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第一百零四卷(晋纪)原文
《初,魏人范睢从中大夫须贾使于齐》原文及翻译
《初,魏人范睢从中大夫须贾使于齐》原文及翻译《初,魏人范睢从中大夫须贾使于齐》原文及翻译文言文是以古汉语为基础经过加工的书面语。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初,魏人范睢从中大夫须贾使于齐》原文及翻译,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初,魏人范睢从中大夫须贾使于齐》:初,魏人范睢从中大夫须贾使于齐,齐襄王闻其辩口,私赐之金。
须贾以为睢以国阴事告齐也,归而告其相魏齐。
魏齐怒,笞击范睢,折胁。
睢佯死,卷以箦,置厕中。
范睢谓守者曰:“能出我,我必有厚谢。
”守者请弃箦中死人。
魏齐醉,曰:“可矣。
”范睢得出。
魏齐悔,复召求之。
魏人郑安平遂操范睢亡匿,更姓名曰张禄。
秦谒者王稽使于魏,范睢夜见王稽。
稽潜载与俱归,荐之于王,王见之于离宫。
范睢佯为不知永巷而入其中,王来而宦者怒逐之,曰:“王至!”范睢谬曰:“秦安得王,秦独有太后、穰侯耳!”王微闻其言,乃屏左右,跽而请曰:“先生何以幸教寡人?”对曰:“唯唯。
”如是者三。
王曰:“先生卒不幸教寡人邪?”范睢曰:“非敢然也!臣,羁旅之臣也,交疏于王,而所愿陈者皆匡君之事,愿效愚忠而未知王之心也,此所以王三问而不敢对者也。
臣知今日言之于前,明日伏诛于后,然臣不敢避也。
且死者,人之所必不免也,苟可以少有补于秦而死,此臣之所大愿也。
独恐臣死之后,天下杜口裹足,莫肯乡秦耳。
”王跽曰:“先生,是何言也!今者寡人得见先生,是天以寡人溷,而存先王之宗庙也。
事无大小,上及太后,下至大臣,愿先生悉以教寡人,无疑寡人也!”范睢拜,王亦拜。
范睢曰:“以秦国之大,士卒之勇,以治诸侯,譬若走韩卢而博蹇兔也,而闭关十五年,不敢窥兵于山东者,是穰侯为秦谋不忠,而大王之计亦有所失也。
”王跽曰:“寡人愿闻失计!”然左右多窃x听者,范睢未敢言内,先言外事,以观王之俯仰。
因进曰:“夫穰侯越韩、魏而攻齐刚、寿,非计也。
齐王南攻楚,辟地千里,而齐尺寸之地无得焉者,岂不欲得地哉?形势不能有也。
诸侯见齐之罢敝,起兵而伐齐,大破之,齐几于亡,以其伐楚而肥韩、魏也。
《资治通鉴》原文及翻译
《资治通鉴》原文及翻译《资治通鉴》原文及翻译100句“《通鉴》不特记治乱之迹而已,至于礼乐、历数、天文、地理、尤致其详。
读者如饮河之鼠,各充其量而已。
”今天我整理了《资治通鉴》原文及翻译供大家参考,一起来看看吧!《资治通鉴》原文及翻译1、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翻译:都听取别人的意见就会变得明白,偏听偏信就会处于狭隘中,如同看不见一样。
唐太宗的手下有很多名人,比如房玄龄、杜如晦、魏征、王珪、李绩、李靖、马周等,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度,这样一来,太宗就能从各个角度来考虑问题了。
众人拾柴火焰高,所以我们也要多听一听别人的意见。
2、非信无以使民,非民无以守国。
翻译:只有讲诚信才能管理好民众,只有民众才能守卫好国家。
赢得别人的信任是办事的基础,只有相互信任的人才能很好地配合,也是为人处世的基础。
3、币厚言甘,古人所畏也。
翻译:送来大礼,说话甜言蜜语,这样的人是古人所警惕的.。
“无事不登三宝殿”,如果突然有人向你频频献殷勤,就要想一想他是不是有意图了。
4、得财失行,吾所不取。
翻译:得到了财富但是行为失态,这样的事情我是不会做的。
不义之财不可取,君子做事情永远要正大光明,经得起别人的追问。
5、凡人之情,穷则思变。
翻译:人的本性在到了没有办法的时候,就要设法改变了。
但是与其到了没有办法的时候再被动变化,不如早些就做好应变的准备,未雨绸缪。
6、没齿而无怨言,圣人以为难。
翻译:一辈子一句怨恨的话也不说,恐怕连圣人也觉得很难办到。
抱怨是人的天性,但是抱怨永远不能解决问题。
如果我们能把抱怨的时间用以行动,我们也就接近“圣人”了。
7、汝知稼樯之艰难,则常有斯饭矣。
翻译:如果你能了解耕种收获的艰难,也就常能有一碗饭吃了。
不知道珍惜劳动的人,难免会有饿肚子的时候,只有亲身体验过辛苦的生活,才懂得珍惜。
8.去食去兵,不可去信。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魏纪》即便失去了粮食,失去了武器,也不可以失去诚信。
9. 有功不赏,为善失其望;奸回不诘,为恶肆其凶。
《资治通鉴》目录(点击欣赏)
陈纪一陈纪二陈纪三陈纪四陈纪五陈纪六陈纪七陈纪八陈纪九陈纪十
隋纪
隋纪一隋纪二隋纪三隋纪四隋纪五隋纪六隋纪七隋纪八
唐纪
唐纪一唐纪二唐纪三唐纪四唐纪五唐纪六唐纪七唐纪八唐纪九唐纪十唐纪十一唐纪十二唐纪十三唐纪十四唐纪十五唐纪十六唐纪十七唐纪十八唐纪十九唐纪二十唐纪二十一唐纪二十二唐纪二十三唐纪二十四唐纪二十五唐纪二十六唐纪二十七唐纪二十八唐纪二十九唐纪三十唐纪三十一唐纪三十二唐纪三十三唐纪三十四唐纪三十五唐纪三十六唐纪三十七唐纪三十八唐纪三十九唐纪四十唐纪四十一唐纪四十二唐纪四十三唐纪四十四唐纪四十五唐纪四十六唐纪四十七唐纪四十八唐纪四十九唐纪五十唐纪五十一唐纪五十二唐纪五十三唐纪五十四唐纪五十五唐纪五十六唐纪五十七唐纪五十八唐纪五十九唐纪六十唐纪六十一唐纪六十二唐纪六十三唐纪六十四唐纪六十五唐纪六十六唐纪六十七唐纪六十八唐纪六十九唐纪七十唐纪七十一唐纪七十二唐纪七十三唐纪七十四唐纪七十五唐纪七十六唐纪七十七唐纪七十八唐纪七十九唐纪八十唐纪八十一
宋纪
宋纪一宋纪二宋纪三宋纪四宋纪五宋纪六宋纪七宋纪八宋纪九宋纪十宋纪十一宋纪十二宋纪十三宋纪十四宋纪十五宋纪十六
齐纪
齐纪一齐纪二齐纪三齐纪四齐纪五齐纪六齐纪七齐纪八齐纪九齐纪十
梁纪
梁纪一梁纪二梁纪三梁纪四梁纪五梁纪六梁纪七梁纪八梁纪九梁纪十梁纪十一梁纪十二梁纪十三梁纪十四梁纪十五梁纪十六梁纪十七梁纪十八梁纪十九梁纪二十梁纪二十一梁纪二十二
后梁纪
后梁纪一后梁纪二后梁纪三后梁纪四后梁纪五后梁纪六
后唐纪
后唐纪一后唐纪二后唐纪三后唐纪四后唐纪五后唐纪六后唐纪七后唐纪八
后晋纪
后晋纪一后晋纪二后晋纪三后晋纪四后晋纪五后晋纪六
后汉纪
后汉纪一后汉纪二后汉纪三后汉纪四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资治通鉴-晋纪-淝水之战》(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资治通鉴·晋纪·淝水之战》(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太元八年秋,秦王坚下诏大举入寇。
是时秦兵既盛,都下震恐。
谢玄入,问计于谢安,安夷然,答曰:“已别有旨。
”既而寂然,玄不敢复言。
安遂命驾出游山墅,亲朋毕集,与玄围棋赌墅。
安棋常劣于玄,是日,玄惧,便为敌手而又不胜。
安遂游陟,至夜乃还。
桓冲对佐吏叹曰:“谢安石有庙堂..之量,不闲将略。
今大敌垂至,方游谈不暇,遣诸不经事少年拒之,众又寡弱。
天下事已可知,吾其左衽..矣!”冬,十月,秦阳平公融等攻寿阳。
秦卫将军梁成等帅众五万屯于洛涧,栅淮以遏东兵。
谢石、谢玄等去洛涧二十五里而军,惮成不敢进。
石欲不战以老秦师。
十一月,谢玄遣广陵相刘牢之帅精兵五千趣洛涧未至十里梁成阻涧为陈以待之牢之直前渡水击成大破之又分兵断其归津,秦步骑崩溃,争赴淮水,士卒死者万五千人,尽收其器械军实。
于是谢石等诸军,水陆继进。
秦王坚与阳平公融登寿阳城望之,见晋兵部阵严整,又望八公山上草木,皆以为晋兵,顾谓融曰:“此亦勍敌,何谓弱也!”抚然始有惧色。
秦兵逼肥水而陈,晋兵不得渡。
谢玄遣使谓阳平公融曰:“君悬军深入,而置陈逼水,此乃持久之计,非欲速战者也。
若移陈少却,使晋兵得渡,以决胜负,不亦善乎!”秦诸将皆曰:“我众彼寡,不如遏之,使不得上,可以万全。
”坚曰:“但引.兵少却,使之半渡,我以铁骑蹙而杀之,蔑不胜矣!”融亦以为然,遂麾兵使却。
秦兵遂退,不可复止。
谢玄,谢琰,桓伊等引兵渡水击之。
融驰骑略陈,欲以帅退者,马倒,为晋兵所杀,秦兵遂溃。
玄等乘胜追击,至于青冈;秦兵大败,自相蹈藉而死者,蔽野塞川。
其走者闻风声鹤唳,皆以为晋兵且至,昼夜不敢息,草行露宿,重以饥冻,死者什.七八。
坚中流矢,单骑走至淮北。
(节选自《资治通鉴·晋纪》)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谢玄遣广陵相刘牢之/帅精兵五千趣洛涧/未至十里/梁成阻涧为陈以待之/牢之直前渡水击/成大破之B. 谢玄遣广陵相刘牢之/帅精兵五千/趣洛涧未至十里/梁成阻涧为陈以待之/牢之直前渡水/击成/大破之C. 谢玄遣广陵相刘牢之帅精兵五千趣洛涧/未至十里/梁成阻涧为陈以待之/牢之直前渡水/击成/大破之D. 谢玄遣广陵相刘牢之帅精兵五千/趣洛涧未至十里/梁成阻涧为陈以待之/牢之直前渡水击/成大破之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庙堂,文中“庙堂”与《岳阳楼记》中“居庙堂之高”含义相同。
资治通鉴第一百零五卷(晋纪)原文
资治通鉴第一百零五卷(晋纪)原文第一百零五卷(晋纪)晋纪二十七烈宗孝武皇帝上之下太元八年(癸未、383)晋纪二十七晋孝武帝太元八年(癸未,公元383年)[1]春,正月,秦吕光发长安,以鄯善王休密驮、车师前部王弥为向导。
[1]春季,正月,前秦吕光发兵长安,以鄯善王休密驮、车师前部王弥作为向导。
[2]三月,丁巳,大赦。
[2]三月,丁巳(二十八日),东晋实行大赦。
[3]夏,五月,桓冲帅众十万伐秦,攻襄阳;遣前将军刘波等攻沔北诸城;辅国将军杨亮攻蜀,拔五城,进攻涪城;鹰扬将军郭铨攻武当。
六月,冲别将攻万岁、筑阳,拔之。
秦王坚遣征南将军钜鹿公睿、冠军将军慕容垂等帅步骑五万救襄阳,兖州刺史张崇救武当,后将军张蚝、步兵校尉姚苌救涪城;睿军于新野,垂军于邓城。
桓冲退屯沔南。
秋,七月,郭铨及冠军将军桓石虔败张崇于武当,掠二千户以归。
钜鹿公睿遣慕容垂为前锋,进临沔水。
垂夜命军士人持十炬,系于树枝,光照数十里。
冲惧,退还上明。
张蚝出斜谷;杨亮引兵还。
冲表其兄子石民领襄城太守,戍夏口。
冲自求领江州刺史;诏许之。
[3]夏季,五月,桓冲率领十万兵众讨伐前秦,攻打襄阳。
派前将军刘波等攻打沔北各城。
辅国将军杨亮攻打蜀地,攻下了五座城池,又进军攻打涪城。
鹰扬将军郭铨攻打武当。
六月,桓冲的别将攻打万岁、筑阳,攻了下来。
前秦王苻坚派遣征南将军钜鹿公苻睿、冠军将军慕容垂等率领五万步、骑兵救援襄阳,派兖州刺史张崇救援武当,派后将军张蚝、步兵校尉姚苌救援涪城。
桓睿驻军于新野,慕容垂驻军于邓城。
桓冲后退驻扎在沔南。
秋季,七月,郭铨以及冠军将军桓石虔在武当打败了张崇,掳掠了二千户百姓后返回。
钜鹿公苻睿派慕容垂作为前锋,进军来到沔水。
慕容垂夜晚命令军中士兵每人手持十个将束苇系在树枝上做成的火把,光照数十里。
桓冲害怕了,退回上明。
张蚝率兵出了斜谷,杨亮带兵返回。
桓冲上表章请求让他哥哥的儿子桓石民兼任襄阳太守,戍守夏口。
桓冲自我请求兼任江州刺史。
朝廷下达诏令同意了。
资治通鉴第一百一十卷(晋纪)原文
资治通鉴第一百一十卷(晋纪)原文第一百一十卷(晋纪)晋纪三十二安皇帝乙隆安二年(戊戌、398)晋纪三十二晋安帝隆安二年(戊戌,公元398年)[1]春,正月,燕范阳王德自邺帅户四万南徙滑台。
魏卫王仪入邺,收其仓库,追德至河,弗及。
[1]春季,正月,后燕范阳王慕容德统率四万户从邺城向南迁移到滑台驻守。
北魏卫王拓跋仪进入邺城,收缴了后燕在那里的仓库,又追击慕容德到,没有追上。
赵王麟上尊号于德,德用兄垂故事,称燕王,改永康三年为元年,以统府行帝制,置百官。
以赵王麟为司空、领令,慕容法为中军将军,慕舆拔为尚书左仆射,丁通为右仆射。
麟复谋反,德杀之。
后燕赵王慕容麟领头向慕容德奉上尊号,拥推他称帝,慕容德仿效他哥哥慕容垂过去的做法,称自己为燕王,把后燕永康三年改为燕王元年,把原来范阳王府的建制改变为帝王建制,设置了文武百官。
慕容德任命赵王慕容麟为司空、领尚书令,慕容法为中军将军,慕舆拔为尚左仆射,丁通为右仆射。
慕容麟再一次阴谋反叛,慕容德把他杀了。
[2]庚子,魏王自中南巡至高邑,得王永之子宪,喜曰:王略之孙也。
以为本州中正,领选曹事,兼掌门下。
至邺,置行台,以龙骧将军日南公和跋为尚书,与左丞贾彝帅吏兵五千人镇邺。
[2]庚子(初七),魏王拓跋从中山出发向南巡视,来到高邑,寻访到原来前秦左丞相王永的儿子王宪,非常高兴地说:你是王景略的孙子!于是,马上任命他做本州的中正,兼选曹事,主持门下事务。
拓跋来到邺城,在那里设置了行台,任命龙骧将军日南公和跋为尚书,与左丞贾彝统率吏兵五千人镇守在邺城。
自邺还中山,将北归,发卒万人治直道,自望都凿恒岭至代五百馀里。
恐己既去,山东有变,复置行台于中山,命卫王仪镇之;以抚军大将军略阳公遵为尚书左仆射,镇勃海之合口。
拓跋从邺城回到中山,将要回北方,调拨士卒一万人开辟一条直达的大道,从望都起开凿恒岭,一直到代郡,全长达五百多里。
拓跋担心自己回去之后,山东一带又会发生变乱,因此又在中山设置了一座行台,命令卫王拓跋仪在这里镇守,又任命抚军大将略阳公拓跋遵为尚书左仆射,镇守勃海的合口。
文白对照全译资治通鉴(套装共7册)
资治通鉴卷第二百 三十八唐纪五十四
资治通鉴卷第二百 三十七唐纪五十三
资治通鉴卷第二百 三十九唐纪五十五
0 1
资治通鉴卷 第二百四十 唐纪五十六
0 2
资治通鉴卷 第二百四十 一唐纪五十 七
0 3
资治通鉴卷 第二百四十 二唐纪五十 八
0 4
资治通鉴卷 第二百四十 三唐纪五十 九
资治通鉴卷第七十九 晋纪一
资治通鉴卷第八十晋 纪二
资治通鉴卷第八十一 晋纪三
资治通鉴卷第八十二 晋纪四
资治通鉴卷第八十 四晋纪六
资治通鉴卷第八十 三晋纪五
资治通鉴卷第八十 五晋纪七
资治通鉴卷第八十 七晋纪九
资治通鉴卷第八十 六晋纪八
资治通鉴卷第八十 八晋纪十
资治通鉴卷第九十 晋纪十二
资治通鉴卷第八十 九晋纪十一
目录分析
资治通鉴卷第 1
一周纪一
资治通鉴卷第 2
二周纪二
3 资治通鉴卷第
三周纪三
4 资治通鉴卷第
四周纪四
5 资治通鉴卷第
五周纪五
资治通鉴卷第六秦纪 一
资治通鉴卷第七秦纪 二
资治通鉴卷第八秦纪 三
资治通鉴卷第九汉纪 一
资治通鉴卷第 1
十汉纪二
资治通鉴卷第 2
十一汉纪三
3 资治通鉴卷第
十二汉纪四
资治通鉴卷第一百八 十四隋纪八
资治通鉴卷第一百八 十五唐纪一
资治通鉴卷第一百 八十七唐纪三
资治通鉴卷第一百 八十六唐纪二
资治通鉴卷第一百 八十八唐纪四
资治通鉴卷第一百八 十九唐纪五
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九 十唐纪六
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九 十一唐纪七
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九 十二唐纪八
古诗资治通鉴翻译赏析
古诗资治通鉴翻译赏析《资治通鉴》(Hity A A Mi)是北宋著名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1019-1086)和他的助手刘攽、刘恕、范祖禹、司马康等人历时十九年编纂的一部规模空前的编年体通史巨著。
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的史实。
在这部书里,编者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所以定名为《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全书294卷,约300多万字,另有《考异》、《目录》各三十卷。
是我国编年史中包含时间最长的一部巨著(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春秋》)。
《资治通鉴》所记历史有限,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下迄后周显德六年(959年),前后共1362年。
全书按朝代分为十六纪,即《周纪》五卷、《秦纪》三卷、《汉纪》六十卷、《魏纪》十卷、《晋纪》四十卷、《宋纪》十六卷、《齐纪》十卷、《梁纪》二十二卷、《陈纪》十卷、《隋纪》八卷、《唐纪》八十一卷、《后梁纪》六卷、《后唐纪》八卷、《后晋纪》六卷、《后汉纪》四卷、《后周纪》五卷。
[2]《资治通鉴》的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兼及经济、文化和历史人物评价,目的是通过对事关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的统治阶级政策的描述警示后人。
《通鉴》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史记》为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春秋》为现存最早编年体史书[3]),按时间先后叙次史事,往往用追叙和终言的手法,说明史事的前因后果,容易使人得到系统而明晰的印象。
它的内容以政治、军事的史实为主,借以展示历代君臣治乱、成败、安危之迹,作为历史的借鉴。
叙述了各族人民的生活与斗争。
起着雍敦牂,尽屠维协洽起柔兆执徐三月,尽强圉大荒落起阏逢摄提格五月,尽柔兆执徐二月起玄黓困敦九月,尽阏逢摄提格四月起重光大渊献,尽玄黓困敦八月上章阉茂起着雍涒∷滩三月,尽屠维作噩起强圉协洽五月,尽着雍涒滩二月起强圉协洽正月起旃蒙大荒落八月,尽柔兆敦牂起阏逢执徐二月,尽旃蒙大荒落七月起玄默摄提格,尽阏逢执徐正月起屠维大渊献,尽重光赤奋若起强圉作噩,尽着雍阉茂柔兆涒滩起阏逢敦牂二月,尽旃蒙协洽起玄黓执徐七月,尽阏逢敦牂闰正月起上章摄提格,尽玄黓执徐六月起强圉大渊献七月,尽屠维赤奋若起柔兆阉茂四月,尽强圉大渊献六月起旃蒙作噩十一月,尽柔兆阉茂三月起阏逢涒滩,尽旃蒙作噩十月昭阳协洽起屠维单阏十月,尽玄黓敦牂起强圉赤奋若七月,尽屠维单阏九月起昭阳作噩十二月,尽强圉赤奋若六月起重光协洽三月,尽昭阳作噩十一月起着雍执徐八月,尽重光协洽二月起强圉单阏,尽着雍执徐七月起阏逢困敦五月,尽柔兆摄提格起昭阳大渊献二月,尽阏逢困敦闰月起玄黓阉茂,尽昭阳大渊献正月起上章涒滩,尽重光作噩起强圉大荒落,尽屠维协洽起旃蒙单阏,尽柔兆执徐起玄黓困敦,尽阏逢摄提格起屠维作噩,尽重光大渊献起强圉协洽四月,尽着雍涒滩起阏逢执徐六月,尽强圉协洽三月起玄黓摄提格五月,尽阏逢执徐五月起上章困敦十一月,尽玄黓摄提格四月起强圉作噩,尽上章困敦十月起上章摄提格,尽柔兆涒滩起着雍困敦,尽屠维赤奋若起上章执徐,尽强圉大渊献起上章敦牂,尽屠维单阏起阏逢困敦闰月,尽屠维大荒落起昭阳大渊献,尽阏逢困敦七月起着雍敦牂,尽玄默阉茂起阏逢摄提格,尽强圉大荒落起屠维作噩,尽昭阳赤奋若起昭阳单阏,尽着雍涒滩起重光赤奋若七月,尽玄黓摄提格起屠维大渊献二月,尽重光赤奋若六月起强圉作噩,尽屠维大渊献正月起玄黓执徐十月,尽柔兆涒滩起屠维赤奋若七月,尽玄黓执徐九月起柔兆阉茂,尽屠维赤奋若六月起重光大荒落,尽旃蒙作噩起阏逢阉茂六月,尽上章执徐起玄黓涒滩,尽阏逢阉茂五月起强圉阏八月,尽重光协洽起旃蒙赤奋若八月,尽强圉单阏七月起阏逢困敦五月,尽旃蒙赤奋若七月起阏逢困敦二月,尽四月起昭阳大渊献十一月,尽阏逢困敦正月起昭阳大渊献正月,尽十月起重光作噩六月,尽玄黓阉茂起屠维协洽八月,尽重光作噩五月起阏逢摄提格,尽屠维协洽七月起旃蒙大荒落闰月,尽昭阳赤奋若起昭阳单瘀七月,尽旃蒙大荒落十月起重光赤奋若,尽昭阳单阏六月起屠维大渊献,尽上章困敦起强围作噩九月,尽着雍阉茂起柔兆涒滩十月,尽强圉作噩闰月起柔兆涒滩五月,至九月起阏逢敦牂,尽柔兆涒滩四月起强圉大渊献十二月,尽昭阳大荒落起玄黓敦牂,尽强圉大渊献十一月起阏逢阉茂,尽重光大荒落起柔兆摄提格,尽昭阳作噩起着雍敦牂,尽旃蒙赤奋若起阏逢摄提格,尽强圉大荒落起上章阉茂八月,尽昭阳赤奋若起着雍涒滩,尽上章阉茂七月起旃蒙大荒落二月,尽强圉协洽起上章困敦七月,尽旃蒙大荒落正月起强圉作噩,尽上章困敦六月起玄黓执徐,尽柔兆涒滩起强圉大渊献,尽重光单阏起玄黓敦牂,尽柔兆阉茂起重光协洽,尽重光大荒落起玄绩阉茂八月,尽上章困敦起旃蒙单瘀十月,尽玄绩阉茂七月起着雍涒滩四月,尽阏蒙单阏九月起旃蒙大荒落六月,尽着雍涒滩三月趣昭阳单阏四月,尽旃蒙大荒落五月起重光赤奋若,尽昭阳单阏三月起强圉作噩五月,尽上章困敦起玄黓执徐,尽强圉作噩四月起着雍困敦九月,尽重光单阏起柔兆阉茂九月,尽着雍困敦七月起阏逢涒滩六月,尽柔兆阉茂八月起玄黓敦牂,尽阏逢涒滩五月起重光大荒落三月起屠维单阏十一月,尽重光大荒落二月起屠维单阏正月起着雍摄提格八月,尽十二月起着雍摄提格正月起强阏赤奋若六月起柔兆困敦,尽强圉赤备若五月起昭阳作噩,尽旃蒙大渊献起着雍执徐,尽玄黓涒滩起阏逢困敦,尽强圉单阏起上章滩,尽昭阳大渊献起玄黓困敦,尽屠维协洽起屠维作噩,尽重光大渊献起阏逢执徐,尽着雍涒滩起重光赤奋若,尽昭阳单阏上章困敦起强圉作噩,尽屠维大渊献起旃蒙协洽,尽柔兆涒滩起玄黓执徐,尽阏逢敦起强围大渊献,尽重光单阏起昭阳协洽,尽柔兆阉茂起上章执徐,尽玄黓敦牂起强圉赤奋若,尽屠维单阏起旃蒙大渊献,尽柔兆困敦起昭阳作噩,尽阏逢阉茂起重光协洽,尽玄黓涒滩上章敦牂屠维大荒落着雍执徐强圉单阏起旃蒙赤奋若,尽柔兆摄提格起着雍敦牂,尽阏逢困敦起旃蒙单阏,尽强圉大荒落起昭阳赤奋若,尽阏逢摄提格起重光大渊献,尽玄黓困敦上章阉茂屠维作噩着雍涒滩戎申赵柔兆敦牂,尽强圉协洽起阏逢执徐,尽旃蒙大荒落起屠维大渊献,尽昭阳单阏起旃蒙协洽,尽着雍阉茂起着雍困敦,尽阏逢敦牂起旃蒙作噩,尽强圉大渊献起玄黓敦牂,尽阏逢涒滩重光大荒落上章执徐屠维单阏起强圉赤奋若,尽着雍摄提格起旃蒙大渊献,尽柔兆困敦阏逢阉茂昭阳作噩起上章敦牂,尽玄黓涒滩起阏逢困敦,尽屠维大荒落起屠维协洽,尽昭阳大渊献起柔兆执徐,尽着雍敦牂起重光大渊献,尽旃蒙单阏起强圉协洽,尽上章阉茂柔兆敦牂旃蒙大荒落起屠维大渊献,尽阏逢执徐起阏逢敦牂,尽着雍阉茂昭阳大荒落起重光单阏,尽玄黓执徐起强圉大渊献,尽上章摄提格起玄黓敦牂,尽柔兆阉茂起柔兆困敦,尽重光大荒落起重光协洽,尽旃蒙大渊献起着雍执徐,尽上章敦牂起阏逢困敦,尽强圉单阏起上章涒滩,尽昭阳大渊献起强圉大荒落,尽屠维协洽起旃蒙单阏,尽柔兆执徐起重光大渊献,尽阏逢摄提格起屠维作噩,尽上章阄茂起旃蒙大荒落,尽着雍涒滩起昭阳单阏,尽阏逢执徐起重光赤奋若,尽玄黓摄提格起屠维大渊献,尽上章困敦着雍阉茂强圉作噩,一年在线阅读起玄黓执徐,尽柔兆涒滩起强圉大渊献,尽重光单阏起旃蒙作噩,尽柔兆阉茂起昭阳协洽,尽阏逢涒滩起柔兆困敦,尽玄黓敦牂起重光协洽,尽旃蒙大渊献起屠维大荒落,尽上章敦牂起上章涒滩,尽着雍执徐起旃蒙单阏,尽屠维协洽起重光大渊献,尽阏逢摄提格起着雍涒滩,尽上章淹茂起玄黓摄提格,尽强圉协洽起着雍淹茂,尽重光赤奋若起玄黓执徐,尽强圉作噩起着雍困敦,尽重光单阏起阏逢涒∷滩,尽强圉大渊献起玄黓敦牂,尽昭阳协洽起屠维单阏,尽重光大荒落起强圉赤奋若,尽着雍摄提格起阏逢阉茂,尽柔兆困敦起玄黓涒滩,尽昭阳作噩起屠维大荒落,尽重光协洽起旃蒙赤奋若,尽着雍执徐起昭阳大渊献,尽阏逢困敦起重光作噩,尽玄黓阉茂起屠维协洽,尽目章涒滩起屠维作噩,尽着雍郭牂起上章困敦,尽着雍涒滩起昭阳大荒落,尽屠维大渊献起旃蒙作噩,尽玄黓执徐起玄黓敦牂,尽瘀逢涒滩起柔兆困敦,尽重光大荒落起昭阳作噩,尽旃蒙大渊献起柔兆摄提格,尽玄黓涒滩起着雍敦牂,尽旃蒙赤奋若起旃蒙单阏,尽强圉大荒落起重光大渊献,尽阏逢摄提格起着雍涒滩,尽上章阉茂起昭阳单阏,尽强图协洽起上章困敦,尽玄黓摄提格起强围作噩,尽屠维大渊献起阏逢敦牂,尽柔兆涒滩起屠维赤奋若,尽昭阳大荒落起柔兆阉茂,尽着雍困敦起重光大荒落,尽旃蒙作噩起暑维单阏,尽上章执徐起柔兆困敦,尽着雍摄提格起瘀逢阉茂,尽旃蒙大渊献起重光协洽,尽昭阳作噩起着雍执徐,尽上章敦牂起重光作噩,尽强圉单阏起玄黓困敦,尽上章涒滩起强圉协洽,尽重光大渊献起阏逢执徐,尽柔兆敦牂起强圉作噩,尽昭阳单阏起柔兆阉茂,尽柔兆涒滩起阏逢阉茂,尽旃蒙作噩起旃蒙赤奋若,尽昭阳作噩起柔兆执徐,尽阏逢困敦起柔兆敦牂,尽旃蒙单阏起玄黓执徐,尽旃蒙大荒落起旃蒙作噩,尽重光单阏起柔兆困敦,尽阏逢涒滩起重光作噩,尽旃蒙大渊献起强圉协洽,尽上章涒滩起柔兆涒滩,尽柔兆敦牂起上章摄提格,尽旃蒙协洽起强圉大渊献,尽屠维赤奋若起旃蒙作噩,尽柔兆阉茂起昭阳协洽,尽阏逢涒滩起旃蒙大渊献,尽玄黓敦牂起屠维大荒落,尽阏逢阉茂起昭阳大渊献,尽着雍执徐起屠维协洽,尽玄黓阉茂起柔兆执徐,尽着雍敦牂起阏逢摄提格,尽旃蒙单阏起着雍涒滩,尽昭阳赤奋若起屠维大渊献,尽强圉协洽起屠维赤奋若,尽着雍阉茂起上章执徐,尽着雍困敦起昭阳作噩,尽屠维单阏起昭阳太渊献,尽玄黓涒滩起上章涒滩,尽玄黓阉茂起阏逢摄提格,尽屠维协洽起强圉协洽,尽昭阳赤奋若起旃蒙协洽,尽柔兆敦牂起昭阳协洽,尽阏逢敦牂起玄黓涒滩,尽玄黓敦牂起昭阳大渊献,尽重光协洽起强圉大荒落,尽玄黓阉茂起着雍滩,尽柔兆执徐起重光赤奋若,尽强圉协洽起强圉大渊献,尽上章困敦起玄黓涒滩,尽柔兆阉茂起阏逢困敦,尽重光协洽起阏逢摄提格,尽昭阳大渊献起玄黓摄提格,尽昭阳赤奋若起屠维大渊献,尽重光赤奋若起强圉作噩,尽着雍阉茂起旃蒙协洽,尽柔兆涒滩起昭阳大荒落,尽阏逢敦牂起阏逢阉茂,尽玄黓执徐起柔兆敦牂,尽昭阳作噩起屠维赤奋若,尽旃蒙大荒落起阏逢困敦,尽着雍困敦起重光赤奋若,尽昭阳大渊献起昭阳赤奋若,尽上章困敦起着雍摄提格,尽玄黓困敦宋神宗御制《资治通鉴》序在线阅读兴文署新刊《资治通鉴》序在线阅读新注《资治通鉴》序在线阅读---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资治通鉴·晋纪》原文及翻译译文
《资治通鉴·晋纪》原文及翻译译文《《资治通鉴·晋纪》原文及翻译译文》这是优秀的文言文翻译译文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资治通鉴·晋纪》原文及翻译译文《资治通鉴·晋纪》原文及翻译资治通鉴原文:春,正月,己亥,袁真以梁国内史沛郡朱宪及弟汝南内史斌阴通大司马桓温,杀之。
前秦王猛遗燕荆州刺史武威王慕容筑书曰:“国家今已塞成皋之险,杜盟津之路,大驾虎旅百万,自轵关取邺都,金墉穷戍,外无救援,城下之师,将军所监,岂三百弊卒所能支也!”筑惧,以洛阳降;猛陈师受之。
燕卫大将军乐安王慕容臧城新乐,破秦兵于石门,执秦将杨猛。
王猛之发长安也,请慕容令参其军事,以为乡导。
将行,造慕容垂饮酒,从容谓垂曰:“今当远别,何以赠我?使我睹物思人。
”垂脱佩刀赠之,猛至洛阳,赂垂所亲金熙,使诈为垂使者,谓令曰:“吾父子来此,以逃死也。
今王猛疾人如雠,谗毁日深;秦王虽外相厚善,其心难知。
丈夫逃死而卒不免,将为天下笑。
吾闻东朝比来始更悔悟,主、后相尤。
吾今还东,故遣告汝;吾已行矣,便可速发。
”令疑之,踌躇终日,又不可审覆。
乃将旧骑,诈为出猎,遂奔乐安王臧于石门。
猛表令叛状,垂惧而出走,及蓝田,为追骑所获。
秦王坚引见东堂,劳之曰:“卿家国失和,委身投朕。
贤子心不忘本,犹怀首丘,亦各其志,不足深咎。
然燕之将亡,非令所能存,惜其徒入虎口耳。
且父子兄弟,罪不相及,卿何为过惧而狼狈如是乎!”待之如旧。
燕人以令叛而复还,其父为秦所厚,疑令为反间,徙之沙城,在龙都东北六百里。
臣光曰:敌国之材臣,来为己用,进取之良资也。
王猛知慕容垂之心久而难信,独不念燕尚未灭,垂以材高功盛,无罪见疑,是助燕为无道而塞来者之门也,如何其可哉!故秦王坚礼之以收燕望亲之以尽燕情宠之以倾燕众信之以结燕心未为过矣。
猛何汲汲于杀垂,乃为市井鬻卖之行,有如嫉其宠而谗之者,岂雅德君子所宜为哉!(节选自《资治通鉴·晋纪》)译文:春季,正月,己亥(二十四日),袁真因为梁国内史沛郡人朱宪以及弟弟汝南内史朱斌暗通大司马桓温,把他们杀掉。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资治通鉴-晋纪-蒙逊灭西凉》(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资治通鉴·晋纪·蒙逊灭西凉》(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晋安帝隆安四年。
初,陇西李暠好文学..,有令名。
尝与郭黁及同母弟敦煌宋繇同宿黁起谓繇曰君当位极人臣李君终当有国家有马生白额驹此其时也及孟敏为沙州刺史,以暠为效谷令。
宋繇事北凉王业,为中散常侍。
孟敏卒,敦煌护军冯翊郭谦、沙州治中敦煌索仙等以暠温毅有惠政,推为敦煌太守。
暠初难之,会宋繇自张掖告归,谓暠曰:“段王无远略,终必无成。
兄忘郭黁之言邪?白额驹今已生矣。
”暠乃从之,遣使请命于业,业因以暠为敦煌太守。
右卫将军敦煌索嗣言于业曰:“李暠不可使处敦煌。
”业以嗣代暠为敦煌太守,使帅五百骑之官。
嗣未至二十里,移暠迎己。
暠惊疑,将出迎之,效谷令张邈及宋繇止之,曰:“段王暗弱,正是英豪有为之日。
将军据一国成资,奈何拱手..授人?嗣自恃本郡,谓人情附己,不意将军猝能拒之,可一战禽也。
”暠从之,先遣繇见嗣,啖以甘言。
繇还谓暠曰:“嗣志骄兵弱,易取也。
”暠乃遣邈、繇与其二子歆、让逆击之,嗣败走,还张掖。
暠素与嗣善,尤恨之,表业请诛嗣。
沮渠男成亦恶嗣,劝业除之。
业乃杀嗣,遣使谢暠,进暠都督凉兴已西诸军事、镇西将军。
义熙元年春正月,西凉公暠自称大将军、大都督,领秦、凉二州牧,大赦,改元建初。
暠手令戒诸子,以为:“从政者当审慎赏罚,勿任爱憎,近忠正,远佞谀,勿使左右窃弄威福。
毁誉之来当研核真伪,听讼折狱必和颜任理。
务广咨询,勿自专用。
”七年秋八月,北凉王沮渠蒙逊帅轻骑袭西凉,西凉公暠曰:“兵有不战而败敌者,挫其锐也。
蒙逊新与吾盟,而遽来袭我,我闭门不与战,待其锐气竭而击之,蔑不克矣。
”顷之,蒙逊粮尽而归,暠遣世子歆帅骑七千邀击之,蒙逊大败,获其将沮渠百年。
十二年夏六月,凉司马索承明上书,劝凉公暠伐河西王蒙逊。
暠引见,谓之曰:“蒙逊为百姓患,孤.岂忘之,顾势力未能除耳。
卿有必禽之策,当为孤陈之。
直唱大言,使孤东讨,此与言‘石虎小竖..,宜肆诸市朝’者何异?”承明惭惧而退。
淝水之战原文及译文
淝水之战原文及译文《资治通鉴·晋纪·淝水之战》是北宋时期司马光写的文言文。
讲的是公元383年淝水一役,前秦王苻坚一意孤行,前秦军主力未及交战就已经兵败如山倒的故事。
原文:太元八年,秋,七月。
秦王坚下诏大举入寇,民每十丁遣一兵;其良家子年二十已下,有材勇者,皆拜羽林郎。
又曰:“其以司马昌明为尚书左仆射,谢安为吏部尚书,桓冲为侍中;势还不远,可先为起第。
”良家子至者三万余骑,拜秦州主簿赵盛之为少年都统。
是时,朝臣皆不欲坚行,独慕容垂、姚苌及良家子劝之。
阳平公融言于坚曰:“鲜卑、羌虏,我之仇雠,常思风尘之变以逞其志,所陈策画,何可从也!良家少年皆富饶子弟,不闲军旅,苟为谄谀之言以会陛下之意耳。
今陛下信而用之,轻举大事,臣恐功既不成,仍有后患,悔无及也!”坚不听。
八月,戊午,坚遣阳平公融督张蚝、慕容垂等步骑二十五万为前锋;以兖州刺史姚苌为龙骧将军,督益、梁州诸军事。
坚谓苌曰:“昔朕以龙骧建业,未尝轻以授人,卿其勉之!”左将军窦冲曰:“王者无戏言,此不祥之征也!”坚默然。
诏以尚书仆射谢石为征虏将军、征讨大都督,以徐、兖二州刺史谢玄为前锋都督,与辅国将军谢琰、西中郎将桓伊等众共八万拒之;使龙骧将军胡彬以水军五千援寿阳。
琰,安之子也。
慕容楷、慕容绍言于慕容垂曰:“主上骄矜已甚,叔父建中兴之业,在此行也!”垂曰:“然。
非汝,谁与成之!”甲子,坚发长安,戎卒六十余万,骑二十七万,旗鼓相望,前后千里。
九月,坚至项城,凉州之兵始达咸阳,蜀、汉之兵方顺流而下,幽、冀之兵至于彭城,东西万里,水陆齐进,运漕万艘。
阳平公融等兵三十万,先至颍口。
诏以尚书仆射谢石为征虏将军、征讨大都督,以徐、兖二州刺史谢玄为前锋都督,与辅国将军谢琰、西中郎将桓伊等众共八万拒之;使龙骧将军胡彬以水军五千援寿阳。
琰,安之子也。
是时,秦兵既盛,都下震恐。
谢玄入,问计于谢安,安夷然,答曰:“已别有旨。
”既而寂然。
玄不敢复言,乃令张玄重请。
资治通鉴第一百零六卷(晋纪)原文
资治通鉴第一百零六卷(晋纪)原文第一百零六卷(晋纪)晋纪二十八烈宗孝武皇帝中之上太元十年(乙酉、385)晋纪二十八晋孝武帝太元十年(乙酉,公元385年)[1]春,正月,秦王坚朝飨群臣。
时长安饥,人相食,诸将归,吐肉以饲妻子。
[1]春季,正月,前秦王苻坚祭祀太庙,宴请群臣。
当时长安正值饥荒,人相残食,众将领回家以后,都把吃进去的肉吐出来再让妻子儿女们吃。
[2]慕容冲即皇帝位于阿房,改元更始。
冲有自得之志,赏罚任情。
慕容盛年十三,谓慕容柔曰:夫十人之长,亦须才过九人,然后得安。
今中王才不逮人,功未有成,而骄汰已甚,殆难济乎![2]慕容冲在阿房城即皇帝位,改年号为更始。
慕容冲踌躇满志,任意赏罚。
慕容盛年方十三,对慕容柔说:就是在十人中位居首位,也必须是才能超过其他九人,然后才能安稳。
如今中山王慕容冲才能不及别人,没有建立战功,而骄奢傲慢已经十分严重,恐怕难以成功啊![3]后秦王苌留诸将攻新平,自引兵击安定,擒秦安西将军勃海公珍,岭北诸城悉降之。
[3]后秦王姚苌留下众将领攻打新平,自己带领军队去攻打安定,擒获了前秦安西将军勃海公苻珍,岭北各城全都投降了姚苌。
[4]甲寅,秦王坚与西燕主冲战于仇班渠,大破之。
乙卯,战于雀桑,又破之。
甲子,战于白渠,秦兵大败。
西燕兵围秦王坚,殿中将军邓迈力战却之,坚乃得免。
壬申,冲遣令高盖夜袭长安,入其南城,左将军窦冲、前禁将军李辩等击破之,斩首八百级,分其尸而食之。
乙亥,高盖引兵攻渭北诸垒,太子宏与战于成贰壁,大破之,斩首三万。
[4]甲寅(疑误),前秦王苻坚与西燕国主慕容冲在仇班渠交战,大败慕容冲。
乙卯(疑误),在雀桑交战,又打败了他。
甲子(疑误),在白渠交战,前秦的军队大败。
西燕的军队包围了前秦王苻坚,殿中将军邓迈奋力阻击,苻坚才得以幸免。
壬申(疑误),慕容冲派尚书令高盖夜袭长安,进入了南城,前秦左将军窦冲、前禁将军李辩等打败了他们,斩首八百多人,士兵们把尸体分开吃掉。
乙亥(疑误),高盖带领军队攻打渭北各营垒,太子苻宏与他在成贰壁交战,大败高盖,斩首三万人。
资治通鉴第一百零一卷(晋纪)原文
资治通鉴第一百零一卷(晋纪)原文第一百零一卷(晋纪)晋纪二十三孝宗穆皇帝下升平四年(庚甲、360)晋纪二十三晋穆帝升平四年(庚甲,公元360年)[1]春,正月,癸巳,燕主俊大阅于邺,欲使大司马恪、司空阳鹜将之入寇;会疾笃,乃召恪、鹜及司徒评、领军将军慕舆根等受遗诏辅政。
甲午,卒。
戊子,太子即皇帝位。
年十一;大赦,改元建熙。
[1]春季,正月,癸巳(二十日),前燕国主慕容俊在邺城对军队进行大检阅,想让大司马慕容恪、司空阳鹜统领军队进犯东晋。
恰好这时病情加重,于是就召来慕容恪、阳鹜以及司徒慕容评、领军将军慕舆根等人,接受遗诏辅佐朝政。
甲午(二十一日),慕容俊去世。
戊子(疑误),太子慕容即皇帝位,时年十一岁。
实行大赦,改年号为建熙。
[2]秦王坚分司、隶置雍州,以河南公双为都督雍河凉三州诸军事、征西大将军、雍州剌史,改封赵公,镇安定。
封弟忠为河南公。
[2]前秦王苻坚分司隶之地设置雍州,任命河南公苻双为都督雍、河、凉三州诸军事,征西大将军,雍州刺史,并将他改封为赵公,镇守安定。
封弟弟苻忠为河南公。
[3]仇池公杨俊卒,子世立。
[3]仇池公杨俊去世,儿子杨世继位。
[4]二月,燕人尊可足浑后为皇太后。
以太原王恪为太宰,专录朝政;上庸王评为太傅,阳骛为太保,慕舆根为太师,参辅朝政。
[4]二月,前燕人尊可足浑后为皇太后。
任命太原王慕容恪为太宰,总揽朝政;任命上庸王慕容评为太傅,阳鹜为太保,慕舆根为太师,参与辅佐朝政。
根性木强,自恃先朝勋旧,心不服恪,举动倨傲。
时太后可足浑氏颇预外事,根欲为乱,乃言于恪曰:今主上幼冲,母后干政,殿下宜防意外之变,思有以自全。
且定天下者,殿下之功也。
兄亡弟及,古今成法,俟毕陵,宜废主上为王,殿下自践尊位,以为大燕无穷之福。
恪曰:公醉邪?何言之悖也!吾与公受先帝遗诏,云何而遽有此议?根愧谢而退。
恪以告吴王垂,垂劝恪诛之。
恪曰:今新遭大丧,二邻观衅,而宰辅自相诛夷,恐乖远近之望,且可忍之。
秘书监皇甫真言于恪曰:根本庸竖,过蒙先帝厚恩,引参顾命。
资治通鉴第一百零九卷(晋纪)原文
资治通鉴第一百零九卷(晋纪)原文第一百零九卷(晋纪)晋纪三十一安皇帝甲隆安元年(丁酉、397)晋纪三十一晋安帝隆安元年(丁酉,公元397年)[1]春,正月,己亥朔,帝加元服,改元。
以左仆射王为令;领军将军王国宝为左仆射,领选;仍加后将军、丹杨尹。
会稽王道子悉以东宫兵配国宝,使领之。
[1]春季,正月,己亥朔(初一),东晋安帝行加冕礼,改年号为隆安。
任命左仆射王为尚书令;领军将军王国宝为左仆射,兼管官员任免升降,仍兼任后将军、丹杨尹。
会稽王司马道子把东宫太子的兵马全部分配给王国宝,让他带领这些部队。
[2]燕范阳王德求救于秦,秦兵不出,邺中惧。
贺赖卢自以魏王之舅,不受东平公仪节度,由是与仪有隙。
仪司马丁建阴与德通,从而构间之,射书入城中言其状。
甲辰,霾,昼晦,赖卢营有火,建言于仪曰:赖卢烧营为变矣。
仪以为然,引兵退;赖卢闻之,亦退;建帅其众诣德降,且言仪师老可击。
德遣桂阳王镇、南安王青帅骑七千追击魏军,大破之。
[2]后燕范阳王慕容德向后秦请求援救,后秦不出兵,邺城军民惊恐异常。
贺赖卢自以为他是魏王拓跋的舅舅,所以不听东平公拓跋仪的调度、指挥,因此,他与拓跋仪产生了矛盾。
拓跋仪的司马丁建暗地里与慕容德勾结,在拓跋仪与贺赖卢中间挑拨离间,并把这种情况写成书信用箭射进邺城告诉给了慕容德。
甲辰(初六),大风突起,天昏地暗。
贺赖卢的军营之中出现火光,丁建对拓跋仪说:贺赖卢在焚烧营地举行叛乱。
拓跋仪认为丁建说的很对,便迅速领兵撤退。
贺赖卢听说了拓跋仪后撤的消息,也紧跟着带兵退了下来。
丁建此时则带领着他的部众向慕容德投降,并且告诉慕容德,拓跋仪的部队已经疲惫不堪,可以一击。
于是,慕容德派遣桂阳王慕容镇、安南王慕容青率领骑兵七千人前去追赶袭击北魏军队,把他们打得大败。
燕主宝使左卫将军慕舆腾攻博陵,杀魏所置守宰。
后燕国主慕容宝派遣左卫将军慕舆腾进攻博陵,杀掉了北魏的地方官吏。
王建等攻信都,六十余日不下,士卒多死。
庚申,魏王自攻信都。
资治通鉴第一百零二卷(晋纪)原文
资治通鉴第一百零二卷(晋纪)原文第一百零二卷(晋纪)晋纪二十四海西公下太和四年(己巳、369)晋纪二十四晋海西公太和四年(己巳,公元369年)[1]春,三月,大司马温请与徐、兖二州刺史郗、江州刺史桓冲、豫州刺史袁真等伐燕。
初,在北府,温常云:京口酒可饮,兵可用。
深不欲居之;而暗于事机,乃遗温笺,欲共奖王室,请督所部出河上。
子超为温参军,取视,寸寸毁裂;乃更作笺,自陈非将帅才,不堪军旅,老病,乞闲地自养,劝温并领己所统。
温得笺大喜,即转冠军将军、会稽内史。
温自领徐、兖二州刺史。
夏,四月,庚戌,温帅步骑五万发姑孰。
[1]春季,三月,大司马桓温请求与徐兖二州刺史郗、江州刺史桓冲、豫州刺史袁真等讨伐前燕。
当初,郗在京口的北府时,桓温经常说:京口酒可饮,兵可用。
对郗身居北府深为不满。
而郗却不识时务,还给桓温写去信,想要共同辅佐王室,请求督领自己的部队渡越黄可北上。
郗的儿子郗超是桓温的参军,拿来信看过后,便把信撕碎,重新改写了一封,信中诉说自己不是将帅之才,不能胜任军旅重任,而且年老多病,请求找一个悠闲的地方休养,劝说桓温把郗自己的部队一并统领。
桓温见信后大喜过望,当即把郗调任为冠军将军、会稽内史。
桓温自己兼任徐、兖二州刺史。
夏季,四月,庚戌(初一),桓温率领步、骑兵五万人从姑孰出发。
[2]甲子,燕主立皇后可足浑氏,太后从弟令豫章公翼之女也。
[2]甲子(十五日),前燕国主慕容立可足浑氏为皇后,她是太后的堂弟尚书令豫章公可足浑翼的女儿。
[3]大司马温自兖州伐燕。
郗超曰:道远,汴水又浅,恐漕运难通。
温不从,六月,辛丑,温至金乡,天旱,水道绝,温使冠军将军毛虎生凿钜野三百里,引汶水会于清水。
虎生,宝之子也。
温引舟师自清水入河,舳舻数百里。
郗超曰:清水入河,难以通运。
若寇不战,运道又绝,因敌为资,复无所得,此危道也。
不若尽举见众直趋邺城,彼畏公威名,必望逃溃,北归辽、碣。
若能出战,则事可立决。
若欲城邺而守之,则当此盛夏,难为功力,百姓布野,尽为官有,易水以南必交臂请命矣。
《资治通鉴·晋纪》原文及译文
《资治通鉴·晋纪》原⽂及译⽂《资治通鉴》晋纪·桓温废⽴【原⽂】(永和⼆年)安西将军桓温将伐汉[1],将佐皆以为不可。
朝廷以蜀道险远,温众少⽽深⼊,皆以为忧,惟刘惔以为必克,或问其故,惔⽈:"以博知之。
温,善博者也,不必得则不为。
但恐克蜀之后,温终专制朝廷⽿。
"【注释】[1]安西将军桓温:桓温,东晋⼤将。
娶明帝⼥南康公主为妻,曾三次北伐,⼀度收复洛阳,但北伐最终未能成功。
由于长期掌握⼤权,渐渐有了不⾂之⼼。
成安元年(371年),废帝司马奕为东海王,改⽴筒⽂帝,以⼤司马专掌朝政。
次年,简⽂帝死,桓温有代晋之⼼,但不久病故。
汉:成汉,⼗六国之⼀,巴贵族李雄所建。
以成都为都城,最盛时包括了今四川东部和云南、贵州的⼀部分。
347年东晋桓温伐蜀,成汉亡。
【译⽂】永和⼆年(346年),安西将军桓温将伐成汉,将佐都不赞成。
朝廷认为蜀道险远,桓温⼈少⽽深⼊,都为之担忧。
唯刘惔以为必定成功,有⼈问他怎么知道的,刘惔说:"从赌博中知道的。
桓温是个善赌的⼈,不是志在必得就不会出⼿。
但是怕他克蜀之后,会渐渐控制朝廷。
"【原⽂】(永和四年)⼋⽉,朝廷论平蜀之功,欲以豫章郡[1]封桓温,尚书左丞荀蕤[2]⽈:"温若复平河、洛,将何以赏之?"乃加温征西⼤将军、开府仪同三司[3],封临贺郡[4]公。
温既灭蜀,威名⼤振,朝廷惮之。
会稽王昱[5]以扬州刺史殷浩有盛名,朝野推服,乃引为⼼膂[6],与参综朝权,欲以抗温,由是与温寝相疑贰[7]。
【注释】[1]豫章郡:治所南昌(今江西南昌),原辖境⼤致同今江西省。
[2]尚书左丞:尚书省官员,类似于秘书长之类的官职。
蕤:(ruí)。
[3]开府仪同三司: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种⾼级官位,东晋南朝,开府仪同三司是虚号,渐不为⼈所重。
[4]临贺郡:今⼴西贺州东南。
[5]会稽王昱:司马昱,初封琅邪王,后徙会稽王。
司马奕为帝,进位丞相。
资治通鉴第一百零七卷(晋纪)原文
资治通鉴第一百零七卷(晋纪)原文第一百零七卷(晋纪)晋纪二十九烈宗孝武皇帝中之下太元十二年(丁亥、387)晋纪二十九晋孝武帝太元十二年(丁亥,公元387年)[1]春,正月,乙已,以朱序为青、兖二州剌史,代谢玄镇彭城;序求镇准阴,许之。
以玄为会稽内史。
[1]春季,正月,乙已(初八),东晋任命朱序为青、兖二州剌史,代替谢玄镇守彭城;朱序请求改镇淮阴,得到了朝廷的允许。
朝廷任命谢玄为会稽内史。
[2]丁未,大赦。
[2]丁未(初十),宣布大赦。
[3]燕主垂观兵河上,高阳王隆曰:温详之徒,皆白面儒生,乌合为群,徒恃长河以自固;若大军济河,必望旗震坏,不待战也。
垂从之。
戊午,遣镇北将军兰汗、护军将军平幼于西四十里济河,隆以大众陈于北岸。
温攀、温楷果走趣城,平幼追击,大破之。
详夜将妻子奔彭城,其众三万余户皆降于燕。
垂以太原王楷为兖州剌史,镇东阿。
[3]后燕国主慕容垂在之上阅兵,高阳王慕容隆说:温详这些人,都是白面儒生,乌合之众,只是依靠长河之险来保护自己;如果大军渡过黄河,他们一定会望旗自溃,不用一战。
慕容垂同意他的话。
戊午(二十一日),慕容垂派遣镇北将军兰汗、护军将军平幼率军在以西四十里的地方渡黄河,慕容隆则把更多的军队布署在河北岸。
温攀、温楷等果然向东阿城逃去。
平幼跟踪追击,把这支败军打得大败。
温详则趁夜携带妻子儿女逃奔彭城,他的部众三万多户都投降了后燕。
慕容垂任命太原王慕容楷为兖州剌史,镇守东阿城。
初,垂在长安,秦王坚尝与之交手语,冗从仆射光祚言于坚曰:陛下颇疑慕容垂乎?垂非久为人下者也。
坚以告垂。
及秦主丕自邺奔晋阳,祚与黄门侍郎封孚、钜鹿太守封劝皆来奔。
劝,奕之子也。
垂之再围邺也,秦故臣西河朱肃等各以其众来奔。
诏以祚等为河北诸郡太守,皆营于济北、濮阳,羁属温详;详败,俱诣燕军降。
垂赦之,抚待如旧。
垂见光祚,流涕沾衿,曰:秦王待我深,吾事之亦尽;但为二公猜忌,吾惧死而负之,每一念之,中宵不寐。
祚亦悲恸。
垂赐祚金帛,祚固辞,垂曰:卿犹复疑邪?祚曰:臣昔者惟知忠于所事,不意陛下至今怀之,臣敢逃其死!垂曰:此乃卿之忠,固吾所求也,前言戏之耳。
资治通鉴105 卷第一百四 晋纪二十六.pdf
卷第一百四晋纪二十六烈宗孝武皇帝上之中太元元年(丙子,376)1 春,正月壬寅朔,帝加元服。
皇太后下诏归政,复称崇德太后。
甲辰,大赦,改元。
丙午,帝始临朝。
以会稽内史郗愔为镇军大将军、都督浙江东五郡诸军事;徐州刺史桓冲为车骑将军、都督豫、江二州之六郡诸军事,自京口徙镇姑孰。
谢安欲以王蕴为方伯,故先解冲徐州。
乙卯,加谢安中书监,录尚书事。
2 二月辛卯,秦王坚下诏曰:“朕闻王者劳于求贤,逸于得士,斯言何其验也。
往得丞相,常谓帝王易为。
自丞相违世,须发中白,每一念之,不觉酸恸。
今天下既无丞相,或政教沦替,可分遣侍臣周巡郡县,问民疾苦。
”3 三月,秦兵寇南乡,拔之,山蛮三万户降秦。
4 夏,五月甲寅,大赦。
5 初,张天锡之杀张邕也,刘肃及安定梁景皆有功,二人由是有宠,赐姓张氏,以为己子,使预政事。
天锡荒于酒色,不亲庶务,黜世子大怀而立嬖妾之子大豫,以焦氏为左夫人,人情愤怨。
从弟从事中郎宪舆榇切谏,不听。
秦王坚下诏曰:“张天锡虽称藩受位,然臣道未纯,可遣使持节武卫将军苟苌、左将军毛盛、中书令梁熙、步兵校尉姚苌等将兵临西河;尚书郎阎负、梁殊奉诏征天锡入朝,若有违王命,即进师扑讨。
”是时,秦步骑十三万,军司段铿谓周虓曰:“以此众战,谁能敌之!”虓曰:“戎狄以来,未之有也。
”坚又命秦州刺史苟池、河州刺史李辩、凉州刺史王统帅三州之众为苟苌后继。
秋,七月,阎负、梁殊至姑臧。
张天锡会官属谋之,曰:“今入朝,必不返。
如其不从,秦兵必至,将若之何?”禁中录事席仂曰:“以爱子为质,赂以重宝,以退其师,然后徐为之计,此屈伸之术也。
”众皆怒,曰:“吾世事晋朝,忠节著于海内。
今一旦委身贼庭,辱及祖宗,丑莫大焉!且河西天险,百年无虞,若悉境内精兵,右招西域,北引匈奴以拒之,何遽知其不捷也!”天锡攘袂大言曰:“孤计决矣,言降者斩!”使谓阎负、梁殊曰:“君欲生归乎,死归乎?”殊等辞气不屈,天锡怒,缚之军门,命军士交射之,曰:“射而不中,不与我同心者也。
资治通鉴114 卷第一百一十三 晋纪三十五.pdf
卷第一百一十三晋纪三十五安皇帝戊元兴二年(癸卯,403)1 春,正月,卢循使司马徐道覆寇东阳;二月辛丑,建武将军刘裕击破之。
道覆,循之姊夫也。
2 乙卯,以太尉玄为大将军。
3 丁巳,玄杀冀州刺史孙无终。
4 玄上表请帅诸军扫平关、洛,既而讽朝廷下诏不许,乃云:“奉诏故止。
”玄初欲饬装,先命作轻舸,载服玩、书画。
或问其故。
玄曰:“兵凶战危,脱有意外,当使轻而易运。
”众皆笑之。
5 夏,四月癸巳朔,日有食之。
6 南燕主备德故吏赵融自长安来,始得母兄凶问,备德号恸吐血,因而寝疾。
司隶校尉慕容达谋反,遣牙门皇璆攻端门,殿中帅侯赤眉开门应之;中黄门孙进扶备德逾城匿于进舍。
段宏等闻宫中有变,勒兵屯四门。
备德入宫,诛赤眉等;达出奔魏。
备德优迁徙之民,使之长复不役;民缘此迭相荫冒,或百室合户,或千丁共籍,以避课役。
尚书韩 请加隐核,备德从之,使 巡行郡县,得荫户五万八千。
7 泰山贼王始聚众数万,自称太平皇帝,署置公卿;南燕桂林王镇讨禽之。
临刑,或问其父及兄弟安在。
始曰:“太上皇蒙尘于外,征东、征西为乱兵所害。
”其妻怒之曰:“君正坐此口,奈何尚尔!”始曰:“皇后不知,自古岂有不亡之国!朕则崩矣,终不改号!”8 五月,燕王熙作龙腾苑,方十馀里,役徒二万人;筑景云山于苑内,基广五百步,峰高十七丈。
9 秋,七月戊子,魏主珪北巡,作离宫于豺山。
平原太守和跋奢豪喜名,珪恶而杀之,使其弟毗等就与诀。
跋曰:“灅北土瘠,可迁水南,勉为生计。
”且使之背己,曰:“汝何忍视吾之死也!”毗等谕其意,诈称使者,逃入秦。
珪怒,灭其家。
中垒将军邓渊从弟尚书晖与跋善,或谮诸珪曰:“毗之出亡,晖实送之。
”珪疑渊知其谋,赐渊死。
10 南凉王傉檀及沮渠蒙逊互出兵攻吕隆,隆患之。
秦之谋臣言于秦王兴曰:“隆藉先世之资,专制河外,今虽饥窘,尚能自支,若将来丰赡,终不为吾有。
凉州险绝,土田饶沃,不如因其危而取之。
”兴乃遣使征吕超入侍。
隆念姑臧终无以自存,乃因超请迎于秦。
华杉讲透《资治通鉴》12
读书笔记
五代十国,国杂,人杂,事杂,看着有挑战。 看多了会觉得绕来绕去都是孙子兵法那些话,虽然万变不离其宗,但作者终究也是有些词穷。 资治通鉴啊,都是帝王将相史。 东晋,前汉,前赵,前秦,前燕,你方唱罢我登场,各领风骚数十年,枭雄为求名垂青史,遗臭万年也不悔, 强人称王称霸,弱者命贱如猪狗,人吃人的朝代,更应该成为后人之鉴!。 变得是人名国名,走马灯般你方唱罢我登场,不变的是规律,始终是相同的戏码,审丑疲劳,生死疲劳,强 烈的无力感。 这本书的华山点评,已经不行了,讲了一堆孙子兵法,而且是大量雷同,不如前面几本了。 教科书对于南北朝只有“八王之乱,五胡乱华”。
卷第一百零一晋纪二 十三(公元360年—
368年,共9年)
卷第一百零二晋纪二 十四(公元369年—
370年,共2年)
卷第一百零三晋纪二 十五(公元371年— 375年,共5年)
卷第一百零四晋纪二 十六(公元376年— 382年,共7年)
作者介绍
华杉,1971年生于贵州省遵义市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上坝土家族乡新田坝村。现居上海。中国著名广告人、 企业家、兵法家、超级畅销书作家。华杉先生自幼熟读经史,兵书战策、儒学经典烂熟于心,又广泛涉猎西方哲 学,融会贯通,观点自成一家。每晚九点半睡觉,清晨五点起床,用每天早上五点到七点的时间写作,日日不断, 即便出差出国住酒店,进医院住病房也是一样,十年来出版了十余部传统文化和品牌营销著作。华杉与弟弟华楠 共同创办了两家在广告业和出版业声名远扬的公司:上海华与华营销咨询有限公司和读客文化股份有限公司。两 家公司均在各自领域享有国际声誉。
精彩摘录
这是《华杉讲透《资治通鉴》12》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精彩内容摘录。
谢谢观看
目录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治通鉴第一百零四卷(晋纪)原文
第一百零四卷(晋纪)
晋纪二十六烈宗孝武皇帝上之中太元元年(丙子、376)
晋纪二十六晋孝武帝太元元年(丙子,公元376年)
[1]春,正月,壬寅朔,帝加元服;皇太后下诏归政,复称崇德太后。
甲辰,大赦,改元。
丙午,帝始临朝。
以会稽内史郗为镇军大将军、都督浙江东五郡诸军事;徐州刺史桓冲为车骑将军、都督豫、江二州之六郡诸军事,自京口徙镇姑孰。
谢安欲以王蕴为方伯,故先解冲徐州。
乙卯,加谢安中书监,录事。
[1]春季,正月,壬寅朔(初一),东晋孝武帝加冠,皇太后下达诏令,将朝政归还给他,自己恢复崇德太后的称号。
甲辰(初三),实行大赦,改年号为太元。
丙午(初五),孝武帝开始临朝主持国政。
任命会稽内史郗为镇军大将军、都督浙江东五郡诸军事;任命徐州刺史桓冲为车骑将军、都督豫江二州之六郡诸军事,从京口调到姑孰镇守。
谢安想让王蕴做地方长官,所以先解除桓冲在徐州的职务。
乙卯(十四),让谢安担任中书监,录尚书事。
[2]二月,辛卯,秦王坚下诏曰:朕闻王者劳于求贤,逸于得士,斯言何其验也。
往得丞相,常谓帝王易为。
自丞相违世,须发中白,每一念之,不觉酸恸。
今天下既无丞相,或政教沦替,可分遣侍臣周巡郡县,问民疾苦。
[2]二月,辛卯(二十一日),前秦王苻坚下达诏令说:朕听说作为帝王,应该在搜求贤能的人时辛劳,得到合适的人才后就省心省力了。
这话多么符合实际呀!过去我得到了丞相王猛,经常说帝王非常容易做。
自从丞相去世以后,我已经操劳得胡须头发都半白了,每当想到王猛,酸楚悲痛就油然而生。
如今天下既然失去丞相,政事教化或许会陷于沦废,可以分派侍臣周游巡视各郡县,询问民间疾苦。
[3]三月,秦兵寇南乡,拔之,蛮三万户降秦。
[3]三月,前秦的军队进犯南乡,攻下该地,山蛮民众三万户投降前秦。
[4]夏,五月,甲寅,大赦。
[4]夏季,五月,甲寅(十五日),东晋实行大赦。
[5]初,张天锡之杀张邕也,刘肃及安定梁皆有功,二人由是有宠,赐姓张氏,以为己子,使预政事。
天锡荒于酒色,不亲庶务,黜世子大怀而立嬖妾之子大豫,以焦氏为左夫人,人情愤怨;从弟从事中郎宪舆榇切谏,不听。
当初,张天锡诛杀张邕的时候,刘肃以及安定人梁景全都有功,他们二人因此得宠,被赐姓张氏,张天锡把他们当作自己的儿子,让他们参与政事。
张天锡沉湎于酒色,不亲自处理政务,废黜了世子张大怀,改立宠妾焦氏的儿子张大豫为世子,以焦氏作为左夫人,人们心里都很怨恨愤怒。
堂弟从事中郎张宪用车拉着棺材,以死劝谏,张天锡也不听从。
秦王坚下诏曰:张天锡虽称藩受位,然臣道未纯,可遣使持节
武卫将军苟苌、左将军毛盛、中书令梁熙、步兵校尉姚苌等将兵临西河;尚书郎阎负、梁殊奉诏征天锡入朝,若有违王命,即进师扑讨。
是时,秦步骑十三万,军司段铿谓周曰:以此众战,谁能敌之!曰:戎狄以来,未之有也。
坚又命秦州刺史苟池、河州刺史李辩、凉州刺史王统帅三州之众为苟苌后继。
前秦王苻坚下达诏书说:张天锡虽然对我们称藩,接受了我们授予的官位,但他为臣之道不纯,可以派遣使持节、武卫将军苟苌和左将军毛盛、中书令梁熙、步兵校尉姚苌等人统领军队逼近西河驻扎,让尚书郎阎负、梁殊尊奉诏令,征召张天锡前来朝廷,如果他违背命令,马上进军讨伐。
这时,前秦的步、骑兵有十三万人,军司段铿对周说:以这么多的兵众出战,有谁能抵挡!周说:在戎狄之人这里,确实是从来也没有过的。
苻坚又命令秦州刺史苟池、河州刺史史李辩、凉州刺史王统率领三州的兵众作为苟苌的后继部队。
秋,七月,阎负、梁殊至姑臧。
张天锡会官属谋之,曰:今入朝,必不返;如其不从;秦兵必至,将若之何?禁中录事席仂曰:以爱子为质,赂以重宝,以退其师,然后徐为之计,此屈伸之术也。
众皆怒,曰:吾世事晋朝,忠节著于海内。
今一旦委身贼庭,辱及祖宗,丑莫大焉!且河西天险,百年无虞,若悉境内精兵,右招西域,北引匈奴以拒之,何遽知其不捷也!天锡攘袂大言曰:孤计决矣,言降者斩!使谓阎负、梁殊曰:君欲生归乎,死归乎?殊等辞气不屈,天锡怒,缚之军门,命军士交射之,曰:射而不中,不与我同心者也。
其母严氏泣曰:秦主以一州之地,横制天下,东平鲜卑,
南取巴、蜀,兵不留行;汝若降之,犹可延数年之命。
今以蕞尔一隅,抗衡大国,又杀其使者,亡无日矣!天锡使龙骧将军马建帅众二万拒秦。
秋季,七月,阎负、梁殊抵达姑臧。
张天锡召集手下的官员们商量,说:如今前往朝廷,一定就无法返回了;如果不听从征召,前秦的军队一定会到来,该怎么办呢?禁中录事席仂说:以您心爱的儿子作为人质,再给他们奉赠贵重的宝物,以使他们的军队撤退,然后再从容计议,这是以屈求伸的办法。
众人听后全都愤怒,说:我们世世代代奉事晋朝,忠诚节气闻名海内。
如今一旦委身于秦贼门下,耻辱殃及祖宗。
再也没有比这更大的羞耻了!况且凭仗河西的天险,百年无患,如果出动境内的全部精兵,再向西延请西域、向北延请匈奴的兵力抵抗他们,怎么就知道不能取胜呢!张天锡捋起袖子大声说:我主意已定,说投降者斩首!于是张天锡派人告诉阎负、梁殊说:你们是想回去呢,还是死着回去?梁殊等人回答的语气毫不屈服,张天锡发怒,把他们捆绑在军营的门柱上,命令士兵乱箭射死他们,并说:射不中的人,就是和我不一心。
张天锡的母亲严氏哭泣着说:秦国主靠一州之地起家,横扫天下,向东平定了鲜卑,向南攻取了巴、蜀,军队丝毫没有被阻滞。
你如果投降了,还可以延长几年性命。
如今以此一隅之地,抗衡大国,又杀掉了他们的使者,离灭亡没有几天了!张天锡派龙骧将军马建率领兵众二万人抵抗前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