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 殇 》(两课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殇》(两课时)

一、教学目的,要求

1.通过学习背景知识,了解《楚辞》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了解伟大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的生平与人格特点。

2.通过学习生字词知识,攻破认读难点并学到古汉语中的虚词、实词用法。

3.通过学习诗中使用的艺术手段,掌握《国殇》中叙赞结合及各种方法表现主题的写作手法。

4.通过掌握古诗结构知识,深刻理解诗文的主题思想,并提高诵读、欣赏、扩写古诗的能力。

二、教学过程

老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在文艺作品中有哪两种题材是经久不衰的吗?

(学生中议论:有爱情的,个人奋斗的,历史人物的,战争的,还有………)

老师:归纳总结刚才大家讲的,在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中有两大类的题材一直为文人墨客们大书特书:一是关于爱情的,一是关于战争的。写爱情大都是歌颂纯真美好的情感,鞭挞虚伪邪恶的行经;写战争也大都是描写非正义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赞颂在维护国家主权的战争中将士们的英勇。上堂课我们讲一首古代爱情诗《关雎》;这堂课我想为大家介绍一首描写古代战争的诗歌《国殇》。对这首诗的学习会给我们带来许多新知识,我们分成五个步骤来学习。

(一)学习《国殇》作者、背景的知识

老师:《国殇》的作者大家都知道吗?它属于哪种类别的古诗?(学生答:诗作者是屈原,《国殇》属于《楚辞》中的一首。)

老师:回答正确。下面我详细和大家谈谈屈原和《楚辞》以及《国殇》产生的背景。这时我们学好这首诗是极有益的。

1.关于屈原。(可简要写版书)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名卒、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是我国把诗歌推向新阶段的一位伟大诗人,也是一位具有进步思想的政治家。早年曾受楚怀王信任,担任过左徒,后楚怀王听信谗言,两次流放屈原。也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破楚国郢都,这一年的五月五日,屈原愤投汩罗江而死。

2.关于《楚辞》

《楚辞》是《诗经》后的第二个高峰,也是我国古代诗歌的巨大而丰富的源头之一,《楚辞》在我国文学发展史上有着十分主要的作用。《楚辞》是以屈原为代表的一种新体诗,屈原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进步的政治主张,与黑暗势力不妥协的精神,都体现在他的诗作中。屈原的作品有《离骚》、《九章》、《天问》《九歌》《远游》《下居》《涣父》共25篇。屈原的代表作是《离骚》,因此后人提到楚辞又称为“骚体诗”。

3.关于《国殇》

它是《九歌》(共11篇)中的一首。《九歌》是一套自成体系的祭歌。从东皇太一到“山鬼”所祭的都是自然神祇,为什么最后要祭到人鬼的国殇?因为从楚怀王后期开始,就曾经和秦国交战,大都是秦胜而楚败。(可参改“背景”)后当楚怀王入关不返,死在秦国后,民间产生了强烈的复仇情绪,固而在祭神时不但最后列入阵亡将士,而且用极其沉痛的心情历史地描绘战争实况,以示不忘激发斗志,这是可以理解的。

(二)学习《国殇》生字词及诵读知识

老师:为了,简要介绍了背景和作者,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诗。

(领读一遍,让学生默读,找出诗中的生字词)

归纳一下生字词:(版书)

国殇(sháng)被犀甲车错毂(gǔ)

旌(jīng)蔽日躐(liè)余行左骖(cān)殪(yì)

挚(zhí)四马援玉枹(fú)天时怼(duì)霾(mái)

1.给所有的生字词注音后解释含义,加以理解;指出通假字,如霾(同埋)被(pī)同披反(同返)等;

朗读时除注意一些生字,也要弄懂文中常用字的含义,注意读法,如矢、行、既、惩;注意虚词“兮”“以”等的用法。

2.熟读生字词后,逐个从字面上解释句子;

3.讲解诵读规律,《楚辞》为七言,上四下三拍。此诗可分为:操吴戈兮/披犀甲,兮拖长声。也可细分为操/吴戈/兮/披/犀甲,注意每句的重读音。

(三)学习《国殇》结构内容的知识

老师:首先看看这首诗的结构,可分为两大部分。前十句是叙,后八句是赞。(朗读前十句)大家听到没有,这第一部分主要是描写激战的过程和将士们英勇战斗血染沙场的情景。(跳转“框架结构)

开头四句写战斗开始的情况,接下六句写激战场面和楚军将士牺牲的悲壮结局。

提两个问题:1.作者在战斗开始后的情况,为什么要从敌我双方两个方面描写?(用敌方的人多势盛,渲染战斗气氛,反衬楚方将士的奋勇、善战)。

2.“严杀尽兮弃原野”一句仅仅说明伤亡惨重吗,还突出了什么精神?(不仅点明楚军的伤亡情况,还突出了战士们的牺牲精神。)

教师在介绍了《国殇》第一部分的内容结构后,可以插入一些课堂练习。例一:

(插入课堂练习:写出《国殇》中赞颂楚军将士临阵时坚毅沉着、英勇顽强的精神和品格的诗句)

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

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

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

老师:同学们,下面我们学习《国殇》的第二部分。

第二部分主要表示对陈亡将士的深切悼念,赞颂他们勇武刚强的爱国主义精神。

“出不入兮往不返,平原忽兮路超远。”歌颂了战士们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并对烈士牺牲在遥远的异乡表示钦佩和悼念。

中间四句写楚军将士首身分离,剑弓依然在手,这样的战士既勇敢又威武,他们气概凛然,始终不可冒犯。这不仅再现了战士们在战场上的英武形象,而且高度赞美了他们宁死不屈的战斗精神。

最后两句表示对烈士们的无限景仰和热烈的赞扬。他们虽死犹生,精神永垂不朽。

提问:1.指出楚军将士在战场上宁死不屈英武形象的诗句?(带长剑兮扶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

2.指出最后两句与主题的关系?(点题──为悼念为国捐躯的将士,不仅为祭悼之灵、抒发哀思,更重要的是国用阵亡将士的战斗精神和英雄气概来激励民心士气,感召人们同仇敌忾,雪洗耻辱,振兴楚国。)

3.总结本诗中心思想。(全诗通过对激烈悲壮战斗场面的描述,歌颂了为国捐躯的将士们的英雄气概和英勇献身精神,表达了楚国人民对烈士崇高的敬意,同时表现了作者的爱国主义精神。)

(四)学习《国殇》艺术特色的知识

老师:同学们,《国殇》反映了伟大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的浓厚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浪漫主义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