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小说王蒙
王蒙:《善良》优质PPT课件
为世界了解中国文化提供了窗口。
对文学创作的启示
关注现实
王蒙通过《善良》展示了现实生活中的善与恶、美与丑,启示作 家应关注现实,反映时代变迁。
人文关怀
作品强调对人的精神世界的探索和对人性的深入剖析,鼓励作家 在创作中融入更多的人文关怀。
创新语言风格
王蒙独特的语言风格为作品增色不少,表明作家在语言运用上应 勇于创新,形成自己的特色。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对人性的思考
善良是人类天生的本性之一,但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人们 往往会因为各种原因而失去这种本性。王蒙通过《善良》这 篇作品,引导人们深入思考人性的本质,重新审视自己的价 值观和行为准则。
王蒙认为,善良不仅是人类的一种道德品质,更是一种精神 力量。他强调人们应该保持一颗善良的心,用善良去面对生 活中的各种挑战和困难。
06 结语
《善良》的价值与意义
文学价值
01
王蒙的《善良》以其独特的语言风格和深刻的社会洞察,展现
了当代社会的复杂面貌,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思想启示
02
作品引导读者思考善良与邪恶、正义与非正义等道德问题,激
发人们对人性和社会的思考。
文化传承
03
作为中国当代文学的经典之作,它传承了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
02 《善良》内容概述
故事情节简介
故事背景
故事发生在一个虚构的小 镇,描述了小镇居民在面 对道德困境时的选择和行 动。
情节展开
故事以一个意外事件为引 子,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 应,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 矛盾。
人物塑造
通过描绘不同人物的性格 特点和心理变化,展现了 他们在道德抉择面前的挣 扎和无奈。
试论王蒙80年代小说创新
故 事性 从小 说中放 逐出去 ,但客观 上 的艺术 实践效 果却表
明, 实际上还是要依靠某利, 由于 场景的移动和细 节的描绘 而 产 生的故事性 。可见 ,这 就是王蒙 “ 无故事 ,无情 节”之 中 的故事情节性 。同时,这 说明 ,王蒙创作 苹新 是在继承 的基 础上进行 的,“ 小说 ,大体是一种描 述人生 故事 ,大体 上须 有具象化人物 和世态写真 的叙 事体文学” ,这一观 念仍远 未
过 时,诚然 , 如果把故 事仅仅理 解成 一个有 头有尾 的 闭锁 式
的情节 系列 , 那么“ 小说是可以 讲故 事, 可以不讲 敞事的” 也 , 但是 ,即使 在那些没有 闭锁 式的情 节系列 的小 说巾 , 那种 自
然 、社 会 、 人物 的细 节 的 充 实 感 和 真 切 感 ,仍 是 支 撑 小 说 之
( 一)在人文 内涵上 ,即体现 文学灵魂 的精神认 同层面 上 , 破流行或主流 思想的限制 , 突 体现 出人 的精 利 的丰富性 、 I
独 异性 ,以寻求到 更深广人 生意 蕴的精神 力量 , 挖掘 出积淀 多年 的理性思索和 已{ 斩扭曲的人性 , 这是先锋文学乃 至大众 文学 所认同人文精神 的大趋势 。正如王蒙针对现今大 吁 “ 人 文精神 ”失落 的现 状所言 ,“ 我们可 以或者也许应该 寻找人 文精神 , 探讨 人文精神 , 力争取使 源于欧洲 的人文精神 与 努 中国文化传统、实际生活相结合 ,结 出有 中国特色 的人文精 神 之果 ,却 不大可 能哀叹 人文精神 的失落” 。口实践 证叨 , 通过对 王蒙创作 的批 判 , 似乎 可以看到人文主义就蕴 含其创 作 之中 , 这种 深刻的思想意蕴和 文化底蕴的 呈现 ,或许正是
蒋忠 心
【现代文学】王蒙的意识流小说有哪些
【现代文学】王蒙的意识流小说有哪些
王蒙的意识流小说:
1.“集束手榴弹”的六篇小说(即中篇《布礼》《蝴蝶》,短篇《春之声》《夜的眼》《海的梦》和《风筝飘带》)。
2.《春之声》是20世纪80年代率先运用“意识流”手法写成的小说。
《春之声》摒弃了传统小说的叙述模式,运用了以人物为中心的放射状结构。
出国考察归来的工程物理学家岳之峰在春节回乡途中,身处闷罐车厢,“意识”流动。
其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反映了新旧交替时代色彩斑斓的社会生活,传达出“春的旋律”,表现了新时期新转机的主题。
小说的主题是“歌唱生活中的新转机”,但不重塑造人物性格,不重故事情节叙述,不按正常时空顺序。
他借鉴了西方的“意识流”手法,但又不是西方纯粹的“意识流”。
小说采用的“放射性”结构有一个端点,就是坐在闷罐车厢这一特殊环境中主人公的心灵世界。
小说主要写时空切换中,外界世界作用于主人公内心所引起的联想和心理状态,并以此来表现主题。
王蒙的意识流小说还是“中国式的意识流小说”,即其逻辑关系较为清楚,有机可寻,而不是天马行空,无拘无束。
他的象征手法的运用,如以新的火车头与旧的车厢喻新旧之关系,也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王蒙的“东方意识流小说”
东方意识流”小说主要作品: 《春之声》岳之峰
《夜的眼》陈杲
《海的梦蒙“东方意识流”小说的特色 1、立足于民族性和现实性的思想内容 2、有意识的意识流手法 情节框架、意识流的自由联想,内心
独白和象征暗示
3、充满诗情画意的文风
第二十三章 小说
第二节
王蒙的“东方意识流小说”
一、作者简介
王蒙(1934-- ), 祖籍河北沧州, 1934年生于北京。
王蒙创作活动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五十年代(早期)的现实主义创 作。《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青春万岁》 (当时末出版); 第二阶段(从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末)艺 术创新阶段。《夜的眼》、《海的梦》《春 之声》《布礼》《蝴蝶》等; 第三阶段即九十年代以来,主要从事系列长 篇小说《恋爱的季节》《失态的季节》《踌 躇的季节》等回首往事、反思历史。
王蒙作品——精选推荐
王蒙作品王蒙著有长篇⼩说《青春万岁》、《活动变⼈形》、《暗杀—3322》、《季节四部曲》(《恋爱的季节》、《失态的季节》、《踌躇的季节》、《狂欢的季节)、《青狐》、《尴尬风流》,中篇⼩说《布礼》、《蝴蝶》、《杂⾊》、《相见时难》、《名医梁有志传奇》、《在伊犁》系列⼩说,⼩说集有《冬⾬》、《坚硬的稀粥》、《加拿⼤的⽉亮》,诗集《旋转的秋千》,作品集《王蒙⼩说报告⽂学选》、《王蒙中篇⼩说集》、《王蒙选集》、《王蒙集》,散⽂集《轻松与感伤》、《⼀笑集》,⽂艺论集《当你拿起笔……》、《⽂学的诱惑》、《风格散记》、《王蒙谈创作》、《王蒙、王⼲对话录》,专著《红楼启⽰录》、《王蒙评点红楼梦》、《王蒙话说红楼梦》、《王蒙讲稿》、《王蒙新世纪讲稿》,⾃选集《琴弦与⼿指》以及10卷本《王蒙⽂集》、23卷《王蒙⽂存》(2003年)等,2006-2007年出版了⾃传《半⽣多事》、《⼤块⽂章》。
有多篇⼩说和报告⽂学获奖。
作品被译成英、俄、⽇等多种⽂字在国外出版。
王蒙的作品反映了中国⼈民在前进道路上的坎坷历程,他也由初期的热情、纯真趋于后来的清醒、冷峻,⽽且乐观向上、激情充沛,并在创作中进⾏不倦的探索和创新,成为当代⽂坛上创作最为丰硕、始终保持创作活⼒的作家之⼀。
他在国内⾸开新时期国内意识流⼩说创作先河,倡导作家学者化、学者作家化,掀起⼈⽂精神⼤讨论,是中国当代⽂学⾛向现代写作技巧的开拓者。
他的主要创作年表1955年:在《⼈民⽂学》杂志上发表短篇⼩说《⼩⾖⼉》。
这是第⼀次正式发表作品。
1956年:发表短篇⼩说《春节》、《组织部来了个年轻⼈》、《冬⾬》。
1957年:散⽂诗《新年》、长篇⼩说《青春万岁》在上海《⽂汇报》上连载。
另有诗作《错误》、《洗礼》、《春风》等。
1962年:发表短篇⼩说《眼睛》、《夜⾬》。
1963年:发表散⽂《春满吐鲁番》。
1978年:发表短篇⼩说《队长书记野猫和半截筷的故事》、《最宝贵的》(获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说奖)、《光明》;报告⽂学《⽕之歌》等。
从《春之声》看王蒙意识流小说
从《春之声》看王蒙意识流小说【摘要】:《春之声》是王蒙新时期意识流表现手法的代表作之一。
在结构上,以放射式心理为主,加以蒙太奇表现效果,领略社会生活翻天覆地变化。
在语言上,肆意铺陈的语言尽显强烈的扩张感,具有纵横衍生的气势。
在内容上,是对文革无情的鞭挞和反思,彰显生命的美学价值,及对改革春天的美好祝愿与向往。
【关键词】:意识流,蒙太奇;语言特征;时代气息在中国文坛里有许多为小说风格而不懈努力奋斗的,但是像王蒙这样能够在不同时期都能够始终站在艺术革新之巅却是少之又少。
王蒙以一篇《青春岁月》震撼文坛,那时候他年仅19岁,又一篇《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描绘了年轻人林振对工作积极热情,对党和国家忠心耿耿,反对官僚主义的思想也令人叹为观止。
但是,天有不测风云,原本可以在写作大展宏图的他却因为中国文化大革命而断送美好青春,成为政治革命的牺牲品,下放到新疆乌鲁木齐甚至更为偏远地区劳动改造。
这段经历对王蒙来说并非是坏事,他没有像刘少奇那样被打到,相反,在劳动中领悟了很多,积聚了写作创作的源泉,把二十多年苦行僧作为磨练期坚持写作,把文学当作是生活的一部分。
直到在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才再次登上中国文坛,并将改造时期积攒的文学功底成功运用到改革开放大解放当中去,成为文学领域举足轻重的代表作家。
在80年代文学中,王蒙文坛地位不仅仅表现在文学作品的数量上,更在于作品表达的思想和文化方面显示的厚度上。
对于文革他没有像伤痕文学那样仅仅停留在感性批判层次上,而是更加理性思考,深层次地对文革进行鞭挞,将文学与人的关系紧密联系起来,并创造运用大跨度的时空转换,主客观交织的意识流表现手法加以揭露文革给人们带来精神层面的伤害,更加关注人的心理、情感,这与文革时期小说主题大相径庭,用作品表现人的思想,将人的内心想法表现在作品上,本文就其在《春之声》这篇文章进行加以阐述。
一、突破狭隘政治束缚彰显生命的美学价值王蒙经历过文革时期黑暗年代,了解中国不仅在经济上饱受摧残,同样在文化上也一片凋零。
【课外阅读】关于王蒙《春之声》
【课外阅读】关于王蒙《春之声》无论对王蒙本人还是对新时期小说创作,《春之声》都是一篇值得重视的作品。
这个篇幅不大的短篇小说热忱地表现和歌颂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大地出现的新的希望和转机,揭示出一个富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主题。
作者曾以直面现实的勇气揭露出我们生活进程中出现的曲折和矛盾,但他并非只是一味地描绘社会生活的阴暗侧面,相反,他总是注意从纷纭复杂的社会现象中准确把握时代本质,给读者以思想上的启迪和精神上的鼓舞。
《春之声》通过主人公岳之峰在闷罐子车里由见闻引起的丰富联想,让人们聆听到一个新的时代正大步迈来的铿锵脚步声。
从困难中露出希望,冷峻中透出暖色,使人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
在艺术表现上,《春之声》或许更值得我们重视。
它是新时期文学中率先运用“意识流”手法写成的小说。
它突破了传统的人物、情节、环境的描写方式,而把反映现实生活的焦点集聚在人物心理内象的直接袒露上,以有限的篇幅充分展示主人公在特定的环境中涌现出的复杂、丰富的内心活动,意识的自然流动,通过对人物内心图景的细致描绘,勾勒出主人公的生活经历、命运遭际和思想性格,同时也表示出社会生活丰富而又纷杂的面影。
小说采用“放射性结构”,有力地突破了时空的限制,纵笔所向,今昔中外、乡风城貌,了无拘牵,以极精练的笔墨表现出十分丰富的思想内涵。
此外,意味深远的象征,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描述,也是其艺术上的显著特色。
王蒙是一个经历坎坷而革命理想主义精神未泯的战士,又是一个具有诗人气质和浪漫主义情调的作家。
他的《春之声》不仅传达了中国改革开放之春的信息,而且以“标新立异,另辟蹊径,花样翻新”(王蒙语)的创作手法,为新时期小说创作园地的繁荣与发展奉献了一束奇葩。
《春之声》没有贯穿全篇的故事情节,主要借助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心境、联想和下意识的活动,创造出某种典型意境,反映出社会生活和人的心灵奥秘,向人们传递着春天的信息。
它主要写工程师岳子峰访德归来,春节前夕搭乘闷罐子车回乡探亲途中的思绪。
《活动变人形》
《活动变人形》-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关于王蒙长篇小说《活动变人形》的作品分析《活动变人形》是20世纪80年代由当代著名作家王蒙创作的—部非常优秀的长篇小说。
作品对五千年中国传统文明、中西文化对峙、历史、人性和知识分子等多重文化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地梳理、分析与阐释。
这篇小说非常有意思,这是作家在很大程度上根据个人经历写成的,给个人如何去处理自己的历史,个人怎样去处理自己童年的记忆提供了很有趣的范例。
通过这个作品,他反思了中国社会中国历史里的中国人的命运乃至于中国知识分子的命运。
他通过自己对家庭的种种回忆,不断地去思考中国人和中国历史里包含的很多不同的涵义。
“活动变人形”是笼罩在全书上的一个重要的意象。
故事的主人公倪吾诚——一个从海外归来的知识分子,就像一个“活动变人形”。
整个故事其实都是在不断地展示倪吾诚的家庭从稳定到瓦解、并分崩离析的过程中的一些关键点。
倪吾诚在20世纪40年代初期就在两个大学里担任讲师的职位,而他的妻子静宜是一个典型的市民,他的家庭是一个标准的四口之家,有两个孩子——倪藻和倪萍。
这个家庭里还涉及到两个人——一个是姥姥江赵氏,就是倪吾诚的丈母娘;一个是江赵氏的大女儿,叫静珍。
静宜、江赵氏和静珍又构成一个小团体,这是典型的从天津的农村转到北京来的市民家族。
这个故事讲的就是这个家庭在40年代初的一些生活经验,也是倪藻——一个9岁的儿童在他成长过程中对生活产生的种种看法和记忆。
小说用漫画式的笔触,描绘三四十年代一位出过洋见了世面的中国男人倪吾诚,回国后妄图用他心仪的西式文明去改造他那有着根深蒂固东方传统的家庭生活,甚至还有他的冥顽不化的大姨子、丈母娘和妻子。
虽然王蒙在其中极尽调侃之能事,将静珍、静宜还有后来的倪萍的种种"不可思议"的丑态、可怜态刻画地淋漓尽致,将她们的如匕首如投枪的"骂誓"更是用"后现代"的笔法一口气"喷"出来,惊天地、泣鬼神,并利用意识流的写法将人物心理刻画得细致入微。
王蒙小说研究
王蒙小说研究1、王蒙1955年发表第一篇小说《小豆》,1956年以一篇干预生活的作品《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轰动文坛,长篇小说《青春万岁、活动变人形、恋爱的季节、失态的季节、踌躇的季节》,以1978年为界,小说创作分为两个阶段:青春+革命的作品:第一类以《青春万岁》为代表,其中包括短篇小说《小豆、春节》等作品;第二类作品以《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为代表,其中包括复出后创作的《最宝贵的、悠悠寸草心》等作品。
他认为自己创作的真正起步是从1979年发表了中篇小说《布礼》之后,《布礼》是王蒙探索小说的第一篇作品,80年代初期文坛出现王蒙热。
2、王蒙艺术主张变化:(1)关于文学的社会功能,青年时对文学干预生活说法是极力推崇的,《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是这一理论的具体实践,后来认为文学的功能只能干预人的心灵,它的作用只有通过长期的潜移默化过程之后才能显示出来。
(2)关于文学的描写对象,比较注重通过情节来表现深刻的社会内容、表现自己鲜明的倾向性,到注重写人的厂家、情绪、心理等,这是对现实主义创作原则的拓展。
(3)关于文学的表现手法,反对将创作手法单一化、阶级化,文学表现手法应丰富多样。
3、王蒙小说的表现手法(1)内心独白,自由联想:摒弃传统手法的呆板和简单,从西方现代派那里拿来了随意性和复杂性,如《杂色》曹千里与老与的对话;自由联想打破客观的时空界限,根据主人公心理活动重新组合,如《春之声》由主人公岳之峰的自由联想组合而成,全篇没有什么故事情节,坐在火车里随车身的晃动蜂拥而来的各种联想。
(2)多重的结构形态:1978年之前王蒙的小说基本上使用的是单线型结构,复出后《布礼》打破客观时空界限,按照主人公心理时间重新组合,使过去、现在、内心、外界、欢乐、悲伤、阳光、黑夜相互迭替交错而又呈姿色,产生出了让人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这是一种多线型的结构(心理结构或任意结构)。
《杂色》是双层次的复线结构:一条是对主人公曹千里革命历程的现实主义的描写,一条是对那匹杂色老马壮心不已的象征主义的渲染。
蝴蝶评论
王蒙的<<蝴蝶>>,当代文学之花王蒙是中国当代文学最具代表性的伟大作家、文学理论家和思想家,也是享有世界声誉的中国作家。
中篇小说《蝴蝶》是他80年代意识流小说代表作品。
小说成功塑造了张思远的人物形象,通过一个老干部回到曾落户的小山村找“魂儿的故事”,深刻地提出了革命领导干部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显示了作品的社会价值和思想意义。
一、主题与人物的政治意义。
《蝴蝶》的主题,表现的正是这样一种政治命题:和平年代,执政党如何才能不脱离群众,把国家治理好。
王蒙的观点有点政治暧昧,但在当时的时代对普通人的思想与舆论引导中具有不可否认的建设性作用。
小说主人公张思远形象的意义在于“反思”。
“他需要活下去,需要思考,需要规划他的儿子。
”海云的悲剧命运既是张思远历史反思的开端,又是基石。
最初,海云爱慕他,崇拜他,服从他,是一种“和谐”。
然而,海云并没有归属于他。
海云有其独立性而不会把自己全部交出。
张思远不断地变异以致成了一架阶级斗争的机器,运用斗争哲学把海云当敌对面,实行残酷打击。
海云在1957年摧折成车轮下的小白花。
当他带着难以排除的优越感再次来到山村时,他受到了东东和秋文——尤其是后者——温和的“审判”。
秋文是海云的未来,海云的新生,她是一只飘游的蝴蝶,自然而然的拒绝自身而外的“位置”,是对张思远潜在的优越感的最后“惩罚”。
而她向张思远发出“为人民服务多做好事,不做坏事的忠告和期望,则是她所代表的社会整体成熟的表现。
张思远从梦中彻底醒来,告别山村。
他丢了魂?他找到了魂。
《蝴蝶》中张思远经历的三十年闪现,意识流动切换间不断跳跃的思想、精神又让人感到在与他的思想、精神直面对话。
在内心争斗活动中,张思远的精神世界仿佛也在读者眼前立体起来。
王蒙作为80年代的文坛领军人物,他的文学充当了政治在知识份子中的宣传工具。
二、典型的意识流风格。
意识流是西方现代派创作的一种艺术手法,王蒙是真正集中运用意识流技巧来创作小说的作家,《蝴蝶》是其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作品。
王蒙意识流小说
新时期以来作品:
长篇:《暗杀—3322》《季节四部曲》(《恋
爱的节》《失态的季节》《踌躇的季节》 《狂欢的季节》)、 《青狐》《尴尬风流》 中篇:《布礼》《蝴蝶》《杂色》《相见时难》 《名医梁有志传奇》《在伊犁》系列小说, 作品集:《冬雨》、《坚硬的稀粥》、《加拿 大的月亮》,诗集《旋转的秋千》 专著《红楼启示录》《王蒙评点红楼梦》 《王蒙话说红楼梦》
王蒙意识流小说对深蕴心理加以描绘和揭 示的几种手段: 1、原发性联想 2、梦境 3、内心独白 4、弥漫的情绪
5、打破时空秩序
1.原发性联想
这种联想不是一般心理小说里写到的那种联想。 那种联想是有次序的和有内在联系的。太阳
光引起温暖的联想,这是正常的。因为太阳
光确实是温暖的。而美国诗人托马斯的“阳
在昨天、今天和明天之间,在父与子与孙之
间,在山村二郎神担过的巨石与十七层的部 长楼之间,在海云的在天之灵与拴福大嫂新 灵的姿碗之间,在李谷一的‘洁白的羽毛’ 和民国十八年的咸菜汤之间,在肮脏、混乱 而又辛苦经营的交通食堂和外商承印的飞行 时刻表之间,在秋文的目光、冬冬的执拗, 一九四九年的腰鼓、一九七六年的游行,在 小石头、张指导员、张书记、老张头和张副 部长之间,分明有一种联系,有一座充满光 荣和陷阱的桥。这桥是存在的,这桥是生死 攸关的。见证便是他的心,便是张思远自己。 要使这桥坚固而又畅通无阻。他渴望着一次 又一次地与海云,与秋文和冬冬,与拴福一 家的相会。他期待明天,也眺望无穷”。
公认的意识流小说代表 作有安德列· 别雷的《彼 得堡》、普鲁斯特的 《追忆逝水年华》、伍 尔夫的《到灯塔去》、 《海浪》
王 蒙 的 意 识 流 小 说 创 作
王蒙是小说界在建国后最早创作和大量发表 意识流小说的作家之一。 《布礼》 1979年2—8月 《夜的眼》 1979年9月 《风筝飘带》 1979年12月 《蝴蝶》 1980年2—3月 《春之声》 1980年4月 《海的梦》 1980年4月 当时文坛惊呼,王蒙扔出了他的“集束手榴 弹”。这些小说以异乎寻常的叙述方式在中 国当代小说界引发了一场艺术革命。
王蒙《春之声》阅读练习及答案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春之声王蒙简直是神奇。
不仅在慕尼黑的剧院里观看演出的时候,而且在北京,在研究所、部里和宾馆里,岳之峰想不到,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第一个春节即将来临之时,正在梦寐以求地渴望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人们,却还要坐瓦特和史蒂文森时代的闷罐子车。
“给这种车坐,可真缺德!”“你凑合着吧,过去,还没有铁路哩!”“运兵都是用闷罐子车,要不,就暴露了。
”“有什么办法呢?每逢春节,有一亿多人要坐火车……”黑暗中听到了这样一些交谈。
岳之峰的心平静下来了。
是的,这里曾经没有铁路,没有公路,连自行车走的路也没有。
阔人骑毛驴,穷人靠两只脚。
农民挑着一千五百个鸡蛋,从早晨天不亮出发,越过无数的丘陵和河谷,黄昏时候才能赶到X城。
我亲爱的美丽而又贫瘠的土地,你也该富饶起来了吧?过往的记忆,已经像烟一样、雾一样地淡薄了,但总不会被彻底地忘却吧?历史,历史;现实,现实;理想,理想;哞——哞——咣气咣气……喀郎喀郎……沿着莱茵河的高速公路。
山坡上的葡萄。
暗绿色的河流。
飞速旋转。
这不就是法兰克福的孩子们吗?男孩子和女孩子,黄眼睛和蓝眼睛,追逐着的,奔跑着的,跳跃着的,欢呼着的。
喂食小鸟的,捧举鲜花的,吹响铜号的,扬起旗帜的。
那欢乐的生命的声音。
那友爱的动人的呐喊。
那红的、粉的和白的玫瑰。
那紫罗兰和蓝蓝的毋忘我。
不。
那不是法兰克福。
那是西北高原的故乡。
一株巨大的白丁香把花开在了屋顶的灰色的瓦瓴上。
如雪,如玉,如飞溅的浪花。
摘下一条碧绿的柳叶,卷成一个小筒,仰望着蓝天白云,吹一声尖厉的哨子,惊得两个小小的黄鹂飞起,挎上小篮,跟着大姐姐,去采撷灰灰菜。
去掷石块,去追逐野免,去捡鹌鹑的斑斓彩蛋。
连每一条小狗,每一只小猫,每一头牛犊和驴驹都在嬉戏。
连每一根小草都在跳舞。
不,那不是西北高原的故乡。
那是解放了的、飘扬着五星红旗的首都。
那是他青年时代的初恋,是第一次吹动他心扉的和煦的风。
王蒙-80年代小说家-介绍
Company Logo
第一节
王蒙
《名医梁有志传奇》——道德的反思 梁有志 梁有德
Company Logo
第一节
王蒙
《活动变人形》——文化的反思 “季节”系列小说是王蒙世纪之交创作的系列长篇 小说:《恋爱的季节》《失态的季节》《踌躇的 季节》《狂欢的季节》。 钱文
Company Log持早年作品的 风格的时候,王蒙回答:“这是不可能的也不必 要的。二十年来我当然早就被迫离开了‘组织 部’,也再不是‘年轻人’。然而我得到的,仍 然超过于我失去的,我得到的是大有作为的广阔 天地,得到的是经风雨、见世面,得到的是二十 年的生聚和教训”,“故国八千里,风云三十 年”,“我无时不在想着、忆着、哭着,笑着这 八千里和三十年,我的小说的支点正是在这里。”
Company Logo
第一节
王蒙
二、王蒙小说的主要特点 (一)意识流手法的现代尝试 “意识流”小说家主张直接记录人物意识流动的 轨迹,“把变化多端、无人知晓、不受限制的精 神表现出来”。 乔伊斯、普鲁斯特、伍尔芙和福克纳
Company Logo
第一节
王蒙
(一)“少共精神” “青春与革命”,即“少共精神”成为他的一个 情结。 14岁就成为共产党员(1948) 50年代,他是一个青年,又是青年团的干部 时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时代,青春与希望成为他 思想的主调 。 决定了“青春+革命”既是他的人生观,又决定 了他创作的风格。
第一节
王蒙
过功勋的革命军人 重要的领导干部 右派(妻子离婚) “叛徒”和“三反分子”(儿子与之划清界线) 入狱 老张头(下放到边远的山区农村落户,得到农人 们的帮助和女医生秋文的关怀 )
王蒙及意识流小说
第二十九章
王蒙及意识流小说
王蒙简介
王蒙作品获奖目录
《最宝贵的》1978年 短篇小说 获1978年 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悠悠寸草心》197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年 短篇小说 获1979 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青春万岁》1979年 长篇小说 1981年 被评为全国中学生最喜爱的十本书之一
1986年获人民文学出版社奖《蝴蝶》1980 年 中篇小说 获全国第一届(1979——19 80)中篇小说奖
2.放射型结构。以人物的心灵为端点, 依着联想的发生,打破传统小说的正 常时空秩序,作多线条的辐射,状如 “漫天开花”。
意识流小说的特点
3.内心独白。它是心理分析式的, 是人物自己的意识或无意识的展示。 它粗糙,未经梳理,却又因此而真实。
4.象征手法。在意识流小说中,象 征备受亲睐。意识流小说结构松散, 思想的定向性属于隐性状况,象征的 运用有助于防止这些可能性。
《纸海勾沉——尹薇薇》1989年 短篇小说 获第四届1989—1990《十月》文学奖
《济南》1992年 短篇小说 获《上海文学》 短篇小说奖
多篇小说和报告文学获奖。作品被译成英、 俄、日等多种文字在国外出版。王蒙的作 品反映了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 的坎坷历
程,他也由初期的热情、纯真趋于后来的 清醒、冷峻,而且乐观向上、激情充沛, 并在创作中进行不倦的探索和创 新,成为
新时期文坛上创作最为丰硕、也最有活力 的作家之一。
王蒙的反思小说《春之声》
王蒙是新时期文坛上较早尝试与运用意识 流技法进行小说创作的作家,《春之声》 就是这方面的典型作品。
思考:你知道意识流小说有 哪些特点吗?
意识流小说的特点
1.自由联想。意识流小说以表现人的 意识流动为目的,就必然遵循意识活 动的规律----不间断地流动着,自由随 意,跳跃多变。
王蒙意识流小说
❖ “大家愈来愈认识到,改造旳主要任务是认罪, 认罪旳主要目旳是改造;改造旳主要原则是认 罪,认罪旳主要标志是改造;不认罪就不能改造, 不改造就不能认罪,在认罪中改造,在改造中认 罪,认罪是改造旳前提,改造是认罪旳条件。” (《失态旳季节》)
值得注意旳是:
八十年代中国意识流小说并非西方意识流小说旳硬 行植入,它本质上不同于西方老式旳意识流小说。
❖ 在昨天、今日和明天之间,在父与子与孙之 间,在山村二郎神担过旳巨石与十七层旳部 长楼之间,在海云旳在天之灵与拴福大嫂新 灵旳姿碗之间,在李谷一旳‘洁白旳羽毛’ 和民国十八年旳咸菜汤之间,在肮脏、混乱 而又辛劳经营旳交通食堂和外商承印旳飞行 时刻表之间,在秋文旳目光、冬冬旳执拗, 一九四九年旳腰鼓、一九七六年旳游行,在 小石头、张指导员、张书记、老张头和张副 部长之间,分明有一种联络,有一座充斥光 荣和陷阱旳桥。这桥是存在旳,这桥是生死 攸关旳。见证便是他旳心,便是张思远自己。 要使这桥结实而又通畅无阻。他渴望着一次 又一次地与海云,与秋文和冬冬,与拴福一 家旳相会。他期待明天,也眺望无穷”。
3.内心独白
能够体现任何范围内旳意识,涉及 清醒状态旳语言领域和非语言旳无 意识领域。它是对活跃状态中心灵 旳直接引述。
eg ;
我祈求判我旳罪。 你是无罪旳。 不,那有轨电车旳叮当声,是海云青春和生
命旳挽歌,从她找到我旳办公室旳那一天 起,便注定了她旳灭亡。 是她找旳你。是她爱旳你。你曾经给她带来 幸福。 我更给她带来消灭。……(《蝴蝶》)
这种联想不是一般心理小说里写到旳那种联想。 那种联想是有顺序旳和有内在联络旳。太阳 光引起温暖旳联想,这是正常旳。因为太阳 光确实是温暖旳。而美国诗人托马斯旳“阳 光是太阳踢出旳足球”旳联想,则是不正确 旳,然而,却又是人类旳心理可能出现旳联 想方式。
80年代作家王蒙分析
80年代的王蒙及创作附:高晓声一、王蒙作品获奖目录•1、《最宝贵的》1978年短篇小说获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2、《悠悠寸草心》1979年短篇小说获1979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3、《青春万岁》1979年长篇小说1981年被评为全国中学生最喜爱的十本书之一,1986年获人民文学出版社奖•4、《蝴蝶》1980年中篇小说获全国第一届(1979——1980)中篇小说奖•5、《春之声》1980年短篇小说获1980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6、《风筝飘带》1980年短篇小说获1980年《北京文学》短篇小说奖•7、《相见时难》1982年中篇小说获全国第二届(1981—1982)中篇小说奖•8、《葡萄的精灵》1983年短篇小说获第一届(1983—1984)短篇小说百花奖•9、《漫话文学创作特性探讨中的一些思想方法问题》1983年文艺评论获首届《上海文学》文艺评论奖•10、《对于现实生活的反映》、《反映与呼唤》1984年文学评论获《光明日报》优秀理论文章一等奖•11、《访苏心潮》1984年报告文学获全国第三届(1984—1985)报告文学奖12、《名医梁有志传奇》1986年中篇小说获全国传奇文学奖被《中篇小说选刊》评为优秀小说13、“为表彰王蒙的文学创作”1987年获日本创价学会和平文化奖•14、“为表彰王蒙的文学创作”1987年获意大利蒙德罗国际文学特别奖•15、《苏州赋》1988年散文获《人民日报》燕舞杯奖•16、《“诬告有益”论》1988年杂文获《人民日报》风华怀奖•17、《坚硬的稀粥》1989年短篇小说获第四届1989—1990《小说月报》百花奖•18、《纸海勾沉——尹薇薇》1989年短篇小说获第四届1989—1990《十月》文学奖•19、《济南》1992年短篇小说获《上海文学》短篇小说奖二、王蒙热•王蒙在八九十年代是个多产的作家。
•除了小说创作外,还发表了大量的散文随笔,创作谈,批评文章,以及一些有关中国古典文学的研究论文。
王蒙《善良》优秀ppt
社会影响
《善良》所揭示的社会问题和人 性矛盾,引起了广大读者的共鸣 和思考,对社会发展产生了积极 的影响。
思想影响
《善良》的思想深度和人文关怀, 启发了人们对人性、道德和社会 现实的深入思考,推动了思想进 步。
《善良》的启示
人性的复杂性
《善良》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多面性,提 醒人们要全面、客观地看待他人和自我。
道德的相对性
《善良》引发了关于道德相对性的思考,让人们意 识到不同的人对同一件事可能有不同的道德判断。
社会责任感
《善良》强调了个人在社会中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鼓励人们在面对社会问题时积极行动 。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语言质朴自然
王蒙的语言风格质朴自然,不矫揉造 作,读来让人倍感亲切,易于产生共 鸣。
情感真挚
表达对善良的敬意
王蒙在《善良》中深情地表达了对善 良的敬意,呼吁人们保持善良品质, 情感真挚动人。
引发读者共鸣
王蒙通过《善良》所传达的情感真挚 而深沉,能够引发读者的共鸣,使人 们对善良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的成长经历和心路历程。
小说通过主人公的生活经历,展 现了现代社会中人们面临的种种 困境和挑战,如职业竞争、人际
关系、家庭矛盾等。
小说中穿插了许多生动的细节描 写,如主人公的工作经历、家庭 生活、朋友交往等,使得整个故
事更加真实可信。
《善良》的主题分析
1
《善良》的主题主要围绕着“善良”展开,探讨 了在现代社会中,人们是否还能够保持善良品质 的问题。
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多面性,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艺术表现
02
王蒙在《善良》中运用了丰富的艺术手法,如象征、隐喻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ompany Logo
第一节
王蒙
王蒙说:“我打破常规,通过主人公的联想,突 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把笔触引向过去和现在, 外国和中国,城市和乡村。满天开花,放射性线 条,一方面是尽情联想,闪电般的变化,互相切 入,无边无际;一方面,却是万变不离其宗,放出 去都能收回来,所有的射线都有一个共同的端点, 那就是坐在1980年春节前夕的闷罐子车里我们 的主人公的心灵。”
LOGO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
LOGO
第十章 80年代小说(二)
本章要点
1 2 3 4
王蒙
汪曾祺
莫言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余华
Company Logo
第一节
王蒙
一、生平创作历程 王蒙(1934----),河北南皮县人,生于北京。
Company Logo
第一节
王蒙
(三)人物 小说成功地塑造了倪吾诚、静珍、静宜等人的典 型形象。
Company Logo
第一节
王蒙
二、王蒙小说的主要特点 (一)意识流手法的现代尝试 “意识流”小说家主张直接记录人物意识流动的 轨迹,“把变化多端、无人知晓、不受限制的精 神表现出来”。 乔伊斯、普鲁斯特、伍尔芙和福克纳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第一节
王蒙
进入新时期后,处于“伤痕文学”阶段的王蒙发 表了《最宝贵的》、《悠悠寸草心》、《友人的 烟》、《表姐》、《说客盈门》等短篇小说,在 这些小说中,王蒙仍然继承着“组织部”那个年 轻人的精神,敏锐地发现生活中存在的新矛盾、 新问题,一如既往地进行着尖锐的社会批判。
Company Logo
第一节
王蒙
《坚硬的稀粥》——现实改革的讽刺寓言。早餐 改革最终失败,还是稀粥加馒头片及大头菜,最 后还是爷爷说了算。 《冬天的话题》:荒诞与中国问题透视。沐浴学 权威朱慎独与海(加拿大)归派赵小强的争论。
Company Logo
第一节
王蒙
她是谁?她年轻吗?抱着的是她的孩子吗?她在哪 里工作?她是搞科学技术的吗?是夜大学的新学员 吗?是“老三届”的毕业生吗?她为什么学德语学 得这样起劲?她在追赶那失去了的时间吗?她作到 了一分钟也不耽搁了吗?她有机会见到德国朋友 或者到德国去或者已经到德国去过了吗?她是北 京人还是本地人呢?她常常坐火车吗?有许多个问 题想问啊。
Company Logo
第一节
王蒙
《青春万岁》无疑是对青春的礼赞,而《组织部 来了个年轻人》则成为青春的生命对革命意志消 退的未老先衰者的抗争。 大都涉及政治
Company Logo
第一节
王蒙
(二)“故国八千里,风云三十年”——创作支点 王蒙说:那时候“生活和文学对于我像是天真烂 漫,美好纯洁的少女,我的作品可说是献给这个 少女的初恋的情诗。初恋的情诗可能是动人的, 然而,它毕竟太不够,太不够了啊!”
Company Logo
第一节
王蒙
(二)鲜明的反思色彩 中篇小说《蝴蝶》——政治反思 小说的题目取自历史传说“庄生梦蝶”。小说以 主人公张思远“庄生梦蝶”式的命运变幻,展示 了人性的异化与复归的心理历程。
Company Logo
第一节
王蒙
过功勋的革命军人 重要的领导干部 右派(妻子离婚) “叛徒”和“三反分子”(儿子与之划清界线) 入狱 老张头(下放到边远的山区农村落户,得到农人 们的帮助和女医生秋文的关怀 )
Company Logo
第一节
王蒙
重新起用,回城做了市委的二把手(妻子要求复 婚,儿子认错,过去的“朋友”,部下,曾高喊 打倒他的那些人又围绕在他的身边。 ) 副部长 (突发奇想,决定要“微服私访,”请假 重回阔别的山村去寻访,希望找回真诚的自我。)
第一节
王蒙
3、多向发展的成熟期(1985年后) 一方面坚持了一贯的关注时代和社会心理的主题 方向,另一方面又使这种主题增加了辛辣与幽默 的力度。 在艺术上,前期所注重运用的“意识流”手法有 所减弱,而代之以更加多样 的综合性技艺、荒 诞、隐喻、象征、变形等各种手段 。
Company Logo
第一节
王蒙
“以人物和故事为经,以心理描写为纬的作 品”——不晦涩与此有关。 人物形象 故事框架完整
Company Logo
第一节
王蒙
《春之声》的主人公岳之峰坐两三个小时的闷罐 子车返乡探亲,小说的内容就是以“意识流”的 手法来描述他在车上的感受、联想和回忆。主人 公的心理结构线索成为小说的结构线索。
Company Logo
第一节
王蒙
王蒙把1980年前后集中发表的《春之声》、 《风筝飘带》、《夜的眼》、《海的梦》、《布 礼》、《蝴蝶》等中短篇小说称为“集束手榴 弹”,这一束“手榴弹”掷出以后,在文坛形成 了强有力的冲击波,影响了一代作家的小说创作。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第一节
王蒙
“活动变人形”是笼罩在全书上的一个重要的意 象。主人公倪吾诚就像一个“活动变人形”,一 个聪明的脑袋和高大的身躯下面长着一双不健全 的腿,小说通过这样的一种隐喻来发现中国现代 知识分子的内在分裂。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第一节
王蒙
(一)审父 以儿子倪藻的视角追忆父亲倪吾诚一生的悲剧。 还有一种以祖父的高大衬托父亲的卑微 莫言《红高粱》、方方《祖父在父亲心中》
Company Logo
第一节
王蒙
(二)隐喻——寓言化 《活动变人形》是日本的一种头、身、眼可以自 由组接的卡通玩具。一本《活动变人形》帮助倪 藻认识到,人是由五颜六色的三部分组成的:戴 帽子或者不戴帽子或者戴与不戴头巾之类的玩艺 儿的脑袋,二是穿着衣服的身子,第三就是穿裤 子或穿裙子的以及穿靴子或者鞋或者木屐的腿脚。
第一节
王蒙
强调真实地反映人物的精神世界,其描述的焦点 是人物的主观感受,而不是外部的客观现实。 它充分展示全新的时空观念,遵循柏格森“心理 时间”的原则,否定事件发展的线性因果关系, 竭力淡化小说的故事情节。
Company Logo
第一节
王蒙
王蒙的这批意识流小说,还表明着他率先认同了 一种来自西方的新的小说观念,即打破了传统现 实主义小说的“三要素”,认为小说不一定非要 描绘典型环境,不一定以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 性格为主,也不一定要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它可 以只写作者或作品中人物的某种感受,情绪或联 想。
Company Logo
第一节
王蒙
长篇小说《活动变人形》 黑色幽默 《冬天的话题》、《坚硬的稀粥》
Company Logo
第一节
王蒙
90年代“季节系列”长篇小说:《恋爱的季节》、 《失态的季节》、《踌躇的季节》《狂欢的季 节》。 长篇小说《青狐》、《尴尬风流》
对知识分子内在的精神世界进行了自审
Company Logo
第一节
王蒙
(三)多样的风格 王蒙在创作手法上是无拘束的,“我不准备对任 何一种手法承担义务,不准备从一而终,也不准 备视任何一种手法为禁区。”王蒙多姿多彩,变 化无穷的创作风貌,使他的作品永远不会出现单 一化、模式化、陈旧化现象。 现实主义:《说客盈门》 意识流:《杂色》 黑色幽默:《冬天的童话》
Company Logo
第一节
王蒙
所以,当有人劝王蒙,希望他能保持早年作品的 风格的时候,王蒙回答:“这是不可能的也不必 要的。二十年来我当然早就被迫离开了‘组织 部’,也再不是‘年轻人’。然而我得到的,仍 然超过于我失去的,我得到的是大有作为的广阔 天地,得到的是经风雨、见世面,得到的是二十 年的生聚和教训”,“故国八千里,风云三十 年”,“我无时不在想着、忆着、哭着,笑着这 八千里和三十年,我的小说的支点正是在这里。”
Company Logo
第一节
王蒙
这些作品体现了王蒙小说创作的一如既往的现实 责任感、社会良知与勇气。
Company Logo
第一节
王蒙
2、探索期(1979——1984) 从1979年开始,王蒙致力于小说创作技法的革 新试验。 他率先将“意识流”手法引入小说创作,突破了 传统现实主义小说的结构方法与时空观念,变外 部结构与客观视角为心理结构与主体视角,首开 新时期小说变革之先河。
Company Logo
第一节
王蒙
辛辣的讽刺,含蓄的幽默,善意的调侃
Company Logo
第一节
王蒙
三、王蒙的长篇小说《活动变人形》 王蒙写于1985年的小说《活动变人形》是80年 代发表的最重要的长篇小说。《活动变人形》是 王蒙著名的优秀长篇。发表在1986年3月人民文 学出版社的《当代长篇小说》上。
第一节
王蒙
(一)“少共精神” “青春与革命”,即“少共精神”成为他的一个 情结。 14岁就成为共产党员(1948) 50年代,他是一个青年,又是青年团的干部 时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时代,青春与希望成为他 思想的主调 。 决定了“青春+革命”既是他的人生观,又决定 了他创作的风格。
Company Logo
第一节
王蒙
(三)创作阶段 新时期创作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恢复期(1977——1979 ) 王蒙1979年以前的作品还保持着50年代严格现 实主义的创作风貌。 50年代的王蒙以一个“少共作家”所特有的单纯 与热情尽情地讴歌时代,讴歌火热的青春,大胆 地干预生活,揭露矛盾。
Company Logo
第一节
王蒙
(四)寓言化 王蒙的小说,大多是以一种寓言化的方式构成的。 《春之声》颇有象征意味的小说。作者以主人公 岳之峰乘座的“闷罐子车”象征八十年代第一春 中国社会的“时代列车”。 闷罐子车、陈旧破烂,车厢内、拥挤不堪,充满 了回家探亲的旅客,充溢着各种不滿的埋怨。但 是,车厢内也有对知识的渴求者,激荡着《春之 声》圆舞曲这“春天的旋律”。而且,尽管车厢 破旧,但车头却是新的。车轮在飞速地向前。 “快点开,快开!”“赶上!赶上!”人们充满 了前进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