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批评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
生的本能就是性本能和生存本能 死的本能指每个人都有一种趋向毁灭和侵略的 冲动,是一种破坏力,破坏力分内部和外部的
三、三重人格结构学说
本我(伊徳id)——无意识,由性本能构成, 遵循“快乐原则” 自我(ego)——代表理性,按照“现实原则” 协调本我与外界的关系 超我(superego)——代表社会道德准则,压 抑本能冲动,遵循“至善原则”
五、梦的学说和释梦理论
梦就是被压抑的欲望与隐意识的产品 —1900年《梦的解析》 梦的实质是欲望的象征性满足 显梦与隐梦 具体的梦境为显梦,隐藏在梦境背后的本能欲 望为隐梦 梦的意义也被分成了“显义”和“隐义”
梦的解释的第一步: 区分梦的“显现内容”和“潜在思 想” 梦的解释的第二步: 揭示并还原梦的伪装形式 梦的伪装主要有四种方式: A“压缩” B“移置” C“表现手段” D“二次加工”
精神分析批评
Psychoanalytic Criticism
一般概念
精神分析学——心理学范畴,是临床心理学的 一个分支 精神分析批评——把精神分析学等心理学理论 运用于文学研究的一种批评模式
精神分析批评的发展演变
根据精神分析学的发展,精神分析批评分为两 种,构成精神分析批评发展的两个阶段: 第一: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为理论的文学批 评,称为经典或传统的精神分析批评; 第二:以荣格、拉康、霍兰德等心理学家重新 阐释的精神分析理论为基础的批评,称为新精 神分析批评或后精神分析批评。
意识
前意识
无意识
冰 山 理 论
意识层次结构
二、力比多学说
力比多(libido)——性力,本能 四个阶段:口腔期、肛门期、生殖器期和生殖 期
口腔期五种功能和原型的对应关 系:
“接受”→获取的原型 “咬住不放”→固执和决心的原型 “咬嚼”→破坏的原型 “吐弃”→排斥和傲慢的原型 “闭合”→拒绝与抗拒的原型 这些特性能否发展并成为成人人格的一部分, 取决于原型经历的挫折与焦虑的多少。
俄狄浦斯情结
弗洛伊德认为:每个人在体质上都是两 性的;人的遗传既有同性倾向也有异性 倾向 恋母情结消失后,如果男孩的男性倾向 强,就会加强对父亲的认同,女性倾向 强则会加强对母亲的认同
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王》 莎士比亚和他的《哈姆雷特》 陀思妥耶夫斯基《卡拉马左夫兄弟》
弗洛伊德《达· 芬奇和他童年的一个记忆》指 出: 达· 芬奇在两性构成上倾向于女性,有强烈 的认同母亲的倾向,由此形成的同性恋和自恋 倾向,说明其艺术创作与人格构成之间的复杂 关系。
弗洛伊德主义
七个方面 1、无意识理论 2、力比多学说 3、三重人格结构学说 4、俄狄浦斯情结说 5、梦的学说和释梦理论 6、文学艺术与白日梦 7、艺术家与精神病
一、无意识理论
心理的三个部分 意识:处于表层,是自觉的、有目的的心理活动, 受社会和道德的制约 前意识:处于中层,指虽然不为人注意,但只要 集中注意力即可回忆起来的过去经验。功能是警 戒无意识进入意识层面 无意识:一种本能,主要是性本能,毫无理性, 处于大脑的底层
镜像阶段(Mirror Stage)理论:儿童在六到 十八个月之间为镜像作用阶段,时间发生在俄 狄浦斯情结阶段之前。 现实界(the real)、想象界(the imaginary)、 象征界(the symbolic)对应于弗洛伊德的三 重人格结构。
镜像理论
拉康对“自我”的阐释 人的自我意识形成于幼儿时期的“镜像阶 段”。 镜像中“我”并不是我,而是一个虚象, 是一个“他者”。 “自我”是欲望投射形成的幻象,“自我” 是“我”的异化。
结构主义精神批评
法国结构主义精神分析学家拉康(1901~ 1981),运用了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语言学的 理论,就与人的主题问题有关的所有方面,尤其 是无意识与语言的关系问题,对弗洛伊德主义进 行了改造和重新阐释,提出了自己的阅读和批评 策略。 回归弗洛伊德 能指&所指 无意识 镜像世界
镜像世界
四、俄狄浦斯情结说
“俄狄浦斯情结” (Oedipus complex)是 “力比多”的一种 生殖器阶段,男孩随着性冲动的发展,从爱恋母 亲,认同父亲,进一步形成对母亲爱恋的乱伦性 质,并开始敌视父亲 弗洛伊德称之为“俄狄浦斯情结”,又称“恋母 情结”,其源于希腊神话中俄狄浦斯弑父娶母的 传说 女孩则有“厄勒克特拉情结” (Electra complex)即“恋父情结”
研究对象:作者、读者、文本
传统精神分析学:作者心理&创作活动 读者反应精神批评:读者心理、阅读过程&反 应 结构主义精神批评:文本语言&结构方式
传统精神分析学
弗洛伊德与精神分析学
弗洛伊德(1856~1939)的学说被认为是20 世纪最有影响的思想之一。 弗洛伊德的本行是精神病医生,其治疗方法为 “心理疏导”和“讲述疗法”。
镜像理论和语言
凝视镜子的人是“能指”,镜子中的镜像是 “所指”。 所指替代了镜子之外的真实的人;语言替代了 实在。 人类谈论的并不是客观对象和实在本身,而是 语言镜像; 人类生活在语言营造的镜像(虚幻)世界之中。
类似柏拉图——迷狂说
荣格 Carl Jung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荣格(1875—1961)创分析心理学。特别 是对种族无意识和原始神话的研究有兴趣。 集体无意识(collective unconscious)—— 承认无意识这一概念,却不同意弗洛伊德 关于无意识是毫无理性的性本能的冲动的 观点。
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
六、文学艺术与白日梦
“白日梦”(day-dreams) 白日梦不是梦,白日梦与睡眠无关。白日梦就 是人的幻想,源于儿童时期的游戏 作家——梦幻者 作品——白日梦
七、艺术家与精神病
弗洛伊德说:“艺术家就如一个患有精 神病的人那样,从一个他所不满的现实 中退缩下来,钻进他自己的想象力所创 造的世界中。但艺术家不同于精神病患 者,因为艺术家知道如何去寻找那条回 去的道路,而再度把握着现实。”
读者反应精神批评
诺曼· 霍兰德——“美国最重要的精神分析批评 家”
个人主题和变体理论 把个人反应当做精神分析的对象 人的身份:人体身份、文化身份、个人身份
读者与文本的关系是一种本我幻想与自我防 御——把潜在愿望&恐惧转换成社会可以接受 的内容,带给读者快乐
阅读是一种个性再创造,是一种“个人交易”, 读者就自己的个性主题主动理解文本
几种原型
玛纳(mana)——超自然的神秘强力 母亲——无意识、自然的、本能的生命 再生(rebirth)——轮回转世、复活 精神(spirit)——“神”、心理现象等 人格面具(persona)——不是人的本来面目 阿妮玛(Anima)和阿妮姆斯(Animus)—— 女性潜倾和男性潜倾
“集体无意识”是指人类自原始社会以来世 世代代的普遍性的心理经验的长期积累,它既 不产生于个人的经验,也不是个人后天获得的, 而是生来就有的。 这是一个保存在人类经验之中并不断重复 的非个人意象的领域。如果说意识是高出水面 的一些小岛,个人无意识是由于潮汐才露出来 的那些水面下的陆地部分,那么集体无意识就 好比是广大无比的海床,具有更为内在和深刻 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