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字相乘法》 导学案

《十字相乘法》 导学案
《十字相乘法》 导学案

十字相乘法分解因式

【学习目标】

1、能熟练地把形如的二次三项式因式分解。

2、通过课堂交流,培养合作学习能力,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

3、通过对规律的探索,提升自己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思维品质。【学习重点和难点】

重点:熟练地把形如的二次三项式因式分解

难点:在分解形如的二次三项式时能准确找到各个因式。

【课前导学】

1、计算:

(1) (x+2)(x+1) (2) (x+2)(x-1) (3) (x-2)(x+1) (4) (x-2)(x-1)

(5) (x+2)(x+3) (6) (x+2)(x-3) (7) (x-2)(x+3) (8) (x-2)(x-3)

2、问题:你是用什么方法将这类题目做得又快又准确的呢?

(x + a)(x + b) =

反之可得:=

3、由此你能发现把形如x2+px+q二次三项式分解因式的方法吗?

提示:⑴可从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找规律;

⑵可用具体的例子来说明。

【课堂研讨与展示】

一、交流展示

例1、分解因式:

⑴⑵x2-5x+6

⑵⑷x2+2x-3

二、梳理归纳

1、独立思考下列问题(比一比,谁的语言简练准确,有更多发现,师点拨:由特殊到一般)

(1)要将二次三项式因式分解,需要找到两个数a 和b ,使它们的 等于 ,并且验证它们的 等于 ,如果满足这两个条件就可以利用十字相乘法进行因式分解。

(2)所有形如

的二次三项式在有理数范围内都能分解因式吗?请举例说明。 (3)因式分解的符号规律你能发现吗?

当q>0,p>0时 当q>0,p<0

当q<0,p>0时 当q<0,p<0

三、综合延伸:

1、类比上述方法,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1)2

(xy)5xy+6 - (2)4220x x -- (3)()()2223320x x x x +++-

2、先填空,再分解[尽可能多的](发散拓展):

四、检测与反馈

(1)276x x -+ (2)2

215x x +- (3)22421x xy y --

(4)4220x x -+ (5)222(2)11(2)24x x x x +-++ (6)3

412a a a --+

五、拓展

我们已经学会了二次项系数为1的一类二次三项式的分解因式,那么如果二次项系数不是1还能使用我们本节课学习的方法吗?让我们深入思考一下~!

(1)2224x x --+ (2)232118x x -+

(3)243x x -- (4)226y y +-

2.2.1 平方根 导学案

子洲三中 “双主”高效课堂 导学案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 姓名: 组名: 使用时间2014年 月 日 年 级 科 目 课 题 主 备 人 备 课 方 式 负责人(签字) 审核领导(签字) 序号 八(3) 数学 §2.2.1 平方根 乔 智 一、教学目标 ①了解算术平方根的概念,会用根号表示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 ②了解求一个正数的算术平方根与平方是互逆的运算,会利用这个互逆运算关系求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了解算术平方根的性质. 二、教学过程 方法一:问题导入 内容:上节课学习了无理数,了解到无理数产生的实际背景和引入的必要性,掌握了无理数的概念,知道有理数和无理数的区别是:有理数是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比如上一节课我们做过的:由两个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通过剪一剪,拼一拼,得到一个边长为a 的大的正方形,那么有22 =a ,a = ,2是有理数,而a 是无理数.在前面我们学过若a x =2 ,则a 叫x 的平方,反过来x 叫a 的什么呢? 方法二:问题导入 内容:前面我们学习了勾股定理,请大家根据勾股定理,结合图形完成填空: =2x ,=2y ,=2z , =2w . 第二环节:初步探究 内容1:情境引出新概念 22=x ,32=y ,42=z ,52=w ,已知幂和指数,求底数x ,你能求出来吗? 内容2:在上面思考的基础上,明晰概念: 一般地,如果一个正数x 的平方等于a ,即a x =2 ,那么这个正数x 就叫做a 的算术平方根,记为“a ”,读作“根号a ”.特别地,我们规定0的算术平方根是0,即00=. 内容3:简单运用 巩固概念 例1 求下列各数的算术平方根: (1) 900; (2) 1; (3) 64 49 ; (4) 14.

算术平方根导学案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13.1 《算术平方根》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算术平方根的意义、表示方法和性质。 2、会求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 【重点难点】 (1)算术平方根的概念; (2)会用平方运算求所给数的算术平方根。 【导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1、填空:

正数_____的平方是9;正数_____的平方是0.25; 正数_____的平方是;正数_____的平方是1; _____的平方是0。 2、任意一个有理数的平方是什么数? 3、问题:已知一正方形装饰板的面积是14平方米,你能帮助工人师傅算出该装饰板的边长吗? 二、课上探究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以往已知正方形的边长,我们会计算它的面积。现在的问题3是知道了正方形的面积,如何去求它的边长?这些问题,在我们学习了算术平方根以后,就迎刃而解了。 (二)让我们来看本节的学习目标: (三)活动一自主学习一:(算术平方根的意义) 自学要求:(用5分钟时间自学课本68页例1以上部分)

自学后回答下列问题: ⑴、定义:一般的,如果一个的_____等于a ,即_______,那么这个______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记作______, 读作____。a叫做。规定:0的算术平方根是_____。 温馨提示:关键词语“正数”,例如:3 =9,实际上(-3)也等于9,但是只有正数3才叫做9的算术平方根。 ⑵、算术平方根的表示方法:0.25的算术平方根表示为____; 0的算术平方根表示为____; a(a≥0) 的算术平方根表示为______ ⑶、负数为什么没有算术平方根? 因为x =a,其中a是平方运算的结果,要么是_____,要么是_____,所以负数没有算术平方根。 【有效训练一】 1、下列式子表示什么意思?

《唐雎不辱使命》导学案

九年级第六单元导学案2 22《唐雎不辱使命》导学案 初三班组姓名: 【学习目标】 1、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了解人物形象。 2、培养复述、翻译朗读的能力。 3、学习唐雎作为小国之臣却不畏强暴、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精神。 第一课时 【课前预习】 一、查阅资料,把你收集到的《战国策》知识和本文背景知识写在下面。 《战国策》: (1)《战国策》是__ __末年__ __根据战国时事的记录整理编辑的。共____篇。 (2)唐睢是____国的使臣,他是一位____的谋士,出色地完成了出使秦国的使命。“辱”的意思是:。 相关背景: 二、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唐雎.()怫.然怒()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休祲.降于天()天下缟.素()色挠.()韩傀.() 三、认真诵读课文两三遍,将读时遇到的疑难困惑写在下面,课上交流。 四、再读课文,用1-2句话概括故事的内容,思考: 1、故事中的人物有哪些?主要人物是哪个? 2、故事的主要矛盾是什么?最后的结果是怎样的?

【课堂学习】 一、预习反馈:小组交流课前预习,订正答案。 二、小组合作学习及展示: 1、分小组多种形式演练课文朗读,后小组竞赛。 2、疏通文句,落实字词,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三、巩固练习: 1、解释加点的字词: 秦王使人谓.( )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 )安陵,安陵君 其.( )许.( )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 ..( ),以大易小,甚善;虽.然.( ),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安陵君因.( )使唐雎使.( )于秦。 秦王谓唐雎日:“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 )寡人,何也? 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 ..( )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 )寡人与.( )?”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 )千里不敢易也,岂直.( )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 ..( )怒,谓唐雎曰:“公亦尝.( )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 王尝闻布衣 ....( ),..( )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 以头抢.( )地耳。”唐雎曰:“此庸夫 ..( )之怒也,非士.( )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 )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 )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 天下缟素 ..( ),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 ),长跪而谢.( )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

平方根(算术平方根)导学案

平方根、算术平方根导学案 学习目标:1.掌握平方根的概念及平方根的性质; 2.区别平方根与算数平方根; 3.会求一个数的平方根。 重点:掌握平方根的概念,会求一个数的平方根。 难点:平方根与算数平方根的区别。 探究: [活动1] 探索归纳,挑战新知 : 1、一个数的平方是9,这个数是 2、平方等于 425 的数是 3、平方等于0.64的数是 4、填表: 5、平方根(定义):一般地,如果一个数x 的平方等于a ,那么这个数x 就叫做a 的 或 。即如果X 2=a ,那么X 叫做a 的 。 6、符号表示:a 的平方根记作 ,读作: 。(2叫根指数,通常省略不写) 7、探究总结: ( )2=16 → 16± = ( )2=81 → 81± = ( )2=0 → 0± = ( )2=-4 → 4-± = ①一个正数有 个平方根,它们 。 ②0只有一个平方根,就是 。 ③负数 平方根。 a ±表示求a 的平方根的运算,a 的取值范围是 。 当a <0时,称 无意义 425 a ±

8、 探索平方与开平方的关系: 归纳:求一个数a 的 的运算,叫做开平方,a 叫 。平方与开平方互为 。根据这种运算关系可以求一个数的 。 [活动2]利用新知,尝试应用: 例1:求下列各数的平方根: (1)64; (2)49121 ; (3) 0.0004; (4) 11 解:(1) (2) (3) (4) [活动3]合作探究,突破难点: 算术平方根(定义): 。 a 的算术平方根记作 ,读作 。(根指数2省略) 算术平方根的理解:如果一个数有平方根,那么这个数的算术平方根就是平方根中非负的那个。 举例:16±= (16的平方根是 ) =0 则16的算术平方根是4 则0的算术平方根是0 即 16=4 即 =0 表示求a 的算术平方根的运算,a 的取值范围是 。 当a <0时,称 无意义。 例2、求下列各数的算术平方根 (1)25; (2)49121 ; (3) 0.36; (4) 11 解: (1) (2) (3) (4) 0±4±4±0a a

2.2-平方根-第二课时导学案

丹东市二十四中学八年级数学上平方根(二) 主备:李春贺 副备:曹玉辉 孙芬 审核: 2016/8/4 一、学习准备: 1、9的算术平方根是 , 2的算术平方根是 ,7-4的算术平方根是 , 的算术平方根是0,4的值等于_________,25的算术平方根是________ 2、( )2 =9 ( )2 =121 二、学习目标: 了解平方与开平方互为逆运算,会用平方运算求某些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和平方根 三、学习提示: 1、活动一:合作探究: (1)、同桌讨论教材P27中“想一想”的内容回答其中的问题,理解并互相提问平方根的 定义。 (2)、组内之间举例说明“议一议”中三个问题。并举例表示一个数的平方根。 2、活动二: 自主探究, 例3:求下列各数的平方根: 1、64; 2、121 49; 3、; 4、(-25)2 ; 5、11 练习1、 121 4的平方根是_________ ,(-4)2 的平方根是_________,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是-4的平方根 是(-2)2 的算术平方根 C.(-2)2 的平方根是2 的平方根是4 3、下列各数中没有平方根的数是( )

A.-(-2) 3 -3 D.-(a 2 +1) 4、若正方形的边长是a ,面积为S ,那么( ) 的平方根是a 是S 的算术平方根 =±S =a 四、学习小结:你有哪些收获 五、夯实基础: 1、判断题 (1) 是的平方根. ( ) (2)-2 5的平方根为-5.( ) (3)0和负数没有平方根.( ) 2、(-4)2 的平方根是_________,算术平方根是_________. 3、 (1) 、25= (2) 、2 )3(-= (3)、 (4.0)2= 4、 (-11)2 的平方根是( ) C.±11 D.没有平方根 六、能力提升: 下列式子中,正确的是 A.55-=- B.-6.3=- C.2 )13(-=13 D.36=±6 7、已知0≤x ≤3,化简2 x +2)3(-x =______. 8、如果a <0,那么2a =________,(a -)2 =________. 书海浩瀚,扑进去其乐无穷。 叶辛。

九年级语文下册 唐雎不辱使命导学案

《唐雎不辱使命》导学案 原创不容易,为有更多动力,请【关注、关注、关注】,谢谢! 玉壶存冰心,朱笔写师魂。——冰心《冰心》 战国末期大约最后十年,秦国相继翦灭六国,吞并了原为六国附属的若干小国。当时,秦国的兼并与其他六国的反兼并矛盾空前尖锐。一些国家屈服于秦的淫威,“割地贿秦”,但也有不少国家,敢于起来抗争,维护国家尊严和领土完整。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位机智果断、勇武兼备的爱国者——唐雎,一起来感受他在秦王寻衅威胁的情势下,出使秦国,深入虎穴,并与之斗智斗勇的故事,相信你心中定然升腾起一股豪侠之气。 1.积累文言词汇。 2.疏通文意,了解故事情节。 3.探究文本,分析人物形象。 4.学习对比,衬托,对话刻画人物的方法。 5.学习唐雎不畏强暴,敢于为国家利益而斗争的精神。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听说过战国时期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吧。荆轲在易水上辞别燕太子丹时,慷慨悲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就是《战国策》里描绘的燕赵游侠之士的形象,虽然他最终失败被杀,但他的故事却一直为后人传诵,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我们要接触《战国策》里的又一个游侠勇士——唐雎。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朗读课文,圈画文中生字词。 雎( ) 怫( ) 跣( ) 抢( ) 祲( ) 缟( ) 傀( ) 挠( )

2.请同学们说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加惠: 怫然: 休祲:休,祲, 色挠:挠, 免冠徒跣:冠,跣, 谢: 谕: 3.找出文章中的通假字。 (1)秦王不说() (2)故不错意也() (3)轻寡人与() (4)仓鹰击于殿上() (5)寡人谕矣( ) 4.找出文中古今异义字。 (1)“虽,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虽然:)(2)“非若是也”(是:) (3)“休祲降于天”(休:) (4)“虽千里不敢易也”(易:) (5)“长跪而谢之曰”(谢:) 5.一词多义。 (1使: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依次为: 使人谓安陵君曰 (2)徒: 亦免冠徒跣 徒以有先生也 (3)夫: 此庸夫之怒也

平方根导学案汇编

6.1平方根导学案(第3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平方根的概念,掌握平方根的特征. 2.利用开平方与平方互为逆运算的矢系,求非负数的平方根 【学习重点】 平方根的概念. 【学习难点】 平方根与算术平方根的区别与联系? 【学习过程】 一、温故知新 回顾算数平方根的概念: 二、探究新知 1.归纳平方根的概念. 问题1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9,这个数是多少? 问题2根据上面的研究过程填表:

问题3类比算数平方根的概念尝试给出平方根的概念2.认识开平方运算.

问题4完成课件中的图1、图2,并说明两图中的运算有什么尖系? 开平方运算与平方运算互为_________ . 例1求下列各数的平方根: (1)100 ; (2)?;(3) 0.25 ; (4) 2- ; (5) 0 16 4 例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1)49的平方根是7 ; (2)2是4的平方根; (3) -5是25的平方根; (4) 64的平方根是_8 ; (5) ?16的平方根是?4. 3.归纳平方根的特征. 问题5根据上面的例题思考:正数的平方根有什么特点?0的平方 根是多少?负数有平方根吗?为什么? 问题6我们已经学过一个正数的算术平方根的表示方法,你能表示一个正数的平方根吗? 例3判断下列各式计算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1)-4二_2; (2)_ 4=_2 ;(3)-.4二_2.

例4说岀下列各式的意义,并求它们的值: (3)_ nj (I)36 ; 问题7如果知道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就可以立即写出它的负的平方根,为什么? 三、归纳小结 1 ?回顾本节课所学习的主要内容; 2 ?总结平方根与算术平方根的概念的区别与联系:

《2.2.1平方根》导学案

科目:数学第二章实数课型:新授课主备人:审核人:班级:小组:姓名: 《2.2.1平方根》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知道数的算术平方根的概念,会用根号表示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 2.知道求一个正数的算术平方根与平方是互逆的运算,会利用这个互逆运算关系求某些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 3.掌握算术平方根的性质。 【重点】了解算术平方根的概念、性质,会用根号表示一个正数的算术平方根. 【难点】了解算术平方根的概念、性质 预习案 一、预习自学 (1)请同学们回忆勾股定理.的内容 ------------------------------------------------------------------------------------------------------------ (2)下面请大家根据勾股定量,结合图形完成填空. 根据下图填空并回答问题。 x2=_________y2=_________z2=_________w2=__ _______ 若一个正数x的平方等于a,即x2=a,则这个正数x就叫做a 的算术平方根.记为“a”读作“根号a”.这就是算术平方根的定义.特别地规定0的算术平方根是0,即0=0. 探究案 [例1]求下列各数的算术平方根: (1)900;(2)1;(3) 64 49 ;(4)14. 解:(1) (2) (3) (4) [例2]自由下落的物体的高度h(米)与下落时间t(秒)的关系为h=4.9t2.有一铁球从19.6米高的建筑物上自由下落,到达地面需要多长时间? 解: . 总结:定义中的a和x都为正数,即算术平方根是非负数,负数没有算术平方根.用式子表示为a(a≥0)为非负数,这是算术平方根的性质. 巩固练习

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

圆柱的表面积与体积 知识点一:圆柱的认识 (1)底面:圆柱的上下两个面叫做底面,它们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圆。 (2)侧面:圆柱周围的面是一个曲面,叫做侧面。 (3)高: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注:圆柱有无数条高 (4)侧面展开:圆柱的侧面展开后是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长是圆柱的底面周长,宽 长方形的是圆柱的高。 知识点二: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1)侧面积:圆柱侧面展开后长方形的面积。 (2)侧面积公式: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X高 (3)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和两个底面的面积之和。 (4)表面积计算公式: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圆柱的两个底面积 知识点三:圆柱的体积 (1) 定义:一个圆柱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这个圆柱的体积。 ⑵ 计算公式:圆柱的体积 =底面积X高 随堂练习: 一.圆柱的表面积 1. 求下面圆柱体的表面积 (1) 底面半径是3 厘米,高是10厘米

(2)底面直径是2 米,高是底面直径的倍 ⑶底面周长是,咼是(n取) 2.一个圆柱的底面周长是厘米,高是5 厘米,它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n取)? 3.一个圆柱底面周长是分米,咼是6 分米,这个圆柱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米(n取)? 4.把一段长12 分米的圆木锯成3 段,表面积增加了平方分米,求原来圆木的表面积?

5.一个圆柱形油桶的底面直径是4分米,高是6分米,做一个这样的 油桶(无盖)至少需要多少铁皮? 6.把一段圆柱木料经过底面直径沿高切成两块,它的切面是一个面积为25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原来圆柱体表面积为多少平方厘米(n 取)? 二.圆柱的体积 1.求下列圆柱的体积(n取): (1)底面直径为5cm,高为10cm (2)底面积是平方厘米,高分米: (3)底面直径是10厘米,高是底面直径的今倍: 2.一个圆柱形粮仓,底面直径是2 米,高米,每立方米空间可以装小 麦750千克,这个粮仓可以装小麦多少千克(n取)?

《唐雎不辱使命》导学案

《唐雎不辱使命》阅读课导学案 第一版块:热身运动――温故知新 ★《唐雎不辱使命》选自,这是一部体史书,共有篇, 策。是时期的根据时代史实整理编辑而成。着重记录了谋臣的策略和言论。 ★列举至少三个出自《战国策》的成语故事(交代相关人物) 1. 2. 3. ★列举至少三个出自《战国策》的寓言故事 1. 2. 3. (温馨提示: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哟!) 第二版块:合作学习,自主探究 一、概括故事主要内容(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在A、B级中选一个来完成哟!) A级:秦王企图,遭到后,唐雎临危出使秦国,与秦王,结果秦王,唐雎。 (温馨提示:概括主要内容要交代清楚主要人物、事件的起因、简要经过及结果,语言力争简练) B级:请你用一副对联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考察你语言高度概括能力的时候到了,相信自己露一招吧!)上联:下联: (温馨提示:注意对偶句要求前后两句字数相等,词性相对应哟) 二、分析人物形象 ★走进虎狼之国的国君----秦王 (一)纵观全文,本文主要是通过对秦王的、、描写,来刻画其鲜明的形象的。(二)用心读一读,揣摩秦王的话语中流露的是怎样的语气或心理。 示例: 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 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 (“五百里”“十倍”重读,读出施加恩惠、诱惑对方的语气) 1.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 2.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 / 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3.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4.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 由此可见,秦王是一个的人。(用至少两个四字短语来形容) (三)从文中找出秦王神态变化的词语 ()()() 秦王对唐雎的态度可谓是前后,由此可见,秦王是一个的人。 ★走进弱小之国的使臣----唐雎 (一)品读语言,体会人物精神 1.第二段,唐雎面对秦王的骄横无理的质问,唐雎与第一段安陵君的回答都是拒绝,认真读一读,二者在语气上有什么区别吗? 2.第三段唐睢与秦王针锋相对,秦王以“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来威胁,唐睢以“”来应对;秦王以“”来恫吓,唐睢以“”来回绝;面对秦王“”的蔑视,唐睢以“”来回绝,慷慨陈词,列举三位义士,并以“,”来歌颂其壮举,并用“”暗示以死相拼,这段精彩的对话中,充分展现了唐雎 的精神品质。(至少用三个四字短语) 3.文章除用语言描写外,还用了哪些方法来刻画唐雎这个人物形象的?结合文章说一说。 (温馨提示:先认真想一想,我们学过可以用哪些方法来刻画人物呢?思考问题要全面哟!) 方法一:

6.1平方根与立方根导学案(2)

课题:6.1 平方根、立方根(2) 第二课时 算术平方根 学习目标: 1.了解算术平方根的概念,会用根号表示数的算术平方根; 2. 会用平方运算求某些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 3.能运用算术平方根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习重点: 会用平方运算求某些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能运用算术平方根解决一些简 单的实际问题. 学习难点:区别平方根与算术平方根 一、学前准备 【旧知回顾】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81-的平方根是9± B .任何数的平方根也是非负数 C .任何一个非负数的平方根都不大于这个数 D .2是4的平方根 2.一个数的平方根是它本身,则这个数是………………………( ) A .1 B .0 C .±1 D .1或0 3.若a 的一个平方根是b ,则它的另一个平方根是 . 4.已知3612=x ,则=x ;已知22)4 1(-=x ,则=x . 【新知预习】 1、算术平方根的定义: 。记作: 2、平方根和算术平方根之间的关系 3、想一想,填一填: 1.填空: (1)0的平方根是_______,算术平方根是______. (2)25的平方根是_______,算术平方根是______. (3)64 1的平方根是_______,算术平方根是______. 二、探究活动

【初步感悟】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6是36的平方根;( ) (2)36的平方根是6;( ) (3)36的算术平方根是6;( ) (4)()23-的算术平方根是3;( ) (5)3-的算术平方根是3;( ) 提醒:注意平方根与算术平方根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讨论提高】 (1)25的算术平方根是_______,平方根是_______; (-4)2的平方根是_________,算术平方根是 . (2)若0|5|)12(2=-+-y x ,则y x 5 16-的算术平方根___________ 【例题研讨】 例1. 求下列各数的平方根和算术平方根: ⑴225 ⑵1.69 ⑶4 12 ⑷16 ⑸30 例2.(1)=2)01.0( ;=2)5( ;=2)7( ; (2)=23 ;=25 ; (3)=-2)3( ;=-2)5( ; 思考:① =2)(a ,其中a 0. ②发现:当a >0时,2a = ; 当a <0,2a = ; 即2a = 当a = 0时,2a = 【课堂自测】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任意一个有理数都有两个平方根.( ) (2)(-3)2的算术平方根是3.( ) (3)-4的平方根是-2.( ) (4)16的平方根是4.( ) (5)4是16的一个平方根.( ) (6)416±= ( ) ()()()??????????<-=>=0000a a a a a a

《平方根(2)》优质导学案

6.1 算术平方根(2) 导学案 班级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 ______组_____号 学习目标:1、掌握数的算术平方根的概念, 2、会利用算术平方根的计算进行简单的应用。 教学重点:算术平方根的应用 教学难点:对数的算术平方根概念的理解。 一、复习回顾 1、定义:一般的,如果一个____________的________等于a ,即_____________,那么这个__________叫做a 的算术平方根。记作______, 读作______________。a 叫做_________ 规定:0的算术平方根是_____。 负数_______________ 2、求 81 4,)2()8(-?- ,2)8(-的值 二、合作探究 探究3 完成表格: 观察表格中的数据,得到规律: 被开方数的小数点每向右(或左)移动_________位, 则它的算术平方根的小数点向____________移动______位. 用上述规律完成下列填空: 3=1.732,03.0=_____,300=_____,30000=______ 探究4 比较50与7的大小 解:∵72=______ 又∵______>_______ ∴50_______7

练习比较下列各组数的大小 8与1065与8 2 1 - 5 与1 四、学以致用 1、下列命题:①1的算术平方根是1; ②(-1)2的算术平方根是-1; ③一个数的算术 平方根等于它本身,这个数只能是零;④-4没有算术平方根中,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2、一个自然数的算术平方根是x,则下一个自然数的算术平方根是( ) A. 1 x+ B. 1 x+ C. 1 x2+ D.x+1 3、下列说法中,①16的算术平方根是4;②-36没有算术平方根;③一个数 算术平方根的一定是正数;④2a的算术平方根是a,其中正确的有( )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唐雎不辱使命》学案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唐雎不辱使命》学案 《唐雎不辱使命》导学案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理解文本内容 2.学习对比,衬托,对话刻画人物的方法。 3.感受语言交锋的机智与艺术,培养国家尊严意识和不畏强暴的精神。 一.文本探究 自主学习:快速读课文,自主解决下列问题: 1.故事中的人物有哪些?主要人物是哪个? 2.故事的主要矛盾是什么?最后的结果怎么样? 3.唐雎出使秦国的使命是什么? 合作探究:两种思想相碰撞,就会闪现智慧的火花!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解决下列问题。 学习形式:先独立思考下面题目,再在小组内讨论、交流,之后在班内展示。 1.秦王“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2.安陵君用什么理由拒绝了秦王的无理要求? 3.秦王对唐雎说“秦灭韩亡魏”之事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4.“与臣而将四矣”中的臣指谁?他说这句话有何用意?表现了他什么精神? 5.第四段写秦王的神情态度变化对刻画唐雎形象有什么作用? 二、人物赏析 1.找出表现秦王嬴政在唐雎出使前后的不同态度的句子,唐雎的表现的句子,从中你看出秦王和唐雎各是什么样的人? 2.本文是如何刻画人物(唐雎、秦王)形象的?(在了解人物性格的基础上,体会文章所用的手法。) 三、拓展延伸 1.你知道我国历史上还有哪些不辱使命的故事吗?请说出其名字及主要事迹。 2.从唐雎说话的技巧(言之有据,言之有节,言之有力)中,你有什么感悟与启发? 四.达标检测 一切知识的学习都是为了运用!让我们一起进入达标检测阶段,看看学习的效果如何。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唐雎不辱使命》,完成9 ~11题。 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3分) A.虽然,受地于先王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 B.且秦灭韩亡魏马无故亡而入胡 C.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闻寡人之耳者 D.徒以有先生也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2.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 分) (1)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2)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3.唐雎为什么要说到专诸、聂政、要离三人行刺的故事?请简要分析。(4 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唐雎不辱使命》,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秦王不说说:通“悦”,高兴,愉快。B.请广于君广:扩充 C.谓唐雎曰谓:对……说;告诉。D.长跪而谢之谢:感激。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______ A.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B.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徒以有先生也 C.天使之怒,伏尸百万夫专诸之刺王僚也 D.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3)下列对课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______ A.第一段写唐雎出使秦国的背景--揭穿秦王易地骗局,为后文设置悬念。 B.第二段写唐雎坚决抵制秦王易地的骗局,表现出其维护国土的严正立场。 C.第三段是故事的高潮,写唐雎以“士之怒”来反击秦王的“天子之怒”。 D.第四段是故事的结局,秦王“色挠”,唐雎取得了这场外交斗争的胜利。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 ②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5)《唐雎不辱使命》以对话为主,成功的塑造了人物形象,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概括唐雎的性格特点。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唐雎不辱使命》,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故不错意也错意:置意,错,通“措”B.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休祲:吉凶的征兆C.天下缟素缟素:白色的丝织品D.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谢:道歉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______。 A.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 B.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

唐雎不辱使命 导学案1

界首中学九年级(上)语文导学案 22《唐雎不辱使命》 姓名:班级: 学习目标: 1、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了解人物形象。 2、学习文章通过对话突出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3、培养复述、翻译朗读的能力。 4、学习唐雎作为小国之臣却不畏强暴、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精神。 学习难重点: 理解课文,了解人物形象。 学法指导: 学习文章通过对话突出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学习时间:3课时 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学 1、查阅资料,把你收集到的《战国策》知识和本文背景知识写在下面。 《战国策》: 。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唐雎.()怫.然怒()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休祲.降于天()天下缟.素()色挠.()韩傀.() 3、诵读课文,注意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1)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2)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4、认真诵读课文两三遍,将读时遇到的疑难困惑写在下面,课上交流。 二、自主学习 1、找出文中的通假字。 秦王不说()故不错意也()仓鹰击于殿上() 2、结合书下注释和资料,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唐雎不辱.使命()以大易.小()请广.于君() 以头抢地.耳()休祲 ..() ..降于天()天小缟素 秦王色挠 ..()长跪而谢.之()寡人谕.矣() 大王加惠 ..五百里哉() ..也()岂直 ..()故不错意 秦王怫然 ..有先生也()安陵君其.许寡人()..怒()徒以 3、结合注释和资料,用现代汉语说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2)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3)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4)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 4、找出文中古今异义字。 虽然,受地于先王()否,非若是也()长跪而谢之曰() 5、词语活用现象。 轻寡人与()请广于君() 6、一词多义 使.命()虽然.,受地于先王( ) 秦王使.人()秦王怫然.怒( ) 仓鹰击于.殿上()以.头抢地耳( ) 受地于.先王()以.五十时之地而存者( ) 请广于.君()以.君为长者( ) 徒以.有先生也( ) 三、整体感知 1、故事中的人物有哪些?主要人物是哪个? 2、故事的主要矛盾是什么?最后的结果是怎样的? 3、文章结构内容:全文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写 第二部分(第2.3段)写秦王与唐雎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这场斗争有两个回合,可分两层。 第一层(第2段),写 第二层(第3段),写 第三部分(第4段),写斗争的结局。 四、合作交流,精读课文 (一)读第一段回答。 1、秦王以五百里地易安陵是出于好心吗?易地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2、安陵君用什么理由拒绝了秦王的要求? (二)读第二段回答

平方根教学设计

平方根之教学设计 双沟完全中学:马黎明 2018.2.25

平方根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说出平方根概念,会用根号表示一个数的平方根。 2、知道开平方与平方是互逆的运算,会利用这个互逆运算关系求某些非负数的平方根。 过程与方法: 在学习开平方运算求一个数的平方根的过程中,体会开平方运算与平方运算之间的互逆关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师生互助、生生互助中给学困生学习的空间,增强学困生学习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平方根的概念及求法。 教学难点:平方根的求法。 教学方法: 观察讨论交流法 教学媒体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 我们学习了有理数的加、减、乘、除和乘方运算,但在现实生活中,有些问题仅运用这五种运算是无法解决的。例如个面积为25平方米的正方形展厅,它的边长应是多少?如果是50呢?解决这个问题就要运用一种新的运算方法,

这种运算叫做开方。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平方根。 二、学习新知 (一)平方根概念 1、结合52=25切入平方根。 2、(出示音频文件)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 ,那么这个数就叫做a 的平方根(二次方根)。 用数学语言表达即为:若x 2=a ,则x 叫做a 的平方根。 (二)平方根性质 1、当出示问题,学生连线 X x 2 42,(-4)2; 23()5,23()5 ;(10)2,(-10)2 02 2、说说16、 25 9 、100、0的平方根是哪些数? 2、讨论问题:(小组合作) (1).当一个正数和一个负数互为相反数时,它们的平方有什么关系? (2).正数有平方根吗?如果有,有几个?它们的有什么关系? (3).0有平方根吗?如果有,它是什么数? (4).负数有平方根吗? 3、通过具体实例弄懂上述问题,然后总结出: 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 0有一个平方根,它是0本身; 负数没有平方根。 (三)平方根的表示方法 一个正数a 的正的平方根,用符号“ ”表示,a 叫做被开方数,2叫做根指数,正数a 的负的平方根用符号“-”表示,a 的平方根合起来记作,其中 读作“二次根号”,

(完整版)圆柱体表面积练习题

圆柱体表面积练习题 知识要点 (1)把圆柱的侧面沿着高剪开得到一个(),延斜线剪开得到一个()。 (2)把圆柱的侧面沿着高剪开得到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的()宽等于圆柱的() (3)圆柱的侧面积等于()。 (4)圆柱的()面积加上()的面积,就是圆柱的表面积。(5)把一个底面积是15.7平方厘米的圆柱,切成两个同样大小的圆柱,表面积增加了()平方厘米。 (6)计算做一个圆柱形的茶叶筒要用多少铁皮,要计算圆柱的()。(7)计算做一个圆柱形的烟囱要用多少铁皮,要计算圆柱的()。 (8)计算做一个没有盖的圆柱形水桶要用多少铁皮,要计算圆柱的()。(9)一个圆柱,它的高是8厘米,侧面积是200.96平方厘米,它的底面积是()。 (10)把一个圆柱体的侧面展开,得到一个长31.4厘米,宽10厘米的长方形,这个圆柱(11)体的侧面积是()平方厘米,表面积是()平方厘米。 (12)用一张边长是20厘米的正方形铁皮, 围成一个圆柱体, 这个圆柱体的侧面积是( ) 基础练习 1、一个圆柱高9分米,侧面积226.08平方分米,它的底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2、一个圆柱形,侧面展开是一个边长为62.8厘米的正方形,这个圆柱形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3、把一个圆柱体的侧面展开,得到一个长31.4厘米,宽10厘米的长方形,这个圆柱体的侧面积是?平方厘米,表面积是?平方厘米。 拓展提高 4、某宾馆大堂有6根圆柱形大柱,高10米,大柱周长25.12分米,要全部涂上油漆,如果按每平方米的油漆费为80元计算,需用多少钱? 5、一根长2米,底面积半径是4厘米的圆柱形木段,把它据成同样长的4根圆柱形的木段。表面积比原来增加了多少平方厘米? 6、一支没有橡皮头的圆柱形铅笔长20厘米,底面半径0.5厘米。这支铅笔有油漆部分的面积是多少? 7、一个没有盖的圆柱形铁皮水桶,高是24厘米,底面直径是20厘米,做这个水桶至少要用铁皮多少平方厘米?(接口处不计,得数保留整百平方厘米)

2019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6 实数 6.1 平方根导学案3(新版)新人教版

2019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6 实数 6.1 平方根导学案3(新版)新人教版 学习目标1、了解平方根的概念,会求某些正数(完 全平方数)的平方根。 2、知道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 数,0的平方根是0,负数没有平方根。 【重点】平方根的概念。 【难点】归纳有关平方根的结论。 时间 分配 合作交流展示20分、纠错讲析总结5分、检测15分 学习过程 学案(学习过程)导案(学法指导) 一、基本训练,巩固旧知 1、填空:如果一个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 记作。 2、填空: (1)面积为16的正方形,边长==; (2)面积为15的正方形,边长=≈(利用计算器求值,精确到 0.01)。 3、填空: (1)因为 1.72=2.89,所以 2.89的算术平方根等于,即 2.89 =; (2)因为1.732=2.9929,所以3的算术平方根约等于,即3≈。 二、预习新知 1、什么是平方根呢?思考这么一个问题:如果一个正数的平方等于9,这个 正数是多少?。 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9,这个数又是多少?32=9 ()=9,也就是和 是9的平方根。 2、我们再来看几个例子. 平方根的概念与算术平方根的概念是类似的, 平方根的定义:。 3、平方根概念与算术平方根概念只有一点点区别,你知道是哪一点点区别? 答: . 三、归纳总结 1、求下面各数的平方根: x2 16 36 49 1 4 25 x 一、【知识回顾】: 通过练习检测,对上 一节的内容掌握程 度,以便于更好的接 收下一节新课。 二、【预习新知】: 主要将本节所学内 容以填空形式显现, 主要考查学生对教 材的自学驾驭能力 和知识迁移能力、运 用能力。 三、【归纳总结】: 以练习题的形式 承载本节课所学 的新知,让学生在 题中归纳,生生互 质,组内同质,达

平方根导学案(第二课时)汇编

平方根(第2课时) 教学目标:加深对算术平方根概念的理解,通过估算,初步了解无限不循环小数的特点,掌握比较大小的 方法。 教学重点:认识无限不循环小数,算术平方根比较大小; 教学难点:估算及平方法比较大小。 教学环节: 一?课前预习: 3. 因 12 1 , 22 4,所以 1< . 2 < ________ ;因 1.42 1.96 , 1.52 2.25,所以 1.4<-2< 4. 无限不循环小数是指小数位数 ____________ ,且 __________________ 不循环的小数。 5. 比较大小:,50 _______ 7 ; 二课堂探究: 1. 算术平方根的估算: J5 1 例1.比较大小: ----------- 1与0.5 2 2. 算术平方根的平方: 例2. (1) __________ 的平方等于3 ; (2)比较大小:2 3与3.2 ; 3. 拓展应用: 例3. 5 5的整数部分是 ________ ,小数部分是 _________ ; 三.当堂检测: 1.指出下列各数的算术平方根: 81 _____________ 1 (1)0.04 (2) (3) .256 (4) 6 — 121 4 学习-----好资料 一) ? 二) ? 自学范围:请自学教材第 69页至第72页; 知识回顾: 0.64的算术平方根是 2. ;.16的算术平方根是 3. 三) ? .(6)2 若JX~3有意义,贝y x 的取值范围为_ _ 新识呈现: 1. 如图,如何切分两个面积为 i 的小正方形,使其能拼成一个面积为 切分方法)?拼成的大正方形的边长为 ____________________ ; 2. 因 52 25,所以 25 ___; 62 36,所以? 36 “=”填空) 的大正方形(请在图中画出 ;所以 25 ____ ?、36 (用“ >”、“< ”

圆柱体表面积练习题

(1)把一个圆柱体的侧面展开,得到一个长31.4厘米,宽10厘米的长方形,这个圆柱体的侧面积是()平方厘米,表面积是()平方厘米。 (2)一台压路机的前轮是圆柱形,轮宽1.3米,直径1.2米,前轮转动一周,压路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3)一个圆柱体的侧面积是31.4平方厘米,底面周长是6.28厘米,这个圆柱体的侧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4 )、用一张长2.5米, 宽1.5米的铁皮做一个圆柱形烟筒, 这个烟筒的侧面积是多少? (接口处忽略不计) (5)、一个无盖的圆柱形铁皮水桶, 高50厘米, 底面直径30厘米, 做这个水桶大约需用多少铁皮? (得数保留整数) (6)用一张边长是20厘米的正方形铁皮, 围成一个圆柱体, 这个圆柱体的侧面积是() (7)直圆柱的底面周长6.28分米, 高1分米, 它的侧面积是( )平方分米,表面积是()平方米 (8)做一个圆柱体, 侧面积是9.42平方厘米, 高是3厘米, 它的底面半径是()厘米,表面积是()平方厘米。 (9)一种压路机滚筒,半径是4分米,长1.2米,每分钟转10周,每分钟压路多少平方米? (10)一种圆柱形油桶,高48厘米,底面直径是20厘米,做这水桶至少要用铁皮多少平方厘米? (11)一辆压路机的前轮是圆柱形,轮宽1.6米,直径是0.8米。前轮转动一周,压路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12)把一根直径是20厘米,长是2米的圆柱形木材锯成同样的3段,表面积增加了()立方厘米。 (13)把一个圆柱体的侧面展开后,正好得到一个边长为15.7厘米的正方形,圆柱体的高是( )厘米。 (14)将一根长5米的圆柱形木料锯成2段,表面积增加60平方分米。这根木料的底面面积是()平方分米。 (15)一张长31.4厘米,宽15厘米的长方形纸板刚好把一个圆柱形茶叶筒的侧面围住(宽对高),做一个这样的茶叶筒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厘米的纸板? 16、把两个底面直径都是4厘米,长都是3分米的圆柱形钢材焊接成一个大的圆柱形钢材,焊接撑的圆柱形刚才的表面积比原来两个小圆柱形钢材的表面积之和减少了多少? 17、将高都是1米,底面半径分别是1.5米、1米和0.5米的三个圆柱组成一个物体,这个物体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18、把3个高相等、底面半径都是10厘米的圆柱形盒子叠放在一起。拿走1咯盒子,表面积就要减少314平方厘米。每个盒子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唐雎不辱使命》导学案含答案

" 唐雎(jù)不辱使命刘向(西汉末) 【学习目标】 1.积累文中重要词语,如:使、易、其、许、以、虽、对、徒、抢、休、谕、谢等; 2.学习本文通过对话描写、对比衬托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体会唐雎和秦王的性格; 3.学习理解含蓄的外交辞令; 4.学习唐雎不畏强暴、敢于为国家利益斗争的精神; 5.了解《战国策》的相关知识。 【学习重难点】 { 学习目标1、2、4 【资料链接】 1.《战国策》 《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写的一本以记言为主的国别体断代史。其叙事年代上接春秋,下至秦灭六国为止。全书共33篇,分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策,约二百三四十年间的事。《战国策》叙事长于铺陈,多加渲染夸张,语言生动流畅;还善于在矛盾冲突中运用对话刻画人物性格,使得人物形象比较鲜明丰满;另外,它在论辩中往往采用故事或寓言作比喻来说明抽象的道理,富有文学色彩。因此,它对后世散文的创作有很大影响。 2.刘向 刘向(约前77年——约前6年),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原名更生,字子政。因其官终中垒校尉,故世称刘中垒。 3.背景资料: 公元前230年和前225年,靠近秦国的韩国、魏国相继被秦国所灭,其余山东六国中的赵、燕、齐、楚,在连年不断的战争中,早已被秦国日削月割,奄奄待毙了,又过了几年,秦就统一了天下。安陵国是魏国的附庸小国。安陵在它的宗主国魏国灭亡之后,虽还保持着独立的地位,但已岌岌可危。秦王想通过外交用诈骗手段不动一兵一卒取得安陵,于是安陵君就派唐雎到秦国谈判。在秦王寻衅威胁下,唐雎针锋相对,勇挫秦王,不辱使命。 ; 【课文】 秦王使.(派,派遣)人谓.(对······说)安陵君曰:“寡人欲.(想要)以.(用)五百里之地易.(交换)安陵,安陵君其.(助词,加强语气的作用)许.(答应)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给予)惠,以大易 小,甚善;虽然 ..(虽然如此),受地于.(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安陵君因.(因此)使.(派,派遣)唐雎使.(出使)于.(到)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况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凭借,依靠)五十里之地存者,以.(把)君为长者,故.(所以)不错.(错,通“措”)意.(错意,置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扩充)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轻视,看不起)寡人与.(表疑问的语气助词)”唐雎对.(回答)曰:“否,非若是.(这样)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即使)千里不敢易也,岂直.(只,仅仅)五百里哉” 秦王怫.(fú)然.(盛怒的样子)怒,谓唐雎曰:“公亦尝.(曾经)闻天子之.(主谓助词)怒乎”唐雎 对曰:“臣未尝 ..(不曾)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 衣.(平民)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主谓助词)怒,亦免冠徒 ..(摘掉帽子)跣.(xiǎn)(脚),以.(把)头抢.(qiāng)(撞)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主谓助词)刺王僚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