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杜甫的诗歌探析其人生态度---修改版[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杜甫的诗歌探析其人生态度
杜甫作为一位诗人成就显著,也是一位家喻户晓的文化名人。他的影响不但表现在文学成就方面,而且表现在他对人生的深刻感悟以及思想情操、为人处世态度方面。一个人能否成功,态度起着关键的作用。思维态度决定人生的高度。无论在什么恶劣的境况下,在什么特定的环境中,别的不敢说自己可以做主,但要持什么态度,自己是能拿主意的。
杜甫的人生道路是无奈的,曾有满腔豪情,但自到长安之后,厄运连连,当官仕途受阻,为民缺吃少穿。杜甫也是一个在社会上自然生存的人,有人说,在外力面前,他的人生取向有时呈软弱的表现。我们认为,这个看法值得探讨,不能因此而否定他。杜甫的一生,他的所作所为以及他那永远闪耀光芒的诗篇是他的人生价值所在,其人生态度是最引人注目的问题,研究他的人生态度对我们深入理解唐代乃至唐代以后中国文人的特点是有帮助的。
一、主张积极入世,又不失灵活变通
在对待人生的态度上,知识和认知水平不同的人,态度也有不同,有的积极入世,
有的悲观消极。杜甫他有着杰出的才华和强烈的报国之心且逢盛世,本能大有作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但却未能如愿,仕途极为不顺。杜甫受①“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儒家思想影响,仍能积极入世,体现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社会良知。在中国古代,绝大多数士人读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入仕,入仕不仅能够实现“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还可以改变个人的社会地位和生活状况,入仕成为萦绕在士人心头的头等大事。
杜甫在35岁即天宝五年(746年)入长安求官,次年杜甫参加科举考试。杜甫对那次考试本来满怀希望,没有想到的是,落入由李林甫操纵的一场骗局,金榜题名指望落空,这次考试无一人及第。元结《喻友》《资治通鉴》卷二一五唐纪三一对此均有记载。李林甫怕事情败露,却上表称“野无遗贤”。这个事件对杜甫的打击是不小的,这等于断绝了杜甫通过科举而进入仕途的想法,但杜甫是一个不肯服输的人,同时又有着“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的宏伟抱负与“忧国忧民无已时,君圣民安
死方休”(张忠纲序语)的拧劲,不得不选择另一条道路即干谒来报效国家,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杜甫在长安忍受冷嘲热讽,奔走于权贵之门,不管他是怎样的委屈求全,怎样的忍辱负重,“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幸运之神还是不肯光顾。从杜甫的行为来看,更多地还是继承了孔子②“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执着。杜甫在求官道路上“虽九死其犹未悔”的精神令人联想起屈原,的确,杜甫在精神实质上像屈原而不像一般儒家士大夫。③“他们的那种追求理想、争取实现伟大抱负的执着精神和顽强意志却是不容轻视的,更何况这理想、抱负中还多少含有活国济人的进步因素。”体会这些诗句,确实能感到杜甫的一片直率诚挚,说明自己时时刻刻不忘记报效国家的精神和忠肝如火的情怀。他的谋仕方式具有“一次性”特点。一次失败,即不再试。要求一次比一次高,路子也一次比一次窄。他并不像许多世俗士子屡进考场,非考个进士不可,这足以说明他自视甚高,禀性倔强。直到天宝十四载,44岁的时候,才在河西县(今云南祥云附近)做了个九品的县尉,杜甫确实感到委屈,没有赴任。改任为右卫率府兵曹参军,这是一个看守兵甲器仗、管理门禁锁钥的官,与以往“窃比稷与契”、“致君尧舜上”的理想相距甚远,虽有怨言,杜甫还是不得不接受了。
谈到杜甫的人生态度,大家会毫不犹豫地说,忠君爱国,积极入世。但作为一个“集大成”的人,创作生涯从少年直至逝世时,杜甫的诗歌决不会只有一种色彩,思想也决不会是异口同声的儒家教条,杜甫的一生颠沛流离,但他始终不变的是忧国忧民的博大情怀。在杜甫身上,除了这种积极入世精神,还有与之对立的隐逸成份,释道思想。在历史上,杜甫得到了来自两方面的认可,统治者需要这样一个“一饭未尝忘君”的“诗圣”,人民欢迎这样一位与他们心息相通的诗人。这让我们评说有些困难。这更说明了杜诗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中国古代士大夫的隐逸思想大多皆因用世不得而产生,并且其产生有着这样的轨迹,即用世不得而转向愤世,愤世不过是徒然增加自己的痛苦罢了,于是又转向避世乃至于忘世。这在哲学上就表现为从孔子儒学走向道家庄学。”一个人要经受得住打击,用现在的话说叫“挫折教育”。杜甫是一个能够经受得住打击的人。开元二十三年,杜甫从吴越回到了巩县,再到长安去应试。这时他已经自许多为“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怀抱着扶危济世的愿望。希望能够考中,结果还是落第了。
这次考场失意,对杜甫并没有什么打击。正像后来他所写的,不过是“暂蹶霜蹄未为失”(《醉行歌》)。无论做什么事情,良好的心态很重要。良好的心态是成功必不可少的基石。现在流行一句话:年轻没有失败,只要亮出你自己。或许正是因为年轻,杜甫才会有处变不惊、败而不馁的可贵素质。一个人若想在社会上生存,必须具备灵活变通的适应能力。一个人的一生,总要善于调节自己,④有言道:“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这首《重送严公》对自己生活的描述,虽有些悲切凄楚,但心态是好的,是正确的,对人生领悟得很透,以至于有归隐田园之意。
其实,杜甫早就有归隐田园之意。“困守长安的十年里,在杜甫的内心或所作的诗作中,主要就交织着两个矛盾的主题:一是积极追求,希望有权位者汲引自己;一是要消极避世,去过远离政治的隐逸生活。”杜甫前后两次落第,其性质是不同的。第一次是发挥不佳,属于偶然因素,第二次做了“野无遗贤”阴谋的牺牲品,属于必然因素。困守长安十年,求仕效果一般,还要蒙受一些屈辱,这对于一个自尊心很强的读书人来说,心理压力不可能没有。《醉时歌》、《白丝行》、《贫交行》等作品都是这段时间心理状态的描述。满腹经纶而找不到用武之地,积极进取的济世之志屡屡受挫,苦闷和激愤使杜甫经常萌生退而归隐的念头。。杜甫退隐思想在陇右诗中表现非常突出。陇右诗作中尽管到处弥漫着悲伤愁苦的色彩,但只要一说隐士和归隐,诗人就会情不自禁地表现出一种深切的向往之情,流露出一股轻松的情致。这些足以说明杜甫人生态度是多元的,也体现了杜甫诗歌的复杂与多样。
二、笑傲苦涩的人生
我们常说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尽如人意,总会有一些磕磕绊绊。杜甫一生就颇多悲愁,然而他却能将自己的命运融入广阔的社会人生,并且超越时空,获得了永恒。坎坷从来人人有,各人坎坷不相同。一是坎坷的内容、方式不同,二是各人对坎坷的态度不同。
我们看陇右诗中的五律《空囊》。陇右地区位处黄土高原西部,界于青藏、内蒙、黄土三大高原结合部,自然条件独特。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秋,杜甫辞去华州司功参军之职,携眷来到秦州(今甘肃省天水市)。在秦州生活了三个月左右,又移居同谷(今甘肃省成县)。在同谷住了约一个月时间,为饥寒所迫,不得不离开同谷入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