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朗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朗读

发表时间:2011-05-26T15:33:27.060Z 来源:《时代学习报》20110年第11-12期作者:居丽丹

[导读] 目前高中语文教学有一种倾向,就是教师讲得多,学生读得少。

常熟市浒浦高级中学居丽丹

目前高中语文教学有一种倾向,就是教师讲得多,学生读得少。这与目前的教育体制有很大的关系,现在的语文考试中有关朗读的题目少之又少,所以许多教师情愿花大量时间去分析课文内容,要求朗读也只是作为课堂教学的简单过渡。这样,朗读自然成为语文教学中被忽视、被遗忘的环节。在素质教育的今天,笔者认为书声朗朗不应只是在低年级的教室飞扬,在高年级的教室也应如此。

朗读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审美能力。每一位高中生都拥有一个色彩斑斓、扑朔迷离然而脆弱的情感世界。他们渴望开拓视野,增长见识,但每当看到艰涩难懂的文章时就望而却步。朗读可以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走出这一步。俗话说“读书百遍,其意自见”,学生会在潜移默化中燃起学习的的自信。如在讲古文《项脊轩志》第一节时,笔者就让每位学生边读边找出描写环境的句子,因为这篇文章没有特别难读的字,而且课后有注释,所以几乎每位同学都能读的很好并准确的找出描写环境的句子,然后笔者就和学生一起来体会作者读书环境的静寂,以及作者是如何进行细节描写的。在这里笔者的目的是通过朗读激发他们对古文的兴趣,确实这一点是做到了,但美中不足的是忽视了学生的切身体会。在另一个班上课时我就改换了这个开放式的问题,让学生在自由朗读中自己体会。结果学生各抒己见,课堂气氛也更为活跃。

朗读可以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朗读就是“把书面上写的语言变为口头上说的语言,把无声的语言(文字、文章、文学作品)变为有声语言——更能表情达意的口头语言。”外国语言学家曾说“语言不等于言语”、“言语要比语言的材料(词汇、语法)丰富得多”。这里所说的“言语”就是说话,就是口语。“丰富”的是什么呢?就是语音所表达的东西。口头语言因多了一层语音的作用,于是它才增加了活动,有了跳跃着的生命。

教师有目的有感情的示范朗读,不仅能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而且能把他们带到文中所描绘的境界中去领略美、感受美和欣赏美。而学生的朗读可以帮助他们自己克服胆怯、懦弱的心理,提高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如在教《我与地坛》第一部分时,我请学生反复的朗读第5段,然后围绕“文中哪句话最能打动你,为什么?”这一问题展开讨论。学生的体会很多,如“我喜欢写蚂蚁的句子,想好了才去做,想好了马上去做。”“我喜欢露珠这句。它在叶子上滚动、聚集,然后继续滚动,再聚集,露珠就越来越大了,大到叶子不能承受时掉下,如果这时有阳光,那就太美了。”……

曾经有人作过这样的比喻:孩子的心田是一块奇怪的土地,你播下思想的种子,就会获得行为的收获;你播下习惯的种子,就会获得品德的收获。步入高中后,学生们多了一丝认真,少了一丝顽皮,课堂上很少再看到有学生主动的举手回答问题,为什么?可能是懂事了,害羞了,可能是怕回答错了被别人嘲笑,所以大多数高中生都认为沉默是金。而象这类开放式的问题没有固定的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就好。这样就不会给学生造成心理压力,学生只需把心中体会说出来,而在无形中又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

朗读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对高中生而言,通过朗读提高写作能力更有效。因为到了高中阶段,随着学生思维的逐步发展,学生们对文章的布局谋篇、结构框架等基本上都有了一定的掌握,这些方面已不再是影响学生作文成绩的主要因素了。而这时学生作文的语言显得贫乏,这在近几年的高考作文中有明显的体现。多数学生愿写议论文而不愿写记叙文。在议论文的考卷中,在文章的结构方面是很难拉开档次的。而在结构相差无几的情况下,语言的优劣便成了区分文章分数高低的标准,而要想在语言上略胜一筹,除了常写之外,更好的途径就是通过朗读来提高自己感受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

总之,朗读作为一种能力,作为一种艺术,它是没有阶段性的,小学、初中需要,高中的语文教学中同样需要。走出教学的圈子,朗读作为一个人感受美,从而创造美的一种媒介,它将使人终生受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