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学复习提要详解85页PPT

合集下载

《温病学》讲义 PPT

《温病学》讲义 PPT
一、温病的治则 P78 三、温病的主要治法 P81 (一)泄卫透表法:常用的有以下几种P81 (二)清解气热法:常用的有以下几种P82 (三)和解祛邪法:常用的有以下几种P83 (四)祛湿泄热法:常用的有以下几种P84 (五)通下逐邪法:常用的有以下几种P84 (六)清营凉血法:常用的有以下几种P85
第十四章 烂喉痧
【诊断依据】 1、本病多发于冬春季节。 2、每有与烂喉痧病人密切接触史。 3、临床特征是:起病急骤,发热、咽喉肿
痛糜烂,肌肤丹痧密布,舌红绛起刺如杨梅。 【辨证论治】分型辨治 1、毒侵肺卫: P214 2、毒壅气分: P215
第十四章 烂喉痧
【辨证论治】分型辨治 3、毒燔气营(血): P216 4、余毒伤阴: P217
1、形态和分布:P64 2、成因:为湿热郁阻气分,蕴蒸于卫表。 3、诊断意义: (1)辨病证性质:为诊断湿热之邪在气分
的重要依据。
(2
四、辨常见症状
(一)发热 P65 (二)口渴 P66 (三)汗出异常 P67 (七)神志异常P70 (八)痉 P70 (九)厥脱 P71
第五章 温病的治疗
第八章 春温
3、热燔气营(血) (1)气营(血)两燔:P129 (2)热盛动血:P130 (3)热与血结:P130 4、热盛动风:P131 5、邪陷正衰:P132 (1)热闭心包:P132 (2)内闭外脱:P132 (3)阳气暴脱:P133
第八章 春温
6、热灼真阴 (1)真阴亏损: P133 (2)阴虚风动: P134 (3)阴虚火炽: P135 7、邪留阴分: P136
第十章 湿温
【辨证论治】分型辨治 2、湿热并重证治: (1)湿热蕴毒: P171 (2)湿热中阻: P172 (3)湿热酿痰,蒙蔽心包: P172 3、热重于湿证治: P173

温病学PPT(第4章 温病的常用诊法)

温病学PPT(第4章 温病的常用诊法)

5.临床意义
可协助辨别病证的性质及邪正消长 和津液盛衰的情况。
白㾦的发生——说明湿热性质的温 病。
顺证:色泽晶莹,颗粒饱满,透发 之后热势渐退,神情气爽——津气尚充, 正能胜邪--“水晶㾦”
逆证:色如枯骨,空壳无浆,身热 不退,神志昏迷——邪毒内陷,正不胜 邪,津气俱竭--“枯㾦”“脓㾦”
特色诊法
(五)治疗原则
斑——清胃解毒,凉血化斑 (化斑汤)
疹——宣肺达邪,凉营透疹 (银翘散去豆豉加丹皮大 青叶生地玄参方)
如斑疹并见——化斑为主,兼以透疹
(六)治疗禁忌
初透之际,不可早用过用寒凉以免冰伏留邪。 不可妄用升提,助火上炎,造成血热妄行、昏厥 等。 不可妄用滋补,以免邪热内闭。
特色诊法
辨 白㾦
(四)诊察要点
1、观察色泽 2、辨别形态 3、注意分布 4、结合脉证 5、重视动态变化
1、观察色泽:
红活荣润——邪热外透,气血通 畅
深红紫赤——热毒极盛 色黑光亮——热毒深重,气血尚 充 色黑晦暗——热毒锢结,正气衰 亡 红 黑 颜色加深,病情加重
“红轻,紫重,黑危”

2、辨别形态
斑疹松浮朗润,如洒于皮面 ——热毒外泄(顺证)
根据热性,选药遣方
第4章 温病的常用诊法
学习目的和要求
1、掌握辨舌,包括舌苔、舌质。 2、掌握斑疹与白㾦。 3、熟悉温病常见症状(发热、汗出、神志 异常、痉、厥脱)。 4、了解验齿,鉴别胃实与肾虚。
学习内容
1.辨常见症状 2.辨斑疹与白㾦 3.辨舌 4.验齿 5.察咽喉 6.诊胸腹、切脉象
[学习方法]
1、多比较 2、加强感性认识
“有一分恶寒,便有一分表证”析疑
发热恶寒并见的情况: a:表证 b:里证

温病学复习提要详解课件

温病学复习提要详解课件

温病诊断:温病的诊断主要包括望诊 、闻诊和问诊。望诊主要是观察患者 的神态、舌象、皮肤等变化;闻诊包 括听诊和嗅诊,以了解患者的气息和 分泌物情况;问诊则主要是询问患者 的病史、症状等。
在诊断过程中,医生还需结合四诊资 料,综合分析患者的病情,以确定疾 病的病因、病位和病性,为治疗提供 依据。
02
发热、恶寒、头痛、肢体酸痛、无 汗或少汗、口渴、脘痞等。
湿热感冒
发热、恶寒、无汗或少汗、头重痛 、胸闷脘痞等。
04
温病证候鉴别
表证与里证的鉴别
表证以发热恶寒为主,里证以口渴尿多为特 点。
虚证与实证的鉴别
虚证多表现为神疲乏力,实证则以胸闷腹胀 为主。
风热感冒与风寒感冒的鉴别
风热感冒发热重,恶寒轻,风寒感冒则发热 轻,恶寒重。
保持呼吸道通畅
鼓励患者多喝水,并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出现痰多、气喘等症状,应及时 采取措施。
预防并发症
温病患者容易发生并发症,如肺部感 染、心衰等。因此,要密切观察病情 变化,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温病康复治疗
康复治疗的意义
康复治疗对于温病患者的康复非常重 要,包括心理康复、功能康复、社会 康复等方面。
暑湿感冒与湿热感冒的鉴别
暑湿感冒多发生在夏季,湿热感冒则多在湿 热季节出现。
03
温病治疗学
温病治疗原则
01 治温病宜明辨标本
02
• 标:症状之所在,察其标可识其病之轻重缓急, 以决定治疗之轻重缓急。

• 本:疾病产生的根源,察其本可识其病因之属性 ,以决定治疗的属性。
温病治疗原则
治温病宜分清阴阳 • 辨阴阳:确定疾病的性质,阳证为热证,阴证为寒证。
温病诊断技术研究:利用现代科技手段 ,提高温病的早期诊断准确率。

温病学PPT(第5章 温病的治疗与预防)

温病学PPT(第5章 温病的治疗与预防)

裘沛然
程门雪
1.泄卫透表法
概念:通过解表,透邪外出以解除温病初起在卫 分病邪的一类治法。
适用范围:温病初起,邪在卫表。 作用:发汗、疏表、透疹。
现代研究
发汗 、解热作用 调节机体免疫力 抗炎作用 祛痰、止咳、平喘作用 祛除病原微生物及毒素 心血管活性作用
分类
疏风散热:桑菊饮、银翘散 解表清暑:新加香薷饮 宣表化湿:藿朴夏苓汤 疏卫润燥:桑杏汤
正如华岫云在《临证指南医案》 中所说的: “立法之所在,即理之所在, 不遵其法,则治不循理矣。药 味分量或可权衡轻重,至于治 法,则不可移易”。
(二)温病治疗的立法依据
(1)审病因:辨证求因 审因论治 (2)辨病机:谨守病机 知常达变 (3)察邪正:扶正祛邪 邪去正安
(三)温病治法的应用:知常达变
疏风散热
代表方:桑菊饮、银翘散 主治:风温初起,风热病邪袭于肺卫 用药多为轻清透发之品 配伍清热解毒药 少佐辛温解表之品 可配伍宣肺清肺化痰止咳药及利咽药
解表清暑
代表方:新加香薷饮 主治:夏月感受暑湿,复受寒邪侵犯肌 表 所用之药由解表寒、清暑热、化湿邪 组成 使用香薷必须掌握其适应证
宣表化湿
• 邪在肺卫

药性--轻扬上浮 质地--质轻如羽 剂量--宜小 煎煮--宜短
中焦病证
以祛邪为主 邪去而正自安 湿热蕴阻证 清热化湿并施
下焦病证
用质重沉降的药物。 用药多滋腻厚味之品 多为介石重镇之品。
知常达变
知常:强调区分温病的病变阶段、层次 而采用不同的治法
达变:灵活运用
(四)温病的主要治法
是否都要发汗 误汗 不失汗 必须注意患者的体质和病邪兼挟
2.清解气热
概念:以清泄气分邪热之品以解除气分无形邪热 的一类治法,又称“清气法”。

第二章---温病的概念PPT课件

第二章---温病的概念PPT课件

甚动血等热毒内陷营血分的里热证候;后期—— 气
阴两伤,甚至肝肾真阴亏损证。
4、治疗特点:清热救阴为大法,宜用辛凉、辛
寒、苦寒、甘寒、咸寒等方药
(三)湿热类温病的特点 10/30/2024
第二章 温病的概念
8
1、病势特点:起病缓慢,传变较慢,病程较 长,缠绵难解。
2、脉症特点:身热不甚,热势不扬,胸闷脘 痞,腹胀呕恶,身重肢倦,纳呆神呆,口粘不渴 或 渴不欲饮,苔粘腻滑润,脉濡等湿遏清阳,郁阻 气 机的特点。
10/30/2024
第二章 温病的概念
14
10/30/2024
第二章 温病的概念
3
(二)分类
1、确立温病病名的依据
(1)根据发病季节而命名:如春温、冬 温等。
(2)以时令主气而命名:如风温、暑温、 湿温、秋燥等。
(3)根据临床病候特点而命名:如伏暑、 大头瘟、烂喉痧等。
2、温病的分类
(1)根据病证性质分类:
10/30/2024
第二章 温病的概念
10/30/2024
第二章 温病的概念
6
卫气营血辨证分析
卫→气→营→血
卫→营
三焦辨证分析
上焦(肺卫)→中焦(脾胃)→下焦(肝肾)
↓逆传
上焦(心包)
(3)从病机转归来看,既可燥化伤阴,亦可湿 化伤阳。
(4)症状特点——临床表现有其特殊性。
பைடு நூலகம்
(5)治则特点——以祛邪为主,兼顾救阴、护 阳。
10/30/2024
10/30/2024
第二章 温病的概念
11
(五)温病与温疫 (自学) 1、了解温病与温疫的关系有几种看法 2、明确哪种看法是正确的 (一)温(瘟)疫的概念 1、“疫”的含义 2、“ 温”与“瘟”的含义 (二)温病与温疫的关系 1、认为二者毫无区别:吴又可为代表 2、认为二者截然不同:陆玖芝为代表 3、认为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三)辨别温病与温疫异同的临床意义 ——指导温病防治

温病学复习提要详解(1)

温病学复习提要详解(1)

温病学复习提要详解(1)温病学复习提要详解温病学是中医学中一个重要的分支,研究的是发热疾病的病因、病机、治疗等问题。

在中医临床应用中具有广泛的实践价值。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温病学的相关知识。

一、温病学的概念温病学是中医学中的一门专业科目,其范畴为传染病学,研究的是全身感染性疾病的病因、病理、症状、诊断、治疗等问题。

它起源于《黄帝内经》和《伤寒杂病论》等经典之中,经过历代医家的不断总结、发挥和完善,形成了独特的理论和临床体系。

二、温病学的特点1.温邪易传染:温病多由病原体进入机体而发病,传播途径主要是空气传播和密切接触传播。

在传染性极强的疫情中,应该采取隔离措施,避免交叉感染。

2.病程较长:温病的病程常常比较长久,且常常有复发现象。

如不及时治疗,容易引起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3.变化多端:温病的症状多种多样,如高热、寒战、头痛、咳嗽、胸闷等等。

不同类型的温病还表现出不同的临床特点,如气短、恶心、呕吐、腹泻等。

严重的病例甚至还会导致昏迷、抽搐等症状。

4.治疗方法特殊:温病的治疗方法与其他疾病有很大不同。

中医治疗上强调体质因素,包括人体的阴阳平衡、经脉系统、腑脏功能等。

对于温病的治疗,常常采用中药汤剂、针灸、拔罐等较为特殊的治疗方法。

三、温病的分类温病可以按照传染源的不同分为内因温病和外因温病。

内因温病是指机体内部产生的发热疾病,包括暑热、瘟疫、痈疽等。

外因温病则是指外部病原体侵入机体引起的具有传染性的疾病,如感冒、肺炎、流感等。

四、温病的治疗中医划分温病的类型十分丰富,治疗方法也各有不同。

综合考虑病位、病因、病机、证候、体质等因素,常常使用中药、针灸、拔罐等采用中医特殊方法进行治疗。

对于感冒引起的温病,中药配方方面我们可选择桑菊饮以及银翘散等,应用于解表清热,还可搭配麻黄、枇杷、银花等草药。

对于由于湿气内停引发的温病,应该采取健脾化湿、清热解毒的中药制剂,如茵陈蒿汤、龙胆泻肝汤、花蕊膏等。

以上就是温病学的概念、特点、分类、治疗等方面的简介,通过学习温病学的相关知识,有助于提高中医治疗的水平,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温病学ppt教学课件

温病学ppt教学课件

(2)致病特点:
①致病力强:
常常无分老幼,众人触之即病。
②多从口、鼻而入,有 特异的病变定位:
疫疠病邪的感染途径以口鼻(空 气或饮食物)为主,不同性质的疫疠 病邪,对脏腑经络有不同的定位倾向。 吴又可:“适有某气,专入某脏腑、 某经络,专发为某病”。如湿热性质 的疫病,邪气多客于膜原,分表里九 传;燥热性质的疫病,邪气多客于胃, 传布于十二经。
(2)致病特点:
①多从口鼻而入,首犯 肺卫:风热病邪在侵袭人体 时,多先犯于上焦肺卫。出 现发热,微恶风寒,头痛, 少汗,咳嗽,口微渴,苔薄 白,舌边尖红,脉浮数等肺 卫表证。
②易损伤肺胃阴津:风与热都 属阳邪,风热相搏,最易耗损阴津, 即叶天士所说的“两阳相劫”。在 风温病变过程中,由于其病变重心 在肺,因此,风热致病初起即可见 肺津受伤,而见鼻咽干燥、口渴等 症;若邪传于胃,则多见肺胃阴液 受损,而见口渴、舌燥、便秘等症; 后期则以肺胃之阴液损伤为主。
③蕴结壅滞: 温毒病邪客于脉络,可致局部血
脉阻滞,毒瘀互结,而形成肿毒特 征,局部出现红肿疼痛,甚则破溃 糜烂等,病变多见于咽喉部位。温 毒结于阴器,可致睾丸肿胀疼痛等。 温毒引起的肌肤斑疹或皮下结节也 与其蕴结壅滞的致病特点有关。
疫疠病邪与温毒病邪实际 上都不是一种单一的病邪,而 各包括了多种病邪。
(1)形成条件:
温毒病邪的形成与时令气 候反常有关,乃邪气蕴结而成, 并多能引起流行。感受风热时 毒引起的温病是大头瘟,感受 温热时毒引起的温病是烂喉痧。
(2)致病特点:
①具火热之性:
毒是一类致病力很强的病
因,具有火热之性,它能导致 人体高热、伤津耗阴、脏腑功 能严重失调和实质损害、气滞 血瘀等多种病理变化的产生。 因此,临床上应特别重视清热 解毒法的应用。

《温病学》总论 PPT课件

《温病学》总论  PPT课件
医学课件 28
病变部位—认为其内不在脏腑,外不在体表经络, 即半表半里,膜原是也,伏于膜原之邪或外出于 表,或入于里,有九传之说 病邪性质—具有强烈传染性,种属、脏腑选择性 “是氣也,其來無時,其著無方,眾人觸之 者,各隨其氣而為諸病焉。” “某氣專入某臟腑經絡,專發為某病,故眾 人之病相同,非關臟腑經絡或為之證也。 “牛病而羊不病,雞病而鴨不病,人病而禽 獸不病,究其所傷不同,因其氣各異也”
医学课件 16
(二)宋—元代(公元960—1368年)成长阶段 韩祗和《伤寒微旨论》 庞安时《伤寒总病论》 郭雍《伤寒补亡论》 朱肱《类证活人书》 刘完素 王安道《医经溯洄集》
医学课件
17
《伤寒论》对温病学发展的推动作用
• 六经辨证学说对后世创立的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 辨证有很大的启发 • 《伤寒论》中许多治法方剂,如清热(白虎汤)、 攻下(承气汤)、养阴(竹叶石膏汤)等法等法 为后世温病的治则治法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医学课件 12
《伤寒论》提到了温病这一名称,但与现在温病涵 义不同,为伤寒误汗后的坏证。
《伤寒论》的六经辨证学说对后世创立的卫气营血 辨证和三焦辨证有很大的启发 《伤寒论》中未提出温病的具体治法方药,但许多 治法方剂,如清热(白虎汤)、攻下(承气汤)、 养阴(竹叶石膏汤)等法为后世温病的治则治法发 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医学课件 22
王安道《医经溯洄集》 “傷寒即發於天令寒涼之時,而寒邪在表,閉 其腠理”;“溫病、熱病後發於天令暄熱之 時……無寒在表”。因此强调“溫病不得混稱 傷寒”。 ——真正把狭义伤寒和温病分开,并从病 因学角度把温病与伤寒予以区别。认为伤寒与 温病的发病机理迥然不同,温病属里热外发, 即使有表证亦多为里热郁表所致。 ——吴瑭称其“始能脫卻傷寒,辯證溫病”

温病的护理PPT课件

温病的护理PPT课件

02
加强锻炼,提高身体素质,增强免疫力
03
避免接触传染源,如减少去人群密集的地方,佩戴口罩等
04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保持室内通风等
05
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疾病,防止病情恶化
健康教育
保持良好的 生活习惯: 如规养补充等 方式提高身 体抵抗力
丹参、桃仁等
滋阴养阴:使用滋 阴养阴的药物,如
麦冬、石斛等
扶正祛邪:使用扶 正祛邪的药物,如
黄芪、人参等
治疗效果评估
体温变化: 观察体温变 化,判断治
疗效果
症状改善: 观察症状改 善情况,评 估治疗效果
实验室检查: 通过实验室 检查,评估
治疗效果
患者主观感 受:询问患 者主观感受, 评估治疗效

谢谢
温病的特点
发病急骤: 温病发病迅 速,病情变 化快,需要
及时治疗
热象明显: 温病患者通 常表现为发 热、口渴、 烦躁等热象
易传变:温 病容易发生 传变,病情
容易恶化
病程较长: 温病病程较 长,需要耐 心治疗和护

温病的护理要点
护理原则
01
02
03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避免空气污染
保持患者体温正常, 避免过高或过低
避免接触传 染源:减少 与患者接触, 避免去人群 密集的地方
保持个人卫 生:勤洗手、 洗澡、刷牙 等,保持良 好的个人卫 生习惯
01
02
03
04
自我管理
01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规律作 息,健康饮食,适当运动
02
增强免疫力:保持良好的心理 状态,避免过度劳累
03
减少接触病原体:勤洗手,戴 口罩,保持社交距离

温病学复习提要84页文档

温病学复习提要84页文档
1、不要轻言放弃,否则对不起自己。
2、要冒一次险!整个生命就是一场冒险。走得最远的人,常是愿意 去做,并愿意去冒险的人。“稳妥”之船,从未能从岸边走远。-戴尔.卡耐基。
梦 境
3、人生就像一杯没有加糖的咖啡,喝起来是苦涩的,回味起来却有 久久不会退去的余香。
温病学复习提要 4、守业的最好办法就是不断的发展。 5、当爱不能完美,我宁愿选择无悔,不管来生多么美丽,我不愿失 去今生对你的记忆,我不求天长地久的美景,我只要生生世世的轮 回里有你。
31、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