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五姓七望

合集下载

唐朝名门世族“五姓七望”在皇权和庶族地主的夹击下走向灭亡

唐朝名门世族“五姓七望”在皇权和庶族地主的夹击下走向灭亡

唐朝名门世族“五姓七望”在皇权和庶族地主的夹击下走向灭亡世家大族的前世今生隋唐以前的中国是一个身份制社会,具体来说,以宗族为纽带的封建大地主大贵族享有政治特权,垄断社会资源。

由于他们世代为官,严格等级,标榜门第,经过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沉淀,成为世家大族。

从历史上看,世家大族起源于东汉,高级官僚通过察举制与自己的门生故吏结成集团,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形成一些累世公卿的家族。

魏晋时期,世家大族被称为士族,曹丕在士族领袖陈群的建议下实行九品中正制,士族集团逐渐兴盛,在政治、经济、社会各方面拥有特殊优越地位。

随着五胡乱华、衣冠南渡,司马睿在以琅琊王氏首领王导的拥立下建立东晋,因此士族集团在东晋达到顶峰。

在东晋的一百年间,以“王谢袁萧”为首的大族把持朝政,形成与司马氏皇族共治天下的局面,尤其是谢安为首的陈郡谢氏主导淝水之战,取得对前秦的大胜,对东晋有再造之恩,士族阶级声望达到顶点。

南北朝时期,从宋武帝刘裕开始,为了加强皇权,逐渐剥夺士族集团的政治军事权力,随着侯景之乱的爆发,使士族遭受沉重打击。

但凭借深厚的社会积淀,士族阶级依然占有重要地位,对中央政权形成掣肘。

到了隋唐,以李、崔、卢、郑、王等五姓七望为代表的世家大族始终保持顽强的生命力,并伴随大唐走过近三百年历史。

不过终唐一朝,这些大族命运多舛,上有皇权、关陇军事集团打压,下有庶族地主、藩镇军阀排挤,直到唐末黄巢起义,世家大族彻底被扫荡一空。

所以,北宋代唐不仅是简单的朝代更替,更是以身份认同为特征的世族社会被以耕读传家为特征的庶族地主社会所取代。

尊贵的“五姓七望”——世族中的世族五姓七望,又称五姓七族,是当时所有世家大族中最尊贵的五支,分别是陇西李氏、赵郡李氏、博陵崔氏、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

当我们扒一扒这七大家族的背景会发现,即便放在今日也是数一数二的实力。

首先是陇西李氏,该族是以陇西郡为郡望的李姓士族。

在东晋十六国时崛起,公元400年,家族建立西凉政权,西凉灭亡后,家族迁至关东出仕北魏,从此跻身北朝一流士族之列,成为唯一出于西州而影响中土的大族。

05诗画双绝——王维(完成)

05诗画双绝——王维(完成)

3.为了便于照顾子女、谋划出路,王维的
舅舅将王维一家迁往蒲州。
重 点 积 累
*维开元九年进士擢zhuó第。事母崔氏以孝闻。 【擢发难数】拔下全部头发,难以数清。形容罪 行多得数不清。
擢第:科举考试得中。

将竹简的简条渐次系连成册

A.次序
B.科举考试的等级 C.官僚和贵族的住宅
【罄竹难书】把竹简用光都写不完所犯的罪过。 形容罪行多得数不清。
安禄山本身兼范阳河东平卢三镇节度使见唐室政治腐败武备废弛便以讨杨国忠为名自范阳率兵南下很快就攻占了洛阳自称大燕皁帝
【 文 言 文 】
历 代 名 人 传 张 帆记
目 标

通过古文了解历史人物

通过阅读增强文言语感
正史中对历史人物的介绍更加接近历史真 相,我们看到的历史剧、小说、漫画……都是 根据史书中的记载改编的文学作品。 强。
至第,遣宫婢传教。维遂作解头,而一举登第矣。及为太乐丞,为伶人
舞“黄狮子” ,坐出官。 “黄狮子”者,非一人不舞也。
节选自《集异记•王维》
请大家跟我朗读……
精 读 原 文
【原文】
公 主 眷 顾
岐王曰:“此生非止音律,至于词学,无出其右。”公主尤异之,则 曰:“子有所为文乎?”维即出献怀中诗卷。公主览读惊骇,曰:“皆我 素所诵习者。常谓古人佳作,乃子之为乎?”因令更衣,升之客右。
节选自《集异记•王维》
请大家跟我朗读……
精 读 原 文
【原文】
面 见 公 主
岐王则出锦绣衣服,鲜华奇异,遣维衣yì之,仍令赍jī琵琶,同至 公主之第。岐王入曰:“承贵主出内,故携酒乐奉宴。”即令张筵yán
。诸伶旅进。维妙年洁白,风姿都美,立于前行。

“五姓七家”是什么?看看唐朝“崔卢郑王李”五个姓氏有多厉害?

“五姓七家”是什么?看看唐朝“崔卢郑王李”五个姓氏有多厉害?

“五姓七家”是什么?看看唐朝“崔卢郑王李”五个姓氏有多厉害?本文导读:“五姓七家”,这个概念最初在北朝时期形成。

北魏孝文帝钦定的四姓为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此外,陇西李氏、赵郡李氏、博陵崔氏也是当时一等一的望族,至隋唐时,这五种姓氏、七个家族则成为当时最顶级的门阀家族。

盛唐宰相薛元超曾经感叹:“这辈子最大的遗憾,就是没能娶到五姓女!”其实薛家已经属于以韦、裴、柳、薛为成员的“关中四姓”之一,但薛家子弟仍然如此仰望“五姓七家”,足可见其影响。

隋唐时期,世家大族的影响力空前强大,唐朝皇室就称其祖先出自陇西李氏且以此为荣。

除了皇室李氏,其余四姓皆不可小觑。

其一,太原王氏一脉,其先祖要追溯到战国时期名将王翦,王氏在唐朝的名人有王允、王维以及王之涣等。

其二,范阳卢氏一脉,其先祖要追溯到东汉末年的经学家以及军事家卢植,卢氏一脉在北魏时娶了三位公主,唐朝时更是出了八位宰相。

其三,荥阳郑氏一脉,其同样在北魏时期就已崛起,至唐朝时声望达到顶峰,其一脉在唐朝时出了八个宰相。

最后一个姓氏在五姓七望中居首——崔,崔姓分为两支,即博陵崔氏和清河崔氏。

崔氏一脉崛起于北燕,秦汉时期得到发展,跻身北方望族一列,至魏晋南北朝时达到鼎盛,唐朝有十五位宰相出自崔氏一脉,被视为天下士族之冠!贞观时期,唐太宗下令修《氏族志》,编修者初稿将“山东士族”中的博陵崔氏排在首位,唐大宗听到后大怒,心想我李家坐江山,但却排在崔氏之后!于是令编修者重新排名,最终将李氏及外戚长孙氏排在前两位,崔氏改为第三位。

虽然改了《氏族志》,令唐太宗心气稍顺,但这个排名在朝堂和民间都没有产生实质性的作用。

不仅如此,唐太宗对世家大族的傲慢也颇为不解。

试想,尊贵如皇族,李氏在民间的声望仍不如崔、卢、郑等世家大族,并且这些氏族由于要保持其血统纯正,所以只傲慢地进行五姓之间的内部通婚,并且以与除五姓之外的形式通婚为耻。

从北魏以来,世家大族内部通婚早已形成传统,诸如:清河崔氏与陇西李氏以及范阳卢氏世代为婚姻;赵郡李氏则与博陵崔氏世代为婚姻;范阳卢氏与荥阳郑氏以及陇西李氏世代婚姻。

名门望族——五姓七望

名门望族——五姓七望

名门望族——五姓七望唐朝时期唐太宗和武则天都共同做了一件事,就是修改《士族氏》,通过这种方式打压传统的门阀士族,提高自身的地位,但是好像效果并不好,名门望族依然保持着强大的社会威望,到了唐文宗时期,唐朝已经建国两百多年了,但是唐文宗想把公主,嫁给山东士族,居然还招到拒绝,引起唐文宗的一顿感慨。

而到了唐高宗时颁布法令禁止这五姓七家自行婚娶,足见其名望。

唐朝时期形成了四大区域士族,分别是山东士族,关中士族,江左士族,代北士族。

这些区域士族在细分就是家族性的了。

都是唐太宗和武则天的打压对象。

山东士族包含:陇西李氏、赵郡李氏、太原王氏、范阳卢氏、清河崔氏、博陵崔氏、荥阳郑氏、琅琊王氏与琅琊颜氏、兰陵萧氏、河东裴氏。

当时的山东,指的不是现在的山东省,当时的山东指的是华山,殽山以东的区域。

关中士族主要是:京兆韦氏、河东薛氏、河东裴氏、河东柳氏。

江左士族主要是:吴郡顾氏,陆氏,张氏,虞氏,吴兴姚氏。

代北士族主要是:元氏,长孙氏,宇文氏,河南于氏,河南陆氏,河南源氏,河南窦氏。

数量实在太多了,重点介绍下山东士族。

当时的士族们,不仅在政府有强大的特权,长期世代为官,还拥有庞大的经济基础,以及更重要的儒家文化,正是传统的文化,家风,让这些士族们拥有着崇高的威望。

陇西李氏,是中国古代以陇西郡为郡望的一个李氏家族。

秦汉时期设置陇西郡,是李姓的郡望之一。

陇西李氏在秦代与汉代是著名的武将军人世家。

这个家族涌现过西汉飞将军李广、秦国名将李信等著名将军。

陇西李氏李渊灭隋,建立唐朝,开创了一个文化兴盛的伟大时代实陇西李氏中第一个称帝的不是李渊,第一个是十六国时期的西凉太祖李暠。

赵郡李氏:开基始祖为秦太傅李玑的次子李牧,李玑是陇西李氏始祖李崇之弟。

李牧是战国时名将,为赵国丞相,封武安君,始居赵国柏。

赵郡李氏唐朝有17人出任宰相,是仅次于陇西李氏的大族。

在唐朝出了17位宰相,因为和开国皇帝一个姓,所以在隋唐时期地位上升的很快。

历史牛李党争中的宰相李德裕,就出身赵郡李氏。

唐朝高门大姓宰相

唐朝高门大姓宰相

唐朝高门大姓宰相列表
武汉老揭整理(20170125)
唐初定制,以中书令,侍中,尚书左右仆射为宰相。

从太宗起,不轻易授人,常令他官居相职,给以“参预朝政”、“参知政事”等名义。

贞观十七年(643年),诏以萧瑀为太子太保,李靖为詹事,二人并同中书门下三品,意谓与侍中、中书令相同。

高宗以后,除原官为三公、三师、中书令外,非加同中书门下三品不为宰相。

永淳元年(682年)起,原官四品以下而知政事者,用加“平章事”衔的名义。

肃宗乾元后,通用“中书门下平章事”为衔,同中书门下三品之名遂废。

唐初五姓七望为:陇西李姓、赵郡李姓、清河崔姓、博陵崔姓、范阳卢姓、荥阳郑姓和太原王姓。

唐初其他著名门阀有:渡江侨族王谢袁萧、江南朱张顾陆、关中韦裴柳薛杨杜、代外虏姓的元长孙宇文于陆源窦。

以下为本人总结的大姓宰相名单:。

揭秘:古代尊贵的“五姓七望”的崛起与衰落

揭秘:古代尊贵的“五姓七望”的崛起与衰落

揭秘:古代尊贵的“五姓七望”的崛起与衰落科举制度是从唐朝开始逐渐形成。

然而在唐朝之前没有完善的科举制度,那么是如何选拔人才的呢?当时按照封建帝王的想法让官员推荐一些有能力的人在经过朝廷的考核,从而委派这些人为国家和百姓做贡献。

这就带来一个问题,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任人唯贤。

尤其是盘根错节的裙带关系更是形成了一股又一股势力。

在古代最尊贵的就是“五姓七望”,连皇室都没有资格迎娶。

那么这“五姓七望”都指的是什么呢?为何“五姓七望”最后又衰落了呢?士族的崛起物理学上有一个说法叫做守恒定律。

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各方势力一直都是此消彼长。

一种势力消亡或者逐渐衰落,而另一种势力就会崛起。

士族的崛起同样也是对于贵族统治的挑战,从春秋时代开始基本上都属于世袭制。

说到秦始皇统一六国最大的贡献自然是实现了中华的大一统。

从此有了中国这个概念,虽然秦朝的存在时间不长,但是对于中华民族有着深刻的影响。

书同文,车同轨都是秦始皇统一六国作出的重要贡献,而其中有一点被人忽略,就是随着秦国灭六国结束贵族政治就退出了历史舞台。

诸侯时代不仅仅天子世袭贵族世袭,就连官员也是世袭。

现在有一个词叫做阶级固化,许多人觉得自己凭借一生的努力都无法赚得巨额的财富跻身上流社会,于是大声喊着阶级固化。

然而,真正的阶级固化就是在秦始皇灭六国建立秦朝之前。

那个时代是典型的贵族政治。

试想一下你读书很好又很有才华,除了是平民百姓出身之外几乎是一个完美的人,但是有人处处都不如你,而他的父亲当官,这个处处都不如你的人就可以继承父亲的官职。

贵族统治就意味着人才的流动完全封死了。

为什么秦国在商鞅变法之后可以成为战争机器?除了变法得当之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当时秦国有规定在战场上立下相应的功劳,就可以得到相应的官职。

想到这里很多人就简单地明白贵族政治的弊端在哪里。

而随着秦始皇的统一,分封制度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

另一股势力就开始登上历史的舞台,这就是士族。

士族从汉代开始逐渐形成,简单来说士族就是地方豪强。

唐代碑石与文化第3讲

唐代碑石与文化第3讲

唐 初 关 陇 集 团 对 山 东 士 族 的 打 压
关陇集团:“尚武”、“尚冠冕”。 ——(军事贵族或军功集团) 山东士族:“尚礼法”、“尚婚娅”。 ——(文化官僚阶层) 江南士族:“尚人物” ——(政治花瓶)
陈寅恪:首先提出“关陇集团” 的概念。
关 陇 集 团
在东、西魏的争夺战中, 为了改变劣势,把北方六 镇武将和关陇、河东豪族 的力量统一起来,宇文泰 组成了以八柱国为核心, 以府兵制为基础的关陇军 事贵族集团,一般就称之 为关陇集团。
李 金 墓 志 拓 片
《王媛墓志》:
士 族 多 聚 族 而 居
夫氏姓王氏,讳媛,字正一,太原晋阳人也。 周储庆灵,旧德光于百代;魏后定姓,高门冠 于四海。勋贤必复,史牒与能。夫人即后魏征 虏将军广业之五代孙也……夫人视养生侄,曲 成惠和,宗族佥衽以归仁,儿童易衣而莫辩。 咸通之岁,关辅阻饥……禄未充家,孤遗聚居, 稚孺盈抱。夫人于是劬劳自谦,推美分甘,至 乐融而且康,众心馁而无怨。……姻则惟亲, 皆山东素门,罕涉权右,亦夫人雅志也。
寒之家,屏弃不齿,而 士大夫始以郡望自矜 。
——《十驾斋养新录· 群望》
“郡望”一词,是“郡” 与“望”的合称。“郡” 是行政区划,“望”是 名门望族 。如“清河张 氏”、“范阳卢氏”等。
刘知几: 近代史为王氏传,云琅 琊临沂人,为李氏传, 曰陇西成纪人之类是也。 非惟王、李二族久离本 居,亦自当时无此郡县, 皆是晋魏已前旧名号。
士族作为上层文化精英 阶层。宦和婚是士族存在 的支柱,其影响力之衰退 与经济优势的丧失并不完 全同步。
魏晋南朝士族同唐代士族 有很大差异,不能笼而言 之。
东 汉 曹 魏 : 士 族 萌 芽 形 成 期
萌芽(东汉) 在政治上把持中央和地方政权,经济上兼并土 地,经营庄园,逐渐成为名门大族。 形成(曹魏、西晋) 曹魏政权的九品中正制,是士族制度形成的重要 标志。

唐朝时的大氏族集团

唐朝时的大氏族集团

九品中正制在隋代为科举制度所取代,以九品中正制为依托的门阀制度也早已不复存在。

到了唐代,魏晋南北朝以来的士族们代代相传的政治特权已经所剩无几;而经济上,经过了隋末唐初的战乱,很多士族“名虽著于州闾”,但也“身未免于贫贱”。

因此有人断言唐代的士庶已经合流,或是提出不能用士、庶的标准来划分唐的“地主阶级”。

然而,翻开两唐书,读者还是可以找到为数众多的崔姓、裴姓、韦姓、李姓等士族出身的官员。

深入进去,可以发现唐代依然保存着令人惊异的根深蒂固的门第观念。

这些可以说和唐以前的时代一脉相承,却和唐以后的时代迥异。

所以更多的人认为,尽管士族在唐代已经走向衰落,但它仍然存在。

著名的史学家王仲荤先生更是认为:“(在唐代)魏晋南北朝以来的世家大族,在政治、经济上的势力,还是不能低估的。

”我比较倾向于后一种观点,并且承认士族存在于唐朝,也是展开这篇闲话的前提。

一、四姓或五姓按照唐代氏族专家柳芳的说法,“中国士人差第阀阅”被称为郡姓。

根据三世历官的情况又有膏粱、华腴、甲姓、乙姓、丙姓、丁姓之分。

凡是能够进入其中的,称为四姓。

这说明“四姓”并不以四这个数字为限。

而柳芳所处的时代“流俗独以崔、卢、李、郑为四姓”,加上太原王氏,合称五姓,因此柳芳认为这是“不经”的做法。

然而这种说法在唐代几乎没有什么变动,从贞观时期修《氏族志》前夕唐太宗对山东士族的批评中可以看出四姓指崔、卢、李、郑;在中晚唐时期李肇的《唐国史补》中看到的情形也还是这样的。

不过李肇的记载让人看到五姓之中的太原王氏并不能和四姓平起平坐:“四姓惟郑氏不离荥阳,有冈头卢、泽底李、土门崔,家为鼎甲。

太原王氏,四姓得之为美,故呼为…鈒镂王家‟,喻银质而金饰也”。

这里的“银质而金饰”大意应和今天的“镀金”差不多。

崔、卢、李、郑四姓地位的确立可以上溯至北魏孝文帝时期。

孝文帝于太和十六年(49 2年)和太和二十年(496年)两次下诏定姓族,当时确立的四姓和唐代还有些区别。

《资治通鉴》详细记载了太和二十年“定诸州士族”的情况:“魏主雅重门族,以范阳卢敏、清河崔宗伯、荥阳郑羲、太原王琼四姓,衣冠所推,咸纳其女以充后宫。

“五姓七望”是哪五姓?七望又是什么?他们是怎么兴盛与没落的?

“五姓七望”是哪五姓?七望又是什么?他们是怎么兴盛与没落的?

“五姓七望”是哪五姓?七望⼜是什么?他们是怎么兴盛与没落的?五姓七望,我们在读关于唐朝历史时候会经常见到这个词,“五姓七望”究竟是哪五姓?七望⼜是指的什么?五姓分别是“崔、卢、郑、王、李”这五个姓⽒。

七望指的是七郡望,是这五个姓⽒的主要七个聚集地。

五姓中第⼀⼤姓——崔,这是炎帝的后代,姜⼦⽛的后⼈,他们主要居住在⼭东。

在春秋时,这个家族曾经出了⼀个权⾂,他的名字叫崔柕,《左传》中有⼀个著名的典故“崔柕弑其君”。

后来崔柕的后⼈迁到了河北,⼀⽀居住在博陵,即博陵崔⽒,另外⼀⽀居住在清河,即清河崔⽒。

后来他们⼜衍⽣了很多的分⽀。

有唐⼀朝,崔姓出了⼆⼗九位宰相,⾮常显赫,包括很多⼤诗⼈都姓崔,如崔颢、崔护、崔郊等等。

崔姓在当时被公认为天下第⼀⾼门、北⽅豪族之⾸。

第⼆个姓⽒是范阳卢⽒。

范阳是今天河北涿州,⾃古以来就是富饶之地。

有个故事叫荆轲刺秦王,荆轲当年给秦王嬴政带的礼物就是燕国最富饶的地⽅督亢的地图,督亢就是涿州这⼀带。

在东汉时期,这个地⽅出现了⼀个⼤儒⼠卢植,卢植的学⽣就是公孙瓒和刘备,曹操以卢植作为⾃⼰的偶像,董卓当年就不敢杀卢植,包括袁绍多次想请卢植出⼭辅佐⾃⼰。

卢植也是配享孔庙的⼆⼗⼋位儒⼠之⼀。

有唐⼀朝,卢姓共出现了⼋位宰相,上百位进⼠。

第三个姓⽒是荥阳郑⽒。

这个家族也⽐较古⽼,可以追溯到周朝郑桓公,《左转》中的第⼀个故事“郑伯克段于鄢”,讲的就是郑国的故事,最早挑战周王朝权威的就是郑国。

郑国有⼀⼤将祝聃,在繻葛之战中⼀箭射在了周王肩膀上,即“射王中肩”,从此天下开始⼤乱。

到了中唐时期,有⼀个典故“郑半朝”,朝中⼀半的⼈都是郑姓,可见这个家族在当时出了⾮常多的⾼官,共出了⼗多位宰相。

第四个姓⽒是太原王⽒。

太原王⽒是东汉时期由司徒王允开始显赫起来的,在那个乱世之下,司徒王允⼒挽狂澜于既倒,献了美⼈计和连环计杀掉了董卓,所以这个家族开始显贵。

到了唐朝时期,这个家族出皇后,唐⾼宗李治的皇后姓王,唐⽞宗李隆基的皇后也姓王。

五姓七望与关陇集团:中国历史上最后的贵族

五姓七望与关陇集团:中国历史上最后的贵族

五姓七望与关陇集团:中国历史上最后的贵族中国历史上的世族政治或称贵族政治,萌芽于东汉时代,亡覆于唐朝末年。

于是,在一种感觉上认为:世族政治,从东汉,经魏晋南北朝,至隋唐,随着经济上的“占田荫客制”和政治上的“九品中正制”两大特权的消失,而呈逐渐削弱消亡的局面,其间而并无反弹。

其实这是一种极大的误解。

因为,就历史事实看,在中国的世族政治时代,有两个阶段最为辉煌,一是魏晋南北朝,二是唐朝。

唐朝时,尤其是中晚唐,士族政治不仅没有暗淡;相反,却再次奇异地辉煌起来。

东汉末年至魏晋时代,汉族士人讲求门第与家族出身,这种影响波及胡人政权,以至于鲜卑族建立的北魏,亦极重视官员的门第出身,孝文帝就曾先后两次对天下姓氏进行排名,确立尊贱,历史上“山东士族”的概念得以形成。

这里的“山东”(崤山以东),主要囊括今天的河南、河北、山东、山西的大部或一部。

自北魏至唐朝,“山东士族”最显赫的高门,有“四姓”和“五姓”之说。

北魏时,排定的最尊贵的“四姓”,为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

他们由孝文帝钦定:“魏主雅重门族,以范阳卢敏、清河崔宗伯、荥阳郑羲、太原王琼四姓,衣冠所推……”排定四姓时,陇西李氏得到消息,担心不在其中,故乘驼星夜赴洛阳,但到时“四姓”已定,没有陇西李氏。

不过,在当时,陇西李氏仍为显贵,“陇西李冲以才识见任,当朝贵重,所结姻姻,莫非清望,帝亦以其女为夫人。

”甚至“四姓”中的太原王氏,也是依靠李冲的推荐而得以居“四姓”之一。

至于“五姓”的说法,则加上当时声名日隆的赵郡李氏,所谓“时赵郡诸李,人物尤多,各盛家风……”到唐朝时,太原王氏的影响力减退,“太原王氏,四姓得之为美,故呼为‘鈒镂王家’,喻银质而金饰也。

”故新“四姓”为:崔、卢、郑、李。

这里的崔氏,不再特指清河崔氏,也包含崔氏另一望族——博陵崔氏。

南北朝时,清河崔氏的影响力要大于博陵崔氏,如东魏时代的清河崔甗对范阳卢元明说:“天下盛门唯我与尔,博(陵)崔(氏)、赵(郡)李(氏)何事者哉!”但到唐朝时,博陵崔氏的影响力反超了清河崔氏。

武德年间五姓七望官员名单

武德年间五姓七望官员名单

武德年间五姓七望官员名单武德年间,五姓七望是当时权势和地位最高的家族,他们控制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重要资源,成为了唐朝社会上层的核心力量。

以下是武德年间五姓七望官员的名单:1.陇西李氏李渊:唐朝开国皇帝,李氏家族的核心人物。

李世民:唐朝第二位皇帝,李渊之子。

李建成:李渊长子,曾在武德年间担任过太子之位。

李元吉:李渊第四子,曾被封为齐王。

李恪:李世民之子,曾在武德年间担任过吴王。

李泰:李世民之子,曾被封为魏王。

李治:李世民之子,唐朝第三位皇帝,曾被封为晋王。

1.琅琊王氏王翦:秦朝名将,琅琊王氏的始祖。

王贲:王翦之子,秦朝名将。

王离:王翦之孙,秦朝名将。

王元姬:西晋时期名臣、书法家,琅琊王氏的代表人物。

王导:东晋时期政治家、书法家,琅琊王氏的杰出代表。

王敦:东晋时期将领、书法家,王导之侄。

王羲之:东晋时期书法家,王导之后代。

1.陈郡谢氏谢安:东晋时期政治家、军事家、书法家,陈郡谢氏的代表人物。

谢玄:东晋时期将领、军事家,谢安之侄。

谢灵运:南朝时期文学家、诗人,陈郡谢氏的后代。

1.清河崔氏崔琰:东汉末年名士、官员,清河崔氏的始祖。

崔浩:北魏时期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清河崔氏的杰出代表。

崔融:唐朝文学家、官员,清河崔氏的后代。

1.兰陵萧氏萧何:西汉时期官员、名士,兰陵萧氏的始祖。

萧懿:南朝时期将领、官员,兰陵萧氏的杰出代表。

萧衍:南朝时期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兰陵萧氏的后代,建立南梁政权。

萧统:萧衍长子,南梁文学家、官员。

萧纲:萧衍第三子,南梁文学家、官员。

萧绎:萧衍第七子,南梁文学家、官员。

唐代士族中‘五姓七家’到底是指哪几大家族?为何他们那么狂妄?

唐代士族中‘五姓七家’到底是指哪几大家族?为何他们那么狂妄?

唐代士族中‘五姓七家’到底是指哪几大家族?为何他们那么狂妄?五姓七望,指的分别是五大姓氏七大家族,其中五大姓氏分别是:李、王、崔、卢、郑。

至于七大家族,则是:陇西李氏、赵郡李氏、太原王氏、博陵崔氏、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

其中老李家和老崔家,各有两大分支,所以五大姓氏有七个郡望,合称五姓七望。

那么问题来了,五姓七望在隋唐时期究竟有多耀眼呢?我们看最近比较火的那部《唐朝诡事录》就能发现,范阳卢凌风即使被罢了官,走到哪儿还是很受尊敬。

为啥?就是因为他头顶上有范阳卢氏的光环。

在唐朝,这玩意儿比主角光环还要好使,你混得不好没关系,你的家族里有人混得好,不就行了?一、魏晋南北朝时期,世家大族逐渐形成规模。

我们看三国故事的时候,就会发现,袁绍、袁术这哥俩,走到哪儿就把自家四世三公的历史拿出来炫耀,大家也都是拍手拜服。

没法子不服气啊,人家家里的确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天下,你不服气你也上啊!由此可见,从东汉末年开始,世家大族的局面就已经形成了。

不过由于连年战乱,所以不少世家大族都跌落神坛了,到了两晋时期,才逐渐稳住了局面。

东晋的时候,南方士族垄断朝局,实力非常强。

比如说琅琊王氏、陈郡谢氏、谯国桓氏,这可都是东晋王朝赫赫有名的世家大族,就连皇帝也得让他们三分。

当时北方的士族,虽然遭受了战火的伤害,但是也有很大一部分,是留在了当地,并且选择和北方朝廷合作,稳住了自己的地位。

比如说,著名的清河崔氏代表人物崔浩,就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手底下非常重要的谋士。

也正是崔浩,打算重新修订天下氏族志,为汉人士族重新排个名次,他们老崔家当然是名列前茅的了!不过由于国史之狱,使得清河崔氏、范阳卢氏、河东柳氏、太原郭氏等士族集团损失惨重,主要的当家人基本都被拓跋焘给灭了,只剩下了旁系。

就算是旁系,在北魏后期,依旧逐渐恢复了元气,成为了华夏大地上数一数二的士族集团。

不得不说,士族的力量还是很强大的。

到了南北朝时期,士族的身份依旧十分尊贵,当然了,肯定是没有东晋十六国时期那么拽了。

历史上最豪横的门阀士族“五姓七望”

历史上最豪横的门阀士族“五姓七望”

历史上最豪横的门阀士族“五姓七望”
“姓”是姓氏,“望”即郡望,是指某一地域范围的名门望族。

所谓五姓七望,实际上说的是在七个郡中的五个豪门姓氏,其中李姓有两支:陇西李氏和赵郡李氏,崔氏有两支:清河崔氏和博陵崔氏。

“五姓七望”一说出于隋唐时期,但追其根源,却要说到东汉时期。

东汉时期的门阀制度兴起,高门大姓也随之兴起。

汉武帝的独尊儒术使得一些以经术起家的官僚受到重用,而他们的门生又遍布天下。

这些官僚的后代也因为家学渊源而得以累世为官,到东汉中叶,大姓豪族逐渐形成。

门阀士族发展到顶峰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高门”与“寒门”泾渭分明。

由于当时朝廷的选官制度实行察举制,而举荐权完全被门阀士族所垄断,导致高门子弟哪怕没有学识也可入朝为官,而寒门子弟哪怕学富五车也难以入仕,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隋唐初期,门阀士族进入到了最后一个辉煌期,当时的士族仍是王朝最重要的核心支柱,“五姓七望”则是其中的顶流,人人心目中都以五姓七望最为高贵,就连皇帝也不惜采用生拉硬拽的方法直接把自己的家族强制融入士族。

比如,隋文帝杨坚就坚称自己是弘农杨氏的后人,以自高身价;唐高祖李渊也声称自己是陇西李氏正宗传人,在当时都曾引起争议。

不过,“五姓七望”的豪横帝位也让皇族深感忌惮。

武则天掌权后,开始大力扶持寒门子弟,并扩招科考的范围,“五姓七望”的地位开始动摇,到了唐朝末年的黄巢起义,这些门阀士族惨遭灭门式的打击,从此一蹶不振,慢慢退出了历史舞台。

七宗五姓——精选推荐

七宗五姓——精选推荐

七宗五姓汉隋时期是郡望⾝份制的社会,郡望世家⼤族在社会上享有崇⾼的威望和地位。

在所有尊贵的世家⼤族中有五个姓⽒最为尊贵。

即陇西李⽒(今⽢肃省东南部)、赵郡李⽒(今河北赵县)、博陵崔⽒(今河北安平县、深县、饶阳、安国等地)、清河崔⽒(今河北清河县)、范阳卢⽒(今保定市和北京市⼀带)、荥阳郑⽒(今河南省荥阳市)、太原王⽒。

其中李⽒与崔⽒各有两个郡望宗族。

所以称之为七宗五姓、五姓七望或五姓七家。

基本信息中⽂名:七宗五姓时期:隋唐期间实例:陇西李⽒、博陵崔⽒、荥阳郑⽒等地点:中国七宗(⼜称七望)彭城彭城郡原为西汉的楚国。

汉宣帝地节元年(公元前69年)以楚国改置彭城郡,治所在彭城县(今江苏省徐州市)。

黄龙元年(公元前49年)复名楚国。

东汉章和⼆年(88年)⼜改为彭城国。

南朝宋永初⼆年(421年)复为彭城郡。

隋开皇(581-600年)初废郡,⼤业三年(607年)复置。

唐武德四年(621年)⼜改为徐州,天宝元年(742年)名彭城郡。

⼲元元年(758年)复为徐州。

历史上的彭城郡,其统辖范围⼤致包括今江苏省徐州市、铜⼭县、沛县东南部及邳县西北部,安徽滩溪县东部及⼭东微⼭县⼀带。

彭城郡与沛郡在地域范围上有部分重叠。

因汉⾼祖刘邦祖籍丰县,起家于沛县,⽽丰县和沛县后来都属彭城郡,所以天下刘⽒莫不以彭城为⾃⼰的祖籍,⽽称为彭城刘⽒。

彭城也就历来都被视为刘姓的正宗郡望,宋代以后更成为天下刘姓的统⼀郡望。

赵郡赵郡,东汉建安⼗七年(公元212年),改赵国(治邯郸市)置赵郡。

三国魏太和六年(公元232年)复为赵国,治所由邯郸移房⼦(今河北⾼⾢县西南)。

西晋末,复为郡。

东晋⼗六国时,战乱四起,群雄争霸,疆域分割,赵郡数易其主:永嘉⼆年(308年),刘渊迁都⼲阳(今⼭西临汾县西南),国号汉,赵郡归刘⽒,治所平棘(河北赵县城南1.5公⾥固城村);⽯勒据襄国(今邢台市),称后赵,九年(公元327年)置赵郡,治所房⼦(今河北⾼⾢县西南);慕容隽建前燕,赵郡⼜属慕容⽒;苻坚灭燕建前秦,建元⼗⼋年(公元382年)赵郡为符⽒所有;慕容垂建后燕,建兴⼗年(公元395年)赵郡复归慕容⽒;慕容垂之⼦慕容宝⽴,拓跋硅夺并州(今太原),围中⼭,取常⼭诸郡,赵郡治所由房⼦移平棘,遂归北魏。

五姓七望被谁灭了

五姓七望被谁灭了

五姓七望被谁灭了
五姓七望被唐太宗李世民灭了。

五姓七望,又作五姓七族。

隋唐时代是身份制的社会,世家大族在社会上享有崇高的威望和地位。

在所有尊贵的世家大族中有五支最为尊贵。

即陇西李氏、赵郡李氏、博陵崔氏、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

其中李氏与崔氏各有两个郡望。

所以称之为五姓七望,或五姓七族。

五姓七望一直都认为自己的地位很高,是众多家族之首,在民间也很得民心。

五姓七望一直认为自己是权贵,很是高傲,就算是皇家也不能把他们怎么样。

唐朝时期,五姓七望的子弟纷纷选择考取功名,在朝廷谋得一官半职,有点甚至占据重要地位。

本就是权贵的五姓七望在朝廷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无论哪一位皇帝上任,也不敢轻易和五姓七望的世家大族起冲突。

五姓七望的名声对百姓以及官员的影响太大,因而历代皇帝都会选择适当地打压这些族中子弟。

由于仕途艰难,五姓七望的子弟更多的选择了在文学上的发展。

许多唐朝的大文豪都是出自这五姓七望的家族,例如,王勃、卢照邻、李峤等,占据了唐朝诗人的半壁江山。

五姓七家是什么

五姓七家是什么

五姓七家是什么
五姓七家分别为陇西李氏、赵郡李氏,清河崔氏、博陵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和太原王氏。

五姓七族,又作五姓七望,是指隋唐时期中原士族家族代表,分为五个姓氏七个家族。

此七个家族自晋朝开始就是主要士族家族,南北朝时期长期占据南北方王朝要职,至隋唐时期成为朝廷中最重要的士族力量。

南北朝的混一以北朝战胜南朝而结束,隋唐统治阶级属于北朝系统,其人物以北朝人物后裔为主干,受北魏影响尤为深刻。

北朝时长期活跃于汉人的腹里:山东(唐代主要指太行山以东的华北平原)地区政权(如东魏、北齐)的士族,在唐代被称为“山东郡姓”(详见柳芳《氏族论》),其中以排在首位的“崔、卢、李、郑、王”五姓(也称“七姓”)为代表,自汉魏以降,长期冠冕不绝、门阀不坠,至北魏孝文帝时期,成为官方钦定的士族最高门第(“四姓”、“五姓”两说)。

唐太宗、高宗时期,开始想尽办法大力抑制五姓七族十家四十四人(所谓“七姓十家”)后裔的影响力。

武则天掌权后,开始大力削弱士族势力。

至唐末农民起义后,士族彻底衰落,五姓七族成为历史。

老祖宗俗语;“石头门前放,家道自然旺”

老祖宗俗语;“石头门前放,家道自然旺”

老祖宗俗语;“石头门前放,家道自然旺”在古代那样一个皇权专制的社会,刘邦就在看见秦始皇以后,说了一句“大丈夫当如是也”,可是皇帝的位置只有一个,“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不是谁都能做的,不能做皇帝,能够封侯拜相也是非常不错的,古来多少王侯的故事,感染着一代代的人拼搏奋斗,想让自己过上那令人艳羡的生活。

可是古人说“石头门前放,家道自然旺”,这石头和家庭的兴旺有啥关系呢?门前放的石头古代的房子都是自己家修的房子,而大门作为一个家庭的脸面,在门前是要放置一些代表身份的东西的,身份越尊贵,门前摆放的东西越是尊贵,门前一般摆放照壁和拴马桩,以及门当这些东西。

大家一定都听过“泰山石敢当”,古代的时候许多地方有那种灵石的崇拜。

《急救章》里说“师猛虎,石敢当,所不侵,龙未央”,这“石敢当”一般是被刻成浮雕或者镶嵌在门前的照壁上面,作为门神守护这个家和家里的族人的。

而门前摆放的拴马桩则和现代人家里的车库一样,古代的马虽然和现在的车一样,也是交通工具,但是马在众多时期都是军用的战略物资,不是一般家庭能有的。

能养得起马的人,基本上非富即贵,这样的人家门口才会有有那拴马桩,而且那些拴马桩上的浮雕图案,不同的图案代表着不同的身份。

“门当”是古代那些豪门家门口摆放的门墩或者石鼓,也是一个避邪的作用,古人觉得鼓声像雷声一样,而雷霆可以驱除鬼神,所以在门前摆放这样的门当,就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家园。

家道自然旺在古代那样的社会,讲究的是一个门当户对,尤其是那些世家大族,更是讲究门第,唐朝的五姓七望更是连皇帝都想联姻的存在,可是人家认为皇帝不够格和他们联姻。

唐朝的文宗皇帝,想让自己儿子迎娶宰相郑覃的女儿,这人是荥阳郑氏的族人,他没有同意皇帝的请求,而是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一个姓崔的九品小官,这人是清河崔氏的族人。

气得皇帝说“民间修婚姻,不计官品而尚阀阅,我家二百年天子,顾不及崔,卢耶”,可见古时候的门户之间,连皇帝都不及五姓七望的家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朝五姓七望五姓七望,又作五姓七族。

隋唐时代是身份制的社会,世家大族在社会上享有崇高的威望和地位。

在所有尊贵的世家大族中有五支最为尊贵。

即陇西李氏、 [1]赵郡李氏、博陵崔氏、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

其中李氏与崔氏各有两个郡望。

所以称之为五姓七望,或五姓七族。

五姓:李氏李氏分为两大支。

陇西李氏源自于颛顼孙皋陶之后,世为理官,到了周朝时相传有道家鼻祖老子李耳。

其后是秦国的司徒李昙长子陇西郡郡守李崇,李崇之次子瑶为南郡守,封狄道侯;其孙李信为大将军,封陇西侯。

其子孙飞将军李广是汉朝时的重要人物。

魏晋时期,陇西李氏在乱世中兴起,西凉王李暠是李氏第一位国主。

南北朝时陇西李氏高官累世不断,门第高华,与赵郡李氏、清河崔氏、博陵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并为中原五大高门士族,到了唐高宗时颁布法令禁止这五姓七家自行婚娶。

陇西李氏到唐朝时连续出了10位宰相。

陇西李氏一支李渊灭隋,建立唐朝,开创了一个文化兴盛的伟大时代。

到南宋郑樵编《李氏源流》时,“言李者称陇西”。

赵郡李氏,是李姓第二大分支,仅次于陇西李氏。

赵郡是李姓的郡望之一。

北魏时期设殷州,治所邢台隆尧,北齐时期更名赵州,仍治于邢台隆尧,到隋代时期更名赵郡,治所迁移至赵县,此支李氏,其开基始祖为柏人侯李昙,李昙,字贵远,秦御史大夫,后入赵封柏人侯,柏人,今邢台隆尧,死葬柏人西,遂以柏人为籍里,为李姓先祖。

李昙生四子:崇(李崇)、辨、昭、玑(李玑)。

崇为陇西房之祖,玑为赵郡房之祖。

”李玑生子李牧,为战国四大名将之一。

李昙为陇西李氏和赵郡李氏的共同祖先,李昙墓位于今邢台隆尧县。

位于陇山以西、渭水河畔的古陇郡是华夏古老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也是中华李氏的发祥地。

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巍巍陇山,泱泱渭水,孕育了内涵丰富、源远流长的陇西李氏文化,它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与敦煌文化、天水伏羲文化、拉卜楞寺藏传佛教文化齐名的甘肃四大文化之一。

陇西是李氏宗族的发源地,或是出于忌吊,唐朝废陇西郡,但“陇西”二字已作为李姓的标志为族人所铭记。

崔氏西周初年,炎帝裔孙姜尚因辅佐文王、武王建周有功,被分封于齐,建齐国,为公爵。

数传至齐丁公时,有长子姜季子应袭公爵,但辞而不受,让位于胞弟叔乙。

叔乙继位后,把崔邑(今山东章丘西北)一带的地方赏赐给他作为食邑。

从此,季子的子孙便在崔邑居住下来,后来又把食邑的名称崔当作姓氏,从而成为崔姓人。

崔姓得姓以后,世代在齐国担任重要官职,是当时的公卿世家之一。

如季子八世孙崔杼是齐国权臣,独揽朝政大权多年。

后来由于他在政争中失败,崔姓才在齐国失去权势,南迁鲁国(今山东曲阜一带)。

秦朝时,崔杼裔孙崔意如被封为东莱侯。

入汉以后,崔意如长子崔业袭封这一爵位,并在清河东武城(今河北清河东北)定居下来。

崔业弟崔仲牟,另居博陵安平(今属河北),二人的后代在汉魏南北朝及隋唐时各发展成为强宗大族,名贤辈出,史称清河崔氏和博陵崔氏。

由于两支崔姓人繁衍众多,加上仕宦迁徙等原因,崔姓又进一步分衍出郑州崔氏、鄢陵崔氏、齐州崔氏、青州崔氏,以及清河大房崔氏、清河小房崔氏、博陵大房崔氏、博陵第二房崔氏、博陵第三房崔氏、南祖房崔氏等。

光在唐代,崔姓就由清河、博陵二望分出10房崔氏,累计出了29位宰相。

当时天下有“言贵姓者莫如崔卢李郑王”的俗谚,崔姓被当作天下最著名的姓氏之一,公认为“天下第一高门,北方豪族之首”。

卢氏范阳卢氏出自姜姓,齐国后裔,因封地卢邑而受姓卢氏,秦有博士卢敖,子孙迁居至涿水一带之后,定居涿地,以范阳为郡望,后世遂称范阳人。

始祖卢植以儒学显名东汉,肇其基业,三国卢毓位至曹魏司空,其后卢钦、卢珽、卢志、卢谌累居高官,至北魏太武帝时卢玄“首应旌命”,入局朝廷,卢氏成为北方一流高门。

北魏定一等大姓[王崔卢李郑](这五姓只指北方,不指全国),经西魏到北周,再由隋而唐,经唐代已衰,至五代基本消亡。

北魏分裂后,战乱频仍,政局动荡,范阳卢氏受到打击,官位不显,部分成员入仕北齐、北周。

唐初,李唐政权打击山东士族,范阳卢氏暂时沉寂,直至唐代中期复又崛起,先后有八位范阳卢氏成员官至宰相,进入政事堂议事。

在婚姻上,范阳卢氏注重门第婚姻,婚姻圈子大致稳定在清河崔氏、荥阳郑氏、赵郡李氏、陇西李氏几个大族,唐代又增加了太原王氏、博陵崔氏两家,北魏和北齐时期与皇室通婚频繁,而隋唐时期未有与皇室通婚现象。

在文化方面,范阳卢氏以儒学传家,尤以卢植一脉为代表。

郑氏荥阳郑氏,中国汉朝至隋唐时期的北方著名大族。

荥阳郑氏先祖可追溯到周宣王分封的郑国,其王室国灭后仍以郑为姓,以故地荥阳为郡望。

东汉末年,以郑当时一脉的郑浑、郑泰等人为开始,逐渐发展为高门望族。

历经变迁入唐之后,郑姓仍为望族,后因科举制的实行,影响逐渐衰落,但仍为天下郑氏中,最为显赫的一支。

王氏在中华百家姓中,王姓拥有最多的郡望,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王姓家族的超强繁荣。

起源于山西的太原,从魏晋到唐朝都非常显赫,与陇西李氏、赵郡李氏、清河崔氏、博陵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等七族并列为五姓七族高门。

太原王氏是王姓的肇兴之郡、望出之郡,最早登上一流门阀士族的地位。

她开基于两汉之间,东汉末年的王允以他在国家、社稷上的力挽狂澜而把这一家族推为天下名门。

历史进入魏晋南北朝之后,门阀政治走向兴盛,太原王氏既是这一政治的受益者,也是这一政治的受害者。

他们曾封侯拜相,出将入相,也曾屡遭磨难,坎坷备历。

历尽兴衰沉浮之后,在北魏,太原王氏最终还是凭借祖上荫功和贵族身份,得以位列天下一流望族,兴盛不坠达两百年之久。

大概就是从这时开始,“天下王氏出太原”的美誉流行开来。

流风余韵,厚积薄发,到了唐朝,太原王氏这块沃土中终于孕育出了王勃、王之涣、王昌龄、王维等一批顶尖诗人,形成大唐诗歌史上一个目不暇接的诗坛盛宴。

在重视门第出身的时代,一个家族往往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顺应历史潮流则兴,逆历史潮流而动则亡,纵观太原王氏的兴衰史,历史的经验和教训也很深刻,一个家族的沉浮不仅跟家教有关,往往跟社会的兴衰有关,跟适应历史潮流有关,“王而不王,不王而王”,王氏更趋向于“不王而王”,这样的生存哲学更有利于王氏的生存与发展。

唐高宗的王皇后即出自太原王氏。

七望:陇西位于陇山以西、渭水河畔的古陇郡是华夏古老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也是中华李氏的发祥地。

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巍巍陇山,泱泱渭水,孕育了内涵丰富、源远流长的陇西李氏文化,它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陇西是李氏宗族的发源地,或是出于忌吊,唐朝废陇西郡,但“陇西”二字已作为大唐李姓的标志为世人所铭记。

赵郡北魏太和年间设殷州,治所邢台隆尧,北齐时期更名赵州,治所仍位于邢台隆尧,隋代时期更名赵郡,治所迁徙至赵县。

隋朝,文帝进行了行政建置改革,把南北朝以来的州、郡、县三级行政区,改为州县两级制,其后,又改为州、县两级制。

隋大业三年(公元607年)赵州更名赵郡,治所迁徙平棘(赵县)。

一直到唐武德初,罢赵郡为赵州。

入唐为赵州。

清河汉高帝置郡。

后屡改为国,元帝永光后为郡。

治青阳(今清河东南)。

元帝以后辖境相当今河北清河及枣强、南宫各一部分,山东临清、夏津、武城及高唐、平原各一部分地。

东汉改为清河是我国张姓、贝姓、房姓和崔姓发源地之一。

远在公元前八百多年的周朝,清河这地方名叫甘泉。

春秋时期,第一个称霸主的齐桓公占领了这一带,把甘泉改名贝丘,为齐国属邑。

战国七雄相争,贝丘地方为赵国所有。

到公元前二二一年,秦始皇最后灭齐统一中国,定天下为三十六郡时,将贝丘旧地划出一部,另建了一个厝县,归巨鹿郡管辖,一直到汉朝。

清河之名,因水而得。

据《战国策》说,张仪游说赵国"奉告齐使,兴师渡清河",就是指贝丘的清水河。

汉朝初年,把原来厝县地从巨鹿郡分出来,以境内清水河为名,建立了清河郡。

国,移治甘陵(今临清东)。

晋以后辖境缩小。

北魏仍为郡。

北齐移至武城(今清河西北),隋开皇初废。

大业及唐天宝、至德时又曾改贝州为清河郡。

隋大业七年(公元611年)张金称、高金达起义于此。

博陵概况:东汉本初元年置郡,治所在博陵。

西晋置国,治所在安平。

相当于今河北安平县、深州市、饶阳、安国等地。

博陵一名的确在诸多人中还是颇有歧义的。

历史上究竟有几个博陵,博陵到底指的是哪儿,还真是件一时说不清楚。

中学课本中的注解,博陵在今河北定县。

而如今的蠡县、博野、安平、深州、定州等地的街区、店面等,多有冠以“博陵”之名者。

是博陵崔氏的发源地。

范阳范阳是中国古代的地名和行政区划名。

范阳在历史上所辖区域多有变动,约在今北京市和河北省保定市北部。

从唐大历四年(769年)起,所谓“范阳”则仅限于涿州范阳县,为涿州治所,在今河北省涿州市。

广义上的范阳有时和幽州通用。

范阳一带是历史上很多名门望族的发源地。

两晋时期,北方许多望族南渡后,其中相当一部分仍称范阳为祖籍之所在。

其中主要有:1.卢姓,其中北魏时期的名门望族范阳卢氏即出于此。

在今河北省涿州市有卢氏宗祠。

2.邹姓、简姓、燕姓的堂号为范阳堂,即来源于此。

3.苑姓、邵姓。

荥阳荥阳郑氏先祖可追溯到周宣王分封的郑国,其王室国灭后仍以郑为姓,以故地荥阳为郡望。

东汉末年,以郑当时一脉的郑浑、郑泰等人为开始,逐渐发展为高门望族。

历经变迁入唐之后,郑姓仍为望族,后因科举制的实行,影响逐渐衰落,但仍为天下郑氏中,最为显赫的一支。

太原在今太原一带有秦置晋阳县。

以后迭为太原郡、并州治所。

西晋扩建。

北齐于汾水东岸增筑新城,旋在旧城增设龙山县。

隋以龙山为晋阳,晋阳为太原。

五代为北汉都城。

历经秦汉、三国、南北朝、隋唐、五代,于宋太平兴国四年(公元979年)毁于战火。

晋阳古城东西长约4500米,方位为北偏东18°,面积约20平方公里。

1962年中国考古工作者在晋阳古城遗址发现数段城墙和三座小城遗址。

近年还发现建筑基础、砖瓦、琉璃构件和石刻造像。

在古城附近发现有一些重要的古墓葬。

在城址的西部地区还发现有天龙山石窟、蒙山大佛、童子寺等六朝、隋唐时期的石窟遗存。

在古城营村内还保存有创建于隋唐、明代重修的惠明寺塔和金代创建、明清重修的九龙庙等建筑。

晋阳古城较完整地保存了唐、五代时期城市的面貌。

遗址出土的石刻造像为研究当时的文化艺术提供了资料。

宋灭北汉,毁晋阳,移并州至阳曲,即今太原。

宋朝灭北汉后,太宗认为晋阳有王气,因为五代十国大都在山西发迹,晋阳是山西都城,所以先放火烧城,据说烧了三年,然后掘河灌城,晋阳彻底被毁,当时死亡的包括晋阳城里无数百姓和官兵春秋末,晋国大卿赵简子家臣董安于筑晋阳城,从战国时期魏国《竹书纪年》看,“十六年(公元前319年)秦拔我蒲坂、晋阳、封陵”可知,赵简子所建晋阳城在蒲坂、封陵一带,今永济市境内。

是不对的,赵卿赵简子久居晋阳,是太原,而不是永济。

太原以及发现了赵简子的陵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