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薪尝胆》阅读题的答案
三年级语文补充习题答案(上)(卢春梅)-副本
1.让我们荡起双桨补充习题答案一,双桨宝塔安排愉快四周绿树红墙环绕二,1.悄悄凉爽轻轻2.C三,1,波浪,白塔,飘荡凉爽的风白色的宝塔,葱绿的树,红色的墙,蓝色的水2,唱歌,跳舞等。
党和国家四,妈妈的脸是一本书,上面写了好多话。
我取得好成绩时,妈妈嘴角上扬,喜上眉梢,我读到了——“再接再厉”。
在我生病时,妈妈抚摸着我滚烫的额头,满脸关切,我读到了——“早日痊愈”。
打碎了邻居家的窗玻璃,我逃之夭夭,妈妈怒形于色,我读到了——“知错就改”。
公园里,我扶起了跌倒的孩子,妈妈投来了赞许的目光,我读到了——“助人为乐”。
妈妈生日时,我送她一张精美的贺卡,妈妈眼睛眯成了一条线,我读到了——“聪明懂事”。
妈妈的脸,是一张让人百看不厌的脸。
2,学会查无字字典补充习题答案一,波涛突然岩石词典岸边烈日二,除最后一个,其余选第二个三,1,骄阳似火2,惊涛拍岸三。
省略五,1,新华字典,大自然2,课本中,大自然中六,1,CB2,春风中杨柳的活力表现出来了,说出了杨柳的颜色。
色彩,生气。
3,狗头上挠挠,羊头上摸摸谚语、歇后语都行。
3,古诗两首补充习题答案一,夜泊,选第二个寒山寺,选第一个姑苏,选第一个石径渔火生处二,1,因为2,停船2,比三,1,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2,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四,1,杜牧,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2,张继,月落江枫渔火,乌啼钟声,孤寂忧愁。
4,做一片美丽的叶子补充习题答案一,发现输送形态各异整体奉献冬日飘零二。
像输送选第一个茁壮选第二个葱翠选第一个站三,1,嫩绿,肥美,变黄,飘零2,你找不到两片相同的叶子。
把阳光变成生命的乳汁奉献给大树。
3,B四,1,像火一样红洁白如玉2,既没有好看的颜色,也没有好温的香味。
3,一连几天没给它浇水仙人掌被切下半截4,A5,北大荒的秋天补充习题答案一三题省略二、照样子,写词语。
白(雪白)(洁白)绿(碧绿)(葱绿)黄(金黄)(橘黄)四,1,大豆,高粱,榛树叶子。
成语类文言文阅读训练题(含答案)
成语类文言文阅读训练题(含答案)成语类文言文阅读训练一、文言文阅读(共18题;共206分)1.小古文阅读。
卧薪尝胆吴既赦①(shè)越,越王勾践反②国,乃苦身③焦思,置胆于坐④,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曰:“女⑤(rǔ)忘会(kuài)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chónɡ)采;折节⑥下贤人,厚遇宾客;振⑦贫吊⑧死,与百姓同其劳。
终灭吴。
【注释】①赦:免除或减轻刑罚。
②反:同“返”,返回。
③苦身:使自己的身体劳累。
④坐:同“座”,座位。
⑤女:同“汝”,你。
⑥折节:放下身架。
⑦振:同“赈”,救济。
⑧吊:慰问。
(1)阅读短文,结合注释给下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①厚遇宾客()A.相遇B.对待,款待C.机会②置胆于坐()A.坐下B.椅子C.座位(2)“女忘会稽之耻邪?”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其意思是:________(3)文中画线句子是对勾践的()描写。
A.语言B.心理C.动作D.神态(4)勾践的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2.文言文阅读凿壁偷光①匡(kuàng)街②勤学而无烛,邻居有烛而不逮(dāi)③,衡乃穿壁④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注释:①本文选自《西京杂记》,②区街:西汉经学家。
③速:到,及,不逮,指烛光照不到。
④穿壁:在墙上打洞,穿:凿。
(1)下列说法只有2项是正确的,分别是()和()。
A.读“匡衡勤学而无烛”时可以这样停顿:“匡衡/勤学/而/无烛”。
B.匡衡偷邻居家的蜡烛来照着读书。
C.这是《西京杂记》中的一个故事。
D.匡衡穿过墙壁到邻居家看书。
(2)匡衡是一个________的人,我还知道跟他一样的古人是________。
3.课外阅读。
东施效颦(pín)①西施病心而颦其里②,其里之丑人见而美③之,归④亦捧心而颦其里。
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⑤妻子⑥而去之走。
彼知颦美,而不知颦之所以美。
2023年高考语文试题官方答案(新高考I、II、甲、乙卷)
2023年高考语文试题官方答案(新高考I、II、甲、乙卷)2023年高考新课标I卷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参考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19分)1.(3分)C2.(3分)D3.(3分)A4.(4分)①从2006年到2013年,波利维亚和秘鲁的藜麦价格上涨了两倍;②波利维亚的藜麦消费量五年间下降了34%;③藜麦种植区域的儿童营养不良率正在上升;④玻利维亚人和秘鲁人正在食用便宜的进口食物。
评分参考:每答出一点给1分。
意思答对即可。
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1点1分,答案中出现类似“当地家庭已经吃不起这种主食了,它已经变成了奢侈品”等非真相的表述,不给分。
)5.(6分)①引用经济学家的调查数据及观点;②针对媒体提出的问题做出合理的解释;③进行实地调研,征询当地居民的意见。
评分参考:每答出一点给2分。
意思答对即可。
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二)(16分)6.(3分)B7.(3分)C8.(4分)①体验下田劳作的辛苦;②意识到自我的局限;③认识到有些事物如工具、粮食是最根本也是最恒久的;④休憩时感受田园生活的美好;⑤体会大地的仁慈和生命的延续。
评分参考:每答出一点给1分,给满4分为止。
意思答对即可。
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9.(6分)甲组:①本文表面上是关于未来的想象,即父亲想象儿子长大后的一次旅行;②其实是父亲对过去的回忆;③为何交叠未来与过去?指向关于成长的主题,即父亲带儿子重温自己的成长,并期待儿子也能够在其中找到自我。
评分参考:“未来”和“回忆”所指,1点1分;答出成长所指给2分;将三者联系起来构成清晰的思路,给2分。
乙组:①文章有很多抒情的意象,河流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②其表现就是,从爬上江堤到独坐河滩,儿子的板桥之旅始终与河流作伴;③那么河流究竟意味着什么?河流既是环境与风景,也代表着空间和延展和时间的流逝,并承载着人的思索。
分参考:找出河流的重要性给2分;思考河流的意义给2分;构成清晰的思路给2分。
卧薪尝胆的主人公是谁的 答案
卧薪尝胆的主人公是谁的答案
卧薪尝胆的主人公是越王勾践。
勾践在坐卧的地方吊了个苦胆,夜里躺在柴草上,面对苦胆。
每天吃饭时都尝尝苦胆。
总扪心自责:你忘了会稽大败之辱吗?就这样勾践跟同甘共苦共同命运,经过十年发展生产,积聚力量,又经过十年练兵,终于在公元前473年打败夫差,灭掉了吴国。
1越王勾践介绍
勾践(?-前464年),姒姓,本名鸠浅(越国与中原各国语言不同,音译为勾践),会稽人,《史记索隐》引《纪年》作菼执,春秋时期越国君主(前496年-前464年),春秋五霸之一。
公元前496年,越王勾践即位。
同年,在槜李大败吴师。
越王勾践三年(公元前494年),被吴军败于夫椒,被迫向吴求和。
三年后被释放回越国,返国后重用范蠡、文种,卧薪尝胆,使越国国力渐渐恢复起来。
越王勾践十五年(公元前482年),吴王夫差兴兵参加黄池之会,为彰显武力率精锐而出。
越王勾践抓住机会率兵而起,大败吴师。
夫差仓促与晋国定盟而返,与勾践连战惨败,不得已与越议和。
越王勾践十九年(公元前478年),勾践再度率军攻打吴国,在笠泽之战三战三捷,大败吴军主力。
越王勾践二十四年(公元前473年),破吴都,迫使夫差自尽,灭吴称霸,以兵渡淮,会齐、宋、晋、鲁等诸侯于徐州,迁都琅琊(今江苏连云港市锦屏山附近),成为春秋时期最后一位霸主。
因其“卧薪尝胆”的典故,勾践如今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不惧怕失败与屈辱,敢于拼搏的楷模形象。
《成语故事》试题及答案
《成语故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成语“画蛇添足”的故事中,多余的行为是指什么?A. 画蛇B. 添足C. 喝酒D. 比赛答案:B2. 成语“守株待兔”的寓意是什么?A. 等待机会B. 守旧不变C. 坐享其成D. 勤奋努力答案:C3. 成语“刻舟求剑”的故事中,楚人为什么没有找回剑?A. 船在移动B. 剑已经沉入水底C. 船上没有剑D. 楚人忘记了剑答案:A二、填空题1. 成语“滥竽充数”的故事中,南郭先生假装会吹______。
答案:竽2. 成语“杯弓蛇影”的故事中,客人误将墙上的______看成了蛇。
答案:弓影3. 成语“掩耳盗铃”的故事中,小偷认为只要自己听不见铃声,别人也听不见,这体现了“掩耳盗铃”的寓意是______。
答案:自欺欺人三、简答题1. 请简述成语“卧薪尝胆”的故事内容。
答案:春秋时期,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打败后,为了不忘国耻,他每天睡在柴草上,尝一口苦胆,以此激励自己,最终成功复仇。
2. 成语“破釜沉舟”的故事中,项羽是如何表现其决心的?答案:秦朝末年,项羽在巨鹿之战前,命令士兵砸破锅,沉掉船,以此表明他们没有退路,必须全力以赴,最终大获全胜。
四、论述题1. 请论述成语“狐假虎威”的寓意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
答案:成语“狐假虎威”源自《战国策》中的故事,讲述了一只狐狸借助老虎的威势吓唬其他动物。
其寓意是借助他人的力量来显示自己的威风。
在现代社会中,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那些没有真才实学,却依靠他人权势来炫耀自己的人。
例如,在职场中,有些人可能会因为与高层领导关系密切而显得格外有影响力,但实际上他们并没有相应的能力,这就是“狐假虎威”的现代体现。
2. 成语“塞翁失马”的故事中,塞翁的态度是怎样的?这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答案:成语“塞翁失马”的故事中,塞翁面对失马的不幸,没有过度悲伤,而是保持了平和的心态,认为事情可能还有转机。
后来,失马带回了一匹好马,塞翁的儿子却因骑马摔断了腿,塞翁依然没有过度悲伤,认为这也可能是好事。
“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阅读答案及翻译
阅读文言文选段,完成小题题。
(16分)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曰:“女忘会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赈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
欲使范蠡治国政,蠡对曰:“兵甲之事,种①不如蠡;镇抚国家,亲附百姓,蠡不如种。
”于是举国政属大夫种,而使范蠡与大夫柘稽行成②,为质③于吴。
二岁而吴归蠡。
至明年春,吴王北会诸侯于黄池,吴国精兵从王,惟独老弱与太子留守。
勾践伐吴,吴师败,遂杀吴太子。
吴告急于王。
王方会诸侯于黄池惧天下闻之乃秘之。
吴王已盟黄池,乃使人厚礼以请成越。
其后四年,越复伐吴。
吴士民罢④弊,轻锐尽死于齐、晋。
而越大破吴。
勾践已平吴,乃以兵北渡淮,与齐、晋诸侯会于徐州,致贡于周。
周元王使人赐匀践胙⑤,命为伯。
勾践已去,渡淮南,以淮上地与楚,归吴所侵宋地于宋,与鲁泗东方百里。
当是时,越兵横行于江、淮东,诸侯毕贺,号称霸王。
选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有删改)注:①种:指越国大夫文种。
②成:讲和,和解,③质:人质。
④罢:通“疲”,⑤胙:祭肉。
5.用斜线“/”给下面句子断句。
(限两处)王方会诸侯于黄池惧天下闻之乃秘之。
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越王勾践反国②厚遇宾客③为质于吴④勾践已去7.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①欲使范蠡治国政②使老有所终B.①于是举国政属大夫种②忠之属也C.①以淮上地与楚②念无与为乐者D.①与鲁泗东方百里②方欲行,转视积薪后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女忘会稽之耻邪?②当是时,越兵横行于江、淮东,诸侯毕贺,号称霸王。
9.下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告诉世人,在艰难困苦中,应刻苦自励,发愤图强。
B.范蠡有卓越的政治和军事才能,他推荐文种并主动请缨前往吴国,表现了他举贤任能、不怕牺牲的可贵品质。
C.越王勾践趁着吴王在黄池与诸侯会盟,后方空虚之机,一举打败吴国留守的军队,杀了吴国太子,这是吴越争霸的转折点。
卧薪尝胆阅读答案
2、给句中加点的字注音,并解释字义。(2分)
(1)父亲划()着了一根火柴。划:__________________
(2)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得:__________________
3、用来表示“看”的单音节词语,你还能够写出多少?(2分)
(2)表现人物意外惊喜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选词填空。(4分)
居然果然突然猛然
(1)平时也没见他怎么用功,这次考试人家()考了个全年级第一名。
(2)在放学的路上,()下起了瓢泼大雨来,同学们个个都变成了落汤鸡。
(3)老师说要和我们一块行动,这不,他()来了。
近义词:急切()收获()告别()选择()
反义词:亲近()熟悉()推迟()沮丧()
3、在括号里填写上恰当的词语,使意思表达更具体。(4分)
()的教育()的丛林()的目光()的回忆
()地闪动()地呼唤()地操纵()地欣赏
4、按要求写词语。(4分)
(1)用来形容人多的四字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受到了启示。(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的时装展不得不推迟了。(不改变意思,换一种说法)
(总分:100分时间:120分钟)
一、汉字识辨写。(共19分)
1、书法小擂台(读拼音,写词语)。(5分)
【最新试题库含答案】《卧薪尝胆》阅读题的答案
《卧薪尝胆》阅读题的答案
:
篇一:卧薪尝胆阅读答案
卧薪尝胆阅读答案
自励,立志雪耻图强。
薪:柴草。
睡觉睡在柴草上,吃饭睡觉前都尝一尝苦胆。
吴王阖闾打败楚国后,成了南方的霸主。
越国是吴国的临国,它与吴国素来不和。
公元前496年,越国国王勾践即位。
为了征服越国,吴王发兵攻打越国。
两国在槜李地方展开了一场大战,吴王阖闾满以为可以打赢,没想到打了个败仗,自己又中箭受了重伤,再加上上了年纪,回到吴国,就咽了气。
吴王阖闾死后,儿子夫差即位。
阖闾临死时对夫差说:“不要忘记报越国的仇。
”夫差记住这个嘱咐,叫人经常提醒他。
他经过宫门,手下的人就扯开了嗓子喊:“夫差!你忘了越王杀你父亲的仇吗?”
卧薪尝胆 [2]
夫差流着眼泪说:“不,不敢忘。
”
夫差为了报父仇,叫伍子胥和另一个奸臣伯嚭操练兵马,准备攻打越国。
结果越国战败,越王勾践于是被抓到吴国。
吴王为了羞辱越王,因此派他看墓与喂马这些奴仆才做的工作。
越王心里虽然很不服气,但仍然极力装出忠心顺从的样子。
吴王出门时,他走在前面牵着马;吴王生病时,他在床前尽力照顾,吴王看他这样尽心伺候自己,觉得他对自己非常忠心,最后就允许他返回越国。
勾践回到越国后,立志报仇雪耻。
他唯恐眼前的安逸消磨了志气,在吃饭的地方挂上一个苦胆,每逢吃饭的时候,就先尝一尝苦味,还问自己:“你忘了会稽的耻辱吗?”他还把席子撤去,用柴草当作褥子。
这就是后。
2023年高考全国甲卷语文真题(纯答案版)
参考答案绝密★启用前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甲卷)语文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1.C2.C3.B(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4.B5.C6.①在育种繁殖的过程中应采取措施恢复人工栽培植物在地面或地下的沟通能力,从而提高抵抗病虫害的能力,减少农药的使用量。
②育种专家可借鉴自然野生植物的野性基因,如把利用气味传递信息等属性加入人工栽培植物的属性中去。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7.C8.(1)工人是机械的操控者、管理者、指挥者,是机器背后的灵魂。
(2)机器的创造,本质上还是人的创造,在人的控制下,机械的力量才是完美的。
(3)对机械力量的赞美,实则是对人能力的肯定。
9.(1)这是联想,由轮船上的机器联想到上海的建筑所用的机器,二者都体现机器的力量,具有相似性。
(2)拓展文章的广度,丰富其内容。
(3)由“我”一个人的喜悦,拓展到“许多人”的喜悦,表明对机器力量的欣赏是普遍存在的,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10.BDG11.D12.B13.(1)他泪流满面地回答说:“过了今天,即使以后我想要像现在这样竭尽全力,还能有机会吗?”(2)杨纭到达县里后,不再另行访查,只是将听到的情况上报来推荐他。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14.A15.①用动词“垂”“谢”赋予“柳”“梅”动态的美感,运用虚写的手法,想象在春季邀约友人同去东溪岸边,去观赏秀丽的春景。
②此句以春光美景收束全词,通过想象未来再聚之景,表达了对即将再会的期盼,安慰即将远离的友人,更表达出对友人离别的不舍之情和乐观豁达的情愫。
《卧薪尝胆》阅读题的答案
《卧薪尝胆》阅读题的答案篇一:卧薪尝胆阅读卧薪尝胆阅读答案自励,立志雪耻图强。
薪:柴草。
睡觉睡在柴草上,吃饭睡觉前都尝一尝苦胆。
吴王阖闾打败楚国后,成了南方的霸主。
越国是吴国的临国,它与吴国素来不和。
公元前496年,越国国王勾践即位。
为了征服越国,吴王发兵攻打越国。
两国在槜李地方展开了一场大战,吴王阖闾满以为可以打赢,没想到打了个败仗,自己又中箭受了重伤,再加上上了年纪,回到吴国,就咽了气。
吴王阖闾死后,儿子夫差即位。
阖闾临死时对夫差说:“不要忘记报越国的仇。
”夫差记住这个嘱咐,叫人经常提醒他。
他经过宫门,手下的人就扯开了嗓子喊:“夫差!你忘了越王杀你父亲的仇吗?”卧薪尝胆 [2]夫差流着眼泪说:“不,不敢忘。
”夫差为了报父仇,叫伍子胥和另一个奸臣伯嚭操练兵马,准备攻打越国。
结果越国战败,越王勾践于是被抓到吴国。
吴王为了羞辱越王,因此派他看墓与喂马这些奴仆才做的工作。
越王心里虽然很不服气,但仍然极力装出忠心顺从的样子。
吴王出门时,他走在前面牵着马;吴王生病时,他在床前尽力照顾,吴王看他这样尽心伺候自己,觉得他对自己非常忠心,最后就允许他返回越国。
勾践回到越国后,立志报仇雪耻。
他唯恐眼前的安逸消磨了志气,在吃饭的地方挂上一个苦胆,每逢吃饭的时候,就先尝一尝苦味,还问自己:“你忘了会稽的耻辱吗?”他还把席子撤去,用柴草当作褥子。
这就是后来人传诵的“卧薪尝胆”。
篇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卧薪尝胆》比较阅读答案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3分)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节选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越王句践①反国,乃苦身焦思②,置胆③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曰:女忘稽之耻邪?(终灭吴)(节选自《史记》)注:①句践:即勾践。
《365夜故事》测试题及答案
《365夜故事》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曹冲称象》这个故事中,XXX(A)岁。
A.六岁B.七岁C.八岁2.《八仙过海》中,八仙乘的船是(C)变成的。
A.大蒲扇B.宝剑C.拐杖3《利币子分猎物中》中,猎物是(C)。
A.狗肉B狼肉C.鹿肉4.《手捧花盆的孩子》中,国王发的种子是(B)。
A.苹果种子B.煮熟的种子C.玫瑰花种子5.《小毛驴拉磨》中,小毛驴(B)。
A.谦虚B.骄傲C.勤劳6.《松鼠的过冬准备》中,松鼠们准备了果子,还准备了(B)。
A.棉被B.把树叶埋到树下C.围巾7.《羚羊和斑王豹》中,小羚羊掉到了(C)的洞里。
A.狼B.狐狸C.斑豹8.《华盛顿和他的斧子》中,XXX是个(A)孩子。
A.诚实B.撒谎C.调皮9《青蛙搬家》中,大雁咬着树枝把青蛙带上天这个主意是(A)想出来的。
A田鸡B.大雁C.明白我鹅10.《刻舟求剑》中,农民(C)。
A.勤劳B.聪明C.不知变通11.《狐狸分肉》中,狐狸给(B)分肉。
A.狼B.狗C.乌鸦12.《程门立雪》中,XXX(B)为师。
A.XXXB.XXX13.《仁慈的狐狸》中,狐狸(C)。
A.仁慈B.友爱C.马骗人14.《拔萝卜》中,(C)最后一个来帮忙拔萝卜。
A.小花狗B.小花猫C.小老鼠15.《孔融让梨》中,XXX(A)岁。
A. 4岁B.5岁C.6岁16《白头翁》中,(C)提议用嘴啄出一条水道。
A.婴马武岛B鹤鹑C.鹤17.《牛郎和织女》中,XXX同意XXX在每年(B)时候相见。
A.六月初六B.七月初七C.八月初八18.《采面包的小女孩》中,XXX最初变成(B)。
A.小鸟B.石像C.海燕19.《聪明的王戎》中,小朋友们都爬到(A)树上摘果子。
A.李子B.杏子C.桃子20.《千里送鹅毛》中,XXX是从(C)动身去都城送白日鹅。
A.XXX.云南21.《县官断牛》中,衙役们让县官在(B)搜牛。
A.家里B.身上C.口袋22.《一只笨狼》中,狼没吃到裁缝,又想吃(C)A.狗B .鸡C.山羊23.《兔子和刺猬赛跑》中,(B)只刺猬和兔子赛跑的。
365夜故事题目含答案 (2)
365夜故事模拟测试题1.《米亚王国》中,王子发现一只( 2 )被松脂粘在一棵树上。
①蝴蝶②蜻蜓③蜜蜂2.《武松打虎》中,武松走进小酒馆一口气喝了( 3 )碗酒。
①八②十③十八3.《海瑞智审偷瓜贼》中,男子想抢女人的( 1),反而诬陷女人偷瓜。
①玉镯子②孩子③金项链4.《惊弓之鸟》中,更赢用( 1)射大雁的?①没有箭的弓②有箭的弓5.《精卫填海》中,炎帝的女儿女娃死后灵魂化作(2 ),发誓要把大海填平。
①老鹰②精卫鸟③燕子6.《桃太郎》中,桃太郎是从( 1)里面出来的?①大桃子②大苹果③大西瓜7.《猴子下山》中,猴子一开始手里拿了( 2)?①西瓜②桃子③兔子8.《老马识途》中,管仲让(2 )带着他们的军队找到回家的路。
①骆驼②老马③千里马9.《神奇的彩球》中,小仙女送给( 1)一些神奇的小彩球。
①小熊②鱼宝宝③熊妈妈10.《自相矛盾》中,楚国人向别人介绍了他的( 3)兵器。
①矛②盾③矛和盾11.《滥竽充数》中,齐宣王喜欢吹竽高手(1 )演奏。
①一同②一个一个12.《滥竽充数》的主人公是(2 )。
①东郭先生②南郭先生13.《小种子找妈妈》中,小种子的妈妈是( 1)。
①梧桐②松树③桃树14. 《小种子找妈妈》中,小鸟把小种子放到( 3)。
①大树上②泥土里③屋顶上15.《林中遇狮》两个行路人遇到一只( 2)。
①老虎②狮子③豹子④狗熊16.《狼和狐狸》中狼( 1)吃到了肉。
①没有②有17.《猴子和鳄鱼》中鳄鱼告诉猴子自己的妈妈想请猴子到对岸去(2 )。
①唱歌②做客③跳舞17.《公主的星星》巫婆送给小公主一粒( 2)。
①南瓜种子②苹果种子18.《司马光砸缸》中司马光找来了( 1)。
①一块大石头②锤子③大人19.《哪吒闹海》太乙真人用( 3)和鲜藕为躯干,使哪吒复活了。
①牡丹花②水仙花③莲花20.《狐假虎威》中百兽们真正害怕的是( 1)。
①老虎②狐狸21.《宝莲灯》中沉香要找到藏在昆仑山的( 2)。
①宝莲灯②昆仑神斧23.《县官画虎》中县官画的老虎像( 1)。
辽宁鞍山历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6篇(含答案与翻译)(截至2020年)
辽宁鞍山历年中考语文试题(文言文阅读)(截至2020年)【甲】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呋丽。
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关?”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曰,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关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官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乙】相如从上至长杨猎,是时天子方好自击熊豕,驰逐野兽。
相如因上疏谏曰:臣闻物有同类而殊能者,故力称乌获①,捷言庆忌②,勇期贵、育③。
臣之愚,窃以为人诚有之,兽亦宜然。
今陛下好陵阻险,射猛兽,卒然④遇逸材之兽,骇不存之地⑤,犯属车之清尘⑥;舆不及还辕,人不暇施巧,虽有乌获、逢蒙之技不得用,枯木朽株,尽为难矣。
是胡越起于毂下,而羌夷接轸也⑦,岂不殆哉!虽万全而无患,然本非天子之所宜近也。
(节选自《古文观止·司马相如上书谏猎》)【注释】①乌获:战国时秦国力士。
②庆忌:吴王僚之子。
《吴越春秋》说他有万人莫当之勇,奔跑极速。
③贲、育:孟贲、夏育,皆战国时卫国人,著名勇士。
④卒然:即“猝然”,突然。
⑤骇不存之地:指野兽被逼惊骇,到了不能容身的地方,必然竭力反扑。
⑥属车:随从之车。
清尘:尘,即尘土;清,尊贵之意。
文中因不便直说汉武帝,故说“犯属车之清尘”。
⑦“是胡越”二句:这里的意思是说,当时遇到的危险情景,犹如外患发生在身旁。
1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4分)(l) 朝服.衣冠服:_____________________(2)王之蔽.甚矣蔽:_____________________(3)臣闻.物有同类而殊能者闻:________________ ___(4)窃以为人诚.有之诚:_____________________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卧薪尝胆 文言文阅读
3.有一个成语出自选段,请写出这个成语:
(1分)
阅读答案 1、A 2、D 3、卧薪尝胆
答案解析 1:B.“曾”同“层”C“ 要”同“邀” D.“女”同“汝 ” 2:D 他对待贤明的人毕恭毕敬。折节:屈己从人。 3:卧薪尝胆.薪:柴草
翻译下列句子 1、女(rǔ)忘会(kuài)稽之耻邪?
2、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 厚遇宾客。
阅读答案:
1、你难道已经忘记了在会稽山上所受的耻辱了么?
2、他吃的每顿饭里几乎没有肉菜,穿的衣服没有鲜艳的颜 色。他降低身份对待下面有贤能的人,对宾客厚礼相赠。
阅读训练2
1.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B.荡胸生曾云
C.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D.女忘会稽之耻邪?
2.下列句子翻译错误的一项是 ( )
(2分)
A.吴既赦越。译文:吴王赦免了越王之后。
B.越王勾践反国。译文:越王勾践回国。
C.食不加肉,衣不重采。译文:吃饭从未有荤菜,从不穿有两层华 丽的衣服。
D.折节下贤人。译文:改变自己的节操下到贤人处。
卧薪尝胆
吴既赦(shè)越,越王勾践反 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 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 (rǔ)忘会(kuài)稽之耻邪?”身自 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 重(chóng)采;折节下贤人,厚遇 宾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注释:
赦:赦免
坐:座位
苦:劳累
3.有一个成语出自选段,请写出这个成语:
(1分)
参考答案 1、A 2、D 3、卧薪尝胆
阅读训练3
1.对下列句中加横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越王勾践反国 反:同“返”,返回。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勾践困于会稽》阅读答案翻译译文中考语文试题练习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勾践困于会稽》阅读答案翻译译文中考语文试
题练习
勾践困于会稽
【原文】
勾践之困会稽①也,喟然②叹曰:“吾终于此乎?”……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③,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曰:“女④忘会稽之耻耶?”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⑤,厚遇宾客,赈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
【注释】①会稽:今浙江绍兴市。
②喟然:感叹的样子。
③坐:同“座”。
④女:同“汝”。
⑤折节下贤人:放下架子把自己放在有德才的人的下面。
【译文】
勾践被困在会稽的时候,怅然感叹道:“难道我就这里了结一生吗?”……吴王夫差已经赦免了越国,越王勾践回到越国,于是就自苦其身,苦心思虑,在座位前放着苦胆,无论是坐着还是躺着,抬头就能看见苦胆,吃饭时也亲口尝尝苦胆。
勾践还常常自言自语地说:”你忘记了会稽的耻辱了吗?“越王勾践亲自参加田间劳动,他的夫人亲自织布,吃饭时也不加肉,穿衣也不要多种颜色的华美衣服,屈放下架子,礼待那些地位不如自己的但有才能的人,热情款待来访的宾客,救济贫穷的人,慰问死者家属,与老百姓共同劳作。
【阅读训练】
1. 解释句中加点词语
既反仰衣
2.翻译
乃苦身焦思。
赈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
3.与引文相关的成语是_______。
后来常用以激励人们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已经同“返”,回抬头看穿
3.卧薪尝胆忍辱负重,刻苦自励,发愤图强。
《吴既赦越》阅读练习及答案
文言文阅读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於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曰:“女忘会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与百姓同其劳,终灭吴。
节选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注释)①赦:赦免。
②反:通“返”。
③苦身焦思:身体劳累,焦虑地思索。
①女:通“汝”会稽:会稽山,地名。
①重采:鮮艳的颜色。
⑦折节:屈己从人。
2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置胆於坐.坐_________(2)乃.苦身焦思乃:____________23.请用“/”给下面句子划分节奏(限两处)。
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与百姓同其劳24.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25.选文讲了一个____________(填成语典故)的故事,这个故事让我们自然联想到孟子的一段著名的话“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________________,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思性,曾益其所不能”。
26.结合选文和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谈谈忧患意识对于个人和国家有怎样的现实意义?【答案】22.(1)通“座”,座位。
(2)于是,就。
23.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与百姓同其劳24.每天坐下休息、躺下睡觉之前都要看苦胆,吃饭喝水之前也要先尝尝苦胆。
25.卧薪尝胆;劳其筋骨。
26.时刻保持忧患意识,对于一个人来说,能磨练人、激励人不断进步,助人成长,进而取得成就;对于一个国家而言,能使国家兴旺发达。
【解析】22.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
解答此类题目时,应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意思,然后根据句子的翻译推断词语的意思。
课外文言文的词语解释既要充分调动知识积累,回忆该词的常用义,还要结合上下文来判断。
“坐”是一个通假字,必须先点明通哪一个字然后再解释,这样答案才完整;“乃苦身焦思”的意思是“于是就每天让自己的身体劳累,让自己焦虑地思索”,“乃”的意思是“于是,就”。
23.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
高考语文五年(2019-2023)真题分类汇编(通用)专题09语言文字运用(选择简答题)(含答案)
五年(20192023)年高考真题分项汇编专题09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简答题)〖2023年高考真题〗(2023年新高考Ⅱ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耳机一戴,谁也不爱”。
周围的世界有时太嘈杂了,但想安静一下不被打扰也很容易,① 。
可是最近,樊女士发现,自从经常戴上耳机听着歌入睡以来,耳朵里开始有了“嗡嗡嗡”的耳鸣声。
去医院一看,居然是过度使用耳机造成的突发性耳聋。
那么,使用耳机② ?医学研究告诉我们,这个度包括时间和音量两方面,即音量不宜超过最大音量的60%,时间要限制在60分钟以内。
如果超过这个限度,就可能威胁耳朵的健康。
比如诱发耳部炎症,导致耳朵疼痛、耳屎变多等。
有人觉得这都是小事,忍忍就过去了。
但事实上,③ ,还可能逐渐升级。
对耳朵来说,过大的声音就是噪音,噪音会对耳道产生压力,压力又会撞击鼓膜听骨链传到内耳,震荡前庭淋巴液,这一系列连锁反应下来,会出现晕车一样的头晕症状。
声音过大还会损坏耳蜗中的听觉毛细胞,导致耳鸣。
如果长时间暴露在过大的声音中,会使听觉毛细胞失去敏感性,无法接收声音的信号,形成暂时或永久性听力下降。
20.下列句子中的“谁”和“耳机一戴,谁也不爱”中的“谁”,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B.生活中谁都需要表达和交流。
C.我本来是跟他开玩笑的,谁知道他竟然生气了。
D.我越来越深刻地感觉到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22.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可增删少量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答案】20.B 21.①你只需要一副耳机②有什么限度③过度使用耳机的危害22.如果长时间暴露在过大的声音中,听觉毛细胞会失去敏感性,无法接收声音的信号,导致暂时或永久性听力下降。
【解析】20.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
疑问代词“谁”的用法分为基本用法和特殊用法。
部编版四上语文《25 王戎不取道旁李》拓展阅读题及答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25.王戎不取道旁李》拓展阅读题及答案一、阅读短文《卧薪尝胆》,并回答问题。
卧薪尝胆司马迁吴既赦.(shè)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日:“女.(rǔ)忘会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chóng)采。
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选自《小学生小古文 200 课第 3 册》)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赦:反:女:振:2.“卧薪尝胆”的意思是:。
3.“女(rǔ)忘会稽之耻邪?”的意思是:。
4.越王勾践是如何对待失败的?【参考答案】1.赦免返回你救济2.睡觉睡在柴草上,吃饭睡觉前都要尝一尝苦胆。
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
3.“你已经忘记在会稽蒙受的耻辱了吗?”4.越王卧薪尝胆,时刻提醒自己勿忘会稽之耻,休养生息,发展经济,积极备战,等待时机,愤发图强。
二、阅读短文《宋濂嗜学》,并回答问题。
宋濂嗜学宋濂余幼时即嗜.(shì)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选自《小学生小古文 200 课第 3 册》)1.古今异义。
(1)“走送之”中的“走”古义为,今义为。
(2)“余幼时即嗜学”中的“余”古义为,今义为。
2.“余幼时即嗜学”的意思是。
3.找出能概括故事主要内容的句子,用“”画出来。
4.这个故事是怎样描述宋濂小时候特别喜欢读书的?【参考答案】1.(1)跑行走,走路。
(2)我剩下,余下。
2.我小时候就特别喜欢读书。
3.余幼时即嗜学。
4.没钱买书,借书抄书也要读书学习。
天冷时,手指冻得不能弯曲、伸直,也不停止抄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卧薪尝胆》阅读题的答案
篇一:卧薪尝胆阅读答案
卧薪尝胆阅读答案
自励,立志雪耻图强。
薪:柴草。
睡觉睡在柴草上,吃饭睡觉前都尝一尝苦胆。
吴王阖闾打败楚国后,成了南方的霸主。
越国是吴国的临国,它与吴国素来不和。
公元前496年,越国国王勾践即位。
为了征服越国,吴王发兵攻打越国。
两国在槜李地方展开了一场大战,吴王阖闾满以为可以打赢,没想到打了个败仗,自己又中箭受了重伤,再加上上了年纪,回到吴国,就咽了气。
吴王阖闾死后,儿子夫差即位。
阖闾临死时对夫差说:“不要忘记报越国的仇。
”夫差记住这个嘱咐,叫人经常提醒他。
他经过宫门,手下的人就扯开了嗓子喊:“夫差!你忘了越王杀你父亲的仇吗?”
卧薪尝胆 [2]
夫差流着眼泪说:“不,不敢忘。
”
夫差为了报父仇,叫伍子胥和另一个奸臣伯嚭操练兵马,准备攻打越国。
结果越国战败,越王勾践于是被抓到吴国。
吴王为了羞辱越王,因此派他看墓与喂马这些奴仆才做的工作。
越王心里虽然很不服气,但仍然极力装出忠心顺从的样子。
吴王出门时,他走在前面牵着马;吴王生病时,他在床前尽力照顾,吴王看他这样尽心伺候自己,觉得他对自己非常忠心,最后就允许他返回越国。
勾践回到越国后,立志报仇雪耻。
他唯恐眼前的安逸消磨了志
气,在吃饭的地方挂上一个苦胆,每逢吃饭的时候,就先尝一尝苦味,还问自己:“你忘了会稽的耻辱吗?”他还把席子撤去,用柴草当作褥子。
这就是后来人传诵的“卧薪尝胆”。
篇二:比较阅读答案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3分)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节选自)
越王句践①反国,乃苦身焦思②,置胆③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曰:女忘稽之耻邪?(终灭吴)(节选自)注:①句践:即勾践。
春秋时越国国君,于公元前494年被吴王夫差大败于会稽,被俘,释放回国后,卧薪尝胆,发愤图强,于公元前473年灭掉吴国。
②焦思:焦虑思考。
③胆:即胆囊,胆汁极苦。
18.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4分)
(1)人恒过,然后能改()(2)行拂乱其所为()
(3)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4)越王句践反国()
19.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注意一些词的翻译。
(3分)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20.孟子认为,一个国家要想避免亡的命运,必须具备哪些条件?(2分)
21.勾践灭吴的故事,印证了孟子在上文中的哪些说法?请你再举一则事例来证明本文的观点(4分)
参考答案:
18.(1)经常(1分)(2)违背(3)明白,了解(4)通返,返回(共4分)
19.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3分)
20.(1)内有法家拂士(2)外有敌国外患(一点1分。
共2分)
21.(1)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2)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用自己的话解说也可)(一点1分。
共2分)例如:隋炀帝因其荒淫奢侈,急功好利,惨酷猜忌,远征高
丽,开凿运河,赋役繁苛,最终败国。
商纣王耽于酒色、暴敛重刑,遂导致民怨四起,最终亡国。
(只要事例符合即可)篇三:(同步练习)卧薪尝胆
卧薪尝胆
一、先看一看每个字的间架结构,再写一写。
二、读一读,在每句话的括号里填上一对反义词。
1、如果吴王当时不那么(),而是()地听取大臣们的建议,或许吴国就不会灭亡。
2、越国能够转()为(),都是因为勾践时刻不忘兵败会稽的耻辱。
三、按要求用下面的词语写两个句子。
1、建议(放在句子的中间):
2、建议(放在句子的末尾):
四、你知道吗?用线连一连。
五、读一读,想一想。
颜琛(chēn)拒不见师
孔子非常喜欢他的学生颜琛。
一天,他叫颜琛到他那儿去。
颜琛来到窗前,只
听见孔子正和一位长者谈话。
孔子说:“这孩子是有点聪明,可是没有苦学精神,
三过家门而不入卧薪尝胆替父从军纸上谈兵
花木兰大禹赵括勾践
我不指望他成大才??”颜琛再也听不下去了,留下一句“三年以后再会”就不辞而别。
颜琛回到家里,整日闭门不出,埋头苦学。
一晃一年过去了,老师要来见他,他叫家里人说他不在家。
颜琛更加发愤读书。
眨眼又一年过去了,老师又来看他,他叫家里人说他生病了,不能见客。
颜琛更加勤奋学习。
不觉又是一年,老师又来了,他忙出去迎接,并请老师考他。
老师拣(jiǎn)最难的问题问他,他总是对答如流。
老师很满意,说:“没有三年前那一计,你也恐怕没有今天。
”颜琛恍然大
悟,激动万分。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不辞而别:对答如流: 2、三年以后,颜琛明白了什么?你从中也懂得了些什么?
部分参考答案:
二、1、骄傲虚心2、败胜四、
三过家门而不入
卧薪尝胆替父从军纸上谈兵
花木兰大禹勾践
五、1、没有告辞就离开了。
回答问话像流水一样快。
2、三年以后,颜琛明白了只有勤奋学习,才能成才的道理。
第二问略。
阅读题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