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颂》教学设计2篇
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竹颂》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竹颂》的深层含义,领悟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2.掌握课文中生词、成语、典故的正确用法,并能运用到实际情境中。
3.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感知能力,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
4.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学伊始,教师可通过展示竹子的图片、播放竹子相关的音乐,让学生在直观感受竹子美的同时,激发他们对课文的学习兴趣。
5.家庭作业:课后与家人分享《竹颂》的学习内容,向家人介绍竹子的美好品质和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并邀请家人一起参与关于竹子的诗词朗诵或故事讲述活动。
6.情感反思:反思自己在学习《竹颂》过程中的感悟,思考如何将竹子的美好品质融入到自己的学习、生活中,写一篇情感反思日记,不少于200字。
2.学生分享学习收获,谈谈自己对竹子的认识和感悟。
3.教师强调本节课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如:坚韧、虚心、向上的品格等。
4.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写一篇赞美某种植物的短文。
五、作业布置
1.课后阅读:请同学们课后阅读一首关于竹子的古诗词,如《竹石》或《新竹》,并尝试用自己的话解释诗词中的意境和寓意,下节课与同学们分享你的阅读心得。
2.重视朗读,感受语言美
通过教师示范朗读、学生自主朗读、分组竞赛朗读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课文的韵律美、意境美,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3.逐步引导,深入分析
教师应引导学生逐步分析课文内容,从字词句到段落篇章,深入剖析课文中的托物言志手法,帮助学生领悟作者的创作意图。
4.合作探究,提高思维品质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讨竹子的生长特点、文化内涵等方面,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合作能力。
《竹颂》语文课程教案
《竹颂》语文课程教案教学目标:阅读这篇抒情散文认识竹的情操和美德体会作者对于竹的赞美之情教学重点难点:认识竹的情操和美德体会作者对于竹的赞美之情教学方法:研体式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人贵有志竹贵有节”挺拔的翠竹有着宽容大度的胸怀有着令人臣服的谦逊气度它立身千岩万壑笑对风雨雷电为人间输爽送绿这是多么无私的品质!今天我们学习《竹颂》更深入的感受竹的精神内涵二、自主学习:1.读标注音:劲(jìng)竹僵(jiāng)石坚贞(zhēn)攀附(p ān)不朽(xiǔ)摇曳(yè)吞没(m)郁郁(yù)葱葱(cōng)尘埃(āi)潜藏(qián)千仞(rèn)2.解词:a)凌云:在空中升高登上b)攀附:跟地位高的人拉关系c)积习:经过长时间积累而形成的d)郁郁葱葱:(草木)繁盛三、合作学习: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理清文章思路第1、2段写作者对劲竹的热爱第3段写劲竹的奉献精神第4段写劲竹给人带来的精神慰藉2、感知文章主题:本文描绘竹子外形、生长、气节等方面突出他的坚毅顽强、纯洁朴素、虚心有节、无私奉献的精神3、重点分析竹的精神:如板书四、探究学习:1、文中写桃花紫罗兰牡丹等花的作用(明确:与竹对比突出了劲竹如同苍松一般抗击风雪并在酷热的夏天里给人送去绿色和凉意写出了劲竹的奉献精神)2、找出表现竹子抗击恶劣环境的顽强的精神句子:(明确:在命运的风暴中你轰响着翻卷碧波击打着汹涌的云海你全身闪耀着电光你的吼声吞没了雷声为了给人间以春天的绿色寒霜冰雪里你更加郁郁葱葱)3、本文中用“你”称呼劲竹读一读体会作者需要表达怎样的情感(明确:“你”是拟人化的称呼作者表面赞“竹”实际赞美具有高风亮节的人)五、回顾反思:1、请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2、通过对《墨竹图题诗》和《竹颂》的学习谈谈对你的启示板书设计:外形——坚毅顽强生长——纯洁朴素气节——虚心有节态度——无私奉献。
关于《竹颂》教学教案范本
关于《竹颂》教学教案范本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竹颂》;(2)理解《竹颂》的诗意,领会作者对竹子的赞美之情;(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竹颂》;(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文学素养;(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学会抒发自己的情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竹子的喜爱和赞美,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惜生命的情感;(3)激发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兴趣,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正确朗读和背诵《竹颂》;2. 理解《竹颂》的诗意,领会作者对竹子的赞美之情;3. 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难点:1. 深入解读《竹颂》,领会作者的写作技巧;2. 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文学素养;3. 运用想象力,抒发自己的情感。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竹颂》的原文和译文;2. 制作相关多媒体课件,展示竹子的图片和相关知识;3. 准备生字词卡片,便于学生学习和巩固。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激发兴趣教师通过展示竹子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竹子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竹颂》的兴趣。
2. 朗读诗歌,体会节奏学生齐读《竹颂》,教师指导学生正确停顿和把握节奏,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3. 学习生字词,理解诗意学生自学生字词,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检查学生学习情况,并讲解生字词的含义。
学生结合诗句,理解诗意,体会作者对竹子的赞美之情。
4. 品析诗歌,领会感情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结构、意象和表达技巧,学生合作探讨,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
5. 想象与创造,抒发情感学生发挥想象,描绘诗歌中的画面,体会作者的情感。
学生尝试创作,以竹子为题材,抒发自己的情感。
五、作业布置1. 正确朗读和背诵《竹颂》;2. 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3. 完成一幅以竹子为主题的绘画作品,并附上简短的文字描述。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流利地朗读和背诵《竹颂》;2. 学生能够理解《竹颂》的诗意,正确表达作者对竹子的赞美之情;3. 学生能够熟练运用生字词,并在实际情景中进行运用;4. 学生能够通过绘画作品和文字描述,展示自己对竹子的理解和情感抒发。
《竹颂》教学教案设计
《竹颂》教学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竹颂》的背景知识,掌握作者、时代背景及诗歌内容。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竹颂》的艺术特色和表达手法。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兴趣,提高审美情趣,感受竹子的高洁品质,培养学生的品德素养。
第二章:教学重点、难点2.1 教学重点理解《竹颂》的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2.2 教学难点分析《竹颂》的艺术特色和表达手法。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自主学习法让学生自主阅读《竹颂》,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
3.2 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共同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和表达手法。
3.3 讲授法教师对《竹颂》的背景知识、诗歌手法等进行讲解。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竹颂》的作者、时代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竹颂》,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
4.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共同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和表达手法。
4.4 讲授与分析教师对《竹颂》的诗歌手法、意象等进行详细讲解。
4.5 课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其他诗歌的艺术特色。
4.6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拓展学生对竹子文化的了解。
第五章:课后作业5.1 背诵《竹颂》。
5.2 深入了解竹子的文化意义,并结合实际生活谈谈自己的感悟。
第六章:教学评估6.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竹颂》内容的理解程度和分析诗歌的能力。
6.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背诵《竹颂》的情况,以及对竹子文化理解和赏析文章的质量。
6.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合作探讨中的参与程度和团队合作能力。
第七章:教学反思7.1 教师反思:总结课堂教学的优点和不足,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7.2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课堂教学的意见和建议,以便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7.3 教学调整:根据教学反思的结果,对教学内容、方法和评估方式进行必要的调整。
关于《竹颂》教学教案范本
关于《竹颂》教学教案范本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竹颂》的作者、背景及意义;(2)能够正确朗读、背诵《竹颂》;(3)能够分析并欣赏《竹颂》的文学特色和艺术价值。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竹颂》;(2)运用比较、分析等方法,了解《竹颂》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及影响。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热爱,提高文化素养;(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欣赏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教学内容1. 教学重点:(1)掌握《竹颂》的字词、句式、韵律等基本特点;(2)理解《竹颂》的意境、主题及表现手法。
2. 教学难点:(1)分析《竹颂》的文学价值及历史背景;(2)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态度,感受竹子的人格化特点。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竹颂》的作者王梵志及其作品特点;(2)引导学生关注竹子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象征意义。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竹颂》,感受诗歌的韵律美;(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竹颂》的意象、意境及主题;(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欣赏与感悟:(1)引导学生从文学角度欣赏《竹颂》的艺术特色;(2)让学生联系生活,谈谈对竹子精神的理解。
5. 拓展延伸:(1)介绍其他赞美竹子的诗词,进行比较阅读;(2)邀请专家讲座,深入剖析《竹颂》的文学价值。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2)关注学生在合作探讨中的表现,如团队协作、分析能力等。
2. 作业完成情况:(1)检查学生《竹颂》的背诵情况;(2)评估学生对《竹颂》主题、意境等方面的理解。
3. 单元测试:(1)设置有关《竹颂》的试题,测试学生的掌握程度;(2)结合测试结果,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辅导。
五、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权威版本的《竹颂》文本;2. 参考资料:相关赞美竹子的诗词、论文、评论等;3.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音响等;4. 教学道具:竹子图片、实物等。
《竹颂》教学设计(精选16篇)
《竹颂》教学设计(精选16篇)《竹颂》篇1教材分析:《竹颂》是管桦写的一篇赞颂劲竹的抒情。
作者从劲竹的生长、气节、气度等多方面着手,写出了劲竹坚毅顽强的品格、质朴清新的本质。
全文共有五个自然段。
第1、2自然段写得很有层次,用十分抒情的语言表达了自己对劲竹的热爱。
第3自然段采取对比的方法,把桃花、紫罗兰、牡丹等花和劲竹进行对比,突出了劲竹如同松柏一样抗击风雪,并在酷热的夏天,给人送去绿色和凉意,写出了劲竹的奉献精神。
第4、5自然段侧重写劲竹给人们带来的精神慰藉,写它的情操和美德已经成为鼓舞人们向上的精神力量。
文章词句优美,感情浓烈,极易打动读者。
作者采取多种表现手法——拟人、比喻、排比、对比等,把劲竹的品质、特征表现得淋漓尽致,让人在诵读中对劲竹油然而生敬意。
文章表面上看是在写劲竹,实际上是在借物言志,表达了作者美好而崇高的人生观、价值观。
学情分析:学生在以前接触过抒情散文,借物言志类的文章也不是第一次接触。
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文章本身的内容和中心思想不难理解。
因此,学习本文的时候,应该采取在充分放手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品味和欣赏作者的表现手法,并且借鉴和学习这些手法。
教学重点:通过自学理解课文的思想内涵,学习劲竹的精神。
体会课文多种表现手法,并尝试运用。
教学过程:一、欣赏引路,激发期待(课前)师:老师昨天逛书店的时候发现了这么美丽的图,就买过来和你们一起欣赏。
看了这些竹图,你有什么感受?(学生说阅图感受,教师小结每一幅图旁都是画家的题词,表达自己对竹子的喜爱之情。
)古往今来,历代文人对竹子不知倾注了多少情。
竹子以它虚心进取、高风亮节、无私奉献的情操与美德给人留下完美的形象。
在本单元中,也有写竹子的诗,我们一起来背背它。
(学生背诵《墨竹图题诗》)老师也给你们带来了一些有关竹子的诗句,我们一起来读读它。
教师出示小黑板:凌霜尽节无人见,终日虚心待凤来。
(唐.张必)野竹野竹绝可爱,枝叶扶疏有真态。
(元.吴镇)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语文公开课竹颂的教学设计范文(19篇)
语文公开课竹颂的教学设计范文(19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总结、工作报告、党团范文、工作计划、演讲稿、活动总结、行政公文、文秘知识、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reports, Party and Youth League model essays, work plans, speeches, activity summaries, administrative documents, secretarial knowledge,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语文公开课竹颂的教学设计范文(19篇)教学计划是教师在一学期内组织教学活动的蓝图,有助于教师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时间。
竹颂的语文教案范文
【导言】语文教育是我国教育的核心,也是我们国家各级教育改革的重点之一,而在语文教育中,对于经典文学的阅读和传承也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而在这些经典文学作品中竹颂则是一部极具代表性的作品。
如何更好的开展语文教育,让学生深入地了解和传承这一优秀文化遗产也是我们教师需研究的问题。
本文将围绕着这一问题展开,图文并茂地为大家演示一份竹颂语文教案范文。
【一、教学目标】本节课,我们将以竹颂为题,通过对课文背景、词汇解析、文体特点及其修辞手法的介绍和分析,让学生深入理解这一经典文学作品,学习用平凡的语言表达伟大的情感主题,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与感悟能力。
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二、教学重点】1.学生要了解竹颂的背景及历史背景。
2.学生要掌握竹颂重要词汇的含义及上下文构成。
3.学生要学会分析竹颂的文体特点,掌握文学鉴赏方法。
4.学生要掌握竹颂修辞手法的运用,做到理解深入、形象生动。
【三、教学难点】1.如何了解竹颂历史背景。
2.如何分析竹颂文体特点。
3.如何学会竹颂修辞手法的运用。
【四、教学课时】该教学课时为中学生的语文课程,故课时为40分钟,需分别为以下三个部分:【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第一部分:竹颂的背景及历史背景介绍(教学时间:10分钟)【教学目标】1.了解竹颂的文学背景及历史背景。
2.了解曹操与荀彧之间的交情,并了解荀彧的故事。
3.了解竹颂的创作背景。
【教学方法】1.口头讲解2.演员讲解【教学准备】1.课件《竹颂的背景介绍PPT》2.教材《竹赋》【教学过程】1.教师向学生先简单讲述竹颂的故事,并循序渐进地阐释其背景及历史背景的相关知识。
视频回放2.教师通过展示幻灯片,演员讲解等形式对竹颂的背景进行更深入的介绍。
【教学课件】【教学心得】在竹颂教学中,教师应当更加着重于背景及历史背景的介绍,以此为基础,更方便学生们对整篇课文进行理解及感悟。
第二部分:语篇铺垫和造诣(教学时间:15分钟)【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掌握竹颂重要词汇的含义及上下文构成。
竹颂的语文教案范文
竹颂的语文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竹颂》;(2)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如“竹子”、“节节高”、“绿叶”、“杆”、“坚韧”等;(3)掌握课文中常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和讨论,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2)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3)通过写作练习,提升学生的表达和创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欣赏和热爱,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2)培养学生对竹子的特质和精神的认同,激发学生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竹颂》;(2)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3)掌握课文中常用的修辞手法。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一些生僻字的认读和书写;(2)对课文中所描绘的竹子特质和精神的深入理解。
三、教学准备:1. 课文《竹颂》的文本;2. 生词和短语的释义;3. 相关图片或视频资料,展示竹子的生长过程和特点;4. 写作练习的题目和评分标准。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利用相关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关注竹子的生长过程和特点;(2)引导学生分享对竹子的认识和感受,激发学生对课文《竹颂》的兴趣。
2. 朗读与理解:(1)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竹颂》,注意语速、语调和停顿;(2)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解释生词和短语的意思;(3)分析课文中常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引导学生感受语言的美感。
3. 讨论与思考:(1)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探讨课文中竹子的特质和精神的体现;(2)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4. 写作练习:(1)布置写作题目,要求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创作一篇关于竹子的作文;(2)提供写作指导,帮助学生构思和表达;(3)学生完成写作后,进行互评和教师评阅,给予反馈和建议。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参与讨论的情况,评价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课文《竹颂》教案设计
课文《竹颂》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竹颂》;(2)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3)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竹子的特点和象征意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思考能力;(2)培养学生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想象和创意表达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增强环保意识;(2)培养学生树立坚定的信念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竹颂》;(2)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3)掌握课文中所描述的竹子的特点和象征意义。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所涉及的一些生僻字词的认读和理解;(2)对课文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和拓展思考。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竹颂》的背景和作者;(2)激发学生对竹子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竹子的特点和象征意义。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注意生词和短语的认读和理解;(2)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或向教师请教,解决自己在阅读中遇到的问题。
3. 合作学习:(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所描述的竹子的特点和象征意义;(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4. 探究学习:(1)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想象和创意表达,绘制出自己心中的竹子;(2)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大家共同欣赏和评价。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课文中所描述的竹子的特点和象征意义。
四、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课文《竹颂》;2. 运用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写一篇关于竹子的短文;3. 思考竹子给自己带来的启示,写在日记中。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总结课堂教学的优点和不足,为下一步的教学提供改进方向。
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反馈,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课文《竹颂》教案设计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课文《竹颂》教案设计学科领域:语文年级:五年级教学课时:2课时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竹颂》,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作者杜甫及其作品背景。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结构,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2)学会欣赏古诗,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勤奋学习、热爱自然的思想品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体会诗歌韵律美。
2. 教学难点:(1)诗句的深入解读,体会诗人的情感。
(2)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创作练习。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互动式教学法:采用问答、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与参与。
3. 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发现知识,培养创新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1)展示竹子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
(2)简介课文作者杜甫及其作品背景。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2)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3. 合作探讨(1)分析课文结构,了解诗人的写作手法。
(2)探讨诗句的含义,体会诗人的情感。
4. 课堂练习(1)让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进行创作练习。
(2)选取优秀作品进行展示、评价。
(2)引导学生关注传统文化,培养热爱自然、勤奋学习的品质。
6. 布置作业(1)抄写课文,加强语感。
(2)回家后向家长分享学习收获。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参与度、知识掌握程度等方面,以便更好地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七、评价建议1. 学生朗读课文的情况,观察其语音、语调、表情等,了解学生对诗歌韵律的把握程度。
2. 学生学习生字词的能力,通过课堂提问、练习等形式,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六年级上册语文优质教学设计5《竹颂》北师大版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不断提高语文素养。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学生在学习《竹颂》的过程中,真正体会到语文的魅力,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竹子所象征的品质。
2.强调课文中所传达的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3.提醒学生课后认真完成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五、作业布置
1.熟读并背诵课文《竹颂》,感受课文的韵律美和情感表达,增强语感。
要求:确保朗读流利、有感情,背诵时要准确无误,家长签字确认。
要求:观察细致,记录真实,鼓励孩子发挥创意,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展示。
5.结合本节课的学习,思考以下问题,下节课进行交流:
(1)竹子在传统文化中有什么象征意义?
(2)从竹子身上,我们可以学到哪些做人的道理?
请同学们认真完成作业,通过作业的巩固,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期待大家在课堂上的优秀表现!
2.运用课文中学到的成语和修辞手法,写一篇以“竹子”为主题的作文。
要求:内容丰富,结构清晰,运用至少三种课文中学到的修辞手法,字数在300字左右。
3.收集有关竹子的诗句、成语或故事,与同学分享,拓宽知识面。
要求:至少收集三个,并简要注明出处,了解其寓意。
4.家长协助孩子观察生活中的竹子,拍照或绘画,记录下竹子的特点和变化。
4.分析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学会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提高写作水平。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课文内容,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竹颂的语文教案范文
竹颂的语文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竹颂》;(2)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如“竹子”、“青翠”、“节节高”等;(3)掌握课文中常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和讨论,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2)通过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3)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热爱和欣赏能力;(2)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意识;(3)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坚定的信念。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竹颂》,感受课文的音韵美和节奏感;2. 生词学习: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理解其意义和用法;3. 修辞手法分析:分析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引导学生理解其表达效果;4. 课文讨论:引导学生讨论课文中的意象和主题,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5. 小组合作:让学生分组合作,创作自己的竹子诗歌,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竹颂》的正确朗读和背诵;(2)课文中生词和短语的理解和运用;(3)课文中的修辞手法的分析和运用。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的修辞手法的理解和运用;(2)学生创作自己的竹子诗歌的能力培养。
四、教学方法:1. 朗读法: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感受课文的音韵美和节奏感;2. 讲解法:通过讲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帮助学生理解其意义和用法;3. 分析法:通过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引导学生理解其表达效果;4. 讨论法:通过引导学生讨论课文中的意象和主题,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5. 小组合作法:通过让学生分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造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课文《竹颂》,让学生分享自己对竹子的认识和感受;2. 生词学习:讲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帮助学生理解其意义和用法;3. 修辞手法分析:分析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引导学生理解其表达效果;4. 课文讨论:引导学生讨论课文中的意象和主题,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5. 小组合作:让学生分组合作,创作自己的竹子诗歌,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造力;6.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成果,对本次教学进行总结和反思。
关于《竹颂》教学教案范本
关于《竹颂》教学教案范本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理解《竹颂》的背景和作者简介。
2. 学生能够朗读并背诵《竹颂》。
3. 学生能够分析并欣赏《竹颂》中的修辞手法和诗意表达。
1.2 过程与方法1.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讨论,提高对《竹颂》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 学生通过朗读和背诵,提高口语表达和记忆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学生能够领悟到竹子的象征意义,培养坚韧不拔的精神。
2. 学生能够体验到作者对竹子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培养对自然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2.1.1 《竹颂》是一首古代诗歌,作者是唐代诗人王之涣。
2.1.2 《竹颂》通过对竹子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作者对高洁、坚韧品质的向往和赞美。
2.2 教学重点2.2.1 学生能够理解并背诵《竹颂》。
2.2.2 学生能够分析《竹颂》中的修辞手法和诗意表达。
2.3 教学难点2.3.1 学生能够领悟到竹子的象征意义。
2.3.2 学生能够体验到作者对竹子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3.1.1 教师通过展示竹子的图片或实物,引起学生对竹子的兴趣。
3.1.2 教师简要介绍《竹颂》的作者王之涣及其背景。
3.2 自主学习3.2.1 学生自主阅读《竹颂》,理解课文内容。
3.2.2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析《竹颂》中的修辞手法和诗意表达。
3.3 朗读与背诵3.3.1 学生集体朗读《竹颂》,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3.3.2 学生进行背诵练习,提高口语表达和记忆力。
3.4 课堂讨论3.4.1 教师引导学生探讨竹子的象征意义。
3.4.2 学生分享对作者对竹子的热爱和赞美之情的感悟。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课堂参与度4.1.1 观察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小组讨论中的积极参与程度。
4.1.2 评价学生在朗读和背诵中的表现。
4.2 理解与分析能力4.2.1 评估学生在分析《竹颂》中的修辞手法和诗意表达的能力。
4.2.2 评估学生对竹子的象征意义的理解程度。
关于《竹颂》教学教案范本
一、教案基本信息关于《竹颂》教学教案范本学科领域:语文年级:五年级课时:2课时编写日期:2024年10月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竹颂》。
(2)理解《竹颂》的内容,把握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竹颂》。
(2)学会欣赏古典诗歌,提高审美情趣。
(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学会抒发情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人对竹子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惜资源的意识。
(3)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提高文化自信。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正确朗读和背诵《竹颂》。
2. 理解《竹颂》的内容和主题。
3. 学会生字词。
难点:1. 深入解读《竹颂》的意境和情感。
2. 学会欣赏古典诗歌。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诗歌的美。
2. 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讨,激发学习兴趣。
3. 比较教学法:对比其他诗歌,深入理解《竹颂》的特点。
4. 实践教学法:让学生动手绘画、表演,提高实践能力。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a. 展示竹子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竹子的特点。
b. 播放轻松愉快的音乐,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2. 自主学习a. 让学生自由朗读《竹颂》,感受诗歌的韵律。
b.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指导。
3. 讲解生字词a. 讲解重点生字词,巩固学生基础知识。
b. 学生组词、造句,运用生字词。
4. 解读诗歌a. 分析诗歌的结构、意象、情感等。
5. 课堂小结a.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
b.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所学知识。
第二课时:1. 复习导入a. 检查学生对《竹颂》的背诵情况。
b. 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出本节课主题。
2. 欣赏与拓展a. 展示其他关于竹子的诗歌,让学生对比欣赏。
b. 学生分享欣赏心得,教师点评并指导。
《竹颂》教学设计
《竹颂》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竹颂一、教学目标:1. 了解竹子的特点和价值;2. 学习朗读诗歌《竹颂》;3.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领会诗歌的情感、意境和抒发方式;2. 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并感悟诗中表达的情感。
三、教学准备:1. 课文《竹颂》;2. 有关竹子的图片或实物。
四、教学过程:导入:1. 观察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所表达的主题,唤起学生与竹子相关的经验和情感。
展示:2. 分段展示《竹颂》,引导学生聆听每一段的节奏、韵律和抒发方式。
3. 朗读整首诗歌,让学生感受整体的韵律和氛围。
感悟与交流:4. 诗歌欣赏与解读:a. 分组讨论学生对整首诗的理解和感受;b. 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c. 引导学生探讨诗中所表达的情感。
练习与巩固:5. 朗读实践:a. 分角色朗读诗歌《竹颂》;b. 学生分组分段进行诵读;c. 全班齐读。
应用与拓展:6. 创作练习:a. 鼓励学生以《竹颂》的韵律为基础,创作自己的竹子相关的诗歌;b. 学生互相分享、交流和欣赏创作的诗歌作品。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竹子这一自然材料有更深入的了解,并能够领会到诗歌《竹颂》中所表达的情感。
通过分段展示、朗读实践和创作练习等活动,促进了学生在语言表达和审美能力方面的发展。
六、教学延伸与拓展:1. 了解竹子的特点和价值:在课前,可以通过展示竹子的图片或实物让学生了解竹子的外观特点和生长环境。
可以引导学生了解竹子的生命力旺盛、柔韧坚固、吸水能力强等特点,并且探讨竹子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如竹子的床上用具、建筑材料、音乐乐器等。
通过了解竹子的特点和价值,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竹颂》中所蕴含的情感和意境。
2. 探究诗歌的抒发方式和情感表达:在课堂上,可以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词句、节奏、押韵等方面,让学生探究诗歌的抒发方式和情感表达的手法。
可以引导学生观察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让学生理解和欣赏诗歌的艺术美感。
《竹颂》教学教案设计
《竹颂》教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竹颂》。
(2)理解《竹颂》的内容,把握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3)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艺术特色。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竹颂》的意境。
(2)学会欣赏古典诗歌,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2)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1. 《竹颂》的正确朗读和背诵。
2. 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歌主题和情感。
3. 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艺术特色。
三、教学难点1. 诗歌中生僻字词的理解。
2. 诗歌意境的感悟。
3. 修辞手法和艺术特色的分析。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竹颂》的文本和注释。
2. 准备相关的背景资料,如作者简介、时代背景等。
3. 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投影仪、音响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竹颂》的作者和时代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题目,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竹颂》,注意字音和节奏。
(2)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意境。
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2)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探讨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4. 分析与欣赏(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2)学生欣赏诗歌的艺术特色,如韵律、对仗等。
5. 朗读与背诵(1)教师指导学生正确朗读《竹颂》,注意语气和情感。
(2)学生集体背诵诗歌,提高记忆力。
6. 总结与拓展(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对诗歌的感悟。
7. 作业布置(1)学生回家后,写一篇关于《竹颂》的短文,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2)预习下节课的内容。
六、教学反思七、评价与反馈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包括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短文写作等。
课文《竹颂》教案设计
一、教案基本信息《竹颂》教案设计适用年级:小学四年级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课文《竹颂》的内容,体会诗中描绘的竹子的美丽和坚韧。
2. 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热爱和对诗歌的兴趣。
3. 提高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课文《竹颂》的背诵与理解。
2. 诗歌中描绘的竹子的形象和特点。
难点:1. 诗歌中一些生僻字词的理解和运用。
2. 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意境。
2. 互动教学法:通过小组讨论、分享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 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四、教学准备1. 课文《竹颂》的文本。
2. 与课文相关的图片、音乐等资料。
3. 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竹子,引发学生对竹子的关注和兴趣。
2.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竹子的了解和印象。
二、学习课文(15分钟)1. 教师朗读课文《竹颂》,学生跟读。
2. 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僻字词的读音和理解。
3. 教师讲解生僻字词的意思,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三、讨论与分享(10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他们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2. 各小组选代表进行分享,其他学生可以补充和提问。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竹子的美丽和坚韧特点。
2. 提醒学生课后复习课文,准备第二节课的学习。
第二课时:一、复习与导入(5分钟)1. 学生集体背诵课文《竹颂》。
2. 教师提问与课文相关的问题,检查学生的复习情况。
二、深入学习课文(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2. 学生举例说明课文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并解释其作用。
三、创作与展示(10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创作,可以选择写一首关于竹子的诗歌或者画一幅竹子的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竹颂》教学设计2篇Teaching design of Ode to bamboo《竹颂》教学设计2篇前言:小泰温馨提醒,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点教学科目,其教学的内容是语言文化,其运行的形式也是语言文化。
语文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等的工具。
本教案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小学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竹颂》教学设计2、篇章2:《竹颂》教学设计篇章1:《竹颂》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竹颂》是管桦写的一篇赞颂劲竹的抒情散文。
作者从劲竹的生长、气节、气度等多方面着手,写出了劲竹坚毅顽强的品格、质朴清新的本质。
全文共有五个自然段。
第1、2自然段写得很有层次,用十分抒情的语言表达了自己对劲竹的热爱。
第3自然段采取对比的方法,把桃花、紫罗兰、牡丹等花和劲竹进行对比,突出了劲竹如同松柏一样抗击风雪,并在酷热的夏天,给人送去绿色和凉意,写出了劲竹的奉献精神。
第4、5自然段侧重写劲竹给人们带来的精神慰藉,写它的情操和美德已经成为鼓舞人们向上的精神力量。
文章词句优美,感情浓烈,极易打动读者。
作者采取多种表现手法——拟人、比喻、排比、对比等,把劲竹的品质、特征表现得淋漓尽致,让人在诵读中对劲竹油然而生敬意。
文章表面上看是在写劲竹,实际上是在借物言志,表达了作者美好而崇高的人生观、价值观。
学情分析:学生在以前接触过抒情散文,借物言志类的文章也不是第一次接触。
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文章本身的内容和中心思想不难理解。
因此,学习本文的时候,应该采取在充分放手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品味和欣赏作者的表现手法,并且借鉴和学习这些手法。
教学重点:通过自学理解课文的思想内涵,学习劲竹的精神。
体会课文多种表现手法,并尝试运用。
教学过程:一、欣赏引路,激发期待(课前)师:老师昨天逛书店的时候发现了这么美丽的图,就买过来和你们一起欣赏。
看了这些竹图,你有什么感受?(学生说阅图感受,教师小结每一幅图旁都是画家的题词,表达自己对竹子的喜爱之情。
)古往今来,历代文人对竹子不知倾注了多少情。
竹子以它虚心进取、高风亮节、无私奉献的情操与美德给人留下完美的形象。
在本单元中,也有写竹子的诗,我们一起来背背它。
(学生背诵《墨竹图题诗》)老师也给你们带来了一些有关竹子的诗句,我们一起来读读它。
教师出示小黑板:凌霜尽节无人见,终日虚心待凤来。
(唐.张必)野竹野竹绝可爱,枝叶扶疏有真态。
(元.吴镇)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清.郑燮)教师出示管桦的墨竹图。
师:这是管桦爷爷所画的竹子图。
它以粗干叶大,撑天柱地为特点。
艾青题词说:人如其竹,竹如其人,我爱其竹,更爱其人。
竹在管爷爷的笔下显示如此的魅力,今天我们要一起来学习管老爷爷一篇有关竹子的文章。
教师板书课题:《竹颂》。
二、据题质疑,提领期待t:“人贵有志,竹贵有节”。
挺拔的翠竹,有着宽容大度的胸怀,有着令人臣服的谦逊气度,它立身千岩万壑,笑对风雨雷电,为人间输爽送绿,这是多么无私的品质!今天我们学习《竹颂》,要更深入的感受竹的精神内涵。
1、解题。
s 齐读课题。
师:让我们一起来读课题。
你认为题目中的关键词是什么?你来给颂组个词,“颂”是什么意思?(歌颂、赞扬),那么你能告诉老师题目的意思吗?2、质疑。
师:文章的题目蕴藏着无限的玄机,是我们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感受作者思想感情的重要入口。
你能围绕这个课题提出你在这篇文章中最想读明白的一个问题吗?预设学生的问题:①赞颂竹子的什么品格?②竹子有什么特点?③作者是怎么样来赞颂竹子的?④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感情?三、基于期待,乐读课文师:同学们所提的问题,也就是这节课老师要和同学们一起学习的内容,老师把它们归纳成阅读提示。
1、教师出示阅读提示:①自由读文,注意读准字音。
②想想课文每个段落写的是什么?③文章赞颂了竹子的什么品格?是怎样赞颂竹子的?④温馨提示:在读的过程中,别忘记把你印象深刻的句词圈一圈、画一画,积累起来,并在深刻的句子旁写上你的感受。
师:先轻声读读阅读提示,然后根据阅读提示,选择你喜欢的方式,先自己完成,再在小组里交流。
(学生自学课文。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师:老师发现同学刚才的学习活动中有两个值得继续发扬的品质。
一是:边学边做批注,交流探讨的学习方式真好。
二是:读的态度真好。
相信大家一定有很大的收获。
老师要来检查同学们完成的情况。
(教师出示小黑板,生读。
)2、检查阅读效果。
①正音:劲(jìng)竹僵(jiāng)石坚贞(zhēn)攀附(pān)不朽(xiǔ)摇曳(yè)吞没(mò)郁郁(yù)葱葱(cōng)尘埃(āi )潜藏(qián)千仞(rèn)②、师:谁愿意带着自己的理解来把文章读一遍。
(学生读,教师评价)四、合作探究,引领期待1、学习第一自然段师:同学们关注到了吗?文章的第一自然段只有一句话,你能告诉老师这一段讲什么?哪个字突出竹子的“精神气魂”,(s:“劲”板书)。
这个“劲”高度概括出竹子的特点——坚强有力,也为下文写竹子的品格奠定了基础,也表达了作者对竹子的热爱。
2、学习第二、三段①师:竹子的“劲”到底表现在什么地方呢?请同学们合作学习,先默读第二、三自然段,思考:①哪些语句突出了竹子的“劲”。
②你读出作者的什么心情。
注意:在交流中,请小组长做好记录。
(学生小组学习,教师巡视了解情况)师:真舍不得打断同学们的交流,但是老师好想知道你们讨论的结果。
你们小组来告诉老师,哪些语句突出了竹子的“劲”?学生小组汇报,如果有不懂的同学可以让其他成员代替回答。
句子一:我惊异地望着你尖尖的竹笋,坚毅顽强地顶开压在你头上僵石般的硬土。
师:你从哪个词语体会到“劲”(坚毅顽强)你感受到作者在描写时是什么样的心情。
(惊异。
引导学生:一个小小的竹笋是这般的坚强有力,让“我”觉得震撼。
你能再读读这一句吗?)句子二:啊,你未出土便已有节,直到凌云高处依然虚心。
师:(让学生说:我从什么词感受到竹子的劲,也感受到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师:是啊,这样的品质让作者有种地发出了感叹。
句子三:你的纯洁,使人想起清晨的露水,和那雨后草原上的云影。
你的青枝碧叶显示着大自然中最朴素的美,无数人的坦直、忠诚和坚贞的艾青,都保留在你的世代传说中。
(师:你感受到什么?)句子四:在那春之宫殿,同粉蝶追欢取乐的桃花,自下而上、攀附他物的紫罗兰,还有那以富贵夸耀人世的牡丹,早已沉没在尘俗的荒漠里。
独有劲竹,如同不朽的松柏一般,站立在苍茫的山野间。
(你感受到什么?)师:作者拿什么来与劲竹对比?(桃花、紫罗兰、牡丹)怎么样对比的?(桃花追欢取乐,多少粉蝶围绕着它转,可见它有好多的追捧。
紫罗兰攀附他物,可见它不是靠自己的实力。
牡丹炫耀自己,沽名钓誉。
)它们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呢?(春之宫殿)当这些生活在春之宫殿温暖舒适环境中的桃花、紫罗兰、牡丹,一如过眼云烟,早已沉没在尘俗的荒漠里。
而竹子呢?它怎么做?(学生回答,教师出示小黑板)独有劲竹,如同不朽的松柏一般,站立在苍茫的山野间。
上有千仞高峰,下临百丈深渊,经历着风云的变幻。
在命运的风暴中,你轰响的翻卷碧波,击打这汹涌的云海。
你全身闪耀这电光,你的吼声吞没了雷声。
为了给人间以春天的绿色,寒霜冰雪李你更加郁郁葱葱。
在盛夏的烈日下,你又给人们送出暑天的凉风。
师:同这些生活在春之宫殿温暖、舒适环境中的桃花、紫罗兰、牡丹相比,竹子是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引导学生画出词语)从这些句子,你感受到什么?(学生谈感受)②引读提升。
师:是啊!如此坚毅顽强的竹子,仿佛就是一位巨人,让我们在这里高歌,让全世界的人都知道,在命运的风暴中:(教师引读)师:如此有节无私的竹子啊,你是我学习的榜样,我要永远记住,为了给人间以春天的绿色:(教师引读)③体会对比的作用。
师:通过对比来描写竹子,让我们更深认识到竹子“劲”的品格,也让竹子更彰显魅力。
这样的竹子你喜欢它吗?让我们再来读读二、三自然段,来感受它的美。
(配乐朗读第二、三自然学习第四段师:竹子深深地打动我们,那它对作者有产生影响吗?请同学们自由读第四段。
思考:竹子对“我“有什么影响?句子:每当我踏着野草掩没的山径,走进浓荫蔽日幽深的竹林,你摇曳着碧绿的枝叶,扫掉积习留在我灵魂中的尘埃。
师:尘埃指的是什么?(作者的一切不好的事情)是什么扫掉他的尘埃?(竹子的品格)师:是啊,竹子的这种美好的品格已给作者带来了精神慰藉,所以每每画竹子的时候,都不由地希望竹子的情操和美德潜藏在我生命的深处。
大家关注到了没有,最后一段话也只有一句话,它在文中有什么作用?(前后呼应)师:我们再来浏览整篇文章,你知道用得最多的一个字是什么?(你)用“你“的称呼有什么好处?(亲切自然)整篇文章都是采用拟人的手法。
作者表面是赞美竹子,实际上是赞美有高风亮节的人。
我们的生活中,有像竹子这样的人吗?(学生举例)师:修竹千竿,情牵历代诗人,丹管一枝,写尽人间春色。
竹是一首无字的诗,竹是一曲奇妙的歌。
竹子精神在华夏文明史上写下光辉的一页。
五、回顾反思,扩大视野预案一、1、请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
2、通过对《墨竹图题诗》和《竹颂》的学习,谈谈对你的3、引导课外阅读。
预案二、小组合作练笔:给《墨竹图》拟写题词。
篇章2:《竹颂》教学设计【按住Ctrl键点此返回目录】教学目标:阅读这篇抒情散文,认识竹的情操和美德,体会作者对于竹的赞美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认识竹的情操和美德,体会作者对于竹的赞美之情教学方法:研体式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人贵有志,竹贵有节”。
挺拔的翠竹,有着宽容大度的胸怀,有着令人臣服的谦逊气度,它立身千岩万壑,笑对风雨雷电,为人间输爽送绿,这是多么无私的品质!今天我们学习《竹颂》,更深入的感受竹的精神内涵。
二、自主学习:1.读标注音:劲(jìng)竹僵(jiāng)石坚贞(zhēn)攀附(pān)不朽(xiǔ)摇曳(yè)吞没(mò)郁郁(yù)葱葱(cōng)尘埃(āi )潜藏(qián)千仞(rèn)2.解词:a)凌云:在空中,升高,登上。
b)攀附:跟地位高的人拉关系。
c)积习:经过长时间积累而形成的。
d)郁郁葱葱:(草木)繁盛。
三、合作学习: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
理清文章思路第1、2段,写作者对劲竹的热爱。
第3 段,写劲竹的奉献精神。
第4 段,写劲竹给人带来的精神慰藉。