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伸技术93120

合集下载

运动治疗技术 牵伸技术 牵伸技术方法

运动治疗技术 牵伸技术 牵伸技术方法

3.牵伸速度 为确保被延长软组织的肌肉松弛度,避免激发牵张反射从而增加张力性应力, 同时防止软组织损伤,低速比高速更加安全,更容易对牵伸过程进行控制, 患者依从性也更高。高速和低速牵伸对于改善关节活动度等效。但是高速 的风险和对软组织的损伤更大。大多数情况下,不建议使用高速牵伸。尤 其老年人、久坐导致的软组织短缩,肌肉骨骼疾病或慢性挛缩。因为由于 制动和失用导致组织弱化,不耐受高速牵伸,此外慢性挛缩的软组织在高 速牵伸中更容易发生撕裂伤。
牵伸技术参数
1.牵伸方向 牵伸方向应与引起关节活动受限的软组织紧张或挛缩的拉力线方向相反。 伸展动作受限,则牵伸方向应为伸展;内收动作受限,则牵伸方向应为内 收。如胫骨前肌短缩,则牵伸方向应为跖屈。
2.牵伸强度 牵伸应以低负荷,即低强度进行。低强度的牵伸确保患者在牵伸过程中的 舒适度,且避免非自主肌肉防御性收缩,减少抵抗,最重要的是避免过度 负荷造成的损伤。在牵伸过程中患者感到轻微疼痛是正常的,要以患者能 够耐受为原则。当患者感到明显疼痛或剧痛难忍,应视为负荷过度,且研 究证实,低强度比高强度牵伸对慢性挛缩更有效。低负荷长时间牵伸被认 为是最安全的牵伸方式,能引发最显著的弹性和塑性形变。
牵伸准备
与患者充分沟通牵伸治疗的目标,征得患者同意,运用局部热疗或者低强度 运动热身被牵伸的组织,增加组织延展性,减少牵伸风险。移除任何限制性 衣物、绷带或夹板,向患者解释并确定其明白治疗的程序,嘱咐其尽可能放 松,并且务必要向治疗人员及时反馈治疗中的不适。患者取一个舒适,一 般选择卧位和坐位,以利于治疗时关节被牵伸至最大的活动范围。
合理加用关节松动技术
在大多数情况下,关节本身的挛缩可先用关节松动技术,恢复关节内正常 的相互关系,再应用牵伸技术。
适用于肩部、肘部、腕指部和部、膝部、足部以及颈腰部的短缩和缩组织的牵伸 预防由于固定、制动、失用造成的肌力减退和相应组织缩短等造成的畸形发生 缓解软组织挛缩、粘连或瘢痕形成 中枢神经病变或损伤的患者 体育锻炼前后牵伸

细旦纺粘牵伸工艺有限元分析

细旦纺粘牵伸工艺有限元分析
式” 伸 。 牵
1 前言
纺粘非 织造 布生产 技术 发展 至今 已有近 二十年
历史 , 设备及生产工 艺在不断的完善改进。与初期 相 比 , 品产量 、 产 质量 等技术 指标 已得 到 了突 飞猛进
的提 高 , 品 的种 类也 越来 越多 , 用领 域覆 盖面也 产 应
越来越广。但细旦 ( 常指 P 通 P纤维单丝线 密度 < 2t ) de 纺粘纤维的牵伸与均匀成网的问题却一直存 x 在, 制约了产品质量进一步提高。在高档的纺粘 、 熔 喷复 合 (MMMS 新 材 料 领域 , S ) 国外 的技 术遥 遥 领 先, 在商业上处 于垄断地位 。自上世纪八 十年代 以 来, 国内不少企 业 以 昂贵 的价格 进 口国外 的生产 线 。 为改变这种局面 , 近几年来 , 以宏大研究院为代表的 国内设备制 造企业 做 了很 多 的努 力与 技术创 新 , 20 0 9年 5月 国产首条 3 2米 幅 宽 S . MS生 产线 在 深 圳国桥开机成功, 明国内的设计技术 已逐步接近 说 国外同行先进水平。总结经验并采用先进的技术对 关键设备进行有限元分析 , 以更为深入的了解并 可 掌握一些关键技术 , 也有助于国产设备的 自主创新。
图 l 牵伸工艺流程图
1 一冷却风送风机 2侧吹风箱 3 一牵伸风道

4一扩散风道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5 一抽吸风机
2 纺粘牵伸 工艺简 介
在 纺 粘法 非 织造 布 生 产工 艺 中 , 维 的牵 伸工 纤
“ 引射式” 牵伸工艺设备 的基本组成如 图 1 所 示, 以深圳国桥 S MS项 目为例 , 冷却风送风机输送 的是经空调系统制冷后的有温度及 湿度要求 的气 流, 在一个高度 8 0n n的密封 区间 内与从 喷丝板 0 l I 挤出的熔体细流进行热交换 , 在风机压头的作用下 , 冷却成型的丝条与冷却风一并进入牵伸风道。牵伸 风道是一个高度 2 3 m 上大下小 的倒喇叭形管 40m 道, 其入 口与出口的尺寸决定气流 的加速度及所能 产生的最大流速。牵伸风道下方是扩散风道 , 作用 是通过扩散使气流 的速度逐步衰减 , 从而带动丝条 减速 , 使丝条稳定地铺在网帘上。抽吸风机的作用

国产细纱机牵伸装置的应用现状及研发方向

国产细纱机牵伸装置的应用现状及研发方向
环锭 细 纱机 ; 牵伸 装 置 ; 压 力棒 ; 加 长上销 ; 后 区胶 圈牵伸 ; 研 究方 向
中 图分类 号 : T S 1 0 3 . 2 3 1 . 1 文 献标 志码 : A 文章 编 号 : 1 0 0 1 - 7 4 1 5 ( 2 0 1 3 ) 0 5 - 0 0 5 8 - 0 4
L i Hu i j u n L i G u o f e n g
( X i  ̄i a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
Ab s t r a c t Ap p l i c a t i o n s t a t u s a n d r e s e a r c h& d e v e l o p me n t d i r e c t i o n o f d o me s t i c s p i n n i n g f r a me d r a f t d e v i c e we r e d i s c u s s e d .Mo d i i f c a t i o n s t a t u s , e x i s t e d p r o b l e ms a n d d i r e c t i o n o f t e c h n o l o g y r e s e a r c h a n d d e v e l o p me n t i n f u t u r e we r e i n — t r o d u c e d a n d a n a l y z e d .I t i s p o i n t e d o u t t h a t d e v e l o p me n t t r e n d o f h i g h e r q u a l i t y , l a r g e r w e i g h t p e r u n i t a n d l a r g e r d r ft a o f

软组织牵伸技术参数

软组织牵伸技术参数

软组织牵伸技术参数1.强度:软组织牵伸的强度是指施加在组织上的力量大小。

强度应该适中,既不能过大导致组织损伤,也不能过小无法产生临床效果。

软组织牵伸的强度可以通过调整牵伸力的大小来控制。

2.时间:软组织牵伸的时间是指每个牵伸动作的持续时间。

在进行软组织牵伸时,应该控制好每个牵伸动作的时间,既不能太短无法达到效果,也不能太长导致组织过度牵伸。

一般来说,每个牵伸动作的时间应该在15-30秒之间。

3.频率:软组织牵伸的频率是指每天进行牵伸的次数。

频率应该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个体化调整。

一般来说,每天进行2-5次的软组织牵伸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

但对于一些患有疼痛或炎症的患者,牵伸频率可以适当降低。

4.方向:软组织牵伸的方向是指将力量作用于组织的方向。

不同的牵伸方向可以对不同的软组织产生不同的作用效果。

例如,对于肌肉的牵伸可以选择向上、向下、向前、向后等方向。

选择合适的牵伸方向可以更好地达到治疗效果。

5.速度:软组织牵伸的速度是指拉伸动作的快慢。

牵伸速度应该适中,既不能过快导致组织受伤,也不能过慢无法产生牵伸效果。

一般来说,每个牵伸动作的速度应该在3-5秒之间。

6.运动范围:软组织牵伸的运动范围是指牵伸动作涉及的关节的范围。

牵伸的运动范围应该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个体化调整。

一般来说,牵伸动作的运动范围应该控制在患者可以接受的范围内,避免过度牵伸导致损伤。

综上所述,软组织牵伸技术参数包括强度、时间、频率、方向、速度和运动范围等多个方面。

合理调整这些参数可以更好地应用软组织牵伸技术进行康复治疗。

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调整,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浅析细纱机牵伸部件的技术创新

浅析细纱机牵伸部件的技术创新
细纱机牵伸部件在纺纱工艺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其中,四胶圈牵伸装置通过其特殊设计,能够有效地控制纱线的牵伸过程程中更加均匀,进一步提升了纱线的品质。同时,胶圈上销和下销的改进也为纱线的牵伸提供了更好的条件。这些牵伸部件的技术创新,不仅提高了纱线的质量,还使得纺纱过程更加高效稳定。在实际应用中,这些创新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使用,为纺织行业带来了显著的效益。总的来说,细纱机牵伸部件的技术创新对于提升纱线品质和纺纱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4种细纱机牵伸装置性能的比较

4种细纱机牵伸装置性能的比较

4种细纱机牵伸装置性能的比较
吕立斌
【期刊名称】《纺织科技进展》
【年(卷),期】2001(000)006
【摘要】对4种细纱机牵伸装置从牵伸型式、浮游区长度、前、中罗拉中心距、皮圈钳口以及后区牵伸型式和牵伸工艺上作了简单的比较,得出了INA-V型牵伸是相对较好的一种,特别适合于老机改造.
【总页数】4页(P26-29)
【作者】吕立斌
【作者单位】盐城工学院,224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1
【相关文献】
1.从生产角度看环锭细纱机牵伸装置的技术研发 [J], 乔冠娣
2.将A512型细纱机的牵伸装置改造成INA—V型牵伸 [J], 原东斌
3.苏逊HP—A—320型细纱机牵伸牵伸装置结构特点剖析 [J], 任永庆
4.三元色智能环锭细纱机后区牵伸装置的改进 [J], 韦金平;管幼平
5.细纱机V型牵伸装置后区压力棒牵伸工艺优化 [J], 任家智;冯清国;焦国彦;黎海玉;聂秀玲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软组织牵伸技术

软组织牵伸技术

软组织牵伸技术
软组织牵伸技术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康复医学领域的治疗方法,旨在通过拉伸和扭转身体的软组织,促进肌肉、肌腱、韧带和关节的舒展,从而改善身体的功能和活动范围。

软组织牵伸技术可以应用于多种情况,如姿势不正确、肌肉紧张和僵硬、关节疼痛和运动损伤等。

这项技术的具体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1. 主动牵伸:患者通过自主运动进行牵伸,通过主动参与可以增加肌肉的灵活性和耐力。

2. 被动牵伸:治疗师或助理通过施加外力来帮助患者达到牵伸的效果,适用于患者无法主动进行牵伸的情况。

3. 主动助牵伸:结合主动和被动牵伸的方法,患者在治疗师或助理的帮助下进行牵伸。

4. 扭转牵伸:通过扭转身体来拉伸和放松特定区域的软组织。

5. 渐进式牵伸:在保持牵伸位姿的情况下,逐渐增加牵伸的强度和持续时间,以适应患者的个体差异和需要。

软组织牵伸技术的具体选择和应用方法会根据患者的病情、症状和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因此需要由专业的医疗人员进行评估和指导。

在进行牵伸时,必须注意适度的力度和频率,以避免损伤或加重症状。

超大牵伸纺纱设备工艺参数和纺纱质量分析

超大牵伸纺纱设备工艺参数和纺纱质量分析

ACADEMIC学术平台超大牵伸纺纱设备工艺参数和纺纱质量分析经纬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金宏健袁龙超/文摘要:本文探讨了运用超大牵伸纺纱设备纺制不同英支普梳棉纱线,成纱质量的变化规律和质量水平,分析了影 响成纱质量及产生其规律的原因,指出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可能的解决方案,为超大牵伸工艺的发展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超大牵伸细纱机成纱质量随着用工成本的增加,传统纺织行业正在追求缩短流程、提高产能和自动化程度。

目前转杯纺和喷气涡流纺利用超大牵伸技术,直接喂入无捻棉条,省去了粗纱工序,而对于传统环锭纺来说,如何缩短纺纱流程、减少粗纱工序一直是行业内所渴望的。

基于此本文中设计一种超大牵伸机构,应用于环锭纺细纱机,可省去粗纱工序,直接喂入棉条进行纺纱,最终得到质量较优的环锭纺纱线。

1超大牵伸纺纱设备简介本文中设计了一种五罗拉超大牵伸机构,应用于环锭纺细纱机。

该机构在传统三罗拉牵伸机构的基础上增加2列罗拉,由传统二区 牵伸改为四区牵伸,第2列和第4列罗拉采用上短下长皮圈牵伸,增加了一个皮圈牵伸区,进而提高了细纱机的总牵伸倍数。

通过设 置前区13〜30倍牵伸,中前区1〜2倍,中后区3〜8倍牵伸,后区 1〜3倍牵伸,进而实现总牵伸30〜300倍的超大牵伸。

为进一步提 高纺纱质量,在中一罗拉、中二罗拉、中三罗拉、后罗拉钳口处设 置4个集合器。

该超大牵伸机构如图1所示。

直接喂入的棉条,依次经过后区牵伸、中后区牵伸、中前区牵伸、前区牵伸,最后由前罗拉输出。

各钳口根据须条宽度设置不同尺寸 的集合器,用于收缩须条宽度。

2纺纱试验2.1试验方案与原料在喂入相同定量17.5g/5m棉条的条件下,分别纺制出14、16、21、24、30、32英支普梳棉纱线,在温度(23±2)°C、相对 湿度(65±3)%、纱线平衡48小时条件下测试纱线指标,观察纱1-第一集合器;2-后罗拉;3-第二集合器;4-中三 罗拉;5-第三集合器;6-中二罗拉;7-第四集合器;8-中一罗拉;9-前罗拉;10-前胶辊;11-中一胶辊;12-中二胶辊;13-中三胶辊;14-后胶辊图1超大牵伸机构示意图表1超大牵伸纺纱工艺参数纱线支数(S)总牵伸倍数(倍)锭速(r/m in)钢丝圈号数捻系数1493.91152006903 5#640 16102.34152006903 5#640 21135.93152006903 2/0780 24146.97152006903 3/0850 30153.52152006903 4/0880 32182.85152006903 5/092080a:条干C V%对比图五罗拉-♦-S X-♦-2S%-*-50%—-75%-*-9SXb:H值对比图d:+200%棉结对比图图2成纱指标与USTER2013公报对比线指标变化趋势,并与U ste r2013公报进行对比,分析成纱质量及其产生的原因[1' 21。

软组织牵伸技术实验报告

软组织牵伸技术实验报告

软组织牵伸技术实验报告实验标题:软组织牵伸技术实验报告实验目的:1.了解软组织牵伸技术的原理和应用;2.掌握软组织牵伸技术的实验方法;3.分析软组织牵伸技术对生物体的影响。

实验器材:1.软组织牵伸设备(如拉力机);2.测力传感器;3.生物体样本(如小鼠尾椎);4.计算机。

实验步骤:1.准备工作:(1)将软组织牵伸设备安装妥当;(2)校准测力传感器,确保准确测量力的大小。

2.实验组织:(1)选择合适的生物体样本;(2)将生物体样本固定在软组织牵伸设备上;(3)设置拉力机的牵伸速度和牵伸幅度。

3.实验记录:(1)通过测力传感器实时记录牵伸过程中的力值;(2)将数据传输到计算机上进行分析和保存。

4.实验结果分析:(1)通过计算机软件分析牵伸过程中的力值变化;(2)分析软组织牵伸对生物体样本的影响,如牵伸力的变化、组织的变形等;(3)通过对比实验组织和对照组织的数据,比较软组织牵伸对生物体的影响。

实验注意事项:1.选择适合的生物体样本,确保实验的可靠性和准确性;2.严格控制牵伸速度和幅度,避免对生物体样本造成不必要的伤害;3.注意实验过程中的安全问题,确保实验操作无风险。

实验结论:软组织牵伸技术可以通过对生物体样本的牵伸来研究和评估软组织的生理和生物力学特性。

本实验通过实时记录和分析牵伸过程中的力值变化,分析了软组织牵伸对生物体样本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软组织牵伸会导致牵伸力的变化和组织的变形,从而影响生物体的生物力学性能。

这些分析结果对于进一步研究软组织牵伸技术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软组织牵伸技术参数

软组织牵伸技术参数

软组织牵伸技术参数软组织牵伸技术参数为题(上)软组织牵伸技术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用于缓解肌肉和软组织的紧张和疼痛。

它是一种非侵入性的疗法,通过应用适度的拉伸和压力,来改善关节的灵活性和肌肉的活动范围。

软组织牵伸技术有很多参数需要考虑,包括应用的力量、时间、频率和角度等。

首先,力量是软组织牵伸技术的一个重要参数。

力量的大小直接影响到牵伸的效果。

过大的力量可能导致肌肉或软组织的损伤,而过小的力量可能无法产生理想的牵伸效果。

因此,合理选择和控制力量非常重要,以确保牵伸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其次,时间是另一个需要考虑的参数。

牵伸的时间长度影响到治疗的效果。

一般来说,较长的牵伸时间可以产生更好的效果,但过长的时间可能会导致疲劳和不适。

因此,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需要,恰当地控制时间长度。

除了力量和时间,牵伸的频率也是需要关注的参数。

频率指的是进行牵伸的次数。

不同的病情和治疗需求可能要求不同的频率。

一般来说,经常性的牵伸可以帮助维持肌肉和软组织的可伸展性,但过于频繁的牵伸可能会导致过度疲劳和损伤。

最后,牵伸的角度也是一个重要参数。

不同的角度可以对特定的软组织产生不同的影响。

角度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需要进行调整,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软组织牵伸技术的参数包括力量、时间、频率和角度等。

合理选择和控制这些参数,对于牵伸的安全性和治疗效果都至关重要。

在实际应用中,医师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需要进行细致的调整和判断,以确保牵伸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软组织牵伸技术参数为题(下)软组织牵伸技术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可以用于改善肌肉和软组织的活动范围和功能。

虽然该技术非常有效,但在实际应用中需要考虑一些参数来确保治疗的效果。

首先,根据不同的病情和治疗目的,需要合理选择适当的牵伸方式。

常见的牵伸方式包括主动牵伸、辅助牵伸和被动牵伸。

主动牵伸是由患者自己进行,辅助牵伸是由治疗师辅助进行,而被动牵伸则是完全由治疗师来完成。

免维护牵伸系统的新进展

免维护牵伸系统的新进展

免维护牵伸系统的新进展
V.Jehle;柳宝琴(译);李毓陵(校)
【期刊名称】《国际纺织导报》
【年(卷),期】2012(000)009
【摘要】德国绪森(Suessen)公司开发的CPS(皮辊保护系统)可显著改善环锭纺牵伸系统的维护性能,避免标准皮辊的磨损,皮辊经久耐用、质量稳定,且生产不受磨削周期影响,大大提高了纺纱厂的生产效率。

CPS除了带来经济效益外.还会带来其他不容忽视的好处。

【总页数】4页(P4-4,6-8)
【作者】V.Jehle;柳宝琴(译);李毓陵(校)
【作者单位】绪森公司,德国;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103.231
【相关文献】
1.超大牵伸数控细纱机牵伸传动系统设计 [J], 郑莹莹;徐伯俊;王晓岚;王进生
2.并条机主牵伸区牵伸力在线测量系统的研制 [J], 张之亮;郁崇文
3.模块化免维护直线导轨系统——依纳(INA)公司确保直线导轨系统的润滑和免维护解决方案 [J], 拉尔夫·默斯伯格
4.细纱机三罗拉牵伸系统主牵伸区结构现状及创新评析 [J], 倪远
5.专利技术深度评析细纱机三罗拉牵伸系统主牵伸区结构现状及创新评析 [J], 倪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牵伸技术

牵伸技术

手法牵伸:应用 外力,通过控制牵 伸方向,速度,强 度和持续时间来增 加挛缩组织的长度 和关节活动范围。
11
三、牵伸技术及方法
应注意安 全,积极 配合
被动牵伸
器械牵伸:指借 助机械装置,增加 小强度的外部力量, 较长时间作用于缩 短组织的一种牵伸
方法。
12
三、牵伸技术及方法
主动牵伸
又称自我牵伸, 是患者自己完成的 一种肌肉伸展性训 练,牵伸力量为自 身重量,牵伸强度 和持续时间与被动
18
四、牵伸程序
(一)治疗前评估 (二)患者体位:一般选择卧位、坐位和站立位(根据 不同牵伸方法选择) (三)治疗师位置及操作手法:根据牵伸部位需要及时 调整 (四)牵伸技术参数 1.牵伸方向:牵伸力量的方向应与肌肉紧张或挛缩的方 向相反 2.牵伸强度:低强度长时间的持续牵伸效果优于高强度 短时间的牵伸 3.牵伸时间 4.治疗反应:在康复过程中需对患者进行定期评估,根 据具体情况和个体差异制定合理的参数。
3.防止结缔组织发生不可逆性挛 缩
4.提高肌肉的兴奋性 5.预防软组织损伤
三、牵伸技术及方法
分类
①根据牵拉力量的来源: • 手法牵伸 • 机械(电动)牵伸 • 自我牵伸
②根据牵伸力量来源和参与程度: • 被动牵伸 • 主动牵伸 • 神经肌肉抑制技术
10
三、牵伸技术及方法
最常用 的牵伸 技术
被动牵伸





踝关节背伸
脊柱牵伸技术
颈 椎 牵 伸 技 术
颈椎 前屈
后伸
侧屈
脊柱牵伸技术
颈 椎 自 我 牵 伸
脊柱牵伸技术
腰 椎 牵 伸 技 术
颈椎 后伸

软组织牵伸

软组织牵伸
微的挛缩或紧张。
• 牵伸治疗可预防软组织出现挛缩,保持或恢复关
节的正常活动范围。
2. 防止发生不可逆的组织挛缩
• 关节固定4天后组织学上就可见挛缩现象。 • 固定时间越长,正常肌肉组织被粘连组织、瘢痕
组织取代的就越多。
• 被动牵伸技术可拉长挛缩的软组织,防止发生不
可逆的挛缩,阻断恶性循环,缓解疼痛,防止肌 力失衡。
3. 自我牵伸
• 患者在治疗师的讲解和指导下,应用自身体重作
为牵伸力量,被动牵伸其挛缩组织的一种独立完 成的牵伸技术。教会患者自我调节牵伸参数是巩 固疗效的主要措施。
(三)软组织牵伸程序
1. 牵伸前评估
(1)明确关节活动受限的相关情况 (2)选择适当的牵伸方法
2. 牵伸前准备
(1)解释训练目的与步骤,取得患者理解与配合; (2)将患者置于舒适、稳定的体位,使训练在最佳运动平面
腱器官兴奋,通过抑制牵张反射达到避免被牵拉肌 肉损伤的目的。
(二)软组织牵伸方法
1. 被动牵伸
(1)手法牵伸 (2)机械牵伸
2. 主动抑制 3. 自我牵伸
1. 被动牵伸
(1)手法牵伸:治疗师通过手的力量缓慢牵拉痉 挛的肌群,并控制牵伸方向、速度和持续时间, 以增加挛缩组织的长度和关节活动范围。一般每 次牵伸持续10~15秒,重复3~4次。手法被动 牵伸是最常用的牵伸技术。
动受限或障碍; (2)维持关节活动范围 预防病损关节由于软组织挛缩、短缩、粘连或瘢痕形成引起
的关节活动范围下降和日常生活活动受限。
(3)降低肌肉张力 改善和恢复关节周围软组织的伸展性,降低肌肉张
力。常用于病损后肌肉张力增高,如中枢神经损 伤后肌痉挛。 (4)预防肌肉骨骼损伤 体育锻炼前后牵伸,可起到预防肌肉骨骼损伤,减 轻运动后肌肉疼痛的作用。

Oerlikon Textile Components:新型牵伸系统

Oerlikon Textile Components:新型牵伸系统

Oerlikon Textile Components:新型牵伸系统杨婷婷【摘要】在纺织产业链中,作为中间产物的纱线需紧随日益频繁的时尚变化,尤其是在服装和家用纺织品行业.纺纱机的市场也因此变得更加多样化和短期性,纺纱机显然已经发展成一个买方市场.现如今更是客户决定纱线特征和成纱质量,最重要的是,交付给客户其所需的最终产品.【期刊名称】《国际纺织导报》【年(卷),期】2013(041)008【总页数】3页(P47,50-51)【关键词】牵伸系统;PK 2600 SE摇架;上皮圈架【作者】杨婷婷【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1 先进牵伸系统的适应性环锭纺中,先进的牵伸系统可对灵活性产生积极的影响,其可能性如下:-灵活性的提高意味着可以获得尽可能宽泛的原料谱,即最宽泛的纤维特性,如长度、线密度和产地等,并且无需配置昂贵的机械配件。

-牵伸过程中,最大可能地利用纤维。

-对于具体加工的纤维材料而言,快速适应基本牵伸工艺参数,获得最高的产品质量。

-减少设置时间和相关的设置成本。

-缩短整个纺纱厂的材料流动时间,减少由于过度循环和不必要的交货时间过长造成的大量资本占用。

-来自所有牵伸系统组件的操作简单的要求。

先进的牵伸系统的配置如表1所示。

其最重要的特点是对实际纺纱条件作出有效的反应,无故障地应用于整个牵伸阶段,合理地应用恰当的负载压力。

此外,环锭纺纱机上摇架的合适性,以及所有牵伸部件的可互换性设置和可能性要求必须快速和容易,以此确保最少的停机时间,符合人体工学设计的操作元素也是满足纺纱要求的重要先决条件。

表1 先进牵伸系统的所需配置纺纱厂要求牵伸系统的可能性原料的多样性高牵伸应用使用高质量纤维高加压压力的应用纤维材料的快速适应压力可调节和易适应的上皮圈架系统设置时间和加工时间的减少安装与设置的简便和组件可快速互换操作简单人体工学设计瑞士Oerlikon Textile Components(欧瑞康纺织专件)研发期间已考虑到上述涉及的因素,短纤纱环锭细纱机用PK 2600牵伸系统应运而生,系统在摇架的功能和安装方面体现了更加的灵活性。

静态渐进性牵伸技术联合综合康复治疗骨折后膝关节僵硬的疗效观察

静态渐进性牵伸技术联合综合康复治疗骨折后膝关节僵硬的疗效观察

静态渐进性牵伸技术联合综合康复治疗骨折后膝关节僵硬的疗效观察何晴;李建华;宋海新【期刊名称】《中国康复医学杂志》【年(卷),期】2018(033)011【摘要】目的:探讨静态渐进性牵伸技术(SPS)联合综合康复治疗对骨折后膝关节僵硬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因骨折造成膝关节僵硬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均予物理因子、关节松动术、运动疗法等综合康复疗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JAS支具进行静态渐进性牵伸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8周后对患者进行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SS)、膝关节主动活动度(AROM)、临床疗效评定.结果:共统计了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1例)共64例患者.两组患者的AROM、HSS评分在治疗8周后均较治疗前提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HSS评分、AROM分别为(81.4±3.2)分和115.7°±15.7°,较对照组有更明显的改善(P<0.05);观察组的显效率为78%,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静态渐进性牵伸技术联合综合康复能够有效改善骨折后膝关节僵硬,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总页数】4页(P1307-1310)【作者】何晴;李建华;宋海新【作者单位】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康复医学中心,杭州,310016;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康复医学中心,杭州,310016;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康复医学中心,杭州,31001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4;R49【相关文献】1.超声联合PNF对骨折后伸直型膝关节僵硬的疗效观察 [J], 杜宇鹏;徐守宇2.Ilizarov牵伸技术在非骨源性膝关节僵硬患者康复治疗中的作用 [J], 李萍;郑遵成3.A型肉毒杆菌毒素联合综合康复治疗对骨折术后膝关节僵硬的疗效观察 [J], 韦宗勇;肖展宏4.肌内效贴联合静态进展性牵伸对伸直型膝关节僵硬的疗效观察 [J], 陈永进; 马艳; 熊键5.静态渐进性牵伸技术联合肌肉能量技术在创伤后肘关节僵硬康复治疗中的应用[J], 汪鑫;徐珑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阻力为肌的粘滞性,构成肌肉拉长与回缩时的内阻力。内阻力大小 影响肌肉伸长/缩短的速度。 肌肉的物理特性受温度的影响。当肌肉温度 升高时,肌肉的粘滞性下降,伸展性和弹性增加。
a
3
挛缩及其类型
• 挛缩:由于制动、水肿粘连或神经因素导致经过关节的肌肉或其他 软组织发生缩短,从而引起A/PROM降低。挛缩可以通过检查肌 肉的紧张度和ROM而证实。
• 选择最有效或最佳的牵拉方法。 • 牵拉方向应与肌肉紧张或挛缩的方向相反。 • 为避免牵拉中挤压关节,对关节可稍加分离牵引力 • 肌张力降低后增加ROM • 牵拉结束时渐减牵拉力
a
19
临床应用
a
20
应用举例
a
21
徒手被动牵拉肩关节
a
22
自我牵拉肩关节
a
23
a
24
牵拉髂腰肌
a
25
牵拉髋内收外展肌
导致挛缩
a
5
a
6
牵拉技术的概念
• 是指拉长挛缩或缩短软组织的治疗方法,其目的是增加组织的伸展性和ROM
a
7
牵拉技术原理
• 缓慢持续牵拉时:高尔基腱器(肌肉的张力感受器,位于肌肉-肌 腱结合处)兴奋,激发抑制反应,使肌肉张力降低,肌肉放松, 长度变长,从而逐步恢复肌肉的柔韧性(即肌肉的伸展性和弹 性)。
牵拉技术
2012/2/16
a
1
• 1.相关基础知识:肌肉物理特性、挛缩类型、肌肉挛缩的检查、损失 愈合的过程及牵拉的时机;
• 2.牵拉技术和方法:牵拉技术的概念、原理、
常用技术、分类、适应症、禁忌症、注意事项、牵拉程序和临床 应用
a
2
肌肉的物理特性
• 伸展性:肌肉放松受外力牵拉长度增加的特性 • 弹性:外力消失时肌肉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 • 粘滞性:肌肉活动时由于肌肉内部各蛋白分子相互摩擦产生的内部
• 快速牵拉肌肉时:肌梭(肌肉的长度感受器)兴奋,刺激传人神 经纤维,增加肌肉张力,这一过程称为单突触牵张反射。
a
8
牵拉技术原则
• 进行牵拉时,注意牵拉的速度、强度和持续时间;同时要注意不 应引起剧烈疼痛
• 牵拉有效的标志:疼痛在牵拉后24小时减弱或消失
a
9
• 被动牵拉 手法被动牵拉 机械被动牵拉
主动抑制 收缩-放松 收缩-放松-收缩 拮抗肌收缩
自我牵拉
牵拉技术分类
a
10
a
11
a
12
a
13
a
14
牵拉的目的
• 改善或重新获得关节周围软组织的伸展性,降低肌张力 • 增加或恢复ROM(柔韧性) • 防止发生不可逆的组织挛缩 • 预防或降低躯体在活动或从事某项运动时出现的肌肉、肌腱损伤
a
15
为了使肌肉保持一定的力量,增加功能活动的基础,如SCI、肌肉严重无力 的患者。
a
17
注意事项
• 避免过度牵拉 • 避免过度牵拉已长时间制动或不活动的肌肉结缔组织 • 避免牵拉水肿组织 • 避免过度牵拉肌力较弱的肌肉 • 牵拉不应引起剧烈疼痛
a
18
牵拉程序
• 牵拉前评估(了解关节受限的原因是软组织引起的还是关节本身 所致),排除禁忌症。
• 肌静力性挛缩——可拉长,但不能达肌肉最大长度 • 假性肌静力性挛缩 • 疤痕粘连——可通过锻炼来预防或减轻 • 纤维性粘连——缓解非常困难 • 不可逆性挛缩——手术松解
a
4
损伤愈合过程及牵拉时机
• 炎症期(红肿热痛)禁忌牵拉 • 增生期(5~21天)16~21天牵拉有效 • 重塑期(第21天始)不继续进行牵拉可能
适应症
• 软组织挛缩、粘连或疤痕形成,引起肌肉、结缔组织和皮肤缩短,ROM降低 • 软组织挛缩影响ADL • 当肌无力和拮抗肌紧张同时存在时,应先牵拉紧张的拮抗肌,再增加无力肌肉的力量
a
16
禁忌症
• 关节内或关节周围组织有炎症(如结核、感染,特别在急性期) • 新近发生的骨折 • 新近发生的肌肉、韧带损伤,组织内有血肿或有其他创伤体征存在 • 神经损伤或神经吻合术后一个月内 • 关节活动或肌肉被拉长时有剧痛 • 严重的骨质疏松 • 当挛缩或缩短的组织具有下列作用时牵拉应慎重:为了维持关节的稳定性或
a
26
牵拉腘绳肌
a
27
牵拉膝屈伸肌群
a
28
自我牵拉膝屈伸肌群
a
29
a
30
躯干及颈部
a
31
a
32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