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俄汉成语在构成及表现形式上的异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索研究浅论俄汉成语在构成及表现形式上的异同

王晓玉

(石家庄学院 河北省 050035)

摘 要 通过对具体成语词汇的对比,我们可以将俄汉成语划归为三大类别。其中,具有相同意义,构词和表现形式相近,只是某些特定用词不完全相同的成语最为普遍,这种语言现象也客观反映出语言作为广泛的交流工具,能反映出大多数人群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思维意识的特点,也正是这点构成了语言间翻译的基础。

关键词 俄语 汉语 成语 互译

成语是指词汇不可分割、语义完整、以现成语言单位形式在实际交际中反复使用的词的固定组合或词的非自由组合。在世界各语言发展过程中,不同民族的历史、风俗习惯及对事物的认知观念造成了各民族语言中成语的产生。成语可以反映出一个民族的世界观、价值观、社会习惯、道德准则、生活方式等诸多信息。研究特定语言中的成语,对于更好地掌握该种语言具有重要的意义。

严格来说,在俄汉语言的研究领域,对于成语这个概念的认知是有所区别的。汉语中的所谓成语是指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它是比词大而语法功能又相当于词的语言单位。汉语成语富有深刻的思想文化内涵,简短精辟易记易用,并常常附带有感情色彩。关于俄语语言中所谓的成语的概念在我国学术界一直存在多种观点,俄语单词фразеология有时被某些学者翻译为“熟语”。这就出现了一种语言现象,即汉语的熟语概念是指包括汉语语言中的成语、谚语、俗语、歇后语等等常用词汇的综合体;而俄语单词фразеология所表示的范围则包括俄语语言中的成语、谚语、俗语、名言、复合术语、虚词结构等等。目前,在俄汉翻译领域,很多时候仍沿用传统的方式,将фразеология等同于汉语中所指的成语。这样,在俄语研究教学中,就会不可避免的遇到俄汉成语互译的问题。如何在俄汉这两种语法和表达方式截然不同的语言间实现成语的准确互译一直是一个学术界不断探讨的课题。众所周知,语言形式的差异决定了不同语言中的成语在构成和表现形式上具有很大的差别。但是,通过研究也可以清楚地看到,各个民族文明的发展过程中都不是封闭的,都存在和其他民族的广泛交流,这样就造成了不同文明间存在对许多事物有相同认知的现象。这种现象也明显的体现到语言的表达上,对于成语则体现在部分特定成语的构成及表现形式的相似性和共同性。

通过对具体成语词汇的对比,研究构成成语的语素和组成结构的特点,我们可以在翻译时将俄汉成语划归为三大类别:第一类成语完全等效,有着相同意义,相同构词、相同表现形式、相同的修辞色彩;第二类成语具有着相同意义,构词和表现形式相近,但成语中的特定用词不尽相同;第三类成语只具备相同的意义,但构词、表现形式和特定用词都不同,词语的产生往往更多来源于具有本民族特色的事物和表达方式。

通过对一些具体成语的分析,我们可以很好的发现这些特性:

俄语成语:

можнопопальцам пересчитать(可以用手指头数出来)

С гулькин нос (像鸽子的嘴)

как сельдей в бочке(多得像罐头里的鲱鱼一样挤)

汉语成语:

屈指可数 (Одним пальцем можно

王晓玉 浅论俄汉成语在构成及表现形式上的异同

三、开展道德评价,深入明理,产生伦理性道德情感

判断是非,辨析明理是思品课教学中的重要一环。它是教师引导向上运用所学过的道德观点对人们言行的是非、善恶进行判断、分析的评价活动。在评价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分清是非,深入明理,还能与自己的情绪体验联系起来,从而产生强烈的伦理性道德情感。

(一)运用辨析题进行评价,产生荣辱感。一般在课堂教学的巩固阶段,老师根据本课的教学重点,结合学生的认识、生活实际,设计一些辨析题,供教学的反馈、巩固、深入所用。在组织学生辨析的过程中,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对于正确的言行,学生就会更加肯定、赞赏,从内心接受它;对于错误的言行,学生就会否定,鄙视而舍弃它。如在进行《谁的心灵美》一课教学后,老师根据本班的实际出了一道辨析题“甲同学把自己一本破了封面的课本悄悄地换了乙同学的一本好课本,乙同学发现后大喊大叫,上课了还不罢休,丙同学把自己的新书递给乙同学,并说:“别叫,课后再把这件事查清楚。”三个同学谁的心灵美,为什么?通过热烈讨论,大家一致认为:丙同学心灵美,因为丙同学遇事想到别人,想到集体,宁可牺牲个人的利益。甲同学的行为是损人利己,心灵不美;乙同学虽然没有有意去损害他人,但为了个人的利益,影响大家上课,这种行为也是不美的。大家有了这种认识后,很自然地对丙同学产生敬佩、光荣、羡慕、向往的情感,对甲、乙同学的行为就会产生羞耻和不愉快的情感。

(二)组织实践活动,开展道德评价,产生爱憎分明的情感。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仅局限于课堂教学使不够的,还必须在课外、校外组织各种实践活动,使学生实实在在地去感受生活中的真、善、美,在真实的道德环境里产生爱憎分明的道德情感。如:某老师根据现代儿童自我意识强,对他人却是漠不关心的实际,组织了冷餐会。冷餐会上许多同学争先恐后,只顾自己拣好的吃,不关心他人,有的还发生了争吵。针对这一情况老师提出了“冷餐会上为什么会争吵?”这一问题开展道德评价,同学们纷纷发言:“冷餐会上的争吵是因为一事当前,只考虑自己,不关心他人,同学之间不能谦让。”通过辨析明理,使抢吃、多吃、争吵的同学感到羞愧和内疚。过了一段时间,老师又组织了第二次冷餐会。这一次,同学之间、师生之间互相关心、互相谦让,友谊温暖了每一个人的心,大家感到非常的愉快。老师又组织大家进行评价:“第二次冷餐会,为什么大家都感到非常的愉快?”通过讨论,大家深深地认识到:关心别人,为他人着想,这是一种高尚的品德,人和人之间,只有相互关心,互相爱护,才能团结友爱,和睦相处。通过这样的评价活动,可以形成对好人好事的赞扬、向往,对不符合道德标准的行为进行批评、指责,可以引起学生爱憎分明的情感。

99

4/2011

探索研究

сосчитать)

凤毛麟角 (Как шерсти у феникса и рогов у цилина)

多如牛毛(Многокакшерстиу коровы)

沧海一粟 (Одна чумиза в море)

可以发现,在俄汉用于表示数量多少的成语中,通过某种众所周知的中间物来形容物体数量的多少是一种通用的表现形式。如:俄语成语можнопо пальцам пересчитать和汉语成语“屈指可数”(Однимпальцемможно сосчитать),都使用了“手指”这个词语,一目了然的表达了“少”的含义。可以说,这两个成语虽然来自两种不同的语言,但是在词语构成和表达形式及实际使用方面都是完全相同的,在翻译上也可以直接互译。有些成语则是借用某种动物身上隐含的数字特征来达到形容的目的。如:俄语成语С гулькин нос和汉语成语“凤毛麟角”。 нос在俄语中是鼻状物,鸟嘴的意思,鸽子作为一个自身个头就不是很大的鸟类,它的嘴自然就是很小,俄语用鸽子身上这个很小的器官来转义形容为稀少或微不足道的事物。汉语成语“凤毛麟角”则是采用了中国神话传说中的两种稀有动物凤凰和麒麟数量稀少和难得一见的特点,来形容事物的稀有和数量少。这两个成语意义相同,都是形容东西很少的意思,也都是借用了某些动物的特点来转义形容事物,但是在用词和表达上不尽相同。在翻译时,在某些时候可以互译,在某些时候也可以采用一个意义相同的中间词语。类似的情况还发生在汉语成语“多如牛毛” (Много как шерсти у коровы)和俄语成语как сельдей в бочке(多得像罐头里的鲱鱼一样挤)上,分别使用了牛和鲱鱼的某些特征,虽然借用的动物不一样,但是表现的意思是相同的,都是来形容“多”的概念。

对于汉语成语“沧海一粟”来说,俄语直译为Одна чумиза в море。这个成语中的“粟”(чумиза)是指中国产的一种颗粒极小的粮食作物,属中国特有的;而以“大海”这个词语形容事物的广大也是汉语中的一种传统表达习惯。所以说这个成语也只能在中国这样的环境下产生。这样的成语在翻译时,如果直译的话,俄语读者也许不能很好的读懂其中的含义,所以可以采取转义或者引申翻译的方法,选择使用一个意义相近的词语,而没有必要一定要逐字直译。

俄语成语:

на краю света (在世界之边)

За тридевять земель(“三九”之地外)

рукой подать(用手可以传递得到)

В двух шагах(两步路的距离)

汉语成语:

远在天边 (далеко на краю неба)

十万八千里(Стотысячиеще восемь тысяч ли)

千里迢迢(За тысячью ли)

伸手可及(Можнодостать протянутой рукой)

近在眼前 (Близко перед глазами)迫在眉睫(близкоубровейи ресниц)

在分析表示远近的这类俄汉成语中,可以发现一个共同点,两种语言都是选择一些广大无边、未知的很难到达的,或者是超出已知边界之外的地点来形容“遥远”这个概念。有趣的是,很多时候在汉语中更喜欢用“天”,而在俄语中更多用“大地、世界”来作为形容遥远的一个标志。如:汉语成语“远在天边” (далеко на краю неба)和俄语成语на краю света(在世界之边)。在俄语中,还有一个特点,形容“遥远”的概念时,还会使用一些和神话中的人物所在的地方有关联的词语。如:За тридевять земель,按字面意思直译为“三九”之地外,因为三乘以九等于二十七,而“二十七块土地”在俄罗斯故事中有个特殊含义,属于俄罗斯传说中的英雄所在的地方,引申为距离世界非常遥远。用特殊的数字来表示距离的遥远,在汉语成语中也有普遍的体现。选择哪些数字有时决定于这个数字在中国文化中的特定含义,有时则是因为押韵,如:“十万八千里” (Сто тысяч и еще восемь тысяч ли)和“千里迢迢” (За тысячью ли)就是很有中国特色的汉语成语。这两个成语使用了“十万八千”和 “千”这两个特定数字来表示遥远。

在世界上所有的语言中,多在成语中使用人体的某些器官来形容“近”的概念,如:眼睛、耳朵、脸、睫毛、手等等词语。这大概是人们普遍觉得,这些器官能感知的范围相对较小,能被这些器官所感知的距离肯定也是很近的了。“手”这个器官在这类俄汉成语中出现的很普遍,成语间基本上可以直接互译。如:伸手可及(Можно достать протянутой рукой)和рукой подать(用手可以传递得到)。在俄语成语中,这类能形容“近”的概念的人体器官的种类显得更多,甚至连肩部、胸部、肘部等等都能形容距离很近;而在汉语中,更喜欢用脸部器官来形容,如:眼睛、眉毛等,这也许和中国人沉稳的性格有一定关系。如:近在眼前(Близко перед глазами)。还有,很多汉语成语都使用了本民族特有的一些度量单位(里、尺、咫),如:千里迢迢(За тысячью ли)、近在咫尺。在俄语中也有类似的情况,如:В двух шагах(两步路的距离),шаг是步长的意思,用步长作为长度单位,属于古代俄罗斯民族的一个传统。

综上分析,可以发现,大部分俄汉成语在对比分类上都属于第二大类,在两种语言中具有很多有着相同意义,构词和表现形式相近,只是某些特定用词不完全相同的成语。这类成语在翻译方式上都可以实现间接互译。出现这种语言现象的原因是因为任何语言中的成语在形成时都是要和自己民族的习惯表达方式紧密结合的,在这个过程中,本民族的文化发挥了很大的引导作用。相比较而言,在形式和构成关系上完全相同可以直接互译或者本民族色彩非常浓烈完全不可互译的成语相对就少得多了。语言作为人类的一种交流工具,在不同文明间的交往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沟通作用。这也印证了语言的一个重要特点,即虽然语言的语法构成和表达方式可以存在不同,但是必须要能够反映出大多数人群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思维意识。也正是由于这点,构成了不同语言之间能够互译的基础。

王晓玉 浅论俄汉成语在构成及表现形式上的异同

参考文献:

[1]刘永红.фразеология(-гизмы)的涵义及各家之言[M].北京:中国俄语教学,2000(1).

[2]樊恩才.俄汉成语性质比较[J].内蒙古: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4).

[3]刘永红.俄语成语语义形成过程中的文化渗透[J].黑龙江:外语学刊,1997(4).

[4]谢盛根.俄语成语语义发展的某些特点.黑龙江:外语学刊,1993(1).

1004/20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