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奥古斯丁教育思想
浅谈奥古斯丁“爱”的思想
浅谈奥古斯丁“爱”的思想【摘要】奥古斯丁是基督教哲学家,对爱有着独特的理解。
他认为爱是一种情感,同时也是一种精神状态和行为。
奥古斯丁将爱分为三种层面:动物性爱、人类之间的友爱和对神的爱。
他认为爱的本质是追求最终幸福的愿望,而爱的目的在于完成人类心灵的完整。
在他看来,爱与神的关系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只有通过爱神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
奥古斯丁的爱的思想给我们带来了哲学启示,让我们思考人类之间的关系和与神之间的关系。
在当代,我们也可以从奥古斯丁的爱的概念中找到对于人际关系和内心安宁的启示,以更好地与他人相处和寻求内心的满足。
【关键词】奥古斯丁、爱、思想、理解、概念、三种层面、定义、分类、本质、探讨、关系、目的、神、哲学启示、当代意义。
1. 引言1.1 奥古斯丁对爱的独特理解奥古斯丁对爱的独特理解是基于他对上帝的信仰和人类内心的深刻观察而形成的。
在奥古斯丁看来,爱是一种超越感官和欲望的精神力量,是人类最高尚的品德之一。
他认为,爱是上帝赋予人类的一个重要特质,是人类与上帝之间联系的纽带。
奥古斯丁将爱分为三种层面的理解:物质爱、心灵爱和神圣爱。
物质爱是指对身体的欲望和享乐的追求,心灵爱是指对他人的情感和情谊,而神圣爱则是指对上帝的虔诚和敬畏之情。
在奥古斯丁看来,真正的爱应该是心灵爱和神圣爱的结合,只有通过对上帝的爱才能找到真正的幸福和满足。
奥古斯丁的爱的概念影响了整个西方哲学和宗教思想,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思想启示我们要以真诚和虔诚的心去对待他人和世界,要以爱的方式去面对生活的挑战和困苦。
奥古斯丁的爱的独特理解是一种超越时空的智慧,是人类永恒的追求和信仰。
1.2 奥古斯丁的爱的概念奥古斯丁的爱的概念可以说是其思想体系中的核心之一。
在奥古斯丁看来,爱是一种终极的力量,是万物存在的根源。
他认为,爱是上帝的本质,是所有事物存在的原因和目的。
在奥古斯丁看来,爱不仅仅是一种情感或感情,更是一种精神力量,是一种对于美好、完善、真理的追求和向往。
浅谈奥古斯丁“爱”的思想
浅谈奥古斯丁“爱”的思想奥古斯丁(Augustine)是西方哲学史上重要的思想家之一,他的思想涉及了伦理、政治、心灵、宗教等多个领域。
他对于“爱”的思考和分析尤为深刻和重要。
本文将从奥古斯丁的哲学体系和基本思想出发,浅谈他对于“爱”的思想。
奥古斯丁对于“爱”的理解是建立在他的宗教信仰和基督教教义的基础之上的。
在他看来,爱是神圣的,它是上帝的恩赐,是贯穿整个世界的力量。
人类与上帝的关系是通过爱而建立起来的,上帝的爱是无私的,深远的,是为了救赎而存在的。
人类也应该通过爱来回应上帝,尊崇上帝,实践上帝的意愿。
在奥古斯丁看来,爱是人类最重要的道德标准,是灵魂的存在和完善的源泉。
对于奥古斯丁来说,爱不仅仅是一种感情,更是一种行为和态度。
他强调人类应该用爱来服侍上帝,也通过爱来服务他人。
他认为,只有通过爱,人类才能完成自己的道德和精神成长,才能实现个体的内在价值和社会的和谐。
奥古斯丁也承认人类的本性是有限的,有时人类会陷入自我中心的欲望和念头中,无法全然地践行爱的教义。
他将这种情况描述为人类的“原罪”和“无知”,是人性中的弱点和脆弱。
奥古斯丁并不认为这就意味着人类无法实践爱的教义,相反,他主张人类依靠上帝的恩典和启示,通过对自己的内心进行反省和改造,不断修正自己的行为和态度,以实现真正的爱。
奥古斯丁对于爱的分类和区分也是他思想的重要一环。
在他的著作《上帝之城》中,他将爱分为两种类型:人类的自爱和上帝的爱。
人类的自爱本质上是自私的,追求个体的利益满足,不顾他人的需要和福祉。
相对地,上帝的爱是无私的,它超越了个体的欲望和利益,注重他人的需要和福祉。
奥古斯丁强调人类应该抛弃自私的自爱,而追求上帝的爱,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和完善。
古罗马时期教育家思想总结表格
古罗马时期教育家思想总结表格思想总结表格教育家名 | 时期 | 主要思想--------|-----|-------奥古斯丁 |公元354年-430年 |奥古斯丁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引导人们以正确的方式生活,并追寻真理。
他强调教育的重点应该是培养人的品德和灵魂的代价,而不仅仅是追求知识。
塞涅卡 |公元4年-65年 |塞涅卡主张教育应该注重人的身心健康,培养自律和控制欲望的能力。
他认为教育应该是一个有益和愉悦的过程,而不是简单地灌输知识。
昆图利安 |公元120年-180年 |昆图利安主张培养学生的实用技能,包括演讲、写作、辩论等。
他还强调教育应该注重学生的个性和才华的培养。
塞尼卡 |公元40年-95年 |塞尼卡强调个人的自我发展和自由意志的重要性。
他强调教育应该帮助学生认识和实现自己的目标和愿望。
盖乌斯·穆西乌斯·普拉特·卡托 |公元234年-149年 |普拉特主张教育应该是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和合作,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他认为学生应该通过传统的学科如哲学、数学和文学来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判断力。
贺拉斯 |公元65年-8年 |贺拉斯主张通过文学和诗歌来培养学生的审美品味和人文素养。
他认为学生应该培养自己的情感和艺术表达能力。
奥维德 |公元43年-17年 |奥维德认为教育应该启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他主张通过讲述神话和传说来激发学生对文学和艺术的热爱。
恩尼乌斯·纳维格烈 |公元330年-388年 |纳维格烈主张通过教育来培养学生的道德和品德。
他认为学生应该通过学习哲学和宗教来实现内心的修养和灵魂的救赎。
普林尼 |公元23年-79年 |普林尼主张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他认为教育应该帮助学生掌握逻辑和推理,培养科学精神和严谨的思维方式。
马修斯·费基和塞福格 |公元366年-415年 |费基和塞福格主张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包括农业、木工和火务。
浅谈奥古斯丁“爱”的思想
浅谈奥古斯丁“爱”的思想奥古斯丁(Augustine)是基督教思想家和神学家,被誉为西方基督教哲学的奠基人之一。
他的著作深深影响了基督教神学与哲学,并且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他的众多著作中,关于爱的思想一直是他深入探讨的主题之一。
奥古斯丁对爱的理解不仅在基督教世界具有重要地位,而且在人类爱情观念的形成中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下面就让我们浅谈一下奥古斯丁关于“爱”的思想。
奥古斯丁对爱的理解不仅仅局限于一种情感上的体验,他认为爱是包含了智慧、理性、情感和意志等多个维度的综合体验。
在奥古斯丁看来,爱不仅是一种情感上的倾注,更是对于真善美的追求和赞美。
他认为,人的灵魂是由三个部分构成的,即理性的部分、意志的部分和情感的部分,而爱是这三个部分的统一。
通过爱,人可以超越自我,赞美至善,追求智慧和真理。
正是因为奥古斯丁对爱的这种宏观理解,使得他的爱情观不再局限于个人情感,而成为了一种更加宽广深刻的哲学理论。
奥古斯丁对爱的理解并不仅仅局限于人际关系,对于上帝的爱也是他思考的重要内容。
奥古斯丁强调上帝的爱是一种纯粹的、无条件的、超越人类理解的爱。
在他的著作《上帝的城市》中,他指出上帝的爱是超乎人类所能感知的,是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
从这个角度来看,奥古斯丁的爱情观不仅仅是纯粹的人类关系,更反映了他对于上帝爱的思考和追求。
奥古斯丁对爱的思考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基督教的爱的观念。
他认为,人类所有的爱都源自于上帝的爱,爱是上帝创造世界的动力,是神圣的能量。
这种观点在基督教文化中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认同,形成了基督教对于爱的特有理解,影响了基督教文化中的道德观念和人际关系观念。
奥古斯丁的爱情观念对于后世起到了深远的影响。
从奥古斯丁的爱情观念中可以看出,他认为爱是一种智慧、一种追求至善的动力,这对于后世人类的爱情观念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在他的著作中,奥古斯丁强调了道德和精神上的爱的重要性,这使得他的爱情观念不再局限于情感上的追求,更加注重了爱的品质和内涵。
浅谈奥古斯丁“爱”的思想
浅谈奥古斯丁“爱”的思想奥古斯丁(Augustine)是基督教历史上杰出的神学家和哲学家,在其众多作品中,包括《忏悔录》(Confessions)和《神国城》(The City of God)等,都涉及了他对“爱”这一主题的深刻思考。
奥古斯丁的爱的思想不仅对基督教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也对世俗哲学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下面,我们就来浅谈一下奥古斯丁对“爱”的思想。
奥古斯丁在他的《忏悔录》中描述了他对上帝的爱和他对自己的爱的探索。
他认为,上帝的爱是无条件的、纯粹的,是超越人类理解的,是人类可以依赖和信赖的。
而人类的爱,却往往是有条件的、自私的,是受到欲望、利益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常常会带来痛苦和困扰。
奥古斯丁认为,只有通过对上帝的爱的经验,人类才能真正领悟到爱的真谛,才能真正获得内心的平静和安宁。
奥古斯丁对爱的分类和分析也是其思想中的重要部分。
他提出了“好”和“恶”两种爱的概念。
好的爱是指那些以上帝为中心、真正造福自己和他人的爱,而恶的爱则是指那些以自我为中心、出于私利和欲望的爱。
奥古斯丁认为,恶的爱会导致人类墮落和罪恶,而好的爱则会使人们得以拯救和救赎。
他强调了爱的价值观,提倡人们应该追求好的爱,摒弃恶的爱。
奥古斯丁对性爱的思考也是其爱的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他提出了“天职论”(The Doctrine of Vocation),认为性爱是上帝赋予人类的一种天职,是一种神圣的行为,其目的是要推动人类的繁衍和壮大。
奥古斯丁进一步强调了性爱与心灵的和谐,认为性爱只有在受到道德和责任的约束下,才能成为一种合乎神意的爱的表达。
他反对任意滥交和满足自己的私欲,而主张为了宗教和道德的目的,必须以贞洁和独一的方式来对待性爱。
奥古斯丁对爱的思想也包含了对社会和政治的思考。
在《神国城》中,奥古斯丁描绘了上帝的城和撒但的城两种对立的城市。
他认为,上帝的城是由爱、真理和公义构建的,而撒但的城则是由自私、欲望和恶行构建的。
奥古斯丁以此来呼吁人们应该放弃自私和欲望,追求上帝的爱和美好的道德生活,以建立一个真正公正和和谐的社会。
浅谈奥古斯丁“爱”的思想
浅谈奥古斯丁“爱”的思想奥古斯丁(Auginstinus)在西方哲学史上被誉为“教父之父”,其伟大的思想对欧洲哲学和基督宗教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他的著作中,他探讨了“爱”的概念,并指出“爱”是人类心灵深处最重要的力量之一。
本文将浅谈奥古斯丁的“爱”的思想。
奥古斯丁认为“爱”是人的本性之一,是人与上帝的联系与关系的基础。
在他的《忏悔录》中,他写道:“我发现我的心灵只有在爱上主之后才全然被满足,这就是我追求的最终目的。
”他认为,人的灵魂渴望与上帝相通,但这种相通只能通过爱来实现。
奥古斯丁将爱分为两类:有限的爱(cupiditas)和无限的爱(caritas)。
有限的爱是指对有形物质的追求和欲望,是一种自私的爱。
而无限的爱则是指对上帝的追求和心灵的向上的爱,是一种无私无限的爱。
奥古斯丁认为,有限的爱只会带来痛苦和不满足,因为世俗的欲望永远无法满足人的灵魂。
只有通过无限的爱,人才能找到真正的满足和和谐。
奥古斯丁还指出,爱是一种情感,但它不仅仅是个人情感的表达,更是一种道德和精神上的追求。
他认为,在爱的力量下,个体可以超越自身的欲望和私利,追求公正、善良和真理。
当人们以爱为出发点去关心他人,帮助他人,追求共同的利益,才能建立和谐的社会和理想的世界。
奥古斯丁还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爱的重要性。
他认为,人类是社会性的动物,只有通过彼此的爱和关怀,才能实现真正的自我价值和人的全面发展。
在他的著作《上帝之城》中,他写道:“人与人之间的友爱是建立公义、和平和幸福社会的基石。
”他强调了人类共同体的重要性,以及个体在其中的责任和义务。
奥古斯丁的“爱”的思想是一种高尚而崇高的精神追求,他认为爱是人的本性之一,是与上帝相通的基础。
他将爱分为有限的爱和无限的爱,指出无限的爱才是真正的满足和和谐之源。
他还强调了个人道德追求和人与人之间的爱的重要性。
奥古斯丁的“爱”的思想提供了一种思辨与实践的路径,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加关注他人的需要,追求真理和道德,建立和谐的社会和幸福的世界。
浅谈奥古斯丁“爱”的思想
浅谈奥古斯丁“爱”的思想【摘要】奥古斯丁作为基督教思想家和神学家,对爱的思考在哲学史上具有重要影响。
他认为爱是最高尚的感情,是人类与上帝之间的纽带。
在奥古斯丁看来,爱分为自我爱、世俗爱和上帝之爱三个层次,人类应追求上帝之爱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
他批判了世俗的物质爱,认为它会使人远离上帝。
奥古斯丁的爱的思想强调了对上帝的虔诚和信仰,指引人们追求更高尚的爱。
他的思想影响深远,对中世纪的神学和哲学产生了重要影响,也为之后的基督教思想提供了重要借鉴。
通过对奥古斯丁的爱的思想的理解和探讨,我们可以深刻认识到爱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以及追求真善美的内在意义。
【关键词】奥古斯丁、爱、思想、生平、定义、层次、种类、追求、上帝、关系、批判、影响1. 引言1.1 奥古斯丁的生平简介奥古斯丁(354-430年)是基督教哲学家和神学家,被广泛认为是基督教早期最杰出的哲学家之一。
他出生于罗马帝国的北非地区,父亲是一名罗马地主,母亲则是基督徒。
在年轻时,奥古斯丁曾经是一名罗马帝国的官员,后来转向信仰基督教,并在之后的人生中一直致力于基督教的思想传播和发展。
奥古斯丁的丰富人生经历和深刻的思想使他在基督教哲学领域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他的著作《忏悔录》是西方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品之一,对后世的影响深远。
奥古斯丁在他的著作中倡导了爱的概念,并将爱视为一种至高无上的力量,是人类与上帝相连的桥梁。
他强调了爱的重要性,认为只有通过爱,人类才能实现真正的幸福和和谐。
奥古斯丁的思想深刻而丰富,为后世的基督教神学和哲学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1.2 奥古斯丁对爱的思考意义奥古斯丁对爱的思考意义体现在他深刻的哲学思想和宗教信仰之中。
对于奥古斯丁来说,爱是一种深刻的情感和精神力量,是驱使人们行动和追求的动力。
他认为,爱不仅仅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对真理和美好事物的渴望和追求。
在他看来,爱无处不在,贯穿于整个宇宙的运行和人类的生活之中。
奥古斯丁的爱的思考意义还体现在他对人类心灵深处的探索和解释上。
奥古斯丁道德教育思想
奥古斯丁道德教育思想初探【摘要】奥古斯丁作为杰出的基督教思想家,其宗教信仰关照下的道德教育思想有其独特的价值。
作为道德教育的理论基础,奥古斯丁的道德哲学包括三个方面:万物无不善也,原罪说,和信仰、仁爱、希望三条基本道德原则。
基于此的道德教育思想则涵盖:宗教化的道德目的,信仰而后理解的道德教育内容,禁欲主义的道德教育方法。
他的德育思想对中世纪西欧教育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双重性的影响。
【关键词】奥古斯丁;基督教;道德教育奥勒留·奥古斯丁(aurelius augustinus,353—430)是罗马帝国后期著名的基督教神学家、哲学家,早期基督教最杰出的教父。
奥古斯丁一生著书立说,致力于神学的理论研究。
他以《圣经》为依据,运用柏拉图哲学论证基督教教义,把哲学与神学结合起来,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神学体系,为基督教服务。
他的主要著作有《上帝之城》、《三位一体论》、《忏悔录》等。
1 奥古斯丁的道德哲学1.1 万物无不善论奥古斯丁认为万物都是上帝创造的,因而万物皆善,而且具有内在的秩序,万物各安其位,各得其时。
他说:“任何事物丧失了所有的善,便不再存在。
事物如果存在,自有其善的成分。
因此,凡是存在的事物都是善的;至于‘恶’,我所探究其来源,并不是实体,因为,如是实体,即是善。
”这样,社会上确实存在的恶的现象也是善的,他为此辩解说,这些事物只是看起来恶,它们与其他事物相配合起来,使世界更协调,恶犹如图画中阴影,使整个图画显的美和协调。
那么恶是什么?恶从何而来?奥古斯丁认为,恶是善的缺乏,它不是实体,否则就否定了上帝造物皆善。
恶来自人的意志,是人的一种败坏意志。
也就是说,恶出于自由意志,人本可以过正直的生活,人可以为善,也可以为恶。
人的恶在于人抛弃比自己优越的事物而转向低下的事物。
恶不是外物,而在于这种转向本身。
因此,奥古斯丁认为人在作恶上是有自由意志的,作恶出自人的自愿。
1.2 原罪说人的意志为什么会转向低劣事物而导致恶呢?奥古斯丁提出了“原罪说”。
奥古斯丁的道德教育思想及启示
奥古斯丁的道德教育思想及启示作者:苗厚芳陈建录谢晶来源:《中国教师》2013年第14期奥古斯丁(354—430)既是基督教哲学的集大成者和神学家,又是道德教育思想家。
其道德教育思想主要包括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的论述及道德教育的方法。
一、奥古斯丁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1.人的“道德认知”由“道德意愿”控制奥古斯丁认为,人的“道德认知”主要来自于人对善恶的理解,而“道德认知”来自于“道德意愿”。
“自由意愿”既可使人向善,也可使人向恶,关键在于人是否能够“自制”。
“自制”就是个体自身行为的选择,“自制”会使人向善。
因此,人必须发挥“自制”能力,时刻与内心的恶念作斗争,以臻于至善。
2.“忍耐”是形成“道德意志”的关键奥古斯丁认为“意志”是道德形成的关键,为此人类必须学会“忍耐”。
如果人不会“忍耐”,就会躁动不安,心绪不宁,最终无法达到更高境界。
“忍耐”不仅包括心灵的“忍耐”,更包括身体的“忍耐”。
我们自身需要“忍耐”,公众事务也需要“忍耐”。
“忍耐”可使人的灵魂得到升华,并不断内化为自己的意志,进而成为习惯。
3.“爱”的秩序是形成“道德准则”的依据奥古斯丁认为,“爱”是人在具体生活中的一种永恒的价值观与信念。
“爱”是最高的德性,是一切善的源泉。
“爱”体现为对一切存在物的呵护、关怀、尊重和祝福。
“爱”不求自己的私人利益,不自大,不嫉妒,不贪荣誉,不记旧恶和不妄行。
为了“爱”,我们必须遵循“爱”的秩序。
“爱”的秩序就是形成“道德规则”的依据。
道德生活存在于“爱”的秩序之中。
4.“家庭教育”是“道德教育”的重要方式奥古斯丁认为,“家庭教育”对儿童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儿童信仰的获得和道德生活的实践具有重要影响,为此,为人父母必须要谨言慎行,注意自身的道德修养,从正面影响儿童,为孩子树立成长的榜样,不能娇惯、纵容孩子。
此外,家长要教育孩子慎重交友,不要和品行不端的人混在一起,否则容易误入歧途。
浅谈奥古斯丁“爱”的思想
浅谈奥古斯丁“爱”的思想奥古斯丁(Augustine)是西方古代最伟大的基督教哲学家之一,他对于爱的思想影响了整个基督教圣训的发展,同时也对西方哲学、文学和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奥古斯丁的著作中,爱是一个重要的主题,他探索了爱的本质、种类和价值,以及爱对人的影响和作用。
在奥古斯丁看来,爱不仅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道德和宗教的力量,它具有改变人的内心和生活的能力,是人类最高尚的品质之一。
本文将从奥古斯丁的著作中探讨他对于爱的思想,以及这些思想对当代的启示和影响。
奥古斯丁对于爱的本质提出了独特的见解。
在他的著作《论三位一体》中,奥古斯丁将上帝看作是爱的根源,一切的爱都源于上帝。
他认为,上帝是三位一体的,即父、子、圣灵三位一体,他们之间存在着永恒的爱。
这种爱是超越人类理解的,是完美的、无私的、永恒的。
奥古斯丁认为,人类的爱都是来自于上帝的爱,而人类的爱也应当向上帝的爱看齐,追求完美、无私和永恒的境界。
奥古斯丁将爱看作是一种至高的美德,是人类理性和道德的体现。
奥古斯丁对于爱的价值进行了深刻的思考。
在他的著作《上帝国》中,奥古斯丁将爱看作是上帝赋予人的最大礼物,是人类最重要的精神需求。
他认为,人类之所以存在和活着,是为了追求爱,通过爱来实现自身的价值和尊严。
奥古斯丁认为,爱具有改变人的内心和生活的力量,是人类最高尚的品质之一。
只有通过爱,人类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和满足,才能实现自身的成长和完善。
奥古斯丁强调了爱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指引人们追求至高无上的幸福和成长。
奥古斯丁的爱的思想是西方古代最伟大的哲学之一,他对于爱的本质、种类、价值和影响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和探讨,指引人们超越自我,追求至高无上的爱,实现自身的成长和幸福,实现社会的和谐和进步。
奥古斯丁的爱的思想对当代社会和世界具有深远的启示和影响,为人们指引了一条实现个人和社会幸福的道路。
我们应当学习和借鉴奥古斯丁的爱的思想,指引我们追求至高无上的爱,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和谐和幸福。
古罗马的教育思想
古罗马的教育思想在古罗马教育史上,最响影响的教育家是西塞罗、昆体良和奥古斯丁。
一、西塞罗的教育思想西塞罗是罗马杰出的演说家、教育家。
其代表作是《论雄辩家》,西塞罗认为,德行是雄辩家的首要品质。
雄辩家最本质的特点在于能够就任何问题进行得体的演说。
雄辩家必须能够就眼前的任何问题、任何需要用语言艺术阐述的问题,以规定的模式,脱离讲稿,伴以恰当的姿势,得体而审慎地进行演说。
西塞罗认为雄辩家教育应有必要的内容广博的知识;修辞学方面的特殊修养;优美的举止与文雅的风度。
他认为练习是使有关雄辩术的各种知识转化为演说效果的最重要的方法。
最常用的练习方法是模拟演说,最主要的练习是写作。
二、昆体良的教育思想昆体良是罗马教育理论家,也是著名的演说家。
其代表作为《雄辩术原理》。
他的教育的基本观点是: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善良而精于雄辩的人。
善良是第一位的,在雄辩术上达到完美境界是第二位的。
他坚持把良好道德的培养放在教育任务的首要位置,道德原理应该成为学校的主要课程。
雄辩家必须在学校中培养。
学校教育所独有的优点是:第一,可以起到激励学生的作用;第二,能给儿童提供多方面的知识;第三,可以养成社会公共生活的习惯和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
昆体良重视学前教育。
在教育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双语教育问题,希望儿童先学希腊语,然后学拉丁语,最后,两种语言的学习同时并进。
昆体良的教学理论对几百年的罗马帝国以及文艺复兴时代的教育教学影响很大。
在他的教学理论中,有班级授课制思想的萌发。
他主张专业教育应建立在广博的普通知识基础上,认为学习和休息应交替进行,防止过度疲劳。
教师应善于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并向那些不发问的学生提问。
他还论述了提问的好处:第一,测验学生的鉴别能力;第二,防止学生漫不经心,不听课;第三,引导班上的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运用他们的智力。
这正是提问的最终目的。
对教师的要求:第一,德才兼备,既要教学生基础知识和雄辩术,又要教学生做人;第二:对学生应宽严相济,严肃而不冷酷,和蔼而不纵容;第三,对学生要响耐心,多勉励,少斥责,奖罚要有分寸;第四,懂得教学艺术,教学要简明扼要、明白易懂、深人浅出;第五,因材施教。
奥古斯丁道德教育思想
奥古斯丁道德教育思想初探【摘要】奥古斯丁作为杰出的基督教思想家,其宗教信仰关照下的道德教育思想有其独特的价值。
作为道德教育的理论基础,奥古斯丁的道德哲学包括三个方面:万物无不善也,原罪说,和信仰、仁爱、希望三条基本道德原则。
基于此的道德教育思想则涵盖:宗教化的道德目的,信仰而后理解的道德教育内容,禁欲主义的道德教育方法。
他的德育思想对中世纪西欧教育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双重性的影响。
【关键词】奥古斯丁;基督教;道德教育奥勒留·奥古斯丁(aurelius augustinus,353—430)是罗马帝国后期著名的基督教神学家、哲学家,早期基督教最杰出的教父。
奥古斯丁一生著书立说,致力于神学的理论研究。
他以《圣经》为依据,运用柏拉图哲学论证基督教教义,把哲学与神学结合起来,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神学体系,为基督教服务。
他的主要著作有《上帝之城》、《三位一体论》、《忏悔录》等。
1 奥古斯丁的道德哲学1.1 万物无不善论奥古斯丁认为万物都是上帝创造的,因而万物皆善,而且具有内在的秩序,万物各安其位,各得其时。
他说:“任何事物丧失了所有的善,便不再存在。
事物如果存在,自有其善的成分。
因此,凡是存在的事物都是善的;至于‘恶’,我所探究其来源,并不是实体,因为,如是实体,即是善。
”这样,社会上确实存在的恶的现象也是善的,他为此辩解说,这些事物只是看起来恶,它们与其他事物相配合起来,使世界更协调,恶犹如图画中阴影,使整个图画显的美和协调。
那么恶是什么?恶从何而来?奥古斯丁认为,恶是善的缺乏,它不是实体,否则就否定了上帝造物皆善。
恶来自人的意志,是人的一种败坏意志。
也就是说,恶出于自由意志,人本可以过正直的生活,人可以为善,也可以为恶。
人的恶在于人抛弃比自己优越的事物而转向低下的事物。
恶不是外物,而在于这种转向本身。
因此,奥古斯丁认为人在作恶上是有自由意志的,作恶出自人的自愿。
1.2 原罪说人的意志为什么会转向低劣事物而导致恶呢?奥古斯丁提出了“原罪说”。
浅谈奥古斯丁“爱”的思想
浅谈奥古斯丁“爱”的思想奥古斯丁是基督教哲学的重要代表之一,他的思想深受基督教文化传统的影响,在其哲学思想中,“爱”是一个重要的主题,对他的基督教哲学思想有重要的贡献。
本文将从奥古斯丁的哲学思想出发,谈一下他对“爱”的思考与理解。
首先,奥古斯丁对“爱”的定义是广义的,不仅包括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还包括人与上帝之间的情感。
他认为,“爱”是人的本质属性,是人类与上帝的交往基础。
在奥古斯丁看来,“爱”分为两种类型,分别是“使用”和“享受”的爱。
前者是指将物品等外在事物纳入到“我”自己的理性意愿之下,这种爱是没有情感的,只有理性上的需求。
而后者是指因为在意某物,从而希望获得它所带来的愉悦感。
在这种爱中,情感是至关重要的,是其存在的核心。
到此,“爱”概念的定义中,就已经建立了起来。
其次,奥古斯丁认为,“爱”是一种动态过程,是一种不断被提升的过程。
他将爱分为4种,分别是:“物品之爱”、“同类之爱”、“为了爱之事物之爱”、“上帝之爱”。
这4种爱的层次是逐渐升级的,最高层次的上帝之爱,能彻底摆脱人性的瑕疵,迸发出纯粹的爱。
奥古斯丁将人对上帝的爱,视作人对一切物品的爱的最高层次,这就意味着理性的爱必须通过感情的优化,才能发挥出完整的价值。
更进一步的,奥古斯丁将“上帝之爱”分为两类,分别是上帝对人和人对上帝的爱。
对于后一种,奥古斯丁认为要通过信仰来实现,只有通过信仰,才能体现出对上帝以及其他人的爱。
他进一步的认为,通过信仰,人能够变得更圣洁,更完美,达到超越自我的境界。
这种境界达到后,“上帝之爱”便不只是一种情感,而是成为一种存在于灵性深处的人格特质。
最后,奥古斯丁将爱与快乐(Happiness)联系在一起,认为爱能够带来真正意义上的幸福。
他认为,所有的人都渴望幸福,但是只有真正拥有上帝的爱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
他说:“任何人都不会对拥有的太多,但幸福固是唯一的向往与追求,人们要找寻生命的意义,探究上帝是为何,正是因为他们追求幸福。
奥古斯丁的三位一体思想
奥古斯丁的三位一体思想浅谈St.Augustine的圣三论思想前言三位一体(Trinitas)的道理是教会信仰最核心的教义,也是所有信理中最深奥难懂的。
当代伟大的神学家卡尔-拉纳说:“假如天主教信仰有什么绝对奥秘的话,三位一体的奥秘便是最根本的奥秘。
”虽然在《圣经》里并没有直接出现这一称呼或词语,但它确实是道成人身的天主子耶稣亲自启示给我们的道理和教义。
这可从圣经经文和耶稣的生活中看出。
在以犹太教(一神教)为背景下天主教会刚出现之时,当时的宗徒们也没有直接去宣讲三位一体的道理,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他们的信仰宣认或书信,清楚的看出他们继承了耶稣基督对有关天主圣三的启示。
然而,三位一体信仰的真正确定和词汇的出现,却是在后期诸多教父的反省与努力下达成的。
其中最为著名的有:圣犹斯定、圣依肋内、戴尔都良、奥力振、圣亚大纳削、圣巴西略、圣额我略-纳祥、圣额我略-尼撒、圣奥斯定(St.Augustine)等。
其中,St.Augustine的圣三论思想具有集大成和里程碑的作用。
本文愿意从四个方面:St.Augustine的生平(一)、圣三论的特点(二)、圣三论中的两个类比(三)、圣神的生发(四),去阐述和分析St.Augustine的圣三论思想。
一、St.Augustine的生平St.Augustine(354—430年)生于北非努米底亚省的塔加斯特小镇上(现位于阿尔及利亚境内)。
家庭体面但不富有,父亲是外教人,母亲Monica却是极为热心的教友。
他在罗马教育制度下受到良好的教育,先后在家乡马德拉城的文法学校和迦太基的修辞学校学习文学、语法、修辞、逻辑和哲学。
年轻的Augustine好学、任性、狂热、沉迷于享乐,并成为摩尼教热诚的追随者,前后长达九年。
在他母亲Monica不断的祈祷之下,天主亲自干预了他的生活。
一天,当他在花园散步时,听到一个声音对他说:“拿起来,读吧!拿起来,读吧!”他急忙翻开身边的圣经,只见圣保禄宗徒的训诲,“行动要端庄,好像在白天一样,不可狂宴豪饮,不可淫乱放荡,不可争斗嫉妒;但该穿上主耶稣基督;不应只挂念肉性的事,以满足私欲。
奥古斯丁的教育思想
奥古斯丁的教育思想奥勒留·奥古斯丁(Aurelius Augustinus, 354-430)是罗马帝国后期著名的基督教思想家、教育家和早期基督教最杰出的教父。
他在基督教神学的系统化、教父哲学完整体系的形成以及教会教育思想刊体系的构建上都作出了重要贡献,其著述涉及到哲学、宗教、伦理、教育等诸多方面。
奥古斯丁的思想体系很快发展成为奥古斯丁主义,成为基督教哲学的指南;他的教育思想则奠定了欧洲中世纪教会教育的基础。
第一节生平、教育活动及著述奥古斯丁于公元354年11月13日生于北非的塔加斯特(Tagaste),即今阿尔及利亚的苏克阿赫腊斯城。
母亲莫尼卡(Monica)出身于罗马贵族家庭,知书识礼,温柔善良,富有耐心,是个虔诚的基督教徒;父亲巴特里齐(Patricius)生活散漫,脾气暴躁,是个异教徒。
据奥古斯丁回忆,他的家庭并不富裕,父亲只是个普通市民,但望子成龙,甚至不顾家庭的经济状况,想方设法让他上学,以求取功名,光宗耀祖。
奥古斯丁从7岁开始在本城的启蒙小学上学,学习拉丁文和初等算术,同时学习希腊文。
他自称从小调皮捣蛋,不爱学习,喜欢玩耍,时常逃学游荡,荒废学习。
但想到老师的鞭打,又不敢不学习。
后来在谈到自己学习外文时,他声称自小就憎恨希腊文,学会拉丁文是在"不受磨折地,在乳母们哄逗下,在共同笑语之中,在共同游戏之时,留心学会的"。
奥古斯丁12岁时去附近的马道拉(Madauras)城的文法学校学习文法,对诗歌产生了兴趣,赞赏荷马的诗篇,尤其喜爱拉丁诗人维吉尔的作品,16岁结束文法学校学业后,由于家庭经济桔据,无法实现去迦太基攻读修辞学和哲学的愿望,在家闲荡一年。
据他自己记述,在这一年里,除出没于花街柳巷以及与有夫之妇私通外,还经常伙同游手好闲的青年搞恶作剧。
如一天深夜,他与一帮年轻坏蛋把邻居树上的梨子全部打下来拿去喂猪。
对于自己的所作所为,奥古斯丁总结说,这并非是"贪恋人家的妻子和财产",而是贪图淫逸、寻欢作乐,并将其当做生活的"调味品",这样做毫无目的,完全是"为作恶而作恶"。
中外教育思想史外国古代教育思想家
总结词
快乐教育思想
VS
详细描述
维多利诺·德·美第奇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 期的著名教育家,他提出了快乐教育的思 想,认为教育应该以儿童为中心,关注儿 童的身心发展特点,通过游戏、音乐、绘 画等多种方式激发儿童的兴趣和创造力, 培养其全面发展。
弗吉里奥的教育思想
总结词
通才教育思想
详细描述
弗吉里奥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改革家,他 提出了通才教育的思想,认为教育应该注重 全面发展,包括语言、数学、科学、艺术等 多个领域。他主张通过综合性的课程设置和 跨学科的学习方式,培养具有广博知识和全 面技能的人才。
奥古斯丁的教育思想
总结词
奥古斯丁是中世纪著名的神学家和教育家,他的教育 思想强调了宗教信仰在个人和社会中的重要性。
详细描述
奥古斯丁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德行的公民,而 宗教信仰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他强调了宗教教育 的重要性,认为这是培养个人道德品质和推动社会进 步的基础。同时,奥古斯丁也提出了许多关于教学方 法的见解,如启发式教学、问答法等。在他的教育思 想中,宗教信仰与教育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
苏格拉底提倡“产婆术”,这是一种通过提问和讨 论来引导学生自己发现真理的教学方法。他认为这 种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培养他们自主探 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苏格拉底强调教育的普遍性和内在价值,他认为 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人的道德和精 神品质,使人成为有德行和智慧的人。
柏拉图的教育思想
柏拉图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哲学家,他主张通过辩 证法来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使他们能够探究真理和
04
文艺复兴时期教育思想家
伊拉斯谟的教育思想
总结词
人文主义教育思想
详细描述
奥古斯丁的教育思想
奥古斯丁教育思想的形成圣•奥古斯丁是罗马帝国后期著名的基督教思想家、教育家和早期基督教最杰出的教父。
他根据其神学理论,在教育方面也提出了较为系统的观点和主张,他的教育思想奠定了欧洲中世纪教会教育的基础。
一、教育思想与童年生活经历不可分割奥古斯丁的父亲望子成龙,将年幼的奥古斯丁送到罗马帝国的启蒙小学接受教育。
按照当时的规定,小学阶段除了学习识字和算术之外,还必须学习希腊文。
然而奥古斯丁却酷爱拉丁文,对希腊文毫无兴趣。
出生在北非的奥古斯丁学习拉丁文就像学外文一样难,但在家庭的熏陶和与同伴的游戏之中,他慢慢地学会了拉丁文。
在奥古斯丁回忆小学生活经历的时候,他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教育观点,“在儿童的语言学习里,无拘无束的好奇心比讨厌的强制更有力量。
”奥古斯丁就自己童年的经历对某些问题有具体的看法。
例如在能否对小学生体罚的问题上,他真正的主张是应该对年龄虽小,但懒散、贪玩的学生进行惩罚。
奥古斯丁表面上对于学生被体罚是愤愤不平的,但实际上他根据人性本恶的观点,认为体罚学生也是合理的。
小学生犯错被惩罚是上帝的意旨,他甚至强调,没有任何学习是没有惩罚的,戒尺、皮鞭、棍棒是制服儿童必须的物品。
但奥古斯丁这套惩罚学生的教育理论在欧洲教育史上产生恶劣的影响,支配了欧洲学习教育一千多年。
二、教育思想的产生与时代变化紧密相联奥古斯丁生活的罗马帝国已处于摇摇欲坠之中,当时奴隶制濒临崩溃,世俗教育即将走向没落。
同时,由于基督教的兴起和传播,尤其在基督教被确定为罗马国教后,帝国政府需要日益强大的基督教会给产生传统信仰危机的臣民提供精神支柱,将罗马的世俗教育变为神学教育,以此给罗马帝国培养出一批新的人才。
在这种时代的变革下,奥古斯丁的神学以及与之伴随的教育思想诞生了。
三、教育主张的形成与切身实践息息相关奥古斯丁从小便在罗马帝国的启蒙小学接受世俗教育,结束学业之后回到故乡任文法教师,之后还去过迦太基教授雄辩术,直到386年从学校离开。
奥古斯丁的道德教育思想及启示
作者: 苗厚芳;陈建录;谢晶
作者机构: 贵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出版物刊名: 中国教师
页码: 74-75页
年卷期: 2013年 第14期
主题词: 道德教育思想 奥古斯丁 道德认知 道德行为 内在修养 道德修养 榜样示范 情感教育 道德意识 现实生活
摘要:奥古斯丁(354—430)既是基督教哲学的集大成者和神学家,又是道德教育思想家。
其道德教育思想主要包括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的论述及道德教育的方法。
一、奥古斯丁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1.人的"道德认知"由"道德意愿"控制奥古斯丁认为,人的"道德认知"主要来自于人对善恶的理解,而"道德认知"来自于"道德意愿"。
"自由意愿"既可使人向善,也可使人向恶,关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奥古斯丁教育思想
奥古斯丁(Augustinus,354~430年)是 ___教父哲学的集大成着,他是把哲学用在 ___教以上,从而创立了 ___宗教哲学体系的神学家和哲学家。
在他的重要著作《忏悔录》中,结合自己的经历,历述了对教育的一系列看法。
他的教育哲学成为中世纪 ___教育的理论基础。
(1)宗教哲学和教育
奥古斯丁的最高精神实体就是上帝。
上帝是不变的存在的本体,是绝对的精神。
奥古斯丁的“上帝之城”与“地上之城”的虚构,成为中世纪___会实现其国际神权政治以及与世俗国家争夺政治权力的理论根据。
这个理论对于加强教会在欧洲国际政治中以及各国中的地位,对于加强教会对教育的控制,起了重要作用。
(2)灵魂论和知识论
人的灵魂是一种精神实体,它也是上帝的创造物。
人的灵魂具有三种功能:知、情、意。
人的认知活动,在人的灵魂活动中占着极重要的地位。
人的认知活动包括三种能力:一是感觉,二是灵魂,三是思想。
教学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发现心中已有的真理,而不是去认识客观物质世界。
教学活动,就是通过符号、语言、数等等,引起学生对其心中已有概念的重新认识。
奥古斯丁的知识论,也同样充满着浓厚的宗教色彩。
他强调信仰高于理性,宗教虔诚高于知识。
但是,奥古斯丁并没有达到完全弃绝知识的地步。
(3)伦理学和德育
奥古斯丁的原罪论和禁欲主义是他的宗教哲学和教育思想中的两个极重要的理论。
到了中世纪,它们就成为 ___教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从圣经中的有关亚当夏娃的故事制造出他的“原罪论”。
它对教育也带来了极坏的影响,它成为中世纪学校恐吓和鞭打儿童的理论根源。
奥古斯丁的禁欲主义是他的原罪论的派生物。
他每天采取斋戒和鞭打自己身体的办法,来到到禁欲的目的。
这种用鞭打而强行克制并进而扑灭人的任何情欲的办法,以后在中世纪的修道院学校中,在大教堂学校中颇为盛行。
奥古斯丁的教育哲学对西欧中世纪教育的影响既深又广,西欧中世纪的修道院学校、大教堂学校以及某些大学,无不以他的教育哲学为宗旨,为灵魂。
他是中世纪由教会所控制的教育所推行的教育方针、政策的思想渊源。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