远限为无限远;下图调焦在l.5米处,超焦距仍为3米,这时景深近限力1米,景深远限为3米。
上例通过把调
焦点从超焦距移到其一半的距离上,即可把清晰区域限制在一组人物身上,从而把某些景物安排在景深之外。
4、关于超焦距使用中的几个问题
(1)查表和计算公式,在风景、人像、静物等静态摄影中还能应付,可遇到街头速写抓拍运
动物体,精彩可能转瞬即逝,那么该怎么办呢?下面的方法就非常实用。
在纪实摄影里面,街头速写成功率偏低,原因在于相机的对焦速度始终追不上那一刹那发生的事情,很多精彩镜头就一瞬间错过了。
到了数码单反时代,超焦距的使用反而少了起来,很多人不知道或是一知半解,其实只要预先设置好对焦距离就可以用超焦距进行快速的免对焦拍摄。
事先把相机选择MF,预先对焦在∞,转回对焦环,使前景深尽量增大,到∞开始变模糊时停止转动对焦环,这样的预先设置可以应付一些突发事件的拍摄。
(2)在弱光拍摄环境中,尤其是早晚时分,对焦是一个难点,特别是对长曝光画面的控制,预
先计算出超焦距,把焦点确定在超焦点上,从而使得提高整个画面的清晰通透度。
(3)超焦距中小光圈的使用需要注意极小光圈带来的画质下降,要合理控制,充分利用好这把
双刃剑。
(4)通过公式估算出来的超焦距,往往无法在镜头上准确地设置出来,很可能多转一点点,就
不在超焦距的范围内。
另外对景物的距离估计也会有一些误差,从而导致超焦距设置出现问题,这需要实践的不断积累。
如果是通过查表的,特别需要单位换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