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小说的发展——当代文学
80年代文学
论80年代文学——当代文学史上的“黄金时代”12汉本2班鲁国霞 120302099【内容摘要】文革结束后,主流意识形态发生很大变化,在文革中“损毁”的文学体制的修复、重建。
成为构建“新时期文学”的首要任务,在80年代复杂的政治环境,以及政治与文学的复杂关系中,涌现出各具特征的文学流派、作家作品、文学思潮等,成为20世纪末中国小说家热情最高涨、态度最积极的、成绩较为突出的十年。
【关键字】黄金时代 80年代文学作家作品文学思潮文学流派1977年文化大革命结束,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肯定了“实践实践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命题,确定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和“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路线,提出中共“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方针,与社会政治关联密切的文学界,随后也把“文革”后的文学成为“新时期文学”。
“新时期文学”的发生,被看作是20世纪中国文学的另一次重大“转折”。
让我们从当时的政治氛围、文学流派、作家作品等方面看80年代文学这一当代文学史的“黄金时代。
政治氛围1980年代,当代文学在“文革”后迎来了“复苏”,大批有影响的文学作品不断涌现,“文学”一度占据着社会话语的中心,并有效地策应着中国的思想解放与社会变革。
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随着“重写文学史”口号的提出,许多文学史研究者从纯粹“文学性”的角度描述20世纪中国文学史,这无疑是非常重要的研究20世纪中国文学史的路径。
但由于20世纪中国人日常生活和精神世界的政治化倾向,使得置身其中的文学必然无法回避“政治”这样的事实存在,因此有许多文学史研究者仍然关注着文学的生存环境,包括政治环境,这当然也无可厚非。
80年代中后期,这时以追求创新为总体特征。
经过难得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在改革开放的现实环境里,也在海外文艺思潮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成果的影响下,人们对现代文学史的认识,有了很大发展,并产生了一批新的认识成果。
这时现代文学教学、科研队伍也比“17年”有了很大发展,老中青三代汇聚成一股思想活跃又看重严谨学风的学术力量。
80年代文学
80年代文学一、过程:80年代前期1976年底“文革”结束后的一段时间,文学并未在较大的范围里实现从“文革文学”的转变。
写作者的文学观念、取材和艺术方法,仍是“文革文学”的沿袭。
出现对于“文革”模式的明显脱离,是从1979年开始。
因此,不少批评家在谈到“新时期”文学的开端时,并不以“文革”结束作为界限。
这些艺术上显得粗糙的作品,提示了文学“解冻”的一些重要特征:对个人的命运、情感创伤的关注,和作家对于“主体意识”的寻找的自觉。
以1985年前后为界,80年代文学可以区分为两个阶段。
80年代前期,文学界和思想文化界存在着相当集中的关注点。
刚刚过去的“文革”,在当时被广泛看作是“封建专制主义”的“肆虐”。
因此,挣脱“文化专制”的枷锁,更新全民族观念的“文化启蒙”(“新启蒙”),是思想文化的“主潮”。
与此相关,文学是对于“现实主义”的“传统”的呼唤。
在这几年间,文学主题可以说都与“文革”的“历史记忆”有关,是亲历者对“历史灾难”所提供的“证言”,以及对于“历史责任”(“谁之罪”)所作的思考和探究。
在小说创作上,出现了“伤痕小说”和“反思小说”的潮流。
已经在酝酿着艺术观念和方法上的更为深入的变革,但还未成为显在的、受到普遍关注的现象。
从总体而言,这几年文学的取材和主题,是指向社会一政治层面的,也大多具有社会—政治的“干预”性质。
涉及的问题,表达的情绪,与社会各阶层的思考与情绪同步。
文学创作与社会政治、与公众的生活和情感的密切关系,是后来不再重视、并为一些人怀恋的“昔日的光荣”。
由于“文革”被看作是中国现代文艺史的“最黑暗的一页”,文艺的“园地”受到严重摧残而“百花凋零”,因此,“新时期文学”被看作是“文学复兴”,“复兴”的提出,又通常与“五四”文学相联系,看成是对“五四”的“复归”。
在80年代初,人们最为向往的,是他们心目中“五四”文学的那种自由的、“多元共生”局面。
但从80年代前期的中心问题看,所要“复活”的,主要是“五四”提倡“科学、民主”的启蒙精神,和以“五四”为旗帜的、在50至70年代被当作“异端”批判的文学思潮。
八十年代后当代文学边缘写作的表现
八十年代后当代文学边缘写作的表现摘要:中国当代文学在其发展中不可忽略的走向边缘化创作,其不断发展的过程可以看作是不断边缘化的过程。
八十年代之后,文学创作开始摆脱历史和政治的重压,开始消解深度,用故事替代了深度意义,文学回到了写作叙述本身,写作成为语言的冒险和叙述的游戏。
关键词:解构;边缘化;个人化边缘化的姿态一直是当代文学崛起和不断演变过程中的根本性立场,是80年代以后文学创作的既定走向和策略。
过去,人们附加在文学上的负担过于沉重,已远远超出文学自身的承受能力,作家们渴望创作重返文学本身,他们的创作逐渐远离中心意识形态,开始呈现出“边缘化”的趋势。
一、写作内容的故事化进入八十年代以后,传统的宏大叙事不断被挑战、被解构,写作体裁逐渐脱离过去的政治为先的范式。
而从八十年代以后文学开始对文艺为政治服务这一信条进行反抗,作品不再刻意渲染英雄,渲染崇高,体裁也不再囿于信仰,作家们致力于对现实的或想象的,卑琐的或有趣的,甚至是没有意义的故事进行创作,他们不再关注终极价值,而是刻意消解深度,不再面对整个文明去创作超越的作品,写作只是个人的私事,一次偶发的动机,一次没有目的的短暂的语词的欢乐。
无论是马原、余华、格非、莫言还是王小波、王朔、苏童,他们都只致力于自我的、自由的写作。
马原是他们中较为典型的一个,他的《拉萨河的女神》没有中心情节,只是写了十三位文学家和艺术家在拉萨河的一个小岛上的一次聚会,没有情节的曲折也没有尖锐的矛盾,在传统的小说观念看来,《拉萨河的女神》甚至称不上是一篇小说,他舍弃了那种由情节构成所决定的矛盾冲突,但它就是被马原写出来并在当时的文坛引起不小的震动。
八十年代开始,艺术家们意识到整个文明的危机,他们面前的文明已经崩溃,他们背后的“人类”也已经萎缩,他们不是创作主体,他们只是孤零零的作者,他们不想也不必要去追随文明的或人类的精神灾难,他们更乐于玩味这个世界,所以,冷静的甚至是冷漠的讲故事成为他们写作的标识。
当代文学(下)(1979—90年代)
1981年,李龙云的《小井胡同》和苏叔阳的《左邻右 舍》的出现,标志着戏剧进入到了新的拓展阶段。剧作 家们开始意识到对戏剧本体和人的主体精神的探索。剧 作从历史与文化的角度对逝去的十年和今天的现实进行 观照,努力探寻人物的深层生存状态。 郝国忱的《榆树屯风情》、《昨天,今天与明天》, 李杰的《田野又是青纱帐》、魏敏等的《红白喜事》等 把目光投射到农村社会,对现实与历史进行深沉的思索。 1985年,刘锦云的《狗儿爷涅槃》以现代意识审视传 统,反思历史,以一个痴迷于土地的农民狗儿爷的独特 心态,揭示出中国一代农民的命运,标志着中国当代再 现主义戏剧的拓展和深入。何冀平《天下第一楼》继承 了《茶馆》式的美学风格,传统的戏剧再现开放与活力。
(二)朦胧诗的崛起 1、朦胧诗渊源于“文革”期间的民间刊物和地下诗 人群体,1979年开始在《诗刊》等公开杂志亮相。 北岛《回答》、舒婷《致橡树》、顾城《无名的小 花》是其滥觞。1980年,朦胧诗蔚然成风,产生了 北岛的《墓志铭》,顾城的《远与近》,舒婷的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双桅船》,梁小斌 《祖国,我的钥匙丢了》等一大批作品。
第五讲 当代文学(下)(1979-90年代)
80年代起,人们习惯于将“文化大革命”后的时代, 笼统地称为“新时期”。长期遭受压抑与斫伤的知识 分子精英意识和五四传统开始得到恢复。白桦的剧本 《曙光》、刘心武的短篇小说《班主任》、徐迟的报 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作为“三只报春的小燕子”, 预示了中国文学新的走向。 而1979年10月30日至11月16日在北京召开的第四次 全国文代会则真正标志着中国新时期文学繁荣的到来。 思想的解放与开放,为新时期的文学带来了新鲜的气 息:内容与题材不断得到扩展与突破,创作观念与表 现手法更加趋于丰富与现代。
中国当代文学史第七章80年代小说
对规范的质疑
1984年12月杭州聚会中,关于“寻根”的相关讨论隶属于会 议的主题之一:“如何突破原有的小说艺术规范”
“规范”这个词是伴随着寻根作家对民间文化传统的阐释出现 的。
更为重要的是,乡土中所凝结的传统文化,又更多地属于不规 范之列。俚语、野史、传说、笑料、民歌,神怪故事,习惯风 俗,性爱方式等等,其中大部分鲜见于经典,不入正宗。…… 在一定的时候,规范的东西总是绝处逢生,依靠对不规范的东 西进行批判地吸收,来获得营养,获得更新再生的契机。宋词、 元曲、明清小说,都是前鉴。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不是地 壳而是地壳下的岩浆,更值得作者们注意。…我们说创造源于 生活,一方面指源于劳动人民的社会实践;另一层意义,应该 是指源于劳动人民中间丰富的文化成果,即大量的还未纳入规 范的民间文化吧。
柯云路《新星》《三千万》 张洁《沉重的翅膀》
• 1979年冬至1980年冬,重工业部副部长郑子云和部属曙光汽车制造厂 厂长陈咏明等,遵循三中全会的路线,探索改革途径,其中重要一环是 如何重视人的价值,调动人的积极性问题。他们试图废除旧的政治工作 方法,使政治思想工作科学化。这就同部长田守诚、副部长孔祥等发生 重大分歧。
冯骥才《铺满鲜花的歧路》《啊!》
从维熙《大墙下的红玉兰》《雪落黄河静无声》
郑义《枫》(文攻武卫的一对恋人,卢丹枫-枫叶,李红钢)
知 鲁彦周《天云山传奇》 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1979)北影1981
名 王亚平《神圣的使命》 王宗汉《高洁的青松》
伤 吴强《灵魂的搏斗》
附:纪实小说
八十年代后期,写作的一种新尝试 刘心武《公共汽车咏叹调》《5.19长镜头》
80年代小说概述
王安忆《本次列车终点》、孔捷生 《南方的岸》【回城后才发现自己 的位置应在农村,表现出强烈的回 归倾向。】
4、以农民问题为反思对象
高晓声《李顺大造屋》和陈奂生系列。
张一弓《犯人李铜钟的故事》,以身试法, 抵制极左政策。
古华《芙蓉镇》、周克芹《许茂和他的 女儿们》【 封建观念的束缚、极左政 策的扭曲,双重外力作用下农民变得 愚昧麻木】
①标志: 茹志娟1979年2月发表在 《人民文学》上的《剪辑错 了的故事》。
②创作群体特点:
第一,大都是“复出”的“右派” 作家:王蒙、李国文、丛维熙、张 贤亮、方之、高晓声、陆文夫、张 洁、谌容等
第二,理性色彩鲜明,历史感强烈, 所反思的对象和内容也由“伤痕文 学”的“十年”扩大到更为广阔的 社会历史
②学术界的文化热,促使“寻根文学”出现。 ③寻根文学的出现受到文学自身范畴的制约
与互动。
寻根小说的前奏
可追溯至80年代初汪 曾祺、冯骥才、邓友梅 等的文化地域小说。
寻根小说的特点
1、“文化性”色彩
①“向后看” ②“前瞻性” 时间上将视点对准久远的历史 空间上对准乡村民间,从中挖掘一个地区甚至一
韩少功《爸爸爸》具有整体象征意味的 现代主义倾向(丙崽)
2、从传统文化寻找现代人的精神支撑:
阿城《棋王》(吃、棋)、王安忆 《小鲍庄》(仁义)、张炜《古船》 (家族矛盾)——不再是民族、国家、 阶级、党。
3、从地域生活中发现生存的文化秘密
郑万隆《老棒子酒馆》“异乡见闻”系 列
李杭育《最后一个渔佬儿》《沙灶遗风》 “葛川江”系列。
塑造这些人物时,采用象征性、意 念性的方法,注重人物身上的文化 特征,而非个人性格,常带有整体 性或类型性的特征。
中国当代文学下第二章 1980年代的小说
2、“反思小说”的主要作品: 反思建国以来的各种政治运动和“左”的思潮对人们生 活和命运的影响,如茹志鹃的《剪辑错了的故事》、张贤 亮的《绿化树》、张一弓的《犯人李铜钟的故事》等; 揭示封建残余势力和封建意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影响和在人 们精神上的烙印。如张弦的《被爱情遗忘的角落》、叶蔚 林的《五个女人和一根绳子》这些作品都体现了潜意识里 的封建意识对人们的腐蚀和戕害;
2、《班主任》解读
(1)、意义: 社会意义和文学史意义重大。
(2)、谢惠敏性格:她的身上显示出了“四人帮” 在人的思想和心理素质方面造成的恶果。良好的 品质和荒谬的思想在她身上紧密结合,形成了她 独特而具有普遍意义的性格。 (3)、问题小说的创作模式:艺术上比较粗糙。 刘心武在这一时期对文学的理解是朴素而简单的。 文学就是提出问题和解答问题,用自己的议论将 小说的意义直接道出。
2)苦难意识。“痛苦的欢乐,伤痕上的 美”。苦难崇拜。“牢笼”。
第三节 知青小说和知青作家
一、概述:
1、“知青小说”: 一般来说,知青小说的作者曾是"文革"中" 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作品的内容,主 要有关知青在"文革"中的遭遇,但也包括知 青后来的生活道路和思想情感。
70年代末80年代初,大量出现。80年代中 期以后,已不再是一种文学潮流,但知青 小说的创作还在继续。
二、张承志、张炜的小说:
1、张承志及其创作:
1)生平: 1948年生于北京。1968年到内蒙插队。 1972年入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学习。 1978年发表处女作,并考入中国社科院历 史语言专业。
2)创作: 草原系列:"为人民“ 《黑骏马》 黄土高原系列:寻找精神之父。《北方的河》、 《大坂》、《金牧场》 信仰系列:”念想“ 《黄泥小屋》、《心灵史》
中国当代文学课件10先锋小说
格非的先锋小说
在先锋小说中,马原注重的是叙述, 在先锋小说中,马原注重的是叙述,而格 非注重的是故事,与许多先锋作家不同, 非注重的是故事,与许多先锋作家不同,格非 的小说大多有一个故事的外观, 的小说大多有一个故事的外观,善于把故事讲 得扑朔迷离、引人入胜。 得扑朔迷离、引人入胜。但格非的小说显然不 同于传统小说中的故事。 同于传统小说中的故事。 首先,格非的小说要表现的是感觉的真实, 首先,格非的小说要表现的是感觉的真实, 而非故事本身的真实。 而非故事本身的真实。 其次, 其次,格非的小说与其说要讲述一个完整 的故事,不如说是有意拆解故事性, 的故事,不如说是有意拆解故事性,不同于传 统小说因果结构链式的小说。 统小说因果结构链式的小说。
余华的先锋小说
余华热衷于叙述 暴力《现实一种》 现实一种》 苦难《许三观卖血记》《活着》 许三观卖血记》《活着》 》《活着 恐惧《在细雨中呼喊》 在细雨中呼喊》 尤其是死亡《一九八六年》《往事 一九八六年》《 》《往事
与惩罚》《活着》《现实一种》 与惩罚》《活着》《现实一种》 》《活着》《现实一种
马原(1953-),辽宁锦州人。 1953-),辽宁锦州人。 -),辽宁锦州人
1982年从辽宁大学毕业后便前往 1982年从辽宁大学毕业后便前往 西藏工作近七年,这段生活给他带来了《 西藏工作近七年,这段生活给他带来了《拉 萨河女神》《冈底斯的诱惑》《虚构》 萨河女神》《冈底斯的诱惑》《虚构》等中 》《冈底斯的诱惑》《虚构 国先锋小说的开山之作。马原著名的“叙事 国先锋小说的开山之作。马原著名的“ 圈套”开创了中国小说界“以形式为内容” 圈套”开创了中国小说界“以形式为内容” 的风气。80年代末,他的创作量急剧减少, 的风气。80年代末,他的创作量急剧减少, 年代末 进入同济大学中文系任教。90年代后, 进入同济大学中文系任教。90年代后,马原 年代后 热衷于影视,创作了《谁能够喜怒哀乐自由》 热衷于影视,创作了《谁能够喜怒哀乐自由》 《都有一颗红色的心》:《死亡的诗意》等 都有一颗红色的心》:《死亡的诗意》 》:《死亡的诗意 剧本。 剧本。
80年代小说综述
80年代小说综述新时期文学(1977—1989)是经历了一场浩劫——“文化大革命”之后重新崛起的文学,也是处于改革开放中不断变革的文学,期间,中国作家被压抑的创作生命力迅速喷发,使得80年代小说从封闭走向了开放,从单一走向了多元。
整个80年代是20世纪末期中国小说家热情最为高涨、探索最为积极、所取得的实绩极为可观的10年。
并且,80年代小说显示出潮流的特征,先后或同时涌现了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寻根文学、先锋小说、新写实小说。
一、伤痕文学伤痕文学是新时期出现的第一个全新的文学思潮。
社会主义新时期是以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为历史起点的,而伤痕文学是文革后清算文革的思想解放运动的最直接反映,当时政治上、思想上拨乱反正在文学中的影射。
那一场历经十年的浩劫对灵魂的摧残尤其容易造成惨痛的心灵创伤,但这只有在挣脱了精神枷锁、真正思想解放之后,人们才能意识到这“伤痕”有多重、多深。
这是伤痕文学喷发的历史根源。
伤痕小说作为1977—1980年间的一个重要文学现象,以四川作家刘心武的《班主任》为发端。
小说一经在《人民文学》发表,立即引起轰动。
当时评论界认为这一短篇的主要价值是揭露了“文革”对“相当数量的青少年的灵魂”的“扭曲”所造成的“精神的内伤”,有的认为该篇发出的“救救被四人帮坑害了的孩子”的时代呼声,与当年鲁迅在《狂人日记》中发出的救救被封建礼教毒害的孩子的呼声遥相呼应,使小说产生了一种深刻的历史感,充满了一种强烈的启蒙精神。
然而“伤痕文学”的名称,则源自卢新华刊登于1978年8月11日《文汇报》的短篇小说《伤痕》。
小说揭示了文革悲剧,展示文革给人们造成的生活苦难和精神创伤,控诉“四人帮”极左毒害的小说创作潮流。
它在“反映人们思想内伤的严重性”和“呼吁疗治创伤”的意义上,得到当时推动文学新变的人们的首肯。
随后,揭露“文革”历史创伤的小说纷纷涌现。
在当时,产生较大社会反响的伤痕文学代表作,还有张洁《从森林里来的孩子》、王蒙《最宝贵的》、王亚平《神圣的使命》、陈国凯《我该怎么办?》、孔捷生《在小河那边》、韩少功《月兰》、从维熙《大墙下的红玉兰》和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等。
当代文学 名词解释
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1.新写实小说:20世纪80年代后期出现的一种新的文学倾向,特别注重现实生活原生形态的还原和“零度状态的感情叙述”,代表作家有刘恒、刘震云、方方、池莉等。
虽然从总体的文学精神来看,新写实小说仍规划为现实主义的大范畴,但无疑具有了一种新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善于吸收、借鉴现代主义各种流派在艺术上的长处。
对生存本身的突显和现实批判能力的逐渐丧失,也使新写实小说明显存在着某种消极效果。
2.新历史小说:20世纪80年代后期出现的一种文学创作现象。
创作的最大特征是不再把自己的小说作为演绎“官方历史”的工具,而是从各个角度对史有实录或乏人问津的往事作出种种设想,表现出解构历史的强烈愿望及以现代哲学思想认识历史的新概念。
这种重新审视历史的思想方法,被称为是“新历史主义”,体现这种思想的作品被称为“新历史小说”,代表作品有乔良《灵旗》、莫言《红高粱》、苏童《妻妾成群》、陈忠实《白鹿原》等,新历史主义小说颠覆了传统的历史概念,拓宽了文学创作的领域,但对历史的随意性解读,在没落颓废气息中的沉迷,也使新历史主义小说走向误区。
3.先锋小说:1980年代中期文坛上出现的重在进行小说形式实验的新潮小说。
共同特征是提倡回到文学本身,注重语言实验和作品的形式感,强调“怎么写”比“写什么”更重要,代表作是马原的《冈底斯的诱惑》、《虚构》,余华的《十八岁出门远行》、《现实一种》、《河边的错误》,苏童的《一九三四年的逃亡》,格非的《褐色鸟群》,孙甘露的《请女人猜谜》等。
为中国小说的发展方向提出了新的理论命题。
4.寻根文学:1983年前后,一些作家尝试以现代意识去观照民族文化传统以及民族心理深层的文化积淀,从文学与文化的关系中去寻求民族文化的根,主要代表作家:莫言、韩少功、王安忆等。
推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促进了中国文学自身的发展。
5.第四种剧本:1956年出现了当代话剧创作的第一次高潮,涌现出岳野《同甘共苦》、杨履方《布谷鸟又叫了》、海默《洞箫横吹》等较有影响的话剧。
中国当代文学简述1980年代文学的发展过程
中国当代文学简述1980年代文学的发展过程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过程可以追溯到1980年代,这一时期被普遍认为是中国文学的复兴时期。
在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改革开放政策下,中国开始经历一系列的社会经济改革与开放,这也为当代文学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在1980年代初期,一些作家开始以较为自由的文风,创作了一系列的小说与散文,展现了他们对个体自由、社会问题以及人性的深刻思考。
这些作家包括王蒙、路遥、杨绛等,他们的作品中常常涉及到对中国社会现实的批判,同时也展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反思与思考。
随着时间的推移,198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的社会逐渐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也对当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开放与经济的发展,更多的人开始有了时间和机会去阅读、创作与思考。
另一方面,新的文学风格和题材也开始涌现出来。
在1980年代后期,民国时期文人杂志《十月》的恢复创刊引起了当时文坛的巨大反响。
这让许多年轻作家有了一个发表作品的平台,并且借此机会引进了大量的外来文化和文学思潮。
这些新的作家们开始关注现代性、自我认同、性别、城市生活等新的题材和问题,并且运用不同的创作手法和风格,形成了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文学流派。
1980年代后期的中国当代文学,往往被称为后现代主义文学的时期。
这一时期的作品注重实验性与多样性,通过语言、结构与叙事等方面的突破尝试,以及对现实与历史的重新解读与探索,呈现出了当时中国社会与文化的多元性和复杂性。
总的来说,1980年代是中国当代文学的重要发展阶段。
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不仅反映了社会变革的巨大影响,还展现了作家对个体自由、人性、社会现实以及传统文化的深刻思考和批判。
同时,这一时期也见证了中国当代文学从传统到现代,从封闭到开放的重大转变。
中国当代文学(11)新时期小说(一)
伤痕文学的意义
伤痕文学就是悲剧文学,社会主义时代能否写悲 剧的问题,“文化大革命”前在文学界就曾引起 过热烈的争论。但当时还主要是从理论上进行探 讨。在我们国家和民族经受了一场浩劫之后,作 家们开始用创作来回答这一问题了。它们所产生 的强烈社会效果说明,悲剧作品,通过美好事物 的被破坏、被扼杀,从悲痛中唤起人们对黑暗势 力的仇恨,并化悲痛为力量,这种特有的美学价 值是为一般作品所不能替代的。
10
二、心理时空结构 即用心理时空不用物理时空来结构作 品。在这里,作者有意淡化情节,突出人 物的意识流程。从情节上看,时间短,空 间小,事情简单,但在人物的心理活动中, 时间跨度大,空间幅度广,事件头绪多, 生活画面交叉,跳跃。 《蝴蝶》的结构是以张思远的心理活动为 线索的,时空的变化更频繁更杂乱,纵横 交叉,给人一种网络结构的感觉。
25
周克芹的《许茂和他的女儿们》
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是一部在描 写当代农村生活的长篇悲剧小说。 《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向人们展现的则是 七十年代我国农村所出现的新的矛盾、新 的斗争,通过真实的艺术描绘,使我们了 解到早已走上合作化道路的广大农民群众, 在历史发展的曲折道路上新的遭遇和生活 命运。这部作品,有它独具的思想艺术价 值和重要的认识意义。
17
第三节 刘心武等的伤痕文学
在我们国家和民族经受了一场浩劫之后,我国人 民正面临着深入揭批林彪、“四人帮”并肃清其 流毒的严重任务,就文学创作来说,是否敢于把 我们国家十年来所遭受的巨大灾难通过真实的生 活画面反映出来,这是一个严峻的新课题。发表 于一九七七年十一月的《班主任》,是最早用艺 术实践来回答这个课题的一篇小说,因此它的出 现,对新时期文学的发展是有特殊意义的。卢新 华的短篇小说《伤痕》的出现,使这个时期的这 类小说命名为“伤痕文学”。
中国八十年代文学概述
50年代成长起来的作家:巴金、王蒙、茹志鹃等。 他们的作品一定程度上是“五四精神”的再现。
文革中成长起来的作家:朦胧派诗人,梁晓声等。 他们的作品中包含对现实的强烈怀疑和否定,或 反映出新的民间化的创作趋向。
1977年刘心武发表小说《班主任》,不久卢 新华发表小说《伤痕》,伤痕文学由此得名。
伤痕文学展示了“文革”给人民大众带 来的精神与肉体创伤,塑造了第一批社会主 义时期的悲剧,标志着现实主义精神的复归。
会议对过去十年推行的文化专制主义 的理论体系进行彻底的批判;同时重申了
“双百方针”,并确定了“文艺为人民 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二为”总
方针,取代了之前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 谈会》上提出的“文艺为工农兵服务,为 政治服务”口号。
“第四次文代会”的召开对新时期文 学的创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文学创 作开始进入到较为宽松的环境。
2.从民间视角揭示现实生活的谬论和悲剧。
“反思文学”是伤痕文学的深化,主要指反思80年代初 对建国后几十年曲折历史和人的现实处境的小说。
代表作品: 王蒙《海的梦》、《蝴蝶》 张贤亮《灵与肉》系列
朦胧诗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崛起是西方现代 文学技巧和本土化经验的产物。
标志:1979年3月,北岛的《回答》发表,标 志着朦胧诗由地下正式走上诗坛,从而形成了 强烈的艺术冲击波。
期 新 是 这 而 为 探 潮的的同一对8险化80文文我时于精涌政年朦0年学学国期文神现治 代 胧代创作政的学。的与文诗文作品治文自特文学、学一来体学身点化的伤是方突制创的。的价痕当面破变作审启值文代是传革带美蒙追学文适统相有建是求、学应僵适许构。反8发0文化应多在文思年展学的的显初学文代过自表思著期在学文程身达想不的主、学中发模变同文题改在的展式革于学和革思重内需需前复形文想要在要要 面兴式 学方部规,决时之方等面分律另定期后面都的。,一的的,都呈主这要方。特迅充现导一求面因点速满出倾时有也而。成了思向,
80年代小说的发展轨迹
三、寻根文学
• 文学的寻根
1985年前后形成潮涌的小说潮流,它超越社会政治层面,突入到历史与文
化的深处,对中国的民间生存和民族性格进行文化学的思考。
其特点是:以现代意识观照现实和历史,反思传统文化,重铸民族灵魂, 探寻中国文化重建的可能性;作品题材和文化反思对象呈鲜明的地域特点; 在表现手段上既有中国传统文学的手法,又运用现代派的象征、暗示、抽 象等方法,丰富和加深了作品的文化意蕴。
四、现代派文学
中国本土现代派文学
中国本土文学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84年前后),新时期文学(那时候是这么说的)基本 上是以现实主义创作手法为主,大致以团块状向前涌动,并没有从一开始就出现多元化并进, 这实际上是群体意识与权威崇拜在新时期文学的某些延续——伤痕文学,知青文学,反思文学, 改革文学等这些已被认同的文学思潮,整个文坛的创作大体是一致的。群体意识的制约必然使 文学创作走向单一化, 现代派文学这样倒方便了理论界,但对整个文坛来说,是很糟糕的事 情!84年前后,通过报刊我们不断听到一些作家对创作苦闷的倾诉,有的隐退,消歇,反思或 读书;其实在这时候,一些具有“先锋意识”的作家渐渐脱离了“群体”,于是出现了视觉不 同的寻根作家,形成了“寻根热”,他们要奋力开凿脚下的文化岩层,强化民族精神,对传统 的文化进行反思和批判。他们启迪民智,唤醒民心,基于这种现实和文化心理诉求的欲望,再 加上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理论的渗进,一些作家接触了西方现代主义的某些创作手法,这样“寻 根”作家的创作有了突破口,他们在西方现代主义那里看到了适用表现我们民族文化和心理的 可以借鉴的方法,于是(1984年后)本土文坛热闹起来了。但是,由于缺乏理论的指导,一些 刊物只给这些作品挂上“探索性作品”的标签。其实,这个时期所谓的“探索性”作品在一定 程度借鉴了西方现代主义的某些创作手法,对民族文化作全方位的反思,对传统文化进行了消 极的批判,对愚昧落后的痛惜,更注重表现人的个性,注重人的潜意识以及心理历程,对现代
试论我国当代文学在80年代的“转型”及发展
试论我国当代文学在80年代的“转型”及发展作者:李博来源:《科教导刊·电子版》2014年第06期摘要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中的每一个“十年”都是值得重视的文学发展阶段,“八十年代”尤其如此。
八十年代是文革之后的第一个文学史的十年,经历了肉体与精神的双重压抑之后,八十年代文学表现出对激扬的理想和坚定的信仰的情有独钟。
本文将围绕八十年代中国当代文学“向内转”的大趋势,分析其在启蒙精神的复归和文学独立性两个方面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八十年代文学向内转人文精神文学独立性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识码:A1文学启蒙精神的复归对于启蒙的阐释,康德给出的定义是,启蒙即启发蒙昧,启蒙就是要帮助人们摆脱自身的局限性。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中国第一代现代知识分子怀着一种理性焦虑感,大胆引进西方现代思想和文化观念:自由和民主。
通过这些思想和文化观念的引入,帮助国民树立理性精神,并藉此改造愚昧的国民性。
由于思想者和启蒙者两种身份的重合,使得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在萌芽阶段就将对“人”的理性精神的关怀和对国家、民族的关切结合在一起。
夏志清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中将这种两种关切称之为“感时忧国”传统。
而到了八十年代,这种感时忧国传统在文学创作中再次取得主流地位。
从《班主任》为代表的伤痕文学开始,中国当代文学表现出对后文革时代人们精神重建的努力。
通过反思文革对人们精神的压制和文革时期人们的悲惨遭遇,来质问历史的野蛮和混沌,反思制度的民主保障系统和“自由”在当下新时代所应该具有的含义。
“启蒙”成为这种精神重建的重要内容。
甚至重新喊出鲁迅在《狂人日记》中的启示性话语“救救孩子”,人性的重建,对人本体价值的关注成为此时的启蒙的重要内容。
启蒙精神和传统贯穿整个八十年代文学创作,从伤痕文学到反思文学、改革文学,再到寻根文学、先锋小说等,这些文学思潮的发生和发展都表现出对文化重建和国民性再造的关注。
尤其是八十年代中期之后,文学创作逐渐走出后文革时期的盲目反思和伤痕时代,更加注重文化启蒙和人性启蒙。
当代文学重点复习资料
当代文学重点复习资料一、填空1、80年代文学潮流: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寻根文学、知青文学、先锋文学;90年代文学:新写实小说、女性小说、新生代小说。
2、王蒙文坛“集束手榴弹”小说:《春之声》《夜的眼》《布礼》《蝴蝶》《海的梦》《风筝飘带》;从政治上升到文化层面的代表倪吾诚的《活动变人形》。
3、刘心武成名作《班主任》—伤痕文学的开端。
4、汪曾祺文化小说的代表作《受戒》。
5、第一步突破性禁区的小说:张贤亮《男人的一半是女人》。
6、贾平凹的代表作品《废都》、《秦腔》等。
7、乔光朴:蒋子龙《乔厂长上任记》8、王一生:阿城笔下二、名词解释1、伤痕文学:自1977年始,一大批反映十年动乱给人们心灵带来创伤的小说相继问世,这些小说沉痛地揭露出十年动乱给我们民族带来的灾难,带给人的悲惨遭遇和内心创伤,深刻地提出了一系列与千百万群众命运休戚相关的社会问题,并引导人们去思考悲剧的原因。
刘心武的《班主任》、卢新华的《伤痕》是伤痕文学开先河之作。
2. 反思文学:是继“伤痕文学”之后出现的文学现象,因表现出对于社会历史痛定思痛的反思特点而得名。
其把揭露与批判的文学承担前溯至五十年代甚至更前,具有较深邃的历史纵深感和较大的思想容量。
但理想主义的理性色彩,使反思文学失去了“伤痕文学”刻骨铭心的忏悔与绝望,在某种程度上回避了揭露文化大革命的灾难性实质。
代表作家作品有:茹志鹃《剪辑错了的故事》,王蒙的《布礼》、《蝴蝶》,方之的《内奸》等。
3、朦胧诗:“朦胧诗”又称新诗潮诗歌,是新诗潮诗歌运动的产物,因其在艺术形式上多用总体象征的手法,具有不透明性和多义性,所以被称作“朦胧诗”。
它具有着注重个人情感及内心冲突的抒写,更多地带着诗人主体的感觉、印象,呈现出内向的特点。
它并不偏重对客体的描摹,具有20世纪艺术倾向的美学特征。
在内容上,朦胧诗人充分肯定人的尊严和价值,主张建立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提倡人性的改善和人的自由发展。
《中国现当代文学》第六编八十年代文学
□第三編1978年—1989年第十章八十年代文學思潮一理论思潮的阵歇性波动80年代的文学思潮大致以1985年为界,前期以高度政治化的“思想解放”为主,后期逐渐走向反文化性的文化热。
(一)“思想解放”与“拨乱反正”1文艺与政治关系的重新辨识和争鸣。
1980年“二为方针”(“为人民服务”和“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明确提出,对新时期文艺复苏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2现实主义的争论:围绕现实主义的“真实性”诸方面问题而展开,并通过对相关作品的具体分析而逐步深入。
(二)80年代前期文学思潮特征1文学取得了和现实生活发展的同步性,文学创作以现实主义为主潮。
2文学领域内,从题材、主旨到手法、方法、风格都开始了全方位的向旧有格局的告别。
3自觉地、大规模地把西方20世纪以来各种现代文学、思潮作为革新文艺的主要参照。
4对文学中人性、人情、人道主义问题的讨论是此期规模最大、对文学产生广远影响的、最深刻的文艺思想激荡。
(三)80年代后期文学思潮思潮特征:1着眼于新格局的建立。
文学要求回到自身的呼声日渐普遍和高涨,文学在表现时代时如何进一步展现自己的独特性是作家们普遍关心和思考的问题。
表现在创作与文艺理论观念上。
2文学的本体性备受关注。
“表现生活”已完全代替了“反映生活”,艺术观念发生整体位移,文学创作的“现代性”特征愈加鲜明,文学从观念到创作开始了全方位突破。
影响较大的争鸣:1方法年是指1985年和1986年,又被称为“观念年”。
这两年间,文学批评方法的更新问题成为文学界的热门话题。
从1984年开始,经过1985年一年的发展,流行于当代西方的各种批评方法被大规模介绍进来,同时被批评家迅速运用到对新时期文学乃至过去文学的研究实践中。
有形式主义批评、结构主义、符号学、表现主义、象征主义、文化分析等,尤以“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所谓“三论”的引入和运用最为普遍,代表性论文有林兴宅的《论阿Q的性格系统》、刘再复的《论人物性格的二重组合原理》等。
当代文学史
一、当代文学定义:当代文学在传统上的定义是特指一九四九年以来的大陆文学。
二、当代文学分期(习惯上有三种分法):1:三分法:1949——1966年:十七年文学1966——1976年:文革文学1976——至今:新时期文学2:四分法:1949——1966年:十七年文学1966——1976年:文革文学1976——1989年:80年代文学1990——1999年:90年代文学全国第一次文代会是一个标志,在后来被当作是“当代文学”的起点,它在对40年代解放区和国统区的文艺运动和创作的总结和检讨的基础上,把延安文学所代表的文学方向,指定为当代文学的方向,并对这一性质的文学的创作、理论批评、文艺运动的方针政策和展开方式,制订规范性的纲要和具体的细则。
第一次文代会预示了即将拉开帷幕的中国文学新阶段将由来自解放区战争实践的文艺传统为发展基础,同时也在思想斗争和思想改造的基础上有条件地吸收“五四”革命文艺传统的战斗力量。
第一次文代会成立的全国性的文艺界组织是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它是国家和执政党对作家、艺术家进行控制和组织领导的机构。
郭沫若为主席,茅盾、周扬为副主席;全国文联下属的各协会,也都先后成立。
这些协会中,最重要的是中华全国文学工作者协会(1953年9月,改名中国作家协会)。
茅盾为主席,丁玲、柯仲平为副主席。
作为全国文联和中国作协对文学界进行思想领导的重要刊物《文艺报》和《人民文学》,也在文代会后陆续创刊。
二,第二次文代会1953年9月23日至10月6日,第二次文代会在北京召开。
这次会议围绕繁荣创作的中心议题,总结了新中国成立四年来的文艺情况,指出了文艺创作中的公式化、概念化倾向和文艺批评中的简单化、庸俗化倾向。
把文艺工作必须以抓创作为主确立为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新任务;把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确立为文艺创作的方法和文艺批评的准则;把塑造新的英雄人物确立为对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
(一)关于电影《武训传》的讨论开启了名为讨论、实为批判的文艺运动斗争的先河。
巴金现代文学阶段和80年代的转变
巴金现代文学阶段和80年代的转变巴金小说的创作风格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1、1929-941年为早期,主观色彩浓厚、风格多样、热情是他作品中最稳定、最有价值的东西。
2、1942年后,热情有所收敛,风格由多样趋向统一,在客观写实的日常生活琐事中寄托人生理想,风格朴素自然。
《还魂草》是风格转变的代表作。
这种风格演变有三个标志:1、“家庭”含义发生变化。
早期“家庭”是黑暗的象征物。
后期“家庭”是强权的对立物,作家珍惜的伦理组织。
2、作家塑造英雄形象的热情向塑造平凡的小人物转化、理想化、类型化的单纯性格转向生活化、立体感的复杂性格。
3、作家的人道主义思想本色越来越显示出来。
巴金2个时期两大题材:一是以《灭亡》为起点的探索青年革命道路的题材,代表作是“爱情三部曲”,即《雾》《雨》《电》;二是以《家》为起点的表现家庭生活的题材,代表作是“激流三部曲”(即《家》《春》《秋》)和《憩园》《寒夜》。
在70、80年相交之际,我国历史语境有了较大的转变,这样一来当代文学就不可避免面临的“转型”情况。
然而实际上,这种转型不够完全,而是在特殊的历史下,我国文学历叱上出现的一个复杂而不可拒绝的过程,这个过程中贯穿始终就是“70年文学”。
新文学的出现,代表着我国当代文学已绊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新时期文学在发展过程中,过于强调自身的特点,从而在历史性以及共识性方面,对于使其年代文学理解也不相同。
在历史性线索中,新时期文学对亍极左思想拒绝、批判,但是如果从共识性线索方面来看,它又为极左思想提供了栖息之地比如美感、情感以及人道主义等。
另外,我国当代文学的发展过程中,语境不断的发展变化,但是实质上社会体制却没有进行实质改变,也就是简单的进行了调整,当代文学的演变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
所以说在80年代的转型,我国当代文学依旧无法摆脱十七年的控制,如果说改变,也只是简单地在表现的方式以及结果上有了较为弹性化的现象而已。
一直到1985年左右,我国出现的“先锋文学”一系列职业化批评家,才使得传统的文学体制以及管理方式有了较为显著的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蒙
•简介:70年代复出,在八九年代持续保持创作活力,是一位多
产的作家。
•创作特色:以小说为主,与流行的揭露、控诉的题材和情感
方式保持距离,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视心灵显示,重视历史理念的思辨剖析的倾向。
•作品分析:他的主要作品的基本主题是知识个体与他所献身
的“理想社会”之间无法挣脱的复杂、缠绕关心。
80年代小说 发展
11文学 张嘉璐 110109100142
5/25/2012
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
伤痕小说 反思小说
改革小说 知青小说
5/25/2012
伤痕小说
•来源:这一小说现象因1978年8月11日《文
汇报》发表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学生卢新华的短 篇小说《伤痕》而命名
•小说特征:文革时期社会生活为题材的小
特别设计情节和冲突,增强小说的故事性, 着意塑造“典型人物”,执意减弱、消除 “戏剧化”设计,使叙述呈现如日常生活般 的“自然形态”。
5/25/2012
•兴起:60年代就已发生,80年代初达到热潮的西方
“现代派”文学的译界,,以及由此引起的争论,在80年代 的当代文学实践中留下深刻的痕迹。
现代派小说
抑,超越暴露、控诉的情感式宣泄,引入思考、理 性的成分,加强有关历史责任的探究。
•引发作家们的共同认识:“文革”并
非突发事件,其思想动机、行为方式、心理基础, 已存在于“当代”的历史之中,并于中国当代社会 的基本矛盾,与民族文化、心里的积习相关。
5/25/2012
代表作家:大都是“复出”的“右派”作家:王蒙、
5/25/2012
80年代中后期
寻根小说 现代派小说 先锋小说 新写实小说
5/25/2012
寻根小说
•兴起:80年代中期,“寻根”是重要思想
文化潮流,这一潮流因为发生相关的事件,获 得标志性的命名,也获得推动的力量。
•原因:人的主体意识觉醒的结果。学术界
的文化热,促使“寻根文学”出现。寻根文学 的出现受到文学自身范畴的制约与互动。
•创作特色:均以北京市民作为表现对象。 •作品分析:80年代他以人道主义的精神立场,关注作为社会个体
的普遍人的生活状况和处境,80年代后期以纪实小说形式发表《5·19长 镜头》、《王府井的万花筒》、《公共汽车咏叹调》,写北京市民的生 活和文化心态,上述作品都明确突出某一社会问题,并呼吁解决方案; 当问题意识稍有消退时,刘心武以较裕俗的视角和笔墨来描述具有特定 风情、习俗、世态的北京市民生活图景,体现在《如意》、《钟鼓楼》、 《四牌楼》等长篇小说中;90年代提出“大众文学精致化,精致文学大 众化”的构想,试图沟通“雅”、“俗”,如《一窗灯火》。
说,其主旨在于展示极左思潮对同一时期的中国 人身心所造成的摧残。是关于文革创伤记忆的伤 痕文学,表现对个体生命的关切,揭露文革对知 识分子造成的精神创伤。
•发展:因为它的适时暴露,“伤痕”的写作
很快确立起合法地位。
5/25/2012
•主要内容:一是写知识分子、国家官员受到的
迫害,他们的受辱和抗争;一是写“知青”的命运:以 高昂的热情和献身的决心投入这场革命,却成为献身 目标的“牺牲品”。
代表作家:梁晓声《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 《今夜有暴风雨》《雪城》韩少功《西望茅 草地》等
梁晓声
代表性作品分析:最有代表性的是他的中篇小说《今夜
有暴风雪》。 作品以北大荒四十万知青即将返城的时刻为切入点,1979年 的某一天,有人得知第三建设兵团团长马崇汉无理扣压上级关于 知青返城的文件,八百多名知青带着强烈的愤怒在暴风雪之夜赶 到团部。在这次突发事件中,工程连连长曹铁强挺身制止骚乱; 警卫排排长刘迈克为了保卫国家财产与偷窃银行的歹徒搏斗牺牲; 背负着"血统论"十字架的上海姑娘裴晓云冒着零下二十四度的严 寒坚守在哨位上,直到冻僵。在小说的结尾,以曹铁强为首的三 十六名知青放弃了返城机会,志愿留在这块曾经洒落过他们血汗 的土地上继续奋斗。
•代表作家:刘索拉《你别无选择》、徐星《无
主题变奏》莫言的《透明的红萝卜》徐星《无主题变奏》
5/25/2012
刘索拉,徐星
•简介:1985年,刘索拉的中篇《你别无选
择》发表,反应强烈,有批评作家称之为 “真正”的现代派小说,这一评语透露了但 是文学创新者的期望:中国能诞生像西方那 样的“现代派”作品。受关注的还有徐星的 《无主题变奏》。
“知识青年”,而是作品内容与“知青”在“文革 ”中的遭遇有关。
•特征与发展:作品带有明显的自传色彩,
对于“文革”的叙述一开始就呈现出体验和阐释的 多向性,早期着重于对“文革”悲剧的感伤揭露, 越过这种方式后在是点、情感处理和叙述方式上出 现了变化,此后,知青在叙述和评价上分化、分裂。
5/25/2012
视。
代表作家:高晓声,汪曾祺,刘绍棠,
古华,张一弓,路遥,陈忠实,贾平凹等
5/25/2012
汪曾祺
•简介:是为数不多的难归类的作家,出
生于江苏高邮的士绅之家,80年代后其才才 得以展开、发挥,80年代末以后的创作多以 士大夫和知识分子的生活为表现对象,风格 从平淡转向苍凉。
•创作特色:注重风俗民情的表现,既不
5/25/2012
韩少功
•简介:开始是所谓的“知青作家”,也
是“寻根”的主要倡导者,1985年的《文 学的根》表达了“寻根”派的某些重要观 点。
•创作特色:它在小说艺术创新上多有
探索。其探索方向是将叙述从发生的故事 本身,转向事情如何被感受与思考,并打 破文体便捷,融合文史哲的要素。
5/25/2012
•特征:寻根小说在历史、美观学上,不管
是整体风貌还是个别文体都显得较为复杂、暧 昧。以现代意识观照现实和历史,反思传统文 化,重铸民族灵魂,探寻中国文化重建的可能 性
5/25/2012
“寻根”的代表性文章
韩少功《文学的“根”》 郑万隆《我的根》 李杭育《理一理我们的“根”》 阿城《文化制约着人类》 郑义《跨越文化断裂带》
•他的写作实践本身显示了部分在80年代呼唤“救救孩子”,持 精英“启蒙”立场的作家在90年代的“市民化”转向。
5/25/2012
反思小说
•出现:对“伤痕”表达和历史责任的探究这一
系列“深化”的要求,引入思考、理性的成分,这 种变化导致了“反思文学”的普遍使用。
•特征:揭示“文革”对“现代化”的阻滞和压
•代表作家:残雪《山上的小屋》《苍老
的浮云》《公牛》刘震云《一地鸡毛》《单位》 《官场》池莉《烦恼人生》《不谈爱情》《太阳 出世》方方《“大篷车”上》《白梦》《白雾》 《白驹》
5/25/2012
池莉、方方
池莉:1987年发表的《烦恼人生》 是经常用来阐述“新写实小说”特 征的主要文本之一,与后来的《不 谈爱情》、《太阳出世》并称为 “新写实三部曲”,90年代,其写 作转向呼应使命阅读趣味的都是言 情小说。
•特征:以对国家现代化的热切追求为基点,
直接或间接反映改革。
•代表作家:蒋子龙的《乔厂长上任记》
张洁《沉重的翅膀》 柯云路的《新星》 李国文的《花园街五号》
5/25/2012
蒋子龙
•简介:是这一时期特别关注
“改革”这一题材的作家
•作品特色:《乔厂长任记》被看
做是改革文学的开风气之作,写的是主动 要求到濒于破产的重型电机厂任厂长,以 铁腕手段进行改革的人物,它引起读者的 热烈反响,从一个方面呈现当时文学与社 会生活的独特关系。
•创作特色:他们对“主流”的价值观、
生活方式,持蔑视、嘲讽的姿态;以或愤世 嫉俗、或戏谑的叙述来质疑当代基于某种价 值标准之上的观念和行为规范。
5/25/2012
先锋小说
•出现:80年代后期,一批年轻小说家在
小说形式上所做的实验,出现了被称为“先 锋小说”的创作现象。
•特征:在先锋小说中,个体主体的寻求
•代表作家:刘心武《班主任》
宗璞《我是谁》 冯骥才《铺花的歧路》 张贤亮《邢老汉和狗的故事》
5/25/2012
刘心武
•简介:1969年在北京任中学教师起,开始写作和发表作品。1977年
发表《班主任》,和随后发表《爱情的位置》、《醒来吧,弟弟》等短 篇,提出“文革”在青少年心灵上留下的“内伤”的“后遗症”问题, 作品反响很大而名声大噪。一度担任《人民文学》主编。
——韩少功:《文学的“根”》,《作家》1985年第4期。
5/25/2012
风俗乡土小说
兴起:农业和工业题材等概念在80年代逐
渐被废弃,小说观念和创作发生重要变化, 阶级和政治话题隐退,评论界相应应用了 “市井小说”、“都是小说”、“乡土小 说”、“乡情小说”等概念。
特点:地域因素在小说中的地位受到重
5/25/2012
•作为一种整体性的文学潮流, 对“文革”伤痕直接描写的作品 在1979年到1982年达到高潮,此 后势头减弱。 •在叙事方法上,这期间反思 “文革”、表现社会改革的小说, 大多可以归入“问题小说”。
5/25/2012
知青小说
•起源:文革期间已存在,但这一概念在80年
代才出现。
•概念:一是作者曾是“文革”上山下乡中的
5/25/2012
新写实小说 •出现:在“先锋小说”出现的同时
或稍后,小说界的另一种重要现象,是所 谓“新写实小说”的出现。这种现象的出 现被称为现实主义的“回归”,有时被看 作属于“自然主义的品质”。作为一种创 作潮流,固然是当时文学精神转移的体现, 也与文学刊物的推动相关。 《钟山》杂 志从1989年第3期设立“新写实小说大联 展”栏目
5/25/2012
马原、洪峰
马原:是这一“小说革命”的始作俑 者,1984年发表的《拉萨河的女神》 是当代第一部将叙述置于重要地位的 小说,他的小说显示出一种“叙述圈 套”。 洪峰:是另一进行先锋的小说探索的 作家,被看作马原的追随者。《奔丧 》以反讽的态度和叙述方法来处理传 统的悲剧性故事,表现了另一意义的 “颠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