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之战》说课稿
《赤壁之战》优秀说课稿
《赤壁之战》优秀说课稿《赤壁之战》优秀说课稿1一、说教材这是一篇精读课文。
课文根据中国古典长篇小说《三国演义》有关章节改写而成,叙述了东吴都督周瑜采用部下黄盖诈降和用火攻的计策,在赤壁以三万兵力打败曹操八十万大军的故事。
赤壁之战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役。
这一战役不仅改变了当时双方力量的对比,也为后来的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势奠定了基础。
课文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分为三部分,记叙了战役的经过。
第三部分是全文的重点,着重叙述了火攻这一仗是怎样打的。
这篇课文编写的主要意图是使学生了解战事的全过程,懂得在赤壁之战中,东吴获胜的根本原因在于知己知彼,利用天时地利,扬长避短;另外还要引导学生学习按一定顺序写的表达方法。
1.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在赤壁之战中,东吴获胜的根本原因。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教学重点使学生了解事件的经过和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3.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如何从战役的具体过程中了解以弱胜强的原因。
二、说教学方法1.教法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合作学习。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适当引导、点拨及必要的归纳、小结和讲解。
要求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指导,围绕重点开展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让学生在阅读的实践中,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
2.学法小组合作自学探究,通过读、思、讲、议等方法,理解课文内容。
三、说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是在第一课时理清了文章的顺序及结构和理清前四个自然段课文条理的基础上,继续学习第五至第十一自然段。
这课时我是这样设计的:第一步:导入新课。
让学生了解这节课学习的内容。
第二步:抓住重点认真分析。
1.指名朗读课文。
问:本文的重点部分是第几部分?要求学生概括这部分的意思。
2.让学生默读课文思考:这次战役是用火攻的方法取胜的,那么火攻是分哪几步进行的?每一步都做了什么?要求学生认真读第五自然段至第十一自然段,概括自然段段意。
赤壁之战说课稿
赤壁之战说课稿引言概述: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一场著名的战役,发生在公元208年,是三国时期蜀汉与东吴联军对抗曹魏的一场重要战役。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介绍赤壁之战的背景、战争策略、战役过程、决定性因素以及影响。
一、战役背景:1.1 战争的起因:赤壁之战的起因是曹操率领曹魏军队进攻蜀汉,蜀汉刘备与东吴孙权联合抵抗。
1.2 双方实力对比:曹魏军队庞大而强大,拥有精锐的骑兵和水军;蜀汉与东吴联军兵力相对较少,但地利优势明显。
1.3 战役地点选择:赤壁地势险要,三面环水,适合蜀汉与东吴联军采取火攻战术。
二、战争策略:2.1 蜀汉与东吴联军的合作:刘备与孙权共同商讨战略,形成联军合作的战略思想。
2.2 火攻战术的运用:联军利用南风,发动火攻,烧毁曹魏的战船,造成曹军混乱。
2.3 士气鼓舞与军心稳定:联军通过激励士气、稳定军心,增强了战斗力。
三、战役过程:3.1 曹魏军队的进攻:曹操率领大军进攻赤壁,准备摧毁联军。
3.2 火攻引发的混乱:联军发动火攻,烧毁曹魏的战船,曹军陷入混乱。
3.3 蜀汉与东吴联军的胜利:联军趁机出击,大败曹魏军队,赤壁之战以联军胜利告终。
四、决定性因素:4.1 火攻战术的成功:联军成功利用火攻战术,破坏了曹魏的战船,削弱了曹军战斗力。
4.2 地理环境的优势:赤壁地势险要,三面环水,使得曹军无法发挥其优势兵力。
4.3 联军的精心筹划:刘备与孙权共同商讨战略,并在战役中采取了合理的指挥措施。
五、战役的影响:5.1 扭转了战局:赤壁之战是三国时期的一场重要战役,改变了曹魏与蜀汉、东吴之间的力量对比。
5.2 形成了三国鼎立局面:赤壁之战后,三国势力进一步均衡,形成了蜀汉、曹魏、东吴三足鼎立的局面。
5.3 对中国历史的影响:赤壁之战成为中国历史上一段重要的战争史实,对后世军事战略与战术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
结语: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一场具有重要影响的战役,其背后蕴含着丰富的战争策略与战斗智慧。
通过对战役背景、战争策略、战役过程、决定性因素以及影响的详细阐述,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场战役的重要性,以及对中国历史与军事战略的深远影响。
赤壁之战说课稿
赤壁之战说课稿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赤壁之战的历史背景、战争过程以及对中国历史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 了解赤壁之战的历史背景和战争过程;2. 掌握赤壁之战对中国历史的重要意义;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1. 分析赤壁之战的战略和战术;2. 探讨赤壁之战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幅赤壁之战的画作或播放相关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对赤壁之战的好奇心。
2. 了解赤壁之战的历史背景(15分钟)通过讲解和讨论,使学生了解赤壁之战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战争的起因和背景。
可以使用图片、地图等辅助教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3. 掌握赤壁之战的战争过程(20分钟)分析赤壁之战的战略和战术,通过讲解和讨论,使学生了解赤壁之战的整个过程。
可以使用地图、模型等辅助教具,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战争的发展和变化。
4. 探讨赤壁之战对中国历史的影响(2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赤壁之战对中国历史的重要意义。
可以提出问题,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引导他们用历史事实和逻辑论证支持自己的观点。
5.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30分钟)分发赤壁之战的相关文献或文章给学生阅读,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要求学生从中提炼出关键信息,归纳总结赤壁之战的重要内容,并展示自己的观点和理解。
6. 总结与评价(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鼓励。
可以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回答,检查他们对赤壁之战的理解程度。
五、教学资源1. 赤壁之战的图片、地图等辅助教具;2. 赤壁之战的相关文献或文章。
六、教学评价1. 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2. 学生对赤壁之战的理解程度;3. 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七、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自主阅读相关历史书籍,深入了解赤壁之战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或个人研究项目,深入探讨赤壁之战的相关话题;3.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模拟赤壁之战的游戏活动,加深对战争战略和战术的理解。
赤壁之战说课稿
赤壁之战说课稿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赤壁之战的历史背景、战争经过和影响,并能够分析赤壁之战的原因和意义。
二、教学重点1. 赤壁之战的历史背景和战争经过;2. 赤壁之战的原因和意义。
三、教学难点学生能够深入理解赤壁之战的原因和意义,并能够进行批评性思量和分析。
四、教学准备1. PPT课件;2. 赤壁之战相关的图片和视频素材;3. 课堂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赤壁之战的图片和视频素材,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提出问题:“你们对赤壁之战有什么了解?”2. 介绍赤壁之战的历史背景(10分钟)通过PPT课件,向学生介绍赤壁之战发生的历史背景,包括东汉末年的政治事态、刘备、孙权和曹操三方势力的对峙等。
同时,引导学生思量赤壁之战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3. 分析赤壁之战的战争经过(15分钟)通过PPT课件和讲解,详细讲解赤壁之战的战争经过,包括曹操大军南下、刘备和孙权联合反抗、火烧赤壁等关键事件。
同时,展示相关的图片和视频素材,匡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战争的过程。
4. 探讨赤壁之战的原因(20分钟)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赤壁之战的原因展开讨论,并列举出可能的原因。
鼓励学生进行批评性思量,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理由。
小组展示:每一个小组派代表进行展示,并与其他小组进行交流和讨论。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思量,匡助他们理解赤壁之战的复杂性和多方面原因。
5. 分析赤壁之战的意义(15分钟)通过PPT课件和讲解,向学生介绍赤壁之战的意义,包括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对三国时期的影响以及对后世军事战略的启示等。
同时,引导学生思量赤壁之战的意义是否超越了一个战役的范畴。
6. 总结与评价(10分钟)对赤壁之战的学习进行总结和评价,让学生回答以下问题:- 你对赤壁之战的历史背景和战争经过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吗?- 你对赤壁之战的原因和意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吗?- 你认为赤壁之战对中国历史有何影响?七、课后作业1. 小组讨论:请学生继续进行小组讨论,探讨赤壁之战对后世的影响和启示。
赤壁之战说课稿
赤壁之战说课稿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一场著名的战役,发生在公元208年,是三国时期东吴与蜀汉联军对抗曹魏的一次重要战役。
本文将详细介绍赤壁之战的背景、战役经过和影响。
一、背景赤壁之战的背景可以追溯到东汉末年,当时中国分裂为三个政权:曹魏、蜀汉和东吴。
曹操是曹魏的奠基人,他统一北方后,野心勃勃地向南方进攻,企图统一中国。
而刘备则是蜀汉的创立者,他与孙权联合起来,共同反抗曹操的进攻。
二、战役经过1. 曹操南征曹操率领大军南征,先后攻下江陵、荆州等地,威胁到了刘备的势力范围。
刘备派遣周瑜担任东吴的统帅,与孙权一起反抗曹操。
2. 孙刘联军的策略周瑜和刘备商议后,决定采取火攻的策略对抗曹操。
他们利用风向和地形,选择在赤壁一带设下潜伏,准备引曹军进入火海。
3. 火攻战当曹操的军队进入赤壁附近时,周瑜下令放火,火势迅速蔓延,曹军陷入混乱。
同时,东吴和蜀汉的联军发动突袭,打击曹军的士气。
4. 曹军溃败在火海和联军的夹击下,曹军溃败,曹操只能率领残部逃往北方。
这场战役对于曹魏的南征计划产生了重大影响,也使得东吴和蜀汉联军的地位得到了巩固。
三、影响1. 曹魏南征计划破产赤壁之战的失败使曹操的南征计划彻底破产,使得曹魏无法进一步扩大势力范围。
这也为后来蜀汉与东吴的反抗提供了更多的时间和机会。
2. 东吴与蜀汉的联盟加强赤壁之战后,东吴与蜀汉的联盟得到了进一步加强,两者之间的合作更加密切。
他们共同对抗曹魏,形成为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3. 周瑜的智谋得到肯定周瑜在赤壁之战中的智谋和指挥才干得到了充分的肯定,成为后来东吴的重要人物之一。
他的战略决策为东吴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4. 文化影响赤壁之战被后世广泛传颂,并成为了文化艺术的重要题材。
例如,诗人杜牧的《赤壁怀古》、小说家罗贯中的《三国演义》等作品都以赤壁之战为背景,使得这场战役在中国文化中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综上所述,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一场重要的战役,它改变了三国时期的格局,影响了后来的历史发展。
赤壁之战说课稿
赤壁之战说课稿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了解赤壁之战的历史背景和重要意义;2.掌握赤壁之战的基本经过和参战双方的特点;3.分析赤壁之战的原因和影响,并进行思考和讨论。
二、教学重点1.赤壁之战的基本经过和参战双方的特点;2.赤壁之战的原因和影响。
三、教学难点1.赤壁之战的原因和影响的深入分析;2.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
四、教学准备1.多媒体教学设备;2.赤壁之战的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3.教学课件和教学辅助材料。
五、教学过程Step 1:导入(约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幅描绘赤壁之战的图片,激发学生对这段历史事件的兴趣,并引发学生对于战争的思考。
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如:“你们对赤壁之战有什么了解?”“你们认为战争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有什么影响?”等。
Step 2:知识讲解(约15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赤壁之战的历史背景和重要意义,包括东汉末年的政治动荡、曹操与刘备、孙权之间的对峙等。
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赤壁之战的重要性,并解释赤壁之战对于中国历史的影响。
Step 3:赤壁之战的基本经过(约2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教学和讲解,向学生介绍赤壁之战的基本经过。
教师可以使用动态图像和视频资料,生动形象地展示赤壁之战的战场布局、战术运用和决定战局的关键时刻。
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赤壁之战的胜利原因,并与历史背景进行联系。
Step 4:参战双方的特点(约2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讨论,向学生介绍赤壁之战中参战双方的特点。
教师可以以课件的形式展示曹操、刘备和孙权的基本情况,包括他们的政治背景、军事实力和战略思想等。
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参战双方的优劣势,并思考这些因素对于战争结果的影响。
Step 5:赤壁之战的原因和影响(约2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讨论,向学生介绍赤壁之战的原因和影响。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赤壁之战的起因,包括曹操的北伐、孙权的抵抗和刘备的联合等。
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赤壁之战对于中国历史的重要影响,如对于三国时期政治格局的影响、对于后世战争策略的启示等。
2024赤壁之战说课稿范文
2024赤壁之战说课稿范文说教材1、2024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一场战役,也是三国时期刘备与孙权联合抗曹的重要事件。
它是在历史故事《三国演义》中被广为传颂的,对于学生来说是一段非常有趣的历史素材。
2、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制定了以下三点教学目标:①认知目标:了解赤壁之战的背景和过程,掌握该事件对历史以及三国时期的影响。
②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强化学生的历史思维。
③情感目标:让学生体会历史的魅力,激发对历史的兴趣和热爱。
3、教学重难点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了本节课的重点是:了解赤壁之战的历史背景和过程。
难点是:分析赤壁之战对历史以及三国时期的影响。
说教法学法为了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我将采用情景模拟法和案例分析法进行教学。
学法是:启发式学习法,问题导向法。
说教学准备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准备一些图片、视频和其他教学素材,以直观呈现赤壁之战的历史场景和相关信息,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果。
说教学过程环节一、引入赤壁之战的背景和意义在课堂伊始,我将向学生介绍赤壁之战所处的历史背景,即三国时期的政治局势和曹操的野心。
通过图片和故事的引入,让学生了解赤壁之战的重要性和对历史的影响。
环节二、分析赤壁之战的过程和策略在学生对赤壁之战有了初步了解后,我将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分析赤壁之战的战略部署和决策过程。
我会选择一些关键事件和人物,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或小组讨论的方式,分析他们的策略和行动,并让学生思考这些策略对战局的影响。
环节三、探讨赤壁之战的影响和意义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赤壁之战的结果和后果,我将让学生思考赤壁之战对历史以及三国时期的影响。
我会提出一些问题,如赤壁之战如何改变了三国时期的格局?赤壁之战对中国历史有何意义?通过学生的讨论和回答,让他们对历史事件的意义有更深刻的理解。
环节四、互动讨论和总结在这个环节,我将组织学生进行互动讨论,让他们分享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赤壁之战说课稿
赤壁之战说课稿一、引言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战役之一,发生于公元208年,由刘备与孙权联军对抗曹操的战役。
本次说课将以赤壁之战为主题,通过介绍战役背景、参战双方、战役过程和战役影响等方面的内容,使学生对赤壁之战有更深入的了解。
二、战役背景1. 时间背景:公元208年,三国时期。
2. 地理背景:赤壁位于长江流域,地势险要,水势湍急,地形复杂,适合进行水战。
3. 政治背景:刘备与孙权联合对抗曹操,形成为了赤壁之战的双方对峙局面。
三、参战双方1. 曹操军:- 兵力:曹操军约有80万人,其中以步兵为主。
- 将领:曹操、张辽、夏侯惇等。
- 特点:曹操军以骑兵为主力,战斗力强大,但缺乏水战经验。
2. 刘备孙权联军:- 兵力:联军约有50万人,以刘备军为主。
- 将领:刘备、孙权、周瑜等。
- 特点:联军以水军为主力,熟悉水战,地理优势明显。
四、战役过程1. 筹备阶段:- 孙刘联军准备船只、火攻器械等,为水战做准备。
- 曹操军在赤壁附近扎营,准备与联军对峙。
2. 第一次交战:- 刘备孙权联军派出陆军诱敌,曹操军出击,但被联军水军火攻击退。
3. 第二次交战:- 孙刘联军利用风向变化,发动火攻,曹操军船只大量燃烧,造成重大损失。
- 曹操军溃败,曹操亲自率部撤退。
五、战役影响1. 政治影响:- 赤壁之战后,刘备与孙权加强了联盟关系,形成为了以三国鼎立的局面。
- 曹操失去了对南方的控制,南下计划破产。
2. 军事影响:- 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水战,对后世军事战略有一定影响。
- 赤壁之战的胜利使得水战策略得到重视,对中国军事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3. 文化影响:- 赤壁之战是中国文化中的重要题材,被广泛传颂于民间。
- 赤壁之战的故事被改编成小说、电影等形式,深入人心。
六、教学设计1. 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赤壁之战的背景、过程和影响,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兴趣和研究能力。
2.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展示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
赤壁之战说课稿
赤壁之战说课稿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赤壁之战的背景、经过和影响,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提高他们的历史素养和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1. 赤壁之战的背景和原因。
2. 赤壁之战的经过和影响。
三、教学难点学生对赤壁之战的影响的深入理解和分析。
四、教学准备1. 多媒体设备。
2. 赤壁之战的相关图片和资料。
3. 学生的教材和笔记。
五、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通过播放一段与赤壁之战相关的视频或展示赤壁之战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并激发他们对历史事件的好奇心。
Step 2 赤壁之战的背景和原因1. 介绍三国时期的背景,简要介绍刘备、曹操和孙权等三国的基本情况。
2. 分析赤壁之战爆发的原因,包括曹操对江南地区的野心和刘备、孙权联合抵抗的动机。
Step 3 赤壁之战的经过1. 详细介绍赤壁之战的具体经过,包括曹操的水陆并进、火攻等战术,以及刘备、孙权的联军如何巧妙地利用地理环境和火攻等手段取得胜利。
2. 展示相关图片和地图,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战争的过程。
Step 4 赤壁之战的影响1. 分析赤壁之战对三国时期的影响,包括曹操势力的削弱、刘备、孙权联合抵抗的信心增强、南方地区政治格局的改变等。
2. 探讨赤壁之战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包括战争策略的演变、火攻的重要性、地理环境对战争的影响等。
Step 5 总结与拓展1. 对赤壁之战的学习进行总结,强调其重要性和影响。
2.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赤壁之战对中国历史的意义和对现代战争的启示。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详细介绍赤壁之战的背景、经过和影响,使学生对这一历史事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通过展示相关图片和地图,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战争的过程。
通过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和讨论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然而,为了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加入一些互动环节,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以激发学生的积极参与和思考能力。
赤壁之战说课稿
赤壁之战说课稿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了解赤壁之战的历史背景、原因和影响;2.掌握赤壁之战的战略布局和战术手段;3.理解赤壁之战对中国历史的重要意义。
二、教学重点1.赤壁之战的历史背景和原因;2.赤壁之战的战略布局和战术手段;3.赤壁之战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1.赤壁之战的战略布局和战术手段;2.赤壁之战对中国历史的重要意义。
四、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及多媒体设备;2.相关历史书籍和资料。
五、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幅描绘赤壁之战场景的图片,引发学生对赤壁之战的兴趣,并让学生谈谈他们对赤壁之战的了解和认识。
2.知识讲解(15分钟)(1)赤壁之战的历史背景和原因:讲解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特别是曹操和刘备之间的矛盾与斗争,以及周瑜和刘备联合抵抗曹操的原因。
(2)赤壁之战的战略布局和战术手段:详细介绍赤壁之战的战略布局和战术手段,包括周瑜的火攻计和刘备的借东风计等。
3.案例分析(20分钟)通过展示赤壁之战的地图和相关战斗情况的图片,让学生分析赤壁之战的战略布局和战术手段,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周瑜的火攻计能够成功,曹操为什么会败北等。
4.讨论互动(20分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自由发挥,探讨赤壁之战对中国历史的重要意义,并展示自己的观点和结论。
5.总结归纳(10分钟)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总结,强调赤壁之战对中国历史的重要意义,如巩固了三国鼎立格局,确立了孙刘联盟的基础等。
六、课堂作业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一份关于赤壁之战的研究报告,包括赤壁之战的历史背景、战略布局和战术手段以及对中国历史的影响等内容。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对赤壁之战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
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互动,培养了学生的分析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同时,通过课后作业的布置,进一步巩固了学生对赤壁之战的理解和记忆。
赤壁之战说课稿
赤壁之战说课稿引言概述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战役之一,发生在三国时期,是曹操与孙刘联军之间的一场决定性战役。
本文将从战役的背景、战术策略、指挥官才干、战斗过程和战后影响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背景1.1 曹操的兵力与野心曹操是当时中国北方的强大统治者,他野心勃勃,欲统一中国,而南方的孙刘联军则成为他的最大敌人。
1.2 孙刘联军的困境孙权与刘备联合抗曹,但兵力不足,面对曹操的强大军队,陷入了困境。
1.3 赤壁之战的必然性由于双方力量悬殊,赤壁之战成为了孙刘联军必须采取的最终抗争手段。
二、战术策略2.1 孙刘联军的火攻计周瑜与诸葛亮联手,利用火攻计引诱曹操的船队进入火海,造成曹操军队的重大损失。
2.2 曹操的失误曹操在战术上犯了严重的失误,被孙刘联军巧妙地利用,导致惨败。
2.3 战术对照孙刘联军的火攻计展现了他们的智谋和策略,而曹操的失误则暴露了他的军事指挥不足。
三、指挥官才干3.1 孙权的果断决策孙权在战场上表现出了果断和决断的指挥才干,及时调整战术,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3.2 周瑜的智谋周瑜作为孙权的主要军事顾问,展现了出色的智谋和战术,为孙刘联军的胜利立下汗马功劳。
3.3 曹操的失误曹操在战场上犯了多次严重的失误,暴露了他在指挥才干上的不足,最终导致了战败。
四、战斗过程4.1 火攻计的实施孙刘联军在赤壁实施了火攻计,引诱曹操的船队进入火海,造成曹操军队的大量损失。
4.2 曹操的困境曹操在火海中陷入困境,船队被烧毁,士兵伤亡惨重,节节败退。
4.3 孙刘联军的追击孙刘联军趁机发动进攻,对曹操军队进行了追击,最终取得了全面的胜利。
五、战后影响5.1 孙刘联军的壮举赤壁之战是孙刘联军的一次壮举,展现了他们的智谋和勇气,为中国历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5.2 曹操的教训赤壁之战给曹操带来了沉重的教训,让他深刻认识到了智谋和军事指挥的重要性。
5.3 历史影响赤壁之战成为中国历史上一段重要的篇章,对后世的影响深远,被后人传颂为一次经典的战争策略。
赤壁之战说课稿
赤壁之战说课稿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 了解赤壁之战的历史背景和重要意义;2. 掌握赤壁之战的经过和影响;3. 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分析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赤壁之战的经过和影响;2. 教学难点:学生对于历史事件的分析和评价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准备1. 教材:历史教科书《中国古代史》;2.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3. 教学素材:赤壁之战的图片、文字资料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通过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如:“你们还记得上节课学习的是哪个历史事件吗?它对中国历史有什么重要意义?”2. 新课讲解(10分钟)a. 介绍赤壁之战的历史背景,包括三国时期的分裂局面、刘备与孙权的联盟等;b. 分析赤壁之战的经过,包括曹操的进攻、刘备与孙权的合作、火烧赤壁等;c. 讲解赤壁之战对中国历史的重要影响,如改变了三国格局、保护了南方的经济发展等。
3. 学生活动(20分钟)a.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赤壁之战的经过和影响展开讨论,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b. 小组展示:每一个小组派代表进行展示,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提问;c. 整理总结: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归纳赤壁之战的重要经过和影响。
4. 拓展延伸(10分钟)通过多媒体展示赤壁之战的相关图片和视频,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赤壁之战的场景和历史背景。
鼓励学生自主阅读相关的历史书籍或者文章,进一步了解赤壁之战的相关内容。
5. 总结与评价(5分钟)通过提问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总结和评价,如:“你们觉得赤壁之战对中国历史有什么重要影响?你们对赤壁之战有什么新的认识和理解?”六、课堂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赤壁之战的小短文,包括赤壁之战的背景、经过和影响等内容。
鼓励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和思量,展示自己对赤壁之战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于赤壁之战的历史背景、经过和影响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分析能力。
赤壁之战说课稿
赤壁之战说课稿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一场战役,发生在公元208年,是三国时期蜀汉与东吴联军对抗曹魏的重要战役。
本文将从背景介绍、战役经过、战术分析和战役影响四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背景介绍赤壁之战发生在三国时期,当时中国分裂为三个国家:曹魏、蜀汉和东吴。
曹魏是当时最强大的国家,统治着中原地区;蜀汉位于西南地区,由刘备领导;东吴位于东南地区,由孙权领导。
曹魏对蜀汉和东吴都有扩张的野心,于是发动了多次对两国的进攻。
二、战役经过1. 曹魏进攻蜀汉:曹魏派遣大将曹仁率领大军进攻蜀汉。
刘备派遣诸葛亮担任军师,采取了“空城计”,以虚张声势吓退了曹魏的进攻。
2. 孙权联合刘备:孙权看到曹魏对蜀汉的进攻,决定与刘备结盟,共同对抗曹魏。
刘备派遣关羽率领大军前往东吴,与孙权的军队会师。
3. 火烧赤壁:赤壁是长江上的一个战略要地,曹魏派遣大将曹操亲自率领大军前往攻打东吴。
刘备和孙权决定采取火攻的战术,诸葛亮设计了火攻计划,利用风助火,成功烧毁了曹军的船只。
4. 曹军溃败:曹魏军队在火攻后陷入混乱,被东吴和蜀汉的联军击败。
曹操只能率领残存部队撤退,战役以东吴和蜀汉的胜利告终。
三、战术分析1. 空城计:刘备采取了虚张声势的策略,让曹魏误以为蜀汉有强大的军队守备,从而吓退了曹魏的进攻。
2. 火攻计:诸葛亮设计了火攻计划,利用风助火,成功烧毁了曹军的船只,造成曹军混乱,为联军取得胜利奠定了基础。
3. 联军合作:刘备和孙权的联军密切合作,共同对抗曹魏,发挥了各自的优势,取得了胜利。
四、战役影响1. 扭转了战局:赤壁之战是蜀汉和东吴对抗曹魏的关键战役,胜利的联军扭转了曹魏的进攻势头,保护了蜀汉和东吴的安全。
2. 形成三国鼎立格局:赤壁之战后,中国分裂为三个势力均衡的国家,形成为了三国鼎立的格局,为后来的历史发展奠定了基础。
3. 彰显了诸葛亮的智谋:赤壁之战中,诸葛亮的空城计和火攻计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彰显了他的智谋和军事才干,使他成为中国历史上备受恭敬的军事家和政治家。
赤壁之战说课稿
赤壁之战说课稿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了解赤壁之战的历史背景和重要性;2.掌握赤壁之战的战略布局和关键战役;3.分析赤壁之战的胜利原因和影响。
二、教学重点1.赤壁之战的背景和重要性;2.赤壁之战的战略布局和关键战役;3.赤壁之战的胜利原因和影响。
三、教学难点1.分析赤壁之战的胜利原因;2.评价赤壁之战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四、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2.教学素材:赤壁之战的历史资料、地图等;3.学生参与互动的课堂活动准备。
五、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张赤壁之战的地图和一幅相关的图片,引导学生回想起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并激发学生对赤壁之战的兴趣。
2.知识讲解(15分钟)2.1 赤壁之战的背景和重要性简要介绍赤壁之战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参战人物,强调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一次具有重大意义的战役,对于三国时期的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2 赤壁之战的战略布局和关键战役详细讲解赤壁之战的战略布局,包括曹操的分兵两路进攻、刘备和孙权的联合抵抗等。
重点介绍关键战役,如赤壁之战的火攻战术、曹操的败退等。
3.互动探究(20分钟)3.1 小组活动: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部分资料,让学生自行研究并回答相关问题,然后进行小组讨论,最后展示结果。
3.2 教师引导:根据学生的讨论结果,引导学生分析赤壁之战的胜利原因,包括火攻战术的运用、地理环境的影响等。
4.拓展延伸(10分钟)通过展示赤壁之战的影视作品片段,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赤壁之战的影响和历史意义,并与现实生活中的战争进行比较,引发学生对历史的思考。
5.归纳总结(10分钟)总结赤壁之战的胜利原因和影响,并与学生一起思考赤壁之战对中国历史的重要性。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赤壁之战的历史背景、战略布局和关键战役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
通过小组活动和讨论,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得到了锻炼。
在拓展延伸环节,学生对历史与现实进行了对比,提高了对历史的思考能力。
赤壁之战说课稿
赤壁之战说课稿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赤壁之战的历史背景、战争过程和影响,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战争的原因和结果,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学习赤壁之战的历史背景和战争过程;2. 掌握赤壁之战的原因和结果;3.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1. 分析赤壁之战的原因和结果;2. 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战争的影响。
四、教学准备1. 多媒体设备;2. 教学PPT;3. 战争地图和图片资料。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张赤壁之战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对赤壁之战的好奇心。
第二步:历史背景介绍(10分钟)1. 讲解东汉末年的乱世背景,包括黄巾起义、十常侍之乱等;2. 介绍曹操和刘备之间的矛盾和争斗。
第三步:战争过程(20分钟)1. 介绍赤壁之战的起因和双方的军事部署;2. 讲解战争的具体过程,包括火攻、水战等;3. 展示战争地图和图片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战争的过程。
第四步:分析原因和结果(15分钟)1. 分析赤壁之战的原因,包括曹操的野心、刘备和孙权的联合等;2. 分析赤壁之战的结果,包括曹操兵败、刘备和孙权的联盟稳固等。
第五步:影响分析(15分钟)1. 讲解赤壁之战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包括刘备和孙权的合作、曹操的战略失败等;2. 引导学生思考赤壁之战对中国历史的深远影响。
第六步:小结与展望(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并展望下节课的学习内容。
六、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历史背景、战争过程和影响,向学生传授相关知识;2. 图片展示法:通过展示战争地图和图片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战争的过程;3. 问答互动法:通过提问和回答问题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参与。
七、教学评价1. 学生的课堂参与度;2. 学生对赤壁之战的理解和分析能力;3. 学生对历史事件影响的思考能力。
八、板书设计赤壁之战- 历史背景- 战争过程- 原因和结果- 影响九、教学延伸1. 给学生布置相关阅读任务,加深对赤壁之战的理解;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其他历史战争的原因和结果;3. 鼓励学生参观相关历史遗址,亲身感受历史的厚重。
赤壁之战说课稿
赤壁之战说课稿一、说教材《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战役之一,发生在公元208年,是三国时期蜀汉与东吴联军对抗曹魏的重要战役。
本次说课将围绕赤壁之战的背景、战役过程和影响展开,通过深入剖析战役的战略部署、指挥策略和战术运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的发展和演变。
二、说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赤壁之战》,使学生了解该战役的背景、过程和影响,掌握相关的历史知识。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理解战争的发展规律,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历史意识。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兴趣和热爱,增强他们对国家历史文化的自豪感和认同感。
三、说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通过讲解赤壁之战的背景、过程和影响,使学生对该历史事件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2.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战争中的战略部署、指挥策略和战术运用,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
四、说教学方法和学法1. 教学方法本次课程将采用讲授、讨论和展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讲解和展示历史资料、地图等,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2. 学法学生将通过听讲、思考、讨论和展示等方式进行学习,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
五、说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展示赤壁之战的场景,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对历史事件的好奇心。
2. 学习2.1 背景介绍讲解赤壁之战的背景,包括三国时期的政治局势、各方势力的对立以及战争爆发的原因等。
2.2 战役过程详细讲解赤壁之战的战役过程,包括刘备与孙权联军的战略部署、曹操的进攻计划以及赤壁之战的发展和结果等。
2.3 战略指挥和战术运用分析赤壁之战中的战略指挥和战术运用,包括孙权的火攻计策、曹操的失误以及刘备与孙权的合作等。
2.4 影响评价探讨赤壁之战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包括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并引导学生进行评价和思考。
3. 拓展通过展示相关的历史文物、影视作品等,拓展学生对赤壁之战的了解,培养他们对历史文化的兴趣。
4.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和回顾,强调赤壁之战的重要性和影响。
赤壁之战说课稿
赤壁之战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赤壁之战》。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赤壁之战》是一篇经典的历史故事,出自《三国演义》。
这篇课文以生动的笔触,详细地描绘了赤壁之战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展现了三国时期众多英雄人物的智慧和谋略。
从语文能力培养的角度来看,这篇课文具有很高的价值。
首先,它的语言简洁明快,生动形象,有利于学生提高阅读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
其次,文中的人物形象鲜明,情节跌宕起伏,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评价能力。
二、学情分析授课对象是_____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历史知识基础。
但是,对于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和复杂的人物关系,可能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讲解。
此外,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喜欢探究问题,但在归纳总结和深入思考方面还需要培养和提高。
三、教学目标基于以上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掌握文中的生字词,积累优美的语句。
学习作者通过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神态来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
引导学生复述课文,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感受三国时期英雄人物的智慧和谋略,激发学生对中国历史文化的热爱之情。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赤壁之战的经过和结果,体会孙刘联军以少胜多的原因。
分析文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如曹操的自负、周瑜的机智、诸葛亮的谋略等。
2、教学难点理解文中一些文言词汇和句子的意思。
引导学生从历史故事中汲取智慧,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五、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朗读法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语言的魅力,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赤壁之战说课稿
赤壁之战说课稿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1.了解赤壁之战的历史背景和重要性;2.掌握赤壁之战的基本经过和关键人物;3.理解赤壁之战的战略意义和影响;4.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赤壁之战的基本经过和关键人物;2.赤壁之战的战略意义和影响。
三、教学难点赤壁之战的战略意义和影响。
四、教学准备1.多媒体教学设备;2.赤壁之战的相关图片、视频资料;3.教学课件。
五、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张赤壁之战的图片或者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他们对这场历史战役的探索欲望。
2.知识讲解(15分钟)首先,教师向学生介绍赤壁之战的历史背景,包括东汉末年的政治动荡和曹操的北伐计划。
然后,教师详细讲解赤壁之战的基本经过,包括刘备和孙权的联合反抗曹操、周瑜的火攻计等。
同时,教师要重点介绍赤壁之战的关键人物,如刘备、孙权、曹操、周瑜等。
3.思量探索(2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引导他们思量赤壁之战的战略意义和影响。
学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思量:(1)赤壁之战对于刘备和孙权的联合反抗曹操有何重要意义?(2)周瑜的火攻计对于赤壁之战的胜利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3)赤壁之战对于东汉末年政治格局的变化有何影响?教师可以适时赋予学生一些提示和指导,引导他们进行深入思量和分析。
4.知识总结(10分钟)教师对学生进行知识总结,强调赤壁之战的战略意义和影响。
同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匡助他们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延伸(15分钟)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课外拓展,如阅读相关历史资料、观看相关电影或者纪录片等,进一步了解赤壁之战的历史背景和影响。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赤壁之战的基本经过和关键人物,理解赤壁之战的战略意义和影响。
同时,通过思量探索环节的设计,培养了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拓展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思量和研究能力,提高他们的历史素质。
2024《赤壁之战》说课稿范文
2024《赤壁之战》说课稿范文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赤壁之战》,下面我将就这个内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1、《赤壁之战》是历史课本上的一章内容,属于中国历史中著名的一场战役。
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三国历史背景以及战国时期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中国历史领域中的重要知识点,而且《赤壁之战》在中国历史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2、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现有的认知结构,我制定了以下三点教学目标:①认知目标:理解《赤壁之战》在中国历史中的重要地位,掌握该战役的发生背景、经过和影响等方面的知识。
②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历史分析能力和批判思维,让他们能够理解并评价这场战役的重要性。
③情感目标:通过学习《赤壁之战》,让学生对中国历史和战争有更深入的了解与感受,并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感。
二、说教法学法历史是一门非常宏大而深奥的学科,概念众多,知识点繁杂。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我在这节课中采用的教法是问题导入法和情景模拟法。
学法上则是以探究为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说教学准备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会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以图像和影音呈现教学素材,使学生更加生动地了解《赤壁之战》的发生背景和战斗过程。
同时,我还准备了相关的历史文献和战争模拟器等教具,以便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战争的本质和影响。
四、说教学过程新课标强调教学活动的参与性和互动性,为此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环节。
环节一、问题导入,引发学生思考我会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回顾和思考三国历史中的著名战役,例如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等,并询问学生对这些战役的印象和意义。
然后,我会设计一个情景模拟的活动,让学生在想象中体验赤壁之战的场景,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环节二、课堂讲授,讲解《赤壁之战》的发生背景和经过我会通过多媒体展示相关的历史资料,向学生介绍《赤壁之战》的发生背景、参战双方以及战斗的经过。
在讲授过程中,我会引导学生思考这场战役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和意义。
赤壁之战说课稿
赤壁之战说课稿一、引言大家好,今天我将为大家讲解的是中国历史上一场著名的战役——赤壁之战。
这场战役发生在公元208年,是三国时期蜀汉与东吴联军对抗曹魏的一次重要战役。
赤壁之战以其战略性、军事智慧和战术手段的巧妙运用而闻名于世。
通过本次课程,我们将深入了解赤壁之战的历史背景、战役过程以及对中国历史的深远影响。
二、历史背景1. 三国时期背景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分水岭时期,这个时期的背景是东汉末年的政治动荡和社会动乱。
东汉末年,宦官专权、豪强割据、天灾人祸等问题相继出现,导致了中央政权的衰弱和地方割据势力的兴起。
这种局势最终演变成了曹魏、蜀汉和东吴三个敌对势力的对峙局面。
2. 曹魏与东吴的对峙曹魏是由曹操建立的政权,占据了中原地区,并逐渐扩张势力。
东吴则由孙权建立,占据了长江下游地区。
曹魏和东吴之间一直存在着矛盾和争斗,但由于地理位置和实力的制约,两者之间一直没有爆发大规模的战争。
三、赤壁之战的背景1. 赤壁之战的导火索赤壁之战的导火索是刘备和孙权之间的联姻问题。
刘备希望通过和孙权结亲来加强自己的势力,但曹操得知后派人说服孙权,使他取消了和刘备的婚姻计划。
刘备对此感到愤怒,决定联合孙权一起对抗曹魏。
2. 赤壁之战的战略布局赤壁之战的战略布局主要分为两部分:陆战和水战。
刘备和孙权决定在赤壁一带展开战斗,以水战为主,利用长江的地理优势来对抗曹魏的实力。
四、赤壁之战的战役过程1. 孙刘联军的准备工作孙刘联军在赤壁之战前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工作。
他们修筑了堡垒、设置了陷阱,并组织了精锐部队,以应对曹魏的进攻。
2. 曹魏的进攻曹魏派出大军进攻赤壁,但由于长江水势湍急,曹军的水战能力相对较弱。
与此同时,刘备和孙权的联军采取了火攻的战术,利用南风和火箭来烧毁曹军的船只。
曹军遭受重创,被迫撤退。
3. 赤壁之战的结果赤壁之战以联军的胜利告终,曹魏的水军几乎被全部摧毁,曹操只能率领残部返回北方。
这场战役对曹魏的实力造成了重大损失,也标志着孙刘联军在长江流域确立了自己的地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赤壁之战》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
《赤壁之战》是根据《三国演义》的有关章节改写的,是一次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典型战例,也是对学生进行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教育的好教材。
本篇课文是人教版小语第十册第二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
在教学中既要把理解语言文字的训练和渗透思想教育融为一体,使学生受到科学思想方法的启蒙教育;也要注意本组教学的重点训练项目——理清课文的条理。
2、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课文特点、本单元的训练重点和学生的实际,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认知目标:通过品读、联想、讨论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在赤壁之战中,东吴能够获胜的根本原因。
技能目标: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自主地揣摩作者的文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感受。
情感目标: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感悟中国古代军事战术思想的博大精深,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和了解历史的热情。
3、教学重、难点《赤壁之战》通篇具有“智”的因素,蕴含“理”的深意,充溢“文”的华彩。
根据新课标有关阅读方面的建议,结合单元训练重点,我把本课的教学重点定为:(1)让学生通过自主的探究性阅读,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理清课文的条理。
(2)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的阅读,从中体会赤壁之战双方胜负的根本原因。
学生对军事战术思想(也即文中的“理”)充满好奇,但受自身经验的限制,难以弄懂。
所以,我把这课教学的难点确定为:通过合作式的创造性阅读,了解交战双方胜与负的根本原因。
二、说教法学法本课教学,我打算采用“开放式课堂教学模式”,它的操作程序是:课前预习→学生质疑→创设情境→尝试讨论→大组交流→延伸发展。
本模式具有辐射性、主体性、创新性、时代性的特点。
它能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中心、以创新为灵魂、以发展为目的”的教学思想,开放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思维空间,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
全体学生在积极地参与相互合作的创新学习活动中,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意识得到培养,语文素养得到真正的发展和提高。
三、说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是在第一课时理清了文章的顺序及结构和理清前四个自然段课文条理的基础上,继续学习第五至第十一自然段。
这课时我是这样设计的:第一步:导入新课。
让学生了解这节课学习的内容。
第二步:抓住重点认真分析。
1. 指名朗读课文。
问:本文的重点部分是第几部分?要求学生概括这部分的意思。
2.让学生默读课文思考:这次战役是用火攻的方法取胜的,那么火攻是分哪几步进行的?每一步都做了什么?要求学生认真读第五自然段至第十一自然段,概括自然段段意。
把意思相同或相近的自然段合并。
思考“火攻”分几步?意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概括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3.指名说说自然段段意。
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4.出示第五至第十一自然段段意,分组讨论分析归纳合并。
小组代表汇报。
接着分组朗读火攻这四步的内容,然后让学生继续讨论,把火攻这四步用小标题或简明的提纲概括出来。
然后抽几个小组代表到黑板板书出来。
老师再小结。
意图是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合作学习。
5.问:火攻的四步,咱们清楚了,但“火攻”之计能得以实施,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是什么?学生肯定回答的是:东南风。
这时要求学生找一找,画一画,读一读。
6.文中为什么多次写东南风?假如没有东南风,会怎样?启发学生开动脑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7.东南风是“火攻”妙计得以圆满实施的关键。
那么,周瑜和黄盖根据什么情况制定了“火攻”之计?要求学生找出有关段落读读。
在分析。
8.指名按顺序复述火攻的具体步骤,通过复述理清课文写作顺序,从而实施由繁到简、由简到繁,进一步进行语言条理性的训练。
第三步:总结全文,提高认识。
1.集体朗读课文。
然后讨论分析:“赤壁之战”中,周瑜为什么能以少胜多?曹操惨败的原因是什么?接着引导学生用三个词语概括出来,即:知己知彼百战百胜骄兵必败指名上台板书出来,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2.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想法和收益?让学生畅所欲言,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互相交流,互相启发,同时也达到了德育渗透的目的。
3.教师总结:“赤壁之战”是我国历史上一个以少胜多的典型战例。
它确实使人从中受益匪浅。
我们无论对待什么事情,都要善于分析制定方案,要优中选优,要牢记傲兵必败的道理。
让我们永远谦虚,不断进步!第四步: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摘抄自己喜欢的词句四、说板书设计(一)写诈降书,施火攻计知己知彼(二)满载火药,借东南风赤壁之战百战百胜(三)火船冲曹,大火漫天骄兵必败(四)带兵追杀,曹军大败我认为这样的板书简洁明了,便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记忆,同时又体现文章的重点,使板书真正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我的板书主要引导学生来完成,目的是让学生有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培养学生敢于上台展示自我的勇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田忌赛马》说课稿一、教材分析:《田忌赛马》是人教版小语第十册第二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战国时期齐国大将田忌和齐威王赛马,田忌连输三场,孙膑看了比赛后帮助田忌调换马的出场顺序,取得了第二次比赛的胜利,表现了孙膑的足智多谋。
全文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可以分为“初战失败”“孙膑献计”“再赛获胜”三部分,这个故事启发我们做事要仔细观察,善于思考。
本课时是第二课时,在第一课时学生“读通课文,学会生字新词,了解课文大意,了解第一次赛马的经过、结果”的基础上,我顺势而为,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积累词语。
2、抓住人物的神态、语言来感悟人物的情感及性格特点,从而有感情朗读课文。
3、懂得在学习生活中仔细观察、善于分析,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好方法。
(二)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
(三)教学难点理解孙膑为什么能想出这样的好主意。
二、学情分析小学五年级的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都有了新的飞越。
他们有了独立思考、分析的能力,敢于在交流和讨论中根据自己的阅读体会及已有的经验发表自己的看法,说出自己的感悟,并能够按照自己的理解,以自己特有的方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设想:《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教学应注重阅读感受和体验,应注重指导学生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为完成本课教学目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我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有感情朗读,让学生在读书思考的基础上,通过教师提问,围绕重难点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展开讨论和交流,发表见解,深化人物性格特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法、学法根据以上的教学设想,我决定以朗读理解法、重点词句突破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法作为本课时的教法和学法,再辅以其它方法进行课堂教学。
五、教学设计:(一)复习导入,复习第一次赛马的经过、结果以及赛马后田忌与齐威王的神情。
设置问题“第二次赛马的情况如何呢?,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学习课文的第三部分,布置任务“讲述第二次赛马”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学习第二次赛马,并分析转败为胜的原因。
1、学生讲述经过、结果,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意在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第二次赛马。
根据比赛的结果让学生分析田忌与齐威王神情的变化,讲解“目瞪口呆”。
2、出示两次比赛的对阵图,让学生分析田忌是转败为胜的原因(调换马的出场顺序),接着让学生动手操作其他调换顺序的方法,这一设计可以给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通过摆、推敲、比较、联系等方法,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通过实验证明,孙膑安排的这个顺序不是乱调的。
得出结论孙膑想出的这种出场顺序是田忌能赢得唯一办法,表现孙膑的善于思考,感受孙膑的智慧。
(三)学习课文的第二部分,围绕重点,研读探究,分析孙膑为什么能想出这样的好办法。
首先出示学习提示,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接着进行小组汇报孙膑想出这样的好主意的原因,弄清孙膑能想出好办法主要得益于他能认真观察、仔细分析,让学生找出文中这句话“齐威王的马比你的马快不了多少呀”,通过马速排行理解“快不了多少”是第二次比赛胜利的关键。
通过这一设计我想能达到两个目的,一是突破了课文的难点,二是使学生懂得,只有仔细观察,才能想出正确的方法。
接着让学生汇报田忌和齐威王为什么没有想出这样的好主意?引导学生抓重点词去理解人物的心理。
两次赛马中间的对话部分是教学的重点。
田忌、孙膑、齐威王不同的神态、表情、语气激发了学生朗读的兴趣。
对于这样对话多的段落,我让学生充分朗读,让学生在独立,充分感悟文本的基础上平等对话,以读悟情,在感悟语言中积累语言,陶冶情操,让学生通过人物的神态、语言来感悟人物的情感及性格特点,使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感受孙膑的足智多谋。
最后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这一设计我想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进一步领会这段的内容和人物的想法,并且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四)、拓展:1、做齐威王的谋士。
同学们,如果你是齐威王的谋士,在第二次比赛中途对于田忌调换了马的顺序,你有所警觉的话,你有办法帮助齐威王取胜吗?设计这一环节意在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兴趣,并让学生知道要用智慧去解决问题。
(五)总结全文: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启示和收获呢?(学生自由读文后发言)这一设计我想可以让学生在充分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已有认知水平,展开合理、大胆的想象,并把所想的用自己的语言流畅地说出来,这是培养学生词语的组织运用能力的很好的方法。
(六)教师小结:胜不骄、败不馁,遇事要仔细观察、善于思考!同学们,智慧是人生的向导,但智慧也不是与生俱来的,希望我们同学今后在生活中能够做到认真观察,善于思考,不断学习,用智慧的钥匙去开启你们的成功之门。
六、板书设计:田忌赛马田忌孙膑齐威王垂头丧气得意洋洋半信半疑调换顺序目瞪口呆这样的设计也许没有什么出彩的地方,但却简单明了,思路清晰而严谨,利于学生思维和阅读能力的提高。
因为不管怎么说,实用和有效才是课堂教学追求的目标。
七、预期效果展望:这节课我有了预设的教学目标,教学环节环环相扣,课堂中注重拓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关注学生对语言的理解、运用和积累。
在学习的过程中如能抓住重点词语体会人物的心理,并通过朗读读出人物的心情,学生在课后定能谈出自己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